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石浦文體中心概念方案建筑設計說明(3頁).doc
-
資源ID:359481
資源大小:632.50KB
全文頁數: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注冊后免費下載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象山石浦文體中心概念方案建筑設計說明(3頁).doc
1、象山石浦文體中心概念方案建筑設計說明象山石浦文體中心概念方案建筑設計說明一、概述一、概述石浦文體中心位于寧波象山石浦鎮。該中心用地南面為象山荔港二中學,東臨 36m 寬皇城大道,北鄰 24m 寬銅瓦門路,西面為規劃河道。地塊總占地面積 54287 平方米。中心內建筑包括:一幢 4000 平方米左右的健身辦公綜合樓,一幢 1200 人左右的體育館及游泳館。室外綜合運動場功能包括:一個 400 米標準跑道及標準足球場(包含司令臺及 300 人看臺) ,四個室外籃球場、一個網球場、四個羽毛球場、二個門球場、二個擲手場及一個劍舞操場地。該新建運動場平時也作為荔港二中學使用。二、規劃設計依據二、規劃設計
2、依據1 寧波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 寧波市建設工程停車配建指標規定(修訂) 3初定勘測紅線及規劃條件圖4國家省市相關規范規定三、設計理念三、設計理念石浦位于象山半島南端,漁業經濟發達,有“海鮮王國”之譽。頗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是石浦的一大特色,而由此衍生的漁文化,更是海洋文化中的瑰寶。石浦的漁港、漁區、漁村、漁民、漁宅、漁鹽、漁埠、漁汛、漁事、漁行、漁節、漁商、漁史、漁諺、漁俗、漁謠等等,每個漁字都是一本書,都是一筆寶貴的遺產。因此,本項目的設計構思,便從反映石浦地域特點的“漁”文化著手,進行深入詮釋和刻畫。 “漁者,捕魚也( 說文 ) 。 ”捕魚可拆解為魚和捕兩部分。首先是魚。我們將該文體中心
3、的建筑部分(體育館和健身辦公樓,整體形成“L”形)塑造成一條神似大海里的生猛鯊魚,體育館的寬大端部仿若鯊魚的頭部,從頭至尾漸細,健身辦公樓便似這魚的尾巴,在奮力擺水。其次是捕。在現代捕魚器械出現之前,網是漁民們最為傳統的捕魚工具。在方案中,我們用張拉膜來實現這一構思。張拉膜從足球場看臺延伸至籃球場,形成另一個“L”形,仿佛一張正要伸開的大網,網住桀驁不馴的鯊魚。當然,方案造型采用神似而不是形似,模擬的更多是一種力量和氣度,象征了石浦人民發揚傳統、勇于拼搏的時代精神。四、總體布局四、總體布局該文體中心總體布局分為建筑和場地兩部分。首先,建筑位于基地北部及東部,形成“L”形對場地形成半包圍之勢。包括西北角呈略微彎曲條形的健身辦公樓及東北角呈“V”形的體育館,以及體育館下方的地下超市和停車庫。兩個建筑通過二層架空平臺聯系在一起,平臺延伸到西面的規劃河道,成為觀景平臺,平臺端頭的景觀塔拔地而起。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