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員工積極心態培訓員工積極心態培訓目錄一、誰在控制我一、誰在控制我 二、一念之差有多大二、一念之差有多大 三、你是否患了三、你是否患了“消極癥消極癥” 四、正本清源四、正本清源 五、樹木樹人五、樹木樹人 六、改變自己的心態,就能改變自己的世界六、改變自己的心態,就能改變自己的世界 一、誰在控制我一、誰在控制我心態心態 心態是人情緒和意志的控制塔,是心態決定了行為的方向與質量。 我們可以作一個簡單的試驗: 在一個大教室里,如果你周圍有熟人、朋友,也有你不認識的人。當要求每一個人與四周的人握手致意時,人們將怎樣想怎樣做呢?有的熱情,有的勉強,有的做得不好;有的就只找認識的人,否則就不愿做 為什么呢?
2、 這就是因為握手的對象不同時,你的心態不同。二、一念之差有多大二、一念之差有多大 從成功學的角度來看,心態只有兩種:積極的和消極的。 美國成功學院對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結果表明:積極的心態決定了成功的85%!任何事物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這就要看你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如果你是積極的,你看到的是樂觀、進步、向上的一面,你的人生、工作、人際關系及周圍的一切就都是成功向上的;如果你是消極的,你看到的是悲觀、失望、灰暗的一面,你的人生自然也樂觀不起來。三、你是否患了三、你是否患了“消極癥消極癥”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參考1. 1. 缺乏目標缺乏目標 就是缺乏人生的目標和方向
3、,缺乏自己生活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不知道自己想獲得什么,不知道為什么而活著,不知道命運在自己掌握之中;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會怎樣,家庭會怎樣,財富會怎樣;沒有動力,沒有激情,沒有信心;看不到機會,無法把握自己的心態、生活、工作和學習,一如水上浮萍,東飄西蕩,不知何去何從。 2. 2. 害怕失敗害怕失敗 害怕失敗的原因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遭受過無數的挫折,于是,失敗的恐懼感時常伴隨著我們。這種恐懼感來自于對過去“傷害”(遭挫折、被恥笑)的記憶,造成內心的膽怯和懦弱,從而產生消極的想象力和預期的失敗感。當人們在作出一個新的決定時,心態消極的人往往想到曾經遭受過的失敗景象,于是憂慮退縮,裹足不
4、前。 3. 3. 害怕被拒絕害怕被拒絕我們在生活中遭到過太多的拒絕,父母拒絕我們、老師拒絕我們、朋友拒絕我們。我們聽到過太多的“不”不行、不能、不好、不可以于是內心深處留下了障礙。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被拒絕的種種可能就立刻出現。害怕遭到恥笑和打擊,害怕失去自我信心的恐懼,妨礙我們開口求助,阻礙我們前進。 4. 4. 埋怨與責怪埋怨與責怪 人們一旦遇到問題和障礙時,總是找借口,找理由,其目的就是推卸責任,把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不利”都推給外界和別人。其根源是內心的渴求與現實的不一致。在他們不能正視困難、面對自我,不能達到心理平衡時,就自然而然選擇了一種逃避行為,即把責任歸咎給別人。他們對自我的認
5、識和把握不夠,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是可憐者。 5. 5. 否定現實否定現實 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面對不如意、不利的事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面對不如意、不利的事物,于是夸大障礙,找借口來逃避,從不找物,于是夸大障礙,找借口來逃避,從不找自己的原因。這是一種懦弱、膽怯和無能的自己的原因。這是一種懦弱、膽怯和無能的表現。表現。6. 6. 做事半途而廢做事半途而廢 不明白人生歷程實質就是克服困難的過程這一道理,對事業沒有堅強的信念和決心,不能堅持到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挫折可能帶來的種種傷害。于是認為不可能實現,不可能達到,不可能成功,迅速放棄自己原有的努力。 7. 7. 對未來悲觀對未來悲觀
6、 就像下坡比上坡容易一樣,人類似乎天生有“悲觀”的傾向。要積極很困難,要消極很容易;要樂觀很困難,要悲觀很容易。悲觀的情緒象瘟疫,會迅速傳染開去。悲觀與前面幾大習性有關,可稱做一種消極的“并發癥”。因缺乏人生的意義與目標,必然心胸狹隘,目光短淺,看不到美好未來;因“害怕”“半途而廢”而無成就感,必定自慚形穢,因而得過且過,表現得十分自私;為了保持做人的最后一點點“尊嚴”,必然要以憤世嫉俗、牢騷滿腹、猜疑忌妒、易怒等方式來發泄,以緩釋內心深處的悲哀。 四、正本清源四、正本清源 1. 1. 消除破壞性批評消除破壞性批評 第一個方面是我們對待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四個原則:(1)多表揚少批評。(2)
7、批評對事不對人。(3)對未來不對過去。把80的時間用于解決問題,而非追究問題本身。(4)永遠不要打擊別人的自我價值。要從兩個方面消除要從兩個方面消除:第二個方面是當別人對待我們的時間,注意以下幾第二個方面是當別人對待我們的時間,注意以下幾點:點: 1、當我們受到破壞性批評時,心里要有準備,要清楚的認識到,這是破壞性批評,是對方消極心態的表現,我不能受他影響,我的事雖然不對,但我的人絕非像他所說的那樣;或禮貌地提醒對方對事不對人,對未來不對過去,并深刻檢討總結自己的過錯。 2、反省自己時,也要把握對事不對人,對未來不對過去的原則,千萬不能自暴自棄,自我埋怨,作“自殺”式的自責。冷靜地分析總結才能
8、避免再次犯錯誤,才能不斷提高。古人云:“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誹謗,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釋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 2. 2. 對自己負責,一諾千金對自己負責,一諾千金 失敗的人永遠找借口,成功的人永遠找方法。只有負責任的人,才是主宰自我生命的設計師,才是命運的主人,才能獲得生命的自由,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愛戴。只有這樣,才能收獲,才能發展。 對自己負責有四層含義 :第一,自己擁有的一切完全接受;第二,要堅守承諾;第三,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第四,不找借口,不推卸責任。 3. 3. 反自我驗證。反自我驗證。 用積極的態度看別人,用樂觀的情緒
9、對事情;保持客觀,用積極的態度看別人,用樂觀的情緒對事情;保持客觀,實事求是。胡亂猜疑是不成熟的消極的表現,實事求是。胡亂猜疑是不成熟的消極的表現,一當自我驗證的苗頭出現,馬上給予壓制。凡事往好處想。不輕易下結論,才是成熟的表現。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在判斷之前,應該消除內心的成見。”而捷克教育家、思想家夸美紐斯的話說得更重了:而捷克教育家、思想家夸美紐斯的話說得更重了:“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 五、樹木樹人五、樹木樹人 1. 1.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 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因為,沒有目標就不知道為什么而付出,就不知道勤奮、
10、努力的價值,就不會想方設法挖掘潛力。沒有目標,最終也就不知道自己的結果。尼采說:“只要有了目標,我們就什么方法都能找到!” “確定目標”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要確立人生遠大目標。人生的遠大目標,并不是空洞的,不著邊際的,好高騖遠的目標,不象小學課堂上老師為我們指引的理想。它是“個人”的人生目標。(2)要養成凡事確定目標的習慣。目標是多方面的,做任何預期的事,都可以設定目標:人生、工作、學習、健康、人際養成確定目標的習慣,自然能沖破“自我設限”的樊籠和桎梏。(3)目標必須明確具體,否則便無意義。判斷目標是否明確具體,就看目標可否“量化”,如時間、空間、數量等方面。(4)確定目標是培養和發展自
11、己的“五種能力”。 2. 2. 提高自我價值提高自我價值 什么是自我價值?自我價值就是對自我的肯定,對自我的接納程度和喜歡程度。為什么要提高自我價值?我們膽小、懦弱,害怕被拒絕,缺乏自信和勇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自我價值低。提高自我價值,其核心就是使自己喜歡自己。不曾擁有,如何付出,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人,絕不可能喜歡別人,什么責任、愛心都是空話。提高自我價值,增強自信,關鍵就是個心態問題。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暗示,積極的暗示。3. 3. 寬恕包容別人。寬恕包容別人。 用寬恕包容和原諒取代埋怨責怪和忌恨。“有容乃大”,把心里的空間留出來,不要讓怨氣塞得滿滿當當,氣急敗壞。寬恕別人,實質就
12、是寬恕自己。包容是一種智慧和美德,是種修養。寬恕是心靈的解脫。你寬恕了,你的怨恨、責怪、憤怒就沒有了。寬恕是消除怨恨、責怪和憤怒的良藥。寬恕就能包容,包容就能獲勝。 4. 4. 永遠期待最好的永遠期待最好的 期待最好的,就能得到最好的。因為,期待最好的,就會主動尋找、接納事物積極的一面,即使消極的事發生,也會自然把注意力轉到積極的一面。要做到樂觀向上,首先要能“積極忍耐”,“小不忍則亂大謀”。抱定心中的目標,不糾纏于小恩小怨,不為一時之疑、一定之辱而耗散太多的精力。在思想觀念上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凡事皆有原因,總有自己的過失。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事物都是普遍聯系、互為因果的。凡事多找自己的原
13、因,才不會怨天尤人,埋怨責怪,才能平靜深刻,才能在總結中挖掘自己的潛力,保持樂觀上進的積極心態。5. 5. 充滿愛心充滿愛心 愛心,是積極心態的最佳表現。愛心就是關懷、分享、給予、犧牲。只有充滿愛心,才能達到“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境界。愛人者人愛,愛心永遠不會孤獨寂寞。無私的奉獻,必將結出豐碩的成果。因為你關懷付出使人們更有價值,人們也會給予你豐厚的報答。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每天都面臨天堂或地獄的生活:當我們懂得付出、幫助、愛、分享,我們就生活在天堂;若只為自己,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實質就等于生活在地獄里。地獄和天堂,就在自己的心里。人際關系的黃金定律是:幫助別人的時候,就在幫助自己。你幫助五
14、個人,五個人都會幫助你。所有成功的人都懂得付出。先付出才能收獲。心中有多少愛,才能分享多少愛。分享的越多,得到的越多。當你對別人好的時候,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時候。6. 6. 塑造成功的個性,建立良好的人塑造成功的個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際關系。 柯維說:“個人獨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圓滿人生不須追求人際關系的成功。”據研究,人生85的快樂由人際關系決定,僅15的快樂來自個人成就。 建立人際關系有六個秘決: 你的面部表情比你的服飾更為重要。“笑”是人類獨有的天賦,也是人類共有的天賦。無論貧富貴賤都一樣,笑容用之不盡,取之不竭,關鍵是你用還是不用,用多還是用少。行動比語言更有力量,而微笑所表現的是:
15、“我喜歡你。你使我快樂,我很高興見到你。”笑表示喜歡、接納、親和。微笑勝過美麗的面容和華貴的服飾。微笑,如一縷溫和的陽光,溶化冰冷漠然,穿透抵觸封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微笑則是一把開啟心扉的“萬能鑰匙”。(1)要微笑。(2)要欣賞贊美別人動物有求生的本能,人有成功的渴求。而成功的表現之一,就是得到重視和贊美。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欲望。 欣賞贊美別人,就是肯定別人,鼓勵別人,就是提高對方的自我價值,使他增強信心和勇氣。這是人際關系的一件利器,是人際關系不可缺少的催化劑。 要使贊美產生良好的效果,有三個要點: 贊美要立即表達。贊美要明確。贊美要公開。(3)要感恩(感激別人)不要為失去而煩惱,要為得到而
16、感激。懂得感激的人才懂得珍惜,才懂得擁有。我們要感激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環境、家庭、同事、朋友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生活才充實和有意義。感恩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多說:“謝謝。”常懷感激之心,必能鎖定積極的心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4)利益原則在人際關系中,無論對方在意與否,計較與否,首先都要主動、周到地考慮對方的利益和需要。“雙贏”才能長勝。 (5)充滿熱忱充滿熱忱和活力,別人就會被你吸引,因為人們總是喜歡跟積極樂觀者在一起。運用別人的這種積極響應來發展積極的關系,同時幫助別人獲得這種積極的態度。 熱忱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它可以補充你的精力并發展出一種堅強的個性;它能給你以信心和動力,帶領你邁向
17、成功。 熱忱來自于遠大的目標和對工作的樂趣。培養熱忱最好的方法就是,心存“熱忱”之念,用行動表現熱忱凡事不做則已,做必全力以赴,以最大的熱忱來完成! (6)誠信待人以誠,才能人待以誠,才能得到理解、信任、尊重和幫助。真正的誠信不需要表白,誰都能憑“直覺”馬上感知到。因此,禮記上說“不誠無物”,沒有誠意,便沒有一切。西諺又說“誠為上策”,誠信不只是上策,更是唯一的策略。 六、改變自己的心態,就能改變自己的六、改變自己的心態,就能改變自己的世界世界 列夫托爾斯泰說:“大多數人想改造這個世界,但卻極少有人想改造自己。”人是社會系統的一員,是人類社會這個大結構中的一個要素。人的位置取決于人與社會的關系
18、,這種關系又決定于人所處的狀態,即與周圍系統交換物質、能量、信息的方式和量。人有很多狀態,不同的狀態帶來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結果,同時也就決定了你與世界(社會)的關系,即確定了你的位置。狀態主要表現為生理狀態、心理狀態和行為狀態。當你調整狀態,改變自己時,你與世界交換的物質、能量、信息必然發生變化,你與世界的關系(結構量)就變了,你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同時,世界(社會系統)也必然要作出反應以適應新的關系你的改變。世界,就這樣被“改變”了。 比如你在生活中經常悉眉苦臉,這一定代表了你現在的位置和與世界的某種既事實上關系。如果你開始調整表情,諸事面帶微笑。進行了這個調整(改變自己)之后,與世界(社會)交換的信息就改變了,你和周邊的人際關系就發生了變化。微笑使你在社會中增加人緣和機會,這些機會必然使得你在社會中的位置發生變化,你會感到:世界變了! 美國一些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一種真正以友誼待人的態度,引起對方友誼待人的態度,引起對方友誼反應的比率高達60%至90%。領導此項研究的博士說:“愛產生愛,恨產生恨,這句話大致是不會錯的。”周易上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里的“變”,正是指自己“變”調整自己的狀態(心態、生態、形態)。改變自己,實質就是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改變世界,實質就是改變世界對自己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