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錄錄1 1、編制說明、編制說明 . .錯誤!未指定書簽。1.1 編制依據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1.2 編制原則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1.3 編制范圍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2 2、工程概況、工程概況.錯誤!未指定書簽。2.1 概述.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2.2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2.2.1 工程地質條件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2.2.2 水文地質條件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2.3 降水目的及方法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3 3、施工部署、施工
2、部署.錯誤!未指定書簽。3.1 施工目標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3.2 施工組織機構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3.3 施工準備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3.3.1 技術準備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3.3.2 現場準備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3.4 施工順序安排.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 4、降水施工技術方案、降水施工技術方案.錯誤!未指定書簽。4.1 施工降水方案概況.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2 基坑涌水量計算.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2.1 參數選擇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
3、。誤!未指定書簽。4.2.2 基坑涌水量計算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2.3 受降水漏斗影響高差計算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3 降水井計算.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3.1 單井理論出水量計算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3.2 水泵選擇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3.3 降水井數量計算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4 觀測井布置.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5 地面沉降.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6 其他降排水施工措施.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7 技術要求
4、.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8 主要施工方法.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8.1 工藝流程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8.2 施工方法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4.8.3 成孔過程中泥漿處理措施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5 5、施工進度計劃、施工進度計劃.錯誤!未指定書簽。6 6、資源配置計劃、資源配置計劃.錯誤!未指定書簽。6.1 勞動力配置計劃.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6.2 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計劃.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7 7、質量管理、質量管理.錯誤!未指定書簽。7.1 質量管理措施和管理體系
5、.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7.1.1 質量管理措施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7.1.2 質量管理體系 .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7.2 降水井質量保證措施.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7.3 防止降水對周圍建筑影響的保證措施.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8 8、安全管理、安全管理.錯誤!未指定書簽。8.1 防火安全措施.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8.2 施工用電安全措施.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8.3 施工機械安全措施.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9 9、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錯誤!未指定書簽
6、。9.1 管理目標.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9.2 保證措施.錯錯誤!未指定書簽。誤!未指定書簽。1010、附圖、附圖.錯誤!未指定書簽。降水井施工方案降水井施工方案1 1、編制說明、編制說明1.1 編制依據1、圍護結構施工圖2、 成都地鐵 7 號線工程初步勘察階段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院 2011.11)3、中國二院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管線資料的電子文件4、中國二院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形資料的電子文件5、主要采用的國家和地方規范:成都地區基坑安全技術規范 (51T5072-2011)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120-99)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 9
7、4-2008)成都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515026-2001)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 (111-98)1.2 編制原則1、 嚴格執行國家及成都市政府所制訂有關施工的法律、 法規和各項管理條例,并做到模范守法、文明施工。2、針對城市施工的特點,科學安排,合理組織,嚴格管理,精心施工,以減少對周圍環境及居民正常生活的影響。3、以切實有效的技術措施和先進工藝,控制地面沉降,確保建筑物及地下管線等不受損壞,維持正常使用功能。4、在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上,根據現場的實際施工條件,優化施工安排,細化施工工藝,指導施工。1.3 編制范圍中鐵二 局股 份有 限公 司成都 地鐵 7 號線 4 標項 目
8、部 三分 部沙 河鋪站13+675.3013+852.80 段主體結構及附屬結構降水井施工。2 2、工程概況、工程概況2.1 概述沙河鋪站為7號線工程的中間站,為地下二層三跨島式車站,站臺寬度為12m島式站臺。車站全長177.5m,標準段寬21.1m,頂板覆土厚度為2.84.5m,車站外包總高雙層段為15.21m、 三層段為18.41m, 車站建筑總面積約12300。 車站初期共設置3個出入口,1個戰時次要出入口,3個緊急疏散口。2組5個風亭, 風亭均為低風亭。車站起訖里程分別為13+675.300、 13+852.800, 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為13+770.000。 地面高程502.455
9、04.29m;車站中心里程處頂板覆土約3.0m,中心里程處底板底埋深約18.75m。主體結構采用明挖法施工,采用圍護樁結構人加內支撐的圍護結構體系,樁間擋土采用掛網噴射混凝土。基坑降水采用坑外管井降水。2.2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2.2.1 工程地質條件地質部分按照成都地鐵7號線車站初勘報告取用。表述如下:沙河鋪站為級階地。其工程涉及地層按照工程地質分層,從上至下分述于后:根據擬建車站本階段及工可階段鉆孔揭示, 場地范圍內上覆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Q4);其下為第四系上更新統冰水沉積、沖積成因(Q3)的黏土;下伏基巖為白堊系上統灌口組(K2g)泥巖。按分層依據,根據鉆探揭露,本車站按巖土層層序,
10、從上至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Q4)雜填土:褐灰、灰褐等雜色,成分較雜,多由碎石、粉質黏土、磚瓦碎塊等建筑垃圾組成,局部為較純的黏性土。廣布于車站地表,層厚2.311.0m。該層均一性差,多為欠壓密土,結構疏松,具強度較低、壓縮性高、荷重易變形等特點。2、第四系上更新統冰水沉積、沖積層(Q3)黏土:黃褐色、褐黃、灰黃等色,硬塑,局部可塑。質較純,偶夾卵石、礫石。 廣泛分布于表層人工雜填土之下, 層厚一般1.57.3m。 本層頂板標高為490.30499.40m。標貫實測擊數平均值15.6擊/30。根據室內試驗:天然密度 =1.882.073,天然含水量20.334.7%,天然孔隙
11、比0.6010.970,飽和度82.998.5%,液限36.256.7,塑限17.626.2%,塑性指數17.230.5,液性指數0.150.48,天然快剪指標:凝聚力31.4117.9, 內摩擦角 =6.622.1, 壓縮系數0.100.781, 壓縮模量2.1717.06,基床系數7.056.1。自由膨脹率23.055.0%。3、白堊系上統灌口組(K2g)泥巖頂板起伏不大,頂板標高490.23499.40m,本次勘察未揭穿,與上覆第四系土層呈不整合接觸。M7Z2009號孔揭示:26m以下局部見薄層石膏,厚1-3。全風化泥巖:紫紅、褐紅、肉紅色,呈土狀,原巖結構已破壞,偶夾少量碎石、角礫。該
12、層呈透鏡體狀分布于基巖頂部,厚度一般2.03.3m。強風化泥巖:紫紅、肉紅色,泥質結構,巖質軟。巖芯多呈碎塊狀,少量短柱狀。層位頂板標高490.02494.70m,層厚02.6m,局部尖滅。根據室內試驗:天然密度 =2.032.453,天然含水率12.325.7%,天然抗壓強度0.11510.0,天然飽和抗壓強度2.184.37, 飽和吸水率20.2880.11%, 膨脹力26393, 自由膨脹率15.045.0%。中等風化泥巖:褐紅、紫紅色,泥質結構,厚層狀構造。局部節理發育。巖芯多呈短柱狀、長柱狀,少量為碎塊狀。:5070%。本層本次勘探未揭穿,層頂標高489.03492.10m。 根據室
13、內試驗: 天然密度 =2.072.513, 天然含水率4.819.7%,天然抗壓強度0.8230.0,天然飽和抗壓強度1.4011.2,飽和吸水率5.9456.19%,膨脹力41151,自由膨脹率2.030.0%。2.2.2 水文地質條件1、地下水根據成都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及本車站地下水的賦存條件, 本車站地下水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賦存于黏土層之上的上層滯水,二是賦存于黏性土中的裂隙水,三是基巖裂隙水(基巖溶孔溶隙裂隙潛水)。2、上層滯水上層滯水呈透鏡體狀分布于地表,賦存于地表人工填筑土中,大氣降水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為其主要補給源。水量變化大,且不穩定,初見水位與靜止水位基本一致。由于其水量相
14、對小,對地下工程基本無影響。3、第四系松散土層的孔隙水本車站第四系松散土層孔隙水主要為黏性土中的裂隙水。 黏性土層的透水性及富水性均較弱,賦存少量孔隙水。2.3 降水目的及方法為保持基坑開挖時基底干燥,在土石方開挖期間利用降水井對基坑進行降水作業,確保土方挖運時基底干燥,滿足施工要求。本工程采用深井管井降水法。在圍護樁施工前,原則上沿車站基坑兩側布置兩排縱向降水井。3 3、施工部署、施工部署3.1 施工目標本工程采用深井管井進行施工降水,井孔為旋挖鉆成孔,孔徑600,降水井深24m。主體 23 口、附屬 18 口降水井,共計 41 口降水井;工期預計 30 天。3.2 施工組織機構本工程降水井
15、施工組織機構圖如下所示:岑剛(項目經理)鐘朝明(隊長)李建軍(總工)孫鵬(安全總監)車測宏量強(潘領躍工員)(李工膺程部宇長)(呂技露術員)(譚測軍量)(王 技棚 術員)()3.3 施工準備3.3.1 技術準備1、 工程部所有技術人員,根據提供的施工設計圖進行詳細認真審核, 然后對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在設計交底時讓設計院進行解答。2、 項目總工程師組織工程部的技術人員認真學習施工當中所涉及到的規范和規程。3、 根據施工圖設計,及時收集施工時采用的技術資料。4、 逐層做好技術交底工作,讓參與施工的所有人員必須明白設計意圖。3.3.2 現場準備降水井施工前,做好相應場地平整的工作以及所需機具
16、、材料、人員到位。3.4 施工順序安排主體結構:由于受錦繡大道交通疏解及管線遷改影響,車站降水井分為兩次進行施工,具體施工方法大致為:先施工能施工部分降水井,待管線改遷完成后施工錦繡大道及管線影響的降水井。附屬結構:對各個附屬結構圍護樁施工時分別施工。4 4、降水施工技術方案、降水施工技術方案4.1 施工降水方案概況本工程設計采用深井管井進行施工降水,井孔為旋挖鉆成孔,孔徑600,降水井深 24m。井管由多節鋼筋混凝土管組成,內徑300,外徑 360,每節長度 3m。每口井上部 4 節井壁管,下部 3 節濾水管和 1 節沉砂管,管高出地面 200;濾水段由 300 滿布濾水孔的鋼筋砼管, 以及
17、其外包的鐵絲網、 密網和疏網濾砂透水層組成 (詳見下圖管井大樣圖)。井管吊放好后沿井管周圍均勻投放濾料,濾料為直徑810的碎石,濾料填至井口下 1m 左右時用粘性土填實夯平。圖 4-1降水井管大樣圖4.2 基坑涌水量計算4.2.1 參數選擇本車站地層在垂直剖面上,自上而下為人工填土、黏土層,局部為透鏡狀分布的粉土、黏土夾卵石、卵石土,其下為泥巖的全、強、中等風化層。根據本站的水文地質條件,表層雜填土中存在上層滯水,但水量變化大;站區分布的黏土層為含水層,富水性較差,相互間水力聯系較差;下伏基巖泥巖形成風化帶含水層,地下水富集規律性較差,在一定條件下,局部地方可形成含水塊段。故本站基坑開挖的涌水
18、量主要為泥巖的強風化層及中等風化層的涌水量。基坑長 177.5m,寬 21.1m。10,簡化為圓形基坑進行計算。車站底板位于泥巖的中等風化層中。4.2.2 基坑涌水量計算根據基坑工程手冊的規定,群井按大井簡化時,采用潛水公式計算基坑涌水量:(2H0 S)SQ 1.336kR r0log()r0Q基坑涌水量 (m3);k含水層滲透系數(),取 1;H0潛水含水層厚度 (m),取 30m;S基坑地下水位的設計降深 (m),取 19m;R降水影響半徑 (m),R 2S H0K;r0基坑等效半徑( m) ;可按r0A/計算;A基坑面積( m2) ;經計算,Q 正=1256.7m3 。考慮到季節性、突發
19、性暴雨、強降雨等引起的地下水位急劇升高, 基坑最大涌水量計算采用涌水量計算的 2 倍:Q 最大=221586.5=2513.4 (m3)4.2.3 受降水漏斗影響高差計算本工程降水井形成井點系統,考慮群井效應的有利影響(各個單井水位降落漏斗彼此發生干擾,產生群井效應,單井涌水量比計算的要小,但總的水位降低值大于單井抽水時的水位降低值),將兩個降水井之間的中心點處視為水位最高點, 計算受降水漏斗影響的降水高差。由于降水漏斗的降落曲線以降水井為中心向外擴散,與降水井對比處于等半徑位置時降落曲線高程一致,車站降水井間距最大為20m,保守計算時降水井間距取10m 進行計算。根據上述計算,影響半徑(水位
20、降落漏斗曲線穩定時的影響半徑)R影響半徑,R 2S kH 2 24 1.0 30 262.91m,設計降深 24m,水位最高處為離降水井間距10m 的位置,即 10m,求 y。由于影響半徑遠大于設計降深,可將降落曲線視為直線,計算得出:1030/262.91=1.1m 。-4.00m24m4.0m8.5m12.5m1.00m圖 4-2降水漏斗示意圖即 降 水 時 的 水 位 最 高 處 比 降 水 井 處 水 位 高 1.00m , 要 求 降 水 深 度 24+1.14=25.1m 。 實際布設降水井深度為 24m, 不滿足, 按 25.5m 設置(設計加長 1.5m)。4.3 降水井計算4
21、.3.1 單井理論出水量計算3q(m /d)按下述管井經驗公式計算:單井的出水量q 120rsl3k;rsr過濾器半徑( m) ,本工程管井管直徑 0.3m,s0.15;l過濾器進水部分長度( m) ,考慮進水長度為 5.0m;q 120 3.14 0.15 5.0 31.2 299m3/d;4.3.2 水泵選擇根據基坑涌水量、單井出水量的計算結果及設計降深,選用40-32 型潛水泵。3水泵流量40m /h,揚程 32m,電機功率 5.5,日抽水量為 4024960m3。抽水過程中,每井一臺水泵,帶吸水鑄鐵管或膠管,配上一個控制井內水位的自動開關,在井口安裝 75 閥門以便調節流量的大小,閥門
22、用夾板固定,井點系統并預留68 臺水泵備用。4.3.3 降水井數量計算n 1.1Qq;計算公式為:Q基坑總涌水量;q單井出水量,由于水泵出水量高于管井理論出水量, 以單井理論出水量為準計算,取 q565m;n 1.1 2513.7 5。565依據以上計算,車站主體至少應設置5 口降水井。但考慮群井效應及降水漏斗影響,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和成都地區降水施工經驗以及泥巖滲透系數小的特點,深基坑降水井間距一般不超過20m,綜合本工程特點及現場、周邊環境條件,車站主體結構實際設置 20 口,附屬結構布置 13 口,原則上降水井沿基坑兩側對稱布置(見附圖降水井平面布置圖) ;基坑兩端在超出至少 3m
23、 位置布設降水井,使整個降水井系統形成封閉,滿足降水要求。潛水泵通過排水管將水直接排在沉砂池中,水經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4.4 觀測井布置為確保降水施工的順利進行,設置觀測井對降水效果進行觀測,確定實際的土層滲透系數。根據本車站站位特點、 施工圍蔽以及地下水流向情況: 1)車站小里程部分為降水水位較高的區段; 2)觀測井設置需要有足夠的場地(最后觀測孔與主井間距30m) ;3)觀測井需要與地下水流向平行或垂直線上布置,本站地水位為西高東低,即地下水流向為自西至東。綜合以上因素,以7#降水井為主井設置觀測井,根據相關技術規范要求及成都地區經驗,取砂卵石層土中觀測井與主井的間距,共設置兩個觀測
24、井,第一孔與6#降水井的間距為 10m,第二孔與第一孔的間距為25m,最后觀測孔與主井間距為 35m,滿足要求。觀測井直徑為 75,相關施工方法與降水井類似。4.5 地面沉降場地地下水主要是泥巖裂隙水,所以降水后含水層產生的沉降不是很大,按經驗地面最終沉降量為2-4。降水過程應保持連續降水,并且加強觀測監控,依照反饋數據及時調整降水措施。4.6 其他降排水施工措施沿主體結構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將地表水引入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網,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基坑土方開挖過程中,當由于下雨等原因造成基坑表面積水時,應加大降水力度,確保滿足挖孔樁及基坑開挖要求,并在基坑內采用挖排水溝、集水井的方法集水,然
25、后用水泵將水抽出。4.7 技術要求基坑工程施工降水的要求很高,如果不把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底以下是無法保證安全和正常施工的,控制不當會造成基底土體隆起、圍護結構整體傾覆及地面沉陷等嚴重后果。施工降水必須要滿足建筑工程基坑技術規范和地下地鐵工程有關規范要求。1、降水應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0.5m。 停止降水時,必須驗算涌水量和結構的抗浮穩定性。當不能滿足要求時,不得停泵;應在基坑回填土至原水位以上時方可停泵;2、濾水段鋼筋混凝土井管空隙率不應小于20, 濾料投放量不得小于計算量的95;3、降水觀測孔沿基坑中心向兩側垂直成排布設, 并宜延長至基坑外 2-3 倍降深長度,臨近地表水、地下給排水管道附
26、近的滲漏水層和臨近建筑物應增加觀測點;4、抽水實施三班制,每班均需對各口降水井的流量和水位進行觀測,及時反饋數據以便指導施工。觀測水位時,應在降水前觀測初始水位高程,以后定期觀測,雨季增加觀測密度。降水抽出的地下水含砂量應符合規定,發現含砂量過大或水質混濁應分析原因及時處理。5、雨季施工時,地面水不得滲漏和流入基坑,遇大雨或暴雨時,必須及時將基坑內積水排除,并配備排污泵,隨時啟用。4.8 主要施工方法4.8.1 工藝流程在場地提供工作面后馬上準備施工人員、機械設備、材料進場進行施工,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定位探管鉆機對中成孔井管安裝填充濾料洗井試抽正式抽降水(水位、含砂量觀測)停泵拔管4.8.2
27、施工方法1、定位探管1) 井位施放時詳細調查核實場區地下管線分布情況, 當無法確定時可采用人工開孔的方法,當確認地下無各種管線后方可施工;2) 為避開各種障礙物,降水井間距可作局部調整,但間距最大不應超過130%設計井間距;3) 基槽土方開挖前,降水井的布設應已形成封閉或超前2 倍基槽寬度。2、鉆機對中將旋挖鉆機移動至井位附近,核對井位,將鉆頭中心對準管井中心點,調節鉆機垂直度,井身要做到一下要求:1) 井徑誤差 20;2) 垂直度誤差 1%;3) 井深應滿足井結構圖中文字說明部分的要求。3、成孔先用人工埋設護壁管,護壁管裝好后開始鉆進成孔,鉆孔采用泥漿護壁,施工時保持孔內泥漿高度,防止塌孔,
28、孔深達到設計深度后終孔,鉆進中應取土樣并做好記錄。4、井管安裝井孔深度經驗收合格后,用抽渣筒清孔,清孔后采用汽車吊吊裝井管。各節井管之間應同心并焊接嚴密,吊裝時調整好井管中心位置與垂直度,井點管就位固定后,管上口設臨時封閉。5、填充濾料井管吊放好后沿井管周圍均勻投放濾料,濾料為810 碎石,濾料填至井口下1m 左右時用粘性土填實夯平。濾料投放前應清孔稀釋泥漿。當投放濾料管口有泥漿水冒出或向管內灌水能很快下滲時為滲水性能合格;6、洗井采用空壓機、活塞聯合洗井,在空壓機洗凈之后再采用活塞洗井。重復以上洗井過程,直至滿足出水含砂率小于1/20000,以保證抽水設備正常運轉及不致使泥砂帶出會引起地層下
29、沉。1) 洗井要求達到“水清砂凈”;2) 下管、填充填料完成后應立即進行洗井,成井洗井間隔時間不能超過8 小時;3) 采用隔離塞分段洗井,如果泥漿中含泥砂量較大,可先進行撈渣,再進行洗井;4) 當常規洗井效果不好時,可加洗井劑浸泡后再洗井。7、試抽管井運行前進行試抽,檢查抽水是否正常,有無淤塞現象,如情況異常,應進行檢修。8、正式抽降水試抽正常后進行正式降水,基坑開挖至地下水位標高前的超前抽水時間不少于14 天,水位沒達到設計深度以前,每天觀測三次水位,水位達到設計深度后,每天觀測一次水位。觀測時記錄水位、流量、含砂量,抽水過程中還應經常對抽水機械的電動機、傳動軸、電流及電壓等進行檢查。為防止
30、因降水帶出地層細顆粒物質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須保證:粗砂含量1/5 萬;中、細砂含量 1/2 萬。9、停泵拔管管井降水完畢后,可用起重設備將管井管口套緊徐徐拔出,濾水管拔出后可洗凈再用,所留孔洞應用砂礫填實,上部500 用粘性土填充夯實。4.8.3 成孔過程中泥漿處理措施為了避免在降水井成孔施工過程中泥漿滲漏,給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對市民帶來不便。特制定以下泥漿處理措施:1、在每口鑿井機工作范圍內安裝鐵皮專用泥漿池, 如受場地限制無法安裝鐵皮泥漿池時,可采用磚砌式泥漿池。2、在安裝鐵皮泥漿池時,池底四周必須采用膨脹螺絲固定,以防止泥漿池受側壓力的影響造成泥漿泄露。3、在鑿井過程中,工人
31、必須隨時觀察泥漿池的穩定性以及泥漿液面標高,泥漿面必須低于泥漿池上口 30。4、在洗井過程中,必須采用泥漿泵及泥漿管將泥漿排放到挖好的沉淀池內,經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嚴禁將泥漿直接排放到市政污水、雨水管道內。5、每口井施工結束后,必須及時清理好施工現場,做好文明施工工作。5 5、施工進度計劃、施工進度計劃根據前期施工準備工作情況,預計2013 年 6 月 15 日開始進行降水井施工,于8 月 13 日完工,總工期 60 天。其中施工準備 1 天,測量放線 1 天,降水井成孔放管 58 天。施工進度安排詳見施工進度橫道圖(圖5-1) 。工作內容6.15施工準備測量放線降水井施工降排水6.166.
32、176.18工作時間(天)8.108.118.128.13圖 5-1降水井施工進度橫道圖6 6、資源配置計劃、資源配置計劃6.1 勞動力配置計劃施工降水直接影響后續工序施工,必須盡快完成,工期緊,為確保高質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在施工期間所有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確保其適合本工作崗位的要求。根據綜合考濾工程的特點和施工場地條件的限制,確定降水井施工的勞動力力數量。詳見表 6-1:降水井主要工種勞動力用量表表 6-1序號123456合計工種管理人員成孔技工機修工電工、焊工起重工普通工人數4102441535注:以上人員作為參考,必要時根據施工情況增減人員,在施工中盡量利用多技人員。6.2 主要機械設
33、備配置計劃機械設備配置:按照此方案進行機械設備的選型配備,同時考慮了特殊情況下的應急設備、備用設備,以確保施工工期和工程質量,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確保上投入機械設備的性能完好,設備數量充足,保證工程的正常施工。主要機械設備計劃表。詳見表 6-2:擬投入本工程工程的主要機械表表 6-2額定功率()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或容量(m3)噸位12345678旋挖鉆機潛水泵切割機電焊機潛水泵開關箱水準儀全站儀汽車吊626D40-32J36-400A400222徠卡 03228T555.52.511數量(臺)1802260211用途備注7 7、質量管理、質量管理7.1 質量管理措施和管理體系7.1.1 質量
34、管理措施1、實施方案審核交底,通過確保方案的實施保證工程施工質量。2、嚴把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出廠質量和進場質量關。3、確保工程資料與工程進度同步。7.1.2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由總工程師策劃、組織實施,生產副經理中間控制,專業工長、質檢員檢查監督的管理系統,形成項目經理部和專業施工作業班組的質量管理網絡。項目質量管理組織機構見圖4-1:中鐵二局地鐵 7 號線4 標三分部部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工程技術部安全質量部環境保護部計劃合約部財務會計部物質機電部綜合辦公室降水施工作業隊圖 4-1項目質量管理組織機構7.2 降水井質量保證措施1、成孔時精心施工,杜絕塌孔事
35、故發生,防止因塌孔而危及周圍建筑物安全;成孔保證孔徑上下一致,圓順垂直,防止井孔縮徑、傾斜;2、各節井管焊接時上下管應對準,保證上下同心、焊接嚴密,不透水、不漏氣;降水設備的管道、部件和附件等,在組裝前必須經過檢查和清洗,濾管在運輸、裝卸和堆放時應防止損壞濾網;3、洗井采用空壓機、活塞聯合洗井,每口井活塞洗井不少于兩次,每次提拉活塞時間不少于2 小時,空壓機洗井不少于2 個臺班,達到正常出水時含砂率小于0.05 ;4、抽水前統一測一次各井靜止水位,抽水開始后,水位未達到設計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觀測三次水位(根據觀測數據繪制水位降深值S 與時間 t 過程曲線圖分析水位下降趨勢,預計降水深度要求所需
36、時間) 。達到以后觀測一次;5、控制單井出水量及抽水強度,減少降水影響范圍;6、根據水位、水量觀測記錄,查明降水過程中的不正常狀況及其產生的原因,及時提出調整補充措施,確保達到要求的降水深度;7、抽水設備定期保養,降水期間不得隨意停抽;降水井點系統設雙電源供電,除采用市政電力外,配備發電機組,市政停電時采用發電機組供電;8、注意保護井口,防止雜物掉入井內,經常檢查排水溝沉淀池,嚴禁滲漏;9、更換水泵時測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裝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7.3 防止降水對周圍建筑影響的保證措施為防止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造成地表土體及建筑物基礎土體的沉陷,而導致道路、建構筑物的下沉開裂,降水過程中采取如下措施
37、:1、加強對周邊地表及建筑物的沉降觀測,落實測量人員定點觀測,并且及時取得數據,以保障施工安全。2、降水時注意控制降水速度和抽水量,避免降水過快對基坑及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圍護挖孔樁施工時,應根據樁孔的成孔速度進行降水,保證挖孔樁的開挖安全。3、一旦發現水位觀測孔中的水位、水量變化異常或局部區域出現超降現象,則應馬上分析情況,查明原因,停止降水。并采取相應解決措施,必要時進行地下水回灌,回灌采用機械加壓灌注法。4、回灌井點的布設與施工a) 回灌井點沿降水井外圍均勻等距布置, 與降水井間距大于 6m, 井深進入穩定降水曲面下 1m,井數根據現場試驗確定。其成井工藝、埋設方法可參考降水井點施工的
38、工藝和方法。b) 回灌水量應根據地下水位的變化及時調節,盡可能保持抽灌平衡,回灌注水壓力應大于 0.5 個大氣壓。c) 回灌水采用清水,以保持回灌量(也可用排出的地下水),發生堵塞時及時進行井點沖洗。8 8、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管理上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作為方針和指導思想,貫徹在工程施工的整個過程。認真貫徹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安全生產的檢查,做到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標準化。為此,項目經理部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分級負責安全保證體系,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組織落實,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施工生產的安全。項目經理部設專職安全工程師,作業隊設專職安全員。施工作業隊隊長認真貫徹
39、項目經理部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章程,參與制定安全措施,負責正確指導作業隊按照施工規范、安全操作規程、技術交底等要求進行施工生產,嚴禁違章指揮。及時糾正工人忽視安全生產的思想,隨時制止工人違章作業。組織作業隊正確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隨時檢查作業環境安全情況和施工機具、作業通道、安全防護設施等完好情況。8.1 防火安全措施1、易燃易爆材料集中堆放,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并由安全員落實到位。2、實行動火申報制度,嚴格控制火源、電源及明火使用。3、易燃易爆物必須按規定放置,妥善保管。4、嚴禁在工地利用明火取暖;嚴禁在施工現場和材料加工場地吸煙。8.2 施工用電安全措施1、現場臨時用電線路的安裝、維
40、修、拆除應由取得特殊工種上崗證的專職電工進行操作。2、所有電線路采用“三相五線制” ,機電設備必須按“一機一閘一漏電”設保護裝置。場內禁止使用裸體導線,架設的電力線路應符合有關規定要求。3、變壓器設置圍欄,設門加鎖,專人管理,懸掛警示牌,變壓器必須設接地保護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4、室內配電柜、配電箱前設絕緣墊,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各類電器開關箱和電器設備,按規定設接地或接零保護裝置,禁止電源開關箱內存放工具、雜物,并加鎖。5、檢修電器設備時必須停電作業,電源箱或開關握柄上應掛有警示牌或派人看管,嚴禁帶電作業。6、安放潛水泵時,電纜等應絕緣可靠,并設保護開關控制。8.3 施工機械安全措施
41、1、車輛駕駛員和各類機械操作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對駕駛員、機械操作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2、嚴禁酒后駕駛車輛和操作機械,車輛嚴禁超載、超高、超速駕駛,禁止使用帶病的車輛、機械和超負荷運轉。3、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應集中停放, 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檢修、 保養。4、指揮機械作業的指揮人員,指揮信號必須準確,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嚴禁蠻干作業。5、起重作業應嚴格執行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33-2001)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和要求。6、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必須定期進行保養,發現問題及時更換,在運行中禁止工作人員跨越鋼絲繩,用鋼絲繩起吊、拖拉重物時,現場人員應遠
42、離鋼絲繩。7、設專人對機械設備、各種車輛定期檢查、維修和保養,對查出的隱患要及時進行處理,并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發生機械傷害事故。9 9、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9.1 管理目標認真貫徹執行建設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及公司關于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項規定,使施工現場保持干凈、整潔,成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我們將重點控制水污染、噪聲污染、泥漿污染等,實現施工與環境和諧,確保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并最大限度滿足環境美化要求。9.2 保證措施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由專職管理人員和各作業組負責人組成的施工管理組織機構,根據施工進度和施工特點,分工序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加強施工管理,層層
43、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對施工全過程跟蹤監督、檢查、監控、量測,及時了解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完善對周邊環境的保護。2、施工現場按合同文件有關要求設置“五牌一圖” (工程概況牌、組織網絡牌、安全紀律牌、防火須知、牌、文明施工管理牌和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 ,并按規定內容標明各項目內容。3、對施工區域實行封閉式管理,施工區的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出碴及出入料口等場地設置圍蔽;以減小噪音、粉塵、棄碴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4、成孔作業時,保持土壤濕度,防止揚塵對大氣產生污染;工地內存放的土石方、砂石材料、建筑垃圾集中堆放,采取灑水或遮蓋等措施,防止揚塵。5、施工現場設泥漿、廢水沉淀池,防止水污染及環境污染。
44、6、對鉆機必要時增設隔、擋噪聲的板、棚等裝置;合理安排施工作業、避開噪聲敏感時段,盡量在環境噪聲背景較高的白天進行高噪聲、高振動的施工作業。禁止施工人員在附近醫院范圍、教學區、居民區等生活區域及夜間施工時高聲喧嘩。盡量避免中午和夜間進行產生噪音的施工作業(中午12 時至下午 2 時,晚上 11 時至第二天早上 7 時) 。7、運輸車輛裝載不宜過滿,對易產生揚塵的車輛用蓬布蓋住,在施工現場出入口設置洗車槽,配備高壓水槍,車輛經過沖洗后方可出施工區域;對工地周圍的道路要求專人清掃,及時清除撒落的塵土、砂石等物體。8、考濾降水對周邊綠化樹木的影響,降水前同綠化所屬單位溝通,對降水影響半徑內的樹木進行保護。1010、附圖、附圖(1)降水井平面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