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方案(2021-2025年)(26頁).pdf
-
資源ID:394024
資源大小:384.01KB
全文頁數:26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2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通遼市“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方案(2021-2025年)(26頁).pdf
1、通遼市“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進建設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的重要時期。根據自治區相關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結合通遼市體育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一、規劃背景(一) “十三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成就1. 全民健身事業展現新活力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豐富多彩。 “十三五”期間,連續三年舉辦科爾沁運動大會,多次承辦全國“全民健身日”內蒙古自治區分會場、 “歡樂草原健康內蒙古”全民健身運動會,持續開展全市社區運動會、市直職工干部運動會
2、、全市農牧民健身大會、市直廣場舞大賽、全市足籃排三大球聯賽等系列賽事活動,打造以“8.18”哲里木賽馬節為代表的精品賽事,大力開展汽車越野、自駕游、賽馬、自行車等極具特色的群眾體育賽事活動。年均舉辦較大規模以上的群眾性體育比賽活動 200 余次,參與人數近 50 萬,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 43%以上,為打造“健康通遼” 、建設“體育強市”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十三五”期間,建設完成農牧民體育健身工程 2033 處,社區 15 分鐘健身圈覆蓋率達 100%,95%的蘇木鄉鎮完成“1211”工程,80%的行政村完成“121”工程。在有條件的公園、綠地、廣場投放體育健
3、身設施,在各類公共體育設施改善無障礙通行條件,公共體育場館全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各類體育設施的開放率和利用率獲得較大提升,形成了各級各類體育設施布局合理、互為補充、覆蓋面廣、普惠性強的網絡化格局。體育社會組織網絡建設不斷完善。 “十三五”期間,市本級累計已發展單項體育協會、俱樂部已達到 78 個,旗縣市區協會總數達 149 個,實現城市街道、蘇木鄉鎮體育組織100%覆蓋。各城市社區普遍建有體育健身站(點) ,其中全民健身晨晚練點 2830 個,健身氣功站點 207 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有序增長,截至目前,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已達9400 余人。遍布城鄉、規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已經形成。2. 競技體育穩步提高體育人才培養基礎不斷夯實。 “十三五”期間,累計培養青少年人才 3800 余人,向國家、自治區專業隊輸送優秀競技體育人才 120 余人,培養國家健將級運動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