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綜合應急預案編制指南插入項目效果圖 工程名稱: 文件編號:CSCEC5-FAZN-32(項目自擬編號)發布日期: 執行日期:目 錄一、總則11.1 編制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 適用范圍11.4 應急預案體系11.5 應急工作原則1二、事故風險描述3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43.1 組織機構43.2 應急救援職責4四、預警及信息報告64.1 預警64.2 信息報告6五、應急響應85.1 響應程序85.2 應急結束9六、信息公開10七、后期處置11八、保障措施128.1 通信與信息保障128.2 應急隊伍保障128.3 物資裝備保障12九、應急預案管理139.1 應急預案培訓139.2
2、應急預案演練139.3 應急預案修訂139.4 應急預案實施13一、總則1.1 編制目的為提高本項目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能力,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工作,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生產安全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項目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項目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2 編制依據本工程所應用的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等文件,以及上級單位的有關文件(不限于下表所列)。序號名 稱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5中華人民共
3、和國職業病防治法6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7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8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9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10XXXX*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11.3 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項目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且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以及重大社會影響或危及社會和公眾安全、導致國家和人民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的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1.4 應急預案體系項目部根據局、公司層級應急預案體系建立項目應急預案體系,主要由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組成,內容與上級預案進行銜接。1.5 應急工作原則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統一領導、綜合協調;企地銜接、
4、屬地為主;預防為主、強化準備;依靠專家、科學救援。二、事故風險描述本工程為房屋建筑工程,工程主要建設概況如下表所示:工程名稱*工程建設地點*工程占地面積*總建筑面積*地下層數*地上層數*建筑總高度*建筑層高*基坑深度*支護形式*高大模板工程概況*腳手架工程概況*機電安裝工程概況*裝飾裝修工程概況*鋼結構工程概況*根據工程主要建設概況,主要事故風險如下(根據項目情況進行選擇):序號項目主要風險1基坑工程基坑坍塌、支護結構傾斜、倒塌,支撐體系掉落,基坑周邊土體滑移、突涌、基坑涌水、開挖設備傾覆、高處墜落、。2結構工程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坍塌、起重傷害、觸電、窒息和中毒。3模板工程模板坍塌、物體打擊
5、、高處墜落。4腳手架工程腳手架坍塌、物體打擊、高處墜落。5起重吊裝工程起重設備傾覆、吊件脫落、起重傷害。6機電安裝工程觸電、高空墜落、物體打擊。7裝飾裝修工程高處墜落、觸電。8施工臨時用電人員觸電、火災、電力設備設施燒毀。9火災事故施工作業、辦公區域、周圍建筑物損害及人員受到傷害10*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3.1 組織機構項目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應急小組,主要成員如下: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項目安全總監、項目總工、項目副經理組員:項目部其他相關成員應急小組與當地質監站、安監站、住建委、醫院保持聯系,保障應急現場有足夠醫療衛生、救護、治安保衛、通訊、供電、供水、后勤保障等設施和人員。組織機
6、構圖:3.2 應急救援職責項目部應急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日常工作由安全監督部監管,一大發生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以小組為核心,成立緊急指揮中心,負責事故現場搶救和應急處置工作,并上報上級部門,執行政府應急部門和上級應急部門的決策和指令。序號崗位職責1組長1、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2、與外部應急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3、最大限度保障現場人員、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4、協調后勤保障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5、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2副組長項目安全總監1、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協調任務;2、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以支援現場應急操作;項目總工程
7、師1、組織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中的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2、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項目生產副經理1、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2、與周邊企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3應急救援組工程管理部1、搶救現場傷員,對受傷人員作簡易的搶救和包扎工作,及時轉移重傷人員到醫療機構,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及時從安全通道疏散;2、搶救現場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帶;安全監督部1、組建現場消防隊,啟動場區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2、
8、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疏散人員撤出危險地帶。4現場警戒組工程管理部1、負責對事故發生區域進行警戒;2、避免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3、避免救援的救援工作受到影響;安全監督部1、保護現場;2、在事故原因調查清楚,安全隱患排查完畢,接到回復生產的通知后撤銷警戒。5危險源風險評估組技術管理部1、對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2、指導安全管理及安全措施落實,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3、完善危險源風險評估信息;質量監督部1、落實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支援措施;2、科學合理的制定反應物資資源、人力計劃6隱患消除組工程管理部1、
9、根據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評估結果對相關隱患進行排查;安全監督部2、舉一反三的對現場所有的相似的危險源進行普查并逐一排除;7后勤供應組商務合約報1、協助制定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并落實;2、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物資設備部1、定期收集和整理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綜合辦公室1、應急預案啟動后,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位,并及時提供后勤服務。8事故調查組1、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2、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3、按“四不放過”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并做總結。四、
10、預警及信息報告4.1 預警項目部結合本工程安全管理實際請,建立事故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和監測制度,落實預警監測措施,根據本工程安全隱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發展情況和緊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劃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個預警級別,預警信息的發布和解除由上級部門進行,項目部根據上級預警級別進行預警響應。序號預警級別預警響應1藍色預警項目經理、安全管理人員必須上崗到位,項目部落實24小時值班帶班制度,隨時保持通信聯絡暢通,項目部對可能引發事故的風險隱患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并密切關注自然災害,做好搶險的各項準備工作2黃色預警在藍色預警響應的基礎上,項目部進一步加強項目班子帶班,關注施工現場重大
11、危險源動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及時報告。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上崗到位,嚴格制止并糾正違章施工現象,盡快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密切關注自然災害,做好搶險的各項準備工作。3橙色預警在黃色預警響應的基礎上,在上級的領導下密切關注施工現場重大隱患整改及自然災害情況,全力消除安全隱患。必要時調整施工時段或停止戶外現場施工。應急隊伍隨時待命。4紅色預警在橙色預警響應的基礎上,24小時監測重大危險源動態變化情況,發現超限數據立即采取措施并報告。迅速將處于危險作業環境中的施工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必要時停止相關施工作業。4.2 信息報告項目部建立應急值守制度,設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當出現險情和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現
12、場值班人員主動地報告應急小組副組長和組長,同時上報公司應急機構,并按照規定報告事故發生地政府職能部門和監理、建設單位。情況緊急時,可越級上報,以最大限度地爭取時間搶救人員和財產,上報流程圖如下:一般事故發生后,項目部在1小時之內上報項目所在公司,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立即上報項目所在公司和局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和安全總監,應急事故報告主要內容:序號內容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型、簡要經過、事故現場情況;2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3險情控制情況、緊急搶救救援情況;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分析;5事故發生后采取的緊急應急
13、措施;6需要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置的有關事項。7五、應急響應5.1 響應程序在上級和政府職能部門到達現場前,項目負責人為搶險救援指揮的第一責任人,按照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根據現場實際需要,項目部先期現場處置措施如下表:序號內容1立即將危險環境中的施工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項目疏散圖如下:(可以附圖)2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到污染等),并將受傷人員及時送至具備條件的醫療衛生單位進行處置,或請求事故發生地醫療衛生單位開展緊急醫療救助和現場衛生處置工作。醫院線路圖如下: 圖一 XX醫院線路圖 圖二 XX醫院線路圖 3核實事故人員傷亡情況
14、并核定受困人員的人數和位置。4向上級應急小組報告事故準確信息,并隨時續報救援進展情況5根據情況需要立即撥打120、119、110等電話號碼,通知相關單位到場救助。6安排人員到現場周邊迎候趕往現場搶險救援的人員、車輛和設備。7當事故造成路面塌陷或高空懸掛危險物等次生災害和隱患時,應及時安排專人對危險區域進行看護,并進行圍擋、隔離、封閉,確定搶險救援工作區域,同時安排人員進行交通疏導,維護現場及周邊秩序。8阻止脫險者重返事故現場。9調集所屬人員和技術力量,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消除影響搶險救援的阻礙和不利因素,并組織開展搶險救援。10根據實際需要,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開展先期處置。11當政府應急部
15、門和上級應急指揮人員到達現場后,項目經理及時報告搶險救援進展情況、需要處理的問題及有關工作措施。交接工作完成后,按照應急權限劃分,移交事故處置協調指揮權,并配合做好后續搶險救援工作。5.2 應急結束按照“誰啟動、誰結束”的原則,由經現場救援指揮部確認,報請上級應急管理委員會批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由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發布終止命令,應急救援工作結束。應急結束的條件:序號內容1事故已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隱患已消除。2被困人員全部得到救助,事故現場人員和周邊群眾已疏散到安全地帶。3受傷人員已全部從事故現場救出,并送到醫院進行救治,沒有失蹤人員。4環境受到污染經處理
16、后,符合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5六、信息公開信息公開由公司綜合辦公室負責擬定信息發布方案,在信息發布前,項目部應急小組人員以及知情人員向公司提供詳細準確的信息,對影響較大的事故需要對媒體發布的,應由上級單位或政府部門指定發言人,通報事故信息,未經授權,其他人員不得隨意發布事故信息。七、后期處置項目經理作為項目初期處置的第一責任人,組織各部門做好后期處置工作;序號項目內容責任部門1接待安撫指定專人或成立工作組負責遇難人員親屬的接待安撫、事故傷亡人員賠償工作和受傷人員的醫療救治工作。綜合辦公室2清點物資核對參加救援人數、清點救援裝備、器材,歸還補償征用物資,損耗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重新更換,按要求
17、配備齊全。物資設備部3核算費用核算救災發生的費用。商務合約部4恢復生產對事故項目現場的安全性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現場清理方案,進行全面的清理處理,搶修受損設備設施;在安全隱患全部排除,經本單位安監、技術、生產部門和相關方驗收評估后,方可恢復施工生產工程管理部5總結分析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強化責任,吸取事故教訓,完善和加強安全管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技術管理部6應急預案評估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包括應急救援決策、資源調配、救援行動、救援效果等等,對不當之處,提出修訂意見。安全監督部7八、保障措施8.1 通信與信息保障序號單位/部門聯系人及電話1項目部項目經理:*,電話:安全總
18、監:*,電話: 項目總工:*,電話:項目副經理:* 電話: 項目值班電話:2公司應急機構姓名*,電話: 姓名*,電話:3局應急機構姓名*,電話: 姓名*,電話:4臨近項目部姓名*,電話: 姓名*,電話:5建設、監理姓名*,電話: 姓名*,電話:6醫院急救科*醫院電話: *醫院電話:7消防隊*消防隊電話:88.2 應急隊伍保障 序號隊伍名稱組成1項目部應急隊伍項目應急小組及各分包單位組成,必要時納入勞務班組。2臨近項目部隊伍由臨近項目部管理人員組成。3應急技術專家隊伍局、公司成立的應急專家庫。48.3 物資裝備保障序號名稱數量單位存放位置責任人/部門1應急醫藥箱綜合辦公室2止血帶3醫用酒精4擔架
19、5手電筒6滅火器物資設備部7雨衣雨鞋8橡膠軟管9抽水泵10千斤頂11人字梯12切割機13九、應急預案管理9.1 應急預案培訓序號培訓名稱培訓方式培訓時間參加人員1公司應急預案宣貫公司培訓每年初全體員工2安全事故教育外培+自培每半年一次全體員工3入場教育安全體驗進場前全體員工+作業班組4上崗前培訓內部培訓上崗前作業班組5安全技術交底內部培訓新工序施工前新進場班組69.2 應急預案演練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及事故特點,制定演練計劃,組織工程參建單位進行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演習,邀請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或社會公眾參與。演練結束后,演練組織單位要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總結經驗,完善和改進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9.3 應急預案修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急預案應當及時修訂:序號修訂情形1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2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3面臨的風險或其他環境因素發生重要變化。4重大危險源情況發生變化的。5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者職責已經調整的。6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預案發生變化的。7在生產安全事故實際應對處置中發現需要作出調整的。8在日常應急演練中發現需要作出調整的。9施工班組更換。10應當修訂的其他情況。9.4 應急預案實施本應急預案自批準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