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統成本核算原理及方法企業資源計劃 ( ) 是個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采購、銷售、生產、庫存等與財務的集成,實現了資金流與物流的同步和一致,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在采購、銷售、生產等業務與財務的集成中,生產與財務的集成( 即成本集成 ) 是最難的。在我國一些已經實施了的企業中,實施了業務與財務集成的企業很少,而實施了成本集成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成本集成是系統實施的難點,本文將論述系統的成本計算原理,并以國際著名的軟件BAAN?IV 為參考,以離散型企業為背景,提出成本集成的會計處理方法。?一、系統成本計算原理?物料清單 (Bill of Material,簡稱 ) 又稱產
2、品結構,不但列明了生產某一種產品需要的全部物料,而且將所有的物料( 原材料、零件、部件、產品) 按實際生產裝配過程進行分層排列,這種層次關系反映了物料的加工順序和物料之間的需求關系。物料清單不但標明了每種物料的層次、編號、規格、單位,而且列出了每種物料在該產品中的用量標準;不但考慮了所需的原料、毛坯、消耗品,而且考慮了產品產出率、廢品率。在系統中,物料清單既是運算物料需求、編制物料采購和生產計劃的基礎,也是進行成本計算的基礎。?在中,最頂層的物料為產品,最底層的物料為采購物料,其他物料為制造物料,產品按由底層到高層的順序進行加工裝配。對于離散型企業,系統的成本計算采用分項逐步結轉分步法,按照產
3、品加工步驟的先后順序,逐步計算并結轉半成品成本,前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實物的轉移結轉到后一步驟的產品成本中,直到最后步驟累計計算出產品成本。?二、系統成本核算方法?系統每一種制造物料( 包括半成品、產成品 )的加工和裝配都要生成相應的生產訂單,通過生產訂單來進行管理。生產訂單的處理步驟包括:生產訂單的生成、生產訂單的下達、發料、報告工時、報告完工、產品入庫、訂單結算等。系統的成本計算采用分項逐步結轉分步法,在生產訂單執行的過程中實時計算成本,每一份生產訂單的成本對應于半成品或產成品的成本,所以對系統而言,采用分項逐步結轉分步法計算成本,實際上就是按生產訂單進行成本核算。?系統的成本類型有標準成本、實際成本、計劃成本和模擬成本。標準成本作為管理控制的工具,便于制定計劃、改善業績評價并方便產品成本計算。實際成本用于反映生產實際情況,在生產訂單完工時,與標準成本進行比較,并結算出成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