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設計中的成本控制原則設計在整個項目的成本投入上占比不大,卻影響75%的項目成本和項目盈利。從設計優化來優化成本,一方面不能不計成本盲目追求設計效果,另一方面要避免成本不合理導致品質下降。取得設計單位配合:應做好與設計單位的溝通工作,著力取得設計單位在成本控制方面給予最好的配合,并在設計合同中,將需要設計單位給予的工作配合事項和技術經濟指標要求,清晰、明確地表述在設計合同中。1.總平面(1)初始設計 - 總平面設計描述:地塊共設置四個出入口(2)優化設計 - 總平面設計描述:地塊出入口減少為兩個。總結和啟示:在滿足規范及物業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應控制出入口數量,同一地塊的車庫與人行入口宜歸結到一
2、起,便于物業減少管理人數,以控制項目后期的運營成本。2.經濟技術指標案例1(1)停車方式(高層)初始設計設計描述:當地要求所有地下車庫均需按人防標準建造,成本偏高;地下車庫埋深較深,層高較高,土建、設備和施工成本都較高。(2)優化設計 - 停車方式設計描述:半地下室車庫可不按人防標準建造,成本較低(需要與政府部門溝通是否可行);半地下車庫埋深較淺,層高較低,可自然通風采光,土建、設備和施工成本較低。案例2(1)初始設計- 停車方式(聯排)設計描述:別墅區域地庫頂覆土較淺,對景觀種植帶來困難;別墅主體下方地下室底板報建層高不足2.2米,增加了施工成本和驗收風險;地下室頂板標高超過周邊城市道路平均標高1.5米,不符合當地規范等。(2)優化設計 - 停車方式(聯排)設計描述:別墅區域覆土1.5米,基本不影響景觀種植和綠地率計算;別墅主體下的地下室-3.0米標高部分,埋深未超3米,不需繳納人防異地建設費;地下室頂板標高符合當地規范。案例3(1)初始設計 - 地庫a.地庫按機械車位設計,面積11225平方米,總車位430個,其中機械車位421個,普通車位9個,層高4.5米;b.停車效率26.1平方米/車位。(2)優化設計 - 地庫a.停車方式由機械停車調整為普通停車。優化后地庫面積10586平方米,總車位328,其中普通車位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