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廠房通風工程控制技術一般廠房作業環境中之有害物于發生源產生后會經由傳播路徑擴散而達于作業者,因此作業環境之控制對策可從發生源、傳播擴散路徑及接受曝露者三方面來實施控制,惟以工程控制之觀點而言,最好是在污染物發生的地點就近將污染物質予以控制處理,避免有害物質擴散。為了確保員工之安全衛生及良好的作業環境,應就其作業環境加以工程改善,對于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等作業環境之改善,可采用一或二種合并方式以解決有害物質之曝露危害。以下則對工廠常應用之整體換氣與局部排氣系統作簡單描述:一、整體換氣系統廠房通風之控制方式主要為整體換氣(稀釋通風)及局部排氣二種主要形式。其中整體換氣為最基本型式之通風系統,其主要
2、功能在于將新鮮外氣提供于作業場所,稀釋作業場所有害濃度,并將有害物藉空氣的流動排出室外。因此就空氣與有害物的關系而言,整體換氣包括兩種基本機制:混合與置換。前者使新鮮空氣與受污染空氣混合達到稀釋效果,后者則是以新鮮空氣取代受污染空氣。在勞工安全衛生法規中,有關通風法令均對整體換氣裝置之設置時機、原則及基本性能要求有所規范。然而空氣在室內的流動形態對整體換氣效能具有相當顯著的影響,而且往往是無法確切掌握的因素。室內的幾何狀態、隔間、設備的擺設、溫度壓力的分布、進排氣口配置以及人力刻意造成的強制通風等都是室內氣流的影響因素。整體換氣在不同的適用場合中有不同的解釋及計算方式。如以控制室內空氣質量(I
3、ndoor Air Quality, IAQ)為目標時,整體換氣是以提供新鮮空氣、維持適當溫度及濕度以達到舒適的目的;而控制作業環境為前提時則以新鮮空氣稀釋被污染的空氣,以達到工業安全及衛生的目的。由于空氣具有由高壓往低壓流動的特性,為考慮廠內氣流之分布及避免通風不良處之有害物質累積,一般我們均希望送、排風均以機械方式強迫實施并經由送風、排風管系之設計安排來稀釋有害物之濃度,如設計妥當對發生量小、分布廣泛之低濃度無毒性或低毒性污染物之排除極為有效。在污染控制效益方面根據美國工業安全衛生師學會ACGIH (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 研究,整體換氣較不適用于粉塵或熏煙之作業場所,此乃因其毒性通常較大。如使用整體換氣裝置則需要大量之換氣量,且一般粉塵、熏煙產生之速度及量較大,因此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