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方案設計方法入門 突破方法基本內容建筑方案設計的性質與特征 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設計步驟 運用建筑設計方法的基本知識,多方案比較方案設計的具體方法 造型設計的原則方案的再生多方案比較 建筑方案設計的造型方法 多交流教學目的建筑方案設計作為專業技能訓練的綜合體現,也是對建筑初步知識的總結掌握建筑設計的基本方法了解建筑設計的基本程序 學會如何閱讀和理解任務書 學會如何查閱資料和運用資料 建筑方案設計的性質與特征 內容設計前的準備階段(前設計階段) 方案設計階段 擴初設計階段(技術設計階段) 施工圖設計階段 建筑方案設計是建筑設計的最初階段 建筑方案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勞動,因此它只能個人操作
2、 建筑方案設計的性質與特征 從大到小的設計方法 特征建筑是由多個要素形成的,因此優秀方案不止一個 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又落實到形象,具有靈感式的特征 要善于表現 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由功能關系和基地形態入手,用比較的方法,反復深入,由粗線條到細節部分地順著從大到小的原則完成。(寧粗勿細) 1、總體設計,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從地形開始,接著就是把握建筑的功能和體量大小與地塊形狀、大小等關系。 2、單體設計在總體設計的基礎上深入、細化,從平面設計入手,主要是平面的功能,其次是建筑的形體(立面)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3、從平面到立體經驗性操作方法:一是平面設計時要從空間(高度方向)出發;二是反復做立面
3、,而且每個立面都要做,同時注意要修改平面;三是做完平面,先做屋頂平面,考慮屋頂平面其實就是在考慮立面形體關系。從小到大的設計方法 由建筑方案的細節入手,根據建筑的性質,從具體的房間組合開始做設計,在套到基地上作調整后確定方案。 “從大到小”的方法是主線,“從小到大”的方法是輔助線。 現當代設計方法與基本思路 1、以“文本”出發,做設計與做文章,他的一些列構思都是從語言入手。總體規劃 (了解城市發展方向給建筑定位) 地段環境、平面布局 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建筑設計的程序 建筑布局 (建筑當中大的部位的安排和空間環境的安排) 功能關系的分析 建筑與四周相臨建筑的關系 綠化水面的設計處理 組織方式:
4、中心式、大廳式、套間式、單元式 流 線:串聯式、組合式 2、利用計算機來做設計,不僅用計算機來畫建筑圖,更是用計算機協助人腦操作(設計)造型表現:利用建筑自身的某些規律,建筑個性,用一定的物質技術手段來滿足建筑功能要求,結合建筑空間處理、環境布局從而構成完美的建筑形象 空間組織:內、外空間的處理,以滿足功能要求和人的精神功能的要求,創造一種舒適的環境a、材料 b、結構 c、施工技術 建筑設計的程序 技術措施的考慮 經濟因素的比較:節約能源、節約材料、縮短周期 環境協調問題 方案設計前期工作 具備的條件 方案設計的布驟 要有具體的基地情況:基地的大小和形狀,包括基地的高低起伏,基地內需保留的數目
5、、河流、池塘等,基地外的道路交通及水、電、暖等管線的情況,人流、車流及出入口等,基地的朝向、風向和景觀,周圍環境對建筑的要求(造型和高度) 方案設計前期工作 方案設計的步驟 要有建造目的、內容、規模任務書 造價和技術經濟要求:如結構技術、設備條件、城市規劃部門提出的容積率、綠化覆蓋率等要求,現代網絡信息的條件和要求。 收集與設計類型相同的資料,而且規模和基地情況也很接近 資料的收集 收集規范(建筑設計規范、室內設計規范) 收集國內外著名建筑師的作品進行分析與吸收方案設計前期工作 方案設計的布驟 實踐(實地調研、體驗生活) 方案設計與工程技術問題 1、結構設計支撐空間的物質保證,也是建筑造型的可
6、行性關鍵。 2、建筑設備技術水、暖、電、消防設施、建筑工程結構等。 功能的把握 上位功能就是指這個“類型”的功能,而不只是由這個建筑本身的,僅從任務出發的功能。如:設計住宅,出了任務書上規定的房型、面積要求外,更應當重視當今人們的居住要求:人口結構、家庭生活方式、工作職業、文化生活等方面。 從基地環境入手 方案設計的布驟 基地的形態影響總平面設計 總平面本身的功能 周圍環境的影響 軸線關系與周圍環境是什么樣的軸線關系 主入口的位置交通處理如何考慮(人流、車流、貨流等) 景觀因素由此而產生的景觀以及它對這個環境的景觀影響 特殊要求(如軍事、環境保護等) 交通或營運方面的要求 正立面應當設計的方向
7、 方案設計的布驟 工業建筑中材料、半成品的進出,成品廢棄物的運出,工人上下班等 方案類比 從基地環境入手 建筑方案的形成 從概念到形象建筑方案設計分為兩種設計:一是概念性設計,二是形象性設計。1、概念性設計:就是根據使用需要、基地條件和投資等方面的實際,制定出設計任務書,再根據任務書分析其中的功能關系、基地條件、技術條件及造價、工期等。 收集同類資料進行類比,分析它們的規模、功能、總體、細部、造型等。同時還要收集工具性資料。 建筑方案的形成 功能分析法 根據設計任務書,整理出各個建筑空間之間的關系,稱為系統圖示查資料集,將系統圖示轉化成建筑式的形象 立意:由任務書、功能分析、基地分析,然后產生
8、一個綜合的思路。 建筑方案設計 條件:一是關系不太復雜,二是基地條件較好(地形較方正,其他條件也不苛刻) 將系統圖示轉化為建筑式的形象的幾種方式和方法 不斷走向形象 .關系圖式由非面積關系轉化為面積關系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功能分析法 .關系圖式由非位置關系轉化為位置關系.套上結構可行性、合理性,主要是可能的門和通道,都要相對地反映出來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功能分析法 .調整基本功能(如采光、通風、走到、室內外關系等)及空間的秩序.在平面關系基本完成的基礎上,把建筑立起來。要設計剖面、屋頂,然后考慮立面.最后調整地形分析法 熟讀地形(形狀、大小、朝向、交通及周圍環境條件),形成粗略的輪廓。按一定的
9、功能關系(大關系),粗略地畫出建筑形態,其面積比例要接近。 根據地形來布置 一是建筑功能本身要具有單元性,二是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連接 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地形分析法 根據這個意向性的草圖,進一步細化,確立建筑基本平面。單元設計法 住宅設計建筑中某個部分中不斷重復,如學校的教室,高層建筑的標準層 造型切入法 在完成功能分析和基地的基礎上,同時應當對同類建筑有整體把握,直接采用構思建筑造型的方法設計 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設計全過程 定方案后,畫圖或作模型,還要說明文本 先熟悉兩個內容設計任務書、設計地形 安排基地,確定總體形態(總平面設計) 有功能關系分析圖。一面確定面積大小,一面在基地上做調整 做
10、比較方案,并最終確定一個 造型設計的要求 建筑化、視覺化 形式的統一性基本型的種類越少越好,但組合要有規則的變化(大小、方向、位置、虛實的變化) 造型合理性視覺上、功能上的合理性 時間緊,來不及做第二個方案 造型的調整 難以形成多方案的原因 第一個方案做得很周到,而且做出來之后自我得意 造型設計的要求 第一個方案不易做得太深入,大局確定即可 第一個方案形成后,去干別的事,收集資料至出現新的構思 從方案設計開始,做好有多于兩個的概念設計 方案的再生多方案比較 后兩個方案改來改去總會受到第一個方案的限制,思路產生定格 克服方法 方案再生著重兩個方面的問題 建筑空間組合的原則 功能分區合理 在進行建
11、筑設計時,首先必須進行功能分析,即將組成該建筑物的各種空間,按不同的功能要求進行分類,根據它們之間的密切程度加以劃分與聯系,使功能分區明確又聯系方便 在分析功能關系時,可用簡圖表示各類空間的關系和活動順序。(如右圖所示) 民用建筑空間組合的基本原則 空間的主次 例:如上圖所示,食堂包括餐廳、廚房、辦公管理三個部分,其中餐廳應居于主要部位,其次為廚房,最后為辦公管理,這三者應有明確的劃分,互不干擾,但又需要方便的聯系。依據此分析,餐廳應布置在主要位置上,成為建筑構圖的中心,并爭取好的朝向,良好的通風采光和好的視覺環境 建筑空間組合的原則 功能分區合理 在進行設計時,次要空間和輔助空間應與主要空間
12、同等對待設計,只有次要空間和輔助空間進行妥善配置的前提下,才可保證主要空間充分發揮作用 組成建筑物的各類空間必有主次之分,在進行空間組合式,該主次關系主要表現在位置、朝向、通風采光、交通聯系以及建筑空間構圖等方面 空間的“鬧”與“靜” 按建筑物各組成空間在“鬧”與“靜”方面所反映的功能特性進行分區,使其既有分隔,互不干擾,又有適當的聯系。如旅館建筑中,客房應布置在比較安靜隱蔽的部位,而公共活動空間如餐廳、商店、文娛室等則應相對集中的安排在便于接觸旅客的顯著位置,同時應與客房有一定距離,在具體布局時,可從平面空間上進行劃分,亦可從垂直方向進行劃分 建筑空間組合的原則 功能分區合理 在建筑的各種使
13、用空間中,有的對外聯系的功能居主要地位,有的則對內關系較密切。在進行功能分區時,應具體分析空間的內外關系,將對外性較強的空間,盡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樞紐的附近,對內性較強的空間,布置在較隱蔽的部位,并使其靠近內部交通的區域 空間聯系的“內”與“外” 建筑空間組合的原則 流線組織明確 各類民用建筑由于使用的性質不同,存在著多種流線組織 從流線的組成情況有:人流、貨流 從流線的集散情況有:均勻、較集中 從組織方式上有:平面的、立體的 在小型建筑中流線較簡單,常采用平面的組織方式 規模較大、功能要求復雜的民用建筑,常需要綜合平面和立體方式組織人流的活動,以利縮短流程,又使人流互不交叉 大、中型演出性
14、建筑中,為達到一定的規模,常設有樓座觀眾席,就必須采用平面和立體的方式進行人流路線組織 在人流組織時要求盡量避免往返交叉,在一些較復雜的建筑當設計中,應根據不同使用人群設置適當的出入口,如醫院建筑中的門診部的主要出入口、兒科出入口、急診出入口以及一些傳染病出入口等 建筑空間組合的原則 流線組織明確 各類民用建筑由于使用的性質不同,存在著多種流線組織 在建筑設計中,除了主要人流路線的組織外,還應有一些次要人流路線和貨物流線等,在設計中要求:各種流線避免交叉、干擾和最大限度的縮短各流程距離,避免流線迂回 在商場設計中,基本流線有顧客流線、貨物流線和職工流線。三者有各自獨立的出入口,其中顧客出入口應
15、布置在接近行人的位置,貨運出入口應設置在背離大街的部位,不與顧客流線交叉,職工出入口則根據人流方向進行布置 空間布局緊湊 在對建筑各組成空間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和流線組織的前提下,著手空間組合才能為布局緊湊提供基本保證,在進行具體組合時還應盡可能壓縮輔助面積 建筑總面積包括:使用面積和輔助面積。合理的壓縮輔助面積,實則提高建筑的使用面積,只有這樣才可以使空間組織合理緊湊。在輔助面積中,交通面積所占比重較大,因此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壓縮輔助面積即為縮短交通路線 建筑空間組合的原則 空間布局緊湊 在對建筑各組成空間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和流線組織的前提下,著手空間組合才能為布局緊湊提供基本保證,在進行具體組合時還應盡可能壓縮輔助面積 加大建筑物進深平面組合時盡可能加大進深,有助于節約用地和使平面布局緊湊 縮短交通流線,使空間布局緊湊,其具體方法有 增加層數在不影響功能使用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建筑物層數,也有利于使空間布局緊湊 建筑空間組合的原則 空間布局緊湊 降低層高降低層高不僅直接減少樓梯間的空間,減少上下樓的疲勞,而且可使空間利用更加充分,節約建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