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新型城鎮化建設蚌埠產城一體化(中小企業產業園)工程型鋼卸料平臺(北區)施工安全專項方案中國十七冶集團安徽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小企業產業園)工程項目經理部二零一七年三月十日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1第二章 編制依據2第三章 施工計劃3第四章 施工工藝技術4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3第六章 勞動力計劃23第七章 計算書及相關圖紙24【計算書】24第一章 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蚌埠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小企業產業園,位于蚌埠市高新區姜橋路南側,山香路東側,中環線北側。 中試線A、中試線B、辦公樓、員工食堂、倒班宿舍A、倒班宿舍B,建筑面積為120388,中試線A、辦公樓建筑高度為85
2、.2米,地上20層,地下1層,倒班宿舍A、倒班宿舍B建筑高度為70.2米,地上16層,地下1層,防火設計的建筑分類為一類,其耐火等級為地上一級,地下一級,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構件的類別為2類,防震設防烈度為7度;各責任主體名稱建設單位蚌埠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單位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監理單位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勘察單位蚌埠市勘測設計研究院質檢單位蚌埠市質監站2、施工要求2.1 卸料平臺的設計力求做到結構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2.2 確保卸料平臺在使用周期內安全、穩定、牢靠。2.3 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維修。2.
3、4 卸料平臺在搭設及拆除過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進度要求。操作人員需取得特殊作業人員資格上崗證。3、技術保證條件3.1 卸料平臺的搭設和拆除需嚴格執行該專項施工方案第二章 編制依據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3、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5、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66、鋼管腳手扣件標準GB15831-2006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8、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文)9、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
4、例國務院令第393號10、本工程設計圖紙11、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2、十七冶安全管理制度、企業施工技術標準等13、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文件等第三章 施工計劃1、施工工期計劃: 按照總施工組織設計計劃,滿足施工工期進度。2、材料計劃:序 號名 稱規 格單 位數 量進場時間1卸料平臺(長*寬)4*1.8m件2(單棟樓)第三層內支模架拆除前兩天進場2鋼絲繩16mm8m根2同上8m根23鋼板5mm6*2mm張8同上4安全網1.8*6m4同上3、設備計劃序號機械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數量1塔機12電焊機BX3-500-21第四章 施工工藝技術1、工藝流程 型鋼懸挑卸料平臺工藝流
5、程: U型錨環預埋地面卸料平臺加工制作預設平臺固定設施吊裝卸料平臺至設計位置固定卸料平臺主楞固定鋼絲繩等構件驗收投入使用2、技術參數【型鋼懸挑卸料平臺】卸料平臺名稱卸料平臺卸料平臺類型類型一:主梁垂直建筑外墻平臺長度A(m)4平臺寬度B(m)1.8卸料平臺與主體結構連接方式U形鋼筋考慮主梁內錨長度是主梁建筑物內錨長度Lm(mm)2800主梁外錨固點到建筑物邊緣的距離c(mm)150主梁間距L1(m)1.8次梁間距s(m)0.6次梁外伸長度m(m)0內側次梁離墻水平距離a(m)1.25外側鋼絲繩離墻水平距離a1(m)3.6外側鋼絲繩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1(m)4內側鋼絲繩離墻水平距離a2(m)
6、3內側鋼絲繩上部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2(m)4計算內側鋼絲繩否鋼絲繩夾個數33、施工方法3.1卸料平臺的布置卸料平臺做成獨立成體系,不與外腳手架連接。3.1.2拉環、吊環一定要采用圓鋼制作,不允許用螺紋鋼筋。3.1.3 梁板內的受拉錨環,必須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方可受力使用。3.2 卸料平臺加工制作3.2.1平臺的規格為4m1.8m(長寬),懸挑長度為4m,自重0.8t。主梁采用18#槽鋼,次梁采用18#槽鋼與主梁焊接,防護欄用483鋼管。平臺上要設顯著的限定荷載標識牌,本工程卸料平臺限重1t。平臺刷兩遍防銹底漆、防護欄刷紅白相間的油漆標識。平臺每側設兩根637、16鋼絲繩,采用
7、繩夾連接法連接:將鋼絲繩的末端使用鋼絲繩夾擰緊,鋼絲繩卡具不少于 3 個,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長頭一邊,繩夾應按規定扭矩擰緊,并預留安全彎,以防鋼絲繩竄動或卡子失效,如下圖所示。 鋼絲繩繩夾連接法示意圖3.2.平臺底面滿鋪5mm厚的沖壓鋼腳手板,鋼板與主次梁焊接固定好,與外架之間的間隙也應封閉良好。3.2.3吊環采用20圓鋼與卸料平臺的主梁18#槽鋼焊接,焊接應進行雙面焊,焊縫厚度8mm,焊接長度為120mm,其圖示如下: 構件施焊前,要先清除型鋼接觸面的鐵銹、油垢等贓物。所有焊條使用前不得受潮,焊芯上不得有銹痕。接觸面要滿焊,焊縫金屬表面的焊波要均勻,不得有裂紋、未熔合、夾渣、焊瘤、咬邊、燒穿
8、、弧坑和針狀氣孔等缺陷,焊接區不得有飛濺物。3.3 卸料平臺的預埋件設置3.3.1鋼絲繩拉結埋件設置:在上一層平臺梁中設置四個地錨,錨固環使用的鋼筋規格為20,加工成U型,錨入砼板中的圓鋼長度為35d,與梁內鋼筋可靠綁扎。 3.3.2主梁尾端埋件設置:主梁尾端的錨固要求,選用16鋼筋作成U型錨環,錨入砼板中120mm(樓板實際厚度),穿入板下層鋼筋下牢固綁扎。用角鋼壓住槽鋼,防止槽鋼晃動。3.4 卸料平臺制作完畢后,由項目部的安全員、質量檢查員、技術員檢查驗收,其步驟如下:3.4.1 首先應檢查各個焊點的焊縫質量、特別是四個吊環的焊縫質量,嚴格按照卸料平臺加工制作的要求查看。3.4.2 焊縫質
9、量驗收合格后,先用鋼絲繩掛在四角的吊環上,用塔機緩緩吊起,距地面500mm 高度處停止,仔細查看角點處吊環焊縫有無變形,如存在變形要返修措施重新施焊。在卸料平臺每次周轉之前,也要按上述方式檢查吊環及其焊縫有無變形,以防止存在損傷變形和疲勞變形。3.4.3 仿照卸料平臺正式吊裝后的模式,平臺上加1.2t的荷載,按照設計角度斜拉鋼絲繩,檢驗吊環與平臺是否滿足受力要求。3.5 卸料平臺經過上述驗收合格后方可吊裝,采用塔機吊運、人工配合的安裝的方式。吊裝時,先掛好四角的吊鉤,傳發初次信號,但只能稍稍提升平臺,待放松斜拉鋼絲繩,方可正式吊裝。吊鉤的四牽引繩應等長,保證平臺在起吊過程中平穩。吊裝至預定位置
10、后,先將平臺槽鋼與預埋件固定后,再將鋼絲繩固定,緊固鋼絲繩卡子,完畢后方可放松塔機吊鉤。卸料平臺安裝完畢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要求提升一次驗收一次。4、卸料平臺安裝注意事項4.1工人在架上進行搭設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和佩掛安全帶。不得單人進行裝設較重桿配件和其它易發生失衡、脫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業。4.2在搭設中不得隨意改變卸料平臺構架設計、減少桿配件設置和對立桿縱距作100mm的構架尺寸放大。確有實際情況,需要對構架作調整和改變時,應提交技術主管人員解決。4.3懸挑卸料平臺不得與外腳手架的架體直接或者間接連接。外架與懸挑卸料平臺相互重疊的區域,其安全網必須封閉好,不得存在漏洞。其效果圖
11、如下:4.4 主梁懸挑型鋼應使用通長型鋼,盡量不使用搭接,如搭接必須按照焊接工藝要求焊牢。4.5懸挑接料平臺三面護欄設雙欄桿,并用木模板封閉。4.6 鋼絲繩使用時的注意事項:4.6.1 上部鋼絲繩夾應按圖4.6.1 所示方法把夾座扣在鋼絲繩的工作段上,U形螺栓扣在鋼絲繩的尾段上,鋼絲繩夾不得在鋼絲繩上交替布置。圖4.6.1 鋼絲繩夾的正確布置方法4.6.2 每一連接處所需鋼絲繩夾的最少數量如表4.6.2 所示。鋼絲繩夾使用數量和間距 表4.6.2 繩夾公稱尺寸(mm)(鋼絲繩公稱直徑d)181927283738444560數量(組)34567間距68倍鋼絲繩直徑4.6.3 繩夾正確布置時,固定
12、處的強度至少為鋼絲繩自身強度的80%,繩夾在實際使用中受載1、2次后螺母要進一步擰緊。4.6.4 離套環最近處的繩夾應盡可能地緊靠套環,緊固繩夾時要考慮每個繩夾的合理受力,離套環最遠處的繩夾不得首先單獨緊固。4.6.5 為了便于檢查接頭,下部鋼絲繩頭可在最后一個夾頭后面約500mm處再安一個夾頭,并將繩頭放出一個“安全彎”(圖)。當接頭的鋼絲繩發生滑動時,“安全彎”即被拉直,這時就應立即采取措施。圖 安裝鋼絲繩夾放“安全彎”方法4.7 在安裝過程中,還應設置水平斜撐以及300mm的擋腳板。4.8 在吊裝過程中,要考慮平臺自重和塔吊的吊裝能力,塔吊的吊裝參數如下:(QTZ80(5610)塔式起重
13、機的技術性能表)5、卸料平臺的使用卸料平臺的使用應遵守以下規定:5.1 卸料平臺上的施工荷載(人員、材料重量)不得超過設計的規定值或施工設計值;材料堆放荷載(作業層上人員、器具、材料的重量)的標準值,每個卸料平臺限重10KN,(本工程按2kN/進行驗算); 5.2 卸料平臺上人操作時不得超過2人以上,施工活動荷載按2kN/。5.3 在卸料平臺面上設置的材料應碼放整齊穩固,不影響施工操作和人員通行。 5.4 作業人員在卸料平臺上的最大堆放高度不得超過卸料平臺的防護欄高度。 5.5工人在卸料平臺上作業中,應注意自我安全保護和他人的安全,避免發生碰撞、閃失和落物。嚴禁在架上戲鬧和坐在欄桿上等不安全處
14、休息。 5.6 每班工人上卸料平臺作業時,應先行檢查有無影響安全作業的問題存在,在排除和解決后方許開始作業。在作業中發現在不安全的情況和跡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檢查,解決以后才能恢復正常作業;發現有異常和危險情況時,應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員撤離。6、卸料平臺的拆除、移動6.1卸料平臺的拆除、移動作業應按確定的程序進行,在拆除、移動過程中,應作好配合、協調動作,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性的作業。6.2拆除防護欄桿:先拆除防護欄桿,并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順序進行拆除,拆除下來的鋼管及構件必須及時搬離卸料平臺。6.3拆卸平臺底板:平臺底板拆卸用搭吊配合進行,防護欄桿拆除后,在平臺上的四個吊環穿
15、入鋼絲繩,鋼絲繩上端掛在塔吊吊勾上,緩緩升起塔吊,使吊勾上的鋼絲繩受力后,在塔吊吊勾上的鋼絲繩上完全受力后,將平臺拉吊鋼絲繩的上端(掛在上層邊梁的吊環上)拆除下來。最后將在樓層與主梁錨固焊接的兩個錨固鐵筋與主梁分割開。卸料平臺與建筑完全分離后,將塔吊小車緩緩向處移動,在卸料平臺移動至距外腳手架約2米的水平位置后,將卸料平臺移至上一層使用或吊下地面備用。在移上上一層安裝使用時按上述施工方法進行安裝。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1、組織保障1.1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1.1組織保障(1)項目部安全組織體系及項目安全管理職責1)項目部安全組織體系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曹宗國常務經理:張啟寶常務
16、經理:項目副總工:周緒林項目總工:姚玉明生產經理:劉菲質量安全部:張玉平工程技術部:厙龍斌辦公室:劉葉寶經營部:褚祥祥材料部:黃再明馬鞍山佳恒腳手架安裝有限公司各作業人員 2) 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職責(a)項目經理職責貫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所在項目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管理體系并確保其運行有效,是項目安全第一責任人;根據項目的特點,制定安全管理目標。組織項目資源配備、費用投入、過程監控檢查、安全措施落實、安全績效評價等;正確處理安全與施工的關系,認真組織整改項目安全不符合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組織制定項目應急救援預案,并組織演練;發生事故,及時搶救,上報有關部門,協助調查組做
17、好事故調查處理;根據住建部(建質2011111號)文件規定,堅持在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帶班,并填寫項目負責人帶班檢查記錄。(b)項目副經理職責協助項目經理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對項目安全管理負具體領導責任;根據項目安全計劃,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術措施,督促落實;對現場防護設施進行檢查、驗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落實整改措施、督促隱患整改;召開安全會議,協調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審核安全費用計劃,保證經費開支。(c)項目安全經理職責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是安全生產直接管理者;負責項目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正常有效運行;負責組織項目安全管理制度、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和審核;參加施工組織設計、特殊及關
18、鍵過程施工方案和作業設計的討論,配合項目總工程師對上述方案進行審核確認;負責項目安全檢查、安全費用管理,保證安全投入;負責對關鍵和特殊過程以及重大危險源實行旁站式的監督;(d)項目總工程師職責組織編制、內部評審和審批施工組織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對不符合要求的給予糾正;組織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內部專項安全方案評審,達到一定的規模時,組織專家論證;參與工傷事故的調查處理,組織技術人員對事故提出鑒定意見及技術整改要求。(e)質量安全部職責貫徹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根據創優目標制定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工地;經常深入施工現場,掌握安全生產情況,對不安全因素提出改進措施。督促
19、施工人員遵章守紀,制止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對不聽制止的有權按規定執行處罰,遇到嚴重險情,有權暫停生產,并報告領導處理;組織安全生產的教育培訓,開展安全活動,總結交流并推廣安全工作的先進經驗;發生事故及時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參與事故的調查,落實整改措施;嚴格工序質量驗收,避免因質量問題造成安全事故發生。(f)工程技術部職責必須堅持“管施工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當施工與安全發生矛盾時,施工必須服從安全;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隱患或緊急情況時,應立即下令停止施工;不準違章指揮,施工中發現不按施工方案制定的安全措施進行作業時有權制止;落實各項安全防護設施,隨時檢查作業現場的防護措施、設備完好使用情況,消
20、除不安全因素;發生事故保護現場,參與搶救、調查處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生產。(g)物資供應部職責購買勞保用品及防護材料時,應認準國家批準的認證標志;負責對易燃、易爆危險品的采購、搬運、儲存、發放管理;負責倉庫的防火、防爆工作,建立管理制度,督促嚴格執行。(h)經營部職責簽訂分包合同時,必須同時鑒定安全協議;對特種作業人員,配備持有效證件的人員上崗;編制計劃時,應有安全指標。(i)辦公室職責開展安全宣傳,與安全人員定期交流安全工作經驗;對辦公區、生活區的用電安全、消防進行管理。(j)從業人員的安全職責從業人員應當自覺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服從管理, 不違章作業,上崗必須按規定著裝,
21、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從業人員應當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加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積極參加各項安裝安全培訓教育,不斷提高安全意識,豐富安全生產知識,增加自我防范能力;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各種事故苗頭,避免事故傷害,發生事故,及時如實地報告,保護現場;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現場,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作業前認真進行安全檢查,作業中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和報告,加強設備維護,保持作業現場整潔,做好文明施工。2、技術措施2.1 卸料平臺的上部拉結點必須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2
22、.2 構造上應兩邊各設置前后兩道鋼絲繩,并進行相應的受力計算;2.3 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建筑物銳角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補軟墊物,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2.4 卸料平臺周圍臨邊三面用483.0 鋼管設置0.6、1.5m二道護欄,護欄立桿與主梁采用套管,加設防脫繩。護攔扣件要擰緊,有變形的鋼管和不合格的扣件不能使用,護欄下設300mm高木擋腳板。2.5 鋼絲繩與水平鋼梁的夾角在4560度;2.6 卸料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負責檢查監督,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發現問題時及時整改。2.7 卸料平臺上應顯著標明允許荷載(限載1t),人員和物料總重量嚴禁
23、超過設計允許荷載,配專人監督。2.8 卸料平臺的限重牌應掛在該平臺附近的明顯位置。 3、 特殊安全技術措施3.1 平臺安裝工人必須具備特種工上崗證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上崗時必須系安全帶,戴安全帽。嚴禁穿帶釘、易滑鞋上崗作業。嚴禁酒后及五級以上大風、雷雨天進行吊裝作業。3.2 卸料平臺吊裝時應有專人協調指揮并執行指定的指揮信號,拉警戒線、禁止行人進入、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嚴禁在無人指揮下作業。3.3 鋼絲繩的綁扎方法應按照塔機指揮的要求操作,所有起重工具應定期檢查。3.4 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構件或設備。3.5 嚴禁起吊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
24、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電源后進行檢修。在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總開關,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3.6 地面操作人員,應盡量避免在高空作業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過,也不得在塔機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裝的材料下停留或通過。3.7 作業時,必須具備工具袋,嚴禁向下亂拋雜物。3.8 注意隨時檢查平臺構件及鋼絲繩拉吊節點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3.9 在安裝過程中由項目部安全員、質量檢查員、技術員進行檢查,驗收和簽證。平臺安裝完畢后,經項目部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10 每日班前須對卸料平臺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11 卸料平臺內物料長、寬、
25、高不得超過防護欄所限范圍,任何物料嚴禁放在防護欄桿上進行吊運。材料堆放對稱分散,嚴禁集中于一側堆放,堆放材料應盡快吊運下樓或運至樓內,嚴禁材料在平臺內堆放過夜。及時清理平臺上無用的雜物,減輕平臺上的荷載。3.12 在使用過程中不允許拆除卸料平臺上的任何部件。3.13 定期檢查卸料平臺,發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3.14 卸料平臺每次安裝后均應進行荷載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15 拆卸平臺時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拆卸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以防墜落。4、應急預案4.1 目的提高整個項目組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生的
26、時候能有序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預案。4.2 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應急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成員等構成。組長:張啟寶副組長:劉菲、姚玉明成員:厙龍斌、黃再明、褚祥祥、張玉平、劉葉寶4.2.1 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應變能力。4.2.2 當發生突發事故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信和組織指揮協調。4.2.3 負責準備所需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設備。應急物質數量應急物質數量應急物質數量滅火器10只口罩20只外傷消腫藥2瓶擔架1臺繃帶4卷應急車輛1輛手電筒4只酒精2瓶安全帽10頂創口貼1
27、袋外傷止血藥2瓶云梯1架4.2.4 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并迅速向上級報告。4.3 應急反應預案4.3.1 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逐級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搶救。4.3.2 事故報告事故發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生重大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24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4.3.3 現場事故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火災事故、雷擊觸電事故、高溫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墜落、落物傷人、卸料平臺坍塌等事故。(1)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及時
28、報警,組織撲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勢。消滅飛火疏散物資減少損失控制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積極搶救被困人員,配合消防人員撲滅大火。(2) 觸電事故處理:立即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把電線挑開。傷員被救后,觀察其呼吸、心跳情況,必要時,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術,并且注意其他損傷的處理。局部電擊時,應對傷員進行早期清創處理,創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發生內部組織壞死時,必須注射破傷風抗菌素。(3) 高溫中暑的應急處理:將中暑人員移至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服讓其平臥,頭部不要墊高。用涼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膚發紅,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降溫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及時補充水分和無機鹽,及時處理
29、呼吸、循環衰竭,醫療條件不完善時,及時送醫院治療。(4) 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當發生如高空墜落、被高空墜物擊中、中毒窒息和機具傷人等人身傷害時,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排除其他隱患,防止救援人員受到傷害,積極對傷員進行搶救。(5)如發生卸料平臺坍塌,應立即通知項目部安全負責人或者項目部領導層并疏散附近人員,處理人員進場處理事故時穿戴好防護用品,謹慎查明是否還有危險源,對存在的危險源一一排除。事故后應查明事故原因。4.4 應急預案的實施程序44.1施工區域內發生安全事故,立即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4.4.2施工區域發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人員或事故單位人員立即以最快捷的方式(電話、對講機等)報告項目
30、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4.4.3 夜間或休息日使用應急救援人員聯絡電話進行呼叫。4.4.4 指揮長下達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4.4.5 指揮中心根據事故情況決定是否報公司本部、業主或市有關部門。4.4.6預案的實施(1) 現場搶險組根據現場事故的嚴重程度,提出處理方案,確定處理程序。 立即確定安全區域,調整控制警戒線,并設置警示標志。疏散控制警戒線內的無關人員及周圍人員。對現場進行保護并連續監測,收集現場有關物品, 為分析事故原因提供依據。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態擴大等原因必須移開事故現場的有關物品時,應做好記錄和標識工作。(2) 醫療救護組立即對受傷的人員進行臨時緊急處置,并迅速轉送醫院治
31、療。(3) 進行事故調查,事故調查應遵循“四不放過”的原則:即在調查處理事故時,必須堅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職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未受到處理不放過;沒有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過。(4) 事故調查組調查事故時,對事故現場進行拍照和取證,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拒絕。由上級機關組織的事故調查組,應協助其進行各項調查取證工作。(5) 進行事故的善后處理,恢復正常施工生產。(6)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和發生事故瞞報、遲報、不報告,以及在應急救援工作中玩忽職守、組織不力、不聽從指揮、臨陣脫逃、擅離職守的人員,造成嚴重影響、致使事故損失擴大的處理根據十七冶規定執行,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
32、關追究刑事責任。4.4.7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處理的工作要求(1)發生事故應及時報告,以便展開搶險救援行動,使事故損失降到最低。并注意保護現場,以便進行事故調查。(2)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參建單位應充分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安全工作,做好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切實保障員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3) 熟悉預案,確保資源配置。應急救援實施時對人員、物資、設備、后勤保障等調配,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拒絕。(4)安全事故發生后,各部門、各級人員要服從命令,指揮有序,真正做到反應敏捷、行動迅速、運轉協調、救援有力。凡因救援工作不力,造成事故損失擴大的,按十七冶有關
33、規定追究責任。4.5 應急通信聯絡項目部序號部門職位姓名聯系電話1項目經理(組長) 曹宗國2常務經理(副組長)張啟寶3項目總工程師(副組長)姚玉明4生產經理(副組長)劉菲5 技術部(組員)技術部部長厙龍斌6技術員周霖7技術員黎新鋒8經營部(組員)經營部部長褚祥祥9材料部(組員)材料部部長黃再明10質安部(組員)質安部部長張玉平11質安部副部長張崇喜12質量員夏正林13質量員杭達實14安全員朱巍巍15安全員耿子平16安全員李曉羊17辦公室(組員)辦公室主任劉葉寶架業公司醫院救護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通信聯系方式應在施工現場和營地的顯要位置張貼,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施工現場至中國
34、人民解放軍第123醫院線路圖(車程約11分鐘) 第六章 勞動力計劃1、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搭設過程中,因處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組在交叉作業中,故應加強安全監控力度,現場設定若干名安全監控員。水平和垂直材料運輸必須設置臨時警戒區域,用紅白三角小旗圍欄。謹防非施工人員進入。同時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以加強現場安全防護工作,本小組機構組成、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 (項目經理)組長,負責協調指揮工作;(施工員)組員,負責現場施工指揮,技術交底;(安全員)組員,負責現場安全檢查工作;(架子工班長)組員,負責現場具體施工;2、勞動力安排序號工 種數 量(人)序 號工 種數 量(人)1指揮16
35、質量檢查員12塔機司機17電焊工13安裝工38架工14安全員19普工35技術員110鉚工1第七章 計算書及相關圖紙【計算書】型鋼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一、構造參數卸料平臺名稱卸料平臺卸料平臺類型類型一:主梁垂直建筑外墻平臺長度A(m)4平臺寬度B(m)1.8卸料平臺與主體結構連接方式U形鋼筋考慮主梁內錨長度是主梁建筑物內錨長度Lm(mm)2800主梁外錨固點到建筑物邊緣的距離c(mm)150主梁間距L1(m)1.8次梁間距s(m)0.6次梁外伸長度m(m)0內側次梁離墻水平距離a(m)1.2
36、5外側鋼絲繩離墻水平距離a1(m)3.6外側鋼絲繩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1(m)4內側鋼絲繩離墻水平距離a2(m)3內側鋼絲繩上部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2(m)4計算內側鋼絲繩否鋼絲繩夾個數3 二、荷載參數面板自重Gk1(kN/m2)0.39次梁自重Gk2(kN/m)0.198主梁自重Gk3(kN/m)0.198欄桿、擋腳板類型欄桿、沖壓鋼腳手板擋板欄桿、擋腳板自重Gk4(kN/m)0.15安全網設置設置密目安全網安全網自重Gk5(kN/m)0.01施工活荷載Qk1(kN/m2)2堆放荷載Pk(kN)5堆放荷載作用面積S(m2)2施工活荷載動力系數1.3 三、設計簡圖型鋼懸挑式_卸料平臺平面布
37、置圖型鋼懸挑式_卸料平臺側立面圖節點一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沖壓鋼腳手板面板厚度t(mm)5截面抵抗矩W(cm3)4.17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 面板受力簡圖如下: 計算簡圖 取單位寬度1m進行驗算 q=1.2Gk11+1.4(1.3Qk1+Pk/S)1=1.20.391+1.4(1.32+5/2)1=7.608kN/m q靜=1.2Gk11=1.20.391=0.468kN/m q活=1.4(1.3Qk1+Pk/S)1=1.4(1.32+5/2)1=7.14kN/m 抗彎驗算: Mmax=0.1q靜s2+0.117q活s2=0.10.4680.62+0.1177.140.62=
38、0.318kNm =Mmax/ W=0.318106/(4.17103)=76.159N/mm2f=205N/mm2 面板強度滿足要求! 五、次梁驗算次梁類型槽鋼次梁型鋼型號18a號槽鋼截面慣性矩Ix(cm4)1272.7截面抵抗矩Wx (cm3)141.4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 次梁內力按以兩側主梁為支承點的簡支梁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1.2Gk1+1.41.3 Qk1)s+1.2Gk2=(1.20.39+1.41.32)0.6+1.20.1977=2.702kN/m p1=1.4Pk=1.45=7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2
39、=(Gk1+Qk1)s+Gk2=(0.39+2)0.6+0.1977=1.632kN/m p2=Pk=5kN 1、抗彎強度 計算簡圖 Mmax=q1(L12/8-m2/2)+p1L1/4=2.702(1.82/8-02 =Mmax/(xWX)=4.244106/(1.05141.4103)=28.587N/mm2f=205N/mm2 次梁強度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 max=q2L14/(384EIx)(5-24(m/L1)2)+p2L13/(48EIx)=1.63218004/(3842060001272.7104)(5-24(0/1.8)2)+518003/(4820600012
40、72.7104)=0.085mm=L1/250=1800/250=7.2mm 次梁撓度滿足要求! 3、穩定性驗算 =Mmax/(bWX)=4.244106/(0.874141.4103)=34.337N/mm2f=205N/mm2 其中,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b=(570tb/(lh)(235/fy)=(57010.5068.00/(1800180.00)(235/205.00)=1.440; 由于 b大于0.6,按照下面公式調整: b=1.07-0.282/b=0.874 次梁穩定性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q1B/2=2.70
41、21.8/2=2.432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2=q2B/2=1.6321.8/2=1.468kN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槽鋼主梁型鋼型號18a號槽鋼截面面積A(cm2)25.69截面回轉半徑ix(cm)7.04截面慣性矩Ix(cm4)1272.7截面抵抗矩Wx (cm3)141.4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 根據建筑施工高處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主梁內力按照外側鋼絲繩吊點和建筑物上支承點為支座的懸臂簡支梁計算(不考慮內側鋼絲繩支點作用):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1.2(Gk3+Gk4+Gk5)=1.2(0.198+0.
42、150+0.010)=0.429kN/m p1=1.4Pk/2=1.45/2=3.5kN R1=2.432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2=Gk3+Gk4+Gk5=0.198+0.150+0.010=0.358kN/m p2=Pk/2=2.5kN R2=1.468kN 1、強度驗算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R外=8.341kN Mmax=7.046kNm N=R外/tan=R外/(h1/a1)= 8.341/(4.000/3.600)=7.507kN =Mmax/(xWX)+N/A=7.046106/(1.05141.400103)+7.507103/(25.69102)=5
43、0.380 N/mm2f=205.000 N/mm2 主梁強度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 變形圖(mm) max=2.037mm=(a1+c)/250.00=(3600.00+150)/250.00=15.000mm 主梁撓度滿足要求! 3、穩定性驗算 x=(a1+c)/ix=(360.000+15.000)/7.040=53.267 N,Ex=2EA /(1.1x2)=3.14162206000.00025.690102/(1.153.2672)=1673490.298N 由x =53.267,查規范(GB50017-2003)中附錄C-2得,x=0.856 N/(xA)+mxMma
44、x/(xWx(1-0.8N/ N,Ex)=7.507103/(0.85625.69102)+1.07.046106/1.05141.400103(1-0.87.507103/1673490.298)=51.043N/mm2T外=11.221kN 鋼絲繩強度滿足要求! 八、拉環驗算拉環直徑d(mm)20抗拉強度(N/mm2)65節點二 =T/(2A)=11.221103/23.14(20/2)2=17.868 N/mm2 f= 65N/mm2 拉環強度滿足要求! 九、焊縫驗算鋼絲繩下節點拉環焊縫厚度he(mm)8鋼絲繩下節點拉環焊縫長度lw(mm)120節點三 f=T/(helw)=11.221103/(8.000120.000)=11.689N/mm2ffw=160N/mm2 拉環焊縫強度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