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結構基礎輔導:居住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價指標包(2頁).docx
-
資源ID:359063
資源大小:16.65KB
全文頁數:2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注冊后免費下載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一級結構基礎輔導:居住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價指標包(2頁).docx
1、一級結構基礎輔導:居住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價指標包一級結構基礎輔導:居住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價指標包括建筑功能指標和社會資源消耗指標兩大部分,主要參考指標如下:(一)平面指標平面指標用以評價平面布置的緊湊性和合理性。1.平面系數 K1=居住面積/建筑面積(%);2.平面系數 K2=居住面積/有效面積(%);3.平面系數 K3=輔助面積/有效面積(%);4.平面系數 K4=結構面積/建筑面積(%)。(二)建筑周長指標這一指標是墻長與建筑面積之比例。1.單元周長指標=單元周長/建筑面積(m/m2);2.建筑周長指標=建筑周長/健筑面積(m/m2)。(三)建筑體積指標這一指標是房屋體積與建筑面積之比例,是評
2、價層高的指標。建筑體積指標=建筑體積/建筑面積(m3/m2)(四)人均、戶均造價指標這一指標是總造價與總人數及總戶數之比例。(1)人均造價指標=建筑總造價/居住總人數(元/人);(2)戶均造價指標=建筑總造價/總戶數(元/戶)。(五)面積定額指標面積定額指標用于控制設計面積,每戶建筑面積一般應根據國民經濟水平制定控制指標。(1)人均建筑面積=建筑總面積/居住總人數(m2/人);(2)人均居住面積=居住總面積/居住總人數(m2/人);(3)人均使用面積=使用總面積/居住總人數(m2/人);(4)人均有效面積=有效總面積/居住總人數(m2/人);(5)戶均建筑面積=建筑總面積/總戶數(m2/戶);(6)戶均居住面積=居住總面積/總戶數(m2/戶);(7)戶均使用面積=使用總面積/總戶數(m2/戶);(8)戶均有效面積=有效總面積/總戶數(m2/戶);(9)戶均面寬指標=建筑物長度/總戶數(m/戶)。以上指標中,有效面積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積;使用面積指有效面積減去交通面積;結構面積指建筑中結構所占的面積;建筑面積指有效面積加上結構面積(層高 2.2 米以下不計建筑面積);建筑體積包括屋頂及地下室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