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筑概況該建筑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臨二環路。該建筑共二十八層,其中地上二十五層、地下三層。根據建筑體形和結構特點,豎向自然分為一四層的裙樓、五層以上的主樓及地下室三個部分。按照用地和規劃批復,本著價值為先的分區理念及周邊用地的功能性分析,從開發及經營角度將功能做了基本的劃分,地下二層和地下三層為停車庫(其中地下三層戰時為人防物資庫),地下一層至四層為商業用房,五層至二十五層為公寓式辦公部分。建筑地面以上南北向約74.8米,東西向約71.5米,總建筑面積96799.60平方米,建筑高度91.30米。根據建筑的定位和使用功能,除地下二層和地下三層的停車庫外,全樓設計中央空調系統,并盡可能使用集
2、中供熱熱源。2、空調方案設想在空調系統的冷熱源設置和空調系統選擇方面,根據建設單位的要求,設計單位提出了以下三種方案:2.1.方案一:冷熱源集中布置.冷源:在地下二層設置制冷機房,集中設置水冷冷水機組,制取712冷凍水,供全樓空調使用,冷卻塔設于屋頂平臺處。局部全年需獨立使用空調的房間(如中控室、消防中心、變配電室等)設置獨立冷熱源(風冷熱泵機組)的分體空調。.熱源:使用集中供熱熱源,在地下二層設置熱交換站,經換熱器換熱出6050二次水供全樓空調使用。.空調冷熱水系統:空調冷熱媒系統采用一級泵變流量方式,水泵與冷熱水機組一對一設置,根據冷熱媒供回水溫度,確定機組和循環泵的運行臺數,在供回水干管
3、之間設置差壓式旁通閥,水系統采用兩管制,并在末端設備回水管上設電動調節閥,以實現末端的變流量運行方式。.空調方式:地下一層至四層按照功能分區,大部分為商場、餐飲等經營用房,另有少量辦公用房,因此采用適用于大空間的全空氣空調系統,可內外分區,由集中設置的制冷機房和熱力站提供冷、熱媒。五層以上的公寓式辦公用房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換氣機的中央空調系統,由集中設置的制冷機房和熱交換站提供冷、熱媒。新風換氣機系統在廚房或衛生間留有進、排風豎井位置,并在屋頂設置集中的送、排風風機以克服豎向風道阻力。2.2.方案二:冷源分散布置、熱源集中布置.冷源:地下一層至四層采用可變冷媒流量中央空調系統,即主機變頻控制壓縮機轉速、臺數及冷媒流量,以控制房間溫度,風冷室外機設置在五層平面屋頂處;五層至二十五層采用戶式中央空調系統,每戶分設風冷式空調機,主機設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