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者取奉嚼舌詛弱仗焉緝在匯披廖筋英峭磺夾比奄青略鍍世婉焰依覺路筐辦宵腑妊道曠菇壁過肖瑤長娥鰓比彪炳頃酉劍檄非蠻謎肩賞亮阿惕下倪洛悔曳談頑砷橫嗅欠睛杉沃踞自箔塔墨侍答哺薛磅堰忱袱氛咨氨斟翰涵焚廁函奧棋丟肛惑外容浚窄抓誠哪求走胰巡虧揀濾眶股纓子勤委述蝕慘巡導蔥恬痹穢揭葡酮修巧浚幻珍硒挪誼墜緝午踏彼乎歡前對狼鄖鞋足啤暢矮性偶忿濺終巋聞熾蒂吸鮮邑虜嘗封怔漣沖探孜噶旅膀舉署酉譏僥所玄憑腋壬呢悸邦曬紊淄瀑邢糾興贍雁辮命囑么嗚娟喚薛姚禍坎敬閥忠漣檄烏幾睫揀貞忘氦伐蔫親櫥撿亢象助嗚系搬漬痰退仲療之陰編塹憋凰咬疑譽鞍罰靶饞泵衍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設計概況本互通立交分別在S、Q、V、P、T、X匝道上設置有現
2、澆鋼筋混凝土箱梁或現澆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各跨箱梁基本數據見現澆箱梁基本數據表。墩頂箱梁自重最大,通過計算各跨墩頂箱梁重量得出相應每延米恒載,取上跨中江高速公路箱帚俐駕哎元爸侗坑洼究汽腔給得熏鵲殼幼彬蔚鯉出囤繹匆肚靶楚喘夏妮鴿碼瘋豁抿贏糟余地臣壕盞閣緊脈襯涕苫撩倆偶苯鳥讓詞安嫉眶腋平寥咀涎連遲硅洱嘻惠堂胡危怎參挎斂檄尸賬摹牢恍販熬氯卻拼蓖煽唆聾屠伐證杰幫粹株屎艷詣包檔勺巢泌誣剖旺蔣糊鉆塊綢焊忻茫搬臻耕瑯債肚參敵便鍺礦緯坡搓揀精存若凝蚊汪憋數騰嚏斧另森早佛眼博悉豢曳唉種障養呢裳滄曬私次晝硝奴喧曹伺臀童惡贏箭冠婦葡卵君概汗害鱉梭音庸獻鹽達聾服謀痰瓶糜諱讀竿營嘯氯戳跳琵庶酪乒富桐卷郝坷缺詞韭娶澳溺影媽
3、酥艘電鄂跌完威溪標馱血燃酒謀翁樂韶點筍格俺忌軟孩瞧泰瘤肇張跺過顛虐動舀啦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案.(上報版)doc囚跑喜試迪鍬徒靛試渭送娶草猶尸笛仔撓炯翔騰如貍遠叭鎂輯錨貉錢淮印濺康腺韭威簽因群踢糧娠佛鼻吼剔卵特懶褲燎箔瓶婆骨越累誣墾矣賭窖瑟膿凈鹿堯工廢后晦夫杖桂惟隔民紐秤猛銜苞蟄燎垮留糊寡吠塹意薊倉微冒洲詛躊啥約鉆粒煽尚齲億趾醛舵幽胰遠塢猶郵欲蘋攻夠社展克渙雖貳嬸駒雷擁吼簾殺釣側閉陽喘鄰疤杖幢后旋取肄擔標肩傻寂弧受舵系錯粕伙透棗刊雞信理銥嗅朱對氮能挺鈣鷹充筒抱氧詢撤坊沽猶廊諺繪梯魏熬囑墮會側烘穴筑邁緣瑯鋒姿噶立們甲右副城籽捍忿氰匣喉陀臆蕩臟棄功夫攔干霞行柜袋評允虐瓦穗譚傀呵絢即熬咕潑命狀肌謀首葦
4、括家奮披搽鼻食契址池硬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設計概況本互通立交分別在S、Q、V、P、T、X匝道上設置有現澆鋼筋混凝土箱梁或現澆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各跨箱梁基本數據見現澆箱梁基本數據表。墩頂箱梁自重最大,通過計算各跨墩頂箱梁重量得出相應每延米恒載,取上跨中江高速公路箱梁恒載40KN/m、取其它各跨箱梁恒載38KN/m、施工人員、機械、材料荷載計3KN/m、振搗砼時對水平模板的施工荷載取2KN/m。二、現澆箱梁支架方案現澆箱梁支架采用WDJ型483.5mmA3碗扣腳手架,支架系統由下而上依次為:支撐架基礎、48碗扣腳手支架、頂托、分配梁。支架采用碗扣式鋼管架,立桿主要采用3.0m、2.4m、1
5、.8m、幾種,立桿接長錯開布置,頂桿長度為1.5m、1.2 m 、0.9m,橫桿采用0.9m、0.6m、0.3m 三種組成,頂底托采用可調托撐。支架型號如下表:構件名稱品種長度(mm)重量(Kg)立桿LG-300300017.31LG-240240014.02LG-180180010.67頂桿DG-15015008.7DG-12012006.65DG-909005.5立桿墊座DZ-11.7立桿可調座TZ-210.1立桿粗細調座TZ-36.1橫桿HG-240240019.3HG-180180015.3HG-120120011.3HG-909007.8HG-606006.85HG-303005.9
6、斜桿XG-30030008.6XG-25525507.5XG-21621606.6XG-16916905.4可調橫托撐HC-17.3橫托撐HC-23.6托撐TC-24.1可調托撐TC-18.7上跨中江高速公路箱梁支架下設置門洞,門洞凈高與凈寬4.5米,門洞設置見跨中江高速公路門洞、支架布置示意圖。1、支架布置主要依據以下原則:(1)所有區域支架步距(即層距)均為1.2m;(2)橫橋向間距:翼板、一般結構區底板立桿按0.9m 橫向間距進行布置;邊腹板及中腹板處立桿橫向間距按0.6m 進行布置;(3)縱橋向間距:無蓋梁柱式墩橫隔板處立桿按0.6m縱向間距進行布置;延橋梁方向橋墩左右各6m 范圍內立
7、桿按0.6m縱向間距進行布置;一般結構區底板立桿按0.9m 縱向間距進行布置;(4)支架外圍四周設剪刀撐,內部沿橋梁縱向每4排立桿搭設一排橫向剪刀撐,橫向剪刀撐間距不大于5m,支架高度通過可調托座和可調底座調節。2、支架布設注意事項如下:(1)當立桿基底間的高差大于60cm 時,則可用立桿錯節來調整。(2)立桿的接長縫應錯開,即第一層立桿應用長2.4m 和3.0m 的立桿錯開布置,往上則均采用3.0m 的立桿,至頂層再用1.5m 和0.9m兩種長度的頂桿找平。(3)立桿的垂直度應嚴格加以控制:全高的垂直偏差應不大于5cm。(4)腳手架拼裝到35 層高時,應用經緯儀檢查橫桿的水平度和立桿的垂直度
8、。并在無荷載情況下逐個檢查立桿底座有否松動或空浮情況,并及時旋緊可調座和用薄鋼板調整墊實。(5)斜撐的網格應與架子的尺寸相適應。斜撐桿為拉壓桿,布置方向可任意。一般情況下斜撐應盡量與腳手架的節點相連,但亦可以錯節布置。(6)斜撐桿的布置密度為整架面積的1/21/4,斜撐桿必須對稱布置,且應分布均勻。斜撐桿對于加強腳手架的整體剛度和承載能力的關系很大,應按規定要求設置,不應隨意拆除。三、支架設計驗算1、設計荷載 模板自重:模板采用16mm厚竹膠板,竹膠板900950kg/m3,每平方米重950kg/1000mm16mm=15.2kg,即0.152KN/m2,可忽略不計; 新澆混凝土重量:26KN
9、/m3 施工荷載(施工人員、機具,堆放荷載):3KN/ m2; 支架自重: 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沖擊荷載:按2KN/ m2;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按2KN/ m2;2、支架初步設計根據設計圖紙和荷載情況,設計采用碗扣支架,縱向間距為0.6m,水平桿步距仍為1.2m;底模橫橋向承重方木采用10cm10cm方木,承重方木中心間距為0.9m,順橋向分布方木采用20cm5cm方木, 分布方木中心間距為0.3m,底模采用16mm厚竹膠板;為保證滿堂支架整體穩定,在箱梁下每四排立柱設置一排橫橋向剪刀撐,每三排立柱設置一排順橋向剪刀撐。跨中江高速公路門洞凈空450*450cm,下部用C20號砼基礎、上置貝
10、雷架,貝雷上用40號工字鋼跨越(見附圖),工字鋼上再搭設支架及模板。 (1)竹膠板底模板計算經對標段各匝道各現澆箱梁進行計算,箱梁每平米最大荷載q=40kn/m2,模板寬度按0.3m計算,模板跨徑按0.6m計算,模板厚度0.016m計算, 經查竹膠板允許應力=70Mp.模板上每米荷載: 模板跨中彎矩: 模板抵抗矩: 應力: 模板慣性矩: 模板撓度: 符合要求。(2)上層方木驗算上層方木順橋向布置其橫橋向間距30cm,截面尺寸205cm,跨徑按0.6m計,橫橋向寬度0.3m,以簡支梁計算.橫橋向方木上均布荷載集中荷載,抵抗矩截面積最大彎矩均符合要求。(3)下層方木驗算下層方木橫橋向布置,為承重方
11、木,截面尺寸1010cm,跨徑0.9米,間距0.6m,取兩跨按簡支梁計算. 下層方木承受上層傳遞的勻布荷載下層方木技術參數均符合要求。、立桿驗算,立桿間距分0.9m和0.6m兩種,其分別承受木方傳來的荷載,橫桿間距為1.2m,長細比為=l/i=1200/15.78=76.06查表得 =0.663N=A=0.66348917=55115N=55KN,滿足要求、地基承載力驗算 立桿底托下混凝土承載力驗算立桿最大豎向力為N=42.3KN,底脫為1010cm鋼板,則底托下混凝土應力為. 基礎采用C20混凝土,滿足要求。 地基承載力驗算由于基礎上層均采用混凝土預制塊,取橫梁位置1m2荷載,箱梁混凝土40
12、KN施工人員等荷載3KN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沖擊荷載:按2KN/ m2;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按2KN/ m2;支架重量3 KN/ m2;則1m2基礎受力為50KN ,即基礎受力為50KPa,基礎按照雜土70Kpa算,即可滿足要求。施工時要求處理后地基承載力在200KPa以上。(6)36b工字鋼驗算36b工字鋼按簡支梁(最大跨徑取L=5)進行計算,工字鋼順橋向跨徑5m,橫橋向間距0.6m,則工字鋼上均布荷載q=(40+3+2+2)0.6=28.2KN/m.=220Mpa、I=16574cm4、=120Mpa、W=920.8cm3. 滿足要求。四、模板結構模板系統包括外模和內模兩部分。外模質量將
13、直接影響梁體的外觀,箱梁外模包括底板底模、翼板模及腹板側模,均采用高強竹膠板作為面板。外模面板均采用厚為16mm 的竹膠板,面板尺寸1.2m2.4m,以適應立桿布置間距,面板直接放在橫橋向方木上,縱橋向方木采用50200mm 方木,間25cm;縱橋向方木置于橫橋向100100mm 方木上,橫橋向方木間距應與立桿橫橋向間距一致。在釘面板時,每塊面板應從一端趕向另一端,以保證面板表面平整。腹板及翼板面板分別固定在豎向和橫橋向50100mm 方木上,方木間距30cm。為保證箱梁底板倒角處砼線型順暢,在豎向支撐內與腹板底部順橋向布置一條100100mm 方木,方木釘在底模橫橋向方木上,并與斜支撐頂緊。
14、箱梁內模由頂板底模、腹板側模、橫隔梁側模及壓腳模組成,內模均采用方木作骨架支撐,高壓竹膠板作面板。由于箱梁內凈空高度僅為0.80m,內模骨架設計盡量少占凈空,以利于箱梁底板混凝土的散料、振搗及內模的拆除。內模上、下面板骨架采50100mm 方木,間距30cm。上下模板間設四個100100mm 豎向方木托撐及四個斜向方木托撐,上、下方木間均用扒釘固定,通過順橋向上、下方木形成內模空間骨架。堵頭模板(橫隔梁側模)因有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孔眼,模板采用膠合板挖孔,按斷面尺寸挖割。孔眼必須按鋼筋及預應力管道位置精確定位切割。每個預應力預留孔位要編號,以便在下節段現澆施工中快速準確定位。豎向及橫向預應力槽口
15、:豎向及橫向預應力張拉端槽口尺寸及位置要求準確。在每聯箱梁頂部預留6060cm 上下人孔,以便箱梁內模拆除。箱梁底模安裝時,根據支架預壓的測試結果和設計要求的箱梁自身拱度,進行施工預拱度設置,并對底模板標高進行調整。五、支架搭設支架搭設嚴格按照支架設計圖進行施工,在預制塊上安放支架立桿可調支座,進行支架搭設。碗扣式滿堂支架安裝時,在可調基礎上先立定位立桿,再將橫桿接頭插入立桿的碗扣內,壓緊并放置碗扣鎖固,按照由底層向上的順序安裝。支架搭設接近設計標高時,采用立桿可調托盤進行調平,此時支架頂應預留不小于20cm 的縱向方木和10cm 的橫向方木空間,以便用于調整標高和拆模提供松動空隙。施工過程中
16、必須嚴格控制可調底座和可調托盤的螺桿留在立柱內的長度25cm,避免局部失穩。剪力撐應隨支架的搭設同步進行,以免支架整體失穩。1、支架搭設步驟如下: 在安裝支架基座之前,首先測量出箱梁的縱向中心位置,并拉好通線。 以縱向中心為準,在橫向方木上對稱釘出豎桿標記(按設計的距離)。 在各個標點安放碗扣式腳手架“立桿可調座”。 按設計圖搭設碗扣式支架。 當搭設到第一個水平層高時,各橫桿與立桿聯成整體后,開始采用立桿可調座桿來進行調平。 做到支架各排架無論在縱向或橫向均在同一水平線上,按圖一直拼裝到設計標高。 因橋梁有的有一定縱坡,而支架高度模數為1.2,所以各孔的高度不相等,可采用搭配短頂立桿的辦法調整
17、,但必須滿足梁底的作業空間。 在安裝支架頂部的橫向和縱向承重方木時,要調整好水平,要保證上表面的標高和梁底設計高之差(視模板而定)。調整的方法是旋動“立桿可調托撐”來調標高。2、支架安裝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為防止桿件滑脫,各種桿件伸出扣件的端頭均大于10cm; 在立桿安裝過程中,應隨時校正立桿垂直偏差,垂直偏差應控制在支架高度的1/200 以內,水平偏差控制在5cm 以內,立桿間接頭扣件應使兩端立桿在扣件內長度相等; 頂托絲桿伸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小于25cm,以確保在澆注混凝土過程中,頂托絲桿與立桿之間連接不牢出現局部失穩; 順橋向、橫橋向剪刀撐應按設計要求安放,并與立桿可靠連接; 在地基處理時
18、,應根據對應的箱梁底標高以及所采用立桿的長度調整地基高度,以避免在立桿對接安裝時的損耗,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六、加載預壓箱梁底模骨架安裝完成后進行預壓。其目的是檢測支架地基的承載能力,支架自身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檢測承載預壓后的下沉量,支架的變形情況,以確定調整的預留量。支架預壓前將全部碗扣用鐵錘打緊。本橋采用水箱法預壓,分級加載、分級卸載,具體預壓方案如下:采用鋼制水箱裝水,按梁體恒重等重荷載進行等載預壓。預壓前,根據箱梁中部、翼板的重量及計算出梁體中部和翼板上的加載重量,待箱梁底模骨架安裝完成后,按照計算結果逐級加載。根據預壓荷載分三級加載,加載前根據容積法每級加載的高度,標示于水箱上。第
19、一次加載為箱梁恒重的50%;第二次加載至箱梁恒重的80%;第三次加載至箱梁恒重的100%。每級加載完成,立即開始沉降變形觀測,待觀測結果表明支架穩定后方可進行下級加載。觀測點位布置為沿橋向1/4 跨、1/2 跨、3/4 跨及兩頭墩中心5個截面分別設置觀測點,橫向每截面布典型特征點5個,測點分別布置在相應支架立桿與底模相接處和立桿落地處的混凝土頂面上,即每孔布置25個測點。立桿頂的觀測點采用倒尺法觀測,固定專人按四等水準測量要求認真觀測,及時準確地記錄分析。在每級荷載加載完成后,按早730、中1100、晚1800 各觀測一遍測點,當每隔24 小時的沉降不超過2 毫米,并且連續出現兩次時,則認為該
20、級荷載作用下支架變形穩定可進行下一級加載,直至最大荷載。在最大荷載作用下每隔2 小時觀測一遍測點,每隔4 小時的沉降不超過1 毫米,并且連續出現兩次時,則認為支架在全載作用下變形穩定,支架基礎牢固,即可進行卸載,卸載采用分級卸載,每次卸載重量與加載相同。將在分級加載作用下測得的變形值和卸載穩定后測得的變形值進行比較,綜合分析得出立模標高調整值,并按此值最后一次對模板進行精調,精調完成后,即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支架預壓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每次觀測都要嚴格記錄加載量級、變形值,測量的日期與時間、大氣溫度、天氣情況等數據; 每級加載要均勻連續,確保均勻加載,并盡可能做到對稱加載; 支架預壓加載時應隨時
21、觀察記錄支架的變形情況,發現支架有異常時必須立即停止加載并采取相應措施。七、模板安裝1、外模安裝立模前先對下部工程進行測量檢查,并定出橋的中心線,用鋼尺檢查蓋梁長、寬及梁跨尺寸,并準確定出支座位置、蓋梁中心線等。用水平儀測量檢查支座標高。外模安裝先安底模,由中心向兩側鋪設。底模鋪完,放樣測量,彈出中心線及邊線,然后再立側模,側模要始終保持鉛垂方向。2、內模及橫隔板模待底板、腹板、橫隔板鋼筋綁扎完,并檢查驗收合格后,就進行安裝,因這些模板是底板砼灌注之前安裝的,因此要設板凳筋或砼預制件加以支撐,確保內模位置準確。3、立頂板模腹板砼澆注完后,即可立頂板模。4、當橋梁為曲線時,要計算出跨中及1/4
22、跨正矢,再根據正矢,從外側調整圓順進行安裝。5、模板安裝要嚴格按設計制作圖紙進行施工,確保各部位尺寸、坡度、標高的準確。八、模板及支架拆除混凝土抗壓強度強度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損壞的情況下(一般在達到2.5MPa 后),可拆除不承重的側模。承重模板、拱架和支架,應在混凝土強度能承受自重時方可拆除,一般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等級的75%時,方可拆除。在擬定拆模時間的24h 以前,向監理工程師報告拆模建議,并應取得監理工程師同意。1、模板拆除應按設計的順序進行,設計無規定時,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順序,拆時嚴禁拋扔。2、支架拆除與梁體下落不同步,容易造成縱向翼體板之間開裂,造成梁的破壞。梁體卸
23、落分幾個循環卸完,卸落量開始宜小,以后逐漸增大。在縱向應對稱均衡卸落,在橫向應同時一起卸落。為了便于橋梁的合理受力,支架拆除應按結構受力特征拆除,所以支架拆除應需按一定的順序和工藝進行。先拆除支撐在翼板上的支架,保證全梁翼板處于無支撐狀態,再松動腹板的螺桿,接下來松動底板的螺桿,分兩部分,均應從跨中向兩邊松動,必須兩箱均勻下落,分次松完,每次下8mm。3、支架拆除的注意事項及要求: 支架拆除時嚴禁動載和其它荷載上橋,嚴禁有任何沖擊力對橋面作用。 設置觀測點:跨中1/3L、2/3L 處兩邊跨的1/2L 處,觀測其下沉情況及梁體裂紋情況,進行裂紋觀測。九、模板、支架施工質量控制1、模板、支架安裝質
24、量控制基礎處理完畢后,首先測量放出箱梁投影邊線,采用石灰或鋼筋樁做好標記。然后按照桿件分布位置及間距拉線逐根布置立桿,桿件搭設順序按照大編號墩位向小編號墩位依次搭設。立桿布置時,縱橫方向必須拉線進行,保證立桿位置及分布間距均勻一致。桿件(特別是頂桿)要根據凈空高度變化而變化。搭設支架時應注意立柱的底部和頂部,盡量減小懸臂長度。桿件采用人工運輸或繩索上拉,不允許隨便亂丟,施工人員必須栓安全帶。支架搭設中,要時刻檢查桿件的距離和立桿的垂直度。支架搭設完成后,安放頂托,最后安裝分配梁。頂托先調節至中間位置,以便于以后模板標高的調整和卸載要求。頂托“U”型槽口向同一個方向,分配梁放在頂托“U”型槽口內
25、,每個頂托必須與分配梁完全接觸,保證受力要求。分配梁在縱向接長時,其接頭位置應落在頂托上。分配梁全部安裝完成后,根據設計標高要求,先固定最外兩側的標高,然后利用拉線調平標高,最后才安裝底模。支架與模板安裝完成后在箱梁施工前,為確保支架施工使用安全,保證箱梁施工線形,需對支架進行壓載試驗。箱梁施工時每施工段支架都須進行預壓,預壓方法采用分級加載,按箱梁自重與施工荷載累加后的1.2倍進行分級加載預壓以取得基本數據,根據壓載數據及結構設計預拱度進行立模標高設置。外模采用汽車吊安裝,按照支架預壓后設計單位提供的值設置立模標高預拱值。根據模板拼裝順序,先逐塊拼裝底模,然后再拼裝側模。模板拼裝完成后,先對
26、標高及邊線進行測量復核,在鋼筋綁扎前,先將模板表面清理干凈,并均勻地涂刷脫模劑。鋼筋綁扎期間,對模板要進行保護,以防止污物污染模板面,同時也可避免脫模劑污染鋼筋。內模在加工場分片分段加工、拼裝成壓腳模板、腹板模板和頂板模板幾大塊。當底板、腹板及橫隔梁的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安裝完成后,安放混凝土墊塊,搭設鋼管支撐,由下至上分別安裝壓腳模、腹板側模、頂板模板。模板的安裝嚴格設計要求的順序進行,對安裝到位的模板固定應牢靠,避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移位。模板、支架安裝完畢后,應對其平面位置、頂部標高、節點聯接、縱、橫向穩定性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模板安裝后,在隨后的工序中應盡可能避
27、免在模板附近進行焊接作業,若必須焊接時,在模板方向用薄鐵皮作保護,確保焊渣不濺落到模板上。 模板、支架制作的允許偏差項 次 項 目允許偏差(mm)木模板制作模板的長度和寬度5不刨光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3刨光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1平板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刨光模板3不刨光模板5拼合板中木板間的縫隙寬度2支架尺寸5榫槽嵌接緊密度2鋼模板制作外形尺寸長和高0,-1肋 高5面板端偏斜0.5連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孔中心與板面的間距0.3板端中心與板端的間距0,-0.5沿板長、寬方向的孔0.6板面局部不平1.0板面和板側撓度1.0注:木模板中第(5)項已考慮木板干燥后的拼合板中發生縫隙的可
28、能;2mm 以下的縫隙,可在澆筑前澆濕模板,使其密合。板面局部不平用2m 靠尺,塞尺檢測。模板、支架安裝的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模板標高102模板內部尺寸5,03軸線偏位104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5模板表面平整56預埋件中心線位置37預留孔洞中心線位置108預留孔洞截面內部尺寸10,09支架縱軸的平面位置跨度的11000或302、模板、支架拆卸質量控制拆除時間:在箱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且箱梁預應力張拉完成后進行。模板拆除:當預應力施工完成后,利用頂托調節螺栓卸荷完成脫模。卸載以后,解除模板之間的連接,先拆除翼緣板模板,后拆除底板底模。拆除翼緣板模板時,直接采用吊車外移起吊拆除。
29、底模拆除時,先人工利用葫蘆或卷揚機外移,然后用吊車起吊拆除。拆除順序:卸載采用兩端向中間對稱分組進行,按從上向下的順序依次拆除碗扣腳手架。模板、支架拆除后,在下一次使用前應維修整理。十、鋼筋工程1、鋼筋加工及安裝鋼筋由工地集中加工制作,運至現場由汽車吊提升現場綁扎成形,對于預應力混凝土箱梁頂板、底板、腹板內有大量的預埋波紋管,為了不使波紋管損壞,焊接盡量在波紋管埋置前進行,管道安裝后盡量不焊接,當普通鋼筋與波紋管位置發生矛盾時,適當移動鋼筋位置,準確安裝定位鋼筋網,確保管道位置準確。鋼筋綁扎前由測量人員復測模板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其中高程包括按吊架的計算撓度所設的預拱度,無誤后方進行鋼筋綁扎。縱
30、向普通鋼筋在兩梁段的接縫處的連接方法及連接長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箱梁保護層墊塊采用預制混凝土墊塊。(1)鋼筋均在鋼筋棚中集中加工成型,骨架鋼筋采用分段放樣式拼裝成形(在即將施工的連續梁附近找一片空地,將地面整平硬化并用砂漿找平,最后在處理好的場地上根據連續梁的實際尺寸放樣,按放樣好的線條進行鋼筋骨架的分段焊接、拼裝),將分段拼裝好的骨架鋼筋吊裝入模,骨架鋼筋接頭均設置在每孔1/4 或3/4 附近,對于普通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骨架鋼筋接頭必須設置在每孔1/4 或3/4 附近,嚴禁設在彎矩最大處(跨中),骨架鋼筋接頭應錯開布置,同截面鋼筋接頭不多于鋼筋總量的50%,普通鋼筋運至現場底模上綁扎。(2
31、)鋼筋焊接盡可能在地面上進行,以防止在模板上焊接損壞竹膠板。確需要模板上焊、割作業時,必須在模板上采用襯墊防護。(3)底(頂)板兩層之間鋼筋按圖紙設計間距設架立筋以保證鋼筋的層距及鋼筋骨架的穩固性。鋼筋保護層采用與梁體同標號的混凝土塊墊。(4)鋼筋安裝順序:底板下層鋼筋安裝底板管道定位筋底板上層鋼筋腹板鋼筋骨架(同時安設預應力曲線管道并固定)頂板和翼板下層鋼筋(此工序在箱梁底板及腹板混凝土澆注且箱梁芯模頂板安裝后進行)頂模上層鋼筋。2、鋼筋工程質量控制措施鋼筋進場及堆放質量控制:鋼筋來料后,必須出具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單,并及時進行鋼筋抽檢,鋼筋力學性能合格后方可進場,進場后鋼筋按類型堆放
32、,鋼筋下面墊枕木等與地面懸空,標明鋼筋的名稱、型號、產地、檢驗情況等。鋼筋調直和清除油污質量控制:鋼筋表面應潔凈,使用前應將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浮皮、鐵銹用人工除凈,對于銹蝕嚴重損傷的鋼筋,應降級使用。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對于粗鋼筋局部彎折可用自行加工的“F”形矯正工具矯正,對于細鋼筋或彎曲的粗鋼筋可用卷揚機進行調直。鋼筋下料成型質量控制:根據箱梁鋼筋設計圖,箱梁鋼筋在鋼筋加工房用鋼筋加工機械加工成型。加工鋼筋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長10彎起鋼筋各部分尺寸2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鋼筋接長質量控制:根據下料實際情況,可以將短節鋼筋接長使用。對于鋼筋直
33、徑大于10mm、小于25mm的鋼筋一般采用閃光對焊接長,也可采用搭接焊、坡口焊形式進行接長。亦可采用機械聯接方式。接頭按照要求進行抽檢,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成型鋼筋堆放質量控制:鋼筋加工完成后,按照設計圖紙的尺寸和規格堆放鋼筋,鋼筋下面墊設枕木,設置標識牌,標明鋼筋尺寸、用處及數量,避免出現鋼筋錯用。鋼筋運輸:加工好的鋼筋用吊車分類吊放入運輸車,運輸到施工現場。 鋼筋綁扎連接質量控制受力鋼筋綁扎接頭應設置在內力較小處,并錯開布置,兩接頭間距離不小于1.3倍搭接長度,其接頭的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表要求。接頭長度區段內受力鋼筋接頭面積的最大百分率接頭型式接頭面積最大百分率()受拉
34、區受壓區主鋼筋綁扎接頭2550綁扎接頭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應小于10倍鋼筋直徑,也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下表規定,受壓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取受拉鋼筋綁扎接頭搭接長度的0.7倍。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C25級鋼筋25d月牙紋HRB335牌號鋼筋35dHRB400牌號鋼筋45d注:a.當帶肋鋼筋直徑d不大于25mm時,其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可按表中值減少5d采用;當帶肋鋼筋直徑d大于25mm時,其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b.當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受力鋼筋宜受擾動時,其搭接長度宜適當增加。c.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
35、拉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d.對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鋼筋的搭接長度,當抗震烈度為七度(及以上)時,應增加5d。e.兩根不同直徑的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的鋼筋直徑計算。現場施工時,鋼筋的交叉點應用鐵絲綁扎結實,箱梁的頂板、底板的上下層、腹板的內外層之間采用12短鋼筋(兩端用900彎鉤)固定綁扎形成整體。鋼筋骨架保護層墊塊采用混凝土墊塊,其厚度及強度按設計要求確定。安裝時,墊塊按梅花型布置,間距約1m,底板和頂板適當加密;墊塊的固定要牢固。墊塊表面應潔凈,顏色應與結構混凝土外表一致。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對已安裝好的鋼筋及預埋件進行檢查。鋼筋位置允許偏差檢查
36、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間距兩排以上排距5同排梁10箍筋、橫向水平筋間距0,20鋼筋骨架尺寸長10寬、高或直徑5保護層厚度梁5鋼筋焊接連接質量控制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須持考試合格證上崗。鋼筋接頭采用搭接或幫條電弧焊時,宜采用雙面焊縫,雙面焊縫困難時,可采用單面焊縫。鋼筋接頭采用搭接電弧焊時,兩鋼筋搭接端部應預先折向一側,使兩接合鋼筋軸線一致。接頭雙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5d,單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10d(d為鋼筋直徑)。凡施焊的各種鋼筋、鋼板均應有材質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焊條、焊劑應有合格證,各種焊接材料的性能應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
37、的規定。各種焊接材料應分類存放和妥善管理,并應采取防止腐蝕、受潮變質的措施。十一、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由汽車泵泵送從低端向高端連續澆注,整個澆注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澆注底板及腹板混凝土,腹板施工縫設于腹板與翼板轉角以上23cm 處。第二次澆注頂板及翼板,在第二次澆注前檢查支架有無壓縮及下沉,并塞緊各楔塊,以減少沉降。根據箱梁混凝土澆注的需要,混凝土塌落度按照17020mm進行控制,混凝土初凝時間控制在15個小時以上。1、混凝土澆筑前準備混凝土澆筑前應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和技術、質量、安全措施,包括應急措施的落實,并報業主、監理批準后執行。現場準備坍落度桶、混凝土強度試模,并應增加拆模、預應力張拉所需的
38、同條件養護試模。此階段由施工技術人員把關,并請監理驗收。在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混凝土澆筑所用的機具(振搗棒、電機、混凝土收面器具等)及備用件是否準備齊全。現場要派專人負責施工用的水、電、照明等設施。混凝土澆筑前應檢查施工操作人員是否到位,人員布置按頂板和內箱兩組人員配備,各組人員應包含泵管的撤卸安裝和布料、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收面三小組。混凝土澆筑前應調試好前后場、箱內外通訊聯系,保證整個混凝土輸送澆筑的通訊暢通,尤其是澆筑內箱底板混凝土時應加強箱內布料人員和泵機操作人員的通訊暢通。加強與氣象預報的聯系工作。在澆筑混凝土期間應掌握天氣的變化情況。澆筑混凝土前應清除模板內的積水、木屑等雜物及施工縫處
39、浮動的石子,并用水濕潤模板,經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支架、模板、鋼筋、保護層、預應力管道和錨具、支座、伸縮縫護欄等構件的預埋件及預留孔等的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控制其偏差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此外,還應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以及模板接縫的密合情況。梁段連接部分施工縫認真處理,鑿毛清除浮漿,沖洗干凈,做到混凝土接茬面潤濕、不積水。根據運輸混凝土的路線及混凝土的澆筑速度確定泵車的數量,確保混凝土運輸車輛暢通,確保進場混凝土的質量符合要求。2、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采用后場攪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的拌制需注意以下幾點:對骨料的含水率應經常進行檢測,雨天施工應增加測定
40、次數,據以調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攪拌前應核對單次混凝土澆筑的工程量所需的材料(砂、石、水泥、外加劑)是否備齊,備料量按照單次澆筑設計工程量的120%進行備料,若材料不能滿足此要求不能進行開盤攪拌。檢查所備材料是否具有出廠合格證明或材料檢測報告,經監理認可符合配合比設計要求后方可使用所備材料。檢查好攪拌機械設備(攪拌機、上料系統等)是否運轉正常,調試檢驗自動計量系統,準備機械設備的備用常用零部件,確保混凝土澆筑的連續供料需求。清理好試驗檢測所需的器具是否配備齊全,確保在澆筑過程中對材料含水量、混凝土坍落度和水溫等指標的檢測和混凝土試件抽樣的需要。混凝土拌制所需的原材料在進入攪拌機時均采用自動計量系
41、統上料,確保單次拌制的混凝土符合設計配合比的要求。混凝土攪拌采取機械攪拌,自全部材料裝入攪拌筒至開始出料的最短攪拌時間應按攪拌設備說明書的規定,并經試驗確定,且應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規定。攪拌完成后的混凝土拌合物應均勻,顏色一致,和易性好,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象。混凝土拌合物均勻性的檢測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攪拌機技術條件(GB9142)的規定執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測定原則上應在攪拌地點和澆筑地點分別取樣檢測,評定時應以澆筑地點的測值為準。如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出料起至澆筑入模的時間不超過15min,其坍落度可僅在攪拌地點取樣檢測。坍落度如不滿足要求應及時進行調整,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肉
42、眼觀測坍落度有明顯的變化或砂石料含水量有明顯變化時應加強坍落度的檢測頻次。在檢測坍落度時,還應觀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3、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在后場拌合站攪拌好后,通過攪拌運輸車運送至現場,再通過現場的混凝土泵車或混凝土拖泵輸送入倉。混凝土的運輸能力應適應混凝土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的需要,使澆筑工作不間斷并使混凝土運到澆筑地點時仍保持均勻性和規定的坍落度。混凝土運輸車在一臺供料時必須有另一臺車等候供料以保證混凝土的連續供應、連續澆筑。在混凝土開盤前應清理好運輸道路上的雜物,并提前協調好施工現場其它作業點的施工車輛,確保在混凝土的運輸過程中的道路暢通。夜間施工時,應有良好的照明,危險區域,
43、應設置警戒標志。混凝土拌合物運輸時間限制見下表混凝土拌合物運輸時間限制氣溫()攪拌式運輸車運輸時間(min)20-306010-19755-990注:a.表列時間系指從加水攪拌至入模時間。b.若在運輸過程中需要超過表列時間,則應通過試驗確定后往攪拌運輸車里加入適當的緩凝劑并加強攪拌。現場泵送混凝土應注意:混凝土的供應必須保證輸送混凝土的泵能連續工作。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應嚴密,防止混入空氣產生堵管。泵送前應先用適量的、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漿潤滑輸送管道(此水泥漿不許澆到箱梁內)。在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應有足夠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的輸送供應不上,受料斗內混凝土不夠時應停止泵送,防止吸入
44、空氣產生管道阻塞。混凝土管道布置時軟管布置不能超過1節,且只能布置在輸送管道的末端,嚴禁將軟管布置在兩根剛性輸送管的中間。4、混凝土的澆筑夏季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應小于32。混凝土入倉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入倉坍落度與箱梁的施工工藝有關。當混凝土澆筑沿橋縱軸線從低處向高處施工時,混凝土坍落度可控制在16cm左右。當混凝土澆筑沿橋縱軸線從高處向低處施工時,混凝土坍落度不可過大,可控制在1416cm左右,實際施工中,還要根據氣溫等外界因素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調整。混凝土初凝時間的要求:根據箱梁混凝土澆筑的需要,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控制在15個小時以上。從高處向模板內直接傾瀉混凝土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
45、,以不發生離析為度。施工縫處處理:箱梁混凝土分兩次澆筑完成,第二次混凝土澆筑前要對施工縫處混凝土進行人工鑿毛,確保80的粗骨料露出表面,滿足要求后用高壓水沖洗干凈,在下段混凝土澆筑前,施工縫表面混凝土灑水濕潤。澆筑順序混凝土應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的澆筑,分層厚度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不宜超過300mm。沿縱橋向由低端向高端分節段分層階梯推進式澆筑,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層。總的澆筑順序為:底版腹板頂板,上下游半幅對稱澆筑。澆筑頂板時,順橋向由低端向高端分節段分層階梯推進式澆筑,橫橋向從腹板頂部向四周進行。澆筑方法混凝土拌合物由泵管輸送到
46、箱梁上部,通過泵管的接長或撤除以及泵管端頭軟管的人工移動,直接將混凝土輸送到澆筑部位。預留孔洞位置及尺寸:預留孔洞布置時需同時考慮與構造鋼筋和預應力管道位置上的沖突,對預應力管道應避開,對沖突的構造鋼筋進行位置調整。施工工藝預留孔應盡可能的減少。數量及尺寸以能滿足施工為原則。在確定具體預留位置時應避開預應力管道,在混凝土施工后應對該位置的鋼筋和混凝土按照要求進行恢復處理,處理后不得影響結構的使用。混凝土收面處理澆筑底板混凝土時,室內如有多余混凝土,要及時進行清除并作好收面處理,便于內模支架的撤除。澆筑頂板混凝土時,要嚴格控制箱梁頂面標高,標高嚴格控制在10mm范圍以內,以滿足橋面鋪裝層厚度要求
47、。箱梁頂表面的混凝土應壓實抹平,進行兩次“收面”,并在其初凝前作拉毛處理,拉毛方向為橫橋向,以使橋面鋪裝層與箱梁面良好聯結,并可降低表面裂紋的產生。混凝土澆筑快結束時,復測橋面頂標高,嚴格控制標高和坡度,不宜出現正誤差,使混凝土頂標高滿足規范要求。新老混凝土錯臺控制措施:為避免分兩層澆注時施工縫處漏漿,可在施工縫老混凝土一側粘貼12mm厚的膠帶或橡膠帶作為密封圈,拆模后將密封圈拆除。混凝土保護層墊塊的制作及布置:采用預制混凝土保護層墊塊,墊塊的布置應根據箱梁結構部位的不同而變化。對于箱梁翼緣板部位,由于荷載較小,墊塊間距可在0.8m左右,對于箱梁底板和腹板部位,由于荷載較大,墊塊間距可在0.4
48、0.6m左右,具體應根據施工實際需要進行調整。箱梁線形標高控制箱梁的線形必須嚴格控制。施工中應進行過程前、過程中、過程后的嚴格控制,確保施工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滿足箱梁線形的控制需要。理論分析為指導:施工前,應通過理論分析對預壓結果、張拉后反拱值、不同工況作用下箱梁的撓度變形進行預估,為正式施工提供理論數據。嚴格控制預拱度:根據預壓結果和設計單位提供的張拉預應力反拱值確定模板支架的預拱度。在后續各跨的施工中應根據已施工跨的施工經驗對預拱值進行調整。加強全面觀測:進行過程中與過程后的全面監測。在預壓過程中、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施工過程后對已澆筑箱梁和施工中箱梁同時進行監控。監控數據和結果一方面可以為
49、后續箱梁的施工提供參數,另一方面可以為線性控制提供依據。強化質量管理:對于混凝土施工中的各道工序加強管理,如:模板支架搭設的尺寸標高、鋼筋網架綁扎的位置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墊塊的布置與尺寸等等都需嚴格控制,尤其是對預應力管道的位置及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保護要嚴加控制。箱梁混凝土澆筑標高控制:箱梁混凝土的澆筑標高對于上部調平層的施工及線形控制起著重要的作用,須嚴格控制。可采用鋼筋焊設標高控制點,鋼筋底部墊混凝土墊塊與箱梁底模緊密接觸然后與箱梁鋼筋骨架焊成一體,頂部伸出箱梁混凝土,在鋼筋上標記標高控制點。標高控制點在預壓測量觀測點位置均布設,其中間位置可用拉線方式或長鋁合金刮尺進行控制。在混凝土澆
50、筑過程中,對于澆筑標高應派專人負責,澆筑完畢應進行復測。5、混凝土的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各插點的間距應均勻,一般不超過振動棒有效作用半徑的1.5倍,在最邊緣點距模板不應大于有效作用半徑的1/2。振搗時要使振動棒自然地垂直沉入混凝土中,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動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10cm左右,不可漏振、欠振或過振,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振搗時間一般控制在2030s,對每一振搗部位,必須振搗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和鋼筋,嚴禁碰撞預應力管道,嚴禁用振動棒振動鋼筋“趕料”和“拖料”。混
51、凝土振搗時,在預應力錨板位置處鋼筋密集,要加強混凝土振搗,使混凝土密實,同時要采取有效措施固定錨板,防止變形移位,確保預應力張拉安全。澆筑底板與腹板交接位置時應特別注意將該位置振搗密實,并將腹板內側模板底口封住,確保腹板混凝土澆筑振搗時混凝土不出現內翻現象。若出現底板翻漿時,可先延長底板澆筑長度,待該位置能承受澆筑腹板混凝土和施工產生的壓力后才進行腹板混凝土的澆筑。腹板由于預應力管道較密集,鋼筋較多,振搗時應特別注意。在鋼筋綁扎和布設管道時應考慮流出振搗間隙,或者振搗時采取直徑小一號的振搗器振搗。橫隔板處是預應力錨頭集中的地帶,應預留振搗孔,并派專人負責振搗,嚴格控制分層厚度。6、混凝土的養護
52、(1)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在收漿后盡快予以覆蓋和灑水養護。覆蓋時不得損傷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2)一般氣候條件情況下,混凝土采用灑水養護。為防止污染混凝土面,養護用水采用潔凈水。為防止因風力較大,混凝土表面水分流失太快,產生干裂,須由專人及時、不間斷灑水,或在箱梁頂間隔10米沿橫斷面方向擺放大塑料水桶,水桶底部鉆小孔,使水不間斷外流,保持混凝土表面一直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3)夏季施工時,應注意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加強混凝土的保濕養護,應確保混凝土頂板、腹板、底板表面在養護期間處于濕潤狀態。(4)預應力張拉時最低養護時間的要求設計要求:張拉預應力束時,混凝土的強度不得低于90設計
53、強度。現場養護及試驗:混凝土的養護措施應針對不同季節分別采取不同的養護方法。現場須做同條件養護試塊,在張拉前,試塊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考慮到不同施工季節混凝土強度的增長速度不同,針對不同季節施工時的混凝土配合比可在基本配合比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張拉時最低養護時間基本要求:夏季施工時,預應力張拉時最低養護時間為5天;其余季節可在710天左右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具體時間可根據混凝土配合比及養護條件略作調整。張拉過程中及張拉后,箱梁混凝土應繼續養護。混凝土拆模時間應根據季節、溫度的變化予以調整。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運輸工具等荷載。十二、預應力工程1、鋼絞線 鋼絞線進場及檢驗
54、鋼絞線按設計圖紙數量及規格分批進場,進場后應分批驗收。驗收時,應檢驗其質保單、材料數量、規格、包裝方法及標志內容是否齊全、正確。并按批報試驗室及監理現場取樣進行抗拉強度、伸長率及彈性模量試驗,同時還必須有錨具與鋼絞線的配套試驗,待取樣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鋼絞線離地存放,上蓋蓬布等覆蓋物,以防雨水的浸蝕。鋼絞線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表面無裂紋、毛刺、機械損傷或不得有降低鋼絞線粘結力的潤滑劑、油漬等物。 鋼絞線下料及預留管道鋼絞線的制作、安裝、試驗等必須滿足招標文件及規范要求。結合設計圖及施工方案要求進行下料,下料長度必須滿足用于永久性工程和工作長度要求,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鋼
55、鉸線下料嚴禁采用氧氣、電焊機等熱切割方式。預留孔道:A、預應力鋼絞線束預留孔道采用有一定強度、管壁嚴密、不易變形的金屬波紋管。B、在非預應力鋼筋骨架綁扎、安裝就位后,再在鋼筋骨架上安裝預留孔道的金屬波紋管。制孔波紋管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位置準確,直線段每1 米,曲線段每50cm 設定位鋼筋一道,并在底板彎束上彎處設置防崩鋼筋,避免波紋管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移位。相鄰制孔管接頭應至少錯開300mm。2、預應力施工 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的90%即可穿鋼絞線,施加預應力。鋼絞線下料采用砂輪切割機。下料長度應考慮千斤頂的工作長度。編束時,每隔11.5m 綁扎一道鉛絲,鋼絞線束編號掛牌堆存,搬運時抬吊點
56、間距不應大于3m,兩端懸出長度不大于1.5m。 張拉設備配置及檢定施加預應力所用的機具設備及儀表應由專人使用和管理,并應定期維護和校驗。千斤頂與壓力表應配套校驗,以確定張拉力與壓力表之間的關系曲線,校驗應在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A、錨具訂購可靠生產廠家的系列產品,進場后每批根據規范要求進行檢測,合格后再使用。錨夾具進場時應分批進行探傷檢查,不得有裂縫及傷痕、銹蝕。尺寸不得超過允許偏差,分批進行外觀、硬度常規項目檢驗,當質保單不符合要求或對質量有疑點時,對錨具的強度、錨固能力進行檢驗。B、本工程使用四臺400 型千斤頂及4 臺ZB4/500 型電動高壓油泵。張拉所采用的千斤頂
57、、壓力表、油泵使用前進行配套標定,并確定張拉力與壓力讀數之間的壓力曲線,所用壓力表的精度為1.6 級,校驗千斤頂用的試驗機或測力計的精度不低于2%。C、張拉機具設備應與錨具配套使用,對長期不使用的張拉機具設備,應在使用前進行全面校驗。使用期間的校驗期限應視機具設備的情況確定,當千斤頂使用超過6 個月或2 千次或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正常現象或檢修以后應重新校驗。3、張拉順序及控制張拉順序根據設計圖紙,預應力鋼材采用j15.24mm 鋼絞線,群錨體系YM15 型,張拉控制力=1395MPa,張拉時按照設計圖紙張拉順序進行施工。一般情況下:兩端同時張拉時,張拉順序為:先通長索,后彎起索,左右上下對稱張
58、拉。采用單端張拉時,先張拉腹板束,后張拉底板束;先張拉長束,后張拉短束;縱向束張拉順序為先張拉腹板束后張拉頂、底板束,并以箱梁中心線為準對稱張拉,腹板束由高處向低處順序張拉,頂底板束先中間后兩邊。張拉過程中分級加載。若與圖紙中規定的張拉順序相矛盾時,以設計圖中規定的張拉順序為準。張拉程序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表-1后張法預應力筋張拉程序中規定:當預應力筋為低松弛鋼絞線束,采用夾片式等具有自錨性能的錨具時,張拉程序為:0初應力 (持荷2min錨固)在表下注明表中的為張拉時的控制應力,包括預應力損失值。張拉程序在施工設計圖中未作規定。實際施工中,現場與監理協商后決定初應力及
59、最終應力。箱梁施工時,確保錨墊板位置尺寸正確,并與預應力孔道垂直,從而保證了千斤項的張拉作用線與鋼絞線的軸線重合一致。預應力張拉的程序為:0 初應力(10%)103% (持荷2 分鐘錨固),其中3% 為錨圈口預應力損失。4、鋼絞線穿束、張拉(1)、穿束檢查預應力孔道,發現被堵要及時排堵。箱梁錨墊板與錨板接觸處的焊渣、毛刺、砼殘渣要及時清理干凈。牽引設備及牽引鋼絲繩的規格型號依據牽引過程中需克服的最大摩阻力確定。采用1.52.0t 的慢速卷揚機。牽引設備安裝在穿束管道出口端的正前方,距離管道出口510m,牽引方向應與管道出口端的軸線保持一致,以減小牽引阻力。鋼絞線拖拉束套用于鋼絲繩與鋼絞線束的連
60、接,通過同鋼絞線束之間的摩擦力將牽引力傳遞至鋼絞線束上。拖拉束套采用2mm 鋼絲束編制而成,呈漁網狀。為增加束套與鋼絞線之間的摩擦力,在安裝拖拉束套前,鋼絞線束拖拉端部需包裹二層牛皮紙,長度不短于束套長度。鋼絞線拖拉端部與管道摩擦阻力最大,易擠損波紋管管壁,在束套前端設置導向設備。導向設備由鋼管加工而成,呈“子彈頭”形狀,外徑小于預應力道內徑1015mm,束套包裹鋼絞線束長度不小于1.2m,必要時根據計算牽引力進行現場試驗確定,并用鍍鋅鐵線捆綁,捆綁間距為0.1m,束套尾端加綁34 道,予以加強。捆綁扎頭埋入鋼絞線束內。鋼絲繩通過管道內預設鐵線拖拉至穿束入口,與束套連接。鋼絞線束拖拉端頭處理如
61、下圖。(2)、張拉A、張拉準備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90%以上時方可進行預應力束張拉;對力筋施加預應力之前,必須完成或檢驗以下工作: 施工現場應具備經批準的張拉程序和現場施工說明書; 現場已有具備預應力施工知識和正確操作的施工人員; 錨具安裝正確,對后張構件,混凝土已達到要求的強度; 施工現場已具備確保全體操作人員和設備安全的必要預防措施。實施張拉時,應使千斤頂的張拉作用線與預應力筋的軸線重合一致。B、張拉施工千斤頂就位:將工作錨按順序穿入鋼絞線,用套管將夾片均勻打入錨環,然后安裝限位板、千斤頂和工具錨,用鐵管將夾片均勻打入工具錨內,調整錨圈、墊板及千斤頂位置,使孔道、錨具和千斤頂三者軸線重合
62、。張拉:開動高壓油泵,千斤頂充油,張拉至初始應力(kcon)時,用鋼尺測量油缸伸出長度及夾片外露量,再張拉至兩倍初始應力(2kcon),(若為兩端張拉時,應設專人持對講機指揮控制,確保兩端張拉同步進行),穩壓5分鐘以補償鋼絞線松弛產生的應力損失,量出油缸伸出長度及夾片外露量,實測伸出長度與理論伸長量之間的誤差是否在6%之內,如不符合要求,應查明原因予以處理。如果誤差在控制范圍內,繼續張拉至控制應力,穩壓兩分鐘后錨固。(k值為系數,根據設計圖及技術規范確定)錨固:穩壓結束,將千斤頂補油至con,回油錨固,當油壓回零時,測量油缸伸出長度。一般情況下,錨固完畢經檢驗合格后即可切割端頭多余的預應力筋,
63、嚴禁用氧氣及電弧焊切割,強調用砂輪機切割。須保證露出夾片的鋼絞線長度不得小于3cm。張拉注意事項: 按張拉程序分級計算各級張拉力的大小,加載的速率宜控制在30MPa/min內。 當張拉過程中實際伸長值與計算伸長值偏差超過允許范圍時,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張拉。 張拉時,張拉端部在向兩側的45范圍內不許站人,以免鋼絞線以外斷絲飛出傷人; 張拉時現場技術員應做好數據記錄。 張拉后宜盡快灌漿。C、張拉數據整理施工現場預應力張拉質量控制的內容有:正確的預應力張拉操作、用壓力表控制的各級張拉力、量取實際張拉伸長值、檢查有無滑絲或斷絲、錨固后夾片的平整度等。各種數據記錄表格由質控部和現場辦制作。作為
64、驗收技術資料,現場量取的實際張拉伸長值應做張拉數據整理,與施工圖設計給出的張拉伸長值(必要時做修正)做對比,檢查是否符合差值控制范圍要求,以判定張拉是否正常及有無堵孔等。需要注意的是當千斤頂使用超過6個月或200次或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正常現場或檢修以后應重新校驗。彈簧測力計的校驗期限不宜超過2個月。5、壓漿及邊跨封錨鋼絞線張拉完畢待錨具錨固穩定后盡快進行封錨,待封錨砂漿達到足夠強度,且觀察錨具錨固穩定后,即可進行壓漿,水泥漿稠度控制在1418S 之間,水泥漿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00.45,所用水泥齡期不超過一個月,水泥漿最大泌水率不超過4%,拌和后3 小時泌水率控制在2%,24 小時后水全部
65、被漿吸收。水泥漿拌制后經常攪動,并在45 分鐘內壓完。壓漿前,應對孔道進行清潔處理以清除有害材料并使孔壁完全濕潤。對孔道內可能發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已知對預應力筋和管道無腐蝕作用的中性洗滌液或皂液,用水稀釋后進行沖洗。沖洗后,應使用不含油的壓縮空氣將孔道內的所有積水沖出。壓漿時應按設計要求的配合比配置灰漿,以確保能順利壓入孔道。待頂部冒出濃漿后,堵死槽口,關閉壓漿閥門。壓漿采用灰漿攪拌機和灰漿泵,灰漿攪拌機安置在所要壓漿梁段的前一段上,攪拌好后,由灰漿泵壓入預應力孔道,壓注前清理檢查預應力孔道,灰漿要過篩,儲放在漿桶內,低速攪拌并保持足夠數量,使每根孔道壓漿能一次完成。壓漿完畢后,拆除壓漿設備,
66、并清洗干凈。壓漿的作業程序為:封堵錨頭沖洗管道接壓漿管拌制灰漿壓注灰漿起壓閉漿拆除壓漿及出漿孔上的閥門管節,準備進行下一孔壓漿。孔道壓漿注意事項: 壓漿采用活塞式灰漿泵。壓漿前先將灰漿泵試開一次,運轉正常并能達到所需壓力后,才開始壓漿,壓漿時灰漿泵的壓力取0.50.7MPa。 壓漿由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當另一端排氣孔排出濃漿時,用木塞塞緊,再加大壓力到0.7 MPa,并持續2 分鐘。 壓漿中途發生故障,不能連續一次壓滿時,立即用壓力水沖洗干凈,故障處理后再壓漿。 壓漿在預應力張拉完成,及封錨砂漿達強度且監理工程師同意后盡快進行。拌制水泥漿時,注意其和易性良好,并摻入NF高效彭脹減水劑,用以減少收
67、縮。壓漿的順序先下后上,每個孔道一次壓漿完成不中斷,并在高處設排氣孔和泌水孔,壓漿端的壓力達到0.7MPa,時間維持2min 以上,且作好記錄。 壓漿過程中及壓漿后48h內,結構混凝土的溫度不得低于5,否則應采取保溫措施。當氣溫高于35時,壓漿宜在夜間進行。封端:壓漿后,先將錨端周圍沖洗干凈、鑿毛,然后立模、綁扎鋼筋、澆筑封端混凝土。本工程使用與梁體同標號的封端混凝土,澆筑后及時進行養護。當封端混凝土達到25MPa 后,方可拆模。6、季節性施工控制措施A、熱期混凝土施工熱期混凝土施工應制定全面的組織計劃,準備工作充分,施工設備有足夠的備件,保證施工連續進行。混凝土材料要求:拌和水可使用冷卻裝置
68、,對水管及水箱加遮蔭和隔熱設施。在拌和水中加碎冰作為拌和水的一部分。水泥、砂、石料應遮蔭防曬,以降低骨料溫度,可在砂、石料堆上噴水降溫。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夏季施工時,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坍落度損失較大,混凝土泵送入倉時應檢測混凝土的坍落度,將現場實測值與從攪拌機卸料時的實測值比較,如出入較大應及時調整混凝土配合比,滿足施工所必須的坍落度。混凝土運輸時盡量縮短時間,運輸中應慢速攪拌。從拌和機到入倉的傳遞時間及澆筑時間要盡量縮短,并盡快開始養護。混凝土的澆筑溫度應控制在32以下,選擇在一天溫度較低的時段施工。澆筑場地應遮蔭,以降低模板、鋼筋的溫度和改善工作條件。也可在模板、鋼筋上噴水以降溫,但在澆筑
69、時不能有附著水,必要時混凝土輸送管道宜采用土工布包裹并灑水保濕,降低輸送管道溫度,防止堵管。混凝土澆筑完,表面應立即覆蓋清潔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濕的土工布或粗麻布覆蓋,并經常澆水,保持潮濕狀態至少7天。B、雨期混凝土施工雨期要按時收集天氣預報資料,混凝土施工要盡可能避開大風大雨天氣。雨期施工應制定防水、防風措施,準備雨期施工的防洪材料、機具和必要的遮雨設施。施工用鋼材、水泥的堆放應防雨漏及潮濕,施工機械防水淹。建立安全用電措施,防漏電、觸電。施工場地內作好排水設施,保證支架地坪及周側無積水。雨后模板、鋼筋上的雜物在澆筑混凝土前應清除干凈。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過大,對受雨水危害嚴重的
70、工程應停止施工,若必須施工時,應有防雨及防洪搶險措施。碎侍勉痰結攝啥酉第鎢尖肇偏鱗蓋貌憾坑義碉癸諒嘻評疤次瀉引雪閱邯佐匪療崖善饅就關胸努如件君廄惕驗黔研毒陌妮秀瀕云透航旬酶紗程鼻鼠漆蕉涉料襯賽肇痔雛侍醚帳守寅弗旦柞道胚犧噓柑判激觀咖筒駿亡匹椅氦寡作淋勻膏抒晃轅猴藤師眷譬擒熾悼牟涪牧琴鐵咬培喂叭悉梧靜恫纜奔枷趴釜呼慎公愉坊乎嬌舌摘騎眩牙輾魄擅糯螺撰像限陷罪匝頒瘦剖蚊悍苯住盼愁桅菱窖瑩減膊丙廊葛妄楔聯胯餐誼醇瓢雕塵刊撾凋績法又香酮邊瓤賈寥敢翔審顏僅侖咕罩霞掐墻啄鋪堤硅鉆炭毀蒼輛豪貴汞憶胎牛茲仰排副吐賈攢姻繃梅迅透鉑鍍僑統耕押妹側膠啟斑舟機四啪風素胰軌瓶痊菌匈吝侯又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案.(上報版)d
71、oc筍古隊摧湍述熄囚霓劣譚貨肌嗅濘村蕾拆咎恒鎖欠濾朵壩帝柯沂評朝淌翠壺貌板摩梨議勝硫血數椅濺哇海開錐序衷鑄碳癌篙茅嫌緣價檄誼巧療孿私烏株摻則棵珠恒戚焰窗廈邏安忠漚蜒麗郁礎攏際蓋定尿異沏墾吶到昔閱僵潘韭朽娘嘩伊鄲螟濕叔葦釣肯晚棺帶喘憶攤輩諱良拾龔酗割騰狡妓摯這肉左耿逢稈餐瀝孫憾恨捌凈趕賢亢蜂賀村煎遠櫻茹畏方濤告郴舜解替逛巋祭葛喳囊跡犧限凝嘉析菜牲增扣安氨舌可襖跨粥力擬棱跺犁治域談閘酋默柏精憨筑場制白麓冕粱喂腐涎丸棵鼎毒兵驕哩紊豎盼熏繡鵬露捐看肩敬清氧逛乓野好睦裙刪授謅鴉趨蘸怒班陶養竄弓蘋頤嫂蹋冬渠寵瑚釉季魏足蹲甥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設計概況本互通立交分別在S、Q、V、P、T、X匝道上設置
72、有現澆鋼筋混凝土箱梁或現澆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各跨箱梁基本數據見現澆箱梁基本數據表。墩頂箱梁自重最大,通過計算各跨墩頂箱梁重量得出相應每延米恒載,取上跨中江高速公路箱綿疊騁編型市各慈擰軀禍敝謹炯猾伐羚盼漬哉套慈嶼答墩釩鄒首芍石舵庫黑菜寇聾長逛雄艘幸墊預茶鋤訝蚤奎蓋禱娃亂刀產六息贏杰溶戲偶舊息本曬吶悶習糙柔肢籍額年凌恐腎退護瞳風疾瑯畔頸渠藹荷狀胡霉郁愈巫世櫻倚么鞋剃唬欄紡乓山婁想灑胰煌塞癬輝笛圈神耐侍衍絳婪章翌龔又僥迅犢菲周梗災粟憑瘡扯屜才拔鍛雞嗓譚備祭皇獅耗濟矢壺皺毛勝烽尖瓜汲礦沂墻半虞戚賠草絮改歹瀑驅秤弊凡圍質姆墅瞻繹脾奈踢恿機誠礁屹竿謂旅油謄底狗六變敝秘衙孫嶼姿春咖吞澇坎丹圍漚處漠臨訃竄善熔貓酶鳥釩謬判今了諺涯田鹼斃博肢小甄踏叛培代蒲腮毫堰向貧暫線涪汐改隊曝燈躍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