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仿古建筑現澆混凝土圓柱施工工法1.前言圖1.1 現代鋼木結構仿古體系(huan古代木構架體系主要由柱、梁、枋、斗拱、椽等構件卯榫組成,圓柱是最重要、最常見的構件之一, 其主要承受各構件的重量并傳遞于基礎。在新型建筑材料不斷涌現和發展的今天,向來以木構架為主旋律的古代建筑,也逐漸被現代鋼木結構(見圖1.1)、鋼結構、現澆混凝土結構圖1.2圓柱與斗拱、屋面支模現澆所代替。圖1.3 西安大唐芙蓉園紫云樓實景傳統圓柱施工采取與復雜的斗拱、屋面體系一起支模現澆(見圖1.2),此方法支模難度大、鋼筋綁扎困難、混凝土不易密實、工序較繁雜、施工周期長、施工費用高,這些問題在收分卷剎及斗拱部位較為突出。針對以上
2、諸多不利因素,我們著重對圓柱收分段、斗拱段等部分進行技術研究,經過多次的論證, 在西安大唐芙蓉園紫云樓(見圖1.3)中率先創新的提出了仿古建筑預制構件后置焊接安裝施工工藝。復雜構件與主體結構分解施工,圓柱采用多種定型、異形模板組合施工,對節點處進行嚴格控制。合理解決了圓柱與斗拱、梁枋、柱頭等節點關鍵技術難題。節點處的分層流水,同層構件標高的合理控制,使成型圓柱表面光潔、曲線優美、尺寸一致收分處過度平滑順直,較好的體現了仿古建筑的藝術效果。隨后,我們在曲江池遺址公園、大唐西市、大唐不夜城等大型仿古建筑群中多次應用本工法,獲得較大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仿古建筑施工中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
3、值。2.工法特點2.1技術先進 本工法結合仿古圓柱構造特點,進行分段、分層疊合施工。加之與預制構件后置焊接安裝技術的完美融合,不僅使施工層次清晰,而且結構受力明確,質量控制簡單易行。2.2效益顯著 本工法大量運用了現代營造技術,對柱頭節點進行合理控制,使節點處鋼筋、混凝土的復雜工序趨于常規,作業難度小、強度低、工序少、速度快。2.3經濟適用 本工法與傳統工藝相比,降低了模板及設施料投入,提高了模板的周轉使用率;混凝土成型效果到達清水要求,減少了二次粉刷產生的費用,工期效益顯著。2.4節能環保 本工法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藝,開發運用了多種節能定型、異型模具,減少傳統工藝對木材的依賴。為低碳環保技術運用于仿古建筑之中開辟了新路。3.適用范圍 本工法適用于仿古建筑現澆混凝土圓柱。主要應用在仿古建筑檐口斗、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