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上海龍之夢購物中心 一、項目概況 上海龍之夢購物中心靠近長寧路、內環高架路和延安高架路,臨近中山公園、和華東政法大學(原圣約翰大學舊址),3條軌道線路交匯,總占地面積2.5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32萬平方米,商業地下2層,地上9層。定位為具有購物、娛樂、餐飲、休閑、酒店、辦公等多種功能的交通樞紐商業綜合體,是中山公園商圈的核心商業商務設施。目標客群為周邊的社區居民、商務辦公人群、商務出差人士以及學生等各類客群。二、快速集聚客流,快速疏散客流1.建筑設計 龍之夢B2,2F有直連地鐵2、3、4號線站點通道另外在1F有公交樞紐站。主出入口位于頂點三個橢圓形中庭。內部人流動線方面,平面上設置有
2、沿環形購物廊道,串聯起三個中庭,形成環形人流動線,在1F設置了連接酒店與辦公層的通道。而垂直上在三個中庭各分布有2對上下扶梯,在購物廊道上分布有升降電梯。 大型超市和大型專業店分布于B1、B2樓層,靠近地鐵站廳通道,快速集聚客流,快速疏散客流。2.業態設置 餐飲在很多樓層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上部樓層,以及B1、B2樓層;目的性消費設施,包括休閑娛樂、教育培訓、親子廣場等,主要集中于上部樓層;鐘表珠寶類主要集中于底部樓層,營造良好商業形象;大型超市和大型專業店分布于B1、B2樓層,靠近地鐵站廳通道,快速集聚客流,快速疏散客流。三、項目借鑒點1.龍之夢購物中心位于3條軌道交通線路交匯處,靠近內環高架路、延安高架路以及長寧路等交通主干道,另有大量公交線路(在商場背面還設置了了約3條公交線路的起始站),擴大了商圈的輻射范圍。2.標準層呈弧形圈結構,由條形中庭、兩側的購物廊道、以及三個頂角的橢圓形中庭,形成弧形環通的室內購物街。3.商業空間穿插在換乘途徑的空間中通過商業廣告的招徠, 以及空間之間的滲透與引導作用,實現有目的的“截流”,將通過性人流轉化為消費人流,進而將商業空間的優勢效益發揮出來。中庭、轉換廳、半室外的過街夭橋以及通道局部的放大,增強了空間序列的整體性、可識別性與可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