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第一節 工程概況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1、道路性質及區域路網規劃龍湖內環路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龍湖地區中心, 為規劃半環形城市次干道。本段工程南起北三環,北至龍源一街相交,其中北三環為同期設計道路,龍源一街為規劃道路。2、工程地質概況工程場地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龍湖地區中心, 從北三環向西北至規劃龍源一街。地貌單元屬黃河沖積平原鄭州東部泛濫區,沿線原始地形平坦,后因開挖魚塘、堆填垃圾有較大起伏,地形南高北低。沿線主要為森林公園、魚塘、高爾夫球場及苗圃地。根據野外鉆探及室內實驗結果顯示,勘察時,規劃道路寬度范圍內, 本工程場地沿線 4 米深度范圍內的底層由五個主要工程地質單元組成,由上至下分別描
2、述。1)、建筑垃圾、素填土、耕土:建筑垃圾填土:建筑垃圾填土成份不一,結構松散。具體分布如下。0+0650+365 段,除魚塘外,厚度 1.01.5 米,建筑垃圾主要成份為磚塊、灰渣、石灰粒等,含量 1040%;其中 0+0610+068段排水溝內淤泥厚度為 1.0 米;0+6470+810 段, 厚度 3.53.7 米, 建筑垃圾主要成份為磚塊、廢樁頭、水泥塊、石子、灰渣等,含量 4090%,混雜有部分生活垃圾;0+8150+895 段,厚度 1.7 米,建筑垃圾主要成份為磚塊、水泥塊、石子、灰渣等,含量 2070%;0+9051+165 段, 厚度 2.12.3 米, 上部為草坪, 耕土厚
3、度 0.5米,下部建筑垃圾主要成份為磚塊、水泥塊、小石子、灰渣等,含量3060%;1+2241+232 段為一條渣子路,以建筑垃圾、下房土鋪成,厚度 1.0 米;1+3651+465 段,厚度 2.3 米,建筑垃圾主要成份為磚塊、水泥塊、小石子等,含量 1060%;1+230 米處東北角有一個垃圾堆,最高處高出地面 13 米,此處原為魚塘,后回填至現狀,現地面下厚度 2.0 米,以建筑垃圾為,混雜有較多生活垃圾;-1 層:素填土,主要分布在魚塘埂處,厚度 0.81.0 米,平均厚度 0.9 米,主要成份為粉土,局部夾有粉質粘土和細砂。-2 層:耕地,主要分布于林地內,厚度 0.5 米,以粉土和細砂為主,含有植物根系;本工程沿線分布有部分魚塘,塘底淤泥厚度一般為 0.5 米,局部深度 0.5 米;2)、粉砂(細砂) :褐黃色,稍濕,稍密,主要礦物成份為石英和長石,可見少量云母碎片。層頂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