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施工工法1 前 言黑龍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施工的辰能溪樹庭院二期二區B4#、B5#樓工程是中德合作建設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也是嚴寒地區的唯一一個示范項目。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是國際上公認的最節能的建筑,是建筑今后發展的方向。我國自2010年開始發展這一新型節能建筑。2011年4月,辰能溪樹庭院項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為中德合作“中國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為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該項目作為低能耗綠色建筑的代表,采用了建筑外墻外圍護結構優化、天棚低溫輻射采暖制冷、地源熱泵、全置換式新風、同層排水等新技術與新材料,以“低碳、環保、舒適、健康”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施工全
2、過程,打造高舒適度低碳住宅。符合國家建筑業發展方向要求,已獲得實用新型專利2項(綠色建筑多功能墻體ZL201420214385.7;綠色建筑通風口過濾裝置ZL201420214390.8),并經過黑龍江省查新咨詢中心的查新及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學技術委員會技術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經過工程的實際應用,已經成功探索出一套在嚴寒氣候下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的建造技術和標準,并總結出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施工工法。該項目所屬的嚴寒地區,冬季寒冷漫長,供暖期長達半年,推廣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在采暖期可節約上萬噸標準煤,因此,無論在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2 工法特點被動式低能耗建筑主要是指不
3、依賴于自身耗能的建筑設備,通過建筑自身的空間形式、圍護結構、建筑材料與構造的設計和精細施工來實現建筑節能的方式。這種建筑技術主要包括:建筑外墻外圍護結構優化系統、天棚低溫輻射采暖制冷系統、地源熱泵系統、全置換式新風系統、同層排水系統,通過五大技術的整合提高了被動式低能耗建筑質量,發揮了重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特點一:建筑外墻外圍護結構優化系統。該系統是通過外墻外保溫、中空Low-e玻璃外窗保溫和外遮陽等設施,降低自然氣象對建筑室內舒適度的不利影響,更多地有效節省能源消耗。保溫材料全部采用整澆EPS模塊;外窗采用鋁包木實木窗,低輻射Low-e玻璃,內充氬氣,有效降低熱能的消耗。窗外側設置金屬外遮陽卷簾,內部填充聚氨酯阻熱材料,有效阻擋太陽輻射。特點二:天棚低溫輻射采暖制冷系統。該系統是在混凝土頂棚中敷設與建筑同壽命的PB管,通過盤管中的供回水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