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文旅項目設計任務書xx商業部分強電專業2016年1月20日1. 設計范圍32. 設計深度及制圖要求43. 供配電系統設計的一般要求54. 設計內容65. 供配電系統76. 配變電所107. 應急電源138. 低壓配電系統149. 照明1510. 動力配電171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812. 防雷接地2213. 配變電室及重要機房防水要求2314. 其它要求2414.1節能設計2414.2能源管理平臺設計2014.3設備安裝及選型2414.4建筑平面布置2814.5設計預留2914.6其它要求2914.7各業態的特殊設計要求及設計范圍2915. 附件361 設計范圍1.1 項目用地紅線范圍
2、內電氣系統設計,含高低變壓配電系統及建筑室內、外電氣系統管線等設計內容。1.2 高壓(10kV、20kV、35kV等)供電系統設計應符合當地電業部門設計要求,應含開閉所、變配電所高壓配電系統圖,平面布置圖、剖面圖、電纜溝布置、局部詳圖等。1.3 低壓配電系統應含低壓配電系統圖、平面布置圖、剖面圖、電纜溝布置、局部詳圖等。例如電氣豎井、樓層配電間設備布置安裝詳圖;另外待二次裝修電氣設計完成后,應對配電系統進行核實并配合裝修之需求對配電系統進行相應的設計修改與調整。1.4 應急柴油發電機供電系統(如有),含平面布置圖、剖面圖、系統圖等。1.5 動力配電系統(含二次控制接線、原理圖或控制、聯動要求,
3、并對成套設備自帶配電、控制箱、柜電氣原理圖進行審核并簽字確認)。1.6 照明配電系統(含普通照明、應急照明等系統)。1.7 防雷與接地安全系統。1.8 火災報警與聯動控制系統(含防火剩余電流動作報警系統、電纜感溫探測系統等)。1.9 室外建筑夜景照明設計業主另行委托,本設計應按照夜景照明設計要求預留電源,但應負責對該部分設計內容進行審核并簽字蓋章確認。1.10 室外景觀環境照明設計業主另行委托,本設計應按照室外景觀環境照明設計要求預留電源,但應負責對該部分設計內容進行審核并簽字蓋章確認。1.11 室內精裝修照明設計業主另行委托,本設計應按照精裝修照明設計要求預留電源,但應負責對該部分設計內容進
4、行審核并簽字蓋章確認。1.12 應對所有業態及主力店含超市、次主力店、酒樓、影城、大歌星及商鋪等室內精裝修電氣設計進行審核、簽字蓋章確認。1.13 電氣系統設計應根據甲方提出的綠建標準設計要求,提供專項設計及說明。1.14 環保設計(含電氣設備的噪聲、電磁干擾、靜電、震動及發電機消煙處理等)1.15 舞臺機械電源配電設計(如有),預留電源位置、容量,與專業公司的分工界面以業主要求為準。1.16 舞臺燈光電源配電設計(如有),預留電源位置、容量,與專業公司的分工界面以業主要求為準)。1.17 特殊設備配電設計(如有),預留電源位置、容量,與專業公司的分工界面以業主要求為準。1.18 與特殊業態(
5、如室內主題公園、室內水公園、室內海洋館及秀場、電影樂園、滑雪場、兒童樂園等)設計建造供應承包商(簡稱DBV)的配合(如有),與DBV的分工界面以甲方要求為準。1.19 根據現行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最新版、甲方要求以及弱電智能化設計單位的提資,對所有弱電、智能化系統的系統圖和機房進行合理設計。(1)弱電智能化主機房和豎井由土建設計單位負責; (2)弱電智能化地下一層主干路由應由土建單位負責設計,弱電智能化單位提供的施工圖紙設計遵守此方案;(3)土建設計單位應與弱電智能化設計單位配合,確保弱電智能化設計滿足暖通空調、給排水、強電的控制和監測要求。土建設計單位須和內裝、夜
6、景照明、景觀等設計單位配合,滿足供電以及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統集成要求;(4)BA系統設計涉及多個專業的協調與配合,其監控內容及控制策略須與機電各專業的控制要求一致,部分設備自帶機電一體化控制箱的通訊協議必須滿足BA系統統一要求。2 設計深度及制圖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內容)2.1 設計應符合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定2008年版。設計成果應包含安全專篇(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火剩余電流動作報警系統、電纜感溫探測系統、應急照明、線纜選型)。2.2 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圖、施工圖應完整;設計說明中要列出各用電的負荷等級(供配電設計依據)、負荷密度、照度、各變壓器負載率等。2.3 應對工程進行用電總
7、負荷計算和分路負荷計算,供、配電系統的設計中,須標注出裝機容量、平均功率因數、需用系數、計算功率、計算電流;乙方應在設計圖紙交付審核時,按照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定最新版的要求提供各類電氣計算書(變電所出線的25mm2及以下電纜回路應進行短路校驗)。2.4 高壓(10kV、20kV、35kV)供配電設計應包含:開閉所及變配電所的系統圖、設備布置平面圖、橋架管線路由圖、等電位聯結及接地平面圖等。2.5 電纜溝、電纜橋架內電纜應標注回路編號;主電纜溝、主干電纜橋架應有剖面圖,表示線纜在電纜溝、電纜橋架內敷設情況。2.6 末端配電系統應詳細注明用途和容量;例如變配電室照明,地下車庫排風機等。配
8、電箱、盤(包括預留)符號或代號標注應有文字及圖例說明。2.7 配電箱、盤應提供外形及安裝參考尺寸(mm)。重要設備及主要安裝場所如電氣豎井應提供安裝大樣圖。嵌墻安裝的配電箱應提供安裝高度及預留洞口尺寸。2.8 應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注明設備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參數與數量,但不得指定制造商和供應商,不得使用淘汰產品,一般情況下在為響應xx集團集中招標采購要求,設計中對低壓斷路器不得標注具體型號。對0.4kV低壓斷路器的表示為:ACB框架斷路器MCCB塑殼斷路器、MCB微型斷路器、ATS PC級雙電源切換裝置、IS隔離開關、RCB帶剩余電流保護的斷路器。2.9 0.4kV配電系統中,
9、凡電動操作的斷路器,設計中需注明“電動操作”(或以帶說明的符號來表示);未加注明者均視為手動操作。2.10 設計中應詳細給出斷路器等配電柜、箱內主要元器件的主要技術參數及相關整定值,明確變壓器、發電機組或其它應急電源設備主要技術參數;明確高、低壓配電柜母排等主要技術參數。對在設計中有聯鎖等方面控制要求的設備,應提供設計要求。2.11 對設計中阻燃及耐火電纜的標示:采用GB/T19666-2005中推薦的方式。開閉站饋線高壓電纜采用低煙無鹵型阻燃B級耐火電纜。2.12 建筑物防雷接地設計應提供小比例總體引下線布置圖。2.13 電氣設計文件必須有建筑、結構、水、暖、通風等相關專業的會簽。2.14
10、各種配電設備、配電箱的編號,必須包含編制原則和樣例標注說明。2.15 出圖要求:2.15.1 圖紙文件中:圖紙名稱應采用中文、名稱應能反映圖紙設計內容(XX平面圖、XX系統圖等)2.15.2 紙質設計文件應業態及功能分類裝訂成冊。2.15.3 紙質設計成果與電子設計成果應同步提供。3 供配電系統設計的一般要求3.1 設計標準:按現行各國家規范、標準,以及業主后續提供的更新版設計任務書(如有)、管控要點及其它書面要求等設計交底資料。3.2 高、低壓配電室中要留出二臺備用柜的位置,以便由于最終設備訂貨與設計不符時可進行調整,設計中應用細虛線將備用柜的位置表示出來。3.3 高、低壓配電室的位置應避免
11、跨越伸縮縫、沉降縫等位置。3.4 變配電室應至少有一個通向室外、公共走廊或樓梯間的出口,高壓配電室與值班室直通或經過通道相通,值班室應有直接通向戶外或通向走道的門。3.5 高、低壓配電室內各種通道的最小寬度,應滿足GB50053-2013中的相關要求。3.6 從總配電所以放射式向分配電所供電時,該分配電所的電源進線開關宜采用負荷開關加熔斷器保護。3.7 容量規模較大的主變電所宜設置單獨的高壓配電室。3.8 低壓配電系統的設計中應按負荷等級、用途、業態來布置配電柜盤面;3.9 應預留足夠的備用回路,所有配電回路需加裝多功能電子儀表(帶遠傳功能);其它有獨立計量要求的分饋電回路加設計量裝置。3.1
12、0 變配電所應設置所用雙電源切換配電箱,供變電所用電使用,電源引自不同的兩段低壓母線,必須符合一級負荷供電要求。3.11 高壓供電系統的設計要滿足業主方同供電部門簽署的相關協議,并應符合供電部門關于變電所設置位置、繼電保護(含零序保護等)、操作電源、計量方式、設備選型、設置高壓開閉所等要求。3.12 供配電設計需分清業態,嚴格區分本次工程設計和二次裝修設計的供配電系統設計及實施界面。3.13 電氣管路盡量全部從地下室沿橋架敷設,以免市政綜合管線上自來水、排污、濾水管網管線交叉施工。3.14 關于涉及燃氣、電力、熱力等壟斷行業的施工圖設計成果,需要由土建設計單位進行復核及確認。4 設計內容(包括
13、但不限于下述內容)4.1 供配電系統4.2 配變電所4.3 應急電源4.4 低壓配電4.5 電氣照明4.6 動力配電4.7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應急廣播系統4.8 設備安裝及選型4.9 防雷接地4.10 配變電室及重要機房防水要求4.11 室內外綜合管線4.12 總圖設計(含小市政)配合4.13 人防設計(如有)4.14 各種特種設備(如:舞臺劇場燈光、音響、舞臺機械、吊掛、特效工藝設備等)配電設計(預留電源)及配合。4.15 其它5 供配電系統5.1 供電負荷分級根據xx建筑各業態特點,按照國家及行業規范、標準,確定各業態用電負荷分級。5.2 供電要求5.2.1 一級負荷供電要求:一級負荷應由
14、兩個電源供電,當一個電源發生故障時,另一個電源不應同時受到損壞。除消防設備、客梯、扶梯等國家規范要求必須在最末端配電裝置處自動切換外,其余一級負荷可在末端單回路供電,但需在變配電室保證雙回路供電。5.2.2 二級負荷供電要求二級負荷的供電回路,宜由兩回線路供電。5.2.3 備用應急電源備用應急電源的容量,應滿足建筑內所有一級負荷和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負荷的供電要求。5.3 負荷計算5.3.1 各類建筑、各業態功率負荷密度指標,可參見下表:各類建筑、各業態功率負荷密度指標序號業態名稱功率負荷密度(W/m2)綜合指標不含空調冷源綜合負荷1萬達茂大型超市150110家電超市10080xx影城100(含
15、空調冷源負荷)80KTV120(含空調冷源負荷)100電玩110(含空調冷源負荷)80兒童業態(寶貝王)120次主力店(非餐飲)100(含空調冷源負荷)80次主力店(餐飲、有燃氣)150(含空調冷源負荷)110大型酒樓(有燃氣、使用大商業集中空調)150(含空調冷源負荷)110大型酒樓(有燃氣、自設空調)180健身100(含空調冷源負荷)80洗浴100(含空調冷源負荷)80物管用房8060員工食堂(有燃氣)150110地下停車場2020室內步行街西式快餐(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德克士)每店提供250 kW星巴克每店提供100 kW餐飲250(每間店鋪容量不小于10kW)(含空調主機)服裝及配
16、套100(每間店鋪容量不小于10kW)(含空調主機)公共區10070(其中照明負荷不應超過30W/m2,包含局部照明和裝飾照明)中庭大中庭預留100kW、小中庭預留50kW2物業管理用房80603地下停車場2020注:1 供電負荷總指標中,空調系統負荷均以壓縮式制冷設備負荷為基準,如空調系統選用吸收式制冷設備,總供電負荷密度指標將降低20%30%。2 各業態供電負荷指標應根據本標準并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及當地供電部門有關標準確定。3 室內步行街餐飲面積按全部室內步行街面積的50%計算。4 特殊設備(如舞臺機械、舞臺燈光、室內外游樂設施、水處理設備、影廳設備、特效設備、滑雪場及溜冰場制冷設備等)
17、負荷以設備供應商提供數據為準。5 負荷計算夜景照明按地上建筑面積4W/平米計算;6 負荷計算不考慮中廳預留和西餐預留。5.3.2 各業態負荷計算系數:各業態負荷計算系數序號業態需用系數同時系數1xx超市0.80.850.9主力店、次主力店、商管用房0.80.850.9室內步行街0.80.80.85車庫0.80.95.3.3 負荷計算時應注意,下列負荷不應計取:1 消防類負荷;2 備用負荷。3 負荷計算時,用于空調系統的制冷設備負荷與制熱設備負荷不能重復計算,應取其容量大者進行計算。5.3.4 施工圖階段負荷計算標準格式見下表所示:序號用電項目容量指標(kW/m2)建筑面積(m2)設備容量Pe(
18、kW)需要系數(Kx)功率因數(Cos)正切值(Tan)計算容量/有功功率Pjs(kW)無功功率Qjs(kvar)視在功率Sjs(kVA)計算電流Ijs(A)無功功率補償率(kvar/kW)有功功率同時系數無功功率同時系數1商鋪2空調負荷3機械停車4辦公5地下室車庫小計合計(系數后)補償至Cos=0.95)以上合計(補償后)變壓器功率損耗合計變壓器負荷率結論6 配變電所6.1 對于xx項目,按如下區域、業態獨立設置變電所:6.1.1 室內主題公園6.1.2 電影樂園6.1.3 超市6.1.4 大商業6.1.5 空調制冷負荷6.1.6 除上述以外的自持物業及需獨立設置變電所的業態。6.2 電壓等
19、級根據項目情況,一般應采用10kV、20kV、35kV等電壓等級,具體根據地、供電條件設置。6.3 供、配電系統設計的一般要求6.3.1 低壓配電系統的設計中應盡量按負荷等級、用途、業態確定干線分路及盤面布置;6.3.2 應預留20%左右的備用回路。6.4 無功補償6.4.1 在高壓側或低壓側設無功功率集中補償裝置。6.4.2 經集中補償后,在高壓側功率因數應不小于0.9;在低壓側功率因數應不小于0.95。6.4.3 補償裝置中電容器應串聯電抗器。6.4.4 有源濾波器xx存在大量的非線性用電設備,如LED燈、變頻器、電梯、放映設備等,這些非線性用電設備導致電力系統正弦波發生畸變,產生諧波,電
20、能質量變壞。 電力系統中諧波超過一定的標準時,將產生一系列嚴重后果。如局部電壓過高導致線路絕緣損壞并引發火災;用電設備由于電能質量變壞而縮短使用壽命;增加能源損耗等。因電力諧波產生機理復雜,在設計階段無法確定諧波畸變率,需項目實際運行期現場檢測確定。 為確保供電安全、提高電能品質和提升運營品質,有效消除諧波危害,規劃院、成本部、商管公司確定采取如下措施: 1 項目設計階段,在xx大商業的變電所預留安裝有源濾波器的位置; 2 項目開業后,由商管公司根據現場實際運行情況采取相應技術措施。6.5 電能計量6.5.1 超市、自持物業應實行高壓計量。6.5.2 按業態及業主方要求設置低壓計量,計量表具由
21、供電部門確定。6.5.3 自持物業配變電所,除在其變壓器出線處設總計量表外,配變電所各低壓饋線回路也設計量子表,其計量表應為多功能數字電表,具遠傳功能。6.5.4 商業步行街商戶及單層或單元出租戶內用電計量表具應集中設于樓層公共區配電間,計量表具應按供電部門要求選取;如供電部門對計量表具無特殊要求,應選用遠程費控電表。6.6 繼電保護及電氣測量計量表具及互感器精度應達到:高壓互感器0.2級;計量表0.5級;低壓互感器、計量表0.5級。6.6.1 自持物業變電所高壓柜應采用綜合繼保系統,其功能除應滿足繼電保護的要求外,還應滿足變配電監控系統的要求并將數據傳送至能源管理平臺。6.7 變配電監控系統
22、6.7.1 自持物業設置變配電監控系統(與能源管理平臺共用一套系統),在自持物業重要變電所設置分控終端。1 變配電監控系統監測范圍:1) 自持物業變配電室。6.7.2 一般規定1 變配電監控系統的監控范圍包括:高壓進出線運行參數監測,低壓配電運行參數監測,備用電壓運行監測,變配電機房運行參數監測等。2 變配電監控系統應滿足商業管理便捷實用的要求。包括:保證所有變配電設備監視系統集成在一個平臺上;采用統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并提供遠程訪問功能。3 變配電監控系統應滿足商業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包括:集中監視所有的報警信息,集中顯示重要設備的運行狀態;使管理人員可通關過集成平臺遠程排查,
23、監視各機電設備現場情況。4 變配電系統的實時響應時間不能超過3秒。6.7.3 功能設計1 監測功能1) 監測高壓進出線運行參數,包括電流、電壓、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2) 監測直流屏運行參數,包括:輸出電壓、累計充放電次數、充電電壓、充放電狀態、電池溫度。3) 監測變壓器運行參數,包括:繞組線圈溫度、散熱風機啟停狀態。4) 監測變壓器所在環境的空氣溫度。5) 監測低壓配電進線、母聯運行參數,包括:電流、電壓、功率因數、諧波率、電度、開關狀態。6) 柴油發電機進線運行參數,包括:發電機端電壓、電流、頻率、啟動電池電壓、柴油機冷卻水溫度。7) 監測低壓配電出線、冷站低壓柜運行參數,包括:電
24、流、電壓、功率、電度、開關狀態。8) 監測功率補償運行參數,包括無功補償電流、無功功率、功率因數。9) EPS、UPS監測輸出電壓、故障狀態。2 故障報警功能1) 直流屏:電壓異常。2) 高壓柜:高壓進出線過流(負荷)、低電壓、短路、接地。3) 變壓器:變壓器高溫、超高溫4) 發電機主:啟動失敗、無法同步、短路;柴油發電機工作故障報警,日用油箱油位顯示及超高、超低報警。5) 低壓配電柜:電壓異常、過載。6) EPS、UPS:電壓異常、故障報警。3 記錄功能1) 應記錄上述需要監測的運行參數和開關狀態中的技術參數部分,以供分析比對。2) 應記錄上述各項故障報警發生的內容和時刻。6.7.4 變配電
25、監控系統的數據交互要求1 變配電系統應采用標準通信協議和接口:OPC、BACnet、ModBus通信協議,基于TCP/IP 的網絡接口。子系統應開放其設備的各層通信協議。2 宜采用自帶監控功能的變配電設備(機組)。3 變配電子系統應向“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統”集中控制系統提供6.7.3功能設計中各項監測、記錄功能需求的數據,包括機電設備啟停狀態、系統運行參數、故障報警參數、能耗數據參數。6.7.5 與能源管理平臺的分工界面1 高壓柜:應能獨立完成繼保和就地測量、顯示的所有功能,應預留通訊接口,并將實時數據上傳給能源管理平臺。2 變壓器:預留通訊接口給能源管理平臺。3 直流屏:能實現6.7.3條中的
26、全部功能,并預留通訊接口給能源管理平臺。4 柴油發電機組:能實現6.7.3條中的全部功能,并預留通訊接口給能源管理平臺。5 UPS、EPS:能實現6.7.3條中的全部功能,并預留通訊接口給能源管理平臺。6 低壓進線柜、饋線柜、電容補償屏:安裝智能儀表(帶通訊接口),儀表能實現6.7.3條中的全部功能。7 應急電源7.1 下列電源可以作為應急電源:7.1.1 獨立于正常電源的柴油發電機組7.1.2 供電網絡中獨立于正常電源的專用饋電回路7.1.3 EPS應急電源裝置7.1.4 UPS不間斷電源裝置7.1.5 蓄電池組7.2 對于xx,如果供電電源無法來自不同的市政區域變電站,或者當地消防部門或電
27、力部門有強制要求時,則應設置柴油發電機組。8 低壓配電系統8.1 配電線路應設短路保護、過負荷保護、接地故障保護,配電系統保護配合應具有選擇性。8.2 變壓器低壓主進斷路器應設過負荷長延時、短路短延時和接地故障保護;母聯斷路器應設過負荷長延時、短路短延時保護;饋電回路斷路器應采用過負荷長延時及瞬時過電流保護。8.3 變電所低壓配電回路斷路器短路分斷能力應不低于所在位置預期短路電流,具體要求如下:序號變壓器容量(kVA)變壓器低壓側斷路器短路分斷能力(kA)備注180025210003531250404160050520005062500658.4 屬于不同業態的用電負荷,其供電電源應引自本業態
28、供電系統。8.5 配電系統應按防火分區、人防分區、功能分區及業態配電。8.6 商管物業(自持)夜景照明和廣告燈箱均從物業配變電所放射狀獨立配電,且設置獨立計量(帶遠傳功能)。8.7 步行街商鋪電氣系統管線應由公共區引入。8.8 消防系統線纜不應與其它回路線纜共用橋架,如不能滿足,中間應設防火隔板。8.9 不同電壓等級的回路不應共用電纜橋架。8.10 雙回路供電的低壓配電線路應敷設于不同電纜橋架(或設隔板)或保護管內。8.11 需提供所有變電所出線及豎井內的橋架電纜填充率計算書;一版施工圖中,購物中心變配電室引出的電纜橋架以及豎井敷設的主干電纜橋架,其電纜總截面面積不應大于橋架內截面面積的25%
29、。8.12 制冷站冷水主機、室內步行街商鋪用電正常照明用電負荷應使用密集型母線槽供電(供電局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對其它負荷量大、集中及含有大量未確定容量之用電負荷,可根據項目實際使用需求、安裝條件、供電距離及項目成本狀況確定是否使用母線槽進行供電。在地下室及制冷機房和水泵房內敷設的母線槽應選用防護等級不低于IP54,如采用低于此防護等級的母線槽應在母線槽全程采用防護蓋板。8.13 室內步行街電氣豎井應按區域設置,間距不大于80米。8.14 強電豎井凈安裝面積不應少于6m2;室內、外步行街強電豎井凈安裝面積不應少于8m2。8.15 低壓回路劃分符合如下原則:空調、動力、照明插座及特殊用電設備回路
30、需分開設置,單獨計量,其中,空調設備中冷水機組、冷凍泵、冷卻泵、冷卻塔均需單臺單獨裝設計量表。9 照明9.1 照度標準可參照下表:照度標準表(參考質量管控標準)序號建筑場所類別照度標準(LUX)國標房產條件推薦值1超市營業廳5005002健身前臺300300辦公室300300公共走道5010075游泳池(水面)3003003賣場家電(國美、蘇寧)300500服裝、鞋飾300400家具、建材3004004商業步行街主入口500600500600地下車庫扶梯廳200250200250中庭500600500600二層250300250300頂層2503002503005停車庫(樓)車道5050車位5
31、0公共場所樓梯間及前室 30755075電梯廳75150150200公共走道5010075設備用房變配電室、柴油機房100200150200弱電系統機房300500200300消控、監控機房500300500制冷站、鍋爐房、水泵房、電梯機房、熱力站1001501502009.2 車庫照明9.2.1 按防火分區進行照明配電。9.2.2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分回路、分區域控制。9.2.3 燈具應采用LED光管,均勻布置。9.2.4 地下車庫的照明分為車道照明和車位照明。車道照明采用線槽燈,車位照明采用吊桿燈。照明要求:車道燈的25%照明為應急照明,其余為一般照明。應急照明采用EPS集中供電。安裝
32、高度大于2.4m;其中車道的燈具布置及安裝高度需考慮小汽車及貨柜車的行駛要求。9.3 樓梯間、樓梯前室照明9.3.1 樓梯間設置應急照明;樓梯前室如設置一般照明及應急照明,應分回路供電,設置專用應急照明配電箱和普通照明配電箱。該部位照明同商場其它部位的照明應嚴格分開以適應二次裝修的靈活變更。9.3.2 樓梯間和樓梯前室的照明采用豎向配電。9.3.3 樓梯間和樓梯前室不設置就地控制開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控制。9.3.4 超市等賣場除應設置普通照明、疏散照明外還應設置備用照明。9.4 照明配電防火要求9.4.1 容量較高燈具(如鹵鎢燈、超過100W白熾燈)嵌入安裝時,應采用隔熱、散熱措施,其電
33、源線截面應不低于4mm2,且應設有金屬保護管。9.4.2 容量較高或發熱量較大燈具如鹵鎢燈、白熾燈、熒光高壓汞燈、鎮流器等不應直接安裝于可燃材料上或與其接觸。9.5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9.5.1 xx的車庫、室內步行街公共區域、樓梯間等公共區域照明控制應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其它業態根據自身特點設計智能照明控制范圍。9.5.2 照明控制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1 監測并顯示各個照明回路的開閉狀態、故障報警,并記錄故障報警的內容和時刻。2 在中央監控界面上實現手動/自動模式切換。3 應提供TCP/IP、RS485或OPC接口和協議,與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統連接。4 地下車庫與室內步行街公共區照明、夜景與景
34、觀照明的智能照明模塊需具備開關狀態反饋及離線故障報警功能9.5.3 車庫照明控制模式見下表:分級模式開燈時段照明效果/部位A1A2A3B1B2平時/節假日T1T2T3說明:1 照明效果部位:A1,A2-車道照明,各占40%車道照明;A3-車道照明,占20%車道照明(兼為應急備用照明);B1,B2車位照明,各占50%車位照明。2 開燈時段(平均24小時/天):T1 10:00至22:30;12.5小時(營業時間,全開);T2 22:30至03:00;4.5小時(部分業態營業時間,車道開60%,車位50%);T3 03:00至10:00;7小時(非營業時間,車道開20%)9.6 普通照明箱出線斷路
35、器選擇1P微型斷路器。10 動力配電10.1 消防水泵、噴淋水泵及消防專用風機盡量采用直接起動方式;當電機容量大于或等于45kW時須采用Y-起動方式。10.2 對常用空調、水泵、風機等用電負荷電動機起動、控制,應考慮變壓器容量、電動機起動所造成電壓降并結合規范要求來確定電動機全壓啟動控制容量。對大容量電動機應采用Y-降壓起動、控制方式。空調機組、冷凍水泵(通風專業有特殊要求者除外)應采用變頻控制,其變頻控制信號應結合BA控制要求。10.3 室內步行街風機盤管配電應能自動控制供電、斷電。10.4 各業態若有控制設備在屋面,需在本業態方便操作的地方和屋面均設置控制開關。10.5 污水處理間內控制箱
36、需安裝在房間門口外附近,箱體配置門鎖。10.6 屋面電纜橋架安裝高度距地0.3米。10.7 母線及電纜橋架的正上方不允許有水管平行敷設。10.8 餐飲商鋪的屋面排油煙風機、補風風機、油煙凈化器的供電電源引自該商鋪總電源配電箱。1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1.1 系統要求:11.1.1 xx內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應急廣播系統。11.1.2 慧云機房設置要求:自持物業消防控制中心與慧云機房合并使用,設置在xx的一層或地下一層,面積不小于200m2,結構荷載6kN/m2。11.1.3 xx火災報警系統應采用環網型。11.2 技術要求:11.2.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選用進口、合資或國產優質品牌產品(
37、集團合格供方或報批確定),單臺報警系統主機容量應不超過3000個地址點,并應預留不少于15%主機容量作為備用余量。消防系統應提供TCP/IP、RS485或OPC接口,使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統能夠實時讀取消防系統狀態,消防控制室應設置CRT圖形顯示系統,消防系統聯動控制及信號顯示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執行。11.2.2 消防系統主機應預留一個RS232接口,協議開放,通過傳輸設備將報警信息、故障信息、消防主機聯動信息實時上傳至集團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平臺。11.2.3 火災探測器設置1 燃氣廚房、煤氣表房、燃氣鍋爐房及室內燃氣管道沿線應安裝可燃氣體探測器。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報警信息應接入消防控制中心,通過可燃
38、氣體報警控制器接入消防主機或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并接入慧云系統。每個餐飲商鋪的廚房內應單獨設置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與聲光報警器,且應設置在廚房內。高度大于12米大空間(室內步行街長街、中庭、IMAX影廳等)場所,應安裝紅外探測器或圖像型火災探測器。采用水泡滅火裝置的,水泡滅火裝置應設置現場手動操作控制箱和主控制盤;主控制盤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并與消防報警主控制盤聯網通信。2 廚房、鍋爐房、茶爐房、吸煙室(可吸煙會議室)應選用感溫探測器;3 發電機房設置感溫探測器和感煙探測器;4 發電機房儲油間、燃氣燃油鍋爐房應安裝感溫探測器和火焰探測器;5 強、弱電豎井內設置感煙探測器;11.2.4 火災
39、警報:在每一個防火分區應至少設置一個火災聲光報警器,設置位置宜設于電梯廳或疏散通道靠近樓梯口處,火災警報裝置與火災應急廣播應分時播放控制。火災聲光報警器在室內步行街設置間距不應超過80米。1 影院每個觀眾廳應安裝一個火災聲光報警器。2 影院每個觀眾廳入口處均應設置手動報警按鈕。3 按照商管要求,購物中心中持有物業的衛生間應設置感煙探測器。11.2.5 火警確認方式一般為人工確認或同一防火分區內兩個及以上探測器同時報警。11.2.6 非消防電源強切:1 當火警被確認后,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應自動切除火警發生點防火分區及同層相鄰防火分區內非消防電源,步行街非消防電源不聯動強切。2 室內步行街發生火警并
40、被確認后,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應自動切除整個步行街(包括步行街商鋪部分、步行街通道部分、步行街中的次主力店)內部非消防電源,與其相鄰的其他防火分區非消防電源不聯動強切。11.2.7 消防聯動:1 室內步行街發生火警并被確認后,強制聯動采光頂開啟扇執行相應動作。2 室內步行街發生火警并被確認后,應切斷商鋪電磁門吸電源,使店鋪門能自動關閉。3 xx自持物業餐飲商鋪、員工食堂的廚房內應安裝一個消防輸入模塊,以便接入廚房自動滅火設備的信號給消防控制室。11.2.8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管線有天花吊頂處采用明敷,墻上及樓梯間、樓梯間前室其頂板采用暗埋。11.2.9 步行街公共區域與內鋪消防系統分回路設置。11
41、.2.10 關于室內步行街各餐飲商鋪事故排風風機:1 供電:電源引自室內步行街就近的強電豎井內獨立雙電源配電箱,放射式供電;各商鋪的事故排風風機旁設置就地控制箱。2 與燃氣報警系統的聯動:當餐飲商鋪內有燃氣報警時,燃氣報警系統應與其對應的事故排風風機聯動,并有反饋信號(風機的啟、停信號)至消防控制中心的燃氣報警系統主機。11.2.11 消防電源和非消防電源的配電箱應分開設置,并應設置明顯標志。11.3 防火剩余電流動作報警系統11.3.1 xx應設置防火剩余電流動作報警系統;11.3.2 對下列用電負荷供電回路應設置防火剩余電流動作報警系統:1 普通照明及應急照明類負荷;2 照明、動力等負荷混
42、合用電如經營用電、二次裝修用電;3 有負荷變更的場所;4 將來使用用途不定的備用回路;5 室內步行街公共區域集中設置的商鋪電表柜每個商鋪的出線回路處設置漏電報警裝置,漏電檢測電流不大于300mA。6 一級防火及以下建筑的純動力負荷回路(空調及其它動力配電回路)不需設置11.3.3 主機設于消防控制中心,與消防控制系統聯網,信號檢測點設于樓層配電箱進線處(超市設于變電所內),漏電檢測動作電流值不大于500mA。防火剩余電流動作報警系統應具有探測漏電電流、過電流等信號,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11.3.4 防火剩余電流報警系統應具有探測漏電電流的功能,系統僅報警不切電,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可儲存故障和操
43、作信號,儲存時間不少于12個月。11.3.5 主機應提供TCP/IP、RS485或OPC接口,使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統能夠實時讀取系統數據。11.4 電纜溫度檢測系統11.4.1 xx應設置電纜溫度檢測系統;11.4.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包括電纜溫度檢測系統,線型感溫探測器報警信號通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信號輸入模塊接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要求所有線型感溫探測器均應有地址編碼。1 線型感溫探測器設置位置要求:1) 變電所電纜夾層、低壓電纜溝內;2) 變電所低壓出線電纜橋架內;3) 電氣豎井電纜橋架內;2 線型感溫探測器選型:1) 線型感溫探測器選用戶內型纜式定溫可恢復式感溫電纜,感溫電纜外護套應為阻燃
44、型(B級)(JTWNZ-LD)。2) 線型感溫探測器動作溫度選定為85。3) 每根探測器敷設長度應不低于10m,電纜溝內應上下兩層敷設,寬度大于600mm的橋架內應敷設2根,探測信號納入火災報警系統。11.5 智能疏散指示系統1. 在室內步行街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智能型疏散指示系統,在地面設置時,設置間距不應小于3m,且不應大于5m。最終以當地消防部門審批的消防性能化報告和施工圖為準。室內步行街公共區、院線公共區、兒童業態(寶貝王)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地面與頂板(或吊頂)下均需設置智能疏散指示系統,疏散標識均為“雙箭頭”,到樓梯口處可改為“單箭頭”。1 設置有地面智能型疏散指示的區域,吊頂下設置的疏
45、散指示標志應采用智能型疏散指示燈具,地面與吊頂共用同一套智能型疏散指示系統。2 智能疏散指示系統應與火災自動報警和聯動控制系統聯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能讀取智能疏散指示系統的數據和狀態。11.6 S型熱氣溶膠滅火系統:設置氣體滅火控制器電源單元及外部控制輸出線路的防浪涌保護,減少因雷擊、電磁干擾等多種原因導致的誤動作。11.7 氣體滅火系統要求11.7.1 需在開閉所、變配電室、IMAX放映機房、集中托管機房分別設置氣體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的報警和動作等有關信息應傳送到消防控制中心。氣體滅火系統手動控制和手動與自動轉換裝置及現場控制盤應設置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裝高度為中心
46、距地面1.5米,如防護區疏散出口直通室外時,控制盤等裝置應設置在對外開門的建筑小間內。手動控制裝置和現場控制盤應設有防止誤操作的保護措施。其余要求詳見xx廣場購物中心氣體滅火系統設計管理規定。11.7.2 氣體滅火系統的操作與控制,應包括對開口封閉裝置、通風機械和防火閥等設備的聯動操作與控制;11.7.3 氣體滅火系統向消防控制中心(慧云機房)傳送的信息至少包括:火災信息、滅火動作、手動與自動轉換和系統設備故障信息、氣體滅火系統相關信息等。11.8 消防報警遠程監控系統要求對聯網用戶的火災報警信息、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信息、消防安全管理信息進行接收、處理和管理,向遠程監控中心發送經確認的火災報
47、警信息,并為聯網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系統。11.8.1 建造范圍1 xx接入消防報警遠程監控系統。11.8.2 網絡接口要求1 消防控制室,應具備專網網口。2 無法提供專網網口的,須提供INTERNET公網網口。11.8.3 對現場消防設備的要求1 消防控制室消防報警系統主機RS232協議或RS485協議必須開放,保證實現與集團消防報警遠程監控系統傳輸設備聯網;2 傳輸設備需要從消防報警系統主機獲取如下類別信息:所有報警信息實時上傳,所有故障信息(含消防主機故障)實時上傳,所有消防主機聯動、監管信息實時上傳。3 消防報警系統應實現聯網,要求從一臺主機(設備)可讀取網絡中所有消防主機的信息。4 接
48、口方式1) 集中輸出接口安裝在消防系統網絡的一臺消防主機上,此種方式是從消防系統的一臺控制器的端口直接給出整個消防網絡數據;如果該端口不是232接口形式,需要提供能夠轉為232協議方式的接口轉換設備;2) 集中輸出接口安裝在消防系統網絡的聯網網關設備上,此種方式是從消防系統網絡中的網關設備上的232接口給出整個消防網絡數據;3) 集中輸出232接口可由消防系統網絡的消防圖文顯示裝置設備給出,此種方式是從消防系統網絡中的消防圖文顯示裝置(CRT)上的232接口給出整個消防網絡數據。5 消防報警系統,按其消防報警主機聯網形式的不同,每套消防網絡按配置一個傳輸設備及專網網口設計。11.8.4 現場安
49、裝要求1 消防控制室,必須為傳輸設備預留交流220V 100W消防電源。2 在消防報警主機10米范圍內預留安裝終端傳輸設備的位置,設備尺寸為(長*寬*高)300*100*450mm,該設備為壁掛式,安裝高度宜為距地1.21.5m。12 防雷接地12.1 變電所、開閉所、制冷站、水泵房、弱電機房等場所除應設置局部等電位系統,接地端子箱外還應設等電位聯結帶。12.2 電氣井道應作等電位聯結接地。12.3 防雷接地接地測試端子應避開建筑主要出、入口。12.4 xx屋面除女兒墻避雷帶為明裝外,其它區域避雷帶為暗埋。12.5 室內步行街采光頂如在其他防雷設施保護范圍內,則不需在其上部設置接閃帶,如在其他
50、防雷設施保護范圍外,且為隱框式玻璃幕墻,則需在其上部設置接閃帶。13 配變電室及重要機房防水要求13.1 變電所、開閉所設置位置:13.1.1 在建筑物設有地下室時,一般情況下應設于地下室,但應避免變電所、開閉所設于地下室最底層。13.1.2 其正上方不應設有衛生間、水箱間、水泵房(水池)、廚房及帶有給、排水接口的管道層等長期積水的場所。13.1.3 正下方不宜設有水池、水箱間。13.2 變電所、開閉所、電氣豎井(包括強、弱電豎井)的的土建、設備條件:13.2.1 變電所、開閉所應設置防水浸措施(含地面抬高、防水、排水、管孔封堵等)。13.2.2 變配電所、開閉所設于非最底層時,其室內地面高度
51、應高于室外地面200mm并做300mm高的防水門檻(均以室外地面為底標高);設于建筑物最底層時,室內地面應高于室外地面800mm,并設有防水浸措施。13.2.3 地上各層強、弱電豎井門檻處應設擋水檻,高度不低于200mm;地下室豎井內地坪高于井外200mm,不設擋水檻。13.2.4 變配電所、開閉所的室內不應有無關管道通過,消防栓及其水管不應設于變電所、開閉所的外墻上。13.2.5 室內電纜溝、電纜夾層應設有排水措施和設施。13.2.6 電源進、出線應避開建筑主要出入口,并應在結構外墻預留足夠的供電電源進、出線防水套管,防水套管做法采用最新的35kV及以下電纜敷設標準圖集中防水套管做法。進出線
52、盡量避免直接進入變配電所內,宜靠近變配電所設置進線間。13.3 設備機房配電設備(指落地安裝的)設置位置及防水措施13.3.1 冷凍機房、鍋爐房、消防泵房的配電設備應設單獨的配電間,配電設備底部安裝高度應高于地面不小于300mm。13.3.2 換熱站及水泵房的配電設備可不設置單獨房間,但應集中設置配電設備,配電箱的防護等級不小于IP54;配電設備底部安裝高度應高于地面不小于300mm,其正上方不應敷設水管。13.4 變電所、開閉所房間高度要求房間高度:梁下至建筑地面完成面凈高: 柜體下出線做電纜溝時,不低于3.2m;柜體上出線不做電纜溝時不低于4m。14 其它要求14.1 節能設計14.1.1
53、 選用合理的供電方案,盡量使變壓器負荷率處于最佳。單臺變壓器負荷率一般為65%85%。14.1.2 對運行時間差異較大類負荷,可采用錯峰設計,來有效降低供電系統裝機容量。14.1.3 對于季節性負荷,如空調負荷應單獨設置變壓器,在非空調季,可以關停供制冷機房主電源的變壓器,避免變壓器空載損耗。14.1.4 在變壓器低壓側,應設集中無功功率補償裝置。集中補償后,供電系統功率因數應達到:高壓側0.9,低壓側不低于0.95。14.1.5 對常年運行之動力設備如電梯、扶梯等應采用變頻控制;大容量水泵、空調機組設備應根據設備專業要求采用變頻控制。14.1.6 綠色節能建筑應按照國家有關節能設計標準進行設
54、計:1 室外夜景照明及環境景觀照明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控制技術可采用I-BUS、EIB等開放式控制系統,控制系統主機設置在xx慧云機房,并預留通訊接口。2 xx內地下車庫及室內步行街公共區域應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控制技術可采用I-BUS、EIB等開放式控制系統,控制系統主機設置在xx慧云機房,并預留通訊接口。3 照明系統應盡可能采用光效較高的光源,盡可能減少使用白熾燈。 大面積照明場所如地下車庫應采用LED照明燈具;設備機房應采用LED照明燈具;室外景觀及夜景照明燈具可采用LED或光伏燈具,燈具型式由設計方案確定。4 選用節能型產品。如選用節能型變壓器SCB10(11)及變頻器等。14.2
55、 能源管理平臺設計14.2.1 能源管理平臺是在分項計量的基礎上建立的綜合管理平臺,應具備以下功能:1 標準性:系統架構及通訊協議符合住建部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項能耗數據采集技術導則及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項能耗數據傳輸技術導則規范,可接入xx集團和國家級能源數據監測平臺。2 開放性:專用數據采集器向下可通過擴展協議解析腳本的方式任意接入各品牌各型號具備RS-485通訊接口的計量表具末端和傳感器設備;向上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通訊協議,可以與任意品牌符合國家標準的數據中轉站實現互通互聯。3 準確性:滿足以最小1分鐘的采集頻率實現高速無誤差數據采集,可以準確捕捉所有能耗拐點及峰
56、值功率的突變,消除因延時而產生的計算誤差。系統中內建時間同步系統,保證數據采集時刻準確、同步。4 擴展性:采集系統應具備可大規模擴容的能力。可以通過簡單的升級和部分關鍵設備的增加實現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擴容;系統中原有設備、已完成的調試集成工作和歷史數據,應在擴容過程中得到有效的繼承。5 安全性:系統在傳輸過程應進行加密保護處理,使用的技術和保密級別應不低于同級別國家數據安全標準;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在設計中應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有效規避網絡攻擊和病毒入侵。6 穩定性:數據采集設備的硬件平臺應選用國際主流的通訊處理平臺,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軟件的編寫和語言技術也應充分考慮穩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數
57、據采集設備應內建微型數據庫,可實現1個月的斷點續傳數據保障功能,以確保當傳輸網絡出現問題時數據不會丟失。14.2.2 分項計量設置原則:1 用電分項計量設置既需滿足管理的計量考核要求,又需滿國家有關標準規定及xx綠建節能的分項計量要求。14.2.3 系統設置:1 xx設置一套分項計量系統,其主機設置于xx慧云機房,并按照慧云標準集成于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統。14.2.4 分項能耗分類1 分類能耗中,電量應分為4項分項,包括照明插座用電、空調用電、動力用電和特殊用電。電量的4項分項是必分項,各分項可根據建筑用能系統的實際情況靈活細分為一級子項和二級子項,是選分項。其它分類能耗不應分項。1) 照明插座
58、用電(1) 照明插座用電是指建筑物主要功能區域的照明、插座等室內設備用電的總稱。照明插座用電包括照明和插座用電、走廊和應急照明用電、室外景觀照明用電,共3個子項。(2) 照明和插座是指建筑物主要功能區域的照明燈具和從插座取電的室內設備,如計算機等辦公設備;空調系統末端用電應單獨計量,空調系統末端用電包括全空氣機組、新風機組、空調區域的排風機組、風機盤管和分體式空調器等。(3) 走廊和應急照明是指建筑物的公共區域燈具,如走廊等的公共照明設備。(4) 室外景觀照明是指建筑物外立面用于裝飾用的燈具及用于室外園林景觀照明的燈具。2) 空調用電(1) 空調用電是為建筑物提供空調、采暖服務的設備用電的統稱
59、。空調用電包括冷熱站用電、空調末端用電,共2個子項。(2) 冷熱站是空調系統中制備、輸配冷量的設備總稱。常見的系統主要包括冷水機組、冷凍泵(一次冷凍泵、二次冷凍泵、冷凍水加壓泵等)、冷卻泵、冷卻塔風機等和冬季有采暖循環泵(采暖系統中輸配熱量的水泵;對于采用外部熱源、通過板換供熱的建筑,僅包括板換二次泵;對于采用自備鍋爐的,包括一、二次泵)。(3) 空調末端是指可單獨測量的所有空調系統末端,包括全空氣機組、新風機組、空調區域的排風機組、風機盤管和分體式空調器等。3) 動力用電(1) 動力用電是集中提供各種動力服務(包括電梯、非空調區域通風、生活熱水、自來水加壓、排污等)的設備(不包括空調采暖系統
60、設備)用電的統稱。動力用電包括電梯用電、水泵用電、通風機用電,共3個子項。(2) 電梯是指建筑物中所有電梯(包括貨梯、客梯、消防梯、扶梯等)及其附屬的機房專用空調等設備。(3) 水泵是指除空調采暖系統和消防系統以外的所有水泵,包括自來水加壓泵、生活熱水泵、排污泵、中水泵等。(4) 通風機是指除空調采暖系統和消防系統以外的所有風機,如車庫通風機,廁所排風機等。4) 特殊用電(1) 特殊區域用電是指不屬于建筑物常規功能的用電設備的耗電量,特殊用電的特點是能耗密度高、占總電耗比重大的用電區域及設備。特殊用電包括信息中心、洗衣房、廚房餐廳、游泳池、健身房或其它特殊用電。14.2.5 用電分項設置列表區
61、域分項能耗一級子項二級子項地下部分照明走道及明應急照明普通照明插座人防照明人防應急照明室外景觀照明動力 水泵生活水泵、補水泵污水泵消防水泵、噴淋泵電梯自動扶梯豎向電梯通風機排煙兼排風機送風兼補風機排煙、加壓風機人防動力空調用電冷熱站制冷機組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補水泵鍋爐房供暖循環泵水蓄冷循環泵空調末端其它特殊用電弱電機房弱電控制消防中心廚房用電防火卷簾機械停車設備地上部分照明走道及應急照明各層商鋪用電景觀及廣告中庭預留用電動力水泵無無無電梯內街電梯景觀電梯消防電梯自動扶梯通風機排風機加壓風機排煙風機空調空調末端空機機其它特殊用電各影廳內的特殊設備14.3 設備安裝及選型14.3.1 變壓器選
62、用節能型干式變壓器。14.3.2 雙電源切換裝置應選用PC級產品。14.3.3 室內一般照明燈具應以熒光燈、節能筒燈為主,節能型熒光燈管建議選用T5系列。14.3.4 為節約工程造價,除涉及到消防電氣系統外的沿墻及吊頂內敷設的電氣穿線鋼管(25以下)均應選用薄壁穿線鋼管。14.3.5 為方便固定垂直電纜,強電豎井內的電力電纜橋架應選為梯式電纜橋架;其余部位電纜橋架選型為托盤式橋架。14.3.6 線纜選型1 消防系統負荷供電回路線路選擇:1) 特級防火建筑物:消防設備供電干線及分支干線采用礦物絕緣電纜;其它消防回路采用無鹵低煙型阻燃A類耐火電纜(導線)(WDZAN)。如不采用礦物質絕緣電纜,應經
63、當地消防局批準。2) 一級防火建筑物:消防負荷采用無鹵低煙型阻燃B類耐火電纜(導線)(WDZBN);2 室內非消防負荷供電回路線路選擇:均選用無鹵低煙型B級阻燃線纜(WDZB)。3 大于240mm2截面電纜的選用須征求許可。14.4 建筑平面布置14.4.1 變電所應接近負荷中心,可緊臨由其供電的制冷機房,值班室宜設在制冷機房和變電所中間部位以利于管理。14.4.2 電氣豎井(強、弱電井)門應開向公共部位,尤其不要開在精品店內,電氣豎井盡量寬面開門,即采用寬面操作方式。14.4.3 消防控制室與監控室應合用同一房間,以方便管理。14.4.4 變配電室、制冷機房值班室應直接對外(不途經變配電室及
64、制冷機房)。14.4.5 弱電機房和豎井要求:1 弱電機房設在一層或地下一層,面積:130m2,結構荷載在6kN/m2;設置移動、聯通、電信、電話網絡、有線電視等弱電設備機房,梁下凈高:3.2m。2 各區域根據需要設置弱電豎井,面積不小于5m2;綜合布線末端點位到弱電豎井水平距離不大于80m。3 在商管的管理用房內(地上二層或以上層)設置集中數據中心,面積250m2,結構荷載在6kN/m2,梁下凈高3.5m。14.4.6 強電部分變配電房、豎井由土建設計院根據各業態需要進行設計;弱電機房和豎井設計由土建設計單位根據以上面積指標和結合業態狀況進行預留和設計,確保機房和豎井預留合理、經濟、實用。1
65、4.5 設計預留14.5.1 在地下一層要預留出至室外照明的穿線管,預埋數據線套管及電源套管以供促銷活動之用。14.5.2 所有暗裝配電箱設計中要給出預留墻洞的定位及尺寸。14.6 其它要求14.6.1 在出圖后,若有局部手工變更的地方在電子版本中亦應修改,提供給甲方的電子版本須為修改后的最終版本。14.6.2 施工交底紀要、設計變更均應及時抄送甲方,審核通過后方可下發施工單位執行。14.6.3 xx中停車庫(場)均按照不低于總停車位10%的比例預留充電樁安裝條件(若項目建設所在地有充電樁預留比例要求,則執行當地要求)。14.7 各業態的特殊設計要求及設計范圍14.7.1 電影院1 設計界面1
66、) 所有與消防有關的電氣設計(樓梯間照明、疏散照明、消防電梯、消防風機)。2) 電梯及扶梯配電。3) 空調配電與控制。4) 放映夾層配電。5) 二次裝修電源預留。2 地下層變電所下述供電回路出線端設置計量,并符合下列要求:1) 影院應急照明雙電源。2) 消防風機自變電所引2路電源。3) 自變電所引專用回路供放映設備專用電源配電箱:配電箱設在放映夾層;各電影廳放映設備分配電箱在放映機左側。4) 影院空調、風機動力自變電所專用回路供電。5) 由下層至影院的扶梯用電歸于影院,自變電所專用回路供電。6) 預留二次裝修電源:該電源供二次裝修的一般用電小賣部、售票處、休閑酒吧或咖啡廳、辦公區、觀眾走廊、衛
67、生間、放映夾層一般照明等。14.7.2 電玩1 設計界面1) 所有與消防有關的電氣設計(樓梯間照明、疏散照明、消防電梯、消防風機)。2) 電梯及扶梯配電。3) 空調配電與控制。4) 二次裝修電源預留。2 由地下層變電所引下述供電回路,在變電所出線端設置計量:1) 應急照明雙電源切換箱。2) 空調動力自變電所引專用回路供電。3) 預留二次裝修電源至樓層電氣豎井:營業用電(動力、照明)負荷密度參見“各類建筑、各業態功率負荷密度指標”。14.7.3 健身1 設計界面1) 所有與消防有關的電氣設計(樓梯間照明、疏散照明、消防電梯、消防風機)。2) 電梯及扶梯配電。3) 空調配電與控制。4) 二次裝修電
68、源預留。2 由地下層變電所引下述供電回路,在變電所出線端設置計量:1) 應急照明雙電源切換箱。2) 空調動力自變電所引專用回路供電。3) 預留二次裝修電源至樓層電氣豎井:營業用電(動力、照明)負荷密度參見“各類建筑、各業態功率負荷密度指標”。14.7.4 運動零售1 設計界面1) 所有與消防有關的電氣設計(樓梯間照明、疏散照明、消防電梯、消防風機)。2) 電梯及扶梯配電。3) 空調配電與控制。4) 二次裝修電源預留。2 由地下層變電所引下述供電回路,在變電所出線端設置計量:1) 應急照明雙電源切換箱。2) 空調動力自變電所引專用回路供電。3) 預留二次裝修電源至樓層電氣豎井:營業用電(動力、照
69、明)負荷密度參見“各類建筑、各業態功率負荷密度指標”。14.7.5 電器超市1 設計界面1) 所有與消防有關的電氣設計(樓梯間照明、疏散照明、消防電梯、消防風機)。2) 電梯及扶梯配電。3) 空調配電與控制。4) 二次裝修電源預留。2 由地下層變電所引下述供電回路,在變電所出線端設置計量:1) 應急照明雙電源切換箱。2) 空調動力自變電所引專用回路供電。3) 預留二次裝修電源至樓層電氣豎井:營業用電(動力、照明)負荷密度參見“各類建筑、各業態功率負荷密度指標”。14.7.6 KTV1 設計界面1) 所有與消防有關的電氣設計(樓梯間照明、疏散照明、消防電梯、消防風機)。2) 電梯及扶梯配電。3)
70、 空調配電與控制。4) 二次裝修電源預留。2 由地下層變電所引下述供電回路,在變電所出線端設置計量:1) 應急照明雙電源切換箱。2) 空調動力自變電所引專用回路供電。3) 預留二次裝修電源至樓層電氣豎井,并按大歌星要求設計配電柜:營業用電(動力、照明)負荷密度參見“各類建筑、各業態功率負荷密度指標”。14.7.7 室內步行街1 設計界面1) 所有與消防有關的電氣設計(樓梯間照明、疏散照明、防火卷簾、消防電梯、消防風機)。2) 電梯及扶梯配電。3) 空調配電與控制。4) 二次裝修電源預留。2 由地下層變電所引下述供電回路,在變電所出線端設置計量:1) 應急照明雙電源。2) 店鋪內的風機盤管用電自
71、店鋪分配電箱接駁;走廊及公共區風機盤管采用單獨回路配電,風速開關集中設置在強電井內。3) 公共區域一般照明配置容量30W/m2,自變電所采用專用電纜引至樓層電井,其余由二裝設計。4) 各店鋪的用電按防火分區配電,自變電所引專用回路,設置集中電表箱,選用1.0級電子式IC卡預付費電表。5) 各店鋪的開關、燈具、插座、風機盤管溫控器布置均由二次裝修設計決定,本次設計僅將店鋪分配電箱設計到位。6) 內走廊及公共區域的應急照明、應急疏散指示設計到位以供消防審批。7) 設計院提供室內步行街公共區用電管控表,詳見下表;一版施工圖完成后由土建施工圖設計單位完成“建筑施工圖設計單位”填寫,一版精裝施工圖完成后
72、再由精裝修施工圖設計單位填寫“精裝修施工圖設計單位”欄。規劃院內裝專業項目負責人組織附表會簽。室內步行街裝修用電管控表樓層配電間編號回路編號建筑施工圖設計單位精裝修施工圖設計單位建筑施工圖設計單位對精裝修電氣設計審核、確認預留照明負荷(KW)預留照明進線電纜型號、規格配電箱電源進線斷路器規格設計照明負荷(KW)照明進線電纜型號、規格配電箱電源進線斷路器規格普通照明(KW)應急照明(KW)普通照明進線應急照明進線普通照明進線應急照明進線普通照明(KW)應急照明(KW)普通照明進線應急照明進線普通照明進線應急照明進線一層NB-1-1NB-1-2NB-1-3NB-1-4NB-1-5二層NB-2-1N
73、B-2-2NB-2-3NB-2-4NB-2-5三層NB-3-1NB-3-2NB-3-3NB-3-4NB-3-5會簽表項目公司主管工程師:項目公司設計副總:規劃院內裝負責人:規劃院機電負責人:14.8 綜合屋面設計電氣技術要求 14.8.1 集中布置原則:屋面電氣設備宜集中設置,靠近主要負荷中心;14.8.2 靠邊布置原則:不能集中的電氣設備或電纜橋架,盡量采用靠邊布置的原則,以利于空間的節約;14.8.3 配電箱、柜應安裝在電氣豎井和配電間中;14.8.4 室外安裝的電氣設備防護等級應不低于IP54;14.8.5 屋面上的電氣設備、電纜橋架應有定位,管線交叉區域應表達清晰。在滿足其使用功能的情
74、況下,應整齊、集中布置,不得影響屋面綠化及塔樓的環境、安全等。14.9 室內步行街電磁門吸電氣技術要求室內步行街電磁門吸電源引自步行街商鋪內配電箱;電磁門吸供電電壓為220VAC,由電磁門吸廠家配套220VAC/24VDC控制模塊;在設計說明中要求施工單位對電磁門吸供電管線進行預埋,平面布置圖中示意,具體的實施由施工單位根據現場具體情況確定。15 附件附件1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設計安裝標準附件2氣體滅火系統設計管理標準附件3纜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設計安裝標準附件4xx廣場購物中心智能疏散系統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技術標準附件5xx能耗預測報告技術及管理標準附件6xx廣場電動汽車充電樁設置技術標準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