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錄1、工程概況11.1、主體工程概況11.2、施工支洞概況12、編制依據13、礦井卷揚機選型、參數及布置23.1、選型33.2、參數計算33.3、布置74、礦機卷揚機基礎施工84.1施工準備84.2、基礎施工85、卷揚機的安裝與調試95.1、卷揚機的安裝95.2、機器的調整115.3、卷揚機的空負荷試運轉135.4、卷揚機的負荷運轉145.5、卷揚機安裝拆卸安全措施156、卷揚機的使用操作、維護和安全技術156.1、卷揚機的使用操作156.2、卷揚機的維護166.3、卷揚機的安全技術177、事故預防與預警177.1、提升鋼絲繩的監控177.2、制動系統的監控177.3、安全保護裝置監控17
2、7.4、防溜車監控177.5、事故應急演練188、卷揚機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98.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98.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98.3、組織機構及職責208.4、應急處置249、專家方案評審309.1、評審意見309.2、評審專家資質證書301、工程概況1.1、主體工程概況水打橋隧洞總長20.36km,本標段樁號為水打橋隧洞0+00010+300 段。為無壓流,隧洞進口接總干渠末分水閘,出口接白甫河倒虹管,隧洞設計流量Q=31m3/s,加大流量Q=34.61m3/s,隧洞斷面型式采用圓形,襯砌后凈空半徑r=2.7m,設計水深h=3.998m,加大水深h=4.356m。、類圍巖全斷面C
3、25鋼筋混凝土襯砌,厚度分別為0.4m、0.4m、0.5m,高外水壓力洞段、類圍巖厚度分別為0.5、0.8m。隧洞坡降i=1/3300。1.2、施工支洞概況本標段水打橋隧洞0+00010+300段布置有3條施工支洞,分別為1#、2#、3#施工支洞。1.2.1、1#施工支洞1#施工支洞長L=598.523m,與水打橋隧洞相接部位樁號為03+310,施工支洞0+0000+568.523段底坡i=36.32%(傾角21.24),0+568.5230+598.523段底坡i=0,施工支洞斷面為城門洞型,襯砌后凈空為65m(寬高)。1.2.2、2#施工支洞2#施工支洞長L=693.311m,與水打橋隧洞
4、相接部位樁號為6+325.10,施工支洞0+0000+663.311段底坡i=33.08%(傾角19.32),0+663.3110+693.311段底坡i=0,施工支洞斷面為城門洞型,襯砌后凈空為65m(寬高)。1.2.3、3#施工支洞3#施工支洞長L=696.606m,與水打橋隧洞相接部位樁號為8+864.026,施工支洞0+0000+666.606段底坡i=35.28%(傾角20.66),0+666.6060+696.606段底坡i=0,施工支洞斷面為城門洞型,襯砌后凈空為65m(寬高)。2、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版2)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393號)
5、3)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水利部令第26號)4)爆破安全規程 GB6722-2014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20056)工業炸藥爆炸后有毒氣體含量測定 GB 18098。7)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設計安全規范 GB 50089。8)民用爆炸物品貯存庫治安防范要求 GA 837。9)小型民用爆炸物品貯存庫治安安全規范 GA 838。10)爆破作業單位民用爆炸物品貯存庫安全評價導則 GA/T 848。11)爆破作業單位資質條件和管理要求 GA 990。12)爆破作業項目管理要求 GA 991。1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程 SL398-200714)工程建設標準強
6、制性條文-水利工程部分 2010版15)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列國務院令2007第493號16)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2004第397號17)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 GB18218-200918)爆破安全規程 GB6722-201419)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200520)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33-20122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201122)危險性較大的項目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2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程 SL398-200724)水利水電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SL399-200725)水利水電
7、工程金屬結構與機電設備安裝安全技術規程 SL400-200726)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SL401-200727)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054-2011 28)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范 GB50194-201429)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 GB50055-201130)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2-2009 3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2011 32)施工組織設計33)煤礦用單繩纏繞式礦井提升機安全檢驗規范(AQ1035-2007);34)單繩纏繞式礦井提升機(QB/T 20961-2007);35)水工建筑物地下開挖工程施工規范(SL 37
8、8-2007);36)本項目的合同、招投標文件、圖紙等。3、斜井卷揚機選型、參數及布置3.1、選型根據現場實際需要,1#、2#、3#支洞選用2JK-2.51.2P單繩纏繞式雙筒礦井卷揚機,用于斜井提升牽引曲軌側卸式礦車時,傾角不宜大于30,1#3#支洞傾角范圍分別為21.24、19.32、20.66,卷揚機滿足要求。卷揚機滾筒直徑2.5m、寬度1.2m,1#、2#、3#電動機額定功率280KW,提升速度3.8m/s;鋼絲繩直徑28mm,最大靜張力為9噸。3.2、參數計算3.2.1、已知條件礦井的傾斜度為37%,傾斜角度為21.7度;、提升斜長688米、選用6m3箕斗提升;容器自重Qr=5.0t
9、,選用雙滾筒卷揚機提升; C礦石的松散容重:V1.6 t/m3 、井底車場增加的運行距離:LH12m、棧橋上的運行距離:LB12m、最大速度的確定根椐煤礦安全規定:斜井箕斗提升速度不得超過7米/秒;當鋪設固定道床、采用重型鋼軌時、箕斗提升最大速度不得超過9米/秒,初步選定最大速度為3.9米/秒。、一次提升循環需要的總時間確定Tg=+Q+Q =+69+5=250s式中:V在車場內運行的速度,取V1.5m/sQ在車場內裝卸車時間,取Q69sQ卷揚機換向時間,取Q5s3.2.4、小時提升循環次數的確定3600250=14.4次、每次提升量的確定QKmVcV=0.961.6=8.64t式中:Km容器的
10、裝滿系數,取Km0.9、計算每米鋼絲繩的重量P= =20.99N/m式中:m安全系數,主斜井提升物料,取m6.5, 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取16700N/mm2,f提升容器在井筒軌道上的阻力系數,取f0.015,f鋼絲繩摩擦阻力系數,取f=0.2。Qd提升總重量,Qd=Q+Qr=8.64+5=13.64t根據上述P值選取619S+FC三角股鋼絲繩;其相關參數為d=26、P=24.30(N/m) b=1670MPa、Qs=1.214373=452.8KN、校核鋼絲繩安全系數=7.476.5。 符合要求。、卷揚機的選擇3.2.8.1、滾筒直徑的確定 Dg=8026=20802500,選用2.5米雙滾
11、筒卷揚機,其參數為:型號:2JK-2.51.2P直徑:Dg= 2500mm 寬度 B=1200mm,最大靜張力:Fjmax=90 KN 最大提升速度:8.8m/s容 繩 量:一層:325m 二層:655m 三層:990 m3.2.8.2、滾筒纏繞寬度驗算 (26+3)=932.4 mm1200mm 式中:Lm試驗鋼絲繩長度,取Lm30m鋼絲繩繩圈間的間隙,取3mmKc鋼絲繩在滾筒上的纏繞層數,按纏繞3層,取Kc=3Dp-鋼絲繩在滾筒上纏繞平均直徑:Dp=Dg+(Kc-1)d=2.552m滾筒寬度按纏繞3層,符合要求。3.2.8.3、卷揚機的最大實際靜拉力Fjmax=Q(sin+fcos)+LP
12、(sin+fcos)=13.6410009.8(sin21.7+0.015cos21.7)+68824.3(sin21.7+ 0.2cos21.7)=60.61KN90KN。 符合要求。卷揚機最大靜張力差:F=Q(sin+fcos)+LP(sin+fcos)=8.6410009.8(sin21.7+0.015cos21.7)+68824.30(sin21.7+ 0.2cos21.7)=41.80 KN 60 KN。 符合要求。、提升系統的內外偏角計算根據卷揚機輪軸長度確定兩天輪間的距離:S=B+a=1200+90=1290mm則卷揚機內、外偏角相等、tga1=tga2=60025000=0.0
13、24 a1=a2=1.371.5 符合要求。、電動機功率計算由于前期使用卷揚機作單滾筒提升;故 N=283.26KW 式中:K1備用系數,取K11.1,傳動效率,取0.90,據計算結果,選用YPT400-8電動機,其參數為:額定功率N=315KW , 額定電壓U=380V, 額定效率=0.94., 額定轉速n=740r/min。所選電機功能滿足需要。校核卷揚機的最大提升速度:V=3.955m/s、減速器的選擇根據所選電機315KW/380v、八極電機查表選取減速器型號為:NBD800-25行星減速器。、小時實際提升量Q2=8.6414.4=124t卷揚機型號及參數如下型號2JK-2.51.2P
14、滾筒個數2滾筒直徑 (mm)2500滾筒寬度 (mm)1200鋼絲繩直徑(mm)26鋼絲繩纏繞層數3層鋼絲繩最大靜張力90KN鋼絲繩最大靜張力差60KN最大容繩量 (m)990(三層)最大繩速 (m/s)3.96減速器型號NBD800 i=25電機參數YPT400-8 315KW/380V如果不考慮前期(斜井開拓時)提升量的下降,電動機功率及卷揚機配置可按:N= =213.09KW式中:K1備用系數,取K11.2,傳動效率,取 0.90,F-卷揚機實際最大靜張力差Vmax-卷揚機最大運行速度據計算結果,選用YPT355L2-8電動機,其參數為:額定功率N=220KW,額定電壓U=380V, 額
15、定效率=0.94,額定轉速n=740r/min。根據所選電機220KW/380v、八極電機查表選取減速器型號為:NBD710-25行星減速器。也就是說卷揚機可按如下配置:型號2JK-2.51.2P滾筒個數2滾筒直徑 (mm)2500滾筒寬度 (mm)1200鋼絲繩直徑(mm)26鋼絲繩纏繞層數3層鋼絲繩最大靜張力90KN鋼絲繩最大靜張力差60KN最大容繩量 (m)870(三層)最大繩速 (m/s)3.96 減速器型號NBD710 i=25電機參數YPT355L2-8 220KW/380V3.3、布置3.3.1、操作室布置為滿足卷揚機簡便運行的軌道布置、卸渣平臺布置要求,側卸式礦井卷揚機操作室布
16、置在施工支洞洞口正對面,距施工支洞洞口約50m位置處。3.3.2、卸渣平臺布置卷揚機采取側卸方式卸渣,卸渣平臺布置在操作室與施工支洞之間的鋼架上。3.3.3、軌道布置斜井卷揚機的軌道采用38kg/m的鋼軌,布置在施工支洞軸線兩側,軌道間距90cm,經卸渣平臺一直延伸至洞內距施工工作面15m左右位置,每完成23個開挖施工循環需延伸布置一次軌道。軌道枕木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可選用木質枕木或12的槽鋼,但枕木需安裝牢固并平整連接軌道。3.3.4、地滾布置地滾布置在軌道中間,根據斜井隧洞的坡度、施工要求等按15m/個布置。3.3.5、支洞人行道布置施工支洞內人行道設于施工支洞一側,寬度0.5m,人行道踏步
17、采用C20混凝土預制塊或現澆混凝土,人行道與礦車之間必須安設欄桿,人行道欄桿邊緣與車輛外緣的距離不得小于30cm。為保證施工安全,井身每隔3050m(斜長)設一避人洞,避人洞的斷面為城門洞型,凈寬2.0m,凈高1.8m,進深2.0m,避人洞設于靠人行道一側。3.3.6、攝像頭布置為確保操作人員全程掌控側卸式礦井卷揚機運行情況,需在洞內和洞外安裝監控攝像頭。4、礦機卷揚機基礎施工4.1施工準備1)在開工前及時收集各種技術資料,包括施工圖紙、設備技術文件等前期技術資料。2)收到圖紙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熟悉工程設計內容并認真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做好圖紙會審記錄,做好交底記錄。3)檢查圖紙和資料是否齊全,
18、核對平面尺寸和坑底高程,掌握設計內容及各項技術要求,技術人員對現場施工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工作。4)在施工區設置控制基線、軸線,做好軸線控制的測量和校驗。4.2、基礎施工、清表、平整壓實及測量放樣在規劃基礎施工區域內清除表面浮土,人工對基礎施工面進行平整、壓實,測量人員根據施工圖紙進行基礎位置放樣,撒白灰邊線。、基礎開挖根據測量放出的邊線,用挖機進行土、石方開挖,用15t自卸汽車將開挖料運至指定棄渣位置,基礎基坑2m范圍內嚴禁堆放開挖土料?;娱_挖需預留20cm保護層用人工清理開挖,直至挖至基礎設計基面。在混凝土澆筑前,基坑應人工夯實,保證基礎面滿足承載力要求。、基礎混凝土施工在基礎混凝土澆筑前,
19、清理基底內的雜物,按設計圖紙尺寸加工木模板,模板用鋼筋支撐、固定,混凝土由各支洞拌合站拌制,保證連續供應,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作業時將振搗棒垂直或略帶傾斜插入混凝土中,振搗1530s后慢慢拔出,以混凝土表面下沉停止、氣泡不再冒出、表面平坦并有少許水泥漿時為準,振搗過程中不得觸及模板,在混凝土終凝并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進行拆模,澆筑后的混凝土進行灑水或保溫養護。5、卷揚機的安裝與調試礦機卷揚機由廠家派專人負責安裝,并且進行調試。礦井卷揚機及其附屬設備示意圖:5.1、卷揚機的安裝、主軸裝置和軸承梁1)主軸裝置就位時與安裝基準線的位置偏差應符合下列要求:、主軸軸心線水平位移度為L/2000。、主
20、軸軸心線標高為50mm。、卷揚機提升中心線的位移度為5mm。、主軸軸心線與提升中心線的垂直度為0.15/1000。2)墊鐵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要求:、沿軸承梁軸承周圍應均勻安裝墊鐵,其間距不得大于600mm,但在地腳螺栓兩側和軸承中心下面必須安設墊鐵。、斜墊鐵應成對使用,其斜度不得大于1/25,粗糙度不得低25um,薄端厚度不得小子5mm,平墊鐵工作面的粗糙度不低于25um,軸承粱找平找正后,于二次灌漿前,將兩斜墊鐵斷續焊牢。、墊鐵組的高度應為60100mm,寬度為60120mm。3)軸承座的平面皮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沿主軸方向不得大于0.1/1000。、垂直于主軸方向不得大于0.15/1000
21、。4)軸承粱與軸承座的接觸應緊密,其間不得加任何墊片。5)主軸裝上卷筒后,主軸的水平度不得大于0.1/1000。6)卷筒的出繩孔不能有銳利的邊緣。7)制動盤端面偏擺不得大于0.5 mm。粗糙度不低于3.2um。8)筒上安裝木襯時,應符合下列要求:、必須選用經過干燥的硬木。、木襯與卷筒之間應貼合緊密,且不得加墊,固定木襯的螺栓孔應用同質木塞堵住,并應粘牢。、繩槽深度應為鋼絲繩直徑的0.250.3倍,相鄰兩繩似的中心距應比鋼絲繩直徑大3mm。、切削繩槽時,不得有錐度和凹凸不平現象,雙筒卷揚機兩個卷筒單圈繩槽底部周長之差不大于2mm。、盤型制動器裝置1)中心高h,h=3mm。2)支架相對于制動盤兩側
22、面距離H,偏移h不大于0.5 mm。3)支架兩側面與閘盤兩側面的平行度為0.2 mm。4)制動盤的工作面粗糙度不大于3.2um,其端面跳動不大于0.5mm。5)在閘瓦與制動盤全接觸的情況下,實際的平均摩擦半徑不得小于設計的平均摩擦半徑R。6)在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宜為11.5mm。7)仔細清洗制動盤,并吹干清洗劑,任何油污和水都會大大減小制動力矩。、液壓站1)安裝時油泵)閥門)油箱)油管)接頭(包括通往盤形制動器的管道) 必須清潔干凈, 進行酸洗處理(先用20%的鹽酸浴液洗滌,然后用30%的石灰水中和沖洗,最后用清水洗凈,干燥后涂上油),管道的布置和走向根據現場具體情況確定。2)液壓油應潔凈,油
23、過濾器的過濾精度不得大于20um。3)電波調壓裝置中的磁鋼裝置嚴禁敲打,不宜拆卸以免失磁。4)各閥的接合面、堵頭、集油塊使用1.25倍設計壓力Pmmax進行試驗,保持5min,系統各處不應有永久變形和滲油現象,閥動作應靈活、準確可靠。、主電機1)主電機的基礎由安裝單位按到貨后的主電機尺寸,進行施工。2)主電機軸上裝的半聯軸器在安裝時按主電機軸的尺寸進行擴孔和插鍵槽(配合采用輕壓配合H7/r6)。擴孔加工時應以半聯軸器外圓定心,其同軸度為外圓半徑公差之半,孔中心對端面的垂直度為0.1mm,以保證安裝時主電機和減速器的同心。3)半聯鈾器是熱裝到主電機軸上的,加熱溫度不得超過300。加熱前要先檢查孔
24、徑公差。加熱應均勻,并用事先做好的量棒量其孔徑,在孔徑全長上必須通過,然后擦凈孔徑表面贓物,套在主電機軸上。5.1.5、聯軸器 1)齒輪聯軸器、安裝齒輪聯軸器時兩軸心線的徑向位移0.15mm,傾斜度0.6/1000。、內、外齒輪嚙合須在油浴內進行,潤滑油采用STB11O3-62S齒輪油中規定的HL20、HL30,或SY1412-75鋰基潤滑脂中規定ZL-4。2)彈性棒銷聯軸器、使用溫度為-10+15,否則使棒銷產生過大變形和引起機械強度減小。、兩軸中心線允許最大傾斜度020,允許最大徑向位移量0.2mm。、棒銷處加足潤滑脂。 、安裝彈性聯軸器時兩軸心徑向位移0.1mm,傾斜度020。、減速器1
25、)底部均勻放置墊鐵。2)斜墊鐵成對使用,調好后將它們焊牢。3)輸入軸和輸出軸之軸心線必須與主軸軸心線保持同心,滿足聯軸器的安裝要求。4)安裝外部潤滑油管,不得滲漏。5.2、機器的調整、減速器減速器在制造廠出廠前已經摩合,安裝好的減速器必須經過逐級加負荷試驗,禁止不經試驗階段就投入全負荷運轉。負荷試驗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制造和安裝誤差,提高接觸精度,而且也是齒面金屬材料鍛煉體制的過程,這對于抗疲勞十分有利。試運轉可與機器的負荷試驗一起執行。、盤形制動器1)放氣配制動器及管路或維修后重新充油時都必須放出管路和制動油缸中的空氣,因為空氣會影響制動器的功能,其方法是給制動油缸以低壓
26、約0.5MPa(約5kgf/cm)并慢慢地擰松放氣螺釘直到有油冒出為止,隨即將放氣螺釘擰緊。2)壓縮碟簧組先將間隙指示器的撞針取下,旋出調節螺母的緊定螺釘,再旋轉調節螺母使閘瓦緊貼于制動盤上,然后充入機器給定的最大工作油壓,此時碟簧組即被壓縮。3)調整閘瓦間隙、在油缸內己充人最大工作油壓的狀態下,用扳手旋轉調節螺母,逐步調整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用塞尺測量,使閘瓦與制動盤之間的間隙達到1mm。塞尺抽出后,微動開關應動作。、調整每對盤形制動器兩側閘瓦間隙之差不應大手0.1mm加閘盤實際最大偏擺量。、調整閘瓦間隙時,要相應調整返回彈簧,以保證閘瓦能迅速返回為宜。、液壓站和斜面操作臺與電控進行聯合調試
27、應達到如下要求:1)制動手把在全抱閘位置時,斜面操作臺上的毫安表電流讀數應為零,制動油缸壓力表殘壓不大于0.5MPa(約5kgf/cm)。2)制動手把在全松閘位置時,記錄毫安表電流值ImA,此時制動油缸應為最大工作油壓值Px。3)制動手把在中間位置時,毫安表讀數應近視為ImA/2,而油壓值應近視為PX/2。根據ImA調整控制屏上的電阻,保證自整角機轉角與手把轉角相適應。全行程要盡量減少手把空行程。4)測定制動特性曲線,應近似為直線關系,即電流和油壓應近似正比關系。方法為將制動手把由全抱閘位置分若干等距級數(一般可分15級在右)。手把每推動一級,記錄毫安電流值和油壓值作出如下圖所示的特性曲線,作
28、為整定其它部分的依據。最后調整好后,進行調整制動器閘瓦間隙,并確定閘瓦貼閘時的油壓和電流值。將確定后的貼閘電流和全松閘、全抱閘時的電流值,還要到負荷試驗階段才能最后確定,因負荷試驗時最大工作油壓值還要調整。因此電流值還要改變。、牌坊式深度指示器1)傳動軸的安裝與調整應保證齒輪嚙合良好。2)指針行程應為標尺全長的2/3以上。傳動裝置應靈活可靠。指針移動時不得與標尺相碰。3)裝配絲杠時,應檢查絲杠的直線度,其直線度在全長不得大于lmm。5.3、卷揚機的空負荷試運轉1)在卷揚機各部件調整結束后,可進行空運轉試驗,空運轉時間為1h,(正、反轉各連續運轉30min),檢查各部分情況是否正常。2)試驗前,
29、先將深度指示器傳動裝置與之軸斷開,以免碰壞減速、過卷開關和自整角機限速裝置上的零件。3)主軸裝冒運轉成平穩,主軸油溫溫升不超過20。4)減速器在空運轉時,運轉應平穩,不得有周期性沖擊聲,油溫溫升不超過25。5)貼磨各閘瓦,接觸面積應達到閘瓦全面積的60%以上。貼磨方法:、貼磨前,先將制動盤用熱肥皂水漬冼干凈。、預測貼閘皮時的油壓值。、貼磨各閘瓦(加襯板)的厚度。、啟動機器進行貼磨運轉,貼磨正壓力一般不宜過大,略比貼閘皮時油壓低0.20.4MPa(24kgf/cm)并隨時注意制動盤溫度不超過80(最好用點溫計測定),以免損壞制動盤表面粗糙度。超溫時應停止貼磨,待冷卻后再運轉。依次斷續運轉,卸開閘
30、瓦檢查接觸面積,如已達到要求,則重將閘瓦間隙按1mm的規定調整好。為了防止制動盤磨出溝紋,在貼磨過程中還應隨時注意觀察制動盤的表面情況,如發現有金屬微粒附在制動盤上,必須及時清除并相應將閘瓦取下檢查,如發現金屬微粒嵌入閘瓦內時亦應清除干凈。按此法直到閘瓦磨到規定的接觸面積時為止,這樣才能在今后正常運轉中減少制動盤的損壞程度,否則會使制動盤上的金屬微粒嵌入到閘瓦內再成閘瓦磨損制動盤,被磨損的制動盤反過來又磨損閘瓦,造成惡性循環,兩者俱傷的局面,因此在安裝調試中必須嚴格注意。6)調試深度指示器的正確性以及減速、限速、過卷訊號的正確使用。7)斜面操縱臺兩手把的聯鎖動作。8)緊急制動空行程時間不超過0
31、.3s。9)調繩性能試驗、液壓調繩機構試驗、不大于2MPa的試驗壓力進行離合試驗;、以1.25倍的公稱壓力進行密封性試驗,壓力保持5min。、機械調繩機構試驗、閘件活動卷筒,固定卷筒按調繩速度正)反運轉2min,進行凋繩試驗,反復3次。5.4、卷揚機的負荷運轉1)卷揚機空負荷試驗合格后,可將鋼絲繩和提升容器掛上,調整每一根鋼絲繩長度,同時相應的將深度指示部分做出減速、停車等有關標記后,最后確定深度指示器的減速、過卷、限速等正確位置。2)確定鋼絲繩和卷筒擋繩板上減速、停車、過卷點的標記,以便司機操縱和正確停車。3)負荷試驗空運轉試驗合格后進行,加載負荷要逐級增加,按25%、50%、75%的額定負
32、荷各運轉1h,滿負荷運轉為2h(雙卷筒卷揚機當有載容器運轉1h以后,將載荷換裝給空器再運轉1h)。滿負荷試驗前,應檢查減速器的齒面接觸情況,如達到要求,才可進行滿負荷試驗,在滿負荷試驗時,相應調整工作油壓,全面檢查各部件有否殘余變形或其它缺陷,著重檢查下列各項:、工作制動的可調性,能否滿足使用要求。、安全制動的減速度,應滿足規定的要求。、各機電聯鎖的可靠性。、減速器軸承溫升不高手35,最高為70及液壓站的油溫溫升情況。4)安全制動減速度的測定應在滿負荷試驗中進行,對于礦井傾角3090時:、要求提升重物時,其減速度-a5m/s。、要求在下放重物,其減速度-a1.5m/s。5)停車檢查:要全面檢查
33、各部件有無異樣和鋼絲繩與容器連接處的緊固情況以及安全保護系統的正確可靠性,更換減速器的潤滑油。只有確認負荷試驗后,設備無問題時,才允許進行試生產和正式投產運轉。6)按實際使用負荷調到所需的最大工作油壓值和二級制動油壓值。進行安全制動減速度的測試,應符合上述規定的要求。5.5、卷揚機安裝拆卸安全措施1)在安裝(或拆卸)過程中必須有統一的指揮,由專人負責。2)施工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不得違章作業。 3)操作人員作業前必須接受安全防護教育,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4)裝拆場地配置醒目的警示標志,非有關人員不得進入。5)不得高空拋物,防范高空墜物。6)大風、雨雪天氣)大霧天氣、夜
34、間嚴禁起吊工作。7)卷揚機在起吊和落吊的過程中,吊件下方禁止人員停留或通過,以防卷揚機墜落而發生人身事故。8)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停工時,應將重物卸下或用其它方法支起重物,不得懸在空中,并切斷電源。9)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一開關;保證漏電保護器與設備相匹配,定期檢查。6、卷揚機的使用操作、維護和安全技術6.1、卷揚機的使用操作、使用前的準備和檢查首先對卷揚機重點部位線路進行一次檢查,然后按下列程序進行起動前的準備工作:1)合上高壓隔離開關、油開關,向換向器送電(高壓電控);2)合上輔助控制盤上的開關,向低壓系統送電;3)起動直流發電機組或向硅整流器送電;4)采用動力制動時,起動直流發電機組
35、,或向可控硅整流送電;5)起動制動油泵。、運轉運行1)起動運行、聽清楚提升信號和認準開車方向后,將保險閘操縱手把移至松閘位置,將常用操縱手把移至一級制動位置,將主令控制器推至第一位置;、緩緩公開常用閘進行起動,依次推動主令控制器,使提升絞車加速到最大速度,逐漸切掉轉子外加起動電阻;、加速階段的操作要盡可能實現加速階段速度圖,即使加速階段的平均加速度接近或等于設計加速度,進入等速階段運轉時,應使電動機操縱手把位于極端位置。當減速階段開始時,應及時將電動機操縱手把由相應的極端位置逐漸拉向中間位置。切斷電動機電源,將起動電阻逐段接入轉子回路,完成減速階段的設計速度圖,使卷揚機減速度接近設計值;若采用
36、動力制動,減速開始應將提升絞車的交流電源切斷,將直流電源接入定子。2)停機當提升容器以爬行速度到達正常終點停機位置時,立即使閘,即可停機。停機后應將電動機操縱手把放在中間位置,制動手把放在全制動位置。、注意事項1)在運行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操作臺上的電壓表、電流表、油壓表的讀數是否在正常地范圍內變化;2)注意傾聽卷揚機運轉的聲音是否正常;3)注意觀察深度指示器的位置,當指到減速階段的開始位置時,及時減速避免發生過卷事故;4)注意鋼絲繩在滾筒上的排列是否整齊;5)在常速運轉時電動機操縱手把應推或扳到極限位置,以免起動電阻過度發熱。6.2、卷揚機的維護、卷揚機潤滑1)主軸裝置中軸承用潤滑脂潤滑,用
37、油槍從油杯打入,活動卷筒的銅瓦,采用潤滑脂用油搶打入。2)調繩離合器用潤滑脂潤滑。3)減速器用220號中極壓齒輪油,飛濺潤滑。4)齒輪聯軸器用HL-30號齒輪油潤滑,從加油孔加入。5)牌坊深度指示器箱體內用30號機械油濺油潤滑,絲杠和螺母之間每班加30號機械油一次。、減速器的維護應定期檢查減速器的使用情況,若發現減速器有異常的響聲和振動,溫度有所上升或齒面有進展性的點蝕成大面積擦傷現象時,應及時維護。、盤形制動器的維護1)注意拆卸時不要損壞密封圈。2)發現油缸漏油時,及時從放油釘放油。3)閘瓦磨損到閘瓦磨損開關動作時,應更換閘瓦,更換閘瓦的注意事項見盤形制動器的安裝。6.3、卷揚機的安全技術1
38、)單筒礦井卷揚機在調繩時(更換提升水平,調整鋼絲繩子長度等)容器必須是空載,不得升降人員或重物。2)卷揚機除設有機械制動閘外,還應設有電氣制動裝置,必須選用帶動力制動的電控。3)經常檢查閘瓦磨損情況,及時調整,并要常檢查閘瓦過磨損開關是否靈敏。4)更換檢查閘瓦不要一次全換掉,而應當一次一對輪流更換,以保證有足夠的制動力矩,既保證了運轉的安全又不影響生產。5)定期檢查各個安全保護裝置的可靠性,避免失效造成事故。6)定期檢查減速器使用情況,發現有異常響聲和振動應停車檢查,井作妥善處理。7)安全制動減速度不能超過規定值,否則將造成提升系統的沖擊,以致造成斷繩。8)使用單位應做好發生故障的現場記錄,以
39、備分析故障的原因。9)新安裝的提升裝置,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投入使用的設備,必須每年進行1次檢查、測試,認定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7、事故預防與預警加強對崗位司機及維修人員的技術培訓,提升崗位司機的業務技能、判斷事故的能力及事故發生后減少事故范圍,積極配合搶修的主動意識;加強維修人員及管理人員對設備的巡查力度,提前發現事故苗頭,及時采取措施并上報。7.1、提升鋼絲繩的監控檢修工堅持日常檢修,每天檢查鋼絲繩斷絲、銹蝕、磨損等情況,停車檢查鋼絲繩,特別是受力段的變化。7.2、制動系統的監控堅持對制動系統的日常檢查,各控制閥及管路系統不得漏氣,液壓站壓力符合規定,保證二級制動,壓力正常。7.3、
40、安全保護裝置監控加強對卷揚機各種信號的安全保護,按規定日常檢查,保證其靈敏可靠;若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向運轉的施工隊及項目部上報。7.4、防溜車監控1)加強對鋼絲繩的檢查:鋼絲繩每天必須由專職的檢測人員進行檢測,檢測有人工法和儀器法兩種,現場操作以儀器法為主,人工法為輔,兩種方法互相映證,確保檢測的準確。在鋼絲繩受到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的時候,必須進行檢查。當鋼絲繩的磨損和斷絲達到報廢標準后,要及時更換,不得再繼續使用。2)重視繩卡的日常檢查:必須使用經技術監督部門檢測合格的重型鋼絲繩卡子,確??ㄗ拥馁|量。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堅持每天對卡子進行檢查,查看是否松動或損壞,確保不出現鋼絲繩抽頭
41、。3)嚴防銷子脫落:銷子的直徑和穿孔的直徑要相配合,間隙不宜過大,避免在牽引時銷子與孔壁頻繁相撞而出現損壞。在銷子的上方一定要設置門鎖,防止銷子上跳。銷子的日常檢查一定不能忽視,要仔細查看磨損和損壞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更換。4)防止車輛掉道:、安排專業的養道人員,配備相應的養護、檢測工具,在運行間歇及時對軌道進行養護維護,確保軌道幾何尺寸的正確。、要保證軌道的鋪設質量,同一軌道上一定要采用同一型號的鋼軌。5)消除車輛碰撞措施:、要加強道岔處的管理,要有專人檢查巡視道岔,避免道岔處出錯而導致車輛相撞;、軌道在鋪設后,要有專業的檢測工具和專職的人員進行養護,要達到軌道的平、順、直、實。、兩車輛錯車
42、的安全距離要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同一提升機的主副車輛的錯車安全距離不小于30cm,不同提升機的兩相鄰車輛的安全距離不小于50cm。6)做好安全設施的管理:、對于防過卷等安全裝置,在每個作業班接班后,要先檢查防過卷開關是否正常,在確認過卷開關正常后方能運行提升機。防過卷開關要由專職的電工進行維修保養,要真正起到作用。、洞口的擋車門要有專人負責啟閉,在車輛停止后及時關閉。發現損壞要及時維修,保證隨時能使用。、車輛的抓鉤要與車輛連接牢固,連接部位必須用專制的銷子,不得用鐵絲等簡單綁扎。抓鉤在使用中如出現變形等損壞時要及時修復。軌道道心的道碴要經常清理,做到軌枕高于道碴,不得出現道碴完全覆蓋軌枕的情況
43、。7.5、事故應急演練由工程技術部、安質環保部負責組織職工定期學習培訓礦井卷揚機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模擬演習,以便出現突發事件時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有效的、科學的處理突發事件。8、卷揚機事故專項應急預案8.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2#、3#支洞各配備一臺2JK-2.51.2P礦機卷揚機,8.1.1、事故類型存在的風險主要有:斷繩、電動機損壞、制動器機械事故、運輸過程中的傷害等,具體見下表序號危害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施工階段1斷繩人員、機械傷害裝碴運料2電動機損壞機械傷害裝碴運料3鋼絲繩繩卡損壞人員、機械傷害裝碴運料4制動器機械事故人員、機械傷害裝碴運料5車輛
44、牽引銷子損壞人員、機械傷害裝碴運料6卸碴車輛溜車、傾翻、掛碰人員、機械傷害裝碴運料7車輛掉道車輛傷害裝碴運料8裝碴運輸警示標志、聯絡信號設置不當,或有缺陷車輛傷害裝碴運料9隧道運輸最小行車限界不能滿足或臨時設施、支撐侵入限界車輛傷害裝碴運料10車輛裝載不合理,超限、超載、偏載、捆扎不牢,人貨混裝車輛傷害裝碴運料11車輛運行時發生碰撞、擦掛、擠壓等車輛傷害事故車輛傷害裝碴運料12載人車缺乏安全保證措施,車未停穩上、下人員車輛傷害裝碴運料13安全設施未發揮作用人員、機械傷害裝碴運料14操作失誤人員、機械傷害裝碴運料8.1.2、危害程度分析出現卷揚機事故,如電動機損壞、制動器機械事故、溜車事故中的傷
45、害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由工區現場人員匯報項目經理后啟動本預案,并組織處理。8.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根本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消除一切事故隱患,確保人員設備安全。2)啟動原則: 在隧道施工發生事故及災害時,本預案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啟動。3)響應原則: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各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在接到事故及災害報告后,無論何時,只要在本地區,必須馬上以最快的方式趕赴事故現場,按相應的事故處理預案正確有效地開展事故應急處理和救援工作,盡可能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盡最大努力減少事故損失和縮小事故影響范圍。4)請假原則: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各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在離開本地區時,必須向應急救援指揮長請假,
46、同時將自己的職責向指定人員交待清楚。5)指揮原則: 在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未到達現場前,事故處理由當班班長負責指揮;在應急救援指揮長未到達之前,事故處理由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指揮;應急救援指揮長到達現場后,事故處理由指揮長統一指揮。6)處理原則:事故應急處理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從應急工作的基本原則。8.3、組織機構及職責8.3.1、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與職責)、)、王狄彪組 員:蒲剛(安質環保部)、唐斌(安質環保部員)、)、)、)、)、)、辦公室設在安質環保部下設8個應急救援小組,分別為事故搶險組、技術支持組、通訊聯絡組、后勤保障組、保衛疏導組、醫療救護組、事故調查組和
47、善后處理組(組織機構圖見下圖)。總指揮:張尚書、金志紅 副總指揮:吳琪、劉建新、霍益、李智、王狄彪事 故 搶 險 組技 術 支 持 組通 訊 聯 絡 組后 勤 保 障 組保 衛 疏 導 組醫 療 救 護 組事 故 調 查 組善 后 處 理 組8.3.2、小組人員職責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各應急救援小組明確分工,各負其責,責任劃分如下:1)應急救援及事故現場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事故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等制定現場救援處置方案;、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與企業外應急救援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
48、及相關人員的安全;、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應急救援及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協助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響應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保持與事故現場組長的直接聯絡;、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組織項目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根據各施工現場的實際條件,努
49、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負責事故現場的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現場事故評估;、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3)事故搶險組副組長:龔光凱、龔海波、詹洪勇組 員:陳亮、楊維書、鄒來金、王貴州職責: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搶運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帶;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4)技術支持組組 員:陳利林、楊飛、職責:根據施工內容及特點,
50、及時勘察事故實際情況,分析為事故發生原因,及時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有效地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5)通訊聯絡組組 員:周軍職責:協助組長對搶險救援過程的記錄和傳達,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負責和地方相關單位聯系,取得地方政府部門的支持,組織人員確保救援通道暢通;組織人員做好后勤保障及拍照錄像工作,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6)保衛疏導組組 員:周軍
51、、曹繼華職責:對事故現場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疏散事故現場人員撤出危險地帶。7)醫療救護組組 長:蒲剛(安質環保部組 員:張俊、鐘欣職責:負責對受傷人員作簡易的搶救和包扎工作;及時轉移重傷人員到醫療機構就醫;必要時聯系當地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來援助救援。8)后勤保障組組 長:龍憲林組 員:魏桂珍、劉琦麗職責: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9)善后處理組組 員:胡堅波職責: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協
52、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憮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問題;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等。10)事故調查組組長:張尚書、金志紅成員:吳琪、劉建新、霍益、李智、楊漢銘、蒲剛8.4、應急處置、應急方案響應程序根據事故應急救援系統的應急響應程序要求,按過程分為:接事故報告、響應級別確定、應急啟動、救援行動、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六個過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見上表。重大災情發生后,災情發生單位必須保護災情現場,凡與災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不得隨意挪動和破壞,因搶救人員為防止災情擴大以及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體的,應當通
53、過拍照、繪制災情現場圖等方式對災情現場做出標記和詳細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書證、物證等證據。1)事故情況與響應級別確定接到事故報告后,按程序,對施工情況分析做出判斷,初步確定相應的響應級別。如果事故不足以啟動應急救援體系的最低響應級別,響應關閉。2)應急響應級別確定后,按所確定的響應級別啟動應急程序,如通知指揮人員到位、開通信息與通訊網絡、通知調配救援資源(包括應急隊伍和物資、設備等)成立現場指揮部等。3)救援行動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事故發生N事故報告事故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救援行動事態控制應急恢復總結評審現場清理解除警戒善后處理事故調查指揮人員到位信息網絡開通應急資源調配現場指
54、揮到位應急增援人員救助工程搶險警戒標志醫療救護人群疏散環境保護現場監測專家支持信息反饋關閉YYYN響應升級Y應急結束有關應急隊伍進入事故現場后,迅速展開事故現場警戒、疏散、人員救助、工程搶險等有關應急救援工作,專家組為救援決策提供建議和技術支持。當事態超出響應級別,在本級無法有效控制,向相鄰標段、監理、建設單位甚至地方政府應急中心請求更高級的應急響應。4)應急恢復救援行動結束后,進入臨時應急恢復階段。包括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警戒解除、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等。5)應急結束執行應急關閉程序,由災情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8.4.2、電動機損壞1)事故發生后,當班司機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并說明礦車停在
55、哪個位置,重車空車等情況。2)調度室接到主電動機損壞事故匯報后,當班值班人員立即組織搶修人員。3)調度室當天值班管理人員為現場指揮負責人,準備搶修用材料配件及其它特殊材料配件,等待指揮部的命令。4)如果電動機轉子損壞我部無法處理時,及時聯系廠家人員進行維修或更換。5)事故處理完畢后,由現場施工負責人組織對電控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事故隱患點后,組織試運行23h,確認無誤后方可撤離現場,并及時匯報。8.4.3、制動器機械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制動器不能制動,多由于液壓式制動器損壞或制動器卡住。1)若礦車裝有渣,用挖掘機將礦車內石渣卸掉。2)組織人員檢查液壓站和制動器。8.4.4、斷繩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56、發生斷繩事故主要因素如下:銹蝕、磨損、超載、保護裝置不全或不起作用、檢修時措施不力或方法不當、司機操作不當、提升鋼絲繩超期服役或帶隱患運行,會出現應力集中,產生疲勞,金屬變脆,鋼絲繩抗拉強度和抗沖擊強度降低。當發生斷繩事故時,若有人員傷亡,現場調度員立即通知現場指揮部,根據情況制定搶險措施及方案,組織搶險人員首先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搶救,并電話急救中心(急救電話:120),其次要積極組織搶險,組織人員搶修,盡快恢復施工。8.4.5、溜車及脫軌事故應急處理措施1)現場發生未傷人的溜車事故時值班司機應立即向洞口調度匯報,調度在接到匯報后,要問明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損壞程度,同時向項目部物機部
57、及項目部主管領導匯報,項目部主管領導組織相關人員奔赴現場,制定應急處置方案,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搶修人員要按搶修方案進行搶修,排除故障,恢復運行。、發生溜車事故時,值班司機通過高音喇叭提醒斜井步梯上下井及井底作業人員及時避讓,避免傷人事故發生。、發生車輛溜車脫軌后:、輛脫軌復位時,必須有專人負責指揮、協調、監護整個復位過程。、將脫軌車輛掩住,先抬一頭上軌,后抬另一頭復位。、用鋼軌、撬杠使車輛復位時,應注意自身及他人安全。手握鋼軌、撬杠時,不能夠握滿把,防止壓、擠手。、無論何種情況,復位時,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嚴禁探入兩車之間作業。、抬道期間嚴禁與抬道工作無關的人員在附近逗留或作業。2)發生車輛溜車
58、傷人事故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向洞口調度匯報,調度在接到匯報后,立即向項目部經理匯報,項目部經理通知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各應急救援小組人員奔赴現場,制定應急處置技術方案,搶救受傷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按方案進行設備搶修,排除故障,恢復施工;同時分成立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處置,確保責任人受到處分、其他人受到教育。8.4.6、人員傷亡應急處理措施1)機械傷害應急救援預案、發生機械傷害后,在醫護人員沒有帶來之前,應檢查受傷者的傷勢,心跳及呼吸情況,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對被機械傷害的傷員,應迅速小心的使傷員脫離傷源,必要時,拆卸機器,移出受傷的肢體。、對發生休克的傷員,應首先進行搶救。遇有呼
59、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使其恢復正常。、對骨折的傷員,應利用木板)竹片和繩布等捆綁骨折處的上下關節,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將其上肢固定在身側,下肢與下肢縛在一起。、對傷口出血的傷員,應立即以頭低腳高的姿勢躺臥,使用消毒紗布或清潔織物覆蓋傷口上,用繃帶較緊的包扎,以壓迫止血,或選擇彈性較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巾等。對上肢出血者,捆綁在其上臂上1/2處,對下肢出血者,捆綁在其腿上2/3處,并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對劇痛難忍者,應讓其服用止痛劑和鎮定劑。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據病情輕重,及時把傷員送到醫院治療。在轉送醫院的
60、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并密切注意傷員的呼吸)脈搏及傷口等的情況。2)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應急救援預案、現場職工發現發生高空墜落)物體打擊事故,應就地進行搶救,并立即通知項目經理或工地負責人。項目負責人知曉發生事故后,應立即通知應急救援組織進行搶救,并指示各班組立即停止作業。、立即撥打120救護中心與醫院取得聯系,并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人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施工人員從高處墜落,現場解救不可盲目,不然會導致傷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應首先觀察其神智是否清醒,并觀察傷員的著地部位及傷勢,做到心中有數。、傷員如昏迷,但心跳和呼吸存在,應立即將傷員的頭偏向一側,防止舌根后到,影響呼吸。
61、、將傷員口中可能脫落的牙齒和積血清除,以免誤入氣管,引起窒息。對于無心跳和呼吸的傷員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待傷員心跳)呼吸好轉后,將傷員平臥在平板上,以及送往醫院搶救。、如發現傷員耳朵)鼻子出血,可能有腦顱損傷,千萬不可以手帕)棉布或紗布取出堵塞,以免造成顱內壓力增加和細菌感染。、傷員如腰背部或下肢先著地,下肢有可能骨折,應將兩下肢固定在一起,并應超過骨折的上下關節;上肢如果骨折,應將上肢挪到胸前,并固定在軀干上,如果懷疑脊柱骨折,搬動時千萬注意要保持軀體平直,不能讓軀體扭曲,然后由3人同時將傷員平托起,即一人托脊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下肢,平穩運送,以防骨折部位不穩定,加重傷情。
62、、腹部如有開放性傷口,應用清潔布或毛巾等覆蓋傷口,不可將脫出原物返還,以免感染。、搶救傷員時,無論哪種情況,都應減少途中顛簸,也不得翻動傷員。3)觸電應急救援預案、發生觸電事故時,應立即使觸電人員或觸電機械設備脫離電源。、如有人員受傷,根據其受傷程度,決定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法,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人員應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仰面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動。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平躺,且確保氣道暢通,并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觸電后又摔傷的傷員,應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
63、狀態,不得彎曲;如需搬運,應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傷員身體處于平直狀態,避免脊椎受傷。 、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聽(用耳貼近用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喉結一側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則可判定為呼吸)心跳停止。此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進行搶救。三項基本措施包括通暢氣道)口對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心肺復蘇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實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64、 、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8.4.7、應急隊伍、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項目部人員每年進行一次爆破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辦公室負責對相關人員提前進行培訓。3)由隧道施工隊伍擔任,組織20人的應急隊伍。8.4.8、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3)應急清單表5 應急救援物資序號應急物資單位數量1急救箱個22擔架付23滅火器具604飲用水箱2表6 應急救援車輛安排序號車型單位數量1轎車輛12皮卡車輛13裝載機輛14汽車吊臺39、專家方案評審9.1、評審意見9.2、評審專家資質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