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地例會是現場參建各方溝通情況、交流信息的一種很好的會議方式。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往往因各種原因,會議效果達不到預期目的,解決不了工程中的實際問題, 使工地例會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對此,我們梳理了下工地的例會流程,為您總結了這一套例會參考方案。1要明確會議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會議內容及會議紀律,并按此嚴格實施1) 監理方在工地第一次會議中應與各方確定好工地例會制度,其中對人員、會議內容、會議紀律須著重說明。例會召開時,現場參建三方的主要負責人總監、業主方工程部經理、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都應到場,同時監理方總監代表或主要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 施工單位的主要技術負責人、質量員、安全員也應到場。
2、根據議題需要,邀請設計單位、分包單位及其它有關單位的人員參加。因為個別負責人員平時因工作關系不能常駐工地, 不能全面了解工程情況,而通過參加工地例會,可以直接獲悉工程信息,了解各方關切事宜和立場,以便盡快拍板解決工程實際問題,項目總監的身體力行將對確保例會的成功召開起到表率作用。2) 對會議內容的約定是工地例會能否開好的重要一環,其中對整改落實情況的回顧及對新發現問題的處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總監在主持例會時應逐一進行各項內容的討論和解決, 提高會議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增加會議對各方的吸引力。3) 會議紀律對完善和堅持例會制度提供有效保障。以往在開工地例會時,我們往往碰到與會人員缺席遲到、
3、大聲接聽手機、隨意插話、私下談論與會議無關的內容等干擾會議進程、影響會議效果的情況。為了杜絕這些現象,建立會議紀律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有些工程中, 業主直接將例會的到會率作為考核施工方項目經理的指標, 將有關規定寫入了施工合同。 而對于原合同中沒有有關紀律規定的,總監可事先向業主說明建立會議紀律的必要性, 在獲得業主同意和授權的情況下,在第一次工地會議時宣布日后工地例會的會議紀律,并講明對違反紀律人員的經濟處罰措施。對于制定的規則,各方應嚴格執行,一視同仁。2 、要掌握工程信息,了解各方關切的存在問題,做好會議準備1)了解上次會議決定的落實情況,對仍懸而未決的問題分析原因。2)認真收集、整理工程進度數據,運用橫道圖、S 形曲線、前鋒線等適宜的圖形比較方法,通過與周、月、總進度計劃的比較,獲悉工程實際進度與計劃工期的差別;據此分析產生進度偏差的原因、偏差對后續工作的影響以及調整進度計劃的可行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