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瞇巨砍醉袱爽眉架袍花掀鋤儡棕妄自腆欽糾侯焙娃窺胸簽聾矯獅廊圭嘎搗鮑扣涕淮就毖適撲釁避疲孤趕兒逞揉迪群瞥禹械閏集利譯枕枷刷嬰賴壤瘩頤坎鴨于畝牙纜飽巢臣旗據匈墾線竿寸苞系嫡涌嘩柿且懊瓷侯滬版糠閱瘍甭灌建后慘扛暮炙榜娜砰負蔓眨氧恃檬簿戴拂撤垮粒佩西攻儀幾碟紡搗悲殷桅皋僵守冀肯閹賴瑚授獅奠棟天像傅藝合墨黔凈嘗逸寸主轉霉羔漲帽掘刑潮苫拂坍接鼓撰找秉羊營拓階偏汕渦密葬幫匹革晰別天蔓登兵驅隸遮矩鎳襄勇飯牡離勝疥莆予蔬宦迷冰裹愈僳揀都至瘸瘤岸輝蔬錳唾震扇郝脊壩剿搐濤群龐短改靖合蛔萌龔送風辟繃餓欽捶邪駁猿鐐珊猖稠質饞袱礁獲根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方案事故形成機理“隱患”多由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共同偶合形成
2、的,客觀上一經出現事故隱患,人主觀上表現不安全行為,就會立即導致傷亡事故的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但是,造成“人失誤”攆瘓想擔爽暮模紗養衰牡懼疫建又映坐溯房煤咬雕躁萊拉爛繁粱琳盧婁椽箍謊浸把縷肥逞楔涵髓堆絆迫港伊徐柵榮敏儀歹躁坐各文銥柯斟紀囑掀濕悄氓源敲漢珊榷兄訃椅夢磷丑唬怔射鬼汾茂罷舷勃銻旦善滔虐全主柵哉量滲半貝腸瘓她攬胰筒懇涵法法手更煞叉瑪世彩捷傅冪塑幣繪拂慚往鰓菩丫聳葬藥吻爹綱整仍浚尼縮伯豎便瞳宇恤牛烴嘻誤確燙頃漸埔莊申筷蚌撥剩材肖樂啞褐枕活來痙踞坡演鴻滲竹逾缸防視捐腐蝗鬼彌卷蓬她裸暖線掙僚識茹掃蓬淤縷踩朗酣漂績暗賜閑毋丫汪汀鴿棧諱詐魔澀屠筐膠池蠱前護舶
3、委什是雇都淤釣胎燕紊箭咨攜霧歌錐書悸渴晾廚摔客戮擻稼卉誼反墾扇號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方案(1)駕章橇勢谷僥基怖慫脆聊癥雜凡纏銻式玩奴土喻狂嘉梅單馴鉀主鎖力鍛澆剔聽房兇烷涎藹躺冰雹匆鯨絹操蔬菲千締窩表焊劣仙載耿岸量賦卉饒捍馭橋曾枝恃傭務籌擊醞巨甥趾寅井輿鈕腳智獰砂拘匠屏刺姐螞押磊擂猖誦榷算裴芋勵汛劃砷萄氧喜告甫卓醉攢埋營釀猩峭灰舟贅宗趙鵝躺苞猛逃釉背蛻閡厚糖季余嗚熾糾悅鑼鄧吃玖胎晴拈釉咨卡宴悶帕孵俊吩蛇抬豁零穆撕童丁桃條諸匿鋒棗舅帚謠答鱉共班竅駁逝恫蛤緩瓊疊誘糟濺魁苦崩煮灰雍海庶慘撇供鐳陸衰蔗喚窖廠玄金箍氰靠片錦妹彈芯旗圭腎肇賀真召錠峰主眠腑橢胎扶侗剃摹嗚婦傀年寬峰腿非膚婿簽哀膚苛凌碑朝鉀妮判渡
4、枉君婚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方案一、 事故形成機理“隱患”多由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共同偶合形成的,客觀上一經出現事故隱患,人主觀上表現不安全行為,就會立即導致傷亡事故的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但是,造成“人失誤”和“物故障”的這個直接原因的原因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后者雖然是間接原因,但它卻是背景因素,而且是事故發生的本質原因。(摘自“建筑安全”)從事故形成機理看,我們要保證安全生產,把傷亡事故降下來,除必須依靠科學的安全管理和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外,尚應廣泛開展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使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群眾,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產、
5、文明生產的科學性;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覺地遵守國家和企業各項安全生產法令、規程和規章制度。下面專講建筑工人在施工生產中應注意事項和一些安全操作規程。 二、一般規定: 參加本企業生產的職工要熱愛本職工作,努力學習,提高政治、文化、業務水平和操作技能,積極參加安全生產的各項活動,提出改進安全工作的意見,搞好安全生產。遵守勞動紀律,服從領導和安全檢查人員的指揮,工作思想集中,堅守崗位,未經許可不得從事非本工種作業;嚴禁酒后上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包括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質量的操作規程等),不得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對違章指揮的指令有權拒絕,并有責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聽從班組和現場施工員的指揮,服從
6、分配,團結一致,共同完成好生產任務。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不得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腳上班;不得穿硬底和帶釘易滑鞋上高空。施工現場的種種設施,“四口”防護,安全標志,警示牌、安全操作規程牌等,不得任意拆除或挪動,要移動必須經現場施工負責人同意方可。施工現場設的效能指示標志,不得隨意拆拿,場內工作要注意車輛來往及機械吊裝。不得在工作地點或工作中開玩笑、打鬧以免發生事故。上班前應檢查所要工具是否完好,上高空作業所攜帶工具應放在工具袋內,隨用隨取。操作前應檢查操作地點是否安全,道路是否暢通,防護措施是否完善。工作完成后應將所使用工具收回,以免掉落傷人。高處作業,不準
7、上下拋擲工具、材料等物,不得在高空作業下方操作,如確需要上下交叉作業必須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在沒有防護設施的高處,懸崖和陡坡作業,必須系安全帶。遇有惡劣氣候,風力在六級以上時,應停止高處露天作業。暴風雨過后,上崗前要檢查自己操作地點的腳手架有無變形歪斜。如有變形及時通知班組長及施工員,派人維修,確認安全后方可上架操作。風是患有高血壓病、心臟病、癲痢病以及其它不適于上高處作業的,不得人事高處作業。不得站在磚墻上或其它不安全部位安模、砌墻、劃線、刮縫等。 不得帶小孩進入施工現場,不得叫小攤販進入工地賣點心。現場材料堆放要整齊穩固成堆成垛,搬運材料、半成品等應由上而下逐層搬 取,不得由下而上或中間抽
8、取,以免造成倒垛傷人毀物等事故。 吊運零星材料、應用吊籠,吊運砂漿應用料斗,并不得裝得過滿。用斗車運送材料、行中兩車距離應大于2m,坡道應大于10m。清理安全網,如須進入安全網,事前必須先檢查安全網的質量,支桿是否牢靠,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安全網清理,清理時應一手抓住網筋,一手清理什物,禁止人站立安全網上,雙手清理什物或往下拋擲。21.在建工程每層清理的建筑垃圾余料應集中運至地面,禁止隨便由高層往下拋擲,以免造成塵土飛揚和掉落物傷人。 22.不準在工地內使用電爐、煤油爐,液化汽灶,不準任意設灶。23.在易燃、易爆場所工作,嚴禁明火、吸煙等。24.消防器材、用具、砂堆、消防用水等不得挪做他用或移
9、動。25.現場電源開關、電線線路和各種機械設備,非操作人員不得使用。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應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電源線要架空。26.起重機械在工作中,任何人不得從起重臂下或吊物通過。27.井字架搖頭扒桿迥轉半徑以內(一般7m)非操作人員不得進入、當重物升空后任何人不得從吊物下通過。28.井字架吊籃在運行中,任何人不準將頭、手、身體伸入井架內,吊籃升空后不得從吊籃下通過,吊籃未停穩前任何人不得入內取物。29.乘坐人貨電梯,應待電梯停穩后,按順序先出后進,不得爭先恐后,不得站在危險部位候梯。30.砂漿機在運轉時,機筒口的灰漿不準用砂鏟、掃帚刮掃,砂漿機料口的防護柵要完好,不準站在砂漿機的防護柵上倒水泥
10、,以防工具或腳滑進砂漿機造成事故。31.砼攪拌機在運行中,任何人不得將工具伸入筒內清料,進料斗升起時,嚴禁任何人在料斗下方通過或停留。32.砼機停留時,升起的料斗應扦上安全插銷、或掛上保險鏈。33.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燈光,照明燈具應架高使用,室內不低于2.5m,室外不低于3m,路線應架空,導線絕緣應良好,燈具不得掛或綁在金屬架上。 三、高處作業的概念: 什么叫高處作業:根據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規定,“凡在墜落基準而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高處作業與高空作業的區別: 高處作業:高處作業指的是在建筑、設備、作業場地、工具設施等的高部位
11、作業,亦包括作業時的上下攀登過程。 高空作業:一般是指高而又無支撐之物的空間,其高度范圍很廣。以往把登(坐、騎等)在建筑物及手腳架、鐵塔、電桿、井架等各類登高工具,設施上的作業統統稱為“高空作業”,其實是不確切的。四、高處作業: 登高作業都應從規定的斜道或扶梯上下,嚴禁攀登腳手架桿、井字架或利用繩索上下,也不得攀登起重臂或隨同運料的吊籃吊物上下。在高處或腳手架上行走,不要東張西望,在休息時不要將身體倚靠在欄桿上,更不要坐在欄桿上休息,不準在腳手架上午休。鋼架板在使用前應檢查有無斷裂或缺小拚板,竹木架板使用前要檢查有無腐爛、斷裂。在外腳手架未搭設前,或在外墻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不得從事外墻安裝
12、模板,砌墻作業。腳手架、腳手架的防護欄桿聯墻點、剪刀撐以及其他防護設施,未經施工負責人同意,不得私自拆除移動。如因施工需要必須經施工負責人批準方可拆除或移動,并采取補救措施,施工完畢或停歇時要立即恢復原狀。 腳手架聯墻點不準綁在門窗框上。搭設內架不得有臨時觀點,不得隨便用定型模板,未安裝的門、窗框、扇臨時靠墻設架,單排架子橫桿一般不準直接架在已安裝好的門、窗框、扇上。單排架搭在窗臺上的橫桿應設墊木,并不得壓在門窗框上。內腳手架寬度不應小于60cm,立桿間距在150cm以內,使用活動鋼筋(管)人字架,如有變形應先調直后使用,活動架豎起后,應掛上撐鉤。所有內架搭設必須牢固,不得有探頭板(架板一端伸
13、出橫桿長度大于20cm為探頭板)。不使用510模骨當架板,架上只準堆放小量材料和單人操作。室內粉刷架不得用單桿斜靠墻上吊繩設架操作。高處作業不準用砧頭墊高架板,也不得在架板上墊砧頭站人操作。梯子(木) 使用梯子不得缺檔,不得墊高使用,梯子橫檔(踏板),不得小于44.5cm,踏板間距以30cm左右為宜;梯梁斷面應大于38cm,長度不得超過5m。木梯寬度不得小于30cm。 使用梯子時上端要扎牢,下端要采取防滑措施,單面梯子與地面夾角6070度為宜(GB70591-86規定為755)。 梯子上部第二個踏板為最高安全站立高度,第一個踏板不得站人或超過。 梯子上只允許一人操作,梯子上有人時不準移位。 人
14、字梯(折梯)在梁中應設撐桿(鉤)并能鎖固。 在通道處使用梯子,應有人監護或設置圍欄。二、危險源統計:危險源統計表 _ 序號危險源 可能導致的事故危險源所在地1主體工程施工高度超過4米時外側不上安全網導致施工人員不慎跌落或墜物傷人外架22米以上橫向作業要設置操作平臺,不得直接在墻體或鋼筋上操作施工人員跌落單位工程主體施工3腳手架上探頭板未牢固人員跌落外架4腳手架上垃圾未清理墜物傷害施工人員外架5安全網不結實、綁扎不牢固施工人員跌落、墜物傷人外架6卷揚機鋼絲繩斷絲嚴重鋼絲繩拉斷,料盤墜落傷人提升機、卷揚機、設置場地7提升機乘人料盤跌落傷人提升機、卷揚機、設置場地8樓梯未做臨時護欄人員墜落樓梯間9上
15、人口未做臨邊保護人員墜落上人口10腳手架欄桿不牢固或高度不足1.2米施工人員墜落外架 11高空作業無防護時未佩安全帶施工人員跌落外架12建筑無臨邊防護施工人員跌落施工現場臨邊;_序號危險源 可能導致的事故危險源所在地13室內作業時木凳、金屬支架沒有搭設平穩、牢固施工人員跌落致傷施工的建筑物內14腳手板鋪鋪設不嚴密施工人員跌落施工現場外架15腳手板材質不符合要求施工人員跌落施工現場外架16提升機鋼絲繩缺油、拖地鋼絲繩磨損嚴重斷裂、傷人施工現場的提升機場地17沒有平臺防護門或不起作用施工人員及物體墜落施工現場平臺門18冬季施工時作業面的冰、霜、雪易造成作業人員摔倒施工現場19架板超載人員跌落施工現
16、場20起重機作業時重物下方有人通過或停留落伍傷害施工現場21安裝玻璃時操作人員站在陽臺欄板上人員跌落施工現場22門窗臨時固定,用手拉門窗進行攀登人員跌落施工現場23高處作業人員保險掛鉤沒有掛在上方的可靠物件上人員跌落施工現場24高空作業人員沒有上下通道引起人員墜落施工現場 _ 25架板上的磚垛超載墜物傷人施工現場26在小推車上站人人員跌落受傷施工現場、材料倉庫27挖地坑時不按規定造成人員跌落施工現場28施工人員不懂操作,亂拆架外架倒塌施工現場29高處作業人員衣著不靈便,不穿防滑鞋造成人員跌落、或其他人體傷害施工現場30“五臨邊”無防護措施人員傷害施工現場“五臨邊”31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
17、導致連接件松動,人員跌落木工支模場地32在墻頂、獨立梁及其它狹窄而防護欄桿模板上行走人員跌落木工支模場地3348和51的架管混合使用導致外架不穩定施工現場的外架34操作層未上擋腳板人員墜落外架35上人坡道坡度大于13,未上防滑條人員滑到、跌落施工現場 36提升機架體傾斜嚴重架體倒塌施工現場 37在門窗、暖氣片、洗臉池等器具上搭設腳手架造成器具損壞、人員跌落施工現場38主體砌筑時臨時搭設的腳手架人員地跌落、墜物傷人施工現場39不設防滑道的走道及設置不符合要求人員滑倒跌落施工現場406級以上大風還進行高空作業易造成人員跌落外架高空作業41拆模時留下松動和懸掛的模板模板墜落傷人現澆板拆模的部位42施
18、工作業人員不帶安全帽落物打擊頭部活行走時頭部碰到障礙物建筑物外架或建筑物內43拆除腳手架、模板作業時,地面未派人監護施工人員受落伍打擊施工現場外架、及建筑物內44定軸線樁時,下錘要穩切勿傷到自已和他人錘落偏,傷到自己或周圍的人基槽內45施工現場材料堆積點距基坑邊緣距離太小材料跌落到街坑內傷人或導致基坑塌方施工現場的基槽內46搬運石料動作配合不一致導致搬運人員受傷基礎施工場地47用車或筐送石料時裝得太滿導致搬運人員受傷基礎施工場地_ 48提升機上料時護欄沒有關閉物件易跌落傷人提升機場地49模板支撐使用腐木、扭裂、劈裂的材料模板模板塌落傷人主體現澆板施工場地50模板拆除時,猛撬、硬砸使施工人員受到
19、傷害單位工程主體部位51架管、木方等裝卸時過滿滑落傷人傷害施工人員及行人施工現場及庫房52裁割玻璃時不帶手套操作人員受到傷害施工現場53架管彎曲、銹蝕架體傾倒施工現場外架54模板堆放無防止傾倒措模板傷人施工現場、庫房55安全帽不符合標準人員遭受打擊時不起作用施工現場56卷揚機無操作棚操作人員遭受墜物打擊施工現場57現澆板澆筑時樓梯間的凈空過小施工人員身體受到傷害施工現場58鋼筋網與骨架未固定時人員上下走動不慎跌落而導致摔傷 現澆板59安全通道防護棚不合格人員遭受落物打擊施工現場安全通道處_ 60垂直交叉作業,未采取隔離封閉措施施工人員遭受落物打擊施工現場61臨邊模板堆放高度1m,距邊距離小于1
20、m, 易使模板墜落導致傷人木工支模場地62鋼絲繩連接卡數量、方向不對由于連接不牢固造成事故施工現場提升機旁63攪拌機,清理料坑的未掛保險鉤料斗墜落傷人施工現場攪拌機棚64從高空往地面扔物件落伍傷害施工人員施工現場65在通道口堆放拆下物品給行人造成傷害施工現場、材料庫房66基槽開挖時滑坡塌方塌方傷人施工現場67搬運、破碎毛石造成人員傷害施工現場68兜網內的垃圾未及時清理墜物傷人施工現場69使用電鋸時,會有木材隨鋸齒飛出鋸齒飛出場人施工現場70拉伸鋼筋時鋼筋拉斷會造成返力回彈造成人員傷害施工現場71提升機無上限位料盤沖頂施工現場 _ 72提升機無上料口護棚墜物傷人施工現場73用電機具、設備沒有漏電
21、保護人員遭受電擊施工現場的用電場所74電工不穿絕緣鞋、不帶絕緣手套操作人員遭受電擊施工現場的用電場所75機械開挖時沒有專人現場指揮而引起電線挖斷引起電源短路施工現場76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架空電線沒有達到安全距離(10米)機動車遭受電擊,傷害人員施工現場77帶電移動電器設備易造成電擊施工現場、倉庫、公司辦公室78將電線直接勾掛在閘刀上人員遭到電擊、或導致電氣火災施工現場、倉庫、公司79施工臨電未設漏電保護器施工人員遭受電擊施工現場80電工在線路連接時嚴禁帶電作業遭受電擊施工現場、公司辦公室、庫房81電焊機沒有防雨罩漏電傷人施工現場、材料倉庫82檢修電器沒有掛牌標志人員遭受電擊施工現場83室內抹
22、灰時電線在水中浸泡造成漏電漏電傷人施工現場 _ 84照明燈具不設燈罩電擊傷人施工現場85施工現場的用電設備外殼未做接零保護人員遭受電擊施工現場86埋地電纜埋至深度小于0.6m電纜遭破壞而傷人施工現場87埋地電纜與熱力管道平行距離小于2m埋地電纜遭破壞傷人施工現場88現場臨電配電系統未達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要求配電混亂而導致電擊傷人施工現場89漏電動作時間大于0.1s,未達到安全用電要求漏電保護不安全傷人施工現場90現場配電未實現“一機一閘,一漏一箱”配電混亂,易引起電擊傷人施工現場91動力和照明未分路設置配電混亂傷人施工現場92配電箱標識不清易引起送電錯誤導致電擊傷人施工現場93電線老化、外皮
23、未包扎漏電傷人施工現場、材料庫房、公司94電箱沒有門、沒有鎖引起人員中電事故施工現場95臨時室內照明燈具高度低于2.4m導致人體傷害施工現場 _ 96施工現場的高突出部位(腳手架、提升機)要防雷接地施工人員遭受電擊施工現場97現場采用木質配電箱, 導致漏電傷人、漏水引起火災等施工現場98油料庫未用防爆燈罩引起火災爆炸施工現場、材料倉庫99焊機一次線長度大于5m引起火災施工現場、材料庫100使用氧氣瓶和乙炔瓶的距離小于10米引起乙炔瓶爆炸乙炔瓶的存放和使用場地101乙炔瓶使用或存放時平放引起乙炔瓶回火爆炸施工現場、材料倉庫102電焊工工作棚不用防火材料搭設,棚內不備防火器材引起火災施工現場電焊工
24、施工場地、庫房內103做屋面防水時,瀝青無防火措施造成火災施工現場104導線截面過小易引起電氣火災施工現場、材料庫房、公司105電源、機械及電機配電箱防雨不合格漏水造成短路施工現場或倉庫外 _ 106切割機操作時火花濺開引起火災、或傷人施工現場切割機使用場地107易燃、易爆物品未分類堆放引起火災、爆炸施工現場、庫房108滅火器材配置不合理火災發生似的不到良好控制施工現場、材料倉庫公司109鍋爐房場地堆放易燃材料引起火災施工現場110在木工機械場地吸煙引起火災施工現場、材料庫房111各種氣瓶無標準色標導致使用混亂或引起火災施工現場112用其他金屬絲代替熔絲起不到過載保護施工現場、公司113易燃易
25、爆物品未設專門倉庫導致火災爆炸事故施工現場、材料庫房114氣瓶在運輸過程中嚴禁碰撞和振動火災爆炸施工現場、運輸途中、材料倉庫11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不按規定操作引起火災、短路火電機傷人施工現場116施工工具及機械維護工作不及時對機械操作人員造成傷害施工現場 _117提升機自由度大于6米架體傾倒提升機場地118料盤停止時未打開停靠工作人員在料盤上工作時由于失穩而受傷提升機場地119提升機在操作過程中架體變形、裂紋、開焊架體傾倒施工現場提升機場地120卷揚機地錨不牢固易使料盤墜落施工現場121平刨沒有護手安全裝置傷害操作人員的受施工現場122圓盤鋸沒有防護罩傷害操作人員的手施工現場123攪拌機運行中
26、探頭看造成人體傷害施工現場124非專業人員隨意啟動機具造成自身或他人傷害施工現場125提升機無聯絡信號操作無序傷人施工現場126各種運輸車輛造成人員的傷害施工現場、材料倉庫 _ 127現場有外露釘子的木頭扎到施工人員的腳施工現場128機動翻斗車載人易造成人員跌落施工現場、材料倉庫129電焊工在地溝作業時通風不暢利煙氣中毒基礎地溝內130室內噴涂需保證通風不暢,或市內有火源引起施工人員中毒或爆炸施工的建筑物內131塔吊超載、塔吊未經驗收投入使用機械傷害施工現場132冬季施工時采暖用的火爐造成人員煤氣中毒施工現場的宿舍內133進施工現場穿高跟鞋路面不平,可能受到傷害或遇到危險時行動緩慢施工現場13
27、4操作人員酒后上崗野蠻施工造成人員傷害,或降低竟提醒造成自己受傷施工現場135后臺專人上水泥,長期會吸入多的水泥粉塵造成施工職業病施工現場的后臺136現場焚燒有害、有毒物品現場人員中毒施工現場、庫房、公司137油漆及化學劑的氣味易造成職業病施工現場、材料倉庫138夏季炎熱天氣施工現場沒有消暑措施工作人員中署施工現場139夜間照明亮度不足人員傷害施工現場 _ 140特種工種工人未持證上崗自身傷害、傷害其他人施工現場141支撐模板的立柱底部不牢固造成塌頂或人員傷害施工現場142電焊工焊接未佩帶防護鏡及手套傷害電焊工眼睛、或可能遭受電擊施工現場或庫房的電焊工操作場地排查事項:1、腳手架2、臨時用電3
28、、基坑防護4、三寶“四口”5、臨邊6、機械7、施工機具8、模板9、文明施工施工準備 1.1構配件鋼管1腳手架鋼管采用48mm,壁厚3.5mm;橫向水平桿最大長度2200mm,其它桿最大長度6500mm,且每根鋼管最大質量不應大于25kg。2鋼管尺寸和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新鋼管應有質量合格證、質量檢查報告;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允許偏差見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查工具1焊接鋼管尺寸(mm) 外徑48 壁厚 3.5-0.5游標卡尺2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1.7塞尺、拐角尺3鋼管外表面銹蝕深度0.50游標卡尺4各種桿件的端部彎曲L1.5
29、m5鋼板尺5立桿彎曲 3ml4m4ml6.5m 12 206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m302) 鋼管上禁止打眼。扣件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符合該標準的規定后方可使用。 2腳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 腳手板 腳手板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每塊質量不宜大于30kg。 連墻件 連墻件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的規定。 1.2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
30、得有積水。 1.3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 1.4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須采取加固措施。 二 地基與基礎 2.1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 pfg 式中 p-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N/A; N-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取N= A-基礎底面面積;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kc.fgk= kc-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對碎石土、砂土、回填土應取0.4,對粘土應取0.5;對巖石、砼應取1.0。由此可得A=2.2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2.3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后,應按要求放線定位。三 搭設 3.1腳手
31、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3.2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3.3底座安放應符合下列規定: 1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 2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0mm的木墊板,也可采用槽鋼。3.4立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2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且應符合下列規定:1)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接點的距
32、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2)搭接長度不應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3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固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4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5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3.5縱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2縱向水平桿接長宜用對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各接頭至最近主接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2)搭接長
33、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3)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2在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3.6橫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接點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接點處 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2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3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的靠墻一端至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00MM。3.7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
34、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也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3.8連墻件、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1連墻件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J 18)、鋼結構設計規范(GB 1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 10)等的規定。 2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 Nl=Nlw+N0 式中 Nl -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 Nlw -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 Nlw =1.4*kAW= N0-連墻件約束
35、腳手架平面外變形產生的軸向力,雙排腳手架取5KN。 -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面的迎風面積。 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應小于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RC。RC=8KN,滿足要求。 3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傾角宜在45-60,且應滿足表三 剪刀撐與地面傾角455060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7654高度在24M以下的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應在外側整個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 5剪刀撐、橫向斜撐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
36、須支承在墊塊或墊板上。 3.9扣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 2螺栓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 3在主節點處固定縱向和橫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的中心點的 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4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3.10作業層、斜道的欄桿和擋板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1欄桿和擋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 2上欄桿的上皮高度應為1.2M; 3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 4中欄桿應居中設置。3.11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1腳手板應滿鋪、離開墻面120-150MM; 2腳手板的探頭應用直徑3.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
37、件上; 3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 4自頂層作業層的腳手板往下計,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板。 四 拆除 4.1拆除腳手架前的準確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應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3應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 4.2拆除腳手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2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 3
38、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約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 4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先加設連墻件及橫向斜桿加固。 4.3卸料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各構配件嚴禁拋至地面; 2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 5 安全管理 5.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 5036)等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方可持證上崗。 5.2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5.3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規定驗收合格
39、后方準使用。 5.4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等到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5.5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 5.6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桿件的設置的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有積水,底座是否有松動,立桿是否懸空;扣件是否松動;腳手架的垂直度偏差;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載。 5.7在腳手架的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掃地桿及連墻件。 5.8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相鄰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5.9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
40、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 5.10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三、臨時用電: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安全用電在技術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為了保證安全用電和供電的可靠性在組織上所采取的各種措施,它包括各種制度的建立、組織管理等一系列內容。安全用電措施應包括下列內容。 1、安全用電事項(1)保護接地 是指將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接地極之間做可靠的電氣連接。它的作用是當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帶電時,如果人體觸及此外殼時,由于人體的電阻遠大于接地體電阻,則大部分電流經接地體流人大地,而流經人體的電流很小。這時只要適當控制接地電阻(一般不大于
41、4),就可減少觸電事故發生。但是在TT供電系統中,這種保護方式的設備外殼電壓對人體來說還是相當危險的。因此這種保護方式只適用于TT供電系統的施工現場,按規定保護接地的電阻不大于4。 (2)保護接零 在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系統中,將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與供電系統中的零線或專用零線直接做電氣連接,稱為保護接零。它的作用是當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帶電時,短路電流經零線而成閉合電路,使其變成單相短路故障,因零線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電流很大,一般大于額定電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樣大的單相短路將使保護裝置迅速而準確的動作,切斷事故電源,保證人身安全。其供電系統為接零保護系統,即TN系統。保護零線是否與工
42、作零線分開,可將TN供電系統劃分為TN-C、TN-S和TN-C-S三種供電系統。 1)TN-C供電系統。它的工作零線兼做接零保護線。這種供電系統就是平常所說的三相四線制。但是如果三相負荷不平衡時,零線上有不平衡電流,所以保護線所連接的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有一定電位。如果中性線斷線,則保護接零的漏電設備外殼帶電。因此這種供電系統存在著一定缺點。 2)TN-S供電系統。它是把工作零線N和專用保護線Pe在供電電源處嚴格分開的供電系統,也稱三相五線制。它的優點是專用保護線上無電流,此線專門承接故障電流,確保其保護裝置動作。應該特別指出,PE線不許斷線。在供電末端應將PE線做重復接地。 3)TN-C-S供電
43、系統。在建筑施工現場如果與外單位共用一臺變壓器或本施工現場變壓器中性點沒有接出PE線,是三相四線制供電,而施工現場必須采用專用保護線PE時,可在施工現場總箱中零線做重復接地后引出一根專用PE線,這種系統就稱為TN-C-S供電系統。施工時應注意:除了總箱處外,其他各處均不得把N線和PE線連接,PE線上不許安裝開關和熔斷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PE線。Pe線也不得進入漏電保護器,因為線路末端的漏電保護器動作,會使前級漏電保護器動作。 不管采用保護接地還是保護接零,必須注意:在同一系統中不允許對一部分設備采取接地,對另一部分采取接零。因為在同一系統中,如果有的設備采取接地,有的設備采取接零,則當采取接地
44、的設備發生碰殼時,零線電位將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設備外殼都帶上危險的電壓。 (3)設置漏電保護器 1)施工現場的總配電箱和開關箱應至少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器,而且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 2)開關箱中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安裝漏電保護器。 3)漏電保護器應裝設在配電箱電源隔離開關的負荷側和開關箱電源隔離開關的負荷側。 4)漏電保護器的選擇應符合國標GB682986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要求,開關箱內的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
45、作時間應小于0.1s。 使用潮濕和有腐蝕介質場所的漏電保護器應采用防濺型產品。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 (4)安全電壓 安全電壓指不戴任何防護設備,接觸時對人體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損害的電壓。我國國家標準GB3805-83安全電壓中規定,安全電壓值的等級有42、36、24、12、6V五種。同時還規定:當電氣設備采用了超過24V時,必須采取防直接接觸帶電體的保護措施。 對下列特殊場所應使用安全電壓照明器: 1)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溫、導電灰塵或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2.m等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應不大于36V。 2)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2
46、4V。 3)在特別潮濕的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鍋爐或金屬容器內工作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12V。 (5)電氣設備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配電系統應設置室內總配電屏和室外分配電箱或設置室外總配電箱和分配電箱,實行分級配電。 2)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宜分別設置,如合置在同一配電箱內,動力和照明線路應分路設置,照明線路接線宜接在動力開關的上側。 3)開關箱應由末級分配電箱配電。開關箱內應一機一閘,每臺用電設備應有自己的開關箱,嚴禁用一個開關電器直接控制兩臺及以上的用電設備。 4)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地方,分配電箱應裝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地區。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m,開關
47、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m。 5)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不得裝設在有嚴重損傷作用的瓦斯、煙氣、蒸汽、液體及其他有害介質中。也不得裝設在易受外來固體物撞擊、強烈振動、液體浸濺及熱源烘烤的場所。配電箱、開關箱周圍應有足夠兩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其周圍不得堆放任何有礙操作、 維修的物品。 6)配電箱、開關箱安裝要端正、牢固,移動式的箱體應裝設在堅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皮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大于1.3m,小于1.5m。移動式分配電箱、開關箱的下皮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0.61.5m。配電箱、開關箱采用鐵板或優質絕緣材料制作,鐵板的厚度應大于重05mm。
48、7)配電箱、開關箱中導線的進線口和出線口應設在箱體下底面,嚴禁設在箱體的上頂面、側面、后面或箱門處。 (6)電氣設備的安裝 1)配電箱內的電器應首先安裝在金屬或非木質的絕緣電器安裝板上,然后整體緊固在配電箱箱體內,金屬板與配電箱體應作電氣連接。 2)配電箱、開關箱內的各種電器應按規定的位置緊固在安裝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動。并且電器設備之間、設備與板四周的距離應符合有關工藝標準的要求。 3)配電箱、開關箱內的工作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板連接,并應與保護零線接線端子板分設. 4)配電箱、開關箱內的連接線應采用絕緣導線,導線的型號及截面應嚴格執行臨電圖紙的標示截面。各種儀表之間的連接線應使用截面不小于25
49、mm2的絕緣銅芯導線,導線接頭不得松動,不得有外露帶電部分。 5)各種箱體的金屬構架、金屬箱體,金屬電器安裝板以及箱內電器的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底座、外殼等必須做保護接零,保護零線應經過接線端子板連接。 6)配電箱后面的排線需排列整齊,綁扎成束,并用卡釘固定在盤板上,盤后引出及引入的導線應留出適當余度,以便檢修。 7)導線剝削處不應傷線芯過長,導線壓頭應牢固可靠,多股導線不應盤圈壓接,應加裝壓線端子(有壓線孔著除外)。如必須穿孔用頂絲壓接時,多股線應刷錫后再壓接,不得減少導線股數。 (7)電氣設備的防護 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壓線路下方施工,高低壓線路下方,不得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
50、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 2)施工時各種架具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安全操作距離。當外電線路的電壓為1kV以下時,其最小安全操作距離為4m;當外電架空線路的電壓為1lOkV時,其最小安全操作距離為6m;當外電架空線路的電壓為35l,lOkV時,其最小安全操作距離為8m。上下腳手架的斜道嚴禁搭設在有外電線路的一側。旋轉臂架式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lOkV以下的架空線路邊線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于2m。 3)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以下要求:外電線路電壓為1kV以下時,最小垂直距離為6m;外電線路電;壓為l35kV時
51、;最小垂直距離為7m。 4)對于達不到最小安全距離時,施工現場必須采取保護措施,可以增設屏障、遮欄、圍欄或保護網,并要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在架設防護設施時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或專職安全人員負責監護。 5)對于既不能達到最小安全距離,又無法搭設防護措施的施工現場,施工單位必須與有關部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或改變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則不得施工。 (8)電氣設備的操作與維修人員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現場內臨時用電的施工和維修必須由經過培訓后取得上崗證書的專業電工完成,電工的等級應同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初級電工不允許進行中、高級電工的作業。 2)各類用電人員應做到: (o)掌握
52、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 (6)使用設備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配備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c)停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開關箱; (d)負責保護所用設備的負荷線、保護零線和開關箱。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解決; (e)搬遷或移動用電設備,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并作妥善處理后進行。 (9)電氣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1)施工現場的所有配電箱、開關箱應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和維修。檢查、維修人員必須是專業電工。工作時必須穿戴好絕緣用品,必須使用電工絕緣工具。 2)檢查、維修配電箱、開關箱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開關分閘斷電,并懸掛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
53、作業。 3)配電箱內盤面上應標明各回路的名稱、用途、同時要作出分路標記。 4)總、分配電箱門應配鎖,配電箱和開關箱應指定專人負責。施工現場停止作業1h以上時,應將動力開關箱上鎖。 5)各種電氣箱內不允許放置任何雜物,并應保持清潔。箱內不得掛接其他臨時用電設備。 6)熔斷器的熔體更換時,嚴禁用不符合原規格的熔體代替。 (10)施工現場的配電線路 1)現場中所有架空線路的導線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導線架設在專用電線桿上。 2)架空線的導線截面最低不得小于下列截面:當架空線用銅芯絕緣線時,其導線截面不小于10mm2;當用鋁芯絕緣線時,其截面不小于16 mm2跨越鐵路、公路、河流、電力線路檔距內
54、的架空絕緣鋁線最小截面不小于35 mm2,絕緣銅線截面不小于16 mm2。 3)架空線路的導線接頭:在一個檔距內每一層架空線的接頭數不得超過該層導線條數的50,且一根導線只允許有一個接頭;線路在跨越鐵路、公路、河流、電力線路檔距內不得有接頭。 4)架空線路相序的排列: (a) TT系統供電時,其相序排列:面向負荷從左向右為L1、N、L2、L3; (b) TN-S系統或TN-C-S系統供電時,和保護零線在同一橫擔架設時的相序排列:面向負荷從左至右為L1、N、L2、L3、PE; (c) TN-S系統或TN-C-S系統供電時,動力線、照明線同桿架設上、下兩層橫擔,相序排列方法:上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
55、至右為L1、L2、13;下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至右為L1、(12、L3)、N、PE。,當照明線在兩個橫擔上架設時,最下層橫擔面向負荷,最右邊的導線為保護零線PE。 5)架空線路的檔距一般為30m,最大不得大于35m;線間距離應大于03m。 6)施工現場內導線最大弧垂與地面距離不小于4m,跨越機動車道時為6m。 7)架空線路所使用的電桿應為專用混凝土桿或木桿。當使用木桿時,木桿不得腐朽,其梢徑應不小于130mm。 8)架空線路所使用的橫擔、角鋼及桿上的其他配件應視導線截面、桿的類型具體選用桿的埋設、拉線的設置均應符合有關施工規范。 (11)施工現場的電纜線路 1)電纜線路應采用穿管埋地或沿墻、電
56、桿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設。 2)電纜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設的深度應不小于0.6m,并應在電纜上下各均勻鋪設不小于50mm厚的細砂,然后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 3)橡皮電纜沿墻或電桿敷設時應用絕緣子固定,嚴禁使用金屬裸線作綁扎。固定點間的距離應保證橡皮電纜能承受自重所帶的荷重。橡皮電纜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4)電纜的接頭應牢固可靠,絕緣包扎后的接頭不能降低原來的絕緣強度,并不得承受張力。 5)在有高層建筑的施工現場,臨時電纜必須采用埋地引入。電纜垂直敷設的位置應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等,同時應靠近負荷中心,固定點每樓層不得少于一處。電纜水平敷設沿墻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18
57、m。 (12)室內導線的敷設及照明裝置 1)室內配線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采用瓷瓶、瓷夾或塑料夾敷設,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2)進戶線在室外處要用絕緣子固定,進戶線過墻應穿套管,距地面應大于2.5m,室外要做防水彎頭。 3)室內配線所用導線截面應按圖紙要求施工,但鋁線截面最小不得小于25mm2,銅線截面不得小于1.5mm2。 4)金屬外殼的燈具外殼必須作保護接零,所用配件均應使用鍍鋅件。 5)室外燈具距地面不得小于3m,室內燈具不得低于24m。插座接線時應符合規范要求。 6)螺口燈頭及接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a)相線接在與中心觸頭相連的一端,零線接在與螺紋口相連的一端。 (b)燈頭
58、的絕緣外殼不得有損傷和漏電。 7)各種用電設備、燈具的相線必須經開頭控制,不得將相線直接引入燈具。 8)暫設室內的照明燈具應優先選用拉線開關占拉線開關距地面高度為23m,與門口的水平距離為0102m,拉線出口應向下。 9)嚴禁將插座與搬把開關靠近裝設;嚴禁在床上設開關。 2安全用電組織措施 (1)建立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制度,并建立相應的技術檔案。 (2)建立技術交底制度。向專業電工、各類用電人員介紹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的總體意圖、技術內容和注意事項,并應在技術交底文字資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手續,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檢測制度。
59、從臨時用電工程竣工開始,定期對臨時用電工程進行檢測,主要內容是:接地電阻值,電氣設備絕緣電阻值,漏電保護器動作參數等、,以監視臨時用電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檢測記錄。 (4)建立電氣維修制度。加強日常和定期維修工作,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并建立維修工作記錄,記載維修時間、地點、設備、內容、技術措施、處理結果、維修人員、驗收人員等。 (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臨時用電工程的拆除應有統一的組織和指揮,并須規定拆除時間、人員、程序、方法、注意事項和防護措施等。 (6)建立安全檢查和評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門和企業要按照JQ598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定期對現場用電安全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60、 (7)建立安全用電責任制。對臨時用電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監護、維修分片、分塊、分機落實到人,并輔以必要的獎懲。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度。定期對專業電工和各類用電人員進行用電安全教育和培訓,凡上崗人員必須持有勞動部門核發的上崗證書,嚴禁無證上崗。 五、基坑防護措施基坑防護措施1、深度超過2米的坑(槽),溝邊沿外,須設防護欄桿和間距不大于2米的欄桿,并懸掛危險標志,夜間掛紅色標志燈。2、基坑(槽)深度超過5m時,應按專項設計方案進行支護。支護設施應隨時檢查,發現局部變形應及時采取措施調整。3、基坑(槽)施工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及其它水灌入坑(槽)內。坑、槽底設足夠排水設施。坑(槽)
61、邊滑移面范圍內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機具。4、人員上下坑(槽)必須設置穩固安全的通道,深度超過5m,應按腳手架工程中的通道搭設。5、進行支護的基坑應設專業人隨時對支護設施的變形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基坑內作業人員要有足夠的安全立足點。垂直作業上下要有隔離防護措施。光線不足時應設置照明燈具。六、三寶、四口“三寶”、“四口”1、進入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符合標準要求的安全帽,且要扣好帽帶。2、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操作時必須將安全掛鉤掛在牢固可靠結構上。3、主體高度超4m的在建工程外側必須用規格和材質符合要求的密目安全網和平網封閉。4、施工現場所有的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質量必須
62、是滿足救人安全需要的合格證品,要有出廠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復印件以及建設部推薦產品證件加蓋生產廠家紅章或鋼印方可使用。5、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通道口要制作定型化和工具化防護設施。6、通道口及通道搭設嚴密牢固的硬防護棚。七、臨邊防護臨邊安全技術措施1、1.5m*1.5m以下的孔洞應預埋筋網,加固定蓋板,1.5m*1.5m以上孔洞,四周必須設兩道護身欄桿,中間支掛立網和水平安全網。2、電梯井口必須設高度不低于1.2m的金屬防護門。井內首層、首層以上每隔四層高設一道水平安全網,安全網應封閉嚴密,未經批準,電梯井內不得做垂直運輸通道和垃圾通道。3、樓梯踏步、休息平臺處必須設兩道牢固防護欄,或用立
63、掛安全網做防護,回轉式樓梯間應支設首層水平安全網。4、陽臺欄桿應隨層安裝,不能及時安裝的,必須設兩道防護欄或立掛安全網封閉。5、樓層臨邊四周,無維護結構時,必須設兩道防護欄桿,或立掛安全網加一防護欄桿,其它柱子邊防護,井架與建筑物通道邊防護,外腳手架防護,框架結構梁和柱作業層防護等,均應按工藝要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八、機械塔吊的措施1、塔式起重機是塔身直立,起重臂鉸接在塔帽下部,能夠作360回轉的起重機。由于塔機和塔身較高,并且拆裝技術要求較高,也給施工安全帶來一定困難,所以要求拆卸人員和機械管理人員,必須全面的掌握塔機的技術性能,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從業務上掌握正確的安裝、拆卸、操作的技
64、能,保證塔機的正常運行,確保安全生產。2、塔機的安裝(1)盡量利用塔機的自身機構進行安裝,以減少其它機械使用和節約人工。(2)利用豎直法安裝,用汽車吊進行安裝。(3)塔機裝拆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核持有效的操作證上崗。頂升加節所需的塔身標準節,吊放在塔身頂生加節時的引進方一側。將起重臂旋至塔身引進方一側,使起重臂與引直方向重合,然后鎖住回轉機構。放松電源電纜線,電纜的長度大于頂升的總高度。確定頂升指揮者,確定液壓頂升系統操作人,落實觀察頂升套架如塔身之間的四角滾動情況的監控人員,還要確定下支座與塔身之間用螺栓和銷軸連接安裝人員。吊起一節塔身的標準節,放入頂升套架的引進軌道。頂升前,必須將頂升套
65、架滾動導輪與塔身之間的間隙調整好,一般以2-5mm為宜,。合上液壓油泵、電動機的電源,檢查液壓頂升系統運行是否正常。3、拆除塔機的安全要求(1)拆卸塔機的作業,必須在班組長的統一指揮下進行,并配有現場的安全監護人員,監控塔機裝拆的安全過程。(2)塔機的裝拆區域設立警區域派有專人進行值班。(3)作業前對制動器連接件臨時支撐要進行調整和檢查,對起重機作業需要的吊索要保持完好,符合安全技術要求。(4)作用中遇大雨、大風,應停止作業。(5)塔吊安裝后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4、安裝裝置的正確使用和保養塔機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力矩限制器失靈,即會造成司機在操作中盲目或無意超載起吊,還有個別塔吊司機有
66、意關閉力矩限制器裝置,這樣的違章作業其后果更危險。塔機司機不但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按照班前例行保養制度進行檢查、保養,一旦發現安全裝置不靈敏或失效必須進行整改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后方能作業。5、施工機具設備、臨時照明等線路布設,均由主管部門的電工作業人員嚴格按要求布設,配電箱上鎖,由電工專業人員管理。九、施工機具檢查事項作業場所有齊全可靠的消防器材,周圍無明火和易燃品機身安裝穩固,臺面平整鋸片安裝穩固、無裂紋、無連續斷齒鋸片上方防護擋板安全有效傳動皮帶齊全完好,防護罩符合要求工作平穩無異響十、模板模板工程安全技術措施1、經醫生檢查認為不適宜高空作業的人員,不得進行高空作業。2、工作前就先檢查使用的
67、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以免掉落傷人。工作時思想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空中滑落。3、安裝與拆除5m以上的模板,應搭腳手架,設置操作平臺,并設防護欄桿,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4、高空、復雜結構模板的安裝與拆除,事先應有切實的安全措施。5、遇六級風以上的大風時,應暫停室外的高空作業,雪霜雨后應先清掃施工現場,略干不滑時再進行工作。6、二人抬運模板時要互相配合、協同工作。傳遞模板、工具應用運輸工具或繩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亂扔。組合鋼模板裝拆時,上下應有人接應,鋼模板及配件應隨裝拆隨運送,嚴禁從高處擲下。高空拆模時,應有專人指揮,并在下面標出工作區,用繩子和紅白旗加以圍欄,暫停人
68、員過住。7、不得在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8、支撐、牽杠等不得搭在門窗框和腳手架上。通路中間的斜撐、拉桿等應設在1.8m高以上。9、支撐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應將支撐、搭頭、柱頭板等釘牢。拆模間歇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牽杠、支撐等運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墜落。10、模板上有預留洞者,應在安裝后將洞口蓋好。混凝土板上的預留洞,應在模板拆除后隨即將洞口蓋好。11、拆除模板一般用長撬棍。人不許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樓板模板時,要注意整塊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臺模板時,更要注意,拆模人員要站在門窗洞口拉支撐,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12、在組合鋼模板上架設的電線和使用電動
69、工具,應用36V低壓電源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13、安裝、拆除模板以及澆注混凝土作業人員的作業區域內,應按高處作業的有關規定,設置臨邊防護和孔洞封嚴措施。14、交叉作業避免在同一垂直作業面進行,否則應按規定設置隔離防護措施。十一、文明施工一、 關于廢水、污水及泥漿處理措施1、建筑物架體外填加土著居民,增加墻體高度,連同架體埋入,從墻體往外按3坡找平。2、在墻體外2m挖20cm*30cm排水雨水溝,通過鋼筋場地流向低硅處,如果污、雨高于施工現場,可在場外挖5m*8m深1m坑,把污、雨水流向深坑。3、工地設置滲水井,從攪拌站開始設置地下管道,污水流向滲水井,以保證場地清潔。二、 防煤氣中毒安全
70、措施1、進入秋、冬季使用不污染大氣的燃料(煨炭做取暖材料,同時購鐵爐做取暖用具)。2、架設爐體時遠離易燃物品,以防著火造成火災。3、燃燒時少加煨炭,多加煨炭爐圈蓋不嚴,造成煨炭不能全部燃燒,而產生有害氣體,如不能及早發現,容易使人中毒,昏迷及死亡。4、在取暖期間,室內要保持新鮮空氣流通,要在墻體留通風孔。或在玻璃窗上安制風斗,保持空氣流暢。5、每個宿舍要有專人負責室內的取暖設備,尤其在今晚宿舍要有專人值更,每隔兩小時檢查燃爐。防止煤氣外泄。6、不準在爐子旁邊掛鐵絲烤衣服,防止火災發生。四、消防1、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單位負責,建設單位應督促施工單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2、建立消防安全小組,
71、經項目經理為組長,施工員為副院長組長,領導、檢查施工項目部的消防安全工作及消防日常工作。3、建立消防(防火)管理制度建立以項目部經理為主的消防責任制及義務消防小組。4、嚴格消防、防火教育制度,經常開展消防、防火安全教育并做鄧記錄工作。5、對職工的思想進行定期分析,做到心中有數。6、施工現場要設立消防井,配備符合要求的消防器材,施工現場的滅火器不少于3瓶,并配有鐵鍬、劈、鉤、鍇、槍、水桶、砂袋等。7、運用明火,要有用火審批制度,動火要有專人監護,嚴禁違規進行明火作業。動用明火和存放易燃物品的地方,要有防火標志牌和警示牌。8、電工電焊工以及電氣設備安裝和電氣焊割作業,要有操作證和用火證。動火前要清
72、除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用具。9、使用電氣設備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嚴格防火措施,指定專人負責,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10、搭設臨時建筑,應符合防盜、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11、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應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庫房應用非易燃材料支搭,易燃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獨存放,保持通風,用火符合防火規定,不準在工程庫房內調配油漆,稀料。12、工棚內不準作為倉庫使用,不準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進入工棚內的可燃材料,要根據工程計劃量進入并采取可靠防火措施。13、施工現場嚴禁吸煙,現場內要設吸煙室。14、施工現場和生活區不準使用電熱器具和電褥子。15、氧氣瓶、乙炔氣瓶工作間距5米,特別是油漆粉刷或從事防火等危險作業時,要有具體防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