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步設計評審要點示范文本初步設計評審要點示范文本 文件編號: 修訂記錄 日日 期期 修訂修訂 狀態狀態 修改內容修改內容 修改人修改人 審核人審核人 批準人批準人 一、一、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應符合相關國家設計規范要求并參考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定 對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有關規定。 二、二、 圖紙的評審要點圖紙的評審要點 A A、建筑專業及總圖專業、建筑專業及總圖專業 1.1. 彩色總平面布置圖彩色總平面布置圖 1.1.1.1. 居住區道路與城市道路的接駁;小區車行及人行道路主次入口、周邊道路公交站 點位置。 1.2.1.2. 用地內建筑物、構筑物(建筑小品、與技術相關的市政配套設施等
2、,隱蔽工程以 虛線表示)的位置,主要建筑物、構筑物名稱、建筑層數,樓棟、單元編號及相 互關系尺寸、組團尺寸、建筑層數、檐口高度。建筑屋頂輪廓宜用單線表示,坡 屋面應表明屋脊線位置。 1.3.1.3. 道路中心線、車行道、人行道、道路綠化及停車位(場)位置、道路尺寸、組團 級以上道路轉彎半徑以及不同級別道路的交接。 1.4.1.4. 物業管理的圍墻、門衛的位置。 2.2. 功能分區和產品分布圖功能分區和產品分布圖 2.1.2.1. 低、多層及高層居住區用住宅標準層拼接圖表明各種戶型(通過戶型編號)分布 狀況,圖上附表說明戶型性質(戶型編號、X 房X 廳X 衛、建筑面積、數量等)。 2.2.2.2
3、. 公共服務設施的主要功能及分布情況。 3. 道路及交通分析圖道路及交通分析圖 3.1. 表明居住區道路系統、路網分級及道路設計寬度,標明小區道路與城市道路接口 的位置,并完成各級道路的道路斷面放大圖。 3.2. 表明各種機動車流線、非機動車流線和人行流線的分級與方向設計。 3.3. 表明滿足設計指標要求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各種停車方式、位置、規模與數量。 3.4. 體現公交場站與班車停放的位置安排。 3.5. 表明滿足消防要求的車道和場地設計。 4.4. 景觀結構分析圖景觀結構分析圖 表達主要景觀軸線與重要節點,集中綠地、組團綠地、步行景觀的設計,標明各 塊綠地范圍、面積。 5.5. 小區管
4、理模式分析圖小區管理模式分析圖 5.1.5.1. 反映小區以及組團物業管理模式:通過圖例明確小區開放程度和物業管理單元的 劃分。 5.2.5.2. 表明管理單元的數量、規模、圍墻范圍、入口設置、門衛數量、人車管理等。 6.6. 總體工作模型總體工作模型 6.1.6.1. 應較真實地反映地形地勢及周邊環境。建筑高度、形體及建筑群體相互關系。 6.2.6.2. 應反映建筑立面及屋頂形式、宜反映項目整體色彩關系。 6.3.6.3. 真實地反映道路、停車場。 7.7. 典型組團組合底層平面圖典型組團組合底層平面圖 7.1.7.1. 注明戶型編號。 7.2.7.2. 須完整表達建筑底層平面、室外臺階、私
5、家小院圍墻、底層架空層及其與道路的 高差關系。 7.3.7.3. 表明組團內景觀布置示意及兒童活動場地的位置。 7.4.7.4. 若底層有商業,表明商業業態及運貨流線及出入口位置。 8.8. 典型組團的立面典型組團的立面圖圖 8.1.8.1. 組團內部院落的立面在相關剖面圖中表示。 8.2.8.2. 外立面門窗開洞、外立面分色,屋面、屋頂構架、陽臺,分層處理、 外立面材質、肌理、屋面瓦、檐溝、玻璃天頂、煙囪、雨水管、空調機位、 空調百頁、窗百頁、欄桿、雨篷、門窗分隔、木格柵。 9.9. 住宅單元底層組合平面圖住宅單元底層組合平面圖 9.1.9.1. 注明戶型編號。 9.2.9.2. 須完整表達
6、建筑底層平面、室外臺階、私家小院圍墻、底層架空層及其與道路的 高差關系。 9.3.9.3. 室內家俱布置、門窗位置。 9.4.9.4. 空調室內外機位置及空調板尺寸、定位,說明空調安裝方法;表明上下水管位置、 室外雨水立管位置 9.5.9.5. 初步結構柱與剪力墻的布置 9.6.9.6. 若底層有商業,表明商業業態及運貨流線及出入口位置。 10. 住宅單元標準層組合平面圖住宅單元標準層組合平面圖 10.1. 注明戶型編號。 10.2. 室內家俱布置、門窗位置。 10.3. 表明空調室內外機位置及空調板位置;上下水管位置、室外雨水立管位置,預 留的設備管井位置。 10.4. 初步結構柱與剪力墻的
7、布置 11.11. 典型單元各層戶型放大平面圖典型單元各層戶型放大平面圖 11.1.11.1. 室內家俱布置、門窗位置。 11.2.11.2. 空調室內外機位置及空調板尺寸、定位,說明空調安裝方法;表明上下水管位 置、室外雨水立管位置,預留的設備管井位置。 11.3.11.3. 在初步結構柱與剪力墻的布置的基礎上,結合建筑平面用虛線表示初步的結構 梁的布置 11.4.11.4. 廚房須表明廚柜(操作臺及吊柜)、洗滌盆、灶具、冰箱、熱水器、洗衣機(熱 水器、洗衣機的布置或在衛生間表達)位置。衛生間須表明化妝臺(柜)及臺盆 位置;洗面盆、花灑、浴盆、大便器;地漏及地面找坡示意。 11.5.11.5
8、. 設備管井位置。 11.6.11.6. 戶型經濟技術指標表 12.12. 室外總管走向圖室外總管走向圖 12.1.12.1. 表明場地四界坐標,建筑用地紅線(或道路紅線)范圍; 12.2.12.2. 標明各種室外地下總管:給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煤氣管、熱力管、電力電 纜、電信電纜和路燈電纜在滿足一般技術要求和間距規定的情況下的總管走向, 并與城市市政管線預留相接。 B B、結構專業、結構專業 1.1. 設計說明書設計說明書 1.1.1.1. 設計依據設計依據 設計所采用的主要標準及法規、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設計荷載、地方標準、批準的 設計方案文件。 1.2.1.2. 設計說明設計說明 1.2
9、.1.1.2.1. 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和設計使用年限、建筑抗震設防烈度和設防類別; 1.2.2.1.2.2.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 基礎處理方案及基礎形式、 基礎埋置深度及持力層 名稱; 1.2.3.1.2.3. 上部結構選型; 1.2.4.1.2.4. 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的設置; 1.2.5.1.2.5. 地下室的結構作法和防水等級,有人防地下室時說明人防的抗力等級; 1.2.6.1.2.6. 為滿足特殊使用要求所作的結構處理; 1.2.7.1.2.7. 主要結構構件材料的選用; 1.2.8.1.2.8. 所用的規范、規定及標準圖集; 1.2.9.1.2.9. 特殊的施工要求 2.2. 設
10、計圖紙設計圖紙 2.1.2.1. 基礎平面圖 2.1.1.2.1.1. 繪出定位軸線、基礎構件(包括承臺、基礎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標高; 2.1.2.2.1.2. 標明結構承重墻與墻垛、柱的定位尺寸、編號,當為混凝土結構時,此項另繪 平面圖,并注明斷面變化關系尺寸; 2.1.3.2.1.3. 說明中應包括基礎持力層及基礎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地基的承載能力特征值; 2.1.4.2.1.4. 樁基應繪出樁位的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說明樁的類型和樁頂標高、入土深度、 樁端吃力層及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并注明單樁的允許極限承載力值。 2.2.2.2. 標準層、特殊層及結構轉換層平面結構布置圖 2.2.1.2
11、.2.1. 標注定位尺寸、主要構件的截面尺寸 2.2.2.2.2.2. 現澆板應注明板厚、板頂標高(應與建筑標注的板頂、梁頂相匹配) C C、電氣專業、電氣專業 1. 圖紙的全面、完整性 1.1. 設計文件滿足國家有關規范規定、設計合同、公司設計標準、設計任務書的設計 范圍及設計深度。 1.2. 圖紙的表示方法、圖例、符號、標注符合規定。 1.3. 設計圖紙齊全、表述清楚;無錯誤、矛盾和遺漏等問題。 1.4. 設計參數計算正確。 2. 高、低壓變配電系統 2.1. 符合國家及當地供電部門關于供配電設施的建設標準和規定。 2.2. 變配電室設計符合供電方案的要求,深入負荷中心。 2.3. 變配電
12、設備選型采用性能及技術參數較先進、環保節能產品,經濟合理。 2.4. 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已經經過實踐驗證;設備安全、可靠、運行靈活,便于維 護。 2.5. 應根據工程的性質、負荷容量及當地供電部門要求考慮是否設置自備電源,如需設 置,根據所需負荷容量和經濟成本在 EPS 和柴油發電機組之間綜合考慮。 3. 動力及照明配電系統 3.1. 低壓系統在滿足規范要求下減少配電級數。系統簡明。 3.2. 設備間及豎井的設置在滿足規范和使用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面積。 3.3. 暗裝配電箱、弱電箱所在墻體厚度滿足箱體厚度,避開結構墻柱。 4. 防雷接地系統 4.1. 防雷措施。 4.2. 接地要求。 5.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5.1. 消防控制室的位置 5.2. 系統配置、選型符合整體建筑的市場定位。 5.3. 與其他系統的接口方式及聯動關系。 6. 通信系統(綜合布線) 6.1. 機房的位置 6.2. 進線(路由) 6.3. 容量 7. 有線及閉路電視系統 7.1. 機房的位置 7.2. 進線(路由) 7.3. 節目源的選擇 8. 建筑智能化系統 8.1. 智能化控制室位置,結合當地消防部門要求,可否與消防控制室共室。 8.2. 系統配置、設備選型符合整體建筑的市場定位。 8.3. 各系統框圖全面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