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yǎng)老院消毒隔離制度1.院長負責監(jiān)督、指導護理人員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一次性物品管理等制度,對全院養(yǎng)老護理人員進行預防、控制機構內感染有關知識的培訓。2.設機構內感染監(jiān)控人員,檢查督促本單元消毒隔離工作,養(yǎng)老護理人員必須遵守消毒隔離原則。3.護理人員必須了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等。4.體溫計、便器、尿壺等專人專用,若給他人使用必須先消毒。毛巾、臉盆、牙刷、剃須刀專人專用。5.接觸血液、體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須洗手,護理每位老人前后要洗手,協(xié)助老人餐前便后洗手。6.各護理單元應定期通風換氣,地面應濕式清掃,床頭桌、椅每日濕式擦拭,保持清潔;當有血跡、糞便、體液等污染時,
2、應用有效消毒劑拖凈。抹布、拖把應分區(qū)專用,用后消毒、洗凈、晾干。應設有流動水洗手設施。洗手用的肥皂或液體皂應保持清潔,可用紙巾、風干機、擦手毛巾等擦干雙手,擦手毛巾應一次一用。7.老人出院或死亡后,居室及室內物品必須做好終末消毒。對入住后患傳染病的老人,按照規(guī)定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并通知其托養(yǎng)人或親屬轉送專門的醫(yī)療機構治療。其用過的物品、被服、病室都要嚴格消毒處理。8.定期消毒老人使用的餐具,定期清洗老人的被褥和衣服,老人衣服、床單、被套、枕套每半月至少更換一次,如有特殊情況及時更換。臟被服不能在護理單元及走廊清點。9.垃圾置塑料袋內,封閉運送;醫(yī)用垃圾與生活垃圾應分開;感染性垃圾置黃色塑料袋內,須進行無害化處理。便器應固定使用,保持清潔,每周消毒。10.建立消毒工作記錄冊。11.將傳染病的老人或帶有傳染性病菌的老人在傳染期間,安置在指定的隔離病室,與健康的老人分離開,防止病原體擴散。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防止傳染病蔓延、保護易感人群。12.突發(fā)感染傳染病時,病室內空氣及地面用消毒液噴灑或紫外線照射消毒,每天1次。13.為老年人準備專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須經消毒處理后方可丟棄。14.突發(fā)感染傳染病時,須做好床邊隔離,每張病床應加隔離標記,老年人之間不可互換物品,以防交叉感染。15.室內應有防蠅設備,并做到無蟑螂、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