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排水溝施工方案(分項)(7頁).doc
-
資源ID:365651
資源大小:33.04KB
全文頁數: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排水溝施工方案(分項)(7頁).doc
1、xxxx 隧道洞口排水溝施工方案隧道洞口排水溝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一、編制依據1、xx 高速公路第 x 合同段施工招標文件。2、xx 高速公路第 x 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 。3、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03) 。4、 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 (JTG F60-2009) 。5、當地的水文、氣象及本項目的地質資料。6、國家和當地地方法令、法規具體規定。7、 xx 高速公路第 x 合同段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隧道) 。8、業主對本合同段工程的質量和工期要求。9、我集團公司以往的施工經驗和技術、設備能力。二、工程概況二、工程概況一) 、工程簡介xx 隧道位于十堰市鄖縣茶店鎮梨溝村,該
2、隧道走向 189197,大致由北南西向展布,為分離式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約 123m,測設線間距約為 3036m。右線全長 690m,起止里程分別為 K52+500、K53+190,進出口分別采用端墻式、削竹式洞門;左線全長773m,起止里程分別為 Z1K52+502、Z1K53+275,進出口分別采用端墻式、削竹式洞門。隧道進出口截水溝及洞內邊溝連接到路基邊溝,順接組成排水系統;隧道洞體內的暗溝連接至洞外處天然排水溝或河流。二) 、工程地質概況1、地形地貌隧道區屬構造侵蝕丘陵地貌區,穿越一山嶺,溝谷切割較深,多呈“U”型峽谷,山體呈渾圓狀,自然坡角 2035。山脈總體呈北西南東西向,山頂呈圓狀
3、,多發育樹枝狀沖溝,溝內一般無水地表徑流。地表植被不甚發育,多以稀疏林木為主,進口地帶有鄉間簡易公路到達,交通較為不便。2、地質巖性根據工程地質調查、鉆探及物探資料,本隧道地段圍巖主要為元古代武當群(Pt2w)片巖和山頂部漂覆的白堊第三系 (K-E) 礫巖; 斜坡坡面零星覆蓋第四系殘坡積 (Q4el+dl)碎石質粉質粘土層組成,出口段圍巖級別為級,工程性質差,浸水易軟化,穩定性差。施工開挖洞頂極易塌方,側壁易變形,需超前支護。3、地震基本烈度隧道場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 0.35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區屬 0.05g 區,相當于原地震基本烈度 VI 度區。依據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 (JTJ004-89)有關規定,該隧道可比基本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4、水文特征隧道區地表水系不發育,隧道區多發育樹枝狀沖溝,溝內一般無地表水徑流。但在雨季會出現短暫地面滲流,流量較小,對隧道施工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