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房產測量是房地產產權產籍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文章針對房屋建筑面積的測量和共有建筑面積的分攤計算進行了探討和研究。關鍵詞:房產測量;共有建筑面積;共有建筑面積的分攤;分攤系數房產測量是房地產產權產籍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各種規則和文件來規范房產測繪市場。為了使房產測量在技術上更加規范化,在分攤上更加科學化、合理化, 2000 年 2 月 22 日國家又發布了房產測量規范,明確了許多條款,對許多問題做出了規定和要求,但仍有部分條文操作性不強,有待商榷,實際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也需要我們共同研究。本文著重對房屋面積的測量和共有建筑面積的分攤計算進行探討。
2、1.“220m 以上”的含義及其相關條文凡規范中要求屋高或高度在 220m 以上的,應包括 220m。 如規范條文 821e “房屋天面上,屬永久性建筑,層高在 220m 以上的樓梯間、 水箱間、 電梯機房及斜面結構屋頂高度在 220m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 條文中所指層高即是從天面算起,不包括架空隔熱層,層高大于 220m (包括 220m)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架空層是技術層,起通風隔熱作用,所以不予考慮。2.外墻共有建筑面積套與公共建筑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是作為外墻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的,俗稱“外墻皮”。規范中沒有明確說明外墻
3、共有建筑面積如何計算,如果我們把整個外墻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出來,取其一半作為外墻共有建筑面積,則相應與套內的另一半墻體的建筑面積將很難加以區分和計算,權界也不易確定。 所以在實踐中,我們以半邊外墻的水平投影面積作為外墻共有建筑面積,即以墻體外側不與套內相連的半邊墻體的水平投影面積作為外墻共有建筑面積,而外墻內側與套內相連的另一半墻體的水平投影面積則做為套內墻體面積的一部分。如長 1524m,寬 624m,一層是 37 墻,二至六層是 24 墻。那么二至六層的外墻共有建筑面積是一樣的:(1524+600)2012=5097 6 (m2)對于一層的 37 墻,軸線外側是 012m,里側是 025m,這時仍應嚴格按照房產測量規范以半邊墻體計算外墻共有建筑面積,即:1524+(600-037)20185=7810 7(m2)有些地方對于 37 墻卻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他們為了使一層和樓上各層相同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