1、附件:建筑物混凝土外觀質量通病處理方案通過對建筑物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檢查, 我標段建筑物混凝土澆筑工程的質量通病總結為以下幾種:蜂窩: 混凝土表面因欠振、 漏漿造成的混凝土表面骨料外露, 成蜂窩狀。 (而不大于拆模總面積的 0.5%)麻面: 因模板漏漿式欠振, 形成混凝土表面氣孔連續和漏漿發生的麻點。 (面積不大于拆??偯娴?0.5%)裂縫:裂縫分為深層裂縫(50cm 以上),潛層裂縫(5cm50cm),表面裂縫(5cm 以內)?;炷铃e臺:因模板安裝支撐不穩定引起的錯位而形成的混凝土錯臺。 (外露面要求不大于 3mm、隱蔽面不大于 5mm)表面不平整、鼓肚:表面不平整是由于收面不合格造成得到,
2、鼓肚主要是由于模板支撐不牢固或混凝土澆筑振搗不當所造成。缺邊掉角:是指建筑物的外露面的棱角的缺損。止水帶偏移、被割掉:部分建筑物止水帶發生偏移,發生止水帶被割掉的。一、治理目標通過質量通病的治理,全面提高建筑物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證其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的有效使用。形成一批混凝土質量控制有效、 較為先進的工藝和工法, 建成一批內在可靠、外觀精美的混凝土工程。二、主要措施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明確工作目標、內容和責任,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完善質量管理制度,成立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以總工總質檢師王恪為組長、以項目副經理張云利為副組長,質量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及各工區負責
3、人、技術負責人為組員。2、強化體系,執行到位項目部細化施工組織和施工工藝,層層落實到人,在施工組織設計中采取有針對性措施治理質量通病,層層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提高具體實施人員治理質量通病的意識和技能。加強對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裝及混凝土振搗、養護等環節的精細化管理。重視混凝土施工中的動態控制,加強試驗檢測,對發生變異的數據查找原因,及時整改。三、混凝土質量通病及處理措施、工藝要求1、裂縫和淺層裂縫的堅縫(1)產生的原因施工縫或變形縫未經接縫處理、清楚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未除去軟弱混凝土層并充分濕潤就澆筑混凝土;施工縫處鋸屑、泥土等雜物未清除干凈;混凝土澆筑高度過大,造成混凝土離析;底層交接處未灌接砂漿層,接縫處混凝土未很好振搗;周邊事物產生的過度震動。(2)處理措施及工藝用角磨機或者鏨子沿裂紋方向逐層下鑿,鑿至裂紋下限,在鑿毛的舊混凝土表面(簡稱基面)用水沖洗干凈,待基面無積水呈潮濕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