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施工測量方案編 制 : 審 核 : 批 準 : 二零一七年五月目 錄 第一章 編制依據41.1編制依據41.2工程概述4第二章 測量部署42.1測量人員組織機構42.2測量人員資質52.3測量儀器的配備62.4測量工作基本要求72.5測量工藝流程9第三章 施工測量方法93.1控制測量9平面控制系統的建立93.1.2高程控制系統的建立113.1.3施工圖審核113.2道路工程測量方法123.2.1工藝流程123.2.2操作方法123.3排水工程測量方法183.3.1施工前測量準備183.3.2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測量183.4竣工測量193.4.1質量標準193.5測量注意事項20平面控制測量2
2、03.5.2高程控制測量213.5.3儀器管理213.6道路測量示意圖22第三章 成品保護22第四章 施工測量技術保證措施23第五章 安全措施24施工測量方案第一章 編制依據1.1編制依據1、由業(yè)主提供的本工程設計文件2、測繪院提供控制點成果文件3、業(yè)主提供的設計原始地貌圖紙4、工程測量規(guī)范(GB 50026-2007)5、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T 12898-2009)6、城鎮(zhèn)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CJJ1-2008)7、給水排水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8、土方開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01-20129、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1.2工程概述貴陽
3、雙龍航空港經濟區(qū)外環(huán)北路道路建設工程,起點位于阿者村西側,下穿二環(huán)線東段(繞城高速)、上跨在建設的龍水路及貴廣高鐵隧道段、上跨漁梁河、大寨河,穿越二級水源保護區(qū),在柏楊村及和尚洞附近穿越隧道。終點接在建的貴龍縱線。道路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每小時,道路寬40米,道路全長11.5km,主線橋5座,隧道2座,橋隧比例17%。測量部署 2.1測量人員組織機構項目部組建以總工(技術負責人)為總負責人,專業(yè)測量工程師為負責人,各施工隊成立現場測量小組的管理模式,用來保證控制測量和施工測量的測量放樣。 2.2測量人員資質2.3測量儀器的配備本標段工程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及附屬工程
4、。測量要求精度高,測量誤差應嚴格控制在規(guī)范允許偏差范圍內,采用全站儀和水準儀作為主要測量控制儀器,配備的主要儀器如下:測量儀器配備一覽表序號測量器具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自動安平水準儀DSZ2臺2檢測合格2全站儀Trimble M3臺1檢測合格3RTK合眾思壯G970(G973241400026)臺1檢測合格4RTK合眾思壯G970(G973241300019)臺1檢測合格5RTK合眾思壯G970(G973241400048)臺1檢測合格6鋼卷尺50m把2檢測合格7鋼卷尺5m把10檢測合格8對講機部8檢測合格2.4測量工作基本要求1. 施測原則1) 嚴格執(zhí)行測量規(guī)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5、,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2) 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 定位工作執(zhí)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 4) 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5) 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fā)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2. 準備工作學習設計文件和相應的技術標準,全面了解設計意圖,認真熟悉與審核圖紙。施測人員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周圍環(huán)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標,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坐標與建筑物
6、的關系,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2.5測量工藝流程第三章 施工測量方法3.1控制測量3.1.1平面控制系統的建立1) 開工前,對業(yè)主或設計部門提供的施工區(qū)平面控制起始坐標點(應不少于二個點)采用全站儀按多邊形導線網或四等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和精度指標進行聯測復核(此項測量工作進行時,最好與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聯合測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業(yè)工作量)。若發(fā)現標志不足、不穩(wěn)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時,將進行補測、加固、移設或重新測校,并通知監(jiān)理單位和建設單位。聯測點復核完成并經內業(yè)平差計算,測量精度指標達到相應的技術要求后,按工程監(jiān)理部規(guī)定報表格式填寫聯測復檢成果報告,報送工程監(jiān)理部專業(yè)測量監(jiān)理工程師和項目總
7、監(jiān)簽認,否則不得進行后序測量工作。2) 起始平面控制坐標網點經聯測復核合格并經工程監(jiān)理部簽認后即可進行平面控制坐標點加密測量。a. 加密控制網的布設形式及布點埋石:鑒于該工程的特點,其加密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在道路中線。b. 平面控制點加密導線測量采用全站儀,按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7規(guī)范中精密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和精度指標進行。c. 平面控制加密導線點外業(yè)測量完成,并經內業(yè)計算滿足技術要求后,應填寫測量成果報驗單,連同加密導線計算表一同報送工程監(jiān)理部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簽證,如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疑議和要求對加密導線進行復核,應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測量設備和相關測量人員。d. 經工程監(jiān)理簽認的測量
8、成果即可作為測量放線的依據,否則應進行補測或重測,并重新進行報驗。e. 在工程施工中,應定期對所布設的加密控制網進行復測,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點的位移變形而影響施工放線的質量及精度,復測結果應形成文字資料,報送工程監(jiān)理部。3.1.2高程控制系統的建立1) 對業(yè)主或設計部門提供水準基點(不應少于2個點)進行水準聯測復核,測量水準基點時采用S1型精密水準儀配水準尺,按三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復核測量結果報送監(jiān)理部簽認(此項工作在外業(yè)作業(yè)時,亦應請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到場監(jiān)督)。2) 水準點加密測量水準路線的確定按點埋石:在標段施工區(qū)間范圍內,沿線路兩側的穩(wěn)定位置埋水準點標志樁并與業(yè)主或設計部門提供
9、的水準基點形成符合或閉合水準路線,相鄰兩加密水準點間距離控制在80120m,以確保在進行施工測量高程放樣時能引測高程。3.1.3施工圖審核 工程開工施工放線之前,項目部專業(yè)測量工程師應對整個工程施工圖中給出所有測量放線起始數據進行認真的復核計算,并以表格或附圖的形式形成書面資料,對經過復核計算與施工圖不符的測量放樣數據,連同原圖紙給定的數據以及其所在的施工圖的位置記錄一起報送工程監(jiān)理部,以便及時與設計部門聯系處理,這些數據只有在原設計部門有明確答復和確認后才可作為測量放線的依據。3.2道路工程測量方法3.2.1工藝流程測量樁位交接樁位復測布設施工控制網現況調查及原地貌測量路基施工測量路面基層施
10、工測量路面面層施工測量竣工測量路緣石、邊坡與邊溝施工測量3.2.2操作方法1) 測量樁位交接a. 測量樁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或勘測單位向施工單位測量工程師交樁。交樁要有樁位平面布置圖。樁位交接后辦理交接手續(xù)。b. 交接樁數量應根據工程的大小確定。如果與另外施工段連接,應在連接處向界外多交至少一個坐標點和水準點。c. 接樁時應察看點位是否松動或被移動,若已松動或被移動,應及時向勘測單位提出補樁的申請。d. 施工單位應逐一記錄現場點位,并做好樁位標記錄,樁標不突出的應用鋼尺拴樁,做好標記,便于尋找復測。e. 接樁后應及時進行標樁保護,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護井和釘設標志牌等措施,容易被
11、車撞軋的控制點應釘設防護欄桿。2) 樁位復測a. 接樁后依據設計圖紙和交樁資料進行內業(yè)校核,檢查成果表中的各項計算是否正確。b. 樁位的坐標復測宜采用附合導線法進行,高程復測宜采用附合水準測法。c. 復測中發(fā)現問題應及時與交樁單位聯系解決。復測合格后及時向監(jiān)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提交復測報告,以使復測成果得到確認后使用。3) 布設施工控制網a. 在樁位交接工作結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級進行施工控制網的布設。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宜采用沿線路方向的除合導線;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準線路或三角高程測量。b. 外業(yè)觀測應選在能見度高、無風的清晨或傍晚進行,以減小大氣折光及氣壓、溫度的變化對觀測的影響。c. 水準
12、測量可采用一組往返或兩組單程進行,往返測或兩組單程測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內時采用平均值。d. 內業(yè)計算必須使用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的表式。計算步驟應清晰、有條理,成果合格后必須報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e. 控制樁必須采取拴樁等有效保護措施。4) 現況調查及原地貌測量a. 在施工前,應先放出路基征地線(紅線),并調查與記錄征地線范圍內需拆遷或改移的建(構)筑物、樹木、文物古跡、各類地下管線等。若征地線范圍不能滿足施工需要,應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監(jiān)理及建設單位。b. 在現況調查結束后,應計算每一樁號中心坐標與對應的路基寬度,放出路基中線與邊線。為保證填方段路基邊坡的壓實度,在每側路基設計邊線外加寬500mm作為填
13、筑邊線。如遇到路基范圍內有不適宜材料需挖除、換填,必須在開挖之前與換填之前測量其范圍及深度,并經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c. 路基清表前,均應按縱向50m測設一斷面,橫斷方向610點測量原地面高程。若地形復雜,可以按縱向1020m測設一斷面,所有點位及高程數據應記錄在冊。在清表后,恢復所有點位并測量此時地面高程作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5) 路基施工測量a. 線路中邊樁測量放樣直線上中樁測設的間距不應大于50m,平曲線上宜為510m。i. 路基施工前,應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施工工藝和有關規(guī)定釘出路基用地界樁和路堤坡腳、路塹塹頂等的具體位置樁。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離處設立控制樁,其間隔不宜大于20m。樁上標
14、明極號與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一)表示挖方。ii. 路基施工期間每月復測一次水準點。iii. 機械施工中,應在邊樁處設立明顯的填挖標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內,距中心樁一定距離處埋設能控制標高的控制樁,進行施工控制。發(fā)現樁被碰倒或丟失時應及時補上。iv. 施工過程中應保護所以標志,特別是一些原控制點。v. 根據工作需要,可測設線路起終點樁、百米樁、豎曲線的變化情況加樁。b. 填方路段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層恢復一次中線、邊線并進行高程測設。在距路床頂0.7m內,應按設計縱、橫斷面數據控制;達到路床設計高程后應準確放樣路基中心線及兩側邊線,并將路基頂設計高程準確測設到中心及兩側樁位上,
15、按設計中線、寬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檢,自檢合格并報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i. 清表后,根據坐標法和填挖寬度計算法,放樣出路基填方的坡腳線,直線段每20米一個樁,曲線段視曲線半徑分別為10米和5米一個樁,并注明填方高度。ii. 施工過程中,每填筑一層,根據坐標法和填方寬度計算法,放樣出路基填方的實際需要寬度,并在樁上標明填方深度。iii. 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據坐標法和填挖寬度計算法,放樣出路基填方的實際需要寬度,根據此寬度再修整坡面。c. 挖方路段路基挖方段應按設計高程及邊坡坡度計算并放出上口開槽線;每挖深一步恢復一次中線、邊線并進行高程測設;高程點應布設在兩側護壁處或其他
16、穩(wěn)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頂1m左右時,高程點應與附后的高級水準點聯測。清表后,根據坐標法和挖方寬度計算法,放出路基挖方的開口線。d. 路面基層施工測量i. 路面基層施工測量重點在控制各層厚度與寬度。平面測設時,應定出該層的中心與邊線樁位。邊線樁位放樣時應比該層設計寬度大100mm,以保證壓實后該層的設計寬度。ii. 高程測設時,應將設計高程按一定下反數測設到中線與邊線高程控制樁上;在使用攤鋪機作業(yè)時,此時高程控制樁應采用可調式托盤;且樁位間距不應大于10m。在攤鋪機行進中,應有專人看管托盤,若發(fā)現托盤移動或鋼絲繩從托盤掉下時,應立即重測該處高程。iii. 當分段施工時,平面及高程放樣應進入相鄰
17、施工段50100m,以保證分段銜接處線型的平順美觀。iv. 在交叉口或其他不規(guī)則地段,高程放樣應根據設計提供的方格網進行。e. 路面面層施工測量i. 路面下面層施工測量:在使用攤鋪機進行路面下面層施工測量時,其施工測量方法同路面基層。只是應在攤鋪壓實后及時復測,以保證攤鋪厚度。必要時,應適當調整壓實系數。ii. 路面中、上面層施工測量:當攤鋪機采用下面層同樣的方法作業(yè)時,其施工測量方法路面基層。若采用浮動基準梁作業(yè)時,在攤鋪機起步階段應測量熨平板的平整度及高度;進入正常攤鋪后,應在攤鋪壓實后及時復測高程,以保證攤鋪厚度。iii. 在交叉口或其他不規(guī)則地段,高程放樣應根據設計提供的方格網進行。f
18、. 路緣石、邊坡施工測量路緣石放樣時,直線上樁位測設的間距不應大于10m,平曲線上宜為5m;當公路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度小于30m或采用回頭曲線時,樁位間距不應大于3m。高程控制樁的間距與上述一致。3.3排水工程測量方法3.3.1施工前測量準備1) 熟悉圖紙和現場情況施工前,要認真研究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及工程進度安排。到現場找到各交點樁、轉點樁、里程樁及水準點位置。2) 校核中線并測設施工控制樁中線測量時所釘各樁,在施工過程中會丟失或被破壞一部分。為保證中線位置準確可靠,應根據設計及測量數據進行復核,并補齊已丟失的樁。在施工時由于中線上各樁要被挖掉,為便于恢復中線和其他附屬構筑物的位置,應在不
19、受施工干擾、引測方便和易于保存樁位處設置施工控制樁。施工控制樁分中線控制樁和附屬構筑物的位置控制樁兩種.3) 加密控制點 為便于施工過程中引測高程,應根據原有水準點,在沿線附近每隔150m增設一個臨時水準點。4) 槽口放線槽口放線就是按設計要求的埋深和土質情況、管徑大小等計算出開槽寬度,并在地面上定出槽邊線位置,劃出白灰線,以便開挖施工。 3.3.2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測量1) 設置坡度板及測設中線釘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測量工作主要是控制市政排水工程中線設計位置和管底設計高程。為此,需設置坡度板。坡度板跨槽設置,間隔一般為10-20m,編以板號。根據中線控制樁,用經緯儀把市政排水工程中心線投測到坡
20、度板上,用小釘作標記,稱作中線釘,以控制市政排水工程中心的平面位置。2) 測設坡度釘為了控制溝槽的開挖深度和市政排水工程的設計高程,還需要在坡度板上測設設計坡度。為此,在坡度橫板上設一坡度立板,一側對齊中線,在豎面上測設一條高程線,其高程與管底設計高程相差一整分米數,稱為下反數。在該高程線上橫向釘一小釘,稱為坡度釘,以控制溝底挖土深度和管子的埋設深度。3.4竣工測量竣工測量由建設單位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專業(yè)單位進行。其內容包括:中心線、高程、橫斷面圖示、附屬結構和地下管線的實際位置與高程。3.4.1質量標準1) 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表3.0.1的規(guī)定。表3.0.1 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
21、級導線長度(km)平均邊邊(km)測角中誤差()測距中誤差(mm)測回數方位角閉和差()相對閉和差DJ1DJ2DJ6一級40.5515-2410 N1/15000二級2.40.25815-1316 N1/10000三級1.20.11215-1224 N1/5000注:N為測站數。2) 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表3.0.2的規(guī)定。表3.0.2 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公里高差中誤差(mm)路線長度(km)水準儀型號水準尺觀測次數高差閉和(mm)與高級點聯測附合或環(huán)線平地山地四等1016DS3雙面往返測往測一次20 L6 L五等15-DS3單面往返測往測一次30 L- 注:L為水準路線長度
22、,N為測站數。3) 中樁樁位測量限差的要求應符合表3.0.4的規(guī)定。表3.0.4 中樁樁位測量的限差要求路線名稱縱向誤差(cm)橫向誤差(cm)高等級公路s /2000+0.110一般公路s /2000+0.110 注:s為控制點到中樁的距離(m)。3.5測量注意事項3.5.1平面控制測量1) 測量過程中,要做到小心、仔細、認真,做到測量前要先計算,測量過程中要復算,測量完之后,做好復核工作。2) 在選擇測站基點時,要選用已經批復的加密點。儀器要調平并對準導線點位,后視點的棱鏡桿氣泡要居中,監(jiān)測點的棱鏡桿要立直,誤差控制在5mmm范圍內。3.5.2高程控制測量1) 水準測量,儀器要經常檢校,讀
23、數時要仔細,測量采用閉合線路或者附和線路,以減小測量誤差或出現測量錯誤。2) 水準后視點選用已批復的可以使用的加密水準點。測量完之后,先復核,后要與現場儀器測量點位相比較,核對是否有出入。3.5.3儀器管理施測人員進入施工場地必須戴好安全帽。技術室要按貫標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測量儀器臺賬。測量隊儀器由專人負責保管,保證儀器的完好性,始終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并定期進行保養(yǎng)。測量儀器應經過有關部門鑒定,具有檢驗合格證,鑒定周期滿后,要技術送檢校驗。測量所使用的儀器精度要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全站儀穩(wěn)定性。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施測人員在施工中應堅
24、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碰撞或傾倒。所用線墜不能置于不穩(wěn)定處,以防受碰被晃掉落傷人。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做規(guī)程作業(yè)。使用鋼尺測距須使尺帶平坦,不能扭轉折壓,測量后應即卷起。鋼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技術擦凈,長期儲存時尺帶涂防銹漆。3.6道路測量示意圖第二章 成品保護1. 所有測量成果,資料應有專人保存、管理,不得涂改、遺棄或丟失。2. 測量控制點應先在不易被破壞的位置且應做明顯標識,并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各種控制樁一律用水泥加固和砌磚圍護;在樁位旁注明點號。3. 已測設完的高程、中線樁應標識清晰,同專人負
25、責,不得改動或破壞。一旦發(fā)現被改動或破壞,應立即停止使用,由測量人員重新測量。4. 做好樁位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使施工人員和當地群眾高度重視,做到不碰樁位、不在樁位上堆壓物品、不遮擋樁位之間的視線。5. 施工中測放好的臨時點位應及時交付施工人員保管使用,需要進行復測或報驗時應有專人在現場負責保管。6. 測量資料應及整理,原始測量數據應保留原件,需要使用時可采用復印件。第三章 施工測量技術保證措施1. 平面控制網:各層控制網確立后,必須經嚴格的閉合校驗,平面控制網中,各水平角誤差90度角為20秒,距離測量精度高于1/10000。各樓層閉合檢驗所形成的記錄資料均應報監(jiān)理復核認可,然后方能進入下一道
26、工序測量。2. 為保證測量誤差滿足要求,水平角測設采用測回法進行測量,即在每測設完一個水平角后,倒鏡測回觀測,然后取前后兩個半測回角讀數的平均值對已測設的水平角進行修正。3. 用于測量的全站儀、水準儀、鋼尺在施工前應進行校驗,并按計量規(guī)定進行周檢,合格后方可使用。4. 在施工過程中,應定期對測量儀器設備進行校核并應記錄在冊。5. 定期將施工控制點與高程控制點進行聯測,避免使用誤差超限的控制點。6. 應及時、準確掌握工程設計變更或其他情況的變化,建立健全技術交底與測量交底簽字制度,避免因資料或數據交接的錯誤而導致測量質量事故的發(fā)生。7. 所有內業(yè)計算成果應建立復核制度。8. 測量作業(yè)前要嚴格審核
27、起始依據的正確性,測量中堅持測量作業(yè)與計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以保證測量成果的正確可靠。9. 水準測量前要對儀器嚴格檢校,觀測中注意消除視差,盡量使前后視線等長和選擇奇偶測站的操作方法,必要時采用上午往測、下午返測的方法進行觀測,以避免閉合差超限。10. 角度交會法定位時應盡量使交會角接近60。除了布設控制網時考慮這一因素外,交會時也不能將儀器始終固定在某控制點上,而應根據交會點的位置選擇合適的控制點。必要時也可在控制網上增設插點,以保證定位精度第四章 安全措施1. 測量人員施測時,應設專人指揮過往車輛、機械。交通繁忙的路口應設置明顯標志,并由專人指揮交通。盡量避免在交通繁雜的路口或通道
28、架設儀器,遇有特殊情況時應設專人負責安全監(jiān)護和疏導交通。2. 測量人員在下溝槽作業(yè)時,應配備安全帽等設備;在通行道路上作業(yè)時,測量人員要穿著反光背心;如在高壓輸電線或其他易燃、易爆品倉庫附近作業(yè)時,應保持安全距離,并謹慎使用對講機等帶電設備。3. 儀器應由專人使用、保養(yǎng)和保管,架設的儀器禁止離人,嚴防碰撞,不得將儀器架設在不穩(wěn)固的基礎上及易坍塌的溝槽邊,架設儀器的場地應清除雜物。危險地區(qū)設專人負責安全監(jiān)護。使用中要采取防撞、防雨和防曬措施;遠距離或復雜地區(qū)遷站應裝儀器箱內搬運。儀器的長途運輸要采取防震措施,存放儀器要采取防盜、防火和防潮措施。4. 夜間作業(yè)時測量人員應穿著帶有熒光反射標志的作業(y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