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進入研究報告(46頁).pdf
-
資源ID:399474
資源大小:3.10MB
全文頁數:46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2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進入研究報告(46頁).pdf
1、粵港澳大灣區專題研究 2019年3月 目錄 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研究 國際大灣區對標研究 粵港澳大灣區基礎條件研究 互聯互通交通建設紅利突出 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研究 大灣區規劃所涉及的房地產內容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定位與目標 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世界著名優質生活圈 全球最具活力經濟區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 2020年 國際一流灣區基本形成 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確立 2030年 大灣區城市群經濟實力顯著躍升 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 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世界知名城市群 發展 定位 發展 目標 空間規劃: 強化“一環兩扇” 按照粵港澳大灣區規劃
2、,可以總結如下:“一環兩扇、兩屏六軸” 5+2環珠江口經濟圈。指依托沿珠江口的主要城市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中山5市和香港、澳門,形成區域交通快速連接、產業發展分工協作、科技創新協同推進、社會交往密切便捷的環珠江口經濟圈。 珠江口兩岸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形成東西“兩扇”。第一是珠江口東岸城鎮扇面:以廣州東部地區、東莞水鄉經濟區、松山湖高新區、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環大亞灣新區等功能板塊為支點,加快推動東岸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第二是珠江口西岸城鎮扇面:在保留自然生態空間的前提下,統籌重大項目、平臺和基礎設施布局,打造機場、港口、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協同聯運的綜合樞紐,引導人口、產業進一步向西岸
3、集聚,打造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帶。 一環 兩扇 兩屏 北部連綿山體森林生態屏障+南部沿海綠色生態防護屏障。 六軸 加強灣區與外圍地區的空間銜接,構建六大城鎮產業拓展軸:1、香港-珠海-高欄港-大廣海港-陽江-粵西地區;2、深圳-中山-江門-陽江-粵西地;3、廣州-佛山-肇慶-云浮-西南地區;4、廣州-清遠-韶關-華中地區;5、東莞-惠州-河源-粵東北地區;6、深圳-環大亞灣-汕尾-粵東地區。 城市定位打造世界級四極中心城市 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城市為“四極”,不斷強化區域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城市群整體深度參與國際競爭。 圖表: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戰略及產業定位 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戰略定位 主要產業 香港 中心城市 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國際都會 金融服務業、旅游業、貿易物流 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