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商業地產考察總結1地鐵商業建筑2Part 1 香港地鐵3第一條線路觀塘線于1979年建成通車,標志著香港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的第一步。香港經濟急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公共交通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解決未來交通狀況,香港政府決定修建地鐵。港鐵發展歷史60年代70年代至今,香港綜合鐵路系統全長168.1公里,由9條市區線共80個車站組成,并且香港地鐵也是世界上盈利狀況最好的城市地鐵。80年代至今無處不在的香港地鐵,已經完全融入并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成為港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地鐵主要有5條路線,線路循環不斷,可通往各觀光購買區,班次頻密,而且可以互通轉駁。主要地鐵一般只需待2至3分鐘。東涌線只需待4至
2、5分鐘,機場快線班次為每12分鐘。香港地鐵日均客流量約370萬人次。地鐵線的縝密以及班次的密集,換乘便捷,保證了香港交通的暢通運行路線名稱通車日期起點站終點站站數長度(公里)行駛時間(分鐘)市區線觀塘線1979年10月1日油麻地調景嶺1511.227荃灣線1982年5月10日中環荃灣161630港島線1985年5月31日上環柴灣1413.325東涌線1998年6月22日香港東涌831.125將軍澳線2002年8月18日北角寶琳78.814迪士尼線2005年8月1日欣澳迪士尼23.34.5機場聯絡軌道系統機場快線1998年7月6日香港博覽館535.228地鐵分布狀況香港地鐵實現盈利主要是依靠票務
3、收入、沿線物業開發、地鐵商業以及地鐵廣告等其他收入。其核心的盈利模式可以總結為“地鐵地產”的組合。地鐵與商業建筑如今在香港地鐵的每一個出口,地鐵公司都建了很多建筑,反映出了香港地鐵上蓋物業巨大的商業價值,而香港地鐵公司也成為香港大的地產開發商之一。地鐵盈利方式地鐵與商業建筑香港地鐵成就了香港的商業建筑,互補互利的關系堪稱“非常完美”地鐵公司地鐵公司是整合政府與市場資源的優秀平臺在政府、地鐵公司、開發商三個主要市場參與者中,香港地鐵公司扮演了“向上承接政府戰略,向下啟動市場資源”的角色。而香港地鐵公司之所以能成為這一平臺,其核心就是獲取圍繞地鐵沿線的土地物業開發權,充分實現規劃升值。包括發展商業及住宅項目、物業租賃、廣告、電訊服務及國際顧問服務。Part 2 商業建筑8此次重點考察了香港商業項目12個:朗豪坊、又一城、magabox、apm、青衣城、東薈城、IFC mall、時代廣場、海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