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施工之飛模飛模是一種大型工具式模板,因其外形如桌,故又稱桌模或臺模。由于它可以借助起重機械從已澆筑完混凝土的樓板下吊運飛出轉移到上層重復使用,故稱飛模。飛模主要由平臺板、支撐系統(包括梁、支架、支撐、支腿等)和其他配件(如升降和行走機構等)組成。適用于大開間、大柱網、大進深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樓蓋施工,尤其適用于現澆板柱結構(無柱帽)樓蓋的施工。飛模的規格尺寸,主要根據建筑物結構的開間(柱網)和進深尺寸以及起重機械的吊運能力來確定,一般按開間(柱網)乘以進深尺寸設置一臺或多臺。飛模按其支承方式分以下兩類:我國目前采用較多的是伸縮支腿式,無支腿式只在個別工程中采用。采用飛模用于現澆鋼筋混凝土樓蓋
2、的施工,具有以下特點:(1)樓蓋模板一次組裝重復使用,從而減少了逐層組裝、支拆模板的工序,簡化了模板支拆工藝,節約了模板支拆用工,加快了施工進度。(2)由于模板在施工過程中不再落地,從而可以減少臨時堆放模板的場地。1 常用的幾種飛模1立柱式飛模立柱式飛模是飛模中最基本的一種類型,由于它構造比較簡單,制作和施工也比較簡便,故首先得到廣泛應用。立柱式飛模主要由面板、主次(縱橫)梁和立柱(構架)三大部分組成,另外輔助配備有斜支撐、調節螺旋等。立柱常做成可以伸縮形式。(1)鋼管組合式飛模是我國發展較早的一種立柱式飛模,可以根據工程結構的具體情況和起重設備的能力進行設計。鋼管組合式飛模的面板,一般可以采
3、用組合式鋼模板,亦可采用鋼框木(竹)膠合板模板、木(竹)膠合板;主、次梁一般采用型鋼;立柱多采用普通鋼管,并做成可伸縮式,其調節幅度最大約800mm(圖8-139和圖8-140)。圖8-139 鋼管組合式飛模之一(a)側視圖;(b)平面圖圖8-140 鋼管組合式飛模之二(a)側視圖;(b)仰視圖1)構造:用組合式鋼模板和鋼管腳手組合的飛模構造如下:面板:由組合式鋼模板組拼,為了減少縫隙,盡量采用大規格模板。次梁:可采用60mm40mm2.5mm或483.5mm,用鉤頭螺栓和碟形扣件與面板連接。主梁:可采用70mm50mm3.0mm,主、次梁采用緊固螺栓和碟形扣件連接。立柱:由柱頭、柱腳和柱體三
4、部分組成。可采用焊接管483.5mm或無縫管384mm(圖8-141)。圖8-141 單根立柱立柱頂座與主梁可用長螺栓和蝶形扣件連接。為了適應樓層在一定范圍內可變動的要求,立柱伸縮支腿設有一排孔眼,用于高低的調節(圖8-142)。圖8-142 可調柱腳水平支撐和斜支撐:一般采用483.5mm的焊接鋼管,與立柱用扣件連接。立柱的下端,可加上柱腳或墊板(圖8-143)。圖8-143 鋼管腳手架組合飛模(a)主視圖;(b)側視圖2)特點:可以根據建筑物的開間(柱網)、進深平面尺寸進行組合。部件來源容易,加工制作簡便,一般建筑施工企業均具備制作條件,并可充分利用現有工具式腳手架,組拼飛模的部件,除升降
5、機構和行走機構需要一定的加工或外購外,其他部件拆卸后還可當其他工具、材料使用。投資較少,上馬快。自重較大,約為8090kg/m2。由于組裝的飛模桿件相交節點不在一個平面上,屬于隨機性較大的空間力系,故在設計時要考慮這一特點。(2)構架式飛模構架式飛模主要由構架、主梁、擱柵(次梁)、面板及可調螺桿等組成。每榀構架的寬度在11.4m,構架的高度與建筑物層高接近(圖8-144)。其構造如下:圖8-144 構架飛模主視和側視圖(a)主視圖;(b)側視圖1-面板;2-可調螺桿;3-剪刀撐;4-構架;5-擱柵;6-主梁;7-支承連桿;8-水平桿;9-斜桿;10-豎桿1)面板:采用木(竹)膠合板。板面經覆膜
6、防水處理。2)梁:主梁采用鋁合金型材制成,擱柵(次梁)采用方木,以便于面板的鋪釘。擱柵間距的大小,由面板材料和荷載選定。3)構架:采用薄壁鋼管。豎桿一般采用422.5mm,水平桿和斜桿的直徑可略小些。豎桿上加焊鋼碗扣型連接件,以便與水平桿和斜桿連接。4)剪刀撐:每兩榀構架間采用兩對鋼管剪刀撐連接。剪刀撐可制成裝配式,以便于安裝和拆卸。5)可調螺桿:用于調節飛模高低,安裝在構架豎桿上、下端??烧{螺桿配有方牙絲和螺母旋桿,可隨著螺母旋桿的上下移動來調節構架高低。上下可調螺桿的調節幅度相同,總調節量上下可以疊加。6)支承連桿:安放在各構架底部,可以采用鋼材或木材,但其底面要求平整光滑。支承連桿的作用
7、主要起整體連接作用,也便于采用地滾輪滑移飛模。(3)門式架飛模門式架飛模,是利用多功能門式腳手架作支承架,根據建筑物的開間(柱網)、進深尺寸拼裝成的飛模(圖8-145)。圖8-145 門式架飛模1-門式腳手架(下部安裝連接件);2-底托(插入門式架);3-交叉拉桿;4-通長角鋼;5-頂托;6-大龍骨;7-人字支撐;8-水平拉桿;9-面板;10-吊環;11-護身欄;12-電動環鏈1)構造:門式架飛模由多功能門式架、面板和升降移動設備等組成。在多功能門架上部,用兩根45mm80mm3mm的薄壁方鋼管做大龍骨,大龍骨用蝶形扣件連接固定在門式架頂托;下部外側用50504角鋼通長連接,組成一個整體桁架,
8、使板面荷載通過門式架支腿傳遞到底托并傳到樓板上。為了加強飛模桁架的整體剛度,用483.5鋼管在門式架之間進行支撐拉結。大龍骨上架設45mm80mm3mm薄壁方鋼管和50mm100mm木方各一根,共同組成小龍骨(次梁)。小龍骨的間距以1m左右為宜。小龍骨上釘鋪飛模面板,面板材料可以用覆膜木(竹)膠合板;也可以用20mm厚木板加鋪一層23mm的薄鋼板。門式架的下端插入可調式底托上。在飛模橫向相對的兩榀門式架之間,設交叉拉桿,把支撐飛模的門式架組成一個整體。拉桿可采用483.5mm鋼管,用扣件連接。2)特點:選用門式架作飛模的豎向受力構件,既可以避免豎向構件的大量金屬加工;也消除了采用鋼管組成的飛模
9、所存在的繁瑣連接。門式架本身受力比較合理,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桿件與材料的應用,所以飛模比較輕巧堅固。門式架為工具式腳手架定型產品,用后仍可解體作為腳手架使用,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2桁架式飛模桁架式飛模是由桁架、龍骨、面板、支腿和操作平臺組成。它是將飛模的板面和龍骨放置于兩榀或多榀上下弦平行的桁架上,以桁架作為飛模的豎向承重構件。桁架材料可以采用鋁合金型材,也可以采用型鋼制作。前者輕巧,但價格較貴,一次投資大;后者自重較大,但投資費用較低。(1)鋁桁架式飛模鋁桁架式飛模,是一種工具式飛模(圖8-146)。圖8-146 竹鋁桁架式飛模1-吊點;2-面板;3-鋁龍骨(擱柵);4-底座;5-可調鋼支腿;
10、6-鋁合金桁架;7-操作平臺1)面板:采用竹塑板(或木膠合板),即表面為木片,中間為竹片,板材表面經防水處理。板材的規格為900mm2100mm或1200mm2400mm,厚度為812mm。板的厚度按板面荷載大小選用。根據計算,在龍骨間距為500mm、混凝土板厚220mm時,可選用12mm厚竹塑板。2)鋁合金桁架:選用國產鋁合金型材,其屈服強度為240N/mm2,彈性模量為E=0.71105N/mm2。鋁合金桁架結構的上弦、下弦都由高165mm的槽鋁組成(圖8-147)。圖8-147 鋁合金桁架示意及上下弦槽鋁斷面上弦分別由2根長度為3m和4.5m的槽鋁組成,下弦由4根3m長槽鋁組成。腹桿使用
11、76mm76mm5mm的方鋁管。挑梁由2根165槽鋁組成,通過螺栓與腹桿和上弦連接。桁架組合規格,見表8-34。桁架組合規格 表8-34型號長高(m)組合部件腹桿(根)水平支撐垂直支撐上弦下弦規格(m)根數規格(m)根數FJ6061.5324.518FJ757.51.534.5113110HJ9091.54.53234.51112HJ10510.51.54.5214.5214HJ120121.53 4.51234.52116注:1表中“”表示無,“”表示有;2本表均為一榀桁架組合部件;3支撐規格為100mm50mm2.5mm方管。3)可調鋼支腿:由套管座、套管及調管底座組成,套管用63mm63
12、mm5mm方鋼管制作,長度與桁架高度相同(圖8-148)。圖8-148 可調鋼支腿示意圖4)邊梁模板、操作平臺及護身欄:邊梁模板、操作平臺及護身欄均安裝在挑架上,通過挑梁與飛模的桁架連接,構成懸挑結構。在挑梁上布置工字鋁龍骨,上鋪50mm100mm木龍骨。邊梁模板可用膠合板或小鋼模等其他模板。操作平臺與梁底可在同一標高,鋪2cm厚木板。護身欄立柱與挑梁用螺栓連接,外掛安全網。在懸挑結構的下端設附加支撐,支撐間距可通過計算決定,但一般不大于1.5m(圖8-149)。圖8-149 附加支撐5)吊裝盒、剪刀撐:每臺飛模有4個吊點,設在飛模重心兩邊對稱布置的析架節點上。4個吊點設有鋼吊裝盒(圖8-15
13、0),與析架上弦用螺栓連接。在面板的吊點位置,留出 300mm200mm的活動蓋板。圖8-150 吊裝盒為了加強飛模整體的穩定性,桁架之間設有剪刀撐。剪刀撐采用大小兩種規格的鋁合金方管組成,均在相同的間距上打孔,組裝時將小管插入大管,調整好安裝尺寸,然后將方管兩端與桁架腹桿用螺栓固定,再將兩種規格管子用螺栓固定。另外,當支腿高度較高時,也要加設腿間的縱向剪刀撐。(2)鋼管組合桁架式飛模鋼管組合桁架式飛模,是用483.5mm腳手架鋼管組合成的桁架式支承飛模。每間使用一座飛模,整體吊運,其平面尺寸可為3.6m7.56m,但不宜太大。這種飛模的特點與立柱式鋼管腳手架飛模相同。1)支承系統:飛模支承系
14、統由三榀平面桁架組成,桿件采用483.5mm腳手架鋼管,并用扣件連接(圖8-151)。圖8-151 腳手架鋼管組合式平面桁架示意圖平面桁架間距為1.4m,并用剪刀撐和水平拉桿作橫向連接。材料均為483.5mm腳手架鋼管。當桁架用于陽臺支模的挑檐部位時,其構造自成體系,見圖8-152。圖中桿件14用以支承挑檐模板,桿件57作為桿件14的依托,其中桿件6還可兼作護身欄的立柱。圖8-152 桁架挑檐部分每榀桁架設3條支腿。組裝時,中部析架上弦起拱15mm,邊部桁架上弦起拱10mm。桁架腹桿軸線與上、下弦連桿軸線的交點,離開的距離為200mm。2)龍骨:桁架上弦鋪設50mm100mm方木龍骨,間距35
15、0mm,用U形鐵件將龍骨與桁架上弦連接。3)面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用木螺釘與木方龍骨固定。(3)跨越式鋼管析架式飛??缭绞戒摴荑旒苁斤w模,是一種適用于有反梁現澆樓蓋施工的工具式飛模,其特點與鋼管組合式飛模相同(圖8-153)。圖8-153 跨越式飛模示意圖1-平臺欄桿(掛安全網);2-操作平臺;3-固定吊環;4-開啟式吊環孔;5-板面;6-鋼管組合桁架;7-鋼管導軌;8-后撐腳(已裝上升降行走桿);9-后升降行走桿;10-中間撐腳(正作收腳動作);11-前撐腳(正作拆卸升降行走桿動作);12-前升降行走桿;13-窗臺滑輪(鋼管導軌已進入滑輪槽)1)鋼管組合桁架:采用483.5mm鋼管用扣
16、件相連。每臺飛模由3榀桁架拼接而成。兩邊的桁架下弦焊有導軌鋼管,導軌至模板面高按實際情況決定。2)龍骨和面板:桁架上弦鋪放50mml00mm木龍骨,用U形螺栓將龍骨與桁架上弦鋼管連接。木龍骨上鋪放18mm厚膠合板拼成的面板,其頂面覆蓋0.5mm厚的鐵皮,板面設4個開啟式吊環孔。3)前后撐腳和中間撐腳:每榀桁架設前后撐腳和中間撐腳各一根,均采用483.5mm鋼管。它們的作用是承受飛模自重和施工荷載,且將飛模支撐到設計標高。撐腳上端用旋轉扣件與桁架連接。當飛模安裝就位后,在撐腳中部用十字扣件與桁架緊固;當飛??缭椒戳簳r,松開十字扣件,將撐腳移離樓面向后旋轉收起,并用鐵絲臨時固定在桁架的導軌上方。4
17、)窗臺滑輪:是將飛模送出窗口邊梁的專用工具。由滑輪和角鋼組成(圖8-154)。吊運飛模時,將窗臺滑輪角鋼架子卡固在窗邊梁上,當飛模導軌前端進入滑輪槽后,即可將飛模平移推出樓外。圖8-154 窗臺滑輪1-滑輪;2-角鋼架窗臺滑輪可以周轉使用,無需每臺飛模均配置。5)升降行走桿:是飛模升降和短距離行走的專用工具(圖8-155)。圖8-155 升降行走桿1-螺桿;2-螺母;3-軸承;4-手柄;5-車輪;6-軸承;7-車輪座;8-牽引桿支模時,將其插入前、后撐腳鋼管內;脫模后,當飛模推出窗口時,可從撐腳鋼管中取出。6)吊環:由鋼板和鋼筋加工而成,用U形螺栓緊固在桁架上弦(圖8-156)。圖8-156
18、吊環1-吊環;2-桁架上弦7)操作平臺:由欄桿、腳手板和安全網組成,主要用于操作人員通行和進行窗邊梁支模、綁扎鋼筋用。3懸架式飛模該飛模由于不設立柱,飛模主要支承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柱子或墻體)所設置的托架上。這樣,模板的支設不需要考慮到樓面混凝土結構強度的因素。飛模的設計也可以不受建筑物層高的影響。但是托架與柱子(或墻體)的連接要通過計算確定。并且要復核施工中支承飛模的結構在最不利荷載情況下的強度和穩定性。(1)構造懸架式飛模由桁架、次梁、面板、活動翻轉翼板以及垂直與水平剪刀撐等組成。主桁架和次梁可根據建筑物的進深和開間尺寸設計,也可以采用主、次桁架結構,但應對桁架的高度加以控制,主、次桁架的
19、總高度以不大于1m為宜。1)桁架:桁架沿進深方向設置,它是飛模的主要承重構件,要通過設計計算確定。一般上、下弦采用口70mm50mm3mm的薄壁型鋼,尤其下弦表面必須保持平整,以利桁架用地滾輪進行滑移。腹桿采用483.5mm鋼管,與上、下弦連接(圖8-157)。加工時,桁架上弦應稍起拱,設計允許撓度不大于跨度的1/1000。圖8-157懸架式飛模析架1-上弦;2-腹桿;3-豎桿(83.5mm);4-下弦2)次梁(擱柵):沿開間方向放置在桁架上弦,用蝶形扣件和緊固螺栓連接。一般3m左右的次梁,可選用100mm50mm20mm2.8mm卷邊薄壁型鋼,間距750mm。為了使飛模從柱網(開間)中順利退
20、出,并盡量減少柱間(墻間)模板的拼縫寬度,因此在飛模兩側需裝有能翻轉的翼板。翼板由次梁支承。這樣,在次梁兩端需要做成可伸縮的懸臂(圖8-158),可選用60mm40mm2.5mm薄壁型鋼。3)面板:可采用組合鋼模板,亦可采用鋼板、膠合板等。4)活動翻轉翼板:活動翻轉翼板與面板應用同一種材料,兩者之間可用活動鉸鏈連接(圖8-158),要求可作90向下翻轉(當伸縮懸臂縮進次梁時)。圖8-158 次梁伸縮懸臂和翻轉翼板1-翻轉翼板;2-鋼紋鏈;3-伸縮懸臂;4-飛模面板;5、6-墊塊;7-連接角鋼L5055)陽臺模板:陽臺模板擱置在析架下弦挑出部分的伸縮支架上(圖8-159)。圖8-159 懸架式飛
21、模平面剖面圖1-桁架;2-次梁2483.5;3-主梁100202.8;4-下降處鋼模板;5-伸縮懸臂260402.5;6-翻轉冀板;7-連接角鋼;8-飛模面板;9-次梁2l0050202.8;10-210050202.8;11-承托支架;12-伸縮支架;13-桁架;14-翻轉冀板;15-墊塊2L303;16-桁架上弦270503;17-桁架腹桿483.5;18-桁架下弦270503;19-垂直剪刀撐483.5;20-水平剪刀撐483.5;21-垂直剪刀撐下連桿483.5;22-吊環;23-次梁210050202.8;24-墊塊;25-伸縮懸臂260402.0;26-飛模面板拆模時,先用伸縮支架
22、調節標高,使陽臺模板下落脫模。陽臺模板的面板和大梁蹬底側模,均可采用與飛模面板相同的材料。6)剪刀撐:設置在每臺飛模的兩端和中部,選用與腹桿同樣規格(483.5mm)的鋼管,用扣件與腹桿連接。(2)支設的節點處理1)支承懸架式飛模的托架,可采用鋼牛腿。鋼牛腿與預埋在柱子(或墻體)上的螺栓固定(圖8-160a)。螺栓和鋼牛腿的截面均需根據飛模支點的荷載計算確定。2)柱子邊緣與模板的搭接,采用在柱子上設置柱箍的作法。柱箍設在樓板底部標高附近的位置,在相對兩個方向分別用一副角鋼用螺栓連接固定在柱子上。飛模就位后,用鋼蓋板鋪蓋(圖8-160b)。圖8-160 柱邊支撐及面板與柱子的連接(a)柱邊支撐剖
23、面圖;(b)飛模面板與柱子連接2 升降、行走和吊運工具為了便于飛模脫模和在樓層上運轉,通常需另外配備一套使用方便的輔助機具,其中包括升降、行走、吊運等機具。1升降機具升降機具的作用是使飛模吊裝就位后能調整飛模臺面達到設計要求的標高;當現澆梁板混凝土達到脫模強度時,能使飛模臺面下降,便于飛模從樓層運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杠桿式液壓升降器杠桿式液壓升降器多用于桁架式飛模升降,它是在杠桿的頂端安裝一個托板,將托板置于飛模桁架上,用操縱桿起動液壓裝置,使托板架從下往上作弧線運動,直至飛模就位。下降時操作桿反向操作即可使飛模下降(圖8-161)。圖8-161 杠桿式液壓升降器這種升降機構的優點是升
24、降速度快、操作簡便。其缺點是因杠桿作弧線運動,升降時不易按預定的位置就位,故在升降后,常需作校正工作。(2)螺旋起重器1)工具式螺旋起重器(圖8-162),其頂部設U形托板,托在桁架下部;中部為螺桿和調節螺母及套管,套管上留有一排銷孔,便于固定位置。升降時,旋動調節螺母即可。下部放置在底座上。一般每臺飛模用46個起重器。圖8-162 螺旋起重器2)另有一種是安裝在桁架支腿上的螺旋起重器。這種起重器,可以隨飛模運行,其升降方法與工具式螺旋起重器相同,但升降調節量較小。(3)手搖式升降器手搖式升降器是與竹鋁桁架式飛模配套使用的工具,由搖柄、傳動箱、升降臂、導輪、行走輪、限位器和底板等組成(圖8-1
25、63)。這種升降器,不僅具有升降功能,而且下設行走輪便于飛模的搬運。一般每臺飛模使用4個升降器。圖8-163 手搖式升降器(4)升降車1)鋼管組合式飛模升降車:這種升降車是利用液壓頂升撐臂裝置來達到升高平臺的目的,既能升降飛模和調平飛模臺面,又能在樓層作飛模運輸車使用。由底座、撐臂、升降平臺架、液壓頂升器、移動滾輪和行走鐵輪等組成(圖8-164),其主要技術參數見表8-35。圖8-164 鋼管組合式飛模升降車鋼管組合式飛模升降車技術參數 表8-35頂升荷載(kN)升降高度(mm)頂升速度(m/min)下降速度(m/min)自重(kg)外形尺寸(mm)升降設備5105000.5052001600
26、1200400100kN分離式千斤頂2)懸架式飛模升降車:這種升降車具有既能升降,又能行走的特點。它由基座、立柱、伸縮構架、懸臂橫梁、伸縮斜撐以及行車鐵輪、手搖千斤頂等組成(圖8-165)。其主要升降機構是伸縮構架。圖8-165 懸架式飛模升降車構架為門型,懸臂橫梁上裝有導輪,承托飛模和滑移飛模。立柱和伸縮構架之間安裝兩臺手搖千斤頂,千斤頂兩端分別與立柱和伸縮構架用鋼板相連接。小車升降由手搖千斤頂控制,隨著手搖千斤頂的升降,伸縮構架沿著立柱升降,并帶動懸臂橫梁完成飛模升降。在飛模升降車承載后,將手搖繩筒的鋼絲繩取出,固定在飛模出口處,然后搖動絞筒手柄,使飛模在樓層上行走。懸架式飛模升降車的技術
27、參數,見表8-36。懸架式飛模升降車技術參數 表8-36頂升荷載(kN)升降幅度(mm)頂升速度(m/min)下降速度(m/min)自重(kg)外形尺寸(mm)1020300.524001850285031002行走工具(1)滾杠是運行飛模最簡單的工具,可用于桁架式飛模。飛模脫模前,先在飛模下方鋪設腳手板,并在腳手板上放置若干根鋼管,然后用升降工具將飛模降落在鋼管上,再靠人工推動飛模,將飛模推出建筑物。(2)滾輪是一種用于桁架飛模運行比較普遍的工具,滾輪的形式有單輪和雙輪(圖8-166)。使用時,將飛模降落在滾輪上,用人工將飛模推出建筑物。滾輪內裝有軸承,所以操作比滾杠輕便。圖8-166 滾輪
28、(a)單輪;(b)雙輪(3)車輪車輪的形式很多,圖8-167(a)是在輪子上裝上桿件,當飛模下落時,插入飛模預定的位置中,用人工推行即可,其配置數量,要根據飛模荷載確定。它的主要特點是輪子可以作360轉向,既可使飛模直行,也可側向行走。圖8-167(b)是一種帶有架子的車輪,將飛模擱置在車輪架上,即可由人工將飛模推出建筑物樓層。圖8-167 車輪(a)單個車輪;(b)帶架的車輪除此以外,亦可按照飛模的重量,選用適當數量的人力車輪組裝成工具式飛模行走機構(圖8-168),這種方法多用于鋼管腳手架組合式飛模的運行。圖8-168 輪胎式車輪3吊運工具(1)C形吊具C形吊具是一種將飛模直接起吊運走的吊
29、具。圖8-169是可以平衡起吊的一種C形吊具,由起重臂和上、下部構架組成。上、下構架的截面可做成立體三角形桁架形式,上、下弦和腹桿用鋼管焊接而成,上、下構架用鋼板連接,起重臂與上部構架用避震彈簧和銷軸連接,起重臂可隨上部構架靈活平穩地轉動。在操作過程中,下部構架的上表面始終保持水平狀態,以便確保飛模沿水平方向移出樓面。在起吊未負荷時,起重臂與鋼絲繩成夾角,將起吊架伸入飛模面板下,當緩慢提升吊鉤,使起重臂與鋼絲繩逐步成一直線,同時使飛模坐落在平衡架上,當飛模離開樓面,鋼絲繩受力,使飛模沿水平方向外移(圖8-170)。圖8-169 C形吊具圖8-170 C形吊具平衡起吊操作過程圖8-171是一種用
30、于吊運有陽臺的鋼管組合飛模的C形吊具,吊具采用鋼結構,圖中的AB吊點能保證吊具平穩地進入飛模;圖中設置臨時支承柱,確保吊點由B換至C;圖中以吊點AC將飛模平穩飛出。圖8-171 C形吊具工作過程示意(2)電動環鏈用于將飛模直接從建筑物飛出的一種調節飛模平衡的工具。當飛模飛出建筑物時,由于飛模呈傾斜狀,可在吊具上安裝一臺電動環鏈,以調節飛模的水平度,使飛模安全飛出,參見圖8-145。3 飛模的選用和設計布置原則1飛模的選用原則(1)在建筑施工中,能否使用飛模,主要取決于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并按照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原則選用。板柱結構體系(尤其是無柱帽),最適于采用飛模施工。剪力墻結構體系,選用
31、飛模施工時,要注意剪力墻的多少和位置,以及飛模能否順利出模。關鍵要看樓板有無邊梁,以及邊梁的具體高度。因為飛模的升降高度必須大于邊梁高度才能出模,所以這是影響飛模施工的關鍵因素。(2)在選用飛模施工時,要注意建筑物的總高度和層數。一般來說,10層及10層以上的高層建筑使用飛模比較經濟。(3)飛模的選型要考慮兩個因素,其一是施工項目的規模大小,如果相類似的建筑物量大,則可選擇比較定型的飛模,增加模板周轉使用,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果;其二是要考慮所掌握的現有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如充分利用已有的門式架或鋼管腳手組成飛模,做到物盡其用,以減少投資,降低施工成本。2飛模的設計布置原則(1)飛模的結構設計,
32、必須按照國家現行有關規范和標準進行設計計算。引進的飛模或以往使用過的飛模,也需對關鍵部位和改動部分進行結構性能驗算。在飛模組裝后,應作荷載試驗。(2)飛模的自重和尺寸,應能適應吊裝機械的起重能力。為了便于飛模直接從樓層中運行飛出,在飛模的布置方面,要做到盡量避免飛模側向運行。4 施工工藝1主要施工準備工作(1)飛模宜在現場組裝,組裝飛模的場地應平整。(2)按照施工設計對飛模平面布置的要求,彈出飛模位置線。飛模坐落的樓(地)面應平整、堅實,無障礙物,預留的孔洞必須蓋好。(3)飛模的部件和零配件(包括輔助設備),應按設計所規定的數量和質量進行驗收。凡發現有變形、斷裂、漏焊、脫焊等質量問題,應經修整
33、后方可使用。(4)面板使用木(竹)膠合板時,要準備好板面封邊劑及模板脫模劑等。另外,飛模施工必需的量具,如鋼卷尺、水平尺等以及吊裝所用的鋼絲繩、安全卡環等和其他手工用具,如扳手、錘子、螺絲刀等,均應事先做好準備。2鋼管組合式飛模施工工藝(1)組裝鋼管組合式飛模的組裝方法分正裝法和反裝法兩種。1)正裝法:根據飛模設計圖紙的規格尺寸,按以下步驟組裝:拼裝支架片將立柱、主梁及水平支撐組裝成支架片。拼裝骨架將拼裝好的兩片支架片用水平支撐用扣件與支架立柱連接,再用斜撐將支架片用扣件連接。然后校正已經成形的骨架尺寸,當符合要求后,再用緊固螺栓在主梁上安裝次梁。拼裝時一般可以將水平支撐安設在立柱內側,斜撐安
34、設在立柱外側。各連接點應盡量相互靠近。拼裝面板按飛模設計面板排列圖,將面板直接鋪設在次梁上,面板之間用U形卡連接,面板與次梁用鉤頭螺栓連接。2)反裝法:反裝法的組裝順序與正裝法相反,其步驟如下:拼裝面板按面板排列圖將面板鋪設在操作平臺上。拼縫應錯開,一般只允許負偏差。面板之間用U形卡連接。拼裝主、次梁按設計要求放置次梁,并用鉤頭螺栓與面板和蝶形扣件連接,使次梁與面板形成整體。主梁在次梁安放后按設計要求放置,主、次梁之間用蝶形扣件和緊固螺栓連接。單獨拼裝支架片先將柱頂座和立柱腳分別插入立柱鋼管兩端,并用螺栓連接,然后按正裝法拼裝支架片的方法組裝水平支撐和斜撐,見圖8-172。圖8-172 支架片
35、1-立柱頂座;2-立柱;3-扣件;4-水平支撐;5-斜撐;6-立柱腳拼裝整體飛模將支架片吊裝就位,使柱頂座與主梁貼緊,校正后用螺栓和蝶形扣件相互連接。然后安裝第二片支架,兩片支架間用水平支撐和斜撐相互連接,如此即可完成飛模的整體拼裝,再用起吊機械將整體飛模翻轉180,使臺面向上。(2)吊裝就位1)先在樓(地)面上彈出飛模支設的邊線,并在墨線相交處分別測出標高,標出標高的誤差值。2)飛模應按預先編好的序號順序就位。3)飛模就位后,即將面板調至設計標高,然后墊上墊塊,并用木楔楔緊。當整個樓層標高調整一致后,再用U形卡將相鄰飛模連接。4)飛模就位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3)脫模1)脫模前,
36、先將飛模之間的連接件拆除,然后將升降運輸車(圖8-164)推至飛模水平支撐下部合適位置,拔出伸縮臂架,并用伸縮臂架上的鉤頭螺栓與飛模水平支撐臨時固定。2)退出支墊木楔,拔出立柱伸縮腿插銷,同時下降升降運輸車,使飛模脫模并降低到最低高度。如果飛模面板局部被混凝土粘住,可用撬棍撬動。3)脫模時,應由專人統一指揮,使各道工序順序同步進行。(4)轉移1)飛模由升降運輸車用人力運至樓層出口處。2)飛模出口處可根據需要安設外挑操作平臺。3)當飛模運抵外挑操作平臺上時,可利用起重機械將飛模吊至下一流水施工段就位,同時撤出升降運輸車。3門式架飛模施工工藝(1)組裝1)平整場地,鋪墊板,放足線尺寸,安放底托。2
37、)將門式架插入底托內,安裝連接件和交叉拉桿。3)安裝上部頂托,調平后安裝大龍骨。4)安裝下部角鐵和上部連接件。5)在大龍骨上安裝小龍骨,然后鋪放木板,板面刨平后在其上鋪釘鋼面板。6)安裝水平和斜拉桿,安裝剪刀撐。7)加工吊裝孔,安裝吊環及護身欄。(2)吊裝就位1)飛模吊裝就位前,先在樓(地)面上準備好4個已調好高度的底托,換下飛模上的4個底托。待飛模在樓(地)面上落實后,再安放其他底托。2)一般一個開間(柱網)采用兩吊飛模,這樣形成一個中縫和兩個邊縫。邊縫考慮柱子的影響,可將面板設計成折疊式。較大的縫隙(60100mm),在縫上蓋150mm5mm鋼板,鋼板錨固在邊龍骨下面。較小縫隙(小于60m
38、m),可用麻繩堵嚴,再用砂漿抹平,以防漏漿。3)飛模應按照事先在樓層上彈出的位置線就位,并進行找平、調直、頂實等工序。調整標高,應同步進行。門架支腿垂直偏差應小于8mm。另外,邊角縫隙、板面之間及孔洞四周要嚴密。4)將加工好的圓形鐵筒臨時固定在板面上,作為安裝水暖立管的預留洞。(3)脫模和轉移1)拆除飛模外側護身欄和安全網。2)每架飛模除留4個底托外,松開并拆除其他底托。在留下的4個底托處,安裝4個升降裝置,并放好地滾輪。3)用升降裝置勾住飛模的下角鐵(不要拉得太緊),啟動升降裝置,使其上升頂住飛模。4)松開4個底托,使飛模板面脫離混凝土樓板底面,啟動升降機構,使飛模降落在地滾輪上。5)將飛模
39、向建筑物外推到能掛外部(前部)一對吊點處,用吊鉤掛好前吊點。6)在將飛模繼續推出的過程中,安裝電動環鏈,直到掛好后部吊點。然后啟動電動環鏈,使飛模平衡。7)飛模完全推出建筑物后,調整飛模平衡,將飛模吊往下一個施工部位。4鋁桁架式飛模施工工藝(1)組裝1)平整組裝場地,支搭拼裝臺。拼裝臺由3個800mm高的長凳組成,間距為2m左右。2)按圖紙尺寸要求,將兩根上、下弦槽鋁用弦桿接頭夾板和螺栓連接。3)將上、下弦與方鋁管腹桿用螺栓拼成單片桁架。4)安裝鋼支腿組件。5)安裝吊裝盒。6)立起桁架,并用木方做臨時支撐。7)將兩榀或三榀桁架用剪刀撐組裝成穩定的飛模骨架。8)安裝梁模、操作平臺的挑梁及護身欄(
40、包括立桿)。9)將方木鑲入工字鋁梁中,并用螺栓擰牢,然后將工字鋁梁安放在桁架的上弦上。10)安裝邊梁龍骨。11)鋪好面板,在吊裝盒處留活動蓋板。12)面板用電鉆打孔,用木螺絲(或釘子)與工字梁木方固定。13)安裝邊梁底模和里側模(外側模在飛模就位后組裝)。14)鋪設操作平臺腳手板。15)綁護身欄(安全網在飛模就位后安裝)。(2)吊裝就位1)在樓(地)面上放出飛模位置線和支腿十字線,在墻體或柱子上彈出1m(或50cm)水平線。2)在飛模支腿處放好墊板。3)飛模吊裝就位。當距樓面1m左右時,拔出伸縮支腿的銷釘,放下支腿套管,安好可調支座,然后飛模就位。4)用可調支座調整板面標高,安裝附加支撐。5)
41、安裝四周接縫模板及邊梁、柱頭或柱帽模板。6)模板面板上刷脫模劑。7)檢查驗收。(3)脫模和轉移1)拆除邊梁側模、柱頭或柱帽模板,拆除飛模之間、飛模與墻柱之間的模板和支撐。拆除安全網。2)每榀桁架下放置3個地滾輪,其位置為桁架前方、前支腿下和析架中間。3)在緊靠4個支腿部位,用升降機構托住桁架下弦。松開可調支腿。使飛模坐落在升降機構上。4)將伸縮支腿銷釘拔出,支腿收入桁架內并用銷釘銷牢,將可調支座插入支座腿夾板縫隙內。5)操縱升降機構,使飛模同步下降,板面脫離混凝土,飛模落在地滾輪上。同時,掛好安全繩,防止飛模外滑。6)將飛模緩緩推出,當飛模的前兩個吊點超過邊梁后,鎖牢地滾輪。這時要使飛模的重心
42、不得超出中間的地滾輪。7)將塔吊吊鉤用鋼絲繩和卡環將飛模前面的兩個吊裝盒內的吊點卡牢;再用裝有平衡吊具電動環鏈的鋼絲繩將飛模后面的兩個吊點卡牢。8)松開地滾輪,將飛模繼續緩緩向外推出,同時放松安全繩,并調整環鏈長度,使飛模保持水平狀態。9)飛模完全推出建筑物以外后,拆除安全繩,將平衡吊具控制器放在飛模的可靠部位,用塔吊將飛模提升到下一個施工部位(圖8-173)。圖8-173 鋁桁架式飛模脫模轉移示意圖5跨越式鋼管桁架式飛模施工工藝(1)組裝1)先將導軌鋼管和桁架下弦鋼管焊接。2)按飛模設計要求用鋼管和扣件組裝成桁架。3)安裝撐腳。4)安裝面板(預留出吊環孔)和操作平臺。其他可參照鋼管組合式飛模
43、進行。(2)吊裝就位1)按樓(地)面彈線位置,用塔式起重機吊裝飛模就位。2)放下四角鋼管撐腳,裝上升降行走桿,并用十字扣件扣緊。3)將飛模調整到設計標高,校正好平面位置。4)放下其余撐腳,扣緊十字扣件。5)在撐腳下楔入木楔(此時飛模已準確就位)。6)將四角處升降行走桿拆掉,換接鋼管撐腳,扣上掃地桿,并用鋼管與周圍飛?;蚱渌0逯芜B成整體。(3)脫模1)首先拆除飛模周圍的連接桿件,再拆除四角撐腳下的木楔和撐腳中部扣件。2)裝上升降行車桿,旋轉螺母頂緊飛模后,將其余撐腳下木楔拆除,并把撐腳收起。3)旋轉四角升降行走桿螺母,使飛模下降脫模。4)當導軌前端進入已安裝好的窗臺滑輪槽后,前升降行走桿卸載
44、。(4)轉移飛出1)取下前升降行走桿,將飛模平移推出窗口1m,打開前吊裝孔,掛好前吊繩(圖8-174a)。2)再將飛模推至后升降行走桿靠近窗邊梁為止,打開后吊裝孔,掛上后吊繩(圖8-174b)。3)用手動葫蘆調整飛模的起吊重心,取下后升降行走桿(圖8-174c)。4)飛模繼續平移,使它完全離開窗口,將飛模吊至下一個施工區域就位(圖8174d)。圖8-174 跨越式鋼管桁架式飛模吊運示意圖6懸架式飛模施工工藝(1)加工與組裝1)懸架式飛模的部件應由加工廠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加工。2)桁架上弦應預先起拱。翻轉翼板的鉸鏈安裝應轉動靈活,焊接牢固,邊角鋼上的相對孔眼位置必須準確。3)飛模組裝可在施工現場
45、設專門拼裝場地組裝,亦可在建筑物底層進行組裝。后一種組裝方法如下:組裝前,在結構柱子的縱橫向區域內分別用483.5mm鋼管搭設兩只組裝架,高約1m。為便于能夠重復組裝,在組裝架兩端橫桿上安裝4只鑄鐵扣件,作為組裝飛模桁架的標準。使鑄鐵扣件的內壁凈距為飛模析架下弦的外壁間距。組裝架搭設后應進行校正,使兩端橫桿頂部的標高處于同一水平,然后緊固所有節點扣件,使組裝架牢固、穩定。將桁架用吊車起吊安放在組裝架上,使桁架兩端分別緊靠鑄鐵扣件。安放穩妥后,在桁架兩端各用一根鋼管將兩榀桁架做臨時扣接,然后校正桁架上下弦垂直度、桁架中心間距、對角線等,無誤后方可安裝次梁(擱柵)。在桁架兩端先安放次梁,并與桁架緊
46、固。然后放置其他次梁在桁架節點處或節點中間部位,并加以緊固。所有次梁挑出部分均應相等,防止因挑出的差異而影響翻轉翼板正常工作。鋪設面板。全部次梁經校正無誤后,方可在其上鋪設面板(組合鋼模板)。面板應按排列圖鋪設,面板之間用U形卡卡緊,U形卡間距不應大于300mm。鋼模板與次梁用蝶形扣件加鉤頭螺栓連接,間距不大于500mm。面板鋪放安裝完畢后,應進行質量檢查。配置翻轉冀板。翻轉翼板由組合鋼模板與角鋼、鉸鏈、伸縮套管等組合而成。翻轉翼板應單塊設置,以便翻轉。鉸鏈的角鋼與面板用螺栓連接。伸縮套管的底面焊上承力支塊,當裝好冀板后即將套管插入次梁的端部。如果柱網尺寸發生變化,可在套管伸縮范圍內調換翼板的
47、寬度,仍可使用。相鄰飛模冀板之間的空隙,可用鋼板或其他材料覆蓋,以防漏漿。布置剪刀撐。每座飛模在其長向兩端和中部分別設置剪刀撐,在飛模底部設置兩道水平支撐,以防止飛模在脫模、吊運過程中產生變形。剪刀撐采用483.5mm鋼管,用扣件與桁架腹桿連接。組裝陽臺梁、板模板。將預組裝好的倒L形陽臺梁、板模板用頂升機具就位后,坐落在桁架下弦的懸挑部位上,用花籃短螺栓與飛模連接。安裝外挑操作平臺。組裝好的飛??捎盟醯踔潦彝鈭龅囟逊?,一般可重疊四層堆放,要求桁架均位于同一鉛垂方向。飛模支設前,應再作一次質量檢查。(2)飛模支設1)待柱(墻)模板拆除后,且其強度達到能承載施工荷載時,方能支設飛模。2)支設飛模
48、前,先將鋼牛腿與柱(墻)上的預埋螺栓連接,并在鋼牛腿上安放一對硬木楔,使木楔的頂面符合標高要求。3)吊裝飛模就位,使飛模坐落在4個鋼牛腿的木楔上,經校正無誤后,方能卸除吊鉤。4)支設翻轉翼板,處理好梁、柱、板等處的節點和縫隙。5)連接相鄰飛模,使其形成整體。6)面板涂刷脫模劑,埋設各類暗管。(3)飛模脫模、降模和轉移1)當梁、板混凝土強度達到脫模強度時,方可脫模。2)先拆除柱子節點處柱箍,推進伸縮內管,翻下翻轉翼板和拆除蓋縫板。然后卸下飛模之間的連接件,拆除連接陽臺梁、板的U形卡,使陽臺模板便于脫模。3)在飛模4個支承柱子內側支靠上梯架(圖8-175),梯架備有吊鉤,將1kN手動或電動葫蘆懸于
49、吊鉤下(有剪力墻處設附墻承力架)。待4個吊點將靠柱梯架與飛模桁架連接后,用手動或電動葫蘆將飛模同步微微受力,隨即退出鋼牛腿上的木楔及鋼牛腿。圖8-175 靠柱梯架4)降模前,先在承接飛模的樓(地)面上預先放置6只地滾輪(沿每榀桁架下落位置的兩端和中部各1只),然后用手動或電動葫蘆將飛模降落在樓(地)面上的地滾輪上(圖8-176),隨后由23人將飛模向外推移。圖8-176 懸架式飛模降模轉移示意圖1-20kN倒鏈;2-靠柱梯架;3、10-卸扣;4-1/22.4m鋼絲繩;5-1/23.3m鋼絲繩;6-尼龍繩;7-1/20.5m鋼絲繩;8-5/81m鋼絲繩;9-地滾輪;11-483.5mm鋼管;12
50、-吊鉤;13-懸架式飛模5)待部分飛模移至樓層口外約1.2m時(重心仍處于樓層支點里面),將4根吊索與飛模吊耳扣牢,然后使安裝在吊車主鉤下的兩只倒鏈收緊。6)起吊時,先使靠外兩根吊索受力,使飛模處于外略高于內的狀態,隨著主吊鉤上升,倒鏈慢慢松退,使飛模一直保持平衡狀態外移。采用這種方法,對鋼絲繩的規格、尺寸配制,應根據樓層層高、主鉤、吊耳、倒鏈等的位置,經過精確計算確定。7飛模組裝和施工注意事項(1)竹鋁桁架式飛模組裝時應注意:1)組成上、下弦時,中間的連接板不得超出上、下弦的翼緣,以保證上弦與工字鋁梁的安裝和下弦與地滾輪接觸的平穩。Z)要注意可調支腿安裝時位置的準確,以保證支腿收入弦架時,可
51、以用銷釘銷牢。3)工字鋁梁上開口嵌入的木方,不得高出梁面,以防止飛模板面安裝不平。4)板面的拼接接頭要放在工字鋁梁上。工字鋁梁位置應避開吊裝盒和可調支腿的上方,以避免吊裝時碰動鋁梁和降模時支腿收不到底。5)飛模的鋼制零部件應鍍鋅或涂防銹漆及銀粉。6)要保證桁架不得扭轉。析架的垂直偏差應6mm,側向彎曲應5mm,兩榀桁架之間要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樓面。工字鋁梁的間距應500mm。剪刀撐必須安裝牢固。(2)各類飛模板面要求拼接嚴密,竹木類板面的邊緣和孔洞的邊緣,要涂刷模板的封邊劑。(3)立柱式飛模組裝前,要逐件檢查門式架、構架和鋼管是否完整無缺陷,所用緊固件、扣件等是否工作正常,必要時要作荷載試驗。
52、(4)所用木材應無劈裂、糟朽等缺陷。(5)面板使用木(竹)膠合板時,要及時檢查有無破損,應能做到翻面使用,使用組合鋼模板作面板時,要按有關標準檢查。(6)飛模模板之間、模板與柱及墻之間的縫隙一定要堵嚴,并要防止堵縫物嵌入混凝土中,造成脫模時卡住模板。(7)各類板面在綁鋼筋之前,都要涂刷有效的脫模劑。(8)澆筑混凝土前要對模板進行整體驗收,質量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9)飛模上的彈線,要用兩種顏色隔層使用,以免兩層線混淆不清。5 施工質量與安全要求1質量要求(1)采用飛模施工,除應遵照現行的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等國家標準外,尚需按現行有關標準對飛模進行設計計
53、算,并進行試驗,以保證飛模各部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2)飛模組裝應嚴密,幾何尺寸要準確,其允許偏差如下:1)板面標高與設計標高偏差5mm;2)板面方正3mm(量對角線);3)板面平整5mm(用2m直尺檢查);4)相鄰板面高差2mm。2安全要求采用飛模施工時,除應遵照現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等規定外,尚需采取以下一些安全措施。(1)組裝好的飛模,在使用前最好進行一次試吊,以檢驗各部件有無隱患。(2)飛模就位后,其外側應立即設置護身欄,高度可根據需要確定,但不得小于1.2m,外側須加設安全網。同時設置好樓層的護身欄。(3)施工上料前,所有支撐都應支設好(包括臨時支撐或支腿),同時要嚴格控制施工
54、荷載。上料不得太多或過于集中,必要時應進行核算。(4)升降飛模時,應統一指揮,步調一致,信號明確,最好采用步話機聯絡。所有操作人員需經專門培訓持證上崗操作。(5)上下信號工應分工明確。(6)飛模采用地滾輪推出時,前面的滾輪應高于后面的滾輪12cm,防止飛模向外滑移??刹扇w模的重心標畫在飛模旁邊。嚴禁外側吊點不掛鉤前,將飛模向外傾斜。(7)飛模外推時,必需掛好安全繩,由專人掌握。安全繩要慢慢松放,其一端要固定在建筑物可靠部位上。(8)掛鉤工人在飛模上操作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掛在上層的預埋鐵環上。掛鉤工人操作時,不得穿塑料鞋或硬底鞋,以防滑倒摔傷。(9)飛模起吊時,任何人不準站在飛模上,操作電動平衡吊具的人員亦應站在樓面上操作。要等飛模完全平衡后再起吊,塔吊轉臂要慢,不允許斜吊飛模。(10)五級以上的大風或大雨時,應停止飛模吊裝工作。(11)飛模吊裝時,必須使用安全卡環,不得使用吊鉤。起吊時,所有飛模的附件應事先固定好,不準在飛模上存放自由物料,以防高空物體墜落傷人。(12)飛模出模時,下層需設安全網,尤其使用滾杠出模時,更應注意防止滾杠墜落。(13)在竹木板面上使用電氣焊時,要在焊點四周放置石棉布,焊后消滅火種。(14)飛模在施工一定階段后,應仔細檢查各部件有無損壞現象,同時對所有的緊固件進行一次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