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B50013-2006室外給水設計規范6泵房6.1 一般規定6.1.1 工作水泵的型號及臺數應根據逐時、逐日和逐季水量變化、水壓要求、水質情況、調節水池大小、機組的效率和功率因素等,綜合考慮確定。當供水量變化大且水泵臺數較少 時,應考慮大小規格搭配,但型號不宜過多,電機的電壓宜一致。6.1.2 水泵的選擇應符合節能要求。當供水水量和水壓變化較大時,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可采用機組調速、更換葉輪、調節葉片角度等措施。泵房一般宜設12臺備用水泵。備用水泵型號宜與工作水泵中的大泵一致。6.1.4 不得間斷供水的泵房,應設兩個外部獨立電源。如不能滿足時,應設備用動力設備, 其能力應能滿足發生事故時的
2、用水要求。6.1.5 要求起動快的大型水泵,宜采用自灌充水。非自灌充水水泵的引水時間,不宜超過5mino泵房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采暖、通風和排水設施。泵房的噪聲控制應符合現行的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和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GBJ87的規定。6.1.7 泵房設計宜進行停泵水錘計算,當停泵水錘壓力值超過管道試驗壓力值時,必須采 取消除水錘的措施。使用潛水泵時,應遵循下列規定:1水泵應常年運行在高效率區;2在最高與最低水位時,水泵應能安全、穩定運行;3所配用電機電壓等級宜為低壓;4應有防止電纜碰撞、磨擦的措施;5潛水泵不宜直接設置于過濾后的清水中。6.1.9 參與自動控制的閥門應采用
3、電動、氣動或液壓驅動。直徑300mm及300mm以上的其它閥門,且啟動頻繁,宜采用電動、氣動或液壓驅動。地下或半地下式泵房應設排水設施,并有備用。6.2水泵吸水條件水泵吸水井、進水流道及安裝高度等應根據泵型、機組臺數和當地自然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根據使用條件和維修要求,吸水井宜采用分格。6.2.2 非自灌充水水泵應分別設置吸水管。設有3臺或3臺以上的自灌充水水泵,如采用合并吸水管,其數量不宜少于兩條,當一條吸水管發生事故時,其余吸水管仍能通過設計水量。吸水管布置應避免形成氣囊,吸水口的淹沒深度應滿足水泵運行的要求。吸水井布置應滿足井內水流順暢、流速均勻、不產生渦流,且便于施工及維護。大型混流泵、軸流泵宜采用正向進水,前池擴散角不宜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