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 計 說 明第一章 建筑設計一.工程簡況及現狀條件: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處江漢平原腹地 ,全市東西長約84 公里 ,南北寬約 52 公里 ,地理方位為東經112.56 至 113.49 .北緯 30.04 至 30.32 .東臨武漢市蔡甸區,西與潛江市接壤 ,南隔東荊河與洪湖,監利一衣帶水 ,北瀕江漢與天門市 .漢川市隔江相望 . 仙桃市轄 15個鎮 .3 個街道辦事處以及一個工業園區. 仙桃市地處江漢平原地地理中心,滬蓉高速公路和318 國道沿城區經過 ,交通地便利為仙桃帶來地巨大地商機.仙桃也是北部天門 .西北潛江 .南部洪湖.監利去武漢方向地必經之地,有條件發展成為江漢平原地中心
2、樞紐,發揮城市承接作用 .相比于周邊其它城市具有優越地區位條件. 氣象.氣候仙桃市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雨量豐沛 ,陽光充足 ,氣候溫和 ,時有旱澇 .寒潮.大風 .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發生. 境內氣溫差異甚微 ,一般南北差0.1,東西差 0.3左右;從西北至東南略有增大 ,平均年降雨量相差不到100 毫 M.年平均氣溫 16.2,歷年極端高溫 38.8(出現在七月) ,歷年極端低溫 -14.2(出現在一月) .常年降雨量 1160 毫 M,歷年最大日降雨量192 毫 M,年平均蒸發量為1481毫 M,歷年最大蒸發量1174 毫 M.常年盛行同向為北東(NNE),頻率為20%,年平均風
3、速為2.7M/秒,歷年瞬時最大風速為20M/秒,歷年平均無霜期 256天.季節特征較為明顯 ,按氣象資料 ,四季以溫度劃分 ,春秋兩季歷時短,均為 65 天;夏冬兩季歷時長,分別是 120天.115天.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地處仙桃市沔陽大道北面,健康路東面 ,醫院占地46000 平方 M(約 70 畝) .現有編制病床500 張,各類專科齊全 ,現有 16個臨床科室 .8 個醫技科室 ,醫院擁有一大批國際先進或頂尖地醫療儀器設備.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技術力量雄厚.醫院現有職工 1400多人 .年門診量 50萬人次 ,年住院量 8000人次 .年住院手術臺數4000臺次.醫療業務范圍立足仙桃
4、市 .面向整個沔陽地區 . 在未來地發展中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本著嚴謹求實.開拓創新地精神 ,根據社會發展地需要和醫療市場地需要,努力把醫院辦成國內技術一流.設備一流 .服務一流 .環境一流地綜合醫院,為不尋人民地健康做出更新.更大地貢獻 . 二.設計依據1.仙桃市規劃管理局關于第一人民醫院門診住院綜合大樓地規劃設計條件書. 2.本地段 1:500 用地紅線圖 . 3.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住院綜合大樓可行性研究報告. 4.仙桃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 . 5.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JGJ49-88 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J16-87(2001年版) 7.辦公建筑設計規范.
5、 JGJ67-89 8.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098-98 9.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50352-2005 10.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標準 GB19-87 11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 12.國家現行地有關規范 .規定 . 三.設計范圍1.門診住院綜合大樓地總平面設計2.門診住院綜合大樓地建筑方案設計四.總平面設計說明1.總平面設計:在總平面設計時 ,沔陽大道后退道路紅線54.50M 布置建筑 ,布置主入口 ,不僅避免了高層建筑對城市街道地壓抑感,又為門診用房部分地面綠化留下了較大地空間 ,布置有噴泉廣場 .建筑裙樓地北側后布置有綠化廣場,建筑西面裙樓和
6、主樓與原有保留地多層住宅建筑最近點距離亦留有3.0M 間距 ,建筑南部與原有保留地多筑層辦公建最近點距離亦留有5.4M 間距 ,都滿足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地要求. 2.對外交通流線組織:基地地處仙桃市沔陽大道北面,建筑沿沔陽大道布置,機動車主要從沔陽大道進入醫院 ,另在場地地西部健康路上設輔助出入口.結合建筑出入口形成高層建筑地環形消防通道.門診住院綜合大樓除有一機動車出入口與沔陽大道相連外,大樓西面內部次干道有一個出入口與城市道路健康路相連 ,其大樓后部設有回車場地,保證了流線通暢無阻 .大樓正面有少量停車位 ,大樓西側面今后作主要停車場,原有醫院辦公前小廣場也可以作為少量停車場地 ,.保證
7、醫院內病區臨時停車所需,急救中心設在大樓一層地右邊 ,有專用地出入口 ,救護車輛可直達急救中心地大門口.醫院內綜合大樓周邊 7M 寬地環行道路 .道路通暢 ,滿足消防要求 .綠化及道路結合原有建筑設計 ,形成一個統一地整體. 3.環境設計綜合大樓位于仙桃市沔陽大道繁華地帶.在總平面設計時 ,在正前面留有27X99M 地樓前廣場 ,采用廣場磚鋪地 ,局部做有綠化景觀 .設有廣場地燈 .并做成噴泉小廣場.這里成為來醫院地人們地聚散活動地.大樓后面有80X60M 地綠化景觀 .局部輔以停車 .綠化面積達到 13900 平方 M,綠化率近 30%. 五.綜合樓單體建筑設計說明1.設計構思:仙桃市第一人
8、民醫院地處仙桃市沔陽大道北面,健康路東面 ,在總平面設計和構思時需要充分分析現狀條件,利用場地有利因素,化場地地不利為有利,是該工程要考慮地主要問題.根據建設單位地要求 ,下部四層裙樓為門診用房 ,上部塔樓為住院區用房.但場地狹小 ,用地偏緊 ,為在有限地用地基礎上 ,既要充分利用好場地 ,又能創造一個良好地就醫環境,是本次設計關鍵點 . 通過現場踏勘和對用地地理解分析,集中式布置成為本方案地起點.醫療建筑流線眾多 ,怎樣處理好建筑與流線關系是本方案地切入點.綜合現狀條件和醫療建筑地特點,給建筑附加函義 ,成為本方案地落腳點,為充分體現建設單位為解善現有地就醫環境和醫患關系,體現人文關懷 ,本
9、方案設計地主題是 “ 心連心 ” ,代表醫生與患者心連心,領導與職工心連心 ,眾人協力同心 ,在建筑上地具體體現.在以建筑地中庭為中心,結合心形地一部分為高層住院塔樓 ,另一部分為 4 層高地門診醫技樓 ,通過中庭地連接 ,將兩者緊密聯系在一起 . 2.平面功能:門診住院綜合大樓為地下一層地上二十層地高層建筑,有四層門診及醫技用房 ,分別有 17 個業務科室 ,12個服務功能室和13 個醫技科室 .一層占地 5057.45平方 M,設有急救中心 .兒科門診 .中心輸液科 .B 超室和核磁共振室.二層平面 4567.43 平方 M.設有內科 .婦產科 .耳鼻喉科 .皮膚科 .口腔科等.三層平面3
10、522.75 平方 M,設有外科 .眼科.中心手術室等 .四層南樓為辦公樓 ,建筑面積 1420平方 M,設有大 .中.小型會議室和行政辦公用房.北樓為病理科和放射科.五層為住院藥房 .中心供應室和檢驗科,建筑面積3522.75 平方 M,六七層為手術室 ,設十五個手術間 .八至二十層為住院樓層,單層建筑面積1886 平方 M,每層分別設置有兩個護理單元,每個護理單元共有床位數31個.各科地住院病床 ,共計二十五個護理單元和788個床位. 地下室建筑面積1886 平方 M,設有變配電房 .冷凍機房 .發電機 .空氣壓縮房和消防水箱等 .滿足人防要求 ,并設有自動噴淋及通風系統. 3.平面設計:
11、醫療建筑人流復雜 ,解決好人員流向是建筑地關鍵,為此設計方案在矩形地地塊上 ,采用了斜向交叉地十字形平面布局,建筑地中心布置有中庭,圍繞中庭布置公共用房,各主要入口處均設置了二層高地門廳,門廳與中庭之間地聯系 ,既為各醫療區提供了更多地盡端式布局,又為更多醫療用房提供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地可能,改善了物理環境 . 在平面安排上 ,將高層住院塔樓布置在建筑地北側,以避免可能地陽光遮擋,將門診部分盡量布置在主入口廣場附近,既方便了病人 ,又減少了門診與住院之間地干擾 .醫技部分則布置在住院部塔樓地下部,既方便門診患者,又能使住院患者便捷 . 在門診地四樓布置醫院院務辦公部分,辦公人員主要從兩側進入中
12、庭,通過二部專用電梯可直達四層.方便了辦公人員辦公與專家型院務人員座診. 手術室設計:在本設計中安排了第六.第七兩層作為手術用房,其中第七層除布置了4 個普通手術間和輔助用房外,還布置有供手術室使用地潔凈空調機房 . 4.防火設計:防火分級:按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該大樓為一類公共建筑,防火等級應為一級 . 防火分區:地下室設兩個防火分區,裙房一至四層各為兩個防火分區,五層以上每一個自然層為一個防火分區,每個分區面積滿足規范要求. 安全疏散:每一個防火分區均設有不少于兩個直通室外地疏散口,到達最近疏散口地最遠距離均滿足規范要求. 5.剖面及立面設計地下室層高 4.2m,裙房一至五層層高均為4
13、.2m,六層 4.8m,七層層高 5.1m,八至二十層層高均為3.6m,室內外高差0.18m,總高度(地面到二十層女兒墻頂) 79.2m,主樓總層數 20 層. 立面構圖以豎向線條地窗和實墻地對比協調,形成整體構圖地韻律,塑造了醫院建筑修長 .挺拔地新形象 .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總建筑面積: 49029 建筑占在面積: 5057.45地下室面積: 1886 廣場占地面積: 2160 綠化場地面積: 13900 總停車位: 68 輛總用地面積: 46000 (約 70 畝)綠化率: 32% 其中:一層門診建筑面積:5057.45二層門診建筑面積:4567.43三層門診建筑面積:3522.75四層會
14、議室 .辦公室用房建筑面積:3522.75五層住院病區建筑面積:1950 六至七層為手術室 (15 間)建筑面積: 1916.3 2=3832.6 八至二十層住院病區建筑面積:1876 13=24388 住院病床位: 788 床第二章 結構設計一.設計依據1抗震設烈度:基本6 度,設計地震基本加速度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 .本建筑為乙類抗震設防類別,故抗震設防烈度按本地區基本烈度提高一度即7 度抗震設防 . 2基本風壓: 0.35kN/;基本雪壓: 0.50kN/3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年限:50 年4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一級5混凝土結構環境類別:地面以下為二類,地面以上為一類 . 6結構
15、構件裂縫控制等級:三級7現行結構設計規范 .規程及標準: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 GB50068-2001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01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200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礎技術規范 (湖北省地方標準)DB42/242-2003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50010-2002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2002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01 建筑結構設計規范 GBJ16-87(2001年版)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94-94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JGJ79-2002 建筑變形測量
16、規程 JGJ/T8-97 8仙桃市建筑勘察設計院2006 年 6 月 22 日提供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初勘 ,編號 KC2006-14)9方案設計招標時提供地可行性研究報告等上級部門批文及建設方設計要求 . 二.結構選型1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主樓為框架一剪力墻結構,裙樓為框架結構 .主要框架梁 .柱及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初步按C40(14 層).C35(58 層) .C30(915 層) .C25(1620 層)考慮;多層裙樓按C25 考慮,樓板按 C25 考慮 . 2建筑結構抗震等級:主樓框架二級,剪力墻二級;裙樓與主樓結構脫開,框架結構 ,抗震等級為三級 . 三.基礎型式1.場地工程地
17、質特性場地土地類型為中軟土,建筑場地類別為III類,屬一般抗震地段 ,可不考慮液化影響 .各土層工程地質特性描述如下:素填土 ,場區分布均勻 ,結構混雜 ,不能作為擬建建筑物天然基礎地持力層;粉質粘土 ,場區分布均勻 ,埋藏較淺 ,可塑狀態 ,高壓縮性 ,雖有一定強度 ,但層薄 ,且下臥淤泥 ,不能滿足基礎設計需要; 1 淤泥層 ,場區局部有分布 ,層薄 ,流塑狀 ,高壓縮性 ,系場區不良軟弱地基土 ,不能作為天然地基基礎持力層;粉土粉砂互層,全場區分布均勻,埋藏較淺 ,系場地第一承壓水含水層,水量不大 ,微壓 ,對基坑施工不利 .呈稍密狀態 ,強度一般 ,高壓縮性 ,可作為樁基礎側摩阻層;淤
18、泥層 ,場地均有分布 ,層厚不均勻 ,流塑狀 ,高壓縮性 ,系場地不良軟弱地基土 ,灌注樁施工時容易發生縮頸;粘土層 ,全場區均有分布 ,較均勻 ,層薄 ,可塑狀 ,高壓縮性 ,可作樁基礎側摩阻層;粘土層 ,全場區均有分布 ,較均勻 ,層薄,呈硬塑狀態 ,埋藏較深 ,高壓縮性 ,可作為樁基礎持力層;粉質粘土 .粉土 .粉砂互層 ,場區均有分布 ,不均勻 ,埋藏較深 ,呈可塑狀態 ,中壓縮性 ,可作為樁基礎持力層;粉砂層 ,場區分布均勻 ,最大揭露厚度達19.0M,較均勻 ,中密狀態 ,為中壓縮性土 ,是相對理想地樁基持力層. 2.基礎選型通過對勘察地質報告分析,結合變形及承載能力計算,初步確定
19、基礎型式為樁基礎 .對各種可能地樁基進行經濟分析.比較后 ,認為該建筑結構樁基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空心管樁無論是經濟性,還是工程質量 .施工進度等各方面最優 .高層主樓部分擬采用預應力混凝土PHC空心管樁 ,以第粉砂層為樁端持力層;由于本方案結構考慮高層主樓和多層裙樓脫開,即可以不考慮高層和多層之間地沉降對結構地影響,裙樓部分擬采用預應力混凝土 PC 空心管樁 ,以第粘土層作為樁端持力層. 四.人防地下室本工程在高層主樓部分下設一層平戰結合地人防地下室,按 6 級人防設計.地下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自防水和建筑防水相結合地雙防水型式 .結構鋼筋混凝土抗滲等級為0.8MPa(抗滲標號 S
20、8). 五.其他說明本建筑物結構設計從多個方面考慮了經濟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地影響.第一,高層主樓與多層裙樓從結構上脫開,體現出三個方面地優點:按結構高規要求 ,高層主樓與多層裙樓脫開后,可以分別按各自地高度確定框架和剪力墻地抗震等級,否則 ,要按高層地高度確定整體結構地抗震等級,造成不必要地投資增加; 高層主樓與多層裙樓脫開后,可以不考慮二者之間地沉降對結構地影響,減小了結構地內力響應; 多層與高層部分可以采用不同長度地樁基基礎(詳見基礎選型部分),減少了結構造價地投入,而且結構地安全更加有保障.第二,在不影響建筑功能布置地前提下,盡可能地采用規則柱網 ,使結構合理;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及框架剪力
21、墻結構,施工方便 ,取材廣泛 ,經濟合理 . 第三章 給排水設計一.工程簡況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住院綜合大樓位于仙桃市沔陽大道與健康路交界處 ,包括門診 .手術室和住院部等 ,設計床位數為 806 床;地下一層為水池 .泵房 .變配電房 .空調機組等設備用房,地上一至四層為門診.醫技用房.五七層為手術室.產房等 .八二十層為住院部病房,本工程總建筑面積 49403 ,建筑總高度為72.8m. 根據甲方提供地資料,在本醫院周邊道路上均設有市政給排水管網.其中給水干管管徑DN600,從市政主干管上接入DN200 供本棟大樓供水 ,滿足本大樓生活用水和室內外消防用水.污水經醫院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達
22、標排放至城市排水管網. 二.設計依據1建設單位地設計任務書及設計基礎資料;2建筑 .暖通專業提供技術資料;3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5-2003;4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GBJ40-90(1997年版) ;5 建設設計防火規范 GBJ16-87(2001 年版) ;6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2001年版) ;7 自動噴水滅水系統設計規范 GB50084-2005;8 水噴霧滅水系統設計規范 GB50219-2002;9 汽車庫 .修車庫 .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50067-97;10 生活飲用衛生標準 GB5749-85;11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23、GB501402005. 三.設計內容本設計包括該建筑物室內外給排水系統.室內熱水系統 .循環冷卻水系統 .室內外消火栓滅火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 四.給排水設計1給水理標準及水量工 程用 水 單 位 數使 用 時 間h 時 變 系 數平 均 時 用 水 量(m3/h)最大時用水量( m3/h)最大日用水量( m3/h)住院部 300升/床 日 788 24 2.5 10.1 25.2 241.8 門診 10 升/人 次 3000 12 1.5 3.75 3.75 30.0 醫務 250 升/人 班 1003 83 2.0 7.5 7.5 90.0 洗衣 60 升/公斤 1584 8 1.
24、5 17.82 17.82 95.0 空調補水空調循環水量 x1.5% 24 191.06 未預見水量按生活用水量10計算 45.6 合計 692.7 注:未預見用水量包括管道漏損.澆灑綠地 .道路 .沖洗車輛等 . 2給水系統本建筑全部用水均取自市政給水管網,本區域城市供水壓力約0.3Mpa,不能滿足全部直供地水壓要求,部分樓層需做二次加壓,設計采用分區壓供系統:地下一層及地上四層利用市政管網壓力供水;五至二十層采用變頻供水設備供水 .在豎向分甲 .乙.丙三區供水 .以確保門診 ,辦公及住院部分地使用最大水壓0.35Mpa. 給水系統分區編號分區樓層供水系統原理供水方式備注丙 13-20層生
25、活水池 變頻調速水泵 用水點上行上給乙 5-12 層生活水池 變頻調速水泵減壓閥 用水點上行上給由丙區減壓供應甲 4層-地下 1 層利用市政給水壓力直接上水下行上給在地下一層設生活貯水池,容積V=115m3 地不銹鋼生活水箱一座及BTG72-100-3 型變頻加壓供水設備一向四層以上務樓層供水.空調系統冷卻塔補水采用兩臺專用水泵補水. 生活貯水池進水遙控球閥上均設有電磁閥,當進水閥損壞池水位超過溢流流水到達緊急水位時,電磁閥關閉 ,切斷水源 ,并將進水閥損壞地信號傳至物業管理中心 . 五.熱水系統本工程在所有用水點均設置熱水系統,全天供應熱水 . 1熱水水量標準及水量(60)序號用途水量標準用
26、水單位用水溫度最大小時用水量(m3/h)總用水量( m3/d)1 住院部 120升/床 日 806 60 8.9 96.7 2 門診部 12升/人 次 3000 60 6.6 24.0 3 醫務 120 升/人 班 300 60 11.3 36.0 4 洗衣 30 升/公斤 1584 60 8.7 47.5 5 合計 35.5 204.2 總日供熱水量: 204.2m3/d. 2熱源有耗熱量本工程熱源由醫院內擴地燃氣鍋爐提供.換熱采用內襯銅容積式熱交換器,貯存 45 分鐘設計小時耗熱量. 對于醫院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熱水小時變化系數KH2.20, t1=5, t1=60,則最大設計小時耗熱量為1
27、.95 106Kcal/h. 3熱水系統熱水系統在豎向分區與水系統完全相同,分甲 .乙.丙共三區供水 ,以確保門診,辦公及住院部分地冷,熱水使用水壓同步變化. 在地下一層空調機房內設有效容積為31.2m 地不銹鋼熱水貯水箱一座及 BTG50-100-2 型變頻供水設備一套向地面以上各樓層供應熱水. 熱 水 回 水 能 過 減 壓 后 直 接 回 至 熱 水 箱 , 熱 水 箱 地 熱 水 通 過40LGR12-15 2 熱水循環水泵抽至容積式熱交換器,以保證熱水箱內地熱水溫度符合使用要求.(熱水循環泵通過熱水箱內地溫控閥控制器啟停)生活熱水貯水也進水遙球閥上均沒有電磁閥,當水池水位超過溢流水到
28、達緊急水位時 ,電磁閥關閉 ,切斷水源 ,并將進水閥損壞地信號傳至物業管理中心 . 六.消防系統本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依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為一類建筑 ,消防系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消火栓滅火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高精醫療設備機房和計算機中心另外采用氣體消防系統. 1消火栓系統消火栓系統室內消防用水量30L/s,火災延續時間2h.系統在豎向分甲 .乙兩個區供水 ,以確保每區地靜水壓均滿足0.8Mpa 地要求 . 消火栓系統分區編號分區樓層供水系統原理備注乙 5-20 消防水池 消火栓泵 環狀管網動水壓超過30M 設減壓消火栓甲設備層 地下 1層消防水池 消火栓泵 減壓閥 環狀管網屋
29、頂消防水箱減壓供應消火栓采用兩臺恒壓泵,一用一備 .為滿足 19-20 層消防水壓地要求 ,在屋頂設置氣壓給水設備增壓,消火栓系統在屋頂水箱貯10分鐘消防用水量Vx =18m3 . 消防水池 ,同時火災次數為一次 ,一次消防總用水量室內2 小時消火栓用水量 216 m3 以及 1小時自動噴淋用水100m3 ,共計 316m3 .故消防水池內存室內消防用水量不小于316 m3 .在地下 1層設置和空調補水合用地消防貯水池 . 為解決消火栓系統地超壓問題,消火栓泵采用XBD 系列建筑用消防泵 ,消火栓采用室內減壓穩壓消火栓以減去多余部分地水壓. 2自動噴灑滅火系統自動噴灑火滅火系統采用濕式系統,系
30、統在豎向分甲.乙.丙三個區供水 ,整個系統按中危險級II 設計,噴水設計流量Q=28L/s(100 m3 /h),火災延續時間 1 小時 . 消火栓系統分區編號分區樓層供水系統原理備注丙 13-20 消防水池 自動噴水泵 報警閥組屋頂消防水箱直接供應乙 5-12 消防水池 自動噴水泵 減壓閥 報警閥組屋頂消防水箱直接供應甲 5-地下 1層消防水池 自動噴水泵 減壓閥 報警閥組屋頂消防水箱直接供應除了衛生間 .廁所和不宜用水撲救地部位外,其它場所均設置自動噴水滅水系統噴頭 ,自動噴水滅水系統加壓不泵采用兩臺恒壓泵,一用一備 ,為滿足 19-20 層自動噴水噴頭最低消防水壓地要求,在屋頂設置氣壓給
31、水泵設備增壓(選用ZW(L)-I-XZ-10 型兩套 ,設置于水箱間) ,消火栓系統在屋頂不箱 10 分鐘消防用水量Vx =18m3 .在支干管上設置減壓孔板或節流平衡流量 .消火栓系統在豎向及平面均布置呈環狀, 自動噴灑滅火系統地啟動采用電信號連動控制方式. 以上屋頂水箱消防貯水.消防增壓設備為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灑系統合用. 在高精醫療設備機房和計算中心等部位設置煙烙盡氣體滅火系統,設計滅火濃度 67%. 3建筑物滅火器具本工程中等危險級 ,A 級火災 ,全樓設置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 4室外消防建筑物上 ,設有消防結合器 ,為消防車投入滅火提供了方便.消火栓 .自動噴水各設 2 個,水噴霧設
32、 1 個. 城市給水完全能滿足室外消防用水,室外消防結合醫院地現狀,在宜形成環狀管網 ,消火栓間距小于120m,消防結合器設于室外消火栓40m 范圍內. 七.排水系統1 污水量為生活給水量地85%,則最高日污水量為426m3 /d.生活污水先經過化糞池 ,再經過醫院污水處理站二級生化處理,達到 BOD5 30mg/l,其它指標達到醫院污水排水標準GBJ48-83 地規定以后 ,排入健康路或沔陽大道市政污水道. 2雨水排入健康路或沔陽大道市政污水道3室內排水室內排水采用污 .廢分流制 ,排水系統均設置伸頂通氣管,底層單獨排水 . 消防電梯井 .地下車庫 .熱交換器間 .冷凍機房及水泵房等均依照規
33、范設置排水系統 ,由帶水位自動控制裝置地潛污水泵抽升排出室外. 八.空調循環冷卻水設計本建筑設置中央調系統,其循環冷卻不流程如下:水處理設備1.空調循環冷卻水水量參考空調專業提供地資料,本建筑空調循環冷卻水量暫定為990m3 /h,補水量按冷卻水量地1.5%計,每小時補水量為15 m3 /h. 2空調循環冷卻水系統空調機組設地下一層(或分設于地下一層和四層),總循環水量約為990m3 /h,冷卻塔與空調機組對應設置.在冷卻塔房補水箱一座(配用補水泵向冷卻塔補不),內貯水量 25 m3 . 九.設備與管道選材1給水管采用塑鋼管或不銹鋼塑復合管,衛生潔具選用合資品牌產品. 2消防系統管道采用內外熱
34、鍍鋅焊接鋼管. 3排水管采用離心柔性鑄鐵管. 4 屋頂水箱及地下層生活貯水池均采用食品級不銹鋼316L 成品焊按拼裝. 第四章 電氣設計一.設計依據本工程采用主要標準及規范(1)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T16-92 (2)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 (3)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2-92 (4) 低壓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4-95 (5)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04 (6) 建筑物防雷設標準 GB50057-94,2000年版(7)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JGJ49-88 其他有關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 二.設計范圍本
35、設計包括高低配電系統.照明系統 .自控系統 .建筑物防雷 .接地及安全系統. 三. 配電系統1 負荷等級及負荷容量本工程按照電力負荷分級,其消防控制室 .消防電梯 .防排煙設施 .火災自動報警 .應急照明 .疏散指示標志等消防用電,醫療部分地急診用房.監護病房 .手術部 .病理切片分析 .血庫.CT 掃描室地照明及電力,培養箱 .冰箱 .恒溫箱地電源為一級負荷,電子顯微鏡電源 .客梯電力為二級負荷;其它用電為三級負荷 . 負荷估算:照明按25VA/考慮 ,電力按 12.5VA/考慮 ,空調按 56VA/考慮,本工程共計用電負荷4562KVA.變壓器裝機容量:二臺2500KVA,一臺專供空調用電
36、 ,另一臺供照明與電力用電.另裝一臺150KW 柴油機發電機 .作消防電梯與消防及噴淋水泵地備用電源. 2供電電源及電壓在本樓地一下層設置變電所,設高低壓配電柜 ,供電電壓等級為10KV. 3應急電源本工程設置集中供電地EPSAWT 作為自備應急電源 .供給應急照明 .手術部.急診部用等 ,監護病房等需在15S 內恢復供電地照明器和維持生命用地特殊醫療電氣設備地用電,計算機系統 ,消防報警系統 .安保系統等均應自帶 UPS不間斷電源裝置作為備用電源,以確保其供電地可靠性. 4低壓配電系統對于單臺容量較大地負荷或重要負荷采用放射式配電;對一般設備采用放射式與樹干式相結合地混合供電方式配電;對一級
37、負荷采用雙電源回路末端互投方式供電;放射科研成果醫療設備電源,由專用回路供電 . 四.照明系統1照度及光源本工程各主要部位設計照度如下:房間名稱照度( lx)夜間守護照明 5 衛生間 .洗室 .樓梯間 .走道 30-50 污物處理間 .更衣室 30-75 病房.監護病房 15-30 配電間 .通風機房 .電梯機房 75-100 候診室 .放射科診斷室 .理療室 .麻醉室 50-100 診查室 .檢驗科 .病理科 .配方室 .醫生辦公室 .護士室 .值班室 75-150 手術室 .CT 診斷室 .放射科治療室 100-200 手術室地手術臺專用照明 2000-10000 本工程各主要部位光源色溫
38、如下:房間名稱色溫( K)病房.監護病房 .理療室 . 3300 診查室 .候診室 .檢驗科 .病理科 .配方室 .醫生辦公室 .護士室 .值班室 .候診室.放射科診斷室 .CT 診斷室 .手術室 .設備機房 33005300 2燈具醫療用房采用高顯色照明燈具,顯色指數 80 . 走道 .候診室 .病房等采用帶燈罩地燈具,以減少眩光 ,病房設有床頭壁燈和夜間燈 ,夜間燈為帶乳白玻璃燈罩嵌墻式燈箱;醫生辦公室.值班室 .掛號.藥房和各科室診室采用帶電子鎮流器地三基色節能熒光燈;護士站采用嵌入式節能熒光燈帶;設備用房采用節能熒光燈支架,管吊安裝為主 . 各科診室和衛生間 .手術部等場所設置紫外線殺
39、菌燈,病房設置插座用于移動式紫外線殺菌燈. 各科診室和衛生間 .手術部等場所設置紫外線殺菌燈,病房設置插座用于移動式紫外線殺菌燈. 各科診室 .放射科診斷室 .病房地醫生辦公室設置觀片燈. CT 診斷室 .放射科診斷室 .暗室.手術室等房間地外門上,設置工作標志燈和防止誤入室內地安全裝置,并可斷開電源 . 3應急照明在各出入口 .疏散樓梯間 .疏散走道 .消防電梯前室等處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燈;在消防控制中心.配電室 .消防水泵房 .防排煙機房等重要設備房設置應急工作照明. 應急照明電源采用EPS應急電源集中供電和控制.要求其供電時間 1小時. 五.建筑物防雷 . 1防雷等級本工程按第二
40、類防雷措施設防. 2防直擊雷措施在樓座屋頂及裙房屋面周邊裝設避雷帶為防直擊雷地接閃器,并在屋面上設置不大于10mm 10mm 或 12m 8m 地網格 ,利用建筑和結構柱子內地主鋼筋作引下線 ,利用結構基礎內鋼筋作接地體. 3防側擊雷措施為防側向雷擊 ,高度超過 45m 及以上外墻上地金屬構件,門窗等較大金屬物應與防雷裝置連接; 豎向敷設地金屬管道及金屬物件項部和底部應與防雷裝置連接 . 4防雷電波侵入措施為防雷電波侵入 ,電纜進出線在進出端 ,應將電纜地金屬外皮 ,鋼管等就近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 六.接地及安全1本工程低壓配電系統接地型式采用TN-S 系統. 2防雷接地 .電氣設備保護接地.
41、弱電設備接地等共用統一地接地裝置,要求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 歐,否則應在室外增設人工接地體. 3 建筑物采用總等電位聯結,手術室 ,衛生間內設局部等電位聯結,總等電位聯結線與保護干線,接地干線 ,金屬管道 ,金屬構件互相連接 . 4所有用電設備正常不帶電地金屬外殼均采用單獨地PE 分支線與 PE干線相連接 ,移動式用電設備均設置漏電電流保護. 5 醫療診斷電氣設備 ,根據使用功能要求采用保護接地.功能性接地 .等電位接地等形式 . 6有線電視系統引入端.電信引入端等處設過電壓保護裝置. 第五章 弱電設計一.設計依據本工程采用地主要標準及規范(1)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T16-92 (2
42、)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2005年版(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16-98 (4)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1-2000 (5)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T50314-2000 (6) 建筑物電子信息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2004 (7)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JGJ49-88 (8)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200-94 (9)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 其他有關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 二.設計范圍1通信系統2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系統(含閉路電視系統)3有線廣播系統(包括背
43、景音樂及應急廣播)4呼應信號系統5綜合布線系統(電話.計算機不涉及網絡設備)6安全防范系統7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三.通信系統本工程按照需要在各科診室.醫生辦公室 .護士站 .病理科 .配方室 .辦公室 .會議室等處設置電話插座.電話布線系統納入大樓綜合布線系統. 四.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系統(含閉路電視系統)本系統采用獨立前端系統基本模式,由前端設備 .干線 .放大器 .分支分配器.支線與用戶終端等組成.系統采用( 860)MHz 全頻雙向傳輸 ,用戶電平要求 67 4dB,圖象清晰度應有盡在四線以上. 五.有線廣播系統(包括背景音樂及應急廣播)1有線廣播系統由音源.擴聲設備 .控制設
44、備 .傳輸線路 .音量控制設備及末端揚聲器等組成 . 2系統具備綜合檢查及自檢功能以及揚聲器回路地狀態進行監測,具備可根據設置地優先等級進行廣播,優先等級高地廣播工作時可自動切斷所選區域中優先等級較低地廣播內容,其他廣播音源可通過預先編程或即時手動鍵盤輸入控制,按需送至各個廣播區域.區域劃分滿足消防廣播區地劃分要求 ,按照建筑物及相應地樓層劃分為多個廣播區域,話筒音源可自由選擇對各區域回路,或單獨 .或編程 .或全呼叫進行廣播,且不能影響其它區域組地正常廣播. 六.呼應信號系統1病房護理呼應信號系統各護理單元設置護理呼應信號系統,按護理區及護職責體系劃分成若干信號管理單元 ,各管理單元捷足先登
45、機設在護士站,主機上帶有聲 .光顯示器裝置 ,病房門口應有光提示,走廊調協提示顯示屏.病人地分機安裝在病房地床頭裝置上 ,操作按鈕采用按線或手柄,特護病房衛生間設緊急呼叫分機,特護患者呼叫應有優先權. 2 門診 .醫技各診察科室地候診室.檢驗科 .放射科 .掛號 .收費.發藥處 .出入院手術辦理處 ,設置候診呼應信號 .顯示裝置設在候診區易見處,控制主機設在分診臺或有人值班處. 七.綜合布線系統(電話 .計算機 ,不涉及網絡設備)綜合布線系統是將語音信號.數據信號地配線 ,經過統一地規范設計 ,綜合在一套標準地配線系統上. 1 本工程按綜合配置設計,各科診室 .醫生辦公室 .護士站 .病理科
46、.配方室 .辦公室 .會議室按等其它場所根據需要設置一定數量地信息插座. 2綜合布線系統由工作區.水平布線系統 .主干子系統 .設備間 .進線間及建筑群子系統組成 . 八.安全防范系統1本工程地安全防范等級為二級,安全防范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實施. 2防盜報警系統: 在建筑物各層電梯及樓梯出入口,重要地辦公室 .財務主出院結算處 .手術部等重要場所設置紅外/微波雙鑒報警探頭或緊急報警按鈕 . 3視頻監控系統:安防監控室設于一層消防及弱電控制中心. 在建筑物一層地對外出入口.主要通道 .收費及掛號處 .財務結算處 .貴重藥品庫 .手術部 .電梯 .公共場所 .重要病區等處設置監視攝像機. 4出入口
47、管理系統:對于醫院限制性出入口和重要地辦公.醫療用房 .財務室 .手術部地出入口設置門禁裝置. 5電子巡更系統:采用有線與無線相結合地方式,利用門禁系統地讀卡器建立巡更系統 ,配合保安人員管理 . 九.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1防護等級本工程一級類防火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地保護等級按一級設置. 2系統組成本系統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火災應急 .廣播系統 .消防直通對講電話系統.電梯監視控制系統 .應急照明控制系統 . 十.弱電系統地防雷與接地所有系統均采用一點接地,共用建筑結構基礎鋼筋作接地體,接地電阻不大于 1 歐姆 ,在每個弱電機房配置專用接地連接板. 弱電系統供
48、電電源及引出室外地信號線均采取防電磁脈沖地措施. 第六章 采暖通風與空調設計一.設計依據1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 2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 3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GBJ49-88試行4 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 GB50333-2002 5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J16-87(2001年版)6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GB50038-94(2003年版)7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098-98 8甲方及土建專業提供地相關資料二.設計范圍:1大樓地中央空調系統設計;2地下室人防通風系統,防排煙系統設計;3潔凈手術部地凈化空調
49、系統設計;4公共衛生間 .病房衛生間 .消毒.污物間地排風系統設計;5醫用集中供氧 .負壓吸引 .壓縮空氣系統設計;6防煙樓梯間及前室 ,封閉內走道地防排煙系統設計;三.空調系統1空調設計參數:北緯: 300 04 ;東經: 1120 56 ;夏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34.9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濕球溫度:28.4夏季空調日室外平均溫度:31.4夏季通風室外計算相對溫度:80% 冬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5冬季采暖室外計算干球溫度:-1冬季空調室外計算相對溫度:77% 室外風速:夏季 2.5m/s; 冬季 4.3 m/s;2.室內設計參數:空調房間夏季空調冬季空調新風量( m3 /h* 人)噪聲
50、 dB(A)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 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 45 (二級)病房 26 60 22 40 50 50(二級)門診室 ,治療室 26 60 22 40 30 45(一級)手術室 24 4060 2426 4060 I 級:1000/間 II.III級: 800/間IV :600/間45(二級)辦娩產房 25 60 22 40 60 45(二級)母嬰室 25 60 22 40 60 45(二級)實驗室 26 60 22 40 30 50(二級)大廳 26 65 20 40 20 60 藥房 26 60 20 40 30 50(二級)供應輔助用房 26 60 20 40 30 45(二級)
51、3空調方式(1)大廳 ,休息廳等大廳空間采用柜式空氣處理機組,低速單風管系統 ,送風方式可根據使用及裝修需要采用側送或頂送,并集中回風 . (2) 一四層診室 .八二十層住院病房 .辦公室均采用機盤管加獨立新風系統 . (3) 五七層手術室 .各種對環境條件有特殊要求地科室.潔凈走廊和輔助用房采用凈化空調系統,采用組合式醫用凈化空調機組,按照潔凈級別獨立設置三級過濾空氣處理品機組低速風道垂直層流送風,采用頂送 ,兩側或下回風 . 4空調負荷:根據估算:大樓夏季空調冷負荷: 7200KW; 冬季空調熱負荷: 4900KW ;5空調冷 .熱源:空調冷源擬采用二臺3000 KW 離心式冷水機組和一臺
52、螺桿式1200 KW冷水機組 .熱源采用二臺 2.1MW 和一臺 0.7MW 燃氣熱水無壓鍋爐 . 空調冷水供回水溫度為:7/12;熱水供回水溫度:60/55.8;生活熱水地出水溫度為: 60;機組可設置在地下室冷凍機房或直接設置在四樓平臺 . 在大樓總中央空調不開啟地情況下,手術室冷熱源只開啟1200 KW 水冷螺桿機和 0.70MW 熱水機組供應 . 6手術定室凈化空調系統:(1) 大樓手術部設置在57 層,根據手術室地凈化級別和手術室地使用特點,全部采用凈化空調機組. (2)手術室地氣流組織為上送側回式,手術床正上方設置送風靜壓箱,靜壓箱設置三級過濾,孔板方式送風 ,手術室四角下方設置阻
53、尼回風口進行回風 ,沿灰塵沉降方向迅速排除污染空氣.走廊和輔助用房采用高效送風口送風 ,阻尼回風口 ,上送上回 . (3)新風機 .新風口分設初 .中效過濾器 ,排風系統上設置初 .中效過濾器 ,以防系統停機時室內空氣受到室外空氣地污染. 7空調水系統系統采取開式循環系統,在頂層設置膨脹水箱,水管系統采用一次泵變流量系統 ,空調水系統四個環路.并在支管上安裝流量調節裝置. 8空調系統地控制 .溫濕度地測量與控制 .節能措施:(1)空調冷熱水主機地自動控制:由主機自帶地微電腦控制盤進行出水溫度 .壓差 .制冷量等地控制,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將微電腦與樓宇自控系統進行數據傳輸與遠程控制. (2)風機
54、盤管回水設電動調節二通閥. (3)新風機組地控制由設置在總回風管上地溫度傳感器經現場控制器DDC 指令新風機冷熱盤回水支管上地比例積分二通電動閥調節水量,實現新風送風溫度地調節. (4)潔凈空調系統新風機會因大風量特點帶來大地能耗,故選用變頻風機,滿足系統風量地要求,對室內地正壓可以得到良好地保證,節省能耗 .電加熱器與空調主機連鎖,當空調停機時 ,電加熱器自動斷電 .手術室采用DDC 控制器和濕溫度傳感器.壓差傳感器 .電動兩通閥實現自動控制和顯示功能 . (5)檢測與報報警:檢測室外空氣空氣干球溫度與相對溫度地檢測與記錄,檢測凈化手術室和輔助房地相對濕度.冷熱供回水溫度 ,顯示室內溫濕度
55、.空調高低速運行 .故障;空調風機皮帶斷裂.空調房間濕溫度超限.冷熱回水溫度超限和空調器內中效過濾器壓差超限,電加熱器高溫保護時,風機過載保護時報警 . (6)當系統出現故障時 ,能手動調節 ,空調器超信可由手動控制. 第七章 通風及防排煙設計(1)地下室外設備用房設送風及排水系統,排風系統與防排煙系統合二為一 ,平時排風 ,火災時切換成排煙工況,均為機械通風 .地下室地排煙量按 60m3/h.m2 換氣次數計算;風機排煙量按最大地防煙分區120m3/h 計算;送風量不小于排煙量地50%計算 . (2)封閉內走道地排煙量按最大防煙分區單位面積排煙量120m3/h 計算 ,所有防煙樓梯間及合用前
56、室都設置加壓送風系統,加壓送風量按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地規定地風量選用. (3)公共衛生間地排風量通過豎井或就近排到室外,排風量按 10 次/時計算. (4)設備用房地排風量換氣次數如下:冷凍機房12 次/時,變配電間 15次/時,水泵房 6 次/時. 第八章 人防通風工程設計本工程人防工程戰時按六級人防.二等人員掩撇所設計,平時按設備用房設計,平時結合防火分區設置,戰時按防護單元分別設置.防火分區與防護單元協調一致 ,保證戰時需要 . 平時采用機械通風,滿足清潔通風 .過濾通風 .隔絕通風地要求.使用密閉閥門地開啟完成通風方式地切換. 戰時人員新風量清潔通風按6m3/(人 時)取值 ,
57、濾毒式通風量按2.5m3/(人 時)取值 ,隔絕防護時間性大于3h,CO2 容許含量 2.5% . 第九章 醫用氣體設計(1)大樓手術室設置氧氣.氮氣 .笑氣 .壓縮空氣及負壓吸引系統,病房設置氧氣及負壓吸引系統. (2)醫用氣體每床終端接頭配置數量如下表:氣體類別氧氣負壓吸引壓縮空氣氮氣笑氣終端接頭數量個 /床手術室 2 2 2 2 2 麻醉室 1 1 1 1 1 恢復室 1 2 1 監護病房 1 1 1 普通病房 1 1 (1) 負壓吸引管采用熱鍍鋅鋼管,病房內終端吸引管采用不銹鋼.其余均采用不銹鋼管道 . 第十章 環境保護設計一.設計依據1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GB309
58、6-93;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96;3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ZB1-1999. 二.簡況建設工程位于城市地中心區,目前地大氣環境及交能噪聲污染,環境質量較一般 ,設計主要評價工程建設對大氣環境質量地影響,以及施工噪聲對周邊環境地影響 . 三.環境影響因素分析施工場塵 .噪聲地影響工程施工期間 ,挖掘地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地現場,短,則幾星期 ,長則數月,堆土裸露 ,車輛使大氣中懸浮粒物含量驟增,嚴重影響市容和景觀.施工現場塵將使附近地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塵土地,使醫院附近居家產通蒙上一層泥土 ,給醫院環境地整潔帶來許多麻煩.雨季 ,由于雨水地沖刷以及車輛輾壓 ,使道路變得泥濘
59、不堪,行人步履艱難 . 施工期間地噪聲主要來自施工機械和建筑材料運輸.車輛馬達地轟鳴及喇叭地喧鬧聲 ,特別是在夜間 ,施工地噪聲將產生嚴重地擾民問題,影響鄰近居地工作和休息 .若夜間停止施工 ,或進行控制 .則噪聲對周圍環境影響將大大地減小 . 生產垃圾地影響工程施工時 ,施工人員地住宿將會安排在工作區域內這些臨時住宿地地水,電以及生活廢棄物若不做出妥善地安排,則會嚴重影響工區地衛生環境,導致工作人員地體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 ,施工區地生活廢棄物亂扔則導致蚊繩蓽生 ,重則致使施工區工人暴發流行疾病,嚴重影響工程施工進度,同時使附近地居是遭受蚊.繩.臭氣 .疾病影響 . 棄土地影響施工期間將產生
60、許多棄土,這些棄土在運輸.鼾過程中都可能對布滿泥土;晴天塵土飛揚雨天路面泥濘,影響行人和車輛過往和環境質量. 棄土處置地不明確或無規劃亂丟放,將影響土地利用 .河流流暢 ,破壞自然 .生態環境 ,影響城市地建設和整潔. 棄土地運輸需要大量地車輛,如在白天進行 ,必將影響本地區地交通,使路面變得更加擁擠 . 對地下水地影響工程建設將不會對地下承壓含水層地水流.水量及水質等方面產生影響. 四.環境污染防治對策減少揚塵工程施工中挖出泥土堆在場地,旱季風致揚塵和機械揚塵導致沿線塵土飛揚,影響附近居民和工人,為了減少工作揚塵對周圍環境地影響.建議施工中遇到連續晴好看天氣又起風地情況下,對棄土表面灑此水
61、,防止揚塵 .工程承包者應該按照棄土處理計劃,及時運走棄土 ,并在裝運地過程中不要超載 ,裝土車沿途不灑落 ,車輛駛出工地前應將輪子地泥土去除干凈,防止沿途棄土滿地 ,影響環境整潔 ,同時施工者應對工地門前地道路環境實行保潔制度 ,一旦有了棄土 .建材撒落應及時清掃. 施工噪聲地控制為了減少工程施工運輸車輛.發動機 .混凝土攪拌等施工地噪聲.應盡量采用低噪聲機械 .同時也可在工地周圍或居民集中地周圍設北斗星主時地聲障之類地裝置 ,以保證居民區地環境質量. 1工程建設施工現場需要很多施工工人,實際需要地人工數決定于工程承包單位地機械化程度. 2.工程承包單位將在臨時工程區域內為勞動動者提供臨時地膳宿,建設單位及工程承包單位應與當地環衛部門聯系,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地生活廢棄物;工程承包單位應對施工人員加強教育,不隨意亂丟棄物 ,保證工人工作 .生活環境地衛生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