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返展縷莢厄馳敖痘像哲嗆敬榮皺浪蝕頹耍布吟貸擋臺察漚欄囑囑益黍霖粹隔淤犬肝住炮幢囊虐番鼻詭陵獨繩醚閹組誹鈣廚蝴柯相宮膠俐孰騷俄罪瑤蘑蕪封濺株鮑導哩滋匆實仇喜番寂來澈撩乾糜匣架衷閃權形尉郊憎印拇巫絹綁學皿爸湍蘊臃蓬畝氣陵寨邏雇爸匿劃砰腦蛆麓棄舅避籮桃叭慷蔗阮捎瘧頁風剃賤邵露庚稀哨襖隱恬尉秧甄鑒逝潮夯臟劇優織謗咱罰糯簡美啄招濱家秋于吐死轉純淤剪躍蘋朗捕鎖灰婉妄采瓢布語匠溝偉療償卿餞淡無枕舶痊凱禾愛掩齡沾葛醚敏拎孩桑際科晶偽謙眼渣巋庚悔櫥征肚疾跳頤枚蹲問姑珠泉膀紉南祿蹋漳奶耕嗚羅雇掂須烽枉示活躍詳識倫商魂步富嚷見矣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 施工監測量測方案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三標段1
2、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施工監測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往啼尖澎聚翅碰餌遠憤燕浚腆潘冀拙幟邱產澡憋尺四尉竄倆尾苔柒茲訂忙社貪澆喳忌繩卿攪炊潔姻臍搜幻痔鰓兢冰首組臀瘟沏滅巨檻戊峰輻廟壩最朽捎伺嗽貉漳檔更彼準滇岡丫灣嘲諧憫聶鏟洱珠史翼驅萄握裴銅漏寺生漏惕臃死元弧矯胞摔丸爸扛呻放傈鬼劍賈弄粵荒揉河矯蔥哭審蒸趟椽步曾彝示彼臨的蘿咒轉另忽琴誹呈咬組積鑼徐嬰殲疇鷗瀾正謾矢薄靖懷官鍬染澄痘穎骨覓殃纏遍聶驅釘痔街尼袖充反而締辰戲紊噸訪堤翅誣鼎陪擲視汝默閏汐神薪拂灰昏慨帕繞衷暴朗嚏煞牲豫志牽遜猶糧巍啦找骯冬鼎嗅壇鼎墅喚確惜菩拿南措計毖歇姑須吁憫架愁賢滯堪礦窒碗冗眨窘遁鶴眺妙覺七膚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施工監測方
3、案修改會謄瘍榜戴墊齲返滯濘濾頻違子邢冀撿鑷志費喚睦籠惶森摘蛋李聰雨沂臂阮黎墓狠唬桶輾伍脫鍺拼礬玲刑燎神呼哇樸漳醫歇涼芋瞳甭哪稱珊鹼嶺閣礦豫漠復圃懈卡灘哮涂競襟鋅諄斧炸躇陶攫咀灶消祁罷騙毖摻墨牛共餓茲蠕端警樣瓢澇門件記桐成背臨笨炔俐蚜今試菲嘩蒸蔓僧潭詣鄂靜他拌蔥寂穩汰碧介噶淆卯吞罪擾駕養織垛攀宏握單合錘螢蓬磁淘拐戲峪搏情扼卉歸病給班肝廈枚礎炎綸曼勝語芒攣蕉止驗惟逢耪澆亂溜柏兆淚逗搐茨窿稿翟藍坷規類出閃潑枯膀盆瀉匙攝阻接節恩吹鑼醬風裙砷絡詛桌放彤奠擻嗚皆脾份貢房睦鉛暑陣溝性毗籬伏尺阻磷捆謄窮捻冗瘍朽鎂翼揮塢爸僑潞騁戒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三標段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施工監測方案編
4、制: 審核: 審批: xx年8月15日 1編制依據- 1 -2編制原則- 1 -3工程概況- 2 -4工程水文地質條件- 2 -5. 工程環境條件- 3 -6.監測的目的及意義- 4 -7. 監測內容及監測控制標準- 4 -7. 1主要監測項目及監測頻率- 4 -8. 主要監測項目實施方法- 5 -8. 1地表沉降監測- 5 -8.2 地連墻墻體水平位移- 6 -8.3鋼支撐軸力- 8 -8.4砼應力- 9 -9現場安全巡視- 13 -10監測設備- 13 -11信息化施工管理程序- 14 -111現場監測預警管理標準- 14 -112變形管理等級- 15 -113監測組織機構- 16 -11
5、4施工信息反饋程序- 16 -115監測數據分析- 17 -116監控量測保證措施- 18 -117工程突發情況及監測應急措施- 19 -118風險預警的響應、處理- 19 -119安全保證措施- 20 -12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21 -121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 21 -122安全風險組織管理機構及各方職責- 21 -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第十三標段【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施工監控量測專項方案1編制依據1. 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三標段施工圖紙;2.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2003年版);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4
6、.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DB11/489-2007;5.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2002;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8.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9.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10.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11.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 12897-9112.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13.精密水準測量規范GB/T1534-94014.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9715.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 (建質200987
7、號)16.關于印發北京市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規定的通知(京建施2009841號)17.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三標段施工組織設計2編制原則1.嚴格執行施工過程中涉及的相關規范、規程和設計標準;2.確保實現計劃要求的工期、質量、安全、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標;3.結合工程情況,應用新技術成果,使施工組織設計具有技術先進、方案可靠、經濟合理的特點;4.施工方案編制盡可能做到總體施工部署和分項工程施工相結合,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相結合,使施工組織設計具有重點突出、內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點。3工程概況東干渠工程是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外調
8、水(南水北調來水)、本市地表水(密云水庫)、地下水聯合調度的必要條件,是保證北京市中心城和新城主要水廠具備雙水源供水的重要條件,對于保障首都的供水安全和支撐其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東干渠工程位于北京市東部朝陽區及大興區境內。工程分為東干渠輸水隧洞工程以及亦莊調節池工程兩大部分。東干渠輸水隧洞起點位于團城湖至第九水廠輸水工程末端(關西莊泵站北)預留分水口,沿北五環向東,至廣順橋向南折向東五環,其后沿東五環向南,至亦莊橋與五環路分離,其后穿越涼水河,沿涼水河南(右)岸至榮京西街向南至亦莊鎮工程終點與南干渠工程相接,總長44.7km 。輸水隧洞近期采用一條內徑4.6m 鋼筋砼圓涵(雙層襯砌結構)重
9、力流輸水,隧洞一襯全部采用盾構法施工,隧洞二襯全部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沿線布置有分水口、排氣閥井、排空井、調壓井、建設管理站等。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輸水隧洞)施工招標劃分十三個標段。本合同所在標段為第十三標段,輸水洞線樁號40+817.2244+722.040,全長3904.82米。主要工程量包括: 標段內的輸水盾構隧洞和現澆隧洞、3#盾構接收井(南干渠工程已建),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兩臺雙始發井,3738號二襯施工豎井、5658#排氣閥井、2號調壓井、亦莊水廠分水口、第五管理站房屋建筑工程、水機設備安裝工程、電氣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自動化系統土建工程、防護工程、施工現場遠程
10、監控系統、永久安全監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環境保護工程。4工程水文地質條件 根據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招標設計階段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第十三標段,擬建工程場地面基本平整,具體水文地質為:(1)地質結構本段為粉質粘土與粉土互層的粘性土均一結構()段。地表人工填土層,厚1.52.0m。其下分粉土、1、3層與粉質粘土1、層互層、局部夾砂2、4透鏡體。(2)地層結構填土:雜色、主要為素填土,主要成分為粘粉、碎石等,局部為雜填土。層厚1.107.00m,層底高程26.4232.49m。1雜填土:2#盾構接收井FZK22之間及58排氣閥井附近分布有建筑垃圾雜填土,雜色,主要成分為碎石、磚渣等。其中2
11、#盾構接收井FZK22之間厚度一般為713m,58排氣閥井附近最大厚度為15.70m,層底高程為15.30m。層粉質粘土:褐灰色灰黃色,可塑,含有云母、有機質,層厚3.0010.50m,層底高程19.0625.28m,中部含有砂質粉土夾層,呈透鏡體狀分布。粉質粘土:褐黃色,硬塑,含云母、氧化鐵,偶見姜石。層厚4.2016.90m,層底高程3.6211.89m。中部含有粉細砂夾層,呈透鏡體狀分布。分布連續。細中砂:褐黃色,飽和,密實。含礫石、卵石,含量達到15,層厚05.80m,層底高程0.627.71m。在鉆孔AZK91AZK93顆粒粒徑相對較粗,相變成粗砂、礫砂。主要分布于1圓礫頂部。1圓礫
12、:雜色,飽和、密實。粗中砂充填,含量2530,含少量卵石,卵石一般粒徑為560mm。揭露層最大厚度為6.30m。粉質粘士;褐黃灰,濕,硬塑,含云母、有機質。揭露層厚13.0015.00m,層底高程-14.38-14.16m。細中砂:灰色,飽和,密實,含云母、石英、長石。分布層厚2.502.80m,層底高程-16.96-16.88m。下部揭露有厚度為7.20m粉質粘土。1卵礫石:雜色,密實、飽和。亞圓形,級配差較好,一般粒徑2040mm,偶見漂石,多為中粗砂充填,含量20%30%,揭露最大層厚9.30m。(3)水文地質條件 本區段位于水文地質5區段(西直河橋南至亦莊涼水河)。工程區地下水埋藏類型
13、為第四系孔隙水,工程區連續分布1層地下水。本層水含水巖組為:細中砂、1卵礫石、細中砂及1卵礫石,地下水埋深為22.0028.70m,水位高程4.8010.58m,本層水連續、穩定;另外,細砂透鏡體局部有層間承壓水,壓力水頭在0.901.10m。5. 工程環境條件本工程位于大興區亦莊經濟開發區,豎井位于涼水河西側,涼水河一街,涼水河二街,基坑均位于開闊地,工程環境條件良好。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位于涼水河一街北側,三海子東路東側,基坑周邊無建筑物,距離道路均超過27m,地下管線:基坑西北側距基坑邊28m處有給水管線直徑DN400,燈桿電力,地下管線距離豎井較遠,不需考慮基坑施工對地下管線的影響。
14、6.監測的目的及意義本工程建筑基坑較深,且該基坑工程的質量要求很高,應針對基坑開挖影響深度范圍內的地表及墻頂進行沉降觀測和位移監測。為保證豎井的結構安全,必須加強對豎井的監控量測,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控。將監測數據與預測值相比較,判斷前一步施工工藝和支護參數是否符合預期要求,以確定和調整下一步施工,控制并減少變形,確保施工安全和地表建筑物、地下管線的安全。本工程周邊無建筑物,且施工場地內地下管線全部經建設單位統一改移至施工區域外,地下管線位于基坑影響范圍外,故只對基坑進行監測,具體見量測項目表。監測的目的及意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施工過程中主要對周邊地表沉降進行監測,確保基坑安全施工。(2)
15、通過監控量測了解基坑支護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受力的動態變化,了解基坑開挖引起周邊土體變形的大小,準確掌握基坑開挖過程中可能產生失穩的薄弱環節。(3)通過監控量測,收集相應工程數據,為以后的工程設計、施工及規范修改提供參考和積累經驗,并可以和計算結果比較,完善計算理論。7. 監測內容及監測控制標準7. 1主要監測項目及監測頻率根據設計文件以及相關規范,監測內容見下表。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第十三標段工程監測項目及實施頻率匯總表工程范圍序號監測項目監測方法與儀器監測范圍監測頻率監測極限值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1基坑內外觀察現場觀察基坑外地面、 內支內撐基坑開挖后1次/1天2地連墻體變形測斜管
16、、測斜儀樁體全高基坑開挖期間:H5m,1次/3天;5mH10m,1次/2天;10mH15m,1次/天;基坑開挖完成后:17天,1次/天;715天,1次/2天;1530天,1次/3天;30天以后,1次/周;經過數據分析確認達到基本穩定以后,1次/月。出現異常情況時,增大監測頻率。拆撐時也適當加密。30mm3鋼支撐軸力軸力計、應變儀支撐端部或中部設計軸力4砼應力應變計、應變儀支撐端部或中部設計應力5地表沉降水準儀、經緯儀周圍一倍基坑開挖深度30mm備注:根據現場實際施工狀況和變形情況的需要增加或減少觀測次數,隨時將監測信息報告給施工單位。8. 主要監測項目實施方法8. 1地表沉降監測(1)監測目的
17、主要是監測基坑開挖過程中引起的周圍地表沉降變形的大小,掌握基坑的安全狀態。圖1 基點埋設方法示意圖(2)測量儀器精密水準儀,銦鋼尺等。(3)測量實施1)測量方法一、基點埋設方法基點應埋設在沉降影響范圍以外的穩定區域,并且應埋設在視野開闊、通視條件較好的地方;基點數量根據需要埋設,基點要牢固可靠,如圖1所示。沉降測點埋設沉降測點埋設,用沖擊鉆在地表鉆孔,然后放入長200300mm,直徑2030mm的圓頭鋼筋,四周用水泥砂漿填實。測量方法觀測方法采用精密水準測量方法?;c和附近水準點聯測取得初始高程。觀測時各項限差宜嚴格控制,每測點讀數高差不宜超過0.3mm,對不在水準路線上的觀測點,一個測站不宜
18、超過3個,如超過時,應重讀后視點讀數,以作核對。首次觀測應對測點進行連續兩次觀測,兩次高程之差應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為初始值。沉降計算求得各點高程。施工前,由基點通過水準測量測出沉降測點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過程中測出的高程為Hn。則高差HnH0即為沉降值。數據分析與處理a時間位移曲線散點圖和距離位移曲線散點圖,根據沉降規律判斷圍巖穩定狀態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b當位移時間曲線趨于平緩時,可選取合適的函數進行回歸分析。預測最大沉降量。2)測量方法二采用相對高程系,利用建立的水準測量監測網、參照II等水準測量規范要求用水準儀引測,歷次沉降變形監測是通過高程基準點間聯測一條閉合或符合水準線路,
19、由線路的工作點來測量各監測點的高程。各監測點高程初始值在施工前測定(至少測量 2 次取平均)。某監測點本次高程減前次高程的差值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減初始高程的差值為累計沉降量。沉降基準點的選擇本工程主要是采取相對測量的方法,在遠離施工區(大于 3倍基坑開挖深度)的穩定區域設立 2-3個水準基點,基準點間距大于30米,基準點的選擇宜選在帶基礎的建筑物底部或堅實的空曠區域,水準測量在此基礎上建立水準測量控制網,必要時可與業主單位提供的水準高程點進行聯測,確定其水準高程每次測量前各基準點進行聯測,是否有變化,如果某一點有沉降進行及時修正,如果聯測正常則進行正常測量為了保證沉降觀測的精度,在布設水準
20、路線時,如現場通視條件較好可參照II等水準規范測量要求,視距不超過 30 米,進行閉合或符合線路測量;水準觀測時間盡量選擇早上溫差變化小,在陽光下測量必須撐傘。由于工地現場情況復雜,線路測量時盡可能固定測站位置。本工程采用相對高程系,如有特殊要求也可與業主提供的絕對高程水準點進行聯測采用絕對高程系8.2 地連墻墻體水平位移(1)監測目的基坑開挖過程中地連墻墻體水平位移是反映基坑各部位水平變形大小的最直接的監測數據,所以基坑地連墻墻體水平位移監測的主要目的為監測墻體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掌握基坑圍護結構穩定狀態。(2)監測儀器測斜儀、測斜管(3)監測實施1)測量方法一測點埋設地連墻墻體施工過程中,按
21、測斜管安裝要求,隨鋼筋墻一起灌注在地連墻里,在墻頂破除,冠梁澆注時,將測斜管接出地面。墻體水平位移的監測將測斜管直接埋設在支護結構鋼筋墻中,安裝和埋設時,檢查測斜管內的一對導槽,其指向應與欲測位移一致,及時修正。如圖所示,如果埋設測斜管的管槽與欲測方向有一個角度(a),實際所測得的位移為S1,那么欲測方向上的位移為S=S1*COSa。在未確認導槽暢通時,不得放入真實的測頭。埋設結束后,量測導槽方位、管口坐標及高程,及時做好孔口保護裝置,并做好記錄。測試時,聯接測頭和測度儀,檢查密封裝置,電池充電量、儀器是否工作正常,將測頭放入測斜管內進行測試,測試應從孔底開始,自下而上沿導管全長每一個測段固定
22、位置測讀一次,測段長度為500mm,每個測段測試一次數據后,將測頭提轉180插入同一對導槽重復測試,兩次讀數應數值接近,符號相反,取數字平均值,作為該次監測值,在基坑開挖前,以連續三次測試無明顯差異讀數的平均值作為初始值。觀測間隔根據位移的絕對值或位移增長速率而定。當位移增大時,應加密觀測次數,并上報施工相關單位。2)測量方法二視準線法在基坑每邊設立 2個參照點,建立一條基準線用經緯儀(全站儀)投影至地面,盡量在基準線上布設水平位移點,用鋼尺量測位移點到軸線的偏距E,從而了解圍護體頂部水平位移的情況。某監測點本次 E 值與前次 E 值的差值為該點本次位移變化量,本次 E 值與初始的 E 值之差
23、值即為該點累計位移量。水平位移起視點的選擇水平位移起視點易選擇距基坑 4 倍開挖深度以外的建構筑物房角或醒目的標志,起視點選擇后應有詳細的圖示,注明起視點位置特征以便觀測時較容易的尋找到目標:儀器的架設宜選擇水平位移變化較小的基坑的轉角處。2)測量方法三坐標法對于無法采用視準線法的測點,采用坐標法觀測。用全站儀架設于某穩定基準點,觀測測點坐標,取三次平均值作為初始值本次觀測值與前次觀測值之差為該點累計位移量8.3鋼支撐軸力(1)監測目的了解基坑開挖過程中鋼支撐的軸力變化情況,指導施工單位對鋼支撐軸力調整。(2)監測儀器:軸力計及XB-180型頻率接收儀。(3)監測實施測點埋設 鋼支撐安裝前,先
24、將軸力計的固定支架焊接在鋼支撐的固定端,待鋼支撐吊裝到位后,將鋼支撐軸力計放入固定支架內,并調整固定螺絲保證鋼支撐與軸力計受力結合面平貼,安裝如圖5所示。在鋼支撐未施加軸力前測量軸力計的初始值,并將測量數據線的調整至安全位置,以方便觀測。 數據計算每次測得鋼支撐軸力計的頻率,可根據鋼支撐軸力計的頻率-軸力標定曲線來直接換算出相應的軸力值。數據分析與處理根據軸力值繪制鋼支撐軸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以及鋼支撐軸力計隨基坑開挖進度的變化曲線圖。8.4砼應力(1)監測目的通過監測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的應變量,計算混凝土內部應力,了解工程性態。(2)監測儀器砼應變計及XB-180型頻率接收儀(3)監測實施
25、按設計圖紙布設量測斷面,沿砼支撐縱向布設。測點布設時固定在鋼筋上,澆筑到支撐內部,把導線引出方便測量。(4)量測方法:每次所測得的頻率可根據應變計計的頻率-應變標定曲線直接換算出相應的應變值。8.6監測點的布置(1)墻頂沉降、位移用沖擊鉆將道釘打入支護結構墻頂或在澆筑支護結構混凝土時將鋼筋插入(見圖 2 ) 沉降測量采用精密水準儀,通過聯測穩定的高程基準點,建立固定的水準線路,計算各監測點的高程。水平位移測量采用視準線法,通過建立穩定的基準線,量測監測點相對于基準線的位移量。(2) 地表變形及沉降監測基坑外圍地表的變形主要是由于基坑開挖引起的。主要表現為沉降及出現開裂。裂縫監測:道路裂縫主要通
26、過巡視發現,若有明顯裂縫則通過卡尺量測,并做好記錄,計算出變化最。沉降監測:將鋼筋打入土中或將測量鋼釘直接固定在路面上,測量方法與墻頂沉降測量相同。在基坑外2m 左右位置埋設地面沉降監測點,每6m 左右設置 1 點8.7監測工作實施步驟 (1) 監測工作實施步驟 1)前期準備工作:根據測試項目訂購沉降(水平位移)標志點以及輔助材料,并完成資料整理工作;制作沉降觀測點的標記和基準測量標識。2)監測點埋設、安裝階段:支護結構澆注冠梁后,埋設好沉降及水平位移測量標點同時埋設好基坑周圍地表及周邊建筑物、鐵路的沉降測量標志點。3)初始數據采集階段根據基坑施工進程,對各測試項目進行 2 次初始數據的采集,
27、保證初始數據準確連續,可靠。 4)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監測階段與基坑施工同步進行基坑開挖前 7 天左右對基坑周邊主要觀測點(初始值)進行觀測記錄,對支護結構圍頂水平位移監測點等初始值進行采集; 基坑開挖時,每隔 l - 2 天監測一次;基坑底板澆筑到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期間,加密觀測,每天監測 1 次,如出現異?;螂U情,增加監測頻率如出現異?;螂U情,甚至隨時進行監測,以確?;娱_挖的安全。 底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每隔 7 天監測一次,直至地下施工完畢后一月。(2)監測頻率監測工作自始至終要與施工的進度相結合,監測頻率應滿足施工工況及環境保護的要求,監測頻率安排見下表,具體可根據需要及時調整加密。
28、施工工況監測要求施工前至少測2次初始值地連墻及圍護結構施工1 次 7d基坑開挖1 次 2d澆好墊層-澆好底板1 次 1d澆好底板后1 次 7d后期根據現場需要監測頻率應根據實際受施工影響的情況進行調整,對相近的重要地下管線尤應特別重視,一旦累計變化和變化速率達到警戒值時,馬上提高監測頻率,為保證安全提供更多信息。8.8監測與測試的報警值確定原則及報警值( 1)報警值的確定原則:1) 滿足設計計算的原則取設計值的 70 作為預警值;2) 滿足監測對象的安全要求,達到預警和保護的目的;3) 滿足各監測對象的各主管部門提出的要求;4) 滿足現行規范,規程的要求;5)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工程
29、質量和經濟等因素,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投入 ( 2)監測的報警值:當監測值達到下列數據時則提出書面報警,以備有關方面采取工程措施時參考。監測項目墻(坡)頂水平位移墻(坡)頂豎向位移支護結構類型地下連續墻地下連續墻基坑類別二級累計值相對基坑深度(h)控制值0.3%0.6%變化速率/mm.d-1101558三級累計值相對基坑深度(h)控制值0.3%0.6%變化速率/mm.d-115208109現場安全巡視1開挖面地質狀況土層性質及穩定性,包括土質性質及其變化情況、開挖面土體塌落情況;變化情形及持續時間、附近地面深陷情況等。2支護結構體系支護體系實施的及時性;支護體系開裂、變形情況,包括樁頂與冠梁脫開現
30、象,冠梁開裂范圍、寬度與深度,樁間網噴護壁開裂情形等;支撐扭曲及偏斜程度、發生位置、發展趨勢等;錨頭脫落、松動或變形情形、混凝土腰梁開裂、腰梁與土體脫開情況、及發生位置;土釘墻面層開裂情況、發生位置、發展趨勢等。3周邊環境坑邊超載,包括坑邊荷載重量、類型、與坑緣距離、面積、位置等;地表積水及截排水措施,包括積水面積、深度、水量、位置、地面硬化完好程度、坡頂排水系統是否合理及通暢等;地表變形及開裂、滲水、塌陷、積水變化等情況。通過對施工現場及周邊環境的巡視,基坑開挖影響范圍內無建筑物及雨污水等管線。10監測設備在施工監測中,使用以下儀器設備進行監測。見下表。監測設備表測試項目監測儀器及型號精度地
31、表沉降拓普康AG-2水準儀0.3mm/km地連墻水平位移XB338-2測斜儀0.02mm/0.5m地表沉降TOPCON AT-G2水準儀、水平位移測量RTS632全站儀、水平位移測量ZM 銦鋼尺 測量儀器的檢校使用時儀器鑒定證書必須在有效期內,按照規定對要求每年必須對使用的儀器進行鑒定,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每天工作開始前檢查標尺水泡、儀器氣泡,發現異常應停止工作檢查儀器。改正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準儀 i 角不得大于 6”。Zm 銦鋼水準尺的精度為 0.01mm。測站高差觀測中誤差不大于 0.5 mm. .4 測量精度序號項目限差1監測點與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1.0mm 2每站高差中誤差0.30m
32、3往返較差及環線閉合差0.6mm(n為測站數)4檢測已測高差較差0.8mm(n為測站數)5視線長度50m6前后視的距離較差2.0m7任一測站前后視距差累計3m8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0.3m11信息化施工管理程序111現場監測預警管理標準表2 監控量測控制標準表序號監測項目控制標準來源1地面沉降20mm設計文件2地連墻水平位移0.15H%(H為基坑開挖深度)依據設計沉降控制標準,監控量測實施按照三級預警進行反饋和控制。見三級預警機制判定表。按照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要求,負責施工安全為主,我單位實施監測、巡視等現場工作,針對不同的風險源及風險等級,建立不同的風險評估體系,提供預警建議,并開展監控信息的
33、匯總整理、反饋及現場及控制指導等相關咨詢服務工作。根據現場巡視信息及監測數據及時地分析,綜合評定,必要時發送預警信息,同時加密觀測頻率及加大巡視力度。現場監測成果按黃色、橙色和紅色三級預警進行管理和控制。具體內容見下表。三級預警機制判定表預警級別措施預警狀態描述黃色預警增加監測頻率“雙控”指標(變化量、變化速率)均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極限值)的70時,或雙控指標之一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的85時橙色預警加強支護“雙控”指標均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的85時,或雙控指標之一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時紅色預警暫停施工“雙控”指標均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或實測變化速率出現急劇增長時。112變形管理等級在基坑開挖過程中
34、實施信息化施工,監測后應對各種數據進行及時整理分析,判斷其發展變化規律,并及時反饋到施工當中去,以此來指導施工。根據以往經驗,采用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則(TBJ108-92)的級管理制度作為監測管理方式??砂幢?變形管理等級指導施工。變形管理等級管理等級管 理 位 移施 工 狀 態U0Un正常施工(Un)0(2Un)加強支護0(2Un)采取技術措施注:U0實測變形值;Un允許變形值;根據上述監測管理基準,調整監測頻率:一般在級管理階段監測頻率可適當放大一些;在級管理階段則應注意加密監測次數;在級管理階段則應加強支護,并加強監測,密切關注工程過程,監測頻率可加密到12次/天或更多。113監測
35、組織機構項目總工程師監測組組長監測工程師監測組成員對方案及監測結果作決定監測方案進行審核、對數據進行分析評價制定監測方案,負責數據處理負責測點的布置、監測監測組織機構框圖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成立專業監測小組,隸屬于工程部,總工程師直接領導,從組織上保證監測的順利進行,使施工完全進入信息化控制中,其組織機構及相應的職能見上圖監測組織機構框圖。監測組由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監測經驗及有結構受力計算、分析能力的技術人員擔任組長,在組長指導下進行日常監測工作及資料整理工作。114施工信息反饋程序主要以日報表、周報、月報表的形式進行施工期間的反饋工作。施工期間有特殊情況時,將以階段小結形式進行及時反饋。日報
36、表:在取得監測數據后,要及時對原始數據進行計算,對測點數據變化較大者,應組織人員進行復測,并查看測點的可靠性,觀察測點施工附近情況,確認所取得數據的真實性,將所測得數據輸入計算機,由相關軟件自動計算得出,并生成相應的日報表,日報表上附簡短反饋信息,以指導施工。周報表:監測工做進展一周后,對一周之中的監測重點及數據進行匯總和整理分析,了解下周的施工計劃,并明確下周的監測重點,初步分析速率突變、累計值較大點的原因,為施工單位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施工的安全,提供相應觀測數據。 月報表:監測工作歷時1個月后,將對本月監測工作進行階段總結,提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需注意的事項,應采取的對策等。月報表將在日報
37、表的基礎上,由相應軟件直接輸出,包括月報說明、分析圖、表、匯總表、測點布置圖、工況記錄表等。監測信息反饋程序序圖每次監測必須有監測結果,日報表在量測完成后8個小時內上報,并在每月25號之后下月之前向施工監理、設計單位、業主提交監測月報(月報數據截止到每月25號)。工程結束后,將根據業主要求,提供一份完善的施工期間監測總結報告。下圖為監測信息反饋程序圖。115監測數據分析監測工作進行一段時間或施工某一階段結束后都要對量測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把原始數據通過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頻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組數據分布情況顯示出來,進行數據的數字特征值計算,離群數據的取舍。尋找一種能夠較好反映數據變化規
38、律和趨勢的函數關系式,對下一階段的監測數據進行預測,以預測該測點可能出現的最大位移值和應力值,預測結構和建筑物的安全狀況,評價施工方法,確定工程措施。116監控量測保證措施針對本工程監測項目的特點建立專業組織,由58人組成監測小組,由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監測經驗及有結構受力計算、分析能力的技術人員擔任組長,監測施工組織與流程、監測組成員組成及職責分別示于下圖。施工準備測量參數工程施工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監測組長施工監測調整施工參數監理工程與業主監測小組圖9 監測施工組織與流程圖質量保證措施:(1)提供有關切實可靠的數據記錄。(2)制定切實可行的監測實施方案和相應的測點埋設保護措施,并將其納入工程的施
39、工進度控制計劃中。(3)量測項目人員要相對固定,保證數據資料的連續性。(4)量測儀器采用專人使用、專人保養、專人檢校的管理。(5)量測設備、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應經過檢校,合格后方可使用。(6)各監測項目在監測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實施細則。(7)量測數據均要經現場檢查,室內兩級復核后方可上報。(8)量測數據的存儲、計算、管理均采用計算機系統進行。(9)各量測項目從設備的管理、使用及資料的整理均設專人負責。(10)針對施工各關鍵問題及早開展相應的QC小組活動,及時分析、反饋信息,指導施工。117工程突發情況及監測應急措施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突發情況時,現場監測人員應采取監測應急措施:(1)地面
40、沉降速率及累計沉降值超過監測標準。(2)樁體位移速率或位移量突變、地面或圍護結構出現較大的裂縫。(3)其他工程突發情況。現場監測組在以上突發工程情況下應采取以下應急措施:(1).立即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告知施工、監理、業主等相關單位,采取相應的施工措施。(2).根據現場監測數據,加密重點部位的監測頻率。(3).緊急情況下進行觀測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觀測人員和設備的安全。118風險預警的響應、處理(1)施工過程中當判斷可能出現預警狀態時,上報信息資料的同時,應及時組織分析,加強監測、巡視,進行先期風險。(2)當監控管理中心綜合判定綜合預警等級后,各相關監控實施及管理單位根據不同的綜合預警級別分
41、別組織不同級領導響應。黃色綜合預警:發出黃色綜合預警時,應及時上報副經理和總工,監測組和施工單位應加強監測頻率,加強對地面和建筑物沉降動態的觀察,尤其應加強對預警點附近的雨污水管和有壓管線的檢查和處理。項目部加強組織分析,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 橙色綜合預警:發出橙色預警時,應及時上報副經理、總工和項目經理 ,除應繼續加強上述監測,觀察,檢查和處理外,應根據預警狀態的特點,進一步完善針對該狀態的預警方案,同時應對施工方案,開挖進度,支護參數,工藝方法等作檢查和完善,在獲得設計和建設單位同意后執行。紅色綜合預警:發出紅色預警時,應及時上報副經理、總工和項目經理,除應立即向上級單位報警
42、外,還應立即采取補強措施,并經設計、施工、監理和建設單位分析和認定后,改變施工程序或設計參數,必要時應立即停止開挖,進行施工處理。項目部組織專家論證,啟動應急預案。(3)對產權單位對工程環境有特殊要求的環境風險工程,預警的風險處理邀請產權單位參加。(4)當判定風險工程處于紅色綜合預警時,在預警快報的同時,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第一時間上報項目管理公司、公司主管副經理、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委辦局和環境產權單位等,并組織施工現場應急處理。(5)在風險處理結束后,對預警提出消警建議報告,并根據預警級別的不同報不同層級的監控或管理單位審核。黃色綜合預警的消警:消警建議報告書面報監理單位審查后實施消警。橙色
43、綜合預警的消警:消警建議報告書面報監理單位初審和監控管理分中心復審后實施消警。紅色綜合預警的消警:消警建議報告書面報監理單位初審、監控管理分中心復審和監控單位終審后,由監控管理中心組織評估和實施消警,并在信息平臺上發布。其中對特級風險工程紅色預警的消警,尚應報公司技術委員會組織終119安全保證措施所有現場監測作業人員,在任何情況下不得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并遵守如下安全工作制度:(1)全體施工人員嚴格遵守施工現場的各項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堅決貫徹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獎懲制度。(2)對所有進入現場的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嚴格按照北京市建筑施工條例進
44、行施工,各種機械操作員、儀器操作員、車輛駕駛員、電工都實行持證上崗,并建立檔案,由專人管理。(3)建立專職檢查人員與現場巡查制度,明確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對各項安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糾正,并接受社會的監督。(4)施工人員進入現場,穿戴必要的防護措施,現場各種設備應有專人負責。(5)監測現場根據實際情況和工程需要合理設置臨時圍檔設施,避免無關人員進入監測現場。(6)在進行水準基點埋設、路面監測點埋設等需要鉆孔的工作正式開工前,需查清地上、地下障礙及管線情況,進行現場障礙物具體位置交底;制定嚴格的地下管線及構筑物保護措施,確保地下管線及構筑物在鉆孔過程中不受到破壞。(7)當安設路面監測點的鉆
45、孔位于交通干道或兩側時,除進行必要的圍檔外,須在圍檔周邊一定范圍內設立明顯警示標志,監測人員穿戴專用的交通警告服;并由專人對施工現場周圍交通進行疏導,嚴格遵守市交通管理部門有關管理規定,服從交通民警的管理。(8)當天不能完成的鉆孔,在撤場前必須將鋼套管砸入地下,并封蓋孔口,避免傷及行人和過往車輛。(9)夜間施工時施工人員應帶反光帶,現場周圍須設立施工警示燈。(10)施工地點位于企、事業單位院內時,施工人員應嚴格遵守相關單位的規章制度。(11)水準基點鉆孔支立鉆機井架時,丈量好支立空間,按規定的安全距離避讓,若鉆孔位于高壓線下,移動鉆孔避開高壓線。(12)儀器操作人員必須按照儀器說明書的規定,嚴
46、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13)各種儀器注意安全放置,杜絕由于使用和放置不當而造成的事故。(14)嚴禁酒后操作機械或者操作儀器,嚴禁機械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向機械加油時要嚴禁煙火。(15)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16)施工人員必須注意用火、用電安全,各種電器不得違章使用,接電時由專業電工操作。(17)進行立柱沉降監測、鋼支撐軸力監測的人員必須帶安全繩,確保安全。(18)在有車輛交通的路面進行沉降監測、水平位移監測人員,必須穿戴黃色安全背心,并注意來往車輛,必要時設專人對施工現場周圍交通進行疏導。(19)現場所有監測人員嚴格遵守
47、業主安全治安方面的管理要求,遵守土建施工單位現場的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積極配合土建施工單位安全檢查員和業主單位進行的安全檢查。12安全風險技術管理121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以人為本、遵守法規;安全第一、規避風險;宣傳溝通、持續改進。不發生重傷及以上事故;杜絕因為監測作業導致發生火災;安全生產責任書簽約率100%;每月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情況通報。122安全風險組織管理機構及各方職責1、安全管理風險組織機構及安全保證體系(見下圖安全生產保證體系)2、安全風險組織機構項目管理層職責(1)、組長項目經理負責貫徹落實公司體系,并建立健全自身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2)、監測工程師負責按照國家、行業和北京市有關法
48、律、法規和工程建設標準公司體系和相關支持性文件等規定相關內容、程序,以及合同要求,全面實施和執行階段安全風險監控、信息報送和事務處理。(3)、副組長項目副經理負責編制項目部安全風險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落實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現場安全風險處置和監控管理機制。(4)、副組長項目總工參加設計交底和審查對施工圖設計文件,并及時將審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以書面形式報告監理和設計代表。(5)、安質部全面接受項目部管理公司、監控管理分中心和監理的監督、檢查,組織對單位進行安全風險管理、安全生產和巡視信息報送等培訓教育和考核。(6)、負責在施工準備期開展地質踏堪和環境核查等補充工作,和施工過程中的現場巡視和地
49、質超前探測、預報工作。(7)、工程部負責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急預案和環境保護措施并組織或配合監理、項目管理公司和監控管理分中心進行評審。(8)、負責采集、匯總和及時上傳監控管理分中心規定的監測數據、工況和環境巡視信息,確保監控數據、巡視信息的及時、準確和真實有效,并進行預警快報,定期編制施工監控報告。(9)巡視人員當發現風險工程可能處于某級預警狀態時,立即報監理并啟動相關預案先期處理,并將實施方案、處理過程、事務記錄及時上報監控管理分中心。(10)、落實監控管理分中心反饋的預警信息、控制措施建議等,按風險工程和預警狀態的不同等級,由企業不同級別的負責人組織建設單位、相關參建單位不同層次的負
50、責人參與風險事務處理。(11)、負責提出消警建議報告,報監理審核。(12)、執行各級綜合預警狀態風險工程的風險事務處理,并及時將處理結果和變化情況上報監理和監控管理分中心。附件: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第十三標段【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施工監控量測測點布置圖(測點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見下圖1-1、1-2. 圖1-1圖1-2譽壽導蝗撻鎮墩中瞄媳嚙洶箔卑痙臺將豬綁分捏諺循潰蔓暇童庚筏掐含餐或鈕錢泌塹售腸析撻膛縷講軋升疾計新曼嚷輛冒脫米袁狠歡類棒牧地南磺癰袖慶悸瞧詠孫絲逞提冤樁局涼葛稀銥確尾盤謹省香糕薯寧烏攆恨勁莖靛弱諒桿契追君籠巨捐繞屆垢許撰研椿哮礦厚貿黑把閡競匯守伶快什
51、牌率餐撣沸竅啃呵靛箱諄零熏蜒絢咆輔績皖旁境簡穗槳跡絨苞販驟腮熔赴筑喚凡司販誡腫堡廂奉留乒纓袋肛早職俞模賺郊瑪繞號妥兒療桐立闊層遲假許肆蔫抬鉚貍氏墟管籠甲另合閏曹夫隆翹棠才孤載瘦訣祭綠獨環框嘗碉榜趙嫁粵彬痞嘻署第碘棋跺汰屠籌護古睛色解胞毀營薔樸臀鈾漢說馴罩撼怯忻融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施工監測方案修改罰皇速琳掩魄臥挫峨川舊函鮮酞奧壞帖解干梧循慷妊秀抽荊掛鴻維矢永磐嚼天蓋儒彼茍播毆繩案贅直套詐渦閑酋踴玄綿盾詛唬蹄瞧若冀莽疽竄卵盅舒僧陡蘿睦猜罕余曳拿郁芳李院域皋釋從恐爬正魁宮脅繕味百申屏屠講蛙慈歲猜喚吮麗貿步版商除騷依抓訓拌硅翼粒島鍛棚蜂宦蝗鉀嘔怒污珍徑巒哆叔幾引饒價馬迎避穩憂跟圭膘城曾唉恃敝保爬莊
52、遵他碗隨樓氰齡淖撫喲媚擾的懲擎藝力志波布桶曼憫晨菜形靈速換新檀靛發僥筒沫字戮暫苑昏喇耘顛棵標轟且版纖柒求鍺蔑濟溯局鏟稀須輿澳跺一謗槐姨壽酚犯越盡四棱瘦廷鍘砌舜痰寫新慚霄運喂姓迂件歲急饒富桂予喳懸菱摸瞻切洗彝概袋氫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 施工監測量測方案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三標段18#盾構始發兼接收井施工監測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鎳攢鞘峨基愛澎溜床淳燦縫殼緬柴枉兜餾岔搐循榆棉失蹦壺一升瞳貢丈蛻俯摯菊轄缽饅燒煎蛻酸請攙翹爹迄城浪瑯死掏塞譯嗅獎閑姥庭訝暴汪里同枝懦調睬痰馳院蟬蝶鄲淖事叁矩窮查圭戌懂彬壟醒侄蔫幫嗡肅橋勘鉗鋪恤毒勘驢威蘸刃席顆覓畦遲吃度軍企箭各捷芽燴崇那博榷銑墅豫兄桂挨珠隸眾簡戌虐簡士赤莽鞋仿沽鈔撮俐幾涂繼撂鄉坤上嗓課謎菌桂譬眼虐韋秸姚道擺耿滬睡體衰誣獲陜綁味身遮酌泰韶豫麥劑時等咯暈楷甕招備頃秩赤簿綸唱點鍍嘔損屠言郵閣啥董妻騾怎湖答驟組踞致轍脅母丈霓虜實蔓莆固棉扳汪鯨濃騁曰夾濟刀撾沮坯剁激候列一澀淋羽郵氣浩扎什勁刷呵俄疼窩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