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與質量保證措施(3頁).docx
-
資源ID:388198
資源大小:22.46KB
全文頁數:3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注冊后免費下載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與質量保證措施(3頁).docx
1、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與質量保證措施哈海溝大橋位于京沈線K414+970處,大橋全長205m,基礎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全橋共有39根樁,其中100cm12根、130cm27根,根據地質情況和實際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混凝土。(一)挖孔挖孔前應按施工圖紙準確放線,確定樁位中心位置,并向樁心位置四周引出四個控制點,以控制樁心。開挖應自上而下分層進行,每一層土方開挖區的形狀呈上小下大圓臺體形狀,厚度為100cm,上底和下底的口徑分別大于設計樁徑20cm和40cm。自上而下分步進行開挖,開挖區的側壁要求做到光滑平整,底面要水平,挖出的土方要及時運送到地面并外運,不得堆放在孔邊。在挖孔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所挖
2、孔的地質情況,井上和井下之間應保持良好的聯絡信號。要勤檢查,注意土層的變化,當遇到流沙、大量地下水等影響挖土安全時,要立即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后,才能繼續施工。(二)護壁為防止塌孔,每一層土方開挖后應進行護壁。護壁鋼筋籠。護壁鋼筋籠的形狀為一個圓臺體的側表面,由6道8環形鋼筋及8道8母線鋼筋焊接而成,環形鋼筋間距為20cm,自上而下排列,其頂部和底部環向鋼筋的直徑分別大于設計樁徑10cm和30cm,其余環向鋼筋的直徑按線性變化的規律自上而下遞增。第一層開挖位于地表,可將其開口適當加大,以使護壁鋼筋籠在場地上制作好后直接放入其中,對于第二層及以下各層而言由于護壁鋼筋籠底部直徑大于頂部鋼筋直徑,所以護
3、壁鋼筋籠不能直接放入,只能在井下制作完成。護壁模板。澆鑄護壁的模板相應也呈圓臺體形狀,其上口的直徑等于設計樁徑,下口的直徑大于設計樁徑20cm,高100cm,由3塊呈曲面扇形的薄鋼板制作而成,背后焊接三角鐵作為骨架起支撐作用,相鄰兩塊模板拼縫要預留2cm間隙。拼接時用螺栓將相鄰模板從拼縫處固定,并用木條填塞預留縫隙,以方便拆卸。拆模的方法是:卸掉拼縫處固定的螺栓,向內側敲打填塞的木條,使各塊模板松動、分離后逐一取下。澆鑄護壁混凝土。護壁混凝土按C20設計,在混凝土內應摻一定數量速凝劑,以盡快達到強度要求。澆鑄護壁時,為了防止模板產生偏移,應對稱下料,用敲擊模板或木棒插實的方法振搗,由于護壁混凝土在地面以下,濕度、溫度對護壁混凝土強度的形成和增長非常有利,一般1天強度就能達到10Mpa左右,半天就可以拆模。如拆模后發現護壁有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