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施工質量通病案例1、混凝土澆筑時未進行鋼筋成品保護,無專人看管、整理,埋下嚴重質量隱患。2、地下室混凝土墻接茬處澆注時未接漿處理,出現明顯冷縫,形成滲水通道,容易滲水。3、附加層燒透,影響防水性能4、墻體混凝土壓頂未進行振搗,造成大量空洞、露筋,且混凝土松散。5、磚墻開線槽時野蠻施工將墻打透,并打斷墻體拉接筋,易造成墻體裂縫6、底子油涂刷不勻,影響卷材粘結。7-1、懸挑板陽角在板上部筋部位龜裂。原因:保護層不夠,僅0.5cm,養護差。7-2、泵送混凝土無收面造成干裂。7-3、如此砼收面!8、規范規定,附加層平立面寬度250mm。本工程施工中多數附加層寬度僅150-180mm 。9、柱子鋼筋
2、綁扎差,不注意成品保護,造成較多破壞,嚴重影響工程質量。10、加工前未審批鋼筋下料單,加工時造成大量箍筋成品尺寸不合格,無法用于工程,損失嚴重。11、回填土分層過厚,夯實遍數不夠、尤其邊、角部位,土內含雜物、垃圾等。下圖中經對回填土挖開檢查,室內填土埋的全是垃圾,如此施工易造成土方下沉,拉裂地面。12、預埋管錯誤,事后亂剔亂鑿,造成現澆板裂縫、滲水。13、外墻聚苯板內保溫碎拼、污染嚴重,易造成墻面結露等弊病。14、墻體開裂。15、直徑大于800的洞口,應按規范要求上下加設過梁,兩側加設暗柱補強。圖中無洞口圓形梁。16、現澆混凝土板內垃圾已無法清理。17、基坑四周汽車泵堆載導致基坑水泥路面開裂。
3、18、樓板線盒、線管在樓板模板上固定,使下層板筋的保護層缺失且無法添加,水電土建施工配合矛盾19、板梁筋綁扎現場,成了水電工加工現場。20、砼澆筑現場混亂:1) 無跳板,走道板鋪設:2) 每臺泵車的出口處一般需三臺震搗棒,灰耙等工具一應俱全,現場設備工具不全;3) 現場有人在抽煙21、板梁支撐排架整體失穩傾覆,拉倒塔吊。造成嚴重的質量與多人死亡的安全事故。22、野蠻施工鋸管樁樁頭造成樁頭損傷。23、倒大梁時,因振搗不夠,出現漏振,導致大梁的一道深溝。24-1、混凝土漏振的惡果。24-2、混凝土漏振的惡果。24-3、混凝土漏振的惡果。24-4、混凝土漏振的惡果。24-5、混凝土夾渣,清理不到位,
4、質檢人員不細心,影響結構質量。24-6、混凝土未打到規定標高,施工縫留置隨意24-7、混凝土振搗不到位,出現蜂窩、狗洞。25、鋼筋的保護層太少,使過梁處鋼筋外漏,影響上部荷載傳遞 。26、擅自修復露筋,掩蓋質量缺陷,造成安全隱患。27、混凝土梁振搗完畢,板未振搗,屬嚴重漏振,拆模后板混凝土松散,嚴重影響工程質量,應返工28、柱子存在蜂窩、狗洞,未經監理檢查及確定處理措施,私自抹漿掩蓋。29、預留洞封堵,不按方案施工,干磚堆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30、未處理好基土,致散水下沉。31、梁混凝土留茬錯誤,鋼筋少放3根,且未綁扎,存在重大質量隱患。32、進場鋼筋原材盤條接頭過多,表面起皮。33、現澆樓
5、梯接茬出問題,成兩層皮。34、用舊模板,木工技術又不行,支出的模板亂七八糟。35、澆筑混凝土時,甚至在安裝時就把板負筋踩的亂七八糟。36、不遵守鋼筋的基本規范。37、違反國家強制性標準,未按規范放置拉接筋。38、柱筋移位,未用補強筋。39、槳砌毛石中夾雜大量的泥土。40、連梁箍筋錯誤,電焊割斷,野蠻施工。41、規范要求120寬磚墻應設置兩根拉結筋。42、建筑事故現場43、基礎設計為漿砌毛石,工人趁監理不在,偷工減料,中間未放足砂漿。44、工縫處封堵不嚴。45、如此基礎短墻46、如此封頂的柱頭箍筋47、柱頭在梁柱核心區未加設箍筋,柱的鋼筋彎錨長度不夠,梁箍筋的第一個起步筋位置不對,應為5cm48、構造柱頭不密實,養護不到位。49、不按規范施工,未加強過程控制與結構構造處理,未設圈梁,構造柱及窗下防止斜裂需加的加強帶50、窗洞尺寸偏差太大51、鋼筋未清理干凈。52、室外排水溝做在未夯實的土上,建好后必然下沉還怎么回填土呀?53、這種架子很不安全。54、偷減基礎墊層厚度。55、測量放樣錯誤致使基礎軸線嚴重偏移。56、鋼結構廠房安裝后,未安裝水平支撐和垂直支撐,就把纜風繩拿掉,無法保證屋架的側向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