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店址調查及其評估方法店址調查及其評估方法(1)商圈的調查商圈,也稱商業圈,是指店鋪吸引消費者的地理區域。商圈的大小,與消費者所購買商品的特性、消費習慣、交通因素等有很大關系。一般以店鋪設定的地點為圓心,周圍一定距離為半徑所劃定的范圍作為商圈設定考慮的因素,但實際上,還應綜合店鋪的業態形式、商品的特性、交通網的設立等一系列因素。而且商圈的形式不一定都是同心圓,店鋪類型、規模、周圍有無競爭者,顧客往返時間和交通障礙等都會影響商圈調查的結果。商圈包含三個層次:中心商業田、次級商業田和邊緣商業圈。中心商業圈占這一店鋪顧客總數的55一 70。這是最靠近店鋪的區域,顧客在人口中所占的密度最高,每個顧客的平
2、均購貨額也最大,很少同其他商圈發生重疊。次級商業圈包含這一店鋪顧客總數的 15一 25。這是位于中心商業圈外圍的商圈,顧客較為分散,一般日常用品對這一商圈的顧客缺少吸引力。邊緣商業圈包含了剩余部分的顧客,他們最分散,如便利店對他們就不具有吸引力,只有一些特殊晶、選購品才會吸引他們的到來(見圖)。有效商圈范圍的調查對于新設店鋪商圈的劃定,往往通過調查評價,包括對市場趨勢的分析和對消費者的調查。市場趨勢分析要收集有關資料,如人口分布的預測、新住宅的興建、公共交通運輸、城市規劃等方面的資料。對消費者的調查,如往返于商店的距離和花費的時間多少是顧客樂于接受的,一家商店的坐落插所要具備哪些特征才能吸引顧
3、客,最可能來新店的人們的住址等。分析市場趨勢和調查消費者這兩方面可以同時采用,也可只用其中一項,同樣都可為勾劃商圈輪廓提供依據。要劃定一家新設店鋪的商圈界限,可使用美國學者威廉雷利提出的雷利法則,也可稱為“零售引力法則(定律)”。他認為,商圈規模由于人口的多少和距離店鋪的遠近而有所不同,店鋪吸引力是由最臨近商圈的人口和里程距離兩方面發揮作用。其內容是在兩個城鎮之間設立一個中介點,顧客在此中介點可能前往任何一個城鎮購買,這個點位于對顧客具有同等吸引力的兩家商店位置上。雷利法則假定兩地的交通條件和供應狀況是相同的。 則 A 城鎮的商圈范圍為 15 公里, B 城鎮的商圈范圍為 5 公里。實際上,任何兩地的交通條件和供應狀況都不會完全相同。因此,企業在確定商圈時,要考慮到不同地點的實際情況,對測定的商圈大小進行適當的調整,使之更接近于真實情況。雷利法則較適宜于以汽車為交通工具的國家和地區,對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