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家沱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土建及安裝工程垃圾分類處理及減量化專項方案編 制:審 核:日 期:目 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3三、總體策劃51、減量化目標52、工作原則53、組織架構及職責分工54、工程各階段建筑垃圾成因分析及產量預估6四、控制措施101、建筑垃圾減量化措施102、建筑垃圾再開發和利用14五、建筑垃圾分類、存放、處置措施201、施工現場建筑垃圾分類202、生活及辦公類垃圾213、垃圾分類堆放要求244、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就地處置255、垃圾的運輸26六、保障30措施30為解決工程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等問題,從源頭上減少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建筑垃圾的產生,實現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減量化,
2、促進綠色建造發展和建筑業轉型升級,體現環保施工新理念,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展示我公司施工現場新風貌,使工程在施工中和建成后都成為文明工程。一、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101號)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減量化指導手冊(試行)2020年建筑垃圾處理技術標準CJJ/T 134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規范GB/T 50905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 50640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工程施工廢棄物再生利用技術規范GB/T 50743混凝土和砂漿用再生細骨料GB/T 25176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再生骨料應用技術
3、規程JGJ/T 240再生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T 443再生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JGJ/T 468再生骨料地面磚和透水磚CJ/T 400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實心磚JG/T 505二、工程概況重慶李家沱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項目勘察和設計建設地點位于重慶市巴南區花溪街道占地24400平方米。主要構(建)筑物包括:粗格柵及提升泵房、細格柵曝氣沉砂池及精細格柵、AAO池及膜生物反應池、接觸池、鼓風機房及變配電室、加氯加藥間、污泥濃縮池、污泥脫水間、生產管理樓、出水監測間、傳達室大門。擬建污水處理站污水處理量4.0104m3/d;部分構(建)筑物按遠期8.0104m3/d進行土建建設,設備按污水處理量
4、4.0104m3/d進行安裝。擬建建筑一覽表序號編號 名 稱規 格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建筑高度(m)數量結構形式1粗格柵及提升泵房LBH=22.117.219.4m332.781座鋼筋砼2細格柵、曝氣沉砂池及精細格柵LBH=50.26.704.5m365.451座鋼筋砼3AAO池及膜生物反應池21008.918mAO池LBH=104.840.67.45m4432.081座鋼筋砼MBR膜反應池LBH=2540.65.65m542.211084.4213.61座上部:框架結構 池體:鋼筋砼膜設備間745.2745.2745.26.71座框架結構4接觸池及巴氏計量槽LBH=29.8204.75m
5、646.81座鋼筋砼5鼓風機房及變配電室1020.841020.841020.846.71座框架6加氯加藥間365.76365.76365.767.21座框架7污泥濃縮池R=6.4m H=2.2m273.042座鋼筋砼8污泥脫水間252.56252.56274.7413.51座框架9除臭生物濾池成套設備91.761座成套設備水箱間24.2024.224.24.51座框架10生產管理樓880.18880.18506.588.41座框架11出水監測間21.2821.2821.283.61座框架12傳達室及大門240.8940.8940.894.21座框架三、總體策劃1、減量化目標項目按住房和城鄉建
6、設部關于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指導意見(建質202046號)要求,實現新建建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排放量每萬平方米不高于300噸2、工作原則 深入慣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有效實施,加強建筑垃圾源頭管控,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建立健全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機制,推動工程建設生產組織模式轉變,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工程建筑過程中建筑垃圾的產生,有準備減少工程全壽命期的建筑垃圾排放,不斷推進建設可持續發展和城鄉人居環境改善。 統籌考慮工程建設的全過程,推進綠色施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在工程建設階段實現建筑垃圾源頭減量。
7、根據工程建筑實際情況,整合社會和行業資源,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分步驟、分階段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并最終實現目標。 推動技術管理創新,并及轉化創新成果,實現精細化施工管理,為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提供保障。3、組織架構及職責分工自2005年建設部頒發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以來,我司對建筑垃圾進行強制管理,嚴格按照要求不得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為此,項目經理部建立建筑垃圾處理保證體系,明確體系中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并保持工作程序,對所有參與人員進行培訓。項目經理為建筑垃圾減量產生目標管理小組組長;技術負責人、生產經理為副組長;其他生產部門為組員。組長:負責統籌管理。副組長:根據項目生產進度,制
8、定詳計劃,對實施過程進行檢查、抽查及評定,對分項工程完工后作出總結。對比計劃目標和實際情況的出入,然后做出下階段的調整。組員:按副組長制定的目標計劃實施,并對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所產生的建筑垃圾進行統計,然后上報。組織機構圖4、工程各階段建筑垃圾成因分析及產量預估施工期間建筑垃圾成份分析:4.1、土石方工程:該階段主要垃圾為植被,土石方渣土。場內原有地面的構(建)筑物,工程占地24400平方米,植被面積約占20000平方米,主要以草和少許冠木為主;土石方開挖總量約7萬立方米,棄置方約6.5萬立方米;場內原有2層民房一棟,拆除后產生磚類垃圾約200立方米。4.2、主體結構工程:該階段主要垃圾為鋼筋
9、、模板、混凝土鋼筋:主要為加工后不能再利用的余料;模板:主要為加工后不能再利用的余料;混凝土:主要為未澆筑完的余料和樁基礎浮漿、鑿毛、破模剔打后的垃圾。4.3、裝飾裝修工程:該階段主要垃圾為砂漿、砌塊、飾面磚角料、包裝袋等。砂漿:主要為建筑抹灰、貼地面磚墻面未用完砂漿及落地灰;砌塊:主要為砌體未用完且單塊小于1/3的砌塊;飾面磚角料:裝修過程中產生的,地磚角料、墻磚角料、石膏板角料等裝修板材角料;包裝袋:主要為袋裝水泥、膩子灰、地磚墻磚外包裝及其他裝修材料外包裝;4.4、其他:無法再次利用的給排水管管材余料、場區內其他聯絡管網余料、電線余料等。生活垃圾:生活區施工作業人員所產生的一般生活垃圾及
10、食堂產生的廚余垃圾。4.5在施工現場中,不同結構類型建筑物所產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種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其主要構成如下:區域垃圾類型處理方式指 標辦公區及生活區垃圾有毒有害廢舊電池、打印機墨盒、復印機墨盒、日光燈管棄置全部實行分類管理和棄置分類管理率100%;棄置處理守法率100%可回收無毒無害紙類:辦公用紙、復印紙、信封信紙、報刊廣告紙、包裝紙、紙箱盒;塑料類:塑料袋、包裝泡沫、塑料布、塑料包裝、塑料辦公用品、保鮮膜;瓶罐類:酒瓶、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回收變賣不可回收無毒無害生活垃圾,包括紙巾、廁紙、復寫紙、蠟紙棄置施工區域垃圾有毒有害化學稀料、廢油漆、油漆桶、聚苯板、涂料
11、、防水卷材邊角余料、石棉瓦碎塊棄置可回收無毒無害木材、各種鋼材及有色金屬的邊角余料、材料包裝品(盒、紙、桶、箱、袋)、廢舊密目網、廢舊橡膠制品回收變賣不可回收無毒無害破碎磚頭瓦塊、混凝土渣塊、破碎石材、過期水泥、破碎陶瓷及玻璃制品不可二次利用的棄置4.6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預計建筑垃圾產生比例垃圾成分預估建筑施工垃圾組成比例施工垃圾主要組成部分占其材料購買量的比例土石方工程主體工程裝修工程安裝工程植被20-渣土25-金屬余料-21213木材余料-82-15混凝土-53-312砂漿-5-14砌塊-6-13飾面磚-313其他-825管材線材-412生活垃圾-424廚余垃圾-235垃圾產生量(kg
12、/m2)150505050-四、控制措施1、建筑垃圾減量化措施1.1、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源頭減量可通過施工圖紙深化、施工方案優化、永臨結合、臨時設施和周轉材料重復利用、施工過程管控等措施,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1.2、在不降低設計標準、不影響設計功能的前提下,與設計人員充分溝通,合理優化、深化原設計,避免或減少施工過程中拆改、變更產生建筑垃圾。地基基礎優:結合實際地質情況優化基坑支護方案、優化基礎埋深和樁基礎深度等;主體結構優:優化并減少異形復雜節點、節約使用結構臨時支撐體系周轉材料等;機電安裝優:采用機電管線綜合支吊架體系、機電結構連接構件優先預留預埋、機電裝配式等;裝飾裝修優:采用裝配式裝修
13、、機電套管及末端預留等。1.3、在滿足相關標準規范的情況下,施工現場,水、電、消防、道路等臨時設施工程實施“永臨結合”,并通過合理的維護措施,確保交付時滿足使用功能需要。現場臨時道路布置應與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顧考慮,利用原有及永久道路基層,并加設預制拼裝可周轉的臨時路面,如:鋼制路面、裝配式混凝土路面等,加強路基成品保護;現場臨時圍擋應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圍墻,或永久圍墻;現場臨時用電應根據結構及電氣施工圖紙,經現場優化選用合適的正式配電線路;臨時工程消防、施工生產用水管道及消防水池可利用正式工程消防管道及消防水池;現場垂直運輸可充分利用正式消防電梯;地下室臨時通風可利用地下室正式排風機及風管;臨時
14、市政管線可利用場內正式市政工程管線; 現場臨時綠化可利用場內原有及永久綠化。1.4、施工現場辦公用房、宿舍、工地圍擋、大門、工具棚、安全防護欄桿等臨時設施采用重復利用率高的標準化設施。1.5、優化施工方案,合理確定施工工序,實現精細化管理。1.6、在地基與基礎工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根據場地地質情況和標高,合理優化施工工藝和施工順序,平衡挖方與填方量,減少場地內土方外運量;基坑支護選用無肥槽工藝,例如地下連續墻、護坡樁等垂直支護技術,避免放坡開挖,減少渣土產生;根據支護設計及施工方案,精確計算材料用量,鼓勵采用先進施工方法減少基坑支護量;根據現場環境條件,優先選用可重復利用的材料。如:可拆卸式
15、錨桿、金屬內支撐、SMW工法樁、鋼板樁、裝配式坡面支護材料等;在灌注樁施工時,采用智能化灌注標高控制方法,減少超灌混凝土,減少樁頭破除建筑垃圾量;采用地下連續墻支護的工程,地下連續墻經防水處理后作為地下室外墻,減少地下室外墻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深大基坑開挖需設置棧橋時,優先選用鋼結構等裝配式結構體系,并充分利用原基坑支護樁和混凝土支撐作為支撐體系。1.7、在主體結構工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鋼筋工程采用專業化生產的成型鋼筋。現場設置鋼筋集中加工場,從源頭減少鋼筋加工產生的建筑垃圾。鋼筋連接采用螺紋套筒連接技術;地面混凝土澆筑采用原漿一次找平,實現一次成型,減少二次找平。采用清水混凝土技術及高精度
16、砌體施工技術,減少內外墻抹灰工序。建筑材料通過排版優化采用定尺,減少現場切割加工量;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優先選用免臨時支撐體系,如:利用可拆卸重復利用的壓型鋼板作為樓板底模等。采用臨時支撐體系時,優先采用可重復利用、高周轉、低損耗的模架支撐體系,如:自動爬升(頂升)模架支撐體系、管件合一的腳手架、金屬合金等非易損材質模板、可調節墻柱龍骨、早拆模板體系等。1.8、在機電安裝工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機電管線施工前,根據深化設計圖紙,對管線路由進行空間復核,確保安裝空間滿足管線、支吊架布置及管線檢修需要;安裝空間緊張、管線敷設密集的區域,應根據深化設計圖紙,合理安排各專業、系統間施工順序,避免因
17、工序倒置造成大面積拆改;設備配管及風管制作等優先采用工廠化預制加工,提高加工精度,減少現場加工產生的建筑垃圾;1.9、在裝飾裝修工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推行土建機電裝修一體化施工,加強協同管理,避免重復施工;門窗、幕墻、塊材、板材等采用工廠加工、現場裝配,減少現場加工產生的建筑垃圾;推廣應用輕鋼龍骨墻板、ALC墻板等具有可回收利用價值的建筑圍護材料。1.10、按照設計圖紙、施工方案和施工進度合理安排施工物資采購、運輸計劃,選擇合適的儲存地點和儲存方式,全面加強采購、運輸、加工、安裝的過程管理。鼓勵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統籌臨時設施和周轉材料的調配。1.11、鼓勵采用成品窨井、裝配式機房、集成化廚衛等
18、部品部件,實現工廠化預制、整體化安裝。1.12、應結合施工工藝要求及管理人員實際施工經驗,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預制下料排版及虛擬裝配,進一步提升原材料整材利用率,精準投料,避免施工現場臨時加工產生大量余料。1.13、設備和原材料提供單位應進行包裝物回收,減少過度包裝產生的建筑垃圾。1.14、應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進場材料和設備的質量,嚴把施工質量關,強化各工序質量管控,減少因質量問題導致的返工或修補。加強對已完工工程的成品保護,避免二次損壞。1.15、應結合BIM、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建立健全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減量化全過程管理機制。采用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管理與施工現場各項管理的有機
19、結合。1.16、應實時統計并監控建筑垃圾的產生量,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減少排放。2、建筑垃圾再開發和利用建筑垃圾中,斷磚、砂漿塊、混凝土塊經破碎篩分分級、清洗后作為再生骨料配制低標號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墊層、室內地坪及地坪墊層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塊、混凝土空心隔墻板、蒸壓粉煤灰磚等生產。再生骨料組份中含有相當數量的水泥砂漿,致使再生骨料孔隙率高、吸水性大、強度低。這些都將導致所配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差,混凝土收縮值、徐變值增大,抗壓強度偏低,限制了該混凝土的使用范圍;建設工程中的廢木材,除了作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過木材破碎機,弄成碎屑可作為造紙原料或作為燃料使用,或用于制
20、造中密度纖維板;廢金屬、鋼料等經分揀后送鋼鐵廠或有色金屬冶煉廠回煉;廢玻璃分揀后送玻璃廠或微晶玻璃廠做生產原料;廢油氈填埋處理;基坑土及邊坡土送燒結磚廠生產燒結磚,碎石經破碎、篩分、清洗后做混凝土骨料。垃圾成分再生利用方法開挖泥土堆山造景、回填、綠化用碎磚砌塊、墻體材料、路基墊層混凝土塊再生砼骨料、路基墊層、碎石樁、行道磚、砌塊砂漿砌塊、填料鋼材再次使用、回爐木材、紙板復合板材、燃燒發電塑料粉碎、熱分解、填埋瀝青再生瀝青砼玻璃高溫熔化、路基墊層其它填埋1.3、與其他垃圾的處理方式之間的區別建筑垃圾屬于特殊垃圾,它的處理方式與其他垃圾的處理方式的不同點在于以下幾點:排放的單位必須提前向所在地城市
21、環境衛生管理部門申報;必須采取專門方式,單獨收集,送往指定的專門垃圾處理處置場進行處理處置,例如泥漿類垃圾應在專用的泥漿池中存放,通過吸污車運輸;從收集到處理處置的過程,由經專門培訓的人員操作或由專業人員指導進行,嚴禁在專門處理處置設施外隨意混合、焚燒或處置。建筑垃圾一般為無污染固體,國內一般采取填埋法處理,部分回收利用,少部分進行焚燒。2、生活及辦公類垃圾2.1、生活及辦公類垃圾簡介廢棄物的危害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釋放,嚴重污染了大氣和城市的生活環境。嚴重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堿性有機污染物,并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形成有
22、機物質,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為一體的污染源,雨水淋入產生的滲濾液必然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 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同時垃圾往往是蚊、蠅、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這些必然危害著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處理方式廢棄物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將廢棄物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類法為廢棄物分類。2.2廢水廢水危害生活污水由灰水(廚浴排水、洗衣用水)和黑水(糞便、尿液及其沖廁水)組成,以單戶排水為主。早、中、晚用餐高峰污水量是平時的23倍,日變化系數為3.55.0,污水排放呈現面廣分散、波動大的特點。大部分生活污水水質相差不大,可生化性好,含一
23、定量的氮、磷、病原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油漬成分明顯增加,污染物種類增多,有機物和氮、磷的含量有所上升。注意事項污水處理工藝的作用僅僅是通過生物降解轉化作用和固液分離,在使污水得到凈化的同時將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由于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病原體,而且極易腐敗發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消除污染的任務尚未完成。污泥必須經過一定的減容、減量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井妥善處置。處理措施使用機械處理工段包括隔油池、三級沉降池等構筑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于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均分別安裝水
24、表和節水龍頭,生活和辦公區節水龍頭配置比率為60;在各循環水水源處設置水表,并建立循環水使用計量臺帳。2.3、廢紙可循環利用廢紙對外可循環利用廢紙 即可以打印成工作聯系單、學習文件、處理意見等等。該類紙不應包含含有公司重大機密文件及印有一般合同文本文件,相關機密技術規范協議,部門領導或者高層領導的指示指導文件,公司行政部門重要決策性文件等,不屬上列的一般屬于對外可循環利用廢紙。內部可循環利用廢紙 一般合同文本文件、不含有重大機密的部門文件傳閱單、內部培訓學習閑置文件資料、公司行政部門一般性決策文件等。不可循環利用廢紙自動黏貼便條紙、信封、飯盒、蠟紙、紙杯、紙碟、紙餐巾、廁紙、抹手紙、自動黏貼或
25、附有膠水、膠帶的貼紙等。含有公司重大機密文件、含有公司重大合同文本文件、相關機密技術規范協議及圖紙,部門領導或者高層領導的指示指導文件,公司行政部門重要決策性文件。辦公室廢紙的整理 辦公室人員自行分類所回收紙張,不得亂丟亂放,并符合6S管理體系的標準,說整理廢紙均應將訂書針、回形針、便利貼等附著于紙上物件清除干凈,將所回收紙張依照上述類別進行分類整理并合理放置于規定的地方,即書立的文件夾、辦公室的固定抽屜或立柜等,并依照一周一次進行清理和集中放置。打印紙應充分利用,打印紙張應正反打印,廢紙的反面也利用于工作中,能夠有效節約紙張。2.4、廢舊電池廢電池特點目前,廢舊電池中的汞、鎘、鉛等重金屬,會
26、造成地下水資源污染。人若誤食污染的水,重金屬將會沉淀在體內,日積月累對器官有極大損害。一粒小小的鈕扣電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是干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堿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各種金屬物質,廢舊電池被遺棄后,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處理措施將廢舊電池收集并集中放置,定期派專人負責運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經行深埋,使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降至最低。五、建筑垃圾分類、存放、處置措施1、施工現場建筑垃圾分
27、類1.1、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按建筑垃圾處理技術標準CJJ/T 134分為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工程垃圾、拆除垃圾;1.2、施工現場工程垃圾和拆除垃圾按材料的化學成分可分為金屬類、無機非金屬類、混合類。金屬類包括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廢棄物質,如廢棄鋼筋、銅管、鐵絲等。無機非金屬類包括天然石材、燒土制品、砂石及硅酸鹽制品的固體廢棄物質,如混凝土、砂漿、水泥等。混合類指除金屬類、無機非金屬類以外的固體廢棄物,如輕質金屬夾芯板、石膏板等。1.3、制定施工現場建筑垃圾分類收集與存放管理制度,按建筑垃圾的具體分類,分時段、分部位、分種類收集存放要求,各小組按劃分好的建筑垃圾管理責任,做好臺賬管理等。1.4、工程
28、渣土和工程泥漿分類收集及存放結合土方回填對土質的要求及場地布置情況,規劃現場渣土暫時存放場地。對臨時存放的工程渣土做好覆蓋,并確保安全穩定。施工時產生的泥漿應排入泥漿池集中堆放,泥漿池宜用不透水、可周轉的材料制作。1.5、工程垃圾和拆除垃圾分類收集及存放設置垃圾相對固定收集點,用于臨時堆放;根據垃圾尺寸及質量,采用人工、機械相結合的方法科學收集,提升收集效率;設置金屬類、無機非金屬類、混合類等垃圾的堆放池,用于垃圾外運之前或再次利用之前臨時存放。易飛揚的垃圾堆放池應封閉。垃圾堆放池宜采用可重復利用率高的材料建造;垃圾收集點及堆放池周邊設置相應標識標牌,并采取噴淋、覆蓋等防塵措施,避免二次污染。
29、施工現場危險廢物是指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等危險特性的廢棄物,主要包括廢礦物油、廢涂料、廢粘合劑、廢密封劑、廢瀝青、廢石棉、廢電池等,應按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規定收集存放。2、生活及辦公類垃圾2.1生活及辦公類廢棄物簡介 的危害 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釋放,嚴重污染了大氣和城市的生活環境。 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堿性有機污染物,并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形成有機物質,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為一體的污染源,雨水淋入產生的滲濾液必然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 性污染。垃圾中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同時垃圾往往是蚊、蠅、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這
30、些必然危害著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處理方式廢棄物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將廢棄物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類法為廢棄物分類。2.2、廢水廢水危害生活污水由灰水(廚浴排水、洗衣用水)和黑水(糞便、尿液及其沖廁水)組成,以單戶排水為主。早、中、晚用餐高峰污水量是平時的23倍,日變化系數為3.55.0,污水排放呈現面廣分散、波動大的特點。大部分生活污水水質相差不大,可生化性好,含一定量的氮、磷、病原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油漬成分明顯增加,污染物種類增多,有機物和氮、磷的含量有所上升。注意事項污水處理工藝的作用
31、僅僅是通過生物降解轉化作用和固液分離,在使污水得到凈化的同時將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由于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病原體,而且極易腐敗發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消除污染的任務尚未完成。污泥必須經過一定的減容、減量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井妥善處置。處理措施使用機械處理工段包括隔油池、三級沉降池等構筑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于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均分別安裝水表和節水龍頭,生活和辦公區節水龍頭配置比率為60;在各循環水水源處設置水表,并建立循環水使用計量臺帳。2.3、廢紙可循環利用廢紙對外可循環利用廢紙 即可以打印成工作聯系單、學習文件
32、、處理意見等等。該類紙不應包含含有公司重大機密文件及印有一般合同文本文件,相關機密技術規范協議,部門領導或者高層領導的指示指導文件,公司行政部門重要決策性文件等,不屬上列的一般屬于對外可循環利用廢紙。內部可循環利用廢紙 一般合同文本文件、不含有重大機密的部門文件傳閱單、內部培訓學習閑置文件資料、公司行政部門一般性決策文件等。不可循環利用廢紙自動黏貼便條紙、信封、飯盒、蠟紙、紙杯、紙碟、紙餐巾、廁紙、抹手紙、自動黏貼或附有膠水、膠帶的貼紙等。含有公司重大機密文件、含有公司重大合同文本文件、相關機密技術規范協議及圖紙,部門領導或者高層領導的指示指導文件,公司行政部門重要決策性文件。辦公室廢紙的整理
33、 辦公室人員自行分類所回收紙張,不得亂丟亂放,并符合6S管理體系的標準,說整理廢紙均應將訂書針、回形針、便利貼等附著于紙上物件清除干凈,將所回收紙張依照上述類別進行分類整理并合理放置于規定的地方,即書立的文件夾、辦公室的固定抽屜或立柜等,并依照一周一次進行清理和集中放置。打印紙應充分利用,打印紙張應正反打印,廢紙的反面也利用于工作中,能夠有效節約紙張。2.4廢舊電池廢電池特點目前,廢舊電池中的汞、鎘、鉛等重金屬,會造成地下水資源污染。人若誤食污染的水,重金屬將會沉淀在體內,日積月累對器官有極大損害。一粒小小的鈕扣電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
34、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是干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堿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各種金屬物質,廢舊電池被遺棄后,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處理措施將廢舊電池收集并集中放置,定期派專人負責運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經行深埋,使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降至最低。3、垃圾分類堆放要求事先將垃圾進行分類,工地垃圾:分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沒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鑿除、抹灰等產生的舊混凝土、砂漿等礦物材料)以及木材、紙、金屬和其他廢料等類型。將廢料統一進行堆放,配備專業清運工人進行清運處理。且
35、分類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內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應及時苫蓋,避免雨淋和減少揚塵;建筑垃圾堆放區應至少保證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臨時貯存能力。如無專用提升設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過3 m;建筑垃圾堆放區地坪標高應高于周圍場地不小于15 cm,堆放區四周應設置排水溝,滿足場地雨水導排要求;放區應設置明顯的分類堆放標志。4、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就地處置4.1、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就地處置,應遵循因地制宜、分類利用的原則,提高建筑垃圾處置利用水平。4.2、具備建筑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置能力的施工單位,應根據場地條件,合理設置建筑垃圾加工區及產品儲存區,提升施工現場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
36、水平及再生產品質量。4.3、工程渣土、工程泥漿采取土質改良措施,符合回填土質要求的,可用于土方回填。4.4、工程垃圾中金屬類垃圾的就地處置,宜通過簡單加工,作為施工材料或工具,直接回用于工程,如廢鋼筋可通過切割焊接,加工成馬凳筋、預制地坪配筋等進行場內周轉利用;或通過機械接長,加工成鋼筋網片,用于場地洗車槽、工具式廁所、防護門、排水溝等。4.5、工程垃圾和拆除垃圾中無機非金屬建筑垃圾的就地處置,宜根據場地條件,設置場內處置設備,進行資源化再利用:再生粗骨料可用于市政道路水泥穩定碎石層中;將再生粗骨料預填并壓漿形成再生混凝土,可用于重力式擋土墻、地下管道基礎等結構中;高強度混凝土再生粗骨料通過與
37、粉煤灰混合,配制無普通硅酸鹽水泥的混凝土,可用作填料和路基;廢磚瓦可替代骨料配制再生輕集料混凝土,用其制作具有承重、保溫功能的結構輕集料混凝土構件(板、砌塊)、透氣性便道磚及花格、小品等水泥制品。施工現場難以就地利用的建筑垃圾,應制定合理的消防、防腐及環保措施,并按相關要求及時轉運到建筑垃圾處置場所進行資源化處置和再利用。廢磚瓦可替代骨料配制再生輕集料混凝土,用其制作具有承重、保溫功能的結構輕集料混凝土構件(板、砌塊)、透氣性便道磚及花格、小品等水泥制品。4.6、施工現場難以就地利用的建筑垃圾,應制定合理的消防、防腐及環保措施,并按相關要求及時轉運到建筑垃圾處置場所進行資源化處置和再利用。5、
38、垃圾的運輸5.1、建筑垃圾運輸單位必須經當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門核準,并應滿足如下要求:運輸車輛應有合法的行駛證,并通過年審;運輸單位應具有當地主管部門頒發的準運證或營運證;具有建筑垃圾經營性運輸服務資質。5.2、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應按核準的路線和時間行駛,并到核準的地點處理處置建筑垃圾。具體要求如下:建筑垃圾運輸車運行時間安排應避開交通高峰時段,以減少對交通的影響;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運輸路線,應由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會同交通管理部門規定;運輸單位將建筑垃圾傾倒在核準的處理地點后,應取得受納場地管理單位簽發的回執,交送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查驗。5.3、垃圾運輸車輛型式和載重量選擇應遵循如下原則:工程
39、渣土運輸宜采用載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貨車;裝修及拆遷垃圾運輸宜采用載重量515 t的密封式貨車;工程泥漿運輸宜采用載重量大于8 t的密封罐車。5.4、圾運輸車廂蓋應采用機械密閉裝置,開啟、關閉時動作應平穩靈活、無卡滯、沖擊現象。具體要求如下:廂蓋與廂蓋、廂蓋與車廂側欄板縫隙不應大于30 mm;廂蓋與車廂前、后攔板縫隙不應大于50 mm;卸料門與車廂欄板、底板結合處縫隙不應大于10 mm。5.5、圾運輸車輛應容貌整潔、外觀完整、標志齊全。具體要求如下:車輛車窗、擋風玻璃、反光鏡、車燈應明亮,無浮塵、無污跡;車輛車牌號應清晰、無明顯污漬,距車牌15 m處應能清晰分辨車牌上的字跡;車廂廂體、廂蓋外表
40、面應光滑平整,無明顯的凹陷和變形。車廂外部銹蝕或油漆剝落單塊面積不得超過0.01 m2,總面積不得超過0.05 m2;車輛底盤無大塊泥沙等附著物,輕輕敲打時,應無塊狀泥沙等污漬脫落;建筑垃圾裝載高度應低于車廂欄板高度,裝載量不得超過車輛額定載重量;車輛裝載完畢后,廂蓋應關閉到位,并檢查車廂卸料門鎖緊裝置,保證鎖緊有效、可靠;車廂液壓舉升機構及廂蓋液壓、啟閉機構的液壓部件各結合面無明顯滲漏;運輸單位應定期對車輛進行維護和檢測,保證車況完好。5.6、注意的問題:清理施工垃圾時使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撤造成揚塵。施工垃圾及時清運,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 飛揚的廢料盡量保持濕潤,如露天存放時采
41、用嚴密苫蓋。運輸和卸運時防止遺灑飛揚; 在清運過程中應注意行車安全。5.7、垃圾出場登記 垃圾清理出場時按要求填寫好垃圾出場記錄表施工現場建筑垃圾出場記錄表填表日期:工程名稱施工階段施工現場垃圾類別重量(T)備注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工程垃圾拆除垃圾金屬類無機非金屬類混合類六、保障措施1、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建筑垃圾處理管控制度,按照組織架構及職責分工,落實責任人,明確其工作職責范圍,在必要情況要實行獎罰制度,以確保該專項方案的實施。所有勞務班組在進場時,對其進行材料管理及垃圾管理等進行交底。確保施工過程中不鋪張浪費,在保證不產生多余建筑垃圾的情況下也節約施工成本。和區環保部門簽訂垃圾清運協議,確保及
42、時清理現場不能二次利用的建筑垃圾。2、人員保障現場和分部工程施工管理人員為該專項方案第一責任人,安全員、質量員輔助管理,確保所有勞務班組在施工過程中按照交底內容進行施工,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作出以下安排:序號編號 名 稱責任人參與管理人員協助管理人員1粗格柵及提升泵房蔡金宏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2細格柵、曝氣沉砂池及精細格柵蔡金宏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3AAO池及膜生物反應池蔡金宏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4接觸池及巴氏計量槽王俊平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5鼓風機房及變配電室王俊平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6加氯加藥間王俊平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7污泥濃縮池王俊平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8污泥脫水間王俊平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9除臭生物濾池王俊平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10生產管理樓王俊平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11出水監測間王俊平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12傳達室及大門王俊平甘向杰 陳強楊小貴 李兵 秦際彬3、經費保障制定完善的經費管理制度,設立獎罰管理基金。在施工過程中對所有班組實行獎罰制,在控制目標范圍內的班組進行獎勵,超出控制目標的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