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INAN CUIZHAI DISTRICT URBAN DESIGN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崔寨片區及啟動區城市設計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CALTHORPE ASSOCIATES 卡爾索普事務所2018年7月12日WORKFLOW工作組織模式國際先進團隊引領國內一流團隊承接地方團隊落實CAUPD中規院SWECO先行區中心區崔寨產業片區CALTHORPE ASSOCIATES卡爾索普事務所THUPDI清華同衡黃河風貌帶SOM上海市政院濟南市規劃院濟南市政院各片區詳細規劃設計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SWECO概念規劃CAUPD中規院+濟南市規劃院+濟南市政院McKinsey麥肯錫新舊
2、動能轉換先行區產業策劃2WORK PROCESS工作過程基于中規院總規基礎,對崔寨片區現狀進行初步了解,對未來發展方向進行預判。合理提出TOD交通結構及居住模式的研究,為后續項目的推進奠定良好基礎。2018年1月-5月(前5次工作營)卡爾索普+同濟:前期調研、基礎工作卡爾索普+清華同衡:對接專項,細化功能2018年6月13日(第7次工作營/市長匯報會)2018年5月8日 清華同衡于5月8日正式介入開展項目卡爾索普+清華同衡:分工任務明確,加快推進卡爾索普+清華同衡:城市設計完善2018年7月12日(第8次工作營/專家論證會)清華同衡于5月8日正式介入開展項目,在卡爾索普方前期工作基礎上,延續整
3、體結構,在短時間內對空間結構、用地劃分、產業組織等方面提出扎實有效的方案。在明確總體發展格局的基礎上,根據先行區管委會的意見進行調整,并實時對接專項及市院,對場地現狀、專項規劃、意向項目進行細化調整,完善功能布局。根據孫市長等領導意見,進一步調整方案,對方案中涉及的問題一一梳理。完善城市設計,總結崔寨片區發展戰略,為規劃后期的實施落地做準備。2018年5月24日(第6次工作營/先行區匯報會)3現狀解析與價值研判REGIONAL CONTEXT AND SITE ANALYSISREGIONAL CONTEXT AND SITE ANALYSISONE規劃策略PLANNING STRATEGIE
4、STWO節點城市設計Detailed Urban DesignTHREE4現狀解析與價值研判REGIONAL CONTEXT AND SITE ANALYSISREGIONAL CONTEXT AND SITE ANALYSISONE5REGIONAL CONTEXT: Development Clusters區域背景:開發組團崔寨片區位于黃河以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東側,緊鄰先行區核心區及臨空經濟區。帶狀發展,向南受限攜河發展,動能轉換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6SITE DIAGRAM:EXISTING CONDITION場地示意圖:現狀崔寨片區現狀人口4.7萬人,現狀產業以物流為主,沿G220沿
5、線分布。場地特征:現狀建設不多,部分工業和物流產業園區,其余以村莊、農林用地為主;與黃河岸線相接面大,生態本底條件優異7UPPER-LEVEL PLANNING MASTER PLANNING上位規劃對接總體規劃生態格局劃定生態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明確區域生態本底底版建設規模明確崔寨片區30平方公里的城鎮建設總規模城市肌理在崔寨片區形成組團有序、疏密有致、收放有度的城市空間肌理空間形態形成平緩大氣的城市空間形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8UPPER-LEVEL PLANNING MASTER PLANNING上位規劃對接總體規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一)崔寨建設用地規模30Km2
6、(二)崔寨發展定位高新技術產業城(三)產業定位 新智造(交通裝備制造、信息技術、醫藥制造、智能制造)、 新科技(氫能源、石墨烯、量子科技)、 新服務(智慧物流、科技服務、產業金融、創意設計)、 新消費(智慧體驗農業、文化旅游休閑產業、醫養健康教育產業)(四)功能布局 規劃布局智慧物流、中國氫谷、會展中心、黃河學院、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等項目。9智能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新能源交通裝備制造 Renewable Transportation manufacturing氫能源利用Hydrogen敏捷物流Smart Logistics科技服務Science企業孵化Hatch Plan
7、t產業金融Financing會展博覽Exhibition醫養健康Medical Rehab現代商業Commerce“四先”機制平臺“四新”產業體系創新先行綠色先行智慧城市先行改革開放先行創新科研基地藍綠生態網絡智慧產城社區對外商貿中心升級創新之新智造體驗幸福之新消費跨界融合之新科技夯實實體之新服務崔寨片區承接職能Innovation PilotGreen PilotSmart City PilotReform PilotMcKinsey “4 Pilot” PlatformPrograms forCuizhai崔寨片區整體定位首先是產業區:產業為主導、生活為輔助,形成職住平衡的產城模塊上位規劃
8、對接產業策劃UPPER-LEVEL PLANNING INDUSTRIAL PLANNING10規劃多條高速公路連接了北部所有的主要發展集群,將崔寨片區與先行區核心區以及黃河南岸濟南城區、航空經濟區聯系起來。UPPER-LEVEL PLANNING : Highways上位規劃對接綜合交通規劃11崔寨片區未來將規劃城際火車站,并且有通往先行區核心區和機場的軌道交通連接。UPPER-LEVEL PLANNING : Rail Transit System上位規劃對接綜合交通規劃M2M7R1M2M7R112發展戰略思考周邊關系 與北部中心區:緊密聯系先行區核心的左膀右臂,近期打造新興創新產業的重要
9、平臺 與空港:緊密聯系利用區位優勢形成內陸港建設,形成敏捷快速的物流轉換渠道 與主城:高效暢通與城市副中心、新東站等城市建成區之中的新建部分具有高效暢通的聯系。 與外圍:樞紐輻射對接濟陽衛星城及濟南外圍特色小鎮發展,具有樞紐功能崔寨片區在濟南的城市中心體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濟南“多中心網絡化”、“一主兩副五次”的樞紐節點,具有組織一定規模陸港產業、科技產業集群的空間DEVELOPMENT STRATEGY: SURROUNDING CONTEXT地區中心風險與挑戰關鍵詞:跨江發展、外圍節點REGIONAL CONTEXT發展戰略思考未來的崔寨片區,不應當是:生態破碎的死城發展受限的孤城無活力
10、無人氣的空城以“人” 為核心城河共榮、藍綠交織的生態文明之城動能轉換、敏捷高效的產業創新之城以人為本、配套完善的全時活力之城未來的崔寨片區,應當是:14前沿科創智造樣板,品質產城融合典范根據崔寨片區的自身價值特征以及對上位規劃的職能承接,本次規劃要把崔寨片區打造成為:SITE DIAGRAM: OVERALL VISION AND STRATEGIES總體定位及規劃策略五大規劃策略:Five Design Strategies1 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2 建立互通聯動的產業社區典范,實現四個維度的產城融合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4發展高新
11、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5 做好基礎建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Positioning: Pilot for Innovation &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Industries & City1 Ecology2 Integration of City & Industries3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4 High Tech Industries5 Advanced Infrastructure15規劃策略PLANNING STRATEGIESTWO16五大規劃策略 Five Design Str
12、ategies生態ECOLOGY產城INTEGRATION交通TRANSPORTATION產業HIGH TECH公建FACILITIES組團劃分結構定調功能細分骨架串聯核心支撐EVOLUTION OF THE DESIGN SCHEME方案生成COMMUNITY STRUCTURELAND USE STRUCTURELAND USE ALLOCATIONCOMMUNITYCONNECTIONDEVELOPMENT SUPPORT17SPACE STRUCTURE空間結構“一脊一軸雙核心”南北引擎,雙核引領柔性交通,節點串聯創新軸線,貫通東西藍綠交織,水城共融One Belt One Axis
13、Two Centers18General Land Use城市設計土地利用規劃19DESIGN STRATEGY 1: Construct A Sustainable City with River and Green設計舉措1: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1 藍綠交織的生態網絡Blue&Green Network20DESIGN STRATEGY 1: Construct A Sustainable City with River and Green設計舉措1: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2 指狀滲透的生態邊界Green Fingers & Sof
14、t Edge邊界滲透Immersive edge邊界融合Soft edge21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園博園濕地公園DESIGN STRATEGY 1: Construct A Sustainable City with River and Green設計舉措1: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依托自然本底進行生態網格的完善和優化Improve and Integrate Ecological Elements from Master Plan3 開放空間與黃河的聯系 Openspace Green Connections22DESIGN STRATEGY 1: Construct
15、A Sustainable City with River and Green設計舉措1: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3 開放空間與黃河的聯系 Openspace Green Connections234 三種形態的生態空間 3 Types of Open Space城市級分割綠帶 Community Seperator中心級開放空間 Central Parks社區級口袋公園 NBHD Parks尺度較大,形態較為自然,主要為分割城市組團、形成城市骨架的綠化帶尺度適中,可滿足大型公共活動的開放空間,是聚集人氣展現區域吸引力的重要標志性空間尺度較小,最具有靈活性,可滲透到區
16、域的小組團內,實施性強DESIGN STRATEGY 1: Construct A Sustainable City with River and Green設計舉措1: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24DESIGN STRATEGY 1: Construct A Sustainable City with River and Green設計舉措1: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600M600M800M800M1000M1000M直徑1000米直徑800米直徑600米4 三種形態的生態空間 3 Types of Open Space 藍綠網絡間距約在60
17、0M-1000M之間Space between major open space ranges from 600-1000m255 海綿城市理念落地 Implement Low Impact Development Techniques引入先進的海綿城市理念,優化北區生態本底的同時,打造完善雨洪管理系統,并結合藝術化雨水設計,使其兼具功能性和美化效果。增加雨水滲透面積增加雨水滲透面積增加綠地面積、鋪裝多選用滲水材料花壇樹池鋪面采用透水材料采用微地形或下沉式綠地,設置植草溝、滯水溝等措施,增加下滲量,延長雨水匯流時間,同時設置溢流口,保證暴雨時溢流排放延長雨水匯流時間延長雨水匯流時間暴雨溢流暴雨
18、溢流暴雨溢流暴雨溢流排入雨水管網排入雨水管網雨水滲透雨水滲透應應用用地地點點分分類類綠地街道硬質廣場建筑周邊雨雨水水處處理理方方式式下沉綠地生物滯留池透水材料滲水槽DESIGN STRATEGY 1: Construct A Sustainable City with River and Green設計舉措1: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26發展主軸城DESIGN STRATEGY 2: Integrate City with Industries on 4 levels設計舉措2:建立互通聯動的產業社區典范,實現四個維度的產城融合1 先行區維度 On Northern
19、District LevelCity Living從先行區維度看,崔寨南部片區更加靠近先行區的核心部分,其區位條件決定其功能更偏重城市職能,其內部產業業態也應以商務、展示、服務功能為主。而北部片區更多的是承接產業功能,其業態以研發、生產、物流等功能為主。產Industries發展次軸27DESIGN STRATEGY 2: Integrate City with Industries on 4 levels2 片區維度 On Site Level設計舉措2:建立互通聯動的產業社區典范,實現四個維度的產城融合先行區總體規劃崔寨片區土地利用規劃圖崔寨片區城市設計-土地利用規劃圖優化產業用地與居住用
20、地布局關系,實現“臨河而居”。28DESIGN STRATEGY 2: Integrate City with Industries on 4 levels產城2 片區維度 On Site LevelIndustriesCity Living從崔寨片區維度看,規劃區東側臨河、西側鄰路。為最大程度的挖掘黃河的濱河景觀優質資源,將主要城市功能、居住功能濱河布局;而主要產業用地沿著高速公路條件更為優越、但同時景觀空間相對消極的西北部布局,實現片區維度的東西產城融合。產業及產業配套:居住及居住配套60%:40%設計舉措2:建立互通聯動的產業社區典范,實現四個維度的產城融合40%60%29DESIGN
21、STRATEGY 2: Integrate City with Industries on 4 levels設計舉措2:建立互通聯動的產業社區典范,實現四個維度的產城融合3 組團維度 On Neighborhood Level案例借鑒:蘇州工業園產業組團內的居住組團及居住地塊產城IndustriesCity Living從組團維度,規劃借鑒了蘇州工業園的用地布局特征,在產業組團內,除了產業職能及生產服務職能之外,每個組團都布局了一些居住功能。以滿足部分產業職工就近入住的需求。同時也可弱化產業組團“入夜變空城”的現象,實現空間的全時段活力。On the neighborhood level, a
22、 reasonable mix of residential and mixed use is arranged in industrial cluster to form 24 hour community居住及居住配套用地占產業組團用地的15%-20%15%-20%30DESIGN STRATEGY 2: Integrate City with Industries on 4 levels設計舉措2:建立互通聯動的產業社區典范,實現四個維度的產城融合4 地塊維度 On Block Level在地塊維度,可采用地塊內不同建筑物的功能混合、或同一建筑物的豎向混合等手段,實現多元功能植入、高度復
23、合的產城融合目標。In the block level, building of different uses as well as vertical mix of uses are encouraged混合用地:居住用地:居住70%其他30%居住90%其他10%31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 :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核心機構圍繞軌道站點布局 Centers around Stations調整地鐵線位 Realign Metro1 TOD模式串聯骨架 Allo
24、cating Centers around Transit Stops32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 :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M2M2M7M7R1R1至濟陽至機場至濟南東站至核心區至濟南北站至核心區1 TOD模式串聯骨架 Allocating Centers around Transit Stops33TOD開發與產業組團核心相結合,為產業片區的通勤交通提供大運量公交支撐。1、功能復合:日本六本木新城采用居住、辦公、娛樂、學習、休憩等設施混合開發的方式,將多種
25、設施集約于步行圈內,構成空間和時間連續的環境打造富有人氣的辦公生活場所。2、高密度建設:充分利用站點的觸媒效應,進行高密度的土地開發,可以促進公共交通方式的選擇,和土地的高效利用。六本木大街櫸樹坡大街環狀3號線地鐵美容廣場室內步行街酒店綜合設施商業寫字間電視臺寫字間廣場藝術步行街美術館露天劇場妙經寺醫院住宅A住宅B住宅C住宅D對標案例東京凱悅大酒店好萊塢美容美容發世界六本木新區住宅朝日電視臺六本木新城森大廈毛利庭院六本木綜合樓TOHO影城六本木新城入口大廈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
26、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1 TOD模式串聯骨架 Allocating Centers around Transit StopsRoppongi Hills in Tokyo, JapanMixed UseHigh Density342 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 underground development規劃形成“一網三片多核心”的地下空間布局結構一網圍繞崔寨軌道交通網絡,串聯地下空間建設重點三片重點利用區:提升地下空間開發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提高地區地下空間開發強度混合利用區:鼓勵地下空間較高強度、連片發展一般利用區:結合集中辦公用地、配套居住小區等進行地下空間的利用多核心
27、主核心:分別位于北部片區高鐵站前商務中心及南側商業金融中心次核心:以軌道交通站點為核心的節點區域,以提升地下空間開發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圖例重點利用區混合利用區一般利用區主核心次核心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水平滲透垂直貫通策略分類開發策略指引布局力度毛容積率功能指引設施建設指引地下空間詳細規劃功能配比開發示意重點利用區地下空間開發價值極高,宜根據地面功能,結合軌道交通站點進行一體化開發地下空間高強開發0.30.6綜合功能公服及商業:鼓勵
28、地下空間開辟諸如廣場、影視、體育場館等公共休憩空間,地下商業設施規模進行適當控制。交通設施:規劃軌道交通線路和站點應設于地下,鼓勵在重要節點增加地下道路的方式改善地區交通。市政設施:鼓勵市政站點及其他基礎設施地下化,釋放地上空間、改善地面環境;鼓勵架空線入地建設綜合管廊,提高市政設施服務水平,為日益增長的管線敷設需求創造條件。配套交通設施:70%80%商業服務設施:10%15%其他設施:10%15%混合利用區地下空間開發價值較高,開發功能應滿足地面人員日常工作及生活需求為主較高強開發0.20.35混合功能公服及商業:鼓勵地下商業設施及公共休憩空間開發。交通設施:鼓勵通過增加站點地下人行通道數量
29、的方式進一步加強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地區的可達性。市政設施:鼓勵市政設施地下化,鼓勵架空線入地建設綜合管廊,提高市政設施服務水平。配套交通設施:75%85%商業服務設施:5%10%其他設施:10%15%一般利用區開發價值一般,地下功能可根據地面功能需求布置停車、倉儲等單一功能低強開發0.10.25簡單功能公服及商業:不宜設置地下商業設施。交通設施:規劃軌道交通線路和站點可根據其他要求設于地下。市政設施:鼓勵市政設施地下化。配套交通設施:85%95%商業服務設施:5%其他設施:10%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
30、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2 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 underground development綜合樞紐站DestinationStation換乘站TransferStation標準站Standard Station 根據不同站點的情況,將站點定義為不同類型 Categorize different stations 按照站點及周邊情況,給予站點不同的開發形式與策略。Provide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stations2 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 underground development道路中段設站 stations
31、between intersections道路交口設站 stations at intersection開放空間設站stations in O.S換乘站接駁鐵路站點 train station商業一體化開發 commercial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372 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 Underground Development 不同等級站點開發策略: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32、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綜合樞紐站站Destination標準站Standard Station換乘站Transfer軌道站點分類綜合樞紐站換乘站一般站軌道站點開發策略結合交通樞紐一體化開發結合周邊功能鼓勵地下開發做好開發預留軌道站點修正系數+15%+10%+5%注:地下空間規模=地下空間毛容積率(規劃區用地面積+軌道站點500m覆蓋用地面積軌道站點修正系數)(1+地面建設修正系數)38與周邊地塊聯合開發示意(上海虹橋)2 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 Underground DevelopmentDESIGN STRATEG
33、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Case Study in Shanghai (Airport + HSR + Metro)換乘站綜合樞紐站 結合崔寨車站、地下交通系統與周邊地塊進行綜合開發 打造地下重點利用區:提高地下開發的整體性與系統性,實現軌道站點一體化開發 交通優先,高強開發:基于交通優勢,進行高強度開發,毛容積率可達0.6 豐富地下功能,提高商業價值:商業功能最大化,進一步增加規模392 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 Underground DevelopmentDE
34、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403 類型豐富的路網 Diverse Streets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413 類型豐富的路網 Diverse Streets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
35、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產業區 300 X 300m與產業功能協調具有靈活機動性生活區 250 X 125m步行滲透性高尺度宜人密路網與各種功能的匹配42道路等級圖:220和鳳凰路兩條快速路從場地中穿過,為減少過境交通對于場地的影響,采取了部分路段下穿的形式(圖中虛線所示)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3 類型豐富的路網Diverse Streets43DESIGN STRATEGY 3: Develo
36、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3 類型豐富的路網Diverse Streets44ART結合無人駕駛技術,在先行區布局無人駕駛公交車專用道線網,鼓勵將最新技術應用到公共交通上,構建大、中運量公交和常規公交一體化的公交系統。4 完善的公交網絡 Complete Transit Network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45以地鐵站點80
37、0米,快速公交站點500米來評估公交網絡,場地的公交覆蓋率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在此基礎上還會可以安排常規公交服務,進一步提升場地的公交服務能力。DESIGN STRATEGY 3: Develop Diverse & Smart Circulation System設計舉措 3:構建敏捷高效交通網,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體系4 完善的公交網絡 Complete Transit Network46空港敏捷物流先行區核心組團會展中心高鐵設計舉措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1 產業定位KEY DESIGN MOVE 3: Develop High Tech Indust
38、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城市結構決定產業功能,崔寨片區是各種交通匯聚之地,決定其應重點發展物流產業及會展服務功能北南利用與機場的區位及交通優勢,在多條高速公路、區域交通干道交匯之地,重點發展敏捷物流產業。利用220國道、青銀高速的便捷交通條件,以及優異的生態景觀資源,形成服務于崔寨片區、乃至整個先行區的會展服務功能。智能制造中國氫谷敏捷物流崔寨將建成為設集氫能源科技園、氫能源產業園、氫能源會展商務區為一體的產學研基地,成為綜合性戰略產業板塊。智能機器將擴大延伸人類在制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崔寨將打造以機器人研發、智能系統集成、智能定制、企業孵化為核心的產業鏈條試
39、驗田。以核心物流企業為中心,將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及最終消費者整合到統一的、無縫化程度較高的功能物流網絡鏈條之中,并通過地下物流系統在崔寨實現高速配送的新模式。設計舉措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KEY DESIGN MOVE 3: Develop High Tech Indust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生產層面:物流產業為主導、氫能源產業為前沿,多類產業齊頭并進1 產業定位積極推動濟南市加快推及國際內陸港建設行動計劃的實施落地打造集路港、空港、保稅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國際內陸港中心城市,通過內聯外引,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戰略,
40、推動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再上新臺階。設計舉措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KEY DESIGN MOVE 3: Develop High Tech Indust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1 產業定位四樞紐公路樞紐鐵路樞紐空港樞紐水港樞紐四組團崔寨組團保稅區組團高官寨組圖唐王組團深化落實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提出的功能定位濟南城市轉型與科技創新的主戰場省會城市區域性服務功能的承接與擴展地濟南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濟南市傳統優勢產業升級示范區物流商貿:承接龍頭企業,發展國際化高端物流、智慧物流、區域商貿崔寨片區以新型敏捷物流產業為主導
41、發展產業設計舉措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KEY DESIGN MOVE 3: Develop High Tech Indust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1 產業定位崔寨片區以氫能源的研發與設備制造為前沿帶動產業制氫原材料氫能氫能利用回收技術回收裝置制氫催化材料制氫技術研發儲氫裝置研發氫能運輸裝置研發燃料電池研發氫能汽車研發氫能催化劑研發氫能利用研發智慧物流相關價值環節技術貿易金融物流1) 氫谷板塊判讀根據對氫能價值鏈的研究分析,先行區的中國氫谷板塊,應該是集成:新能源、智能制造、科學研發大裝置、國際科技交流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戰略產業板
42、塊。2) 研發-實驗-技術生產環節的集聚區聚焦氫能源相關的新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嚴控具有危險性的氫能源儲存和運輸等設施和功能。 上游:有關原料回收技術、提取技術、催化材料、裝置技術 中游:制氫技術、存儲技術、運輸裝置技術、轉化技術、材料技術 下游:能源技術、汽車應用技術、催化劑技術,等等。3) 試點功能板塊中國氫谷研究院、氫能源科技館、東旭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先進材料研究中心、能源研究基地、創業基地、孵化基地、科技領袖中心、能源科技服務中心、會議中心、公共服務中心、產學研創新中心(高校研究院、試驗中心)設計舉措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KEY DESIGN MOVE
43、 3: Develop High Tech Indust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1 產業定位崔寨片區將以物流服務、氫谷產業為背景,打造該片區的商務金融核心,為當地企業提供生產經營的金融環境,以促進商務金融發展及交易。為快速準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崔寨片區將直接面對特定行業提供定向性職業培訓,為該片區高效準確輸出技術性人才。未來崔寨片區將提供高端會展服務,負責租賃及提供會議場所,并承接高端商務會議所需要的各種服務要求,包括發布展會消息、布置安排展區、組織民眾參與、及人員餐飲住宿等,為該片區的文化、商務等交流項目提供支持。服務層面:會展服務為紐帶、金融培訓為助
44、力,產業服務全面支撐會展服務商務金融職業培訓2 結構功能分區Functional ClustersDESIGN STRATEGY 4: Develop High Tech Indust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設計舉措 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Various development clusters with dedicated functions are laid out 智能物流智能物流傳統風貌住宅區智能物流傳統風貌住宅區新能源交通中國氫谷高教園區產業組團會展中心傳統風貌住宅區產業組團傳統風貌住宅區傳統風貌住宅區傳統風貌住宅區樞
45、紐商業組團產業創新組團研發創新組團產業組團產業組團生活社區生活社區科學孵化基地生活社區醫療培訓組團523 產業創新發展軸 An Innovation Axis Connecting HSR & RiverDESIGN STRATEGY 4: Develop High Tech Indust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設計舉措 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HSRRiverCommercial HubServiceMixedUseInnovationHubMixedUseResearchHubGreen BeltM2R153濱水建筑以低層和多
46、層為主,外圍逐漸升高,層次感豐富DESIGN STRATEGY 4: Develop High Tech Indust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設計舉措 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3 產業創新發展軸 An Innovation Axis Connecting HSR & RiverThe urban form rises at the station area and steps down towards the water54創客空間 Co-work Space創客空間指的是社區化運營的工作空間,在這里,有共同興趣的人們可以聚會,社
47、交,展開合作。無人駕駛ART Autonomous Rapid Transit將新能源及新技術的研發在空間上進行落位,將崔寨片區打造成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先進試驗田。智能定制制造 Smart Manufacturing利用智能制造技術及相應智能制造系統,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產業鏈,打造智能定制制造的定位與品牌。敏捷物流的空間預留 Smart Logistic Channel將敏捷物流的新理念增加到產業版塊甚至整個片區內,在條件不成熟時要實現空間預留。4 創新技術的空間落位 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yDESIGN STRATEGY 4: Develop High Tech
48、 Indust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設計舉措 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55長租+出售的高端人才公寓全時活力的智慧產城社區5 人才生活支撐 Create Various Housing Types & Communities for Talents配套完備的品質生活住所歷史韻味的傳統風貌街坊DESIGN STRATEGY 4: Develop High Tech Industry and Attract New Resources 設計舉措 4:發展高新產業,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Condo + Rental Apa
49、rtmentFully Equipped Neighborhood Traditional Style 24 hr live work community56可持續城市模型示意圖 Sustainable City DiagramDESIGN STRATEGY 5: Provide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設計舉措5:做好基礎建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市政設施專項新理念實踐 Utilities & Infrastructure Testing New Ideas污水/再生水回用規劃與雨水利用 Water Reuse參考雄
50、安新區的先進經驗,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積極推進崔寨片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敏捷物流、再生水回用規劃、真空垃圾收集等新理念,打造生態優先、市政優先的可持續城市發展范式。以生態優先為原則,倡導使用再生水系統。從環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同時建立雨水利用機制,將雨水用作噴灑路面、灌溉綠地、蓄水沖廁等城市雜用水的技術手段。Learn from New Capital Plan: Plan for underground before above grade; give priority to ecology and infrast
51、ructure57構建能源局域網,著力優化能源系統 Improve the Energy System 適應先行區組團式發展,能源系統應以用地組團、大型園區、大型社區為單位,建設組團式的一體化集成供能工程,形成能源局域網絡。受限于低品位的熱源不適合長距離輸送。以組團、產業園為區域,聯合分布式能源和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可再生能源進行系統整合,融合智慧能源控制平臺,形成可再生能源優先、化石能源支持、因地制宜的區域多元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可循環、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融入與濟南市、山東省、國家的能源命運共同體,打造“能源革命
52、的先行區”。清潔能源成為先行區能源主體,形成電力、燃氣、新能源(含可再生能源)三足鼎立的能源結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用足新能源、留足傳統能源、著力優化能源系統。DESIGN STRATEGY 5: Provide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設計舉措5:做好基礎建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市政設施專項新理念實踐 Utilities & Infrastructure Testing New Ideas58大力發展氫能應用 Apply Hydrogen Energy借鑒雄安新區地熱能源利用模式 Geo-Thermal 到2035
53、年,先行區建成全國領先的氫能示范區。清潔制氫應成為先行區的主要來源,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發展電解水制氫,是調節電網峰谷的重要技術之一。打造加氫站網絡,合理布局加氫站,推廣公交、環衛、物流等領域內的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應用。推廣氫燃料電池發電站等基礎設施,在通信、機房等重點應用領域推廣氫能分布式發電。優先加大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積極推進深層地熱資源梯級利用。在嚴格的地熱能利用環境監管下,保證取熱不取水、不污染水資源,有效保障地熱能的清潔開發和永續利用。地源熱泵宜采用電能驅動。加強地熱能開發利用規劃與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銜接,將地熱供暖納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在用地、用電、財稅、價格等
54、方面給予政策扶持。DESIGN STRATEGY 5: Provide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設計舉措5:做好基礎建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市政設施專項新理念實踐 Utilities & Infrastructure Testing New Ideas59真空垃圾收集系統 Vacuum Waste Collection System敏捷物流管道試點建設 Agile Logistic Pipeline通過鋪設好的管道系統,利用負壓技術將生活垃圾抽送至中央垃圾收集站,再由壓縮車運送至垃圾處置場。該系統可徹底解決垃圾收集過
55、程產生的二次污染,崔寨的建設應為真空垃圾收集的實現考慮預留。以智能中樞為基礎,實現敏捷物流系統的構建。結合臨空經濟區,搭建對外運輸+地下配送+地面物流聯系通道的網絡體系。打造崔寨片區的敏捷物流示范區。隧道截面無人駕駛車圓形氣力膠囊管道方形氣力膠囊管道市政管道地鐵DESIGN STRATEGY 5: Provide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設計舉措5:做好基礎建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市政設施專項新理念實踐 Utilities & Infrastructure Testing New Ideas60空港Airport物流
56、園敏捷物流對外運輸通道地下物流樞紐試點Underground Logistic HubPilot ProjectDESIGN STRATEGY 5: Provide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設計舉措5:做好基礎建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市政設施專項新理念實踐 Utilities & Infrastructure Testing New Ideas智慧物流網絡的三級體系:1.1.對外對外運輸運輸:機場到場地的地下敏捷物流通道(軌道交通客運與物流貨運在同一管廊結構中布局)。2.2.地下配送地下配送:在地下市政綜合管廊中預留
57、物流倉。3.3.管道物流系統:管道物流系統:與社區相通的物流配送與垃圾回運一體化管道體系地下配送廊道61公共服務設施的打造不僅可以為產業與生活提供服務,還可塑造自身特色,成為區域的核心地標,形成具有名片效應的崔寨產業園區自有文化品牌。與控規編制同步對接,落實公共服務設施: 7個社區服務中心 7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1個文化中心 1 cultural center 1個會展中心 1 convention center 1個體育中心 1 sports center 3個綜合醫院 3 Hospital 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5 Community Health Serv
58、ice Center 26個中小學 17 schools 1個國際護理學校 1 nursing school 1所高等院校 High education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落位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DESIGN STRATEGY 5: Provide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設計舉措5:做好基礎建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社區服務中心文化中心會展中心行政辦公用地體育中心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衛生用地中小學國際護理學校高等院校Space Structure空間結構“一脊一軸雙核心”南北引擎,
59、雙核引領柔性交通,節點串聯創新軸線,貫通東西藍綠交織,水城共融One Belt One Axis Two Centers63General Layout總平面圖傳統風貌住宅區其他住宅區服務設施用地混合用地行政辦公用地文化設施高等院校用地中小學用地科研用地體育用地醫療衛生用地醫院用地社會福利用地商業用地加油加氣站用地工業用地一類工業用地物流倉儲用地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圖例供應設施用地綠地與廣場用地水域農林用地規劃用地匯總表序號用地代碼用地分類用地面積(h)占規劃建設用地比例(%)1R居住用地621.62 20.38 其中R+B商住用地25.97 0.85 R1一類居住用地278.86 9.14 R
60、2二類居住用地316.78 10.38 2A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377.01 12.36 其中A1行政辦公用地5.53 0.18 A2文化設施用地61.16 2.00 A3教育科研用地282.31 9.25 A4體育用地12.05 0.39 A5醫療衛生用地12.00 0.39 A6社會福利用地3.96 0.13 3B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274.35 8.99 其中B1商業用地257.07 8.43 B4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3.57 0.12 B9其他服務設施用地13.71 0.45 4M工業用地462.00 15.14 其中 M工業用地462.00 15.14 5W物流倉儲用地208.3
61、3 6.83 其中 W物流倉儲用地208.33 6.83 6S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689.27 23.94 其中S1城市道路用地675.92 23.50 S3交通樞紐用地4.74 0.16 S4交通場站用地8.61 0.28 7U公用設施用地27.93 0.92 其中U1供應設施用地24.39 0.80 U2環境設施用地1.95 0.06 U3安全設施用地1.59 0.05 8G綠地與廣場用地349.21 11.45 其中G1公園綠地323.60 10.61 G2防護綠地25.61 0.84 9H11 城市建設用地3009.72 100.00 10H建設用地210.63其中H2區域交通設施用地2
62、10.6311E非建設用地2137.22 其中E1水域318.30 E2農林用地1818.92 12合計5357.57 64STRUCTURE OF INDUSTRY產業比例20%15%30%22%8%5%產業相關用地比例物流產業氫谷產業其他產業商務辦公教育培訓會議會展崔寨片區定位為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者、高新產業的發展支撐平臺,需要充足的產業用地及配套服務用地作為支撐產業相關用地:生活相關用地6:4崔寨片區產業用地比例達到34%,高于同類產業園區。加上為產業服務的公共服務設施及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總比例約占60%產業相關用地中,以敏捷物流產業為主導,同時預留了充足的產業用地用于物流產業擴
63、張及其他產業納入。產業服務功能主要包括商務金融辦公、教育培訓、會議會展等職能。670, 34%377, 19%274, 14%621, 32%28, 1%用地比例產業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居住用地公用設施用地(除道路與綠地以外)節點城市設計Detailed Urban DesignTHREE66GENERAL LAYOUT城市設計總平面圖產業形態構成居住模式研究67HEIGHT AND INTENSITY高度強度分析0-20m20-40m40-80m80-120m120m1 FAR1.51.5 FAR22 FAR33 FAR4FAR4圖例圖例建筑高度分析圖開發強度分析圖CITY
64、 SKYLINE城市天際線城市整體形態控制依托TOD模式建立多中心、簇團式的的整體形態形成清新靈動的城市天際線69AIRVIEW鳥瞰圖70ARCHITECTURAL STYLE風貌格局整體建筑風貌:突出簡潔現代、富有質感的建筑意向。建筑色彩:以銀灰色、米色、白色為主色調,局部用明亮的顏色點綴建筑細部。71SOUTHERN COMMERCIAL CENTER南部商業中心EXHIBITION CENTER國際會展中心INNOVATION BAY創意灣HSR COM. CENTER高鐵商業中心/創新產業園區氫谷產業中心THE VALLEY OF HYDROGEN CENTER新能源交通NEW ENE
65、RGY TRANSPORTATION敏捷物流中心AGILE LOGISTICS CENTERKEYNODES片區重要節點72高鐵商業中心/創新產業園區73創新產業園區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74中國氫谷板塊The Valley of Hydrogen現代創新型風格建筑形式多樣,錯落有致,景觀均好烘托共享、高效的創新工作氛圍創新產業園區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75營造尺度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間滿足創新創業人士交流交往的需求塑造活力,激發創新創新產業園區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76創新產業園區Innovation In
66、dustrial Park77創新產業組團功能分區產業組團組團生產性服務核心總部基地/科研辦公商業/商務中心居住配套綠化廣場ART交通線混合用地創新產業園區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78敏捷物流板塊84敏捷物流板塊Agile Logistics85敏捷物流板塊Agile Logistics現代都市型產業風格簡潔大方,平緩舒展,立面簡潔明快烘托共享、高效的產業工作氛圍86敏捷物流板塊Agile Logistics88產業組團(物流)功能分區敏捷物流板塊Agile Logistics產業組團組團生產性服務核心科研辦公商業中心綠化廣場ART交通線商業中心物流園區配套區現狀青
67、寧工業園菜鳥網絡89物流組團商業商務區 商業商務集聚:結合軌道站點,打造站前商務區,集合金融、交流、服務、展示會展于一體的商業商務聚集區。 研發組團掛接:結合敏捷物流生產板塊,搭配小型研發組團,為敏捷物流的產業創新提供科研支撐。敏捷物流板塊Agile Logistics90物流組團倉儲物流區 搭建智能物流網絡體系:形成包括對外運輸、地下配送、地面物流聯系通道在內的體系。敏捷物流板塊物流倉儲車間 生產性服務配套Agile Logistics91物流組團公寓型住宅 高端品質,服務片區人才:產業片區配備一定數量公寓型住宅,為交流人才的短中期停留以提供住宿環境。敏捷物流板塊Agile Logistic
68、s92會展中心板塊93EXHIBITION CENTER會展中心渲染圖94國際高端現代的風格舒展大氣、簡潔明快烘托共享、交流的活躍氛圍EXHIBITION CENTER會展中心95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研究范圍研究范圍9696萬萬mm功能板塊功能板塊用地占用地占比比建筑密建筑密度度會展博覽區52%70%配套服務區21%70%商務中心區7.3%40%金融商務區19.7%45%CASE STUDY案例:上海國際博覽中心96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蘇州國際博覽中心:研究范圍研究范圍5252萬萬mm功能板塊功能板塊用地占用地占比比建筑建筑密度密度會展博覽區48%64%商業購物區10.6%2
69、5%金融商業區24%43%濱水休帶區17.4%CASE STUDY案例:蘇州國際博覽中心97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廣州國際會展中心:研究范圍研究范圍1.96km1.96km功能板塊功能板塊用地占比用地占比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會展博覽區51%58%會展商務區20%38%商業居住區8.7%30%公園景觀區20.3%CASE STUDY案例:廣州國際會展中心98法蘭克福展覽中心:法蘭克福展覽中心:研究范圍研究范圍5050萬萬mm功能板塊功能板塊用地占比用地占比建筑密度建筑密度展覽中心區76%50%金融商務區10%32%商業服務區14%42%CASE STUDY案例:法蘭克福展覽中心99EXHIBITION
70、CENTER: PLAN會展中心:平面布局會展展覽50%服務配套服務配套20%金融商務金融商務20%商業居住商業居住10%建議功能構成建議功能構成會展展覽會展展覽服務配套服務配套金融商務金融商務商業居住商業居住65%30%40%會展展覽會展展覽服務配套服務配套金融商務金融商務建議建筑密度建議建筑密度100軌道站點ART站點100m100mEXHIBITION CENTER: Skyline會展中心:天際線101EXHIBITION CENTER: Architecture Style會展中心:建筑風貌102EXHIBITION CENTER: Architecture Style會展中心:建筑
71、風貌103CITY CENTER: FUNCTIONS南部城市中心:功能示意104商業中心板塊105COMMERCIAL CENTER商業中心106現代都市生活型形成多樣豐富的公共空間烘托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氛圍COMMERCIAL CENTER商業中心107現代都市生活型形成多樣豐富的公共空間烘托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氛圍COMMERCIAL CENTER商業中心108COMMERCIAL CENTER:PLAN商業中心:平面圖109IMPRESSION DRAWING鳳凰大橋門戶節點-人視效果圖110軌道換乘ART站點120m70mART站點ART站點COMMERCIAL CENTER:Skyl
72、ine商業中心:天際線111COMMERCIAL CENTER:Architecture Style商業中心:建筑風貌112COMMERCIAL CENTER:Architecture Style商業中心:建筑風貌113CITY CENTER: FUNCTIONS南部城市中心:功能示意114氫谷板塊115中國氫谷板塊The Valley of Hydrogen產業組團組團生產性服務核心總部基地/科研辦公商業/商務中心居住配套ART站點/綠化廣場ART交通線產業組團(氫谷)功能分區116中國氫谷板塊The Valley of Hydrogen117新能源交通板塊118新能源交通產業-功能分區新能
73、源交通板塊New Energy Transportation產業組團組團生產性服務核心科研辦公商業中心青寧管區安置區ART站點/綠化廣場ART交通線商業/商務中心119新能源交通板塊New Energy Transportation120居住板塊121What DISTINCTIVE FEATURES Jinan can provide to attract talents?濟南通過什么特征來吸引人才?HOUSING TYPES住房類型水泥、高墻宜居、低密度如何平衡?過度壓低密度、樓層是否會過多侵占生態用地?122Housing Block Type住宅類型Low Rise Residenti
74、al FAR 1.5低層居住 容積率1.5適應“小街區、密路網”的街區圍合式住宅布局:突破受日照間距限制的單一的行列式布局形態,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可以提供銷售和租賃相互混合的產品類型,滿足不同群體需求;提供回遷安置與商品住宅、不同收入群體在街區層面的混合,促進社會融合。123Housing Block Type住宅類型Mid Rise Residential FAR 2.5中層居住 容積率2.5適應“小街區、密路網”的街區圍合式住宅布局:突破受日照間距限制的單一的行列式布局形態,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可以提供銷售和租賃相互混合的產品類型,滿足不同群體需求;提供回遷安置與商品住宅、不同收入群體在街區
75、層面的混合,促進社會融合。124Housing Block Type住宅類型Traditional Residential傳統風貌居住 圍合式的靈活布局,延續傳統風貌125HOUSING TYPES住房類型傳統風貌住宅區 建筑排布:沿黃河靈活布局 場景營造:增加居民歸屬感、場地感126HOUSING TYPES住房類型傳統風貌住宅區 建筑排布:沿黃河靈活布局 場景營造:增加居民歸屬感、場地感127HOUSING TYPES住房類型傳統風貌住宅區 建筑排布:沿黃河靈活布局 場景營造:增加居民歸屬感、場地感 與自然環境的交互和融合128HOUSING TYPES住房類型 居住于社區公共服務功能混合
76、布局129HOUSING TYPES住房類型130HOUSING TYPES住房類型家家泉水&戶戶垂楊131總結CONCLUSION132濟南“多中心網絡化”的外圍節點+優異的生態本底條件利用空港陸港優勢打造快捷物聯通道先行區近期承接新興產業的主要平臺SITE DIAGRAM: REGIONAL INTERPRETATION區域特征認知適宜組織一定規模的高科技創新產業集群先行區主體的左膀右臂與高鐵站點、濟南空港的強聯系Suitable for cluster of High Tech IndustriesPlatform to receive new industries in the Nor
77、thern DistrictLeveraging the airport and buildSmart logistics133五大規劃策略 Five Design Strategies生態ECOLOGY產城INTEGRATION交通TRANSPORTATION產業HIGH TECH公建FACILITIES組團劃分結構定調功能細分骨架串聯核心支撐EVOLUTION OF THE DESIGN SCHEME方案生成COMMUNITY STRUCTURELAND USE STRUCTURELAND USE ALLOCATIONCOMMUNITYCONNECTIONDEVELOPMENT SUPPO
78、RT134Space Structure空間結構“一脊一軸雙核心”南北引擎,雙核引領柔性交通,節點串聯創新軸線,貫通東西藍綠交織,水城共融One Belt One Axis Two Centers135實施策略1:基礎設施建設先行 積極推動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公共交通建設,培養公交客流,避免形成過度依賴小汽車交通出行的出行習慣; 加快市政綜合交通管廊建設,為先行區產業和服務業發展提供支撐136實施策略2:產業發展先行 積極引導符合先行區產業發展定位的敏捷物流、商務會展、新能源研發制造等新型產業,構建先行區發展的產業基礎。137實施策略3:實時推動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推動產城融合,避免單一功能、產城
79、分離的大規模住宅地產開發項目; 注重職住平衡,營造良好居住環境和公共服務設施,避免過于依賴黃河南岸濟南老城造成職住分離、長距離通勤等城市問題。138SOUTHERN COMMERCIAL CENTER南部商業中心EXHIBITION CENTER國際會展中心HSR COM. CENTER高鐵商業中心/創新中心AGILE LOGISTICS CENTER實施策略4:分步實施,有序推進 近期:將會展中心組團和敏捷物流組團作為近期啟動的節點,分別帶動崔寨片區南北的發展; 遠期:將南部商業中心與北部高鐵站商業/創新中心作為遠期發展的核心,實現與軌道交通換乘樞紐的一體化高強度開發。敏捷物流組團139前沿科創智造樣板,品質產城融合典范140謝謝聆聽Thank You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