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老地產養老地產 撬動撬動1313萬億萬億研究團隊:研究團隊:觀點指數研究院本報告導讀:本報告導讀:203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可達13萬億元,市場前景無限。而另一邊廂,老年人群消費能力有限,行業盈利模式未明,市場價值未能得到有效釋放。摘要:摘要:“居家養老居家養老”占據主導地位占據主導地位而從當前的養老行業來說,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是主要的三種養老模式,其中居家養老是主流。雖然不少研究觀點將其歸咎為,受傳統文化影響,因此我國老年人口更青睞于在家中接受子女或親友的照顧。但這或許只是引子之一,更為重要的還有養老資源的錯配,以及老年人口的資產不足,難以支撐收費較高的養老機構。“老有所依老有所
2、依”難題待解,養老金資產捉襟見肘難題待解,養老金資產捉襟見肘供給少和收費高的另一面,卻是較為殘酷的經濟現實。以目前老年人口的資產狀況來看,3000元以上/月的養老支出,對于多數家庭來說已經是無法負擔,因此一些收費較高的養老機構僅能滿足少部分高收入家庭的需求。他山之石他山之石 從美日看中國養老從美日看中國養老若果從文化比較接近的鄰國日本來看,因為其租售比較高,因此其“發掘房產帶來的預期收?”主要是透過將房子部分出租,從而以租金來補貼養老費用。相反,將房產抵押給保險機構這種“以房養老”的方式并沒有特別風靡,僅在一些房價較高的大城市推行。這主要是因為日本養老保險制度比較完善,養老金相對充裕,因此比較
3、少有人選擇抵押房屋來養老。觀點指數觀點指數 對比其他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業務板塊,養老地產似乎是房企戰略上的寵兒,行動上的矮子,始終讓人有種雷聲大雨點小的觀感。過去的2019年上半年,雖然不乏房企釋出養老動作,比如競得宅地并配建養老房、雙方聯合開發某市養老項目、與養老服務商簽訂合作等,但是細究基本還是以銷售型養老動作為主,真正不出售物業,長期持有的運營模式還是動態較少。這和養老地產行業尷尬的現實不無關系。一方面,根據中國社科院預計,203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可達13萬億元,市場前景無限。而另一邊廂,老年人群消費能力有限,行業盈利模式未明,市場價值未能得到有效釋放。以上種種,無疑都讓房企或者其他養老地產參與主體更加謹慎。未來如何發展?朝向何方?或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獲得一定的發展思路。需求與供給矛盾,每百名勞動人需求與供給矛盾,每百名勞動人口要負擔口要負擔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