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信工程項目審計要點首先,審計工作能夠開始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基礎,是需要保證送審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兩者缺一不可。工作中經常見到一些有經驗的審計人員拿到項目后,第一件事是聯系現場審計立即展開審計工作,去完現場后在審的過程中,發現缺少相關資料,或者是去了現場后發現圖紙和現場完全不符,再要求施工單位更換圖紙,補充簽證,種種原因導致的漫長等待往往不得以將該項目長期擱置,等到一切就緒可以重新開始審計時,這個項目的現場情況早已忘了大半,又或是由于圖紙更替需要重新進行現場審計,前期的工作白白浪費掉了。所以,先仔細的瀏覽下該項目的竣工資料及圖紙,核對工程結算書及其前后邏輯關系有無明顯的錯誤,再與施工單位
2、負責該項目的人員做一些簡單溝通,了解他對項目的熟悉程度,是否能夠配合項目人員進行進一步的工作需要,并解決現場審計時圖紙及相關資料解釋等問題,對初審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形成工作底稿,為現場審計、現場踏勘提供相應數據,并作為重點勘查事項,有針對性的選擇現場審計地點和內容,更高效地完成整個項目審計工作。在工程資料管理日趨完善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更加看重現場審計工作,認為審計工作應該立足于工程的第一現場,也能更直觀和有說服力的體現工程審計的作用,下面以“管道工程”為例談一下如何鑒別并還原真實的現場。對于新建管道工程,竣工文件中應包含監理蓋章簽字的“隱蔽工程簽證”,用以說明管溝土質、管道開挖的尺寸、管道基
3、礎及包封、手孔坑抽水個數、路面破壞及修復尺寸、管溝回填土質等,審計時根據圖紙區分不同位置類型抽取樣本點,對照隱蔽工程簽證單數據進行核對即可。如果工程簽證文件缺失,現場環境惡劣,工程時間久遠,這樣的項目審計時風險是較大的,現場比對工作也較為復雜和艱難,除了要打開管井測量管道的埋深、孔數是否與圖紙對應外,還需要通過光纜標識區分哪個管孔是屬于本工程施工,通過管井壁上的水紋高低情況判斷管井是否存在抽水;穿放多條光纜時,也需要比對光纜標牌所示時間,判斷穿放的3孔子管是否為本期工程新增等等。在現場審計時需對勘察內容做好詳細記錄,尤其是存在問題的工程,更應該在工程現場做記錄并進行施工方、監理方、審計人員等3方簽字確認工作。對于管道光纜工程,主要檢查管道光纜及接頭盒工程量、管道保護措施(如托板、托架、托墊以及積水罐等)、預留光纜盤放、管口堵塞、光纜及子管標志等內容。對于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