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資料來自 -目錄 一、背景篇二、現狀篇三、研究篇四、規劃篇五、實施篇2第一篇、背景篇1、規劃背景2、主要任務3、技術路線4、規劃依據、期限和范圍31.1 規劃背景n武漢城市圈產業發展戰略的要求中部崛起戰略思想的提出、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武漢“18”城市圈的實施,為武漢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政策環境。n兩型社會試驗區的建設對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n武漢新港的提出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武漢新港”的重大決策。五丈港口產業園作為武漢新港的重要港區之一,是落實武漢新港戰略的支點。新港規劃中五丈-楊葉港口產業園范圍圖41.1 規劃背景n五丈港口產業園的發展訴求五丈港口產業園是武
2、漢新港“十二園”之一。隨著近年來臨港型產業與金剛石產業的發展壯大,帶動了五丈港口產業園的發展。為指導該地區的開發建設,武漢新港鄂州段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向鄂州市政府申請編制五丈港口產業園用地規劃。新港規劃中五丈-楊葉港口產業園范圍圖51.2 主要任務n主要任務任務一:根據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明確五丈港口產業園的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及相關控制要求。任務二:研究區域交通一體化以及區域基礎設施共享。任務三:重視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任務四:研究農民還建安置策略及實施措施。61.3 技術路線區位條件支撐支撐行政區劃自然條件人口資料公共設施市政設施現狀解讀規劃研究上位規劃要求規劃方案鄂州市總體
3、規劃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生態安全格局研究產業及人口規模研究道路及市政設施研究臨港地區空間發展模式支撐規劃目標用地規劃綠化景觀系統規劃功能定位其它相關專項規劃農民還建安置規劃道路交通規劃市政設施規劃71.4 規劃依據、期限及范圍n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01)2)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5.1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4)武漢城市圈空間戰略規劃研究5)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2009-2020年)6)武漢新港產業發展規劃7)鄂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09-2020年)8)湖北省鄂州市鄂城新區分區規劃(2009-2020年)9)燕磯鎮城鎮總體規劃(2003-2015年)1
4、0)其它相關規劃和文件11)勘測院1:5000與1:10000地形與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2009-2020年)的規劃期限一致。近期:20112015年;遠期:20162020年。n規劃期限81.4 規劃依據、期限及范圍n規劃范圍五丈港口產業園東臨燕磯港區,西至鄂黃長江大橋,南靠省道楊楓線,北臨長江。規劃用地為狹長地塊,長約12公里,縱深為0.5公里至1.5公里,用地面積約為13.45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圖9第二篇、現狀篇1、現狀基本情況2、現狀評價102.1 現狀基本情況n區位條件分析武漢新港五丈港口產業園位于鄂州市中心城區的東部和燕磯鎮的北部臨江地區,用地北臨長江,與黃岡市區隔江相望;西接鄂
5、州大道(106國道),距鄂州開發區20公里,距老城區、城南片區15公里,距鄂州火車站約18公里;東抵燕磯鎮車湖村,南靠鄂東大道,距城際鐵路鄂州東站8公里。區位圖112.1 現狀基本情況n區域行政區劃及人口狀況本次規劃范圍包括燕磯鎮、新廟鎮部分地區和鳳凰街辦司徒村,總人口2.19萬人。其中燕磯鎮鎮區和4個行政村人口1.23萬人;新廟茅草村0.38萬人;鳳凰街辦司徒村0.2萬人;其他產業從業人員0.36萬人。現狀行政區劃圖屬地屬地行政村行政村總戶數總戶數總人口(人)總人口(人)鳳凰街辦鳳凰街辦 司徒村7452108新廟鎮新廟鎮茅草村10253787燕磯鎮燕磯鎮池湖村6032339燕磯鎮燕磯鎮嵩山村
6、8383289燕磯鎮燕磯鎮路牌村4781816燕磯鎮燕磯鎮車湖村2461011燕磯鎮燕磯鎮燕磯鎮區9503858小計小計14349其他其他產業從業人員產業從業人員3652合計合計21859現狀人口分布一覽表122.1 現狀基本情況n地形地貌分析五丈港口產業園位于長江南岸,沿長江呈帶狀分布,地勢由東向西逐步遞減,以嵩山村為界,呈現東高西低的走勢。東部為丘陵地區,大部分高程在2226米之間,最高點高程為58.3米;西部為平原地貌,高程大多在1822米之間;北部昌大堤平均高程為28.5米。基地范圍內地勢高差最大達31.5米。園區內大致形成兩條水系:五丈港、池湖港,基地地表徑流方向依地形而走,另外地塊
7、內分布較多水塘。現狀地形地貌圖五丈港池湖港132.1 現狀基本情況n現狀產業發展情況園區已初步形成兩大產業:臨港型產業與金剛石產業。園區臨港型產業有武鋼球團廠、湖北江燕造船有限公司、鄂東船業有限公司、鄂州市曹氏船業有限公司等主要企業,年產值總額過50億元。金剛石產業主要積聚在金剛石產業基地(池湖)和燕磯鎮區,有湖北昌利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金鄂工具有限公司等企業。園區其它產業現有建華管樁、湖北銀龍管業有限公司、凱悅非織造布有限公司、鄂州市合強機械有限公司等。現狀產業布局圖142.1 現狀基本情況n用地現狀園區現狀總用地面積為1345.1公頃,現狀大部分用地為水域和其他非城市建設用地,用地面積為10
8、70.66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79.64%;城市建設用地零散分布在園區東部和集中分布在燕磯鎮區,主要包括工業用地、居住用地、港口用地、倉儲用地及公共設施用地等。用地現狀圖152.1 現狀基本情況n用地現狀序號序號用地代碼用地代碼用地性質用地性質用地面積(用地面積(ha)百分比百分比(%)R居住用地17.741.32 1其中R31住宅用地13.380.99 R52小學2.860.21 R53中學1.50.11 2C公共設施用地7.10.53 其中C1行政辦公用地1.370.10 C9其他公共設施用地0.530.04 C12非市屬辦公用地1.080.08 C21商業用地2.550.19 C41體育
9、場館用地1.40.10 C51醫院用地0.170.01 3 M 工業用地117.378.73 其中M1一類工業用地14.891.11 M2二類工業用地29.352.18 M3三類工業用地73.135.44 4S1道路用地73.555.47 5U市政公用設施用地30.242.25 其中U9市政公用用地1.080.08 U12供電用地2.380.18 U13供燃氣用地0.450.03 U22貨運交通用地3.270.24 U29其他交通設施用地2.30.17 U31郵政設施用地20.761.54 6E水域和其他非城市建設用地1070.6679.59 其中E1水域95.397.09 E2耕地525.8
10、939.10 E3園地46.683.47 E4林地130.619.71 E6村鎮建設用地159.5711.86 E7廢置用地112.528.36 7T42河港用地17.51.30 8W倉儲用地10.980.82 總計總計1345.14100.00現狀用地一覽表162.1 現狀基本情況n公共服務設施現狀分布園區現狀公共設施用地主要集中在鄂東大道(鄂燕黃公路)沿線和燕磯鎮區,設施較齊全,等級較低,具體包括佳和體育中心、鄂黃大橋交警大隊、燕磯鎮鎮政府、鎮文化館、計生服務站、工商所、國土所、衛生所、郵政支局、交警一中隊、望江龍賓館、聯通網點、余家電器商城、中商平價超市等。園區現有兩處文物古跡點,一處是
11、位于嵩山的嵩山寺,另一處是位于車湖的關公廟。教育設施較齊全,基本能滿足現狀就學需求。幼兒園2所(池湖幼兒園、燕磯幼兒園),小學3所(茅草小學、池湖小學、燕磯中心小學),中學1所(燕磯中學)。現狀公共服務設施分布圖長 江古塘湖花馬湖172.1 現狀基本情況n道路交通狀況鐵路:園區內現有鐵路支線武鋼鄂州球團廠鐵路專線。公路:目前僅有省道陽楓線為園區南端現狀公路、北端現狀江堤路及城鄉支路(含到碼頭的貨運道路、燕磯鎮鎮區內道路及村級道路)。現狀碼頭及泊位數:鄂州市五丈港港務有限公司碼頭(2個泊位、碼頭長度252m)、鄂州市金航集貿運輸貿易有限公司碼頭(4個泊、碼頭長度480m)、鄂州市捷達港埠有限公司
12、錨地碼頭(1個泊位、碼頭長度80m)、球團礦碼頭(4個泊位,碼頭長度500米)。園區交通現狀182.1 現狀基本情況n市政基礎設施給水現狀主城區現有二座水廠(雨臺山水廠、鳳凰臺水廠),生產總規模18萬噸/日,取水水源為長江。其中鳳凰臺水廠生產規模為8萬噸/日,雨臺山水廠目前制水生產能力已實現10萬噸/日。產業園區現有從城區給水管網引出、沿鄂東大道覆設DN800給水管道,提供產業園區自來水。排水現狀主城區現有城東污水處理廠1座,處理能力為12萬立方米/日,該污水處理廠處在產業園區內,產業園區現狀污水收集至該污水處理廠,雨水就近接入五丈港及楊湖水系中,產業園區內雨、污水管道不完善,尚不城排水體系。
13、電力現狀球團變電站提供產業園區電力,現狀以鄂東大道為高壓走廊,電源由鄂州電廠和華容220KV變電站分別接入220KV線一回,并以220KV與黃石電網相聯。防洪排澇現狀產業園區長江干堤屬城關段,防洪采用防御1954年型洪水,長江干堤主要是昌大堤,防洪標準已達到吳淞高程28.10米;現狀五丈港與長江連接處有一洋瀾閘,以調蓄洋瀾湖容量,在產業園區內楊湖與長江連接處有一勝利閘,以調蓄楊湖容量及排澇灌溉使用。環境衛生現狀產業園區有環衛專業隊伍,配有灑水車、垃圾轉運車等設施,產業園區內在燕磯鎮附近設有垃圾轉運站,同時在燕磯鎮百洪村建有一座城區垃圾處理廠。燃氣現狀產業園區燃氣主要以瓶裝液化石油氣、水煤氣、煤
14、炭為燃料,規劃區有瓶裝煤氣站點一座。燃料結構不合理,特別是煤炭,熱效低,污染大,導致大氣質量下降。從安全性、經濟性、方便性考慮,應優先發展高效、安全、環保的天然氣。192.1 現狀基本情況n市政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現狀圖202.2 現狀評價1、產業發展初步形成臨港型產業與金剛石產業兩大產業。武鋼球團廠、建華管樁、湖北銀龍管業、湖北江燕造船有限公司、湖北昌利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凱悅非織造布有限公司等幾十家企業的落戶是產業發展的基礎。但工業布局分散,難以產生積聚效應。現狀工業主要沿鄂東大道(鄂燕黃公路)零散分布,造船業沿園區東段長江岸線分布,產業未集約發展,產能低下。2、基礎設施基地內已有城東污水廠
15、、五丈港區、鄂黃長江大橋和正在實施擴建的鄂東大道,為區域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公共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需進一步完善升級。園區現狀公共設施主要集中分布在燕磯鎮區,服務覆蓋范圍有限,設施等級較低。4、生態環境及資源基地北靠長江,東部丘陵地帶有草地及林地分布,五丈港、池湖港等自然水系流經基地匯入長江,另外地塊內還具有水系、山體、濕地等生態景觀資源;基地內較大面積為未開發狀態的平坦地形,地質良好,易于開發;武鋼球團廠對園區環境有較大影響;園區長江岸線資源未充分利用。21第三篇、研究篇1、上位規劃解讀2、發展條件分析3、規劃研究223.1 上位規劃解讀n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根據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武
16、漢新港將形成“一條長江產業經濟走廊”和“新港現代服務業板塊、新港東部產業板塊、新港西部產業板塊”等三大產業聚集板塊和“十二港口產業園”。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圖五丈港口產業園233.1 上位規劃解讀n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 五丈港口產業園位于東部產業板塊,規劃以鋼鐵及深加工、建材、農產品加工等為主導產業。規劃范圍:西起鄂黃長江大橋-鄂州大道,東至燕磯港區東,南接球團工業站南規劃道路延長線,北抵長江。用地面積21.1平方公里。243.1 上位規劃解讀n武漢新港總體規劃(修編)武漢新港五丈港區布局規劃圖五丈港區是鄂州港規模最大的港區,也是金屬礦石運輸的重要港口點,主要包括五丈作業區和燕磯作
17、業區。五丈港區的功能定位:以鐵礦石和、鋼材和油品運輸為主,主要為鄂州市及周邊地區服務。253.1 上位規劃解讀n鄂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09-2020) 五丈港口產業園位于鄂州中心城區的城東片區,屬產業組團,規劃用地以工業用地、商貿物流用地、倉儲用地為主,零星布局居住用地、商業金融業用地、教育設施用地及供應設施用地。規劃在五丈港區設置五丈港綜合物流中心,岸線約3.1公里,主要從事礦石、鋼材、件雜貨及集裝箱物資的裝卸運輸。以沿江公路、鐵路專用線作為疏港通道。鄂州市城鄉總體規劃用地規劃圖五丈港口產業園263.1 上位規劃解讀n湖北省鄂州市鄂城新區分區規劃鄂城新區發展定位為以現代臨港產業和金剛石產業
18、為基礎、以商貿物流為核心的區域生產服務業樞紐和以濱江文化為城市生活服務業融合的城市綜合新區。五丈港口產業園位于鄂城新區北部,以二、三類工業用地及倉儲用地為主。鄂州市鄂城新區分區規劃用地規劃圖五丈港口產業園273.1 上位規劃解讀n湖北省鄂州市鄂城新區分區規劃鄂城新區規劃形成“一核、兩軸、兩片、四廊”的布局結構。五丈港口產業園為北部的特色產業片區,包括金剛石產業園區、臨港產業園區、倉儲園區及物流園區。鄂州市鄂城新區分區規劃規劃結構圖五丈港口產業園283.1 上位規劃解讀n燕磯鎮城鎮總體規劃(2003-2015)規劃確定“一個中心,兩條主軸,四大區域”的規劃格局。“一個中心”即以政府及門前廣場為中
19、心,“兩條主軸”是燕磯大道、洪山路兩條道路為主軸,“四大區域”即是兩條相交的主軸分成的四塊區域。五丈港口產業園在燕磯鎮總規范圍內主要布置居住用地及工業用地,并沿燕磯大道、洪山路布置了行政辦公、商業金融等各類公共設施。燕磯鎮城鎮總體規劃用地規劃圖293.1 上位規劃解讀n上位規劃啟示上位規劃名稱規劃要求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五丈港口產業園規劃以鋼鐵及深加工、建材鋼鐵及深加工、建材等為主導產業。武漢新港總體規劃(修規)五丈港口產業園規劃以鐵礦石和、鋼材和油品運輸鐵礦石和、鋼材和油品運輸為主,是金屬礦石運輸的重要港點。鄂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09-2020)五丈港口產業園規劃用地以工業用地、商貿物流用
20、地、倉儲用地工業用地、商貿物流用地、倉儲用地為主,并在園區內設置五丈港綜合物流中心。湖北省鄂州市鄂城新區分區規劃五丈港口產業園規劃以二、三類工業用地及倉儲用地二、三類工業用地及倉儲用地為主,并分為金剛石產業園區、臨港產業園區、倉儲園區及物流園區金剛石產業園區、臨港產業園區、倉儲園區及物流園區等。燕磯鎮城鎮總體規劃(2003-2015)在五丈港口產業園內,規劃沿燕磯大道、洪山路布置了行政辦公、行政辦公、商業金融等各類公共設施商業金融等各類公共設施。30水運(以長江為干流,梁子湖、牛山湖水系為支流的航道網絡)、空運(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公路(武黃高速公路、漢鄂高速公路、106國道及316國道)、鐵
21、路(武九鐵路)。初步形成臨港型產業與金剛石產業兩大產業。武鋼球團廠、建華管樁、湖北銀龍管業、湖北江燕造船有限公司、湖北昌利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凱悅非織造布有限公司等幾十家企業的落戶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北靠長江、西臨洋瀾湖,水系、山體、濕地等生態景觀資源豐富,有利于創造生態型園區景觀。得天獨厚的綜合交通 優越的深水港口條件 周邊濃厚的工業氛圍 現狀豐富的自然資源 五丈港區有深水岸線2100m,年通過能力693萬噸;燕磯楊葉港區,年通過能力24萬噸。3.2 發展條件分析n優勢31武漢新港戰略的實施,為五丈港口產業園的發展帶來契機。省、市、區各級領導重視并支持武漢新港戰略的實施,為新港項目提供了良好的政
22、策環境。3.2 發展條件分析n機遇323.3 規劃研究n產業發展研究1)區域聯動依據武漢新港產業發展規劃,新港范圍內已形成鋼鐵、石化、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五大產業集群。該規劃對五丈港口產業園的產業定位為:以鋼鐵及深加工、建材、農產品加工等為主導產業。服務對象為鄂州城區、武鋼球團廠、黃石市區和鄂州花湖開發區及楊葉鎮等。五丈港口產業園五丈港口產業園333.3 規劃研究n產業發展研究1)區域聯動五丈港作為武漢新港長江下游的橋頭堡,在整合武漢新港岸線資源與新港其它港口進行產業對接的同時,應形成自身特色明顯的產業類型,應由港口向臨港重化工業基地及配套設施,大型加工基地、原材料及工業品轉儲運中心、貨運交
23、通中轉樞紐轉型。五丈港口產業園五丈港口產業園343.3 規劃研究n產業發展研究2)功能對接五丈港口產業園位于鄂州市鄂城新區北部,為其產業組團的主體部分。產業園應充分利用鄂城新區居住及服務功能,強化自身產業發展。鄂州市鄂城新區分區規劃規劃結構圖五丈港口產業園五丈港口產業園西側部分用地西側部分用地353.3 規劃研究n產業發展研究3)產業發展定位五丈港口產業園現狀及周邊主要有武鋼球團廠、冠華玻璃、華禹船業、金剛石刀具城等企業,主要發展鋼鐵、金剛石臨港型產業等。根據五丈-楊葉港口產業園自身資源優勢及武漢新港空間發展規劃對其功能定位,五丈產業園應依托深水港大宗貨運優勢,發展港口物流及大型加工基地,以港
24、口物流、鋼鐵及深加工、金剛石加工、建材為主導產業。五丈港口產五丈港口產業園業園363.3 規劃研究n生態安全研究1)綠化廊道五丈港口產業園呈帶狀布局,北臨黃金水道長江,南臨生態農田及自然山體,園區周邊界面95%以上為水體和自然景觀,周邊山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規劃考慮其周邊資源特點,對周邊水體資源進行保護和利用,控制100米以上的綠化帶,濱江休閑游憩帶。同時打通多條南北聯通生態廊道,形成景觀通廊。2)景觀節點結合園區內自然水體、道路系統及地形地貌構建多個重要景觀節點。濱江景觀帶濱江景觀帶景觀節點景觀節點373.3 規劃研究n綜合交通發展研究1)依托長江依托長江建設完善沿江港口的功能,建立水
25、路與園區道路轉換體系,完善沿江大道的功能,建立碼頭與沿江大道的垂直聯系,構建園區道路網。2)完善綜合交通作為兩型社會背景下的重要項目,本次規劃綜合交通體系應在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生態環境條件,節約能源、土地等資源的原則下進行相關的空間布局和設施落位,改建和完善主要的干道系統,梳理園區內的生活干道。并進一步完善港口、鐵路、城市對外快速道路及城市主干道為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港口區港口區383.3 規劃研究n空間布局模式研究 由港區功能關系入手,通過對貨物流線的分析,形成內外兩套互不干擾的交通體系,結合各功能區與港口的關聯度,構建以港口碼頭為中心,從物流區、產業、配套向外發散的空間發展模式。港區發展模
26、式圖貨物流線關系圖港口功能關系圖393.3 規劃研究n用地構成研究 根據港口地區的職能可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產業發展為主導的港口產業園,另一類是具備綜合性職能的港口新城。兩者道路市政用地及綠地比例基本一致,比較港口、工業及倉儲用地的比例,港口產業園比港口新城高,而居住及公共設施用地比例,港口產業園比港口新城的低。其主要原因是港口新城注重職住相對平衡,而港口產業園以產業為主導,部分人口在周邊地區居住。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生產性用地(工業、倉儲物流及港口用地)道路及市政設施綠地臨港新城浙江溫州市蒼南臨港產業新城18%11%36%20%15%臨港港口產業園廣東湛江霞山臨港工業園8%3%50%20%
27、19%舟山市經濟開發區臨港工業園10%5%47%18%20%安徽宿松臨江港口產業園9%4%49%20%18%綜合分析8-10%3-5%45-50%18-20%15-20%案例研究一覽表40五丈港口產業園屬于以產業發展為主導的港口產業園,且規劃區南部緊鄰鄂城新區生活服務區,大量居住及生活服務需求可由南部地區提供。因此,園區可適當降低居住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比例,提高生產性用地的比例。經以上分析,港口產業園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生產性用地(工業、倉儲物流及港口用地)、道路廣場及市政設施用地和綠地的用地構成約為8-10%:3-5%:45-50%:18-20%:15-20%。3.3 規劃研究n用地構成研
28、究鄂州市鄂城新區規劃結構圖411)用地規模本次規劃主要將港口產業園內規劃用地分為適宜建設用地和不適宜建設用地兩類,以此來預測港口產業園的用地規模。適宜建設用地:工程地質條件好;無河湖濕地、水源保護地、防護林地等生態敏感地,無災害易發區;現狀建設條件完善,滿足設施配備較齊全、交通便利等條件的用地。不適宜建設用地:工程地質條件差;含有河湖濕地、水源保護地、防護林地等生態敏感地,屬于災害易發區域;現狀建設條件差,交通不便利的用地。通過對生態要素、地形高程、洪水淹沒度、地質災害和工程地質條件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港口產業園內部自然水系、堤防路以北的沿江灘涂為不適宜建設用地,用地面積136.79公頃(水系
29、用地規模28.83公頃,灘涂用地規模公頃107.96公頃)。堤防路以南區域基本為適宜建設用地,用地面積1209公頃。結論: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港口產業園在規劃期末的建設用地面積為12.09平方公里。3.3 規劃研究n規模研究42- 本資料來自 -2)人口規模3.3 規劃研究n規模研究總體思路基于五丈港口產業園人口構成特征,將總人口分為戶籍人口和產業從業人口兩大類,分別采用綜合增長率法和綜合配套法來預測戶籍人口和產業人口。戶籍人口規模產業從業人口總人口規模綜合增長率法綜合配套法每公頃工業用地提供就業崗位數110個戶籍人口本次規劃采用綜合增長率法計算戶籍人口規模,由于港口產業園戶籍人口數據年份較少,
30、綜合增長率難以預測,主要參照鄂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09-2020)中主城區人口綜合增長率進行測算。依據鄂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09-2020),戶籍人口的綜合增長率為2%。港口產業園2011年現狀戶籍人口1.83萬人,按2011-2020年年度人口綜合增長率2%進行測算,2020年戶籍人口為2.2萬人。產業園內居住產業園外居住常住人口43- 本資料來自 -2)人口規模3.3 規劃研究n規模研究從業人口由于缺乏港口產業園歷年從業人口的統計資料,本次規劃主要采用綜合配套法測算從業人口(每公頃工業用地提供就業崗位數110個)。根據用地構成分析可知港口產業園工業、倉儲用地規模占總用地規模的45%-5
31、0%,港口產業園總用地面積為12.08平方公里,則工業用地規模為5.4-6平方公里,產業從業人口為5.94-6.6萬人,規劃取平均數6.3萬人。結論綜合以上分析和預測,至2020年五丈港口產業園常住人口規模為3.9萬人(戶籍人口2.2萬人,產業人口1.7萬人),此外,在園區外部居住產業人口為4.6萬人。常住人口根據區域功能分析可知,園區南部緊鄰鄂城新區生活服務區,部分產業人口在南部生活服務片居住,則實際常住人口為戶籍人口及部分產業人口。由用地構成分析可知產業園居住用地規模占總用地規模的8%-10%,產業園總用地面積為12.08平方公里,則居住用地規模為0.96-1.2平方公里,按照人均居住用地
32、28平方米進行測算,可知產業園實際居住人口3.5-4.3萬人,規劃取其平均數3.9萬人,戶籍人口為2.2萬人,則居住在產業園內產業人口為1.7萬人。44- 本資料來自 -第四篇、規劃篇1、規劃原則、目標、功能定位及規模2、用地規劃3、綜合交通規劃4、產業布局規劃5、綠化景觀體系規劃6、市政基礎設施規劃7、原住民安置8、近期建設454.1 規劃原則、目標、功能定位及建設規模n規劃原則港口優先、要素整合的原則:港口是本地區發展的重要的前提條件,但港口需要地區的產業作支撐并以之為擴大發展的保證,故規劃在優先考慮港口目標和功能定位的基礎上,要注重相關產業和城鎮布局的相互影響,提出整合各種要素的綜合規劃
33、。創新規劃、適度超前的原則:新的項目類型和新的發展格局,要求規劃在技術路線、成果內容等方面都有創新。同時,作為探索中部地區、武漢城市圈發展模式的重要項目,應該在規劃標準方面適度超前。尊重自然、節約資源的原則:作為兩型社會背景下的重要項目,本次規劃應在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生態環境條件,節約能源、土地等資源的原則下進行相關的空間布局和設施落位。n規劃目標通過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塑造良好的空間環境、構建快捷高效的交通體系,將五丈港口產業園打造成集臨港產業和物流中轉運輸為一體的綜合性新型港區。464.1 規劃原則、目標、功能定位及建設規模n功能定位依托港口、鐵路、公路等優勢,發展成以鐵礦石中轉運輸為主,
34、其它貨運物流為輔的貨運樞紐。對接武鋼、鄂鋼鋼材加工業,以冶金、鋼鐵深加工、金剛石及建材等制造產業為主導,建設成鄂城區重要的制造業基地。n建設規模人口規模根據前文建設規模研究,至2020年,五丈港口產業園的常住人口為3.9萬人。用地規模根據前文建設規模研究,至2020年,五丈港口產業園的建設用地規模約為12.09平方公里。474.2 用地規劃n規劃結構規劃形成“一帶三楔五區三組團”的規劃結構。一帶:依托沿長江防護綠地形成的沿江景觀帶。三楔:依托三條城市級景觀通廊形成的三條綠化滲透楔。五區:依托五丈港碼頭區和楊葉港碼頭區形成兩個沿港物流產業區,在武九線兩側及燕磯鎮東側規劃形成三個沿港產業園區。三組
35、團:在鄂黃長江大橋東側,燕磯鎮鎮區及池湖農民還建社區形成三個居住組團。港區規劃結構圖484.2 用地規劃n用地規劃布局規劃用地布局圖規劃用地平衡表用地性質用地面積(公頃)占總建設用地比例工業467.8338.7%倉儲97.478.1%居住97.398.1%公共服務設施28.282.3%道路及市政176.9714.6%綠地213.9917.7%對外交通用地80.696.7%總建設用地1208.81100%港區用地面積13.4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12.09平方公里,生態保育用地1.36平方公里。494.3 綜合交通規劃n集疏運規劃(1)公路及市區道路五丈港口產業園區的集疏運規劃方案中公
36、路網主要考慮鄂州市內的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及承擔大量貨運分流任務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近期主要通過改建106國道(大橋連接線)、陽楓線省道作為主要疏港公路,并通過其與漢鄂高速、武黃高速及316國道連接進而溝通其它直接腹地和間接腹地。根據鄂州市城鄉總體規劃,遠期將續建沿江大道、武昌大道,園區的集疏運系統將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近期公路和市區道路的建設情況路線名稱路線名稱里程里程(km)建設規模建設規模建成年限建成年限省道陽楓線省道陽楓線13一級2013年年106國道國道1.3一級一級2012年年省道陽楓線106國道504.3 綜合交通規劃n集疏運規劃(2)鐵路武九京九公鐵連接線、武鋼球團礦鐵路專用線
37、和燕磯港鐵路專用線規劃的武九京九公鐵連接線位于五丈港口產業園中部,向北延伸至黃岡境內,是一條國家鐵路干線,項目均已完成預可行研究。武鋼球團礦鐵路專用線(已實施)及燕磯港鐵路專用線(規劃)是專為球團廠及燕磯港口進行鐵水聯運,為企業便利生產服務,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專線。(3)水路水路的集疏運主要通過長江來進行,其現狀已基本滿足需求,遠期規劃還將逐步提高航道的通航水深,水路交通將更優越。武鋼球團廠專用線京九公鐵連接線燕磯港專用線514.3 綜合交通規劃n港區內部交通為保證進出園區車輛通行順暢,以106國道、陽楓線、燕沙大道和沿江公路等為園區與外界連通的主要疏運道路,在園區與以上主要通道的連接處設
38、置進出港大門。五丈港作業區內順碼頭平臺方向完善沿江大道主通道的功能,垂直碼頭平臺方向設置1條港區主通道直通南部疏港線陽楓線。燕磯作作業區內順碼頭完善沿江大道主通道的功能,垂直碼頭平臺方向設置2條港區主通道直通陽楓線和燕磯鎮區及城東新區。各港點均設1條干道與沿江公路連接。根據工藝需要,堆場之間設置主通道和次通道,主次干道之間呈環形布置,滿足園區內作業要求。524.4產業布局規劃結合五丈、燕磯港貨運碼頭、鐵路貨運專線等大型交通設施,布局2個港口物流產業組團。總用地面積為444.70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36.8%。港口物流產業組團重點發展港口物流、鋼鐵及深加工等產業。綜合考慮產業布局相關因素,布局池
39、湖組團、楊湖組團、燕磯組團3個產業組團。總用地面積為195.28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16.2%。池湖組團和楊湖組團重點發展金剛石產業;燕磯組團重點發展建材及相關產業。港口物流產業組團港口物流產業組團池湖產業組團五丈港碼頭燕磯港碼頭武鋼球團廠專用線楊葉港貨運專線楊湖產業組團燕磯產業組團534.5 綠化景觀體系規劃n綠化系統綠地面積352.28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26.18%。產業園內結合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及現狀水系均勻布置10處生活性綠地,服務半徑約為800-1200米;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間控制20米寬防護綠化帶,沿鄂燕大道兩側控制20-80米寬防護綠化帶,沿球團專用鐵路及燕磯專用鐵路兩側各控制
40、60米寬防護綠化帶;沿長江岸線控制20-300米的生態保育綠地。綠地類型綠地類型面積面積(公頃)(公頃)百分比百分比(%)公園綠地117.0133.22防護綠地98.4827.96生態保育綠地107.9630.65水域28.838.18合計352.28100綠地構成一覽表綠地系統圖544.5 綠化景觀體系規劃n景觀體系“五廊四點,一帶一線”結合綠地系統規劃,利用長江的水系滲透,在產業園區內規劃形成五條垂直于長江的景觀通廊,同時與鄂城新區中心的景觀體系相銜接;并在各城市公園形成四大景觀節點;平行于長江方向,形成一條沿江景觀帶及一條線性道路綠化帶。景觀體系結構圖554.6 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給水工程
41、規劃圖水量預測產業園區用水量預測根據鄂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考慮產業園區區的用地性質,人均綜合用水量標準取500L/d,遠期規劃預測人口3萬,則規劃區需水量為1.5萬噸/日,考慮自用水及滲水,取2萬噸/日。管網布置規劃規劃區管網采用環狀管網供水,供水主環布置在鄂東大道、沿江大道,水源主入口由鄂東大道引入。鄂東大道干管管徑為800,其作用為:供本規劃區用水和轉輸水量。沿江大道設置主干管,管徑為1000,其作用主要是轉輸水量。其他道路布置300600配水管,供本區域用水。n給水工程規劃564.6 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污水工程規劃圖規劃區污水匯流至鄂東大道的污水主干管,統一排入現有污水處理廠。污水管道布置1
42、、污水管管徑的計算的最小管徑取D400,最小坡度0.3。2、污水管道在規劃區道路下按收水一側布置。3、在豎向布置上,污水管位于雨水管之下。n污水工程規劃574.6 市政基礎設施規劃電力工程規劃圖規劃區10KV配電站主要采用環網供電,根據地塊負荷值及其分布組成環網,開環運行。環網電源取自110KV變電站的不同10KV母線段。開閉所:根據規劃區用電分布,規劃10KV開閉所2座。配電線路:規劃區10KV配電線路全部采用電纜,從110KV變電站出線。10KV配電電纜沿電纜溝敷設。電力電纜溝布置在道路東側或南側。路燈供電:規劃區路燈采用獨立的供電系統,10KV路燈變配電站盡可能結合道路東側或南側建筑物,
43、布置在室內。低壓線路采用電纜直埋入地方式敷設。n電力工程規劃584.6 市政基礎設施規劃電信工程規劃圖電信規劃2020年交換機容量為5萬門,規劃建一座電信局,作為C3長途中心局,程控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萬路端,建成一座電信端局,遠期交換機容量達到1萬門。郵政規劃區郵政所的布局按最大服務半徑500M,每處建筑面積300M2設置,規劃設置郵政所2處。n電信工程規劃594.6 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燃氣工程規劃圖居民用氣指標: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各種廚房電器設備增加參照其他地區的人均耗熱量和城規劃燃氣設計規范,居民用氣指標為2512MJ/人.年(60104千卡/人.年)。遠期供氣人口為3萬。供氣對象為居住用
44、戶。壓力級制與系統組成:鄂州市是一個中等城市,產業園區范圍不大。根據這一特點,確定本規劃區采用中壓一級供氣系統管網輸送至區域調壓站調壓箱和樓棟經箱式調壓器至低壓進戶的供氣方式。管網的布置原則:燃氣管網布置應做到技術先進合理,保證安全供氣,并節省投資。為保證供氣安全可靠,管網布置應盡量成環,雙向供氣。n燃氣工程規劃604.7 農民還建安置規劃n安置標準及還建用地規模至2020年村民拆遷還建人口約為2.2萬人,其中司徒村0.25萬人,茅草村0.45萬人,池湖村0.28萬人,嵩山村0.39萬人,路牌村0.22萬人,車湖村0.12萬人,燕磯鎮區0.46萬人。參照國家標準,按人均28平方米用地標準進行測
45、算,約需還建用地61.6公頃。n安置點規劃 還建點一:位于池湖農民還建社區,安置司徒村、茅草村0.7萬人,共需還建用地19.6公頃。 還建點二:位于燕磯鎮鎮區,安置池湖村、嵩山村、路牌村、車湖村4個村灣和燕磯鎮區的1.5萬村民,共需還建用地42公頃。原住民安置規劃圖還建點安置地點行政村名安置人口(萬)用地面積(公頃)還建點一池湖農民還建社區司徒村、茅草村0.719.6還建點二燕磯鎮鎮區池湖村、嵩山村、路牌村、車湖村、燕磯鎮區1.542總 計2.261.6已批租居住用地614.8 近期建設n近期用地布局近期規劃用地布局圖規劃用地平衡表用地性質用地面積(公頃)占總建設用地比例工業313.6631.
46、0%倉儲97.479.6%居住97.399.6%公共服務設施28.282.8%道路及市政215.0521.2%綠地180.3217.8%對外交通用地80.698.0%城市建設用地1012.86100% 港區用地面積1061公頃,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1012.86公頃,生態保育用地48.14公頃。62第五篇、實施篇1、規劃實施建議635.1 規劃實施建議1)盡快完成法定規劃的編制依據規劃編制要求,本次用地規劃應作為下步法定規劃的重要依據,同時應盡快組織五丈-楊葉港口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以便更好的指導該地區的開發建設。2)建設完善的管理體制等下步法定規劃編制完成后,應建立和完善產業園各項管理制度,理順規劃管理體制,嚴格各項管理,抓好產業園的規劃建設與土地開發利用管理的關系,避免與規劃不符的建設。3)園區內農村居民點的控制和改造加強對港區內集鎮或農村居民點的控制和改造建設,分期分批將其納入到園區建設范疇,以便項目的順利開展。64匯報完畢,謝謝!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