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公益性公墓規劃方案(2020-2035年)(8頁).pdf
-
資源ID:395092
資源大小:5.29MB
全文頁數:8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1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濟南市公益性公墓規劃方案(2020-2035年)(8頁).pdf
1、1 濟南市公益性公墓規劃(2020-2035 年) 一、規劃范圍、期限 規劃范圍:濟南市市域,面積 10244 平方公里。 規劃期限:2020 年至 2035 年;其中,近期至 2025 年,遠期至 2035 年。 二、規劃目標 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墓服務體系,維護逝者尊嚴,實現逝者安息、生者安心。強化公墓公益屬性,實現公益性安葬的全覆蓋;引導節地生態葬,規劃到 2035 年,實現公墓節地生態葬達 60%以上,安葬更節地生態,形成移風易俗新風尚。 三、規劃原則 (一)公益公平,覆蓋城鄉(一)公益公平,覆蓋城鄉 按照城鄉一體化原則,打破城鄉身份限制,落實公益屬性,建設服務城鄉居民的公益性公墓,滿
2、足全市居民的基本安葬需求,增強群眾獲得感。 2 (二)綠色生態,移風易俗(二)綠色生態,移風易俗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原則,推行殯葬改革,破除喪葬陋俗,強化殯葬文化引領,把文明節儉治喪、節地生態安葬、低碳文明祭掃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積極倡導綠色生態理念,按照山體公園、郊野公園的建設模式,高品質、高質量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積極引導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葬。積極推廣紀念林,采取可降解骨灰壇將骨灰撒散樹下,滿足居民入土為安的安葬需求。 (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采取公墓、回民公墓、骨灰堂、紀念林等多種形式,分區指導,分類實施。山地丘陵地區以公墓、
3、紀念林為主,平原地區以骨灰堂為主,同時積極推進林地、草地與墓地復合利用。 (四)統籌協調,綜合治理(四)統籌協調,綜合治理 在選址布局的同時,系統梳理規劃、建設、管理全流程的問題,提出政策建議。綜合考慮安葬需求的增量與存量,優先解決增量部分,分類分批逐步解決傳統村居墓地和散埋亂葬問題。 四、分類分級體系 (一)設施分類(一)設施分類 公益性公墓不以營利為目的,結合我市安葬習俗,公墓建設方式分為復合型公墓、骨灰堂(祠堂) 、回民公墓和紀念林四類。 3 (二)設施分級(二)設施分級 按照提供骨灰安葬或安放服務的范圍,設施分為市、區縣、鎮、村四級。 村級設施選址布局要尊重歷史和傳統,利用已有傳統墓地和骨灰堂,盡量減少占地,不再擴大現有墓地,倡導多村聯辦。引導通過鎮級設施為農村居民提供骨灰安葬或安放服務。 五、存量設施再利用 鼓勵進一步挖潛存量設施,促進存量設施發揮安葬作用。 經營性公墓再利用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