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態成本管理及預警操作指引編制*日期2012-7-30審核*日期2012-7-30批準*日期2012-修訂記錄日 期修訂狀態修改內容修改人審核人批準人2012.07.30D根據2012架構調整修訂1. 目的:及時發現項目實際發生成本與目標成本、合同價款的偏離并預警,盡可能使項目結算成本在目標成本的范圍內。2. 定義:2.1. 動態成本:指截止至每月25日時間點項目已發生和預測至項目完工時的整體成本,動態成本=已發生成本+待發生成本。2.2. 已發生成本:指截至每月25日時間點項目已經簽訂合同的完成產值(含經審批的簽證及變更)和不需簽訂合同但已經發生費用(如政府收費)的項目成本。2.3. 待發生
2、成本:指預計每月25日時間點至項目完工時尚需要發生的成本(如待簽訂的合同、預計將要繳納的政府收費、預計將會發生的變更、簽證費用等)。3. 動態成本操作程序下屬地產公司在項目實際運作中,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按如下程序進行動態成本分析;3.1. 首先是針對本標的成本的每個合同或每類費用進行動態成本分析;3.2. 然后將合同或拆分后的合同的部分金額按照目標成本表的成本科目分類要求歸集、統計得出目標成本表中每個三級科目的本標的動態總成本金額。3.3. 目標成本表中成本科目(三級)的本期成本與動態成本作對比,方法如下:3.3.1. 做目標成本表的本期成本時是可以細化到成本細項的,但在實施階段的成本管理主要
3、是以合同為中心的管理, 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管理的對象是合同,而往往每個合同的成本內容可能涉及到幾項成本科目(三級)。很難直接與目標成本表的成本科目(三級)作對比監控;3.3.2. 針對以上的情況,在做動態成本分析時,就會存在拆分合同這一工作環節,即將合同中的內容按目標成本表的成本科目分類要求分別歸集到不同的成本科目之下;3.3.3. 而于每項成本科目的成本金額于執行過程中有可能是由有簽合同的施工成本和沒簽合同的施工成本(小額工序或材料)組成;3.3.4. 因此在做各成本科目的動態成本評估時,若該成本科目項下簽有合同的,則必須對每個合同進行動態成本的評估,評估每個合同于執行的過程中是否很可能要發
4、生超出合同約定的成本金額,當發生此情況時,超支金額會先從以下所述“預測余額”扣抵。3.3.5. 另外也會同時對在該成本科目項下的“預測余額”(“目標成本表預測額”“已簽合同金額”“以上評估合同很可能要發生超支金額”)進行動態成本的評估,評估于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該成本科目的“預測余額”是否足夠于完成整個成本科目的標的物;3.3.6. 當某個成本科目被評估為很可能要發生超支時,其預計增加成本數將會于得到有權審批人審批后從按規定可動用的相關機動數(或風險基金)中轉入超支金額進相關成本科目的預測金額(即加大該科目預測金額而相應減少機動數(或風險基金);3.3.7. 以上的動態成本評估過程也有可能出現“超
5、支負數”(預計成本節省)其處理的方法與以上描述的超支正數一樣,最終會反映于調增相關“預測余額”或機動數(或風險基金);3.3.8. 在一般的情況下動態成本總金額(含機動數及風險基金)會維持在目標成本總金額數內,由于個別的成本科目金額的預計增減可以在機動數或風險基金內調劑;3.3.9. 當出現機動數及風險基金不足以填補項目的成本超支時,項目必須進行成本預警4. 成本預警4.1. 定義:在項目實施的各項業務活動中,各級成本責任人、責任部門或下屬地產公司總經理,對發生的成本超支事件、或預計將發生的成本超支事件履行報告程序的職責。4.2. 不可預見的事項或管理不善的范圍:4.2.1. 發生工程事故或其
6、他經營活動中的事故;4.2.2. 發生法律訴訟;4.2.3. 因經濟合同的對方不履行合同或與我方在履行合同中有糾紛;4.2.4. 因政府或其他單位突然以行政手段(如制定法規、政策)調整收費、稅率、利率標準;4.2.5. 發生原先未預見的情況而增加了合同總價或簽訂經濟合同的補充協議的責任;4.2.6. 出現了未計劃的對外捐贈;4.2.7. 成本標準預測時不準確;4.2.8. 其他經營過程出現的意外情況;4.2.9. 作業現場管理混亂,因業主責任導致物料不正常損耗;4.2.10. 甲供物料計算不準發生多余物資采購;4.2.11. 業主責任引起質量不合格而引起的返工開支;4.2.12. 業主責任引起
7、的使用過程中的浪費;4.2.13. 非必需的計劃外開支;4.2.14. 甲供物料價格上漲或發生質量問題;4.2.15. 業主責任引起工期拖延造成的費用增加;4.2.16. 其他業主管理不善的情況。4.3. 預警分級4.3.1. 一級預警:超企業風險基金,需追加項目總成本;4.3.2. 二級預警:超成本機動數,需動用企業風險基金;4.3.3. 三級預警:超三級科目目標,需動用項目成本機動數;4.4. 成本預警的分級預警及處理程序4.4.1. 三級預警:業務部門根據三級預警報告做出相關部門機動數申請,報送成本部審核,成本部再報送總經理審定,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依照審核完的申請對目標成本表內部計劃做出
8、調整,并按授權要求報集團成本管理部備案。4.4.2. 二級預警: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根據二級預警報告做出企業風險金申請,送至總經理審定;總經理審核完畢上報集團;集團成本管理部進行審核送至分管執行總裁審批,審批結束送回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并送集團成本管理部備案。4.4.3. 一級預警: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根據一級預警報告做出總成本追加申請,送至總經理審核;總經理審核完畢上報集團;集團各專業部門進行專業審核,然后送集團專業委員會審批;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依照審批結果對項目風險金進行調整,并調整目標成本表III。4.5. 預警的操作要求4.5.1. 只要某個成本即將發生超支或很大可能會超支(如訂經濟合同總價
9、已超支,設計變更測算已超支等)就必須預警,而不是等成本科目已經超支再預警。4.5.2. 由于某些成本數是在一個項目周期內逐年逐月漸漸開支掉的,到真正突破該細項成本目標時,都已到了項目的后期,若在項目后期出現許多細項突破而預警時,成本早已失控,為此在成本管理中應分別對過程中的成本突破實行嚴格控制。4.5.3. 所有成本預警均應填寫項目成本超支預警表并按規定程序進行審批。如情況緊急(如工程事故處理)可先進行口頭預警,但必須在此之后的三日內補辦書面審批手續。4.6. 成本預警的處理4.6.1. 各級審核上報的責任人,必須對預警事件的起因、可能的發展趨勢、已經或可以采取的措施等進行全面的分析,預警的資
10、料要詳盡可靠。 4.6.2. 接受預警的各級備案人,均可根據需要作出響應,在職責范圍內按程序進行處置。4.6.3. 成本的超支預警由下屬地產公司總經理負責處理,一般情況可以分別選擇以下三種方式:4.6.4. 不同意使用機動數調整目標成本,而要求采取有效降低成本的措施解決。如:與要價更低的合作方簽訂經濟合同或要求項目再作努力,降低政府收費,以確保不超支等。4.6.5. 對已經超支的或通過努力也無法避免的即將超支,下屬地產公司總經理批準用機動數調整目標成本。4.6.6. 當成本機動數已經用完,或將機動數預留它用,同時又不能在其他科目消化該部分成本而使項目總成本將被突破時,可同意支出該部分成本。4.
11、6.7. 當實際發生的項目工程成本已超過(或預測即將超過)目標成本III的總成本指標3%(含3%)或非工程成本超過(或預測即將超過)2%時,應宣布進入成本控制的緊急狀態。4.7. 成本機動數及企業風險基金的使用原則4.7.1. 出現成本超支事件時,各業務部門首先按程序履行預警職責;4.7.2. 三級科目內部調整:四級科目成本超支額度,在三級科目范圍內,可以進行調整處理的,可在三級科目內部調整。報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審核,下屬地產公司總經理審批后執行。4.7.3. 申請使用機動數:成本已超出三級科目目標成本時,由業務部門申請使用機動數。經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審核,下屬地產公司總經理審批。4.7.4.
12、 申請使用企業風險金:當項目機動數額度不足時,由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組織,下屬地產公司總經理提出企業風險金使用申請。集團成本管理部組織相關職能部進行專業會審后,報集團主管成本副總裁審批。集團主管成本副總裁審批的額度,用于增加項目成本機動數。4.7.5. 申請追加總成本:項目總成本突破目標成本III成本目標時(突破企業風險基金),由下屬地產公司成本部組織,下屬地產公司總經理提出追加總成本申請。集團成本管理部組織,報集團專業委員會審批。批準的總成本增加額度,用于增加項目風險基金。4.8. 支持程序4.8.1. 皇庭集團授權手冊4.9. 相關附件4.9.1. WT-QR-CB35項目成本月報4.9.2. WT-QR-CB36集團成本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