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11.03新出臺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 2013-4-25 18:36閱讀(1)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建筑面積是以平方米為計量單位反映房屋建筑規模的實物量指標,它廣泛應用于基本建設計劃、統計、設計、施工和工程概預算等各個方面,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建筑計價的主要指標之一。為幫助大家學習和使用規范,我在這里以自己的理解來解讀一下規范的內容,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規范內容包括總則、術語、計算建筑面積的規定三個部分以及規范條文說明。現綜合起來講解。第一部分總則闡述了規范制定目的、適用范圍、建筑面積計算應遵循的原則等。第二部分例舉了25條術語,對建筑面積
2、計算規定中涉及的建筑物有關部位的名詞作了解釋或定義。第三部分計算建筑面積的規定共有25條,包括建筑面積計算范圍、計算方法和不計算建筑面積的范圍。規范條文說明對建筑面積計算規定中的具體內容、方法做了細部界定和說明,以便能準確地使用規定和方法。下面著重講一下規范中的計算建筑面積的規定。一、房屋建筑的主體部分1、單層建筑物單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其外墻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勒腳是指建筑物外墻與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觸部位墻體的加厚部分(圖1);高度是指室內地面至屋面(最低處)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圖1 勒腳單層建
3、筑物設有局部樓層者,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圍護結構是指圍合建筑空間四周的墻體、門、窗等。2、多層建筑物多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不同的層高劃分界限分別計算。首層應按其外墻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以上樓層應按其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這里我將這種算法簡稱為“層高界限計算法”。層高是指上下兩層樓面(或地面至樓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其中,最上一層的層高是其樓面至屋面(最低處)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3、單(多)層建筑物的坡屋頂內空間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