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房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環境布局合理,潔污區域分開,功能流程符合需要。2.工作人員入室必須洗手、更換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換鞋。離開產房應換外出衣。個人物品不得帶入產房內。3.患呼吸道疾患、皮膚有傷口或皮膚感染者應暫時調離產房工作。4.產房溫度應保持在24-26,濕度50%-60%。室內日清潔,周徹底清潔,定時通風,待產室、產房每日空氣消毒2次,地面、物體表面每日清潔,遇污染隨時消毒并視污染程度加大消毒劑的濃度。拖鞋一用一消毒。5.無菌物品專柜放置,按滅菌日期排放有序。6.查體前后應洗手或消毒,陰道檢查,肛診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和手衛生制度。7.操作人員術前嚴格執行外科手消毒流程,穿
2、無菌手術衣、戴手套,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并執行標準預防和基于傳播途徑的預防。手套發生刺破或縫合切口時,應更換新的無菌手套。8.產包一經打開,超過4小時即為污染,應重新清洗消毒滅菌。所有重復使用的消毒滅菌物品均按要求密閉轉運、送消毒供應室集中處理。9.助產使用器械與處理臍帶器械應分開使用,嚴禁用側切剪處理臍帶。10.疑有宮腔污染時,應立即留取標本培養,以指導術后抗生素的使用。11.對患有疑似傳染病的產婦隔離待產、分娩或助產后,隔離待產室和隔離病房進行終末消毒,胎盤不得讓家屬帶走,做好與家屬交接簽字后裝入雙層黃色塑料袋中按照病理性廢物處理。12.醫務人員如發生銳器傷或職業暴露時應立即按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標準操作規程進行局部處理并上報院感辦,組織評估、預防和隨訪。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