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每年雷雨季節來臨前對區內所有雨水井、公共設備房排水系統、低洼地帶、山邊地帶、圍墻等潛在危險的地方進行一次重點檢查、維護、加固措施。備好必要的防洪、防澇工具材料的儲備;如:排水泵、發電機和沙包等。2.0對暴雨到來前1至2天做到:密切留意氣象部門發布的暴雨消息,準確掌握暴雨具體時間、地點及暴雨等級等變化及時做好防范防范措施。3.0簡介暴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3.1暴雨藍色預警信號3.1.1標準: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3.1.2防御指南: 3.1.2.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 3.1.2.2學校
2、、幼兒園采取適當措施,保證學生和幼兒安全; 3.1.2.3駕駛人員應當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 3.1.2.4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做好排澇準備。 3.2暴雨黃色預警信號3.2.1標準: 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3.2.2防御指南: 3.2.2.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工作; 3.2.2.2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路況在強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積水路段實行交通引導; 3.2.2.3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轉移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 3.2.2.4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
3、,采取必要的排澇措施。 3.3暴雨橙色預警信號3.3.1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3.3.2防御指南: 3.3.2.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工作; 3.3.2.2切斷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戶外作業; 3.3.2.3處于危險地帶的單位應當停課、停業,采取專門措施保護已到校學生、幼兒和其他上班人員的安全; 3.3.2.4做好城市、農田的排澇,注意防范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3.4暴雨紅色預警信號3.4.1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3.4.2防御指南: 3.4.2.1
4、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 3.4.2.2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4.2.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御和搶險工作。 4.0三級預案4.1標準:市氣象局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或暴雨黃色預警信號。4.2當氣象部門發布藍色預警或黃色預警信號,即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和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部門應采取以下措施:4.2.1當班人員檢查洋房頂層天井蓋板是否蓋牢固,各設備房的門窗是否關好,牢固。各設備房周邊的排水系統是否通暢,排水是否堵塞,并協調督促相關部門進行處理。4
5、.2.2備好發電機、排水泵、沙包等應急物資。4.2.3將檢查情況及時上報領導并做好更高級預案的準備工作。5.0二級預案5.1標準:市氣象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5.2當氣象部門發布橙色預警信號,即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采取的措施在三級預案的基礎上補充。5.2.1組織部門管理人員上崗值班,隨時應付突發事件,持續留意氣象部門發布的有關臺風的最新消息。保持與指揮小組的聯系并及時將區內情況上報公司領導。5.2.2緊急處理戶外事件時必須佩戴安全帽并不能少于兩人一起。5.2.3做好更高級預案的準備工作。6.0一級預案6.1標準:市氣象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6
6、.2當氣象部門發布紅色預警信號,即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6.2.1措施:在做好二級預案的基礎上補充。6.2.2會同物業各部門對所有水浸路面、估計可能會出現山體滑坡的地方進行緊急處理工作,并設置警示帶和明顯警示標志。如遇緊急情況應及時上級領導和向政府部門報告,請求幫助。7.0緊急狀態時7.1各管理人員應隨時高度關注暴雨的最新消息,必須取消各類休假,無條件返回各自工作崗位,組織落實防洪、防澇救災工作,保證24小時手機、對講機處于開通狀態。7.2抗洪、抗澇準備和救災期間,全體員工應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現場管理人員應視搶救情況,調整工作時間,全體員工應全力投入抗洪、抗澇過程中。7.3暴雨期間若接班人員無法及時上班接崗時,應及時電話通知部門經理,經部門經理同意后安排原在崗人員堅持工作,直至接班人員到位為止,部門經理及領班可隨時抽調本部員工支援頂班,所有員工必須顧全大局。7.4防洪澇期間,所有工作人員應做到“三隨時”:隨時等待安排,隨時進入應急處理,隨時報告社區受影響狀況。8.0 抗洪、抗澇過后,應及時安排人員及時清理并維修區內被損壞的公共設施設備等,將損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