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上海市松江區石湖蕩鎮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2016-2040年)(91頁).pdf

  • 資源ID:410815       資源大小:97.03MB        全文頁數:91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上海市松江區石湖蕩鎮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2016-2040年)(91頁).pdf

1、 2017年2月松江區石湖蕩鎮總體規劃松江區石湖蕩鎮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2015-2040)(含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COMPREHENSIVE PLAN AND GENERAL LAND-USE PLAN OF SHIHUDA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2015-2040 THE SPECIAL PLAN FOR THE NEAR-TERM KEY PUBLIC INFRASTRUCTURES IS INCLUDED.法定文件 (2015-2040)目錄 CONTENTS總則 .2第一節 規劃范圍與期限 .4第二節 規劃依據

2、.4第三節 規劃效力 .5第四節 上位規劃要求 .5第五節 規劃實施動態 .6第六節 重點關注問題 .14第一章 空間發展戰略 .20第一節 發展目標 .22第二節 鎮村體系 .24第三節 空間布局 .25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 .28第一節 耕地與基本農田保護 .30第二節 生態紅線保護 .34第三節 城市開發邊界 .36第四節 文化保護紅線 .38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40第一節 公共服務 .42第二節 住房保障 .46第三節 公共空間 .48第四節 綜合交通 .56第四章 單元規劃 .66第一節 單元劃分 .68第二節 城鎮單元 .70第三節 鄉村單元 .74第五章 近期實施

3、.76第一節 近期重點發展區域 .78第二節 近期重點建設項目 .82土地使用結構調整表圖紙:土地使用規劃圖四線管控圖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規劃圖單元圖則:古松社區單元規劃古松社區單元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塔匯社區單元規劃塔匯社區單元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塔匯社區單元原控制性詳細規劃物流園區單元規劃泖新-新姚-新源-東夏-洙橋片區單元規劃泖新-新姚-新源-東夏-洙橋片區單元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張莊-新中-金勝片區單元規劃張莊-新中-金勝片區單元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1規劃范圍圖2總則GUIDELINES3總則第一節 規劃范圍與期限

4、Scope & Term of Planning1. 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石湖蕩鎮行政轄區,東瀕永豐街道,南臨泖港鎮、新浜鎮,西接青浦區練塘鎮,北臨小昆山鎮,總面積為44.2平方公里。2. 規劃期限本規劃的規劃期限為2015年-2040年,其中:近期:2015年-2020年。遠期:2020年-2040年。第二節 規劃依據 Planning Basis1. 國家及地方法律法規、規范、技術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年)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建設部令第146號2006年)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標準(GB50137-2011)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

5、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市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951 號)上海市新市鎮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含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編制技術要求和成果規范(試行稿)(2016年)關于印發上海市新市鎮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審批操作管理規程(試行)的通知【滬規土資總(2016)101號】國家頒布的其他相關規范及技術標準2. 相關規劃成果及政府文件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國函【2001】48號上海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國函【2010】61號上海市生態保護紅線劃示規劃方案(公眾征詢意見稿)(2015年

6、)松江城鎮體系規劃(2000年)松江區區域總體規劃實施方案(2006-2020)(2006年)松江區石湖蕩鎮城鎮總體規劃(2010年新編版)石湖蕩鎮SJC10034、SJS50002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2012年)石湖蕩鎮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在編)4 總則 石湖蕩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松江區總體規劃(2015-2040)(在編)關于同意石湖蕩鎮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設計任務書的批復【滬規土資總資(2016)546號】第三節 規劃效力 Planning Authority本規劃一經批準應當作為本鎮域內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專項規劃等下位規劃的編制依據。下位規劃應當落實

7、本規劃明確的鎮域總體發展目標、空間布局和公共空間及各項設施安排等,并按照單元規劃的直接指導進行深化。下位規劃應在符合單元規劃確定的整單元用地規模和結構、功能布局、建筑總量、空間形態等要求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如對上述內容進行跨單元平衡的,需同步編制跨單元平衡方案。下位規劃應當優先保障公共空間、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落地,在滿足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對具體用地布局和建設規模進行深化。城市開發邊界內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建設項目管理的依據。項目實施過程中如遇情況需要對項目選址和相關指標進行調整的,在滿足單元整體要求和公共基礎設施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調整。城市開發邊

8、界外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含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是建設項目和土地整治項目管理的依據。項目實施過程中如遇情況需要對項目選址和相關指標進行調整的,在滿足單元整體要求和公共基礎設施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村莊規劃或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調整。第四節 上位規劃要求 Preliminary Plan Requirements發展定位:松江西南部經濟、文化分中心,具有現代物流、農業觀光旅游特色,功能完備、交通便捷、環境宜人的休閑宜居城鎮。1發展規模:人口,近期2020年,石湖蕩鎮域常住人口總規模為3.8萬人,遠期2040年,石湖蕩鎮域常住人口總規模為3.8萬人,城鎮化率87%;建設

9、用地規模,近期2020年控制在940公頃,遠期2040年控制在940公頃。2農用地保護: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6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267公頃。3生態環境:其中,生態紅線一級保護區面積為46公頃,為黃浦江上游水源一級保護區;生態紅線二級保護區面積3516公頃,包括黃浦江二級上游水源保護區、生態廊道、重要耕地、重要河道水系(黃浦江、斜塘、油墩港等)以及重要林地(包括黃浦江、斜塘、圓泄涇等河道兩岸的生態涵養林)4;其他集建區外的用地均為生態緩沖區,面積366公頃。土地整治:近期2020年,建設用地減量化目標227公頃。1. 松江區石湖蕩鎮城鎮總體規劃(2010年梳理版)2. 2016年7

10、月由市規土局提供石湖蕩鎮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設計任務書3. 石湖蕩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4. 上海市生態保護紅線劃示規劃方案(公眾征詢意見稿)(2015年)5總則第五節 規劃實施動態Planning Implementation Reviews1. 規劃編制情況石湖蕩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已獲得批復。根據規劃要求,至2020年,石湖蕩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2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267公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940公頃以內,補充耕地義務量157公頃,建設用地減量化任務227公頃。石湖蕩鎮集建區范圍較小,控規僅覆蓋李塔匯集鎮,已批控規為石湖蕩

11、鎮SJC10034、SJS50002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于2012年獲得批復。該控規覆蓋面積608公頃。2. 規劃實施動態 土規實施動態至2014年,根據國土二調更新數據,石湖蕩鎮建設用地規模達到1167公頃,超出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總量。集建區范圍445公頃,其中集建區內建設用地規模達到359公頃。耕地現狀1915公頃,低于規劃要求651公頃。 城規實施動態根據現場調查,2013年地面實際建設用地規模已達到11.7平方公里,占鎮域總面積的26.4%。按照上位規劃要求,至2040年,建設用地將整體減量。建設用地整體減量。規劃將鎖定建設用地總規模,逐年實施建設用地減量化任務,同時對存量用地進行逐步更

12、新優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按照上版總規,規劃將形成“二軸、兩帶、五組團、二心”的鎮區空間結構。規劃石湖蕩鎮鎮域分為三個功能分區,即城鎮生活區、產業區、農業與生態保護區。其中城鎮生活區和產業區組成了石湖蕩鎮集中建設區。空間結構基本按照規劃要求實施。對比2009年與2013年現狀用地,古松片區變化不大,新增城鎮建設用地主要位于李塔匯工業片區和唐明路、延壽路商業中心,發展的方向基本按照規劃,從原有塔匯公路沿線向西有序推進,符合規劃預期。2013年,石湖蕩鎮人均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不包括商業用地、商務辦公用地)用地面積僅4.52平方米,略低于國標5.5平方米;集建區內人均綠地4.3平方米,低于全市7平

13、方米/人的平均水平,也遠遠低于國標10平方米/人的標準。6 總則 石湖蕩鎮部分公益性設施人均用地不足。規劃將重點調整公益性設施供給結構,提高生活與生產的整體品質,實現石湖蕩鎮宜居、宜業、宜游的精致小鎮目標。石湖蕩鎮現狀居住用地主要服務于本地居民、動拆遷人口以及產業區工人,現狀居住用地規模較小,且已不能滿足各類安置租賃的需求。 居住用地規模不能滿足安置需求。規劃三處農民動遷安置房已實施一處,目前已建約30公頃,在建約7.2公頃,居住用地總規模目標值實現度45.2%。 控規實施動態石湖蕩鎮已批控制性詳細規劃包括SJC10034、SJS50002兩個單元,均位于李塔匯片區。其中,由于松江工業區石湖蕩

14、分區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承擔著區域級的產業功能,同時原集建區外緊鄰發展的威吾德物流園區項目也已建設使用。工業用地受松江工業區發展帶動顯著,控規范圍內工業用地總量已超標,而居住用地由于缺乏商品房帶動,建設用地指標實現度較低。此外,松江工業園石湖蕩分區內的規劃工業用地上仍有部分宅基地,未轉化為城鎮建設用地。居住及其配套的公服、綠地、道路、市政等用地穩步協調推進,總體完成情況接近一半。7總則已批控規圖8 總則 兩規合一現狀圖 土地利用現狀匯總表 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二調建設用地城規非建設用地161.77二調非建設用地城規建設用地143.65二調與城規建設用地不一致91.719總則土地使用現

15、狀圖10 總則 土地使用現狀表用地類型現狀用地面積(公頃)用地比例(%) 城鄉建設用地居住用地62.11.4 其中住宅用地47.5 1.1 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6.6 0.1 基礎教育設施8.0 0.2 公共服務設施22.4 0.5 其中行政辦公3.10.1 商業服務業11.20.3 文化用地1.20.0 體育用地00.0 醫療衛生3.40.1 教育科研0.50.0 文物古跡1.50.0 其他公共設施1.50.0 工業用地410.59.3 倉儲物流對外交通197.0 4.5 道路廣場20.2 0.5 市政設施46.11.0 綠地70.61.6 村莊建設用地337.7 7.6 城鄉建設用地合計11

16、66.6 26.4 水域未利用地其中水域490.9 11.1 其他未利用地4.2 0.1 水域未利用地合計495.1 11.2 農用地其中耕地1915.2 43.4 其他農用地840.8 19.0 農用地合計2756.0 62.4 總用地4417.4 100.0 11總則土地利用現狀圖12 總則 土地利用現狀表用地分類現狀面積鎮域(公頃)用地比例(%)土地總面積4417100.0 農用地耕地1915.2243.4 園地30.460.7 林地525.5311.9 養殖水面68.921.6 坑塘水面13.810.3 設施農業用地1.650.0 其他農業用地200.394.5 小計2755.9762

17、.4 建設用地城鎮工礦用地593.8613.4 農村居民點用地337.687.6 交通運輸用地217.164.9 其他建設用地17.920.4 小計1166.6126.4 未利用地河湖水面490.9211.1 灘涂葦地3.090.1 其他未利用地1.070.0 小計495.0811.2 13總則區位分析圖第六節 重點關注問題 Key Issues1. 交通區位:多條區域物流通道交匯的門戶型節點石湖蕩是滬杭城市發展帶上的節點城鎮,承擔著區域基礎設施廊道的職能。在上海新一輪總體規劃中,確定了上海聯系江浙地區的6條物流通道,石湖蕩位于滬湖物流通道和滬杭物流通道的交匯處,同時南北聯系的物流通道中郊環線

18、物流通道也匯聚于此。石湖蕩鎮成為上海西南部交通區位條件最好的鎮。14 總則 2. 產業抓手:電商物流產業,帶動城鎮整體發展按照松江區建設“上海輻射服務長三角地區的西翼門戶樞紐城市”的目標,石湖蕩將利用優越的交通區位條件,發揮門戶型節點作用,重點打造物流產業。同時,石湖蕩聚焦電商物流產業,定位于“松江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以避免傳統物流產業僅關注物流而忽視人流的弊端,逐步培育和發展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并以此作為轉型發展的發動機,帶動城鎮整體轉型升級。15總則3. 特色農業:現代農業具有示范效應松江區的家庭農場模式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取得了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環境改善和耕地保護的良好效果,得到中央和市

19、里的高度肯定,并在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被列為鼓勵發展的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之一。石湖蕩新源村的曹林坤農機一體互助示范點,獲得2015年度松江區麥子示范方三等獎。石湖蕩鎮在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上,具有示范效應。石湖蕩鎮第一產業總產值穩步增長,其中農業占比逐年下降。特點之一是副業發展迅速,年均增長率達到16.5%。特點之二是農副產品,質優安全的“石湖蕩”品牌初具知名度,包括五大農業特色產品。4. 人口用地雙減量:減量化任務艱巨根據2010年六普數據,石湖蕩鎮共有常住人口4.4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8萬人,外來常住人口2.6萬人。本地戶籍人口共2.7萬人,其中農業戶籍人口占55.6%

20、,約1.5萬人,非農戶籍人口1.2萬人。根據松江區總規匯報稿,2013年石湖蕩鎮常住人口4.6萬人。根據松江區統計年鑒,2013年石湖蕩農業人口1.1萬人,城鎮人口3.5萬人,城鎮化率76%。2014年,石湖蕩戶籍人口2.72萬人,出生率0.651%,死亡率0.949%,自然增長率-0.298%。外來人口從2012年開始逐年下降,到2015年上升為3.23萬人。石湖蕩鎮人口規模不大,人口增長速率符合2010版總規的規劃預期。一方面,本地戶籍人口有三分之一不在本地常住,另一方面,所有常住人口中,有60%是外來常住人口。按照松江區總規的要求,石湖蕩鎮在2040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3.8萬人以內,減

21、量的人口主要是由于“198”工業減量化帶來的產業吸引常住人口的外遷。另外,考慮到新增物流園區帶來的產業人口,規劃服務人口1.2萬人,共計5萬人,部分基礎設施保障以此人口測算設施需求。按照2020年鎮域總建設用地控制在9.4平方公里以內,對鎮域內部分村莊宅基地進行減量化,并在鎮區進行集中安置,涉及到農業人口約0.3萬人轉為城鎮人口。根據鎮域常住人口總量的回歸預測,至2040年鎮域常住人口3.8萬人,城鎮人口3.2萬人,城鎮化水平84.2%。2020年鎮域常住人口約3.8萬人,城鎮人口3.0萬人,城鎮化水平78.9%。16 總則 5. 康養旅游:健康食品與生態環境為休閑旅游和養生產業創造條件石湖蕩

22、的有機農副產品與浦江上游的自然生態環境,為上海中心城區以及松江新城提供了休閑旅游、農田觀光、鄉村體驗和健康養生的優良環境。而浦江之首作為松江區文化旅游的三張名片之一,其文化旅游的帶動效應將進一步加強,結合鄉村民俗文化以及鄉野公園的建設,將成為上海地區周末度假休閑地。 600650700750松江旅游業接待游客(萬人)7.8117.910.801020松江旅游業收入(億元)同比增幅+8.7%同比增幅+21.9%17總則6. 生態要地:生態保育責任重大石湖蕩北部的斜塘是黃浦江上游的水源保護區,同時還有沿滬昆高速和油墩港等重要水系的生態走廊,同時在黃浦江、斜塘、圓泄涇周邊還有多處生態涵養林,生態保護

23、區的面積占鎮域總面積的75%(實測78%),位列松江區第一,是松江區及上海市域的生態要地。引自上海市生態保護紅線劃示規劃方案上海市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示意圖18 總則 7. 新增鐵路:鐵路線位影響鎮區用地布局新規劃的滬湖鐵路,以及滬杭鐵路改線的鐵路線位將穿越鎮區,對建設用地布局有一定影響。目前線位尚在研究階段,根據最新的推薦線位,會占用閔塔公路北側的現狀建設用地,未來將在周邊增加部分建設用地,進行土地平衡。19第一章 空間發展戰略20CHAPTER ONE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第一節 發展目標第二節 鎮村體系第三節 空間布局PLANNING OBJECTIVET

24、OWNS AND VILLAGES SYSTEMSPATIAL LAYOUT 21第一章 空間發展戰略第一節 發展目標 Planning Objective1. 總體目標:承接市區兩級功能,東西協同發展以“一鎮兩貌三業”為特色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精致品牌門戶小鎮2. 城鎮性質: 上海西南門戶小鎮石湖蕩境內有多條鐵路、高速公路、區域性主干道與重要航道經過,交通區位優勢突出。同時其位于滬杭與滬湖兩條物流通道的交匯點,是上海的門戶型節點,也是承接滬杭區域設施走廊的重要載體。 松江西南經濟、文化分中心石湖蕩的經濟水平在松江西南部具有一定影響力,具有西南門戶鎮的帶頭作用。以浦江之首為核心的文化設施,將整

25、合周邊地區,共同成為松江西南的文化地標。 具有生態農業及觀光旅游特色的精致品牌小鎮石湖蕩農業經濟發達,農業生產模式具有特色及示范效應,未來將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形成農業觀光休閑、都市鄉村旅游等產業。石湖蕩鎮綜合發展指標表指標類別指標名稱單位引導控制要求基準年2020年2040年人口規模常住人口規模萬人引導4.63.83.8人口密度萬人/平方公里引導0.100.080.08土地利用耕地保有量公頃控制-22602260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公頃控制-22672267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面積公頃控制-96138土地整治補充耕地公頃控制-402444現狀建設用地減量化指標公頃控制-365431一級生態紅線保護

26、區建設用地比例%控制255二級生態紅線保護區建設用地比例%控制18151522第一章 空間發展戰略 指標類別指標名稱單位引導控制要求基準年2020年2040年建設用地總規模公頃控制1167940940新增建設用地面積公頃控制-138204城市開發邊界內建設用地規模公頃控制-425435人均建設用地面積平方米/人控制-247247人均城鎮建設用地面積平方米/人控制-186195人均文化用地平方米/人控制-0.60.6文化保護紅線范圍公頃控制-153.8153.8公共保障租賃性住房比重%控制-55新增住宅適老型達標率%引導-9090人均住宅用地面積平方米/人引導-21.022.360歲以上老年人口

27、人均養老床位數張/人控制-0.10.1人均養老設施用地平方米/人控制-0.510.51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文化、體育、醫療設施)覆蓋率%控制-90100基礎教育設施覆蓋率%引導-95100人均教育用地平方米/人控制-2.62.8人均體育用地平方米/人控制-0.240.24人均醫療用地平方米/人控制-1.241.24社區級醫療設施覆蓋率%引導-8090社區級文化設施覆蓋率%引導-8590公共開放空間5分鐘步行可達率%控制-90100綠道長度公里控制-51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平方米/人控制4.313.515.0鎮區綠化覆蓋率%引導-3840森林覆蓋率%控制-1825路網密度公里/平方公里引導-2.

28、22.5公交線網密度公里/平方公里引導-2.02.0綠色交通出行比重%引導-6075軌道交通600米半徑覆蓋人口和崗位數的比例%引導-公交站點300米半徑覆蓋人口和崗位數的比例%引導-8595生活生態岸線長度占比(鎮區)%控制-6580河面率%控制11.213.014.8水功能區達標率%控制-80100區域環境噪音符合聲環境功能達標率%控制-90100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控制-9095新建建筑綠色建筑達標率%引導-90100城鄉污水處理率%控制-95100固廢無害化處理率%控制-9510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控制-95100化肥施用強度(折純)千克/公頃控制-330297空氣質量好于或等于二

29、級標準天數天/年控制215250300主要救災資源服務覆蓋率%控制-100100人均避難場所面積平方米/人控制-人均綜合用電量伏安引導-41934193人均綜合用水量立方米/人引導-0.400.40產業發展工業用地占比%控制9.54.24.2存量工業用地減量化比例%控制-55.2-23第一章 空間發展戰略第二節 鎮村體系 Towns And Villages System1. 鎮村體系至2013年,石湖蕩鎮鎮域常住人口規模4.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5萬人,城鎮化率76%。現狀鎮村體系由“2個集鎮1個中心村10個行政村”組成。其中行政村包括:泖新村、新姚村、新源村、洙橋村、東夏村、張莊村、新中

30、村、東港村、金勝村和金匯村。隨著城鎮化進程以及土地集約利用的不斷推進,石湖蕩鎮部分村莊實現鎮區內的統一安置。鎮域內保留新源村、泖新村、新姚村、洙橋村、東夏村、張莊村、新中村和金勝村,至2040年規劃鎮域人口規模3.8萬人,城鎮人口3.2萬人,城鎮化率84.2%。規劃石湖蕩鎮鎮村體系為“2個集鎮1個中心村8個行政村”。集鎮主要以居住生活、工業生產功能為主;中心村以農村拆遷集中安置功能為主;其他農村地區以農業生產、生態保育、旅游休閑功能為主。鎮村體系規劃圖24第一章 空間發展戰略 2. 農村居民點布局規劃石湖蕩鎮域內的現狀農村居民點分為改造發展類、保留整治類和復墾類三類進行發展引導和控制。 改造發

31、展類洙橋村雖與鎮區交通聯系不便,但緊鄰區域快速交通廊道,未來將把握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并與新源村、東夏村共同發展健康養生產業。 保留整治類新姚村、泖新村、張莊村、新中村、金勝村保留部分居民點,在限制規模的前提下開展整治,梳理景觀,完善設施環境,依托自然資源優勢,發展現代農業以及生態休閑旅游,實現特色產業與旅游業良性互動。 復墾類東港村、金匯村大部分農村居民點均在2040年前動遷,全部用于土地復墾,作為新增耕地。鎮村發展圖25第一章 空間發展戰略 四軸-松蒸公路、閔塔公路的東西聯系主軸和辰塔路、五朱公路-昆港公路的南北發展主軸松蒸公路和閔塔公路是聯系鎮區東西兩片區的交通干道。辰塔路是李塔匯片區聯系

32、松江新城的功能紐帶,五朱公路-昆港公路是跨越石湖蕩斜塘和圓泄涇南北聯系新浜和小昆山鎮的功能紐帶。 2. 功能布局石湖蕩城市開發邊界內以城鎮功能為主,分為兩個功能片區;城市開發邊界外以農業生產、生態涵養功能為主,分為三個功能片區。 古松居住社區指石湖蕩集鎮,位于斜塘以西,滬杭鐵路以北,滬昆高速以東。未來以生活功能為主,該社區將現狀行政辦公用地更新改造為康養設施,形成西片區的健康養生服務核心。原有的工業用地進行改造升級。 塔匯產業綜合社區指李塔匯集鎮,位于斜塘以東,閔塔公路沿線。未來以電商物流產業帶動鎮區整體發展,形成產城融合的綜合功能片區。該社區對現有部分工業用地改造升級,發展電商物流產業,同時

33、,將現有行政辦公設施改造為電商產業孵化基地。 健康養生片區指洙橋村,位于圓泄涇以南。由于交通條件所限,洙橋村與鎮區聯系不便,規劃利用其與松江新城及中心城區相聯系的便捷交通設施,以及優質的自然生態環境,發展健康養生社區,結合現有農村住宅和公共設施,形成生態化、田園化的高品質康養設施。第三節 空間布局 Spatial Layout1. 空間結構:一核三廊、兩心四軸 一核浦江之首文化休閑核心以浦江之首、鄉野公園為依托,形成浦南地區的重要文化地標,集瞻仰景觀、文化旅游、生態休閑于一體的景觀功能核心區。 三廊斜塘、圓泄涇、黃浦江濱水景觀廊道在斜塘、圓泄涇、黃浦江沿線形成農業觀光和生態旅游的景觀廊道,結合

34、慢行系統和旅游線路串聯文化設施及鄉村休閑設施點。 兩心塔匯集鎮中心、古松集鎮中心塔匯集鎮中心以李塔匯集鎮以及松江工業園區石湖蕩分園形成以電商物流產業為主導的產城融合的綜合城鎮功能區。古松集鎮中心以石湖蕩集鎮以及洙橋村養生產業基地形成以現代農業、健康養生為主導的綜合城鎮功能區。26第一章 空間發展戰略 優質糧食作物產業片區指斜塘以東、黃浦江以北片區。由于該片區靠近李塔匯集鎮和工業園區,外圍村莊大部分遷并入集鎮和中心村,因此該片區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形成以石湖蕩品牌為特色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及農田風貌區。 生態休閑農業觀光片區指斜塘以西、黃浦江以北片區。該片區依托多樣化的現代農

35、業休閑體驗及觀光設施,結合特色農莊與鄉村體驗活動,形成集生態涵養、文化旅游、休閑體驗、農業觀光于一體的村莊、農田及鄉野公園的交織區域。3. 土地使用根據上位規劃要求,本規劃需明確建設用地管制分區。城市開發邊界以內均為城鎮工礦用地區,共計452公頃;城市開發邊界以外建設用地區域為其他建設用地區,面積505公頃;此外,明確劃示城市開發邊界外的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2846公頃;城市開發邊界外除上述區域,其他用地均劃入其他農地區,面積614公頃。古松片區石湖新路以西部分作為戰略預留區,面積32公頃。空間結構規劃圖27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28第一節 耕地與基本農田保護第二節 生態保護紅線第三節 城市開發

36、邊界第四節 文化保護紅線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BASIC FARM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CULTURAL PROTECTION RED LINECHAPTER TWO COMPREHENSIVE LAND USE29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第一節 耕地與基本農田保護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Basic Farmland1. 基本農田保護根據上位規劃要求,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267公頃(以國土部最終上報的基

37、本農田保護面積為準)。結合石湖蕩鎮未來發展需求,考慮村莊遷并等問題,規劃在上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本鎮基本農田圖斑適當調整和優化,規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267公頃。原則上基本農田應優先集中布局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保護區外基本農田減少的圖斑面積應小于保護區內增加的基本農田圖斑面積。劃定A類基本農田圖斑面積1540公頃,B類基本農田圖斑面積727公頃。根據上位規劃,劃定石湖蕩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為2846公頃,位于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A類基本農田面積1510公頃,占A類基本農田總面積的98%。2. 耕地保護至2040年,石湖蕩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60公頃,根據規劃方案,預計建設占用耕地13

38、8公頃。鼓勵通過綜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促進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按照新增建設用地占耕地“占一補一”的原則,通過土地整治補充耕地為444公頃,同時承擔345公頃全區統籌的耕地保護任務。30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 基本農田和建設用地管制圖1231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基本農田保護區保護面積表基本農田保護區編號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公頃)基本農田面積(公頃)A類B類11406.83827.14452.0721439.32713.04275.45小計2846.151540.18727.52土地整治規劃表類型調整至地類合計(公頃)耕地1、土地整理3853852、土

39、地復墾4044043、土地開發004、其他-345-345合計444444耕地占補平衡表規劃期間補充耕地面積規劃期間減少耕地面積規劃期間+-增加合計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土地開發其他減少合計建設占用災毀其他規劃期4443854040-34513813800306注:根據耕地保護任務量和義務量分離原則,“其他”數值為負,表示用于承擔全區統籌的耕地保護任務。3. 農業生產布局石湖蕩鎮糧田面積17408畝,組建家庭農場134戶,經營面積16085畝,占比92.4%(松江區2015年末為92.5%),2014年戶均規模120畝。到2015年底共組建機農互助點15個,帶動戶數77戶,占家庭農場總數的57.5%

40、。未來石湖蕩鎮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提高主要在于機種機械化程度的提升。32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 石湖蕩鎮農業生產規模較大,主要農業生產作物包括優質商品糧、特色經濟作物、綠色林地為主。按照石湖蕩鎮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在編)的預測,到2020年,石湖蕩糧食生產面積保持17000畝、蔬菜面積保持1000畝、水產面積保持638.12畝。未來,松江區家庭農場將“提高比例,擴大規模,機農一體,延長承包期”,實現“農民職業化和專業化、家庭農產多元化”。至2020年,松江區家庭農場戶數減半,戶均經營規模擴大到200-250畝,實現機農一體和種養結合兩種模式的全覆蓋。農業布局圖33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第二節 生態

41、保護紅線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 1. 生態紅線劃定落實市級生態保護紅線要求,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品質,本次規劃增加生態紅線二級保護區面積15公頃,實現在石湖蕩鎮域內生態紅線保護區的精確落地,包括: 生態紅線一級保護區:位于斜塘西側的黃浦江上游水源一級保護區,面積為46公頃。 生態紅線二級保護區:主要為沿斜塘、圓泄涇、黃浦江的水源二級保護區和沿G60、油墩港的生態走廊保護區,面積為3531公頃,其中包括了重要耕地與林地的生態保護范圍。 生態緩沖區:面積388公頃。規劃至2040年,森林面積覆蓋率達到25%。2. 生態紅線一級保護區石湖蕩鎮生態紅線一級保護區為黃

42、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為禁建區。該區域內應依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以及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進行管理,徹底清退無關的建設用地,不可新增建設用地,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范圍內建設用地比例控制在5%,不可新增經營性建設用地。現狀建設用地減量化近期目標3公頃,同時規劃原水提升泵站涉及在保護區內新增用地1公頃。3. 生態紅線二級保護區生態紅線二級保護區是生態保護的重要區域,以生態維護為重點,作為限建區,禁止對主導生態功能產生引導的開發建設活動,控制線性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和獨立型特殊建設項目用地。4 石湖蕩鎮的生態紅線二級保護區內應逐步實現工業用地減量,搬遷零星的農村居民點,除基本農田保護區外的

43、農用地,鼓勵農林復合,大力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區域生態環境。4. 引自上海市生態保護紅線劃示規劃方案(公眾征詢意見稿)34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 黃浦江上游水源二級生態保護區:范圍內建設用地比例控制在15%,不可新增經營性建設用地。現狀建設用地減量化近期目標187公頃,減量化用地中用于農林復合用地的面積為9公頃。沿G60、油墩港的生態走廊保護區:范圍內建設用地比例控制在15%,現狀建設用地減量化近期目標294公頃,減量化用地中用于農林復合用地的面積為19公頃。4. 生態緩沖區生態緩沖區面積388公頃,該范圍內建設用地比例控制在12%,不可新增經營性建設用地。現狀建設用地減量化目標56公頃,減量化

44、用地中用于農林復合用地的面積為21公頃。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圖35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管制分區圖第三節 城市開發邊界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1. 城市開發邊界劃定落實上位規劃要求,根據城鎮建設用地集中連片的原則,劃定城市開發邊界范圍。城市開發邊界以內為城鎮工礦用地區,共計452公頃;城市開發邊界以外為基本農田保護區、其他農地區和其他建設用地區,共計3965公頃。鎮域現狀建設用地面積1167公頃。其中,城市開發邊界內的建設用地面積357公頃,城市開發邊界外的建設用地810公頃。鎮區外保留439公頃現狀建設用地,主要為保留宅基地、交通設施用地;拆除371公頃建設用地,包括工

45、業用地和宅基地。拆除建設用地騰挪指標中80公頃用于滿足鎮區內新增建設需求。規劃鎮域建設用地總規模940公頃。近期,石湖蕩鎮建設用地總規模不得超過940公頃,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247平方米以內;遠期,建設用地規模上限不變,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247平方米以內。城市開發邊界內,近期建設用地規模不得超過425公頃,人均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142平方米,遠期建設用地規模435公頃,人均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136平方米;城市開發邊界外,近期建設用地規模不得超過515公頃,遠期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505(其中9公頃未落地,該類用地以36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 安置和產業服務功能為主)。落實上位規劃要求,劃定城市開發

46、邊界范圍。同時,劃定現狀已建區、規劃新增區、限建區以及禁建區。2. 現狀已建區石湖蕩鎮現狀已建區的面積共736公頃,其中城市開發邊界內357公頃,城市開發邊界外379公頃。3. 規劃新增區石湖蕩鎮規劃新增區均為通過對城市開發邊界外建設用地減量化獲得,面積共204公頃。其中,城市開發邊界內新增建設用地共78公頃。根據規劃要求,近期減量化目標為365公頃,遠期減量化目標431公頃,主要位于城市開發邊界外。4. 限建區限建區是石湖蕩鎮域內除現狀已建區、規劃新增區以及禁建區外的區域,面積為3415公頃,該區域大部分用地位于生態紅線二級保護區內,這類用地區域的控制要求應根據生態紅線二級保護區的相關要求執

47、行。5. 禁建區禁建區是石湖蕩鎮域內黃浦江上游水源一級保護區劃定的區域,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執行保護要求,禁止無關的建設行為,禁建區面積為46公頃。37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第四節 文化保護紅線Cultural Protection Red Line1. 文化保護紅線劃定石湖蕩鎮域內劃定文化保護紅線,面積共計153.8公頃。其中文物保護單位面積1.5公頃,文化設施面積2.3公頃,自然文化風貌區面積150公頃。2. 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風貌區將現狀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塔所在的延壽寺劃入文化保護紅線,嚴格保護,面積為1.5公頃。3. 自然文化風貌區浦江之首是石湖蕩鎮最重要的景觀資源和歷史地標,是黃浦江

48、母親河的源頭,圓泄涇、斜塘在此交匯成為黃浦江起始處。同時它與佘山、廣富林齊名,是松江三張名片之一,作為松江十二景之一的“浦江煙渚”,河道沿岸皆是郁郁蔥蔥的黃浦江生態涵養林,具重要景觀價值。歷史上看,它是石湖蕩地區的重要渡口,三江匯流處的三角地俗稱“三角渡”,曾為泖港、石湖蕩等地人們往來,或去縣城的必經渡口。38第二章 土地綜合利用 浦江之首現狀已建設成為1處自然文化公園,公園主體建筑為水文化展示館,包括盛唐風格的“春申堂”和“疏流利運”的寶塔、塔內有鎮水龍王,前有“浦江之首”巨石。規劃將浦江之首公園及周邊區域納入自然文化風貌區,保護其歷史水文變遷的風貌特征,該范圍面積約120公頃。泖島和金泖漁

49、村作為漁耕文明的傳承地,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納入自然文化風貌區保護,面積約30公頃。4. 文化設施集聚區將古松園、文體中心、古松文化分中心3處文化設施劃入文化保護紅線。古松園,“江南第一松”作為石湖蕩歷史文化展示區域,集聚鎮區民俗文化活動;鎮文體中心及古松文化分中心,主要作為居民日常文化體育活動場所。文化保護紅線規劃圖39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40第一節 公共服務第二節 住房保障第三節 公共空間第四節 綜合交通PUBLIC SERVICEHOUSING ASSURANCEPUBLIC SPACE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CHAPTER THREE GUAR

50、ANTEE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INFRASTRUCTURES 41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第一節 公共服務 Public Service1. 發展規模與總體布局2015年,石湖蕩鎮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面積為20.80公頃,僅占建設用地的1.78%,人均4.52平方米/人,部分配套設施比較缺乏。 5規劃以“地區級社區級”二級體系進行配置,另包括基礎教育設施。其中,社區級設施以15分鐘生活圈形成的社區單元為配置依據,基本實現社區單元公共服務半徑全覆蓋。規劃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面積共計26.45公頃,人均6.96平方米/人,主要包括各級行政辦公設施、文化設施

51、、體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基礎教育設施、商業設施、福利設施、綜合設施8類,另外還包括現狀文物古跡設施用地1.46公頃和宗教設施0.18公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用地指標一覽表用地性質用地面積(公頃)現狀規劃用地面積(公頃)人均用地()用地面積(公頃)人均用地()地區級公服設施行政設施0.120.03 0.120.03 教育設施0.47 0.10 0.470.12 醫療設施3.00 0.65 3.000.79 文化設施00.00 1.840.48 文物古跡設施1.46 0.32 1.460.38 宗教設施0.180.04 0.180.05 社區級公服設施行政辦公設施2.97 0.65 1.170.3

52、1 文化設施*1.200.26 0.470.12 體育設施*00.00 0.960.25 醫療設施0.38 0.08 1.710.45 商業設施1.70 0.37 1.870.49福利設施1.340.29 1.640.51 綜合設施0.00 0.00 0.960.25 基礎教育設施九年一貫制學校6.501.41 7.902.08 幼兒園1.48 0.32 2.700.71 共計20.804.52 26.456.96 注:文體中心合并設置文化設施和體育設施,因此用地指標按比例進行分配。5. 引自松江區石湖蕩鎮總體規劃前期研究報告42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2. 行政辦公

53、設施石湖蕩現有獨立用地的行政設施10處。古松片區包括石湖蕩鎮政府、石湖蕩土管所、市容環境協管隊、古松居委會、派出所各1處;李塔匯片區包括塔匯居委會、市容環衛所、派出所、金勝村民委員會、長勝村民委員會各1處;現狀行政設施用地面積2.97公頃。保留城市開發邊界內的行政設施用地3處,分別是石湖蕩土管所,塔匯居委會(市容環衛所),塔匯派出所各1處,恢復老鎮政府為石湖蕩鎮政府用地。規劃行政辦公設施用地面積1.29公頃,人均用地達到0.34平方米。規劃新增的非獨立行政辦公設施,應結合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進行綜合設置。社區級行政辦公設施根據15分鐘生活圈的布局要求,服務半徑一般為1000米范圍內,結合社區

54、服務中心綜合設置,規劃不單獨設置用地。43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3. 文化設施現狀文化設施1處,為育新路酬勤路東南文化設施,占地1.2公頃。文化設施用地按照每千人100平方米配置。根據2040年預測常住人口3.8萬人計算,需布局0.38公頃文化設施用地。6規劃文化設施用地2.31公頃,人均用地不得低于0.61平方米/人。其中,地區級文化設施用地1.84公頃,社區級文化設施用地0.47公頃。規劃浦江之首文化設施。改建現狀育新路酬勤路東南文化設施,規劃與體育設施綜合設置。規劃古松園文化設施1處,位于學府路近廣庵路。規劃古松文化分中心設施1處,位于學府路以南、石湖新路以西。社區級文化設施根

55、據15分鐘生活圈的布局要求,服務半徑一般為1000米范圍內,結合社區服務中心綜合設置,主要包括社區文化活動站、老年人活動室等,以滿足廣大市民的日常文化生活需要。4. 基礎教育設施現狀共有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幼兒園。現狀用地面積7.98公頃。教育設施用地按照每千人75-85平方米配置,包括社會教育機構與特殊教育學校等。根根據2040年預測常住人口3.8萬人計算,需配置0.29-0.32公頃。 幼兒園用地按照每千人720平方米配置,小學用地按照每千人1032平方米配置,初中用地按照每千人919平方米配置,共計每千人用地面積2671平方米,根據2040年預測常住人口3.8萬人計算,共需布局基礎教

56、育設施用地10.1公頃。7但由于石湖蕩鎮的人口年齡結構屬于深度老齡化及少子化,且高于松江區平均水平,同時由于石湖蕩靠近松江新城,現狀大量學齡前兒童在松江新城入幼兒園,因此建議通過現有幼兒園提高容積率的方式,滿足幼兒園的配建需求。在已批控規的基礎上,基礎教育設施應與居住用地同步建設,或先期建設。優化基礎教育設施布局,按照幼兒園300米、小學500米、中學1000米的服務半徑,覆蓋居住用地95%以上的區域,100%覆蓋15分鐘生活圈的范圍。規劃基礎教育設施10.6公頃,人均用地不得低于2.79平方米/人。保留現狀古松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規劃擴建現狀李塔匯學校(九年一貫制學校)。規劃擴建松江區石

57、湖蕩幼兒園;規劃擴建塔匯中心幼兒園;規劃新增新中村幼兒園。同時通過提高容積率,滿足幼兒園建筑面積配建需求。6. 根據上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技術準則中,7.3章節中區級公共服務設施標準7. 松江區教育局提供的數據44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5. 體育設施石湖蕩鎮現無體育設施,僅以學校和社區綜合設置的體育活動場所服務居民,體育設施嚴重不足。體育設施用地按照每千人240平方米配置,根據2040年預測常住人口3.8萬人計算,需布局0.91公頃體育設施用地。7規劃新增體育設施用地0.96公頃,與育新路酬勤路東南文化設施綜合設置,人均用地面積0.24平方米。社區級體育設施根據15分鐘生活圈的布局要求

58、,服務半徑一般為1000米以內,結合社區服務中心綜合設置。6. 醫療衛生設施現狀共有2所醫院,包括松江區精神衛生中心、石湖蕩衛生服務中心李塔匯分中心,分別位于塔匯公路、塔匯公路育新路、石湖新路東柵路,總用地面積3.38公頃。醫療衛生設施用地按照每千人112-142平方米配置,根據2040年預測常住人口3.8萬人計算,需布局0.43-0.54公頃醫療衛生設施用地。7規劃醫療衛生設施用地4.71公頃,人均用地不得低于1.24平方米/人。保留松江區精神衛生中心。規劃遷建塔匯衛生院至延壽路育新路東南。保留古松衛生中心。其他社區衛生院根據15分鐘生活圈的布局要求,結合社區服務中心綜合設置,包含衛生服務中

59、心、衛生免疫、衛生所等。7. 其他社會服務設施現狀福利設施2處,包括古松福利院和鎮養老院,總用地占地1.1公頃,人均0.24平方米/人。福利設施用地按照每千人152平方米配置,根據2040年預測常住人口3.8萬人計算,需布局0.58公頃福利設施用地。規劃福利設施用地1.64公頃,人均0.51平方米/人。保留古松福利院;保留鎮養老院。規劃新增延壽路育新路東南福利設施1處。規劃綜合設施用地0.96公頃,人均0.24平方米/人。規劃新增松蒸公路石湖新路西南綜合服務設施1處;新增酬勤路育新路西南社區綜合服務設施1處。45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第二節 住房保障 Housing Assuranc

60、e1. 發展規模在滿足石湖蕩鎮發展需求的同時,完善對保障性住宅的基本供應,解決民生居住、動遷安置等問題,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發展的共同目標。2013年,石湖蕩鎮鎮域現狀居住用地面積為3.85平方公里,占城鄉建設用地的33.0%,人均居住用地面積83.7平方米;集建區內現狀居住用地面積93公頃。目前,石湖蕩鎮在兩個集鎮分別布局了兩大居住組團,分別為古松居住組團和塔匯居住組團。 8根據2040年石湖蕩鎮鎮域常住人口規模3.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萬人的規模,規劃城市開發邊界內住宅用地總量控制在71.2公頃以內。住宅建筑總面積控制在110萬平方米以內,住宅總套數達到1.03萬套,套均面積10

61、6.8平方米,人均住宅用地面積達到22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積達到34平方米。2. 住房結構石湖蕩鎮住房可分為集資房和自建房兩種。該兩類住房均無房屋產權證,且自2001年起,石湖蕩鎮停止審批土地自建房。考慮到石湖蕩鎮規劃期內需要完成減量化任務,鎮域內農村宅基地上拆遷面積約72.3萬平米。按照1:1.1拆賠,共需安置住宅建筑面積約79.6萬平米。其中,安置類居住用地主要位于塔匯居住組團中,住宅用地面積25公頃,部分位于古松居住組團中,住宅用地面積10公頃,該類住宅建筑以小高層為主、多層為輔。同時,通過城市開發邊界外的古松集建區以西及中心村南的部分新增安置用地進行安置,該類用地共計18公頃。合計可

62、用于安置的用地53公頃,滿足石湖蕩鎮減量化所需的農民安置住房需求。8. 引自松江區石湖蕩鎮總體規劃前期研究報告46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居住用地規劃圖3. 住房政策引導石湖蕩鎮住房以滿足鎮域內居民及農村宅基地拆遷安置為主,適當考慮商品房。規劃建議在塔匯居住組團中,在滿足本地居民居住的情況下,適當考慮商品房,解決產業人口的居住需求。規劃建議在古松居住組團中,在滿足本地居民居住的情況下,適當考慮商品房,用于養生產業帶來的相關居住需求。規劃租賃房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47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1. 公共開放空間網絡規劃構建多層次的鎮域公共開放空間網絡。依托斜塘、圓泄涇以及黃浦江及

63、其沿線的濱水綠道構建開放空間骨架,向西聯系小昆山鎮、練塘鎮,向東與松江新城南岸濱水地區相銜接,同時對內聯系各重要景觀節點包括,浦江之首、泖島鄉野公園等;依托沿滬昆高速和油墩港生態廊道,對外聯系永豐街道及泖港、新浜、小昆山三鎮;依托鄉村水系、田野道路,形成以農業觀光為主的慢行系統。河道水系:石湖蕩地處古代三泖河邊緣的湖蕩、水鄉地區,河蕩水系縱橫。有市、區級河道12條,鎮、村級河道98條。油墩港兩側多工業開發,硬質化程度相對較高。規劃水面率達到14.8%,其中已劃示河湖水面率為11.3%。鼓勵通過河湖林地結合、河湖綠地結合,河湖與農田水利結合等建設模式,落實規劃水面率要求,集約利用土地。石湖蕩鎮規

64、劃河道一覽表河名河道等級藍線寬度(米)水質控制標準大蒸港市級河道125二類圓泄涇市級河道125二類斜塘市級河道150二類油墩港市級河道140二類橫潦涇市級河道240二類豎潦涇市級河道240-泖河市級河道250三類壩河區級河道60四類石湖蕩港區級河道12四類南界涇區級河道70四類 小橫潦涇區級河道60-秀春塘區級河道60-第三節 公共空間 Public Space48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水系規劃圖49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公共綠地:規劃人均公共綠地15.0平方米/人。依托水網特色,在油墩港、躍進河兩側各布局2個帶狀公園,提升鎮區生態環境品質,營造城鎮景觀特色。同時,鎮區內依

65、據均好性原則,在居住生活區域內布局7個社區級公園。其中,社區級公園面積服務半徑為500米,石湖蕩集鎮布局3個,李塔匯集鎮布局4個,服務半徑基本覆蓋居住生活區域。公共綠地規劃圖規劃公園一覽表公園等級公園名稱用地規模(公頃)地區級公園油墩港帶狀公園(兩側)8.0 躍進河帶狀公園6.0 社區級公園古松社區公園A1.0 古松社區公園B1.7石湖蕩港社區公園0.9塔匯社區公園A0.6 塔匯社區公園B0.4 塔匯社區公園D0.5 塔匯社區公園E1.2 50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51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2. 城鎮空間景觀 古松片區形成兩橫一縱的景觀風貌骨架。以現狀T字型水系港汊為基礎,

66、沿石湖蕩港形成緊湊有序的空間肌理和江南水鄉風貌建筑群,突出學府路作為景觀林蔭大道。構筑水鄉街巷特色、江南民居特征。典型的水鄉空間格局:城鎮沿東西向河道發展,住宅依河而建;形成與河道平行的東西向主街,街巷窄小,尺度親人。顯著的江南民居建筑特征:建筑平面多以一字型、曲尺形為主,圍合形成一定的院落空間;立面形式多用江浙民居常用的馬頭墻、觀音兜形式;屋頂形式因古時沿海抗風需要的廡殿、歇山屋頂形式。52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塔匯片區形成兩軸一心的景觀風貌骨架。以油墩港帶狀公園和躍進河帶狀公園所形成的“T”字型空間的基礎,形成現代風貌的公共活動空間,在李塔匯老鎮中心及文化中心周邊形成公共景觀核心

67、,并體現鎮區活動。 塔匯片區空間景觀結構圖 古松片區空間景觀結構圖53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4. 空間形態 李塔周邊風貌控制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塔(SJ-W-009-S),位于延壽寺內。根據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技術規定,李塔保護范圍為塔周圍2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延壽路、南至李塔街、西至塔匯路、北至現狀唐明路以北40米。保護范圍內不得新建建筑。建設控制范圍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筑應當在高度、體量、色彩和空間布局等方面與李塔風貌特色相協調。并按規定程序予以報批。 高度分區控制郊區城鎮的一般地區應以二級、三級高度分區為主,形成以多層和小高層為主(24-50米)的基準高度;城市公共活動中

68、心區、交通樞紐地區等重點地區局部可采用四級高度分區,布局100米以下的標志性建筑;不宜采用五級高度分區。9 由于石湖蕩鎮作為遠郊城鎮,人口密度較低,且需考慮風貌要求。因此,城市開發邊界內建筑以多層、小高層為主,除部分居住地塊采用三級分區外,其余均采用二級分區。城市開發邊界外建筑以低層為主,采用一級分區。 強度分區控制郊區城鎮一般應按照城鎮內部各地區與城鎮中心的區位關系確定強度區,強度區分為三個等級。城鎮中心區域為三級強度區、與城鎮中心相鄰區域為二級強度區、其它地區為一級強度區。109. 引自上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技術準則5.3章節10. 引自上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技術準則4.4章節建筑高度分區示意

69、圖54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開發強度分區示意圖城市開發邊界內,以二級強度分區為主,部分居住地塊采用三級分區,在遵守集約利用土地的原則下,塑造具有遠郊城鎮的特色城鎮空間;城市開發邊界外,建設用地主要為區域交通用地、保留宅基地和少量旅游休閑組團用地,應以一級強度分區為主,保留較好的田園風貌。55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第四節 綜合交通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1. 公共交通至2040年,常規公交線網密度不低于2.0公里/平方公里,線網長度約為20公里。共設置2處公交首末站。公交樞紐站位于中心村南部,占地0.48公頃。擴建古松片區的公交首末站,占地0

70、.34公頃。對于開發邊界內公共交通場站原則上采用綜合開發、優先設置租賃性住房;對于開發邊界外公共交通場站鼓勵綜合開發。2. 鐵路規劃預留滬湖鐵路和滬杭城際鐵路線位。3. 道路系統針對石湖蕩鎮兩個鎮區相對獨立、分隔較遠的現狀,規劃重點加強東西兩個鎮區的聯系,同時打通南北對外交通的聯系節點。至2040年,石湖蕩鎮域路網密度達到2.5公里/平方公里。 路網體系規劃形成“兩橫、三縱”的干路網體系。兩橫,即松蒸公路、閔塔公路;三縱,即廣庵路、五朱公路-昆港公路以及辰塔路。規劃預留S32/G1501匝道方案用地。 交通優化策略增加南北向五朱公路-昆港公路,沿斜塘及圓泄涇規劃濱水景觀道,提升浦江之首景區的交

71、通可達性。集鎮片區加密路網,完善道路系統,增強路網對周邊用地帶動作用。56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公交系統規劃圖路網規劃圖57第三章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保障 道路規劃一覽表序號路名道路等級紅線寬度(米)1閔塔公路主干道602松蒸公路主干道403昆港公路主干道404五朱公路主干道405金玉路主干道406辰塔路主干道407廣庵路主干道248長石路次干道329石湖新路次干道2410甘德路次干道2411新村公路次干道2412李塔匯路次干道2413唐明路次干道2414長塔路次干道2015學府路次干道2016育新路次干道2017延壽路支路1618酬勤路支路1619李塔街支路1658第三章 公共服務

72、與基礎設施保障 4. 慢行系統 濱水步行系統依托鎮域道路以及豐富的濱水通道,打造通往濱水岸線的步行系統,主要包括斜塘、圓泄涇以及黃浦江等主要河道沿線,串聯泖島鄉野公園、浦江之首鄉野公園等郊野景觀設施。規劃建議主要濱水步行通道保持連貫,且寬度不低于5米。 田間游憩系統以農業景觀為主的觀光小道,滿足城市人群周末休閑度假慢跑的需求,形成特色化景觀路徑。5. 靜態交通規劃建議建筑配建停車泊位、路外公共停車泊位、路內公共停車泊位比例分別達到10%、18%和72%。規劃公共停車場兩處,不低于0.7公頃,可容納280輛標準車。古松片區結合石湖蕩火車站設置,占地0.4公頃。塔匯片區位于油墩港李塔街路口,占地0

73、.3公頃。同時考慮新能源車輛的停放需求,預留充電樁設施。59第四章 單元規劃66CHAPTER FOUR UNIT PLANNING 第一節 單元劃分第二節 城鎮單元第三節 鄉村單元UNIT DIVISION TOWN UNITCOUNTRY UNIT67第四章 單元規劃單元劃分一覽表單元劃分單元名稱單元編號單元面積(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城鎮單元古松社區單元SJS500010.56居住生活功能塔匯社區單元SJS500023.40居住生產功能物流園區單元SJC100340.56生產功能鄉村單元泖新-新姚-新源-東夏-洙橋片區單元SJS5000321.05農業生產功能張莊-新中-金勝片區單元SJS5

74、000418.60農業生產功能第一節 單元劃分 Unit Division單元劃分以功能為導向,參考現行編制單元劃分模式,根據15分鐘生活圈及公共服務半徑確定。鎮域共劃分5個單元。其中,城市開發邊界內劃分單元3個,城市開發邊界外劃分單元2個。城鎮單元方面,古松社區單元以居住生活功能為主,塔匯社區單元以居住生產功能為主,物流園區單元以生產功能為主。鄉村單元方面,依據斜塘進行劃分,泖新-新姚-新源-東夏-洙橋片區單元和張莊-新中-金勝片區單元均以農業生產功能為主。68第四章 單元規劃單元劃分圖物流園區單元SJC10034塔匯社區單元SJS50002古松社區單元SJS50001泖新-新姚-新源-東夏

75、-洙橋片區單元SJS50003張莊-新中-金勝片區單元SJS5000469第四章 單元規劃第二節 城鎮單元 Town Unit1. 古松社區單元本次規劃該社區單元以居住生活功能為主。保留現狀地區文化設施1處、地區行政設施1處、地區宗教設施1處、社區醫療設施1處、社區商業設施1處、九年一貫制學校1處、通訊設施1處;規劃改建社區文化設施1處、社區行政設施1處;規劃改建幼托1處;規劃新建社區綜合服務設施1處、郵政支局1處、環衛設施1處、公交首末站1處。古松社區單元總體引導一覽表單元編號SJS50001功能定位居住生活商辦用地比例上限(公頃)0.82用地規模(平方公里)0.56產業用地比例上限(公頃)

76、12.03人口規模(萬人)1.0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規模下限(公頃)8.72人口凈密度(人/公頃)196.42綠地規模下限(公頃)6.50建設用地規模(公頃)54.62公共綠地規模下限(公頃)6.50居住用地上限(公頃)22.90文化紅線范圍(公頃)0.31平均開發強度二級強度總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63.48住宅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22.50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建筑面積下限(萬平方米)13.38人均住宅建筑面積下限(平方米)22.50商業商辦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0.98古松社區單元設施規劃一覽表設施類別設施名稱數量用地面積(公頃)設置形式(獨立/綜合)備注(保留/新建/改建)地區級公益

77、性公共服務設施 行政管理設施土管所10.12獨立保留文化設施古松園10.11獨立保留宗教設施教堂10.18獨立保留70第四章 單元規劃設施類別設施名稱數量用地面積(公頃)設置形式(獨立/綜合)備注(保留/新建/改建)社區級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行政管理設施石湖蕩鎮政府10.38獨立改建商業設施菜市場10.55獨立保留衛生設施古松衛生中心10.56獨立保留文化設施古松文化分中心10.19獨立改建綜合服務設施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0.5獨立新建基礎教育設施九年一貫制學校古松學校13.38獨立保留幼兒園幼兒園11.60獨立改建交通設施公交首末站-10.34獨立新建市政設施10.2獨立保留10.4獨立新建10

78、.21獨立新建2. 塔匯社區單元本次規劃該社區單元以生產居住功能為主。保留現狀地區醫療衛生設施1處、社區文化設施/體育設施1處、社區行政管理設施1處、社區醫療衛生設施1處、幼兒園1處、燃氣設施1處、通信設施1處,規劃改建文物古跡設施1處、九年一貫制學校1處、郵政支局1處;規劃新增社區商業設施2處、綜合服務設施1處、福利設施1處、幼托1處、加油站1處。本單元原控規為石湖蕩鎮SJS50002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該控規于2012年獲得批復,用于指導該單元的城鎮建設。原控規定位塔匯社區單元為生產居住功能,本次規劃對其整體功能定位不作調整。本次規劃遷建原中心村南幼兒園至中心村內部,通過會所改建,用作幼兒

79、園;考慮到中心村人口密度高,規劃遷建原公交首末站,至中心村南部,同時提升為公交樞紐站。此外遷建原塔匯路-唐明公路菜場至中心村東南部菜場,更好的服務居民;考慮用地經濟性,調整唐明路、酬勤路東南綠地為商業服務用地,同時在長塔公路北新增綠地。71第四章 單元規劃塔匯社區單元總體引導一覽表單元編號SJS50002功能定位生產居住商辦用地比例上限(公頃)32.43用地規模(平方公里)3.40產業用地比例上限(公頃)125.26人口規模(萬人)2.20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規模下限(公頃)16.89人口凈密度(人/公頃)64.7綠地規模下限(公頃)41.50建設用地規模(公頃)325.63公共綠地規模下限(公

80、頃)41.50居住用地上限(公頃)65.10文化紅線范圍(公頃)2.65平均開發強度二級強度總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380.00住宅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87.00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建筑面積下限(萬平方米)16.80人均住宅建筑面積下限(平方米)39.50商業商辦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38.40塔匯社區單元設施規劃一覽表設施類別設施名稱數量用地面積(公頃)設置形式(獨立/綜合)備注(保留/新建/改建)地區級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 文物古跡設施延壽寺11.46獨立改建醫療衛生設施松江區精神衛生中心13.00獨立保留社區級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行政管理設施塔匯居委會/李塔匯派出所20.8獨立保留文化

81、設施/體育設施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1.19綜合保留醫療衛生設施石湖蕩鎮衛生院分部11.15獨立保留商業設施菜場20.66獨立/綜合新建綜合服務設施李塔匯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0.51獨立新建福利設施老年活動中心/敬老院10.56獨立新建基礎教育設施九年一貫制學校李塔匯學校14.52獨立改建幼托中心村幼兒園/石湖蕩幼兒園21.11獨立新建/保留交通設施其它交通設施用地加油站10.21獨立新建72第四章 單元規劃設施類別設施名稱數量用地面積(公頃)設置形式(獨立/綜合)備注(保留/新建/改建)市政設施10.23獨立新建10.20獨立改建10.11獨立保留10.24獨立保留10.55獨立新建3. 物流園區

82、單元本次規劃該單元以工業倉儲功能為主。本單元原控規為石湖蕩鎮SJC10034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該控規于2012年獲得批復,用于指導該單元的城鎮建設。原控規定位塔匯社區單元為生態、生產功能,綜合研究石湖蕩發展背景并結合鎮自身發展訴求,規劃調整其功能為工業倉儲。根據規劃滬湖、滬杭鐵路預留線位,規劃調整其城市開發邊界。物流園區單元總體引導一覽表單元編號SJC10034功能定位工業倉儲商辦用地比例上限(公頃)-用地規模(平方公里)0.56產業用地比例上限(公頃)47人口規模(萬人)-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規模下限(公頃)0.2人口凈密度(人/公頃)-綠地規模下限(公頃)1.98建設用地規模(公頃)54.

83、9公共綠地規模下限(公頃)1.98居住用地上限(公頃)-文化紅線范圍(公頃)-平均開發強度二級強度總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100.00住宅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建筑面積下限(萬平方米)0.2人均住宅建筑面積下限(平方米)-商業商辦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物流園區單元設施規劃一覽表設施類別設施名稱數量用地面積(公頃)設置形式(獨立/綜合)備注(保留/新建/改建)市政設施10.24獨立新建73第四章 單元規劃第三節 鄉村單元 Country Unit1. 泖新-新姚-新源-東夏-洙橋片區單元泖新-新姚-新源-東夏-洙橋片區單元(SJS50003)單元面積21.05平方公里

84、,涉及泖新村、新姚村、新源村、東夏村、洙橋村,是一個以基本農田保護區、農林復合區、農村宅基地、交通設施為主的單元。該單元處于一級生態保護區(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和二級生態保護區(G60生態廊道、黃浦江上游二級水源保護區)內。該單元現狀建設用地362.2公頃,主要以工礦倉儲用地、交通設施用地和農村宅基地為主。規劃期末實施減量化主要以工礦倉儲用地和農村宅基地減量為主。新增建設用地均為區域交通和市政用地,共計58.9公頃。該單元的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1540.91公頃,涉及A類基本農田圖斑827.14公頃,B類基本農田圖斑452.07公頃。泖新-新姚-東夏-洙橋片區單元總體引導一覽表單元編號SJS5

85、0003功能定位生態農業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公頃)1406.83用地規模(平方公里)21.05A類基本農田面積(公頃)827.14人口規模(萬人)0.41B類基本農田面積(公頃)452.07人口凈密度(人/公頃)1.95新增耕地面積下限(公頃)429.38建設用地規模(公頃)265.95農林復合整備用地面積下限(公頃)368.24村莊建設用地上限(公頃)125.00文化紅線范圍(公頃)150.00建設用地減量化下限(公頃)總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78.86住宅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68.40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建筑面積下限(萬平方米)8.16人均住宅建筑面積下限(平方米)166.83商業商辦

86、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2.3泖新-新姚-東夏-洙橋片區單元設施規劃一覽表設施類別設施名稱數量用地面積(公頃)設置形式(獨立/綜合)備注(保留/新建/改建)文化設施浦江之首11.73獨立保留社區福利設施老年福利院10.28獨立保留交通設施停車場10.4獨立新建市政設施14.7獨立新建10.7獨立保留(市政備用地)10.11獨立保留10.24獨立新建74第四章 單元規劃2. 張莊-新中-金勝片區單元張莊-新中-金勝片區單元(SJS50004)單元面積18.60平方公里,涉及東港村,是一個以基本農田保護區、農林復合區、農村宅基地、交通設施為主的單元。該單元處于二級生態保護區(沿油墩港生態廊道、黃浦

87、江上游二級水源保護區)內。該單元現狀建設用地403.1公頃,主要以工礦倉儲用地、交通設施用地和農村宅基地為主。規劃期末實施減量化主要以工礦倉儲用地和農村宅基地減量為主。新增建設用地均為區域交通和市政用地,共計66.9公頃。該單元的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1439.32公頃,涉及A類基本農田圖斑713.04公頃,B類基本農田圖斑275.45公頃。張莊-新中-金勝片區單元總體引導一覽表單元編號SJS50004功能定位生態農業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公頃)1439.32用地規模(平方公里)18.60A類基本農田面積(公頃)713.04人口規模(萬人)0.19B類基本農田面積(公頃)275.45人口凈密度(人/

88、公頃)1.02新增耕地面積下限(公頃)366.71建設用地規模(公頃)239.05農林復合整備用地面積下限(公頃)244.76村莊建設用地上限(公頃)73.50文化紅線范圍(公頃)-建設用地減量化下限(公頃)總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45.77住宅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40.00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建筑面積下限(萬平方米)5.77人均住宅建筑面積下限(平方米)210.53商業商辦建筑面積上限(萬平方米)-張莊-新中-金勝片區單元設施規劃一覽表設施類別設施名稱數量用地面積(公頃)設置形式(獨立/綜合)備注(保留/新建/改建)福利設施鎮養老院10.81獨立保留交通設施停車場10.3獨立新建公交首末

89、站10.48獨立新建市政設施11.08獨立保留20.86獨立保留11.01獨立保留20.23獨立保留11.0獨立保留75第五章 近期實施76CHAPTER FIVE NEAR-TERM IMPLEMENTATION 第一節 近期重點發展區域NEAR-TERM KEY DEVELOPMENT AREAS第二節 近期重點建設項目NEAR-TERM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77第五章 近期實施第一節 近期重點發展區域Near-term Key Development Areas1. 電商物流園區位于金玉路以南、滬湖鐵路以北、上海繞城高速以西、油墩港以東區域,總面積約56公頃

90、。規劃新增部分物流倉儲用地,同時通過整合現有物流用地,發展電商物流產業,承接上海西南物流基地功能。近期重點發展區域索引圖78第五章 近期實施電商物流園區效果圖1(石湖蕩鎮村鎮辦提供)電商物流園區效果圖(石湖蕩鎮村鎮辦提供)電商物流園區效果圖(石湖蕩鎮村鎮辦提供)79第五章 近期實施第二節 近期重點建設項目Near-term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1. 公共服務設施 社區商業服務設施近期新建2處菜市場,1處位于李塔匯片區南部、另一處位于中心村東南角。 社區福利設施近期新建1處社區級福利院,位于李塔匯片區中心。 社區醫療衛生設施近期遷建塔匯社區衛生中心,并擴建規模。 社

91、區服務中心近期新建1處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位于塔匯片區市容環衛所南邊地塊。 教育設施近期新建1處幼兒園,位于中心村內部。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情況表項目類型序號項目名稱面積(ha)所在區域備注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商業1菜場0.25李塔匯社區2菜場0.40李塔匯社區福利3塔匯衛生福利院0.51李塔匯社區醫療衛生4塔匯社區衛生中心1.15李塔匯社區綜合服務5塔匯社區綜合服務中心0.5李塔匯社區教育6中心村幼兒園0.51李塔匯社區現狀改造合計3.322. 道路交通設施近期新增道路交通設施包括松蒸公路、五朱公路、昆港公路、金玉路、玉陽路、城市開發邊界內的道路,以及兩處停車場,共計約79公頃。80第五章 近期實施近期新增道路交通設施項目布局圖近期新增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布局圖81第五章 近期實施3. 公共綠地規劃古松社區公園A、油墩港帶狀公園、塔匯社區公園A、塔匯社區公園B、塔匯社區公園D、塔匯社區公園E,共計6處公園作為近期重點建設公共綠地。4. 市政設施近期新增6.7公頃的市政基礎設施。82第五章 近期實施83


注意事項

本文(上海市松江區石湖蕩鎮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2016-2040年)(91頁).pdf)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堆龙德庆县| 宁乡县| 应用必备| 宁远县| 庆阳市| 赤城县| 娄底市| 莆田市| 庄浪县| 龙胜| 山东省| 红原县| 宁陕县| 巴彦淖尔市| 龙山县| 林州市| 辽宁省| 全州县| 加查县| 张家口市| 织金县| 工布江达县| 肃宁县| 昌邑市| 丹棱县| 临夏县| 车险| 隆尧县| 甘泉县| 城固县| 三亚市| 东源县| 郁南县| 安徽省| 抚顺市| 称多县| 开江县| 永福县| 丹东市|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