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重機械安裝、拆除施工方案工程名程:東興市福德家苑商住綜合樓設備名稱: 施工升降機 設備型號: SC200/200 設備編號: 編制單位: 編制人: 審 核: 審 批: 日 期: 年 月 日 使用單位(蓋章): 使用單位(簽字): 日 期: 年 月 日 監理單位(蓋章): 監理單位(簽字): 日 期: 年 月 日 目錄一、工程安裝概況及設備性能1二、施工升降機的安裝、加高、拆卸、使用施工方案編制及執行依據1三、施工升降機的安裝、加高、拆卸的程序1(一)安裝工藝流程:1(二)加高工藝流程2(三)拆卸程序:是安裝的逆過程。2(四)施工升降機安裝前的方案編制、審批手續、人員配置、材料準備等施工準備工
2、作2四、施工升降機的安裝、 加高、拆卸工藝與方法3(一)底座及部分標準節的安裝3(二)安裝吊籠4(三)加高標準節4(四)限位塊的安裝及步驟4(五)施工升降機樓層呼叫系統的安裝5(六)電氣系統的安裝5(七)電纜筒外置時的安裝:5(八)底層護欄門限位開關安裝6五、附墻機構的安裝(附附墻結構圖)71、附墻的搭設方案72、附墻架的技術要求83、附墻架的安裝步驟8六、施工升降機使用過程中加高方案9七、安裝作業質量保證措施2(一)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2(二)質量控制主要依據2(三)質量控制程序及重點3(四)安裝工程的質量保證措施3八、吊裝方案以及安全使用技術措施3九、施工升降機的拆卸方案:5(一)、標準
3、節拆卸5(二)、支撐系統的拆卸5(三)切斷電源、拆除電纜線。5(四)驅動機構5(五)工作籠與底座的拆卸5十、危險源的辨識及風險評價5十一、施工升降機的驗收、加高、移交、安全使用說明7十二、安裝過程中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9十三、最后附(施工升降機基礎定位、施工圖、附墻架連接尺寸圖、附墻架安裝圖)16一、工程安裝概況及設備性能1、委托單位: 受委托單位: 2、工程概況 東興市福德家苑商住綜合樓位于廣西東興市,本工程地下 1層,每層高 4.5 米,地上 18 層,每層高 3.5 米,建筑總高度 81.02 米,占地面積 17427.53m,建筑面積1158.43 m。建筑結構形式為框剪結構
4、。該工程監理單位:廣西城建咨詢有限公司。建設單位:東興市俊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廣西建工集團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擬在工程主體安裝一臺型號SC200/200升降機作垂直運輸,該設備安裝場地開闊,設備上空無高低壓線經過,符合拆裝進退場作業要求。初次安裝高度為:30m ,以后根據土建進度要求進行頂升,最終安裝高度為85.5m。該設備產權屬于廣西大都機械設備租賃有限責任公司,該設備為合格產品。3、施工升降機主要技術參數:施工升降機型號:SC200/200 生產廠家:廣西建工集團建筑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制造許可證號:TS2445001-2012 (1)最大安裝高度:150m(2)額定載重
5、量:22000(雙籠)(3)額定載人:224人(雙籠)(4) 提升速度:38m/min(5)吊籠重量:1500kg(6)導軌架標準節: 1.508(m)(7)導軌架標準節重量:150 (8)吊籠電動機功率:(2X3)11K w(9)吊籠內規格:320015002500二、施工升降機的安裝、加高、拆卸、使用施工方案編制及執行依據1、國家有關施工升降機的國家有關法規、技術標準和規范、規程:GB502782010 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81962003 機械設備防護安全要求;JGJ332012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462005 施
6、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機;GB 10055-2007 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JGJ 215-2010 建筑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等。2、施工升降機的使用、安裝和拆卸說明書,整機、部件的裝配圖,電氣原理圖及接線圖等。3、已有的拆裝工藝及過去拆裝、使用作業中積累的技術資料等。4、公司有關管理制度、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三、施工升降機的安裝、加高、拆卸的程序(一)安裝工藝流程:底座底籠3節標準節兩個工作籠護欄吊桿驅動機構安裝安裝電氣設備傳動機構調整安裝施工升降機標準節加高塔身至第一道附著點位置安裝附著裝置再次加高施工升降機標準節至第二道附著裝
7、置重復此前的步驟加高塔身到指定安裝的高度安裝上限位裝置整機調試、檢查施工升降機整體安全技術狀態。(二)加高工藝流程檢查施工升降機整體安全技術狀態將操作按鈕盒接到吊籠頂安裝吊桿拆除上限位裝置安裝標準節安裝附墻安裝上限位裝置.(三)拆卸程序:是安裝的逆過程。檢查施工升降機整體安全技術狀態拆除施工升降機標準節降低塔身降低塔身至附著裝置拆除附著裝置再次拆除施工升降機標準節降低塔身重復此前步驟降低塔身至最低處斷電拆除電氣設備用移動吊車拆除吊籠拆除底籠拆除基礎腳。(四)施工升降機安裝前的方案編制、審批手續、人員配置、材料準備等施工準備工作1、施工準備工作(1)基礎設計及基礎螺栓預埋(附基礎圖)使用說明書基
8、礎制作要求為在底座安裝位置6米4.6米范圍內必須夯實,在夯實的地基上澆注30cm厚C35混凝土基礎,地腳螺栓預埋件要與基礎孔內鋼筋有交叉聯系。其承載能力應大于150kPa,基礎表面平整度小于10mm,四周用土埋夯實并挖排水溝。現據現場情況施工升降機安裝于建筑物地下室底板上,地下室連體底板厚度為500mm,底板的面筋為雙向(三級鋼)16200,底筋為雙向(三級鋼)14200,混凝土強度為C30。地下室底板強度達到施工各降機基礎制作要求,無需另做基礎,用膨脹釘固定基礎架于地下室底板上即可。(3)在定基礎位置前應根據附墻形式及建筑物附著點的情況確定好導軌架中心到附墻點距離。基礎由委托單位按照施工規范
9、施工,委托單位對基礎施工質量負責,施工升降機安裝前委托單位應向受委托安裝單位提供基礎地耐力文件證明,基礎施工圖,基礎砼試壓報告及委托單位對基坑驗收單,經雙方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安裝。安裝驗收時應有基礎剖面圖,圖中注明地基承載力、鋼筋和地腳螺栓分布。(2)施工升降采購及驗收施工升降機的生產單位必須具有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和產品的出廠合格證(包括防墜器)以及安裝使用維修說明書等文件資料,且要做好各零部件檢驗工作。(3)拆裝合同簽訂施工升降機安裝前,使用單位與安裝單位必須要先簽好拆裝合同,明確各方的責任。2、拆裝方案編制及審批(1)編制要求:熟識及充分理解國家有關施工升降機的技術標準和規范、規程,以及隨
10、機的使用、安裝和拆卸說明書,整機、部件的裝配圖,電氣原理及接線圖等。施工升降機及安裝設備(吊車等)的原始數據、技術參數、拆裝方法、程序和技術要求等。施工升降機的安裝、拆卸、使用,以保證質量、安全為前提,要充分考慮勞動、安全及起重設備等條件。(2)審批施工升降機拆裝方案必須要經過安裝單位、使用單位及監理單位審批同意、蓋章,才能進行拆裝作業。3、組織準備好已安裝在主體工程的QTZ5512塔式起重機,吊裝組件起吊重量及起吊高度、起吊半徑滿足起重性能曲線要求(詳見QTZ5512起重性能附表),選用QTZ5512塔式起重機能滿足要求。常規配備安裝工具一套、安全帶一批、安全帽一 批、經緯儀一臺。(附主要拆
11、裝工具、用具表)序號名 稱型號規格數 量備 注1QTZ5512塔式起重機1臺2繩卡Y-25、Y-206個、8個3手拉葫蘆3t1臺4鋼絲繩17mm、6m長4條5扳手18寸、12寸、8寸各2把隨機工具6接地電阻測試儀ZC81臺7經緯儀J21臺8水平尺1把9大錘8磅1把10萬用表M5001臺4、開班會前,使每位參加安裝作業的人員都理解領會安裝施工升降機的整個過程,并做好安全安裝技術交底工作。5、做好安裝現場的清理工作,平整進出口道路,清理現場各種障礙雜物,使之具備安裝條件。6、檢查金屬結構的成套性與完好性,起升機構是否完整良好,電氣設備是否齊全、可靠,檢查鋼絲繩是否完好。7、在安裝現場作業區內設置警
12、戒欄和警戒牌,及開關箱標識明確,且派專人看護,要求施工單位在安裝范圍內的一切施工作業暫停。8、作業工位的布置、人員配備(分工種、等級)以及承擔的工作內容技術負責人 劉漢課 、現場技術負責人 許如至 、現場安裝現場負責人陳文慶 、以及安全員 林勝 ,對安裝工作進行指揮協調和安全監督,指揮1人,起重及安裝工人6人,電工1人,操作工1人,具體分工如下:姓 名性別年齡職務/工種特種作業人員證號工作內容劉漢課男44技術負責人桂建安A(2007)0000044技術負責人許如至男45安裝負責人桂建安B(2011)0000418現場技術負責人陳文慶男34現場負責人現場技術監督林 勝男33安全員桂建安C(201
13、0)0000929負責現場安全陸金闖男34施工電梯拆裝桂A05200900120負責安裝及各種螺栓和銷軸連接及調整韋宗江男31施工電梯拆裝桂A05201100111負責安裝及各種螺栓和銷軸連接及調整張 鈺男27施工電梯拆裝桂A05201200226負責安裝及各種螺栓和銷軸連接及調整羅貴元男42施工電梯拆裝桂A05201100027負責安裝及各種螺栓和銷軸連接及調整藍榮貳男27施工電梯拆裝桂A05201200212負責安裝及各種螺栓和銷軸連接及調整盧獻毅男22施工電梯拆裝桂A05201300097負責安裝及各種螺栓和銷軸連接及調整張 錳男22電工負責電器部分的暢通及各種限位器安裝調整四、施工升降
14、機的安裝、 加高、拆卸工藝與方法(一)底座及部分標準節的安裝1、將混凝土基礎整理平整、打掃干凈,將地腳螺栓穿入底架四個孔,置于對應的預留基礎孔上,在底架上安裝好基礎節和三節標準節,其中包含一節維修標準節(位置為第三節),連接好底籠圍欄,用經緯儀或線墜測量導軌架的垂直度,調整并用不同厚度的鋼板墊平保證導軌架垂直度公差1/1500,再用混凝土(C35)填塞預留孔,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上擰緊螺母,將底架固定好,在底座安裝上緩沖彈簧。基礎安裝在地下室底板下面,在地下室頂板上作預留洞口。(二)安裝吊籠(1)把吊籠用QTZ5512塔式起重機吊裝就位于導軌架上,注意先不要讓吊籠接觸到緩沖彈簧上,調整好
15、吊籠各導向輪,調整壓輪時要注意限速器的小齒輪與齒條的嚙合決不能緊,要求小齒輪在工作狀態下不受力。(2)松開傳動機構電動機尾部的制動器用QTZ5512塔式起重機吊裝傳動機構從導軌架上方準確就位,以三個小齒輪與齒條嚙合好的那個為準,調整兩邊的側輪使另外的兩個小齒輪與齒條的嚙合好,同時調整壓輪使齒輪條的嚙合間隙達到0.30.5,導軌架立柱與側向滾輪側隙為0.30.5。再以齒條為基準,調整好上下擺輪后,使傳動機構緩緩下降到已經調整好的吊籠頂部,根據實際情況在吊籠和傳動裝置耳板之間墊入相應的墊圈,然后擰緊四根M20的螺栓即可把傳動機構同吊籠連成一整體。(3)在吊裝就位時,遇到傳動板減速機堵死的情況下,可
16、用鐵棍扳動聯軸節上的孔,不允許用手搬動聯軸節。(4)完成以上工作后接通電動機電源試行幾下,檢查齒輪齒條是否嚙合良好,(檢查響聲及軌跡)若不行要重新進行調整。(三)加高標準節(1)接通電源確保吊籠動作無誤,并將操作按鈕盒用電纜線接到吊籠頂。(2)將吊桿安裝于吊籠頂,轉動吊桿的方向盤將標準節吊至導軌架頂部。(3)再次使用吊桿起吊標準節,對準下導軌架頂部,同時檢查立柱對接處互相錯位形成階差0.5mm,再用專用螺栓固定,螺栓擰緊力矩應在350370NM,(4) 在加高標準節時,每隔9m安裝一套附墻架,懸掛段最大高度為7.5m,在固定附墻架時,應檢查(用經緯儀測量、以齒條為基準測兩個方向)導軌架的垂直度
17、使之滿足子下表要求之后將附墻架緊固。 高度m7070100100-150100150200允許偏差mm高度0.5100035404550(四)限位塊的安裝及步驟在吊籠吊裝好后通電運行前先安裝下限位碰鐵(3),使下限位碰鐵與下限位開關(6)接觸,通過調整螺母(2)使下限位碰鐵與交流極限開關(4)接觸;導軌架加高到所需高度,然后)通電運行吊籠到吊籠所達位置,在籠頂操作,安裝上限位碰鐵(7),使上限位碰鐵(7)與上限位開關(8)接觸,通過調整螺母(2)使上限位碰鐵(7)與交流極限開關接觸。(五)施工升降機樓層呼叫系統的安裝施工升降機樓層呼叫系統主要由:兩臺分別裝在升降機的兩個吊籠內的主機,22個分機
18、和2個發射頭,兩個接收頭,一臺為分機提供安全電源和進行信號處理的工作單元,一臺主機的備用電源構成,分機工作單元引出三根線,所有的分機以總線方式掛接到三相線上,所配發射頭的數量是根據通訊距離的長短而定,一般每隔5080米需加一個發射頭。(六)電氣系統的安裝1)電纜的安裝:放置于底籠內部的自落卷繞式電纜系統安裝,本電纜統一端從底籠配電箱出來進入底籠內部(兩吊籠之間靠底籠門一側的空位)的電纜筒內,另一端穿過護纜柜然后緊固于吊籠頂部。升降機加高時無需做其余操作。 2)升降機應做接零和重復接地,電阻值4。施工升降機若在相鄰建筑物、構筑物等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外應設置防雷裝置。防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的大
19、于10。3)施工升降機的專用開關箱應設在底架附近便于操作的位置,饋電容量應滿足施工升降機直接啟動的要求。箱內必須設短路、過載、相序、斷相及零位保護等裝置。4)裝設在陰暗處的施工升降機或夜班作業的施工升降機,必須在全行程上裝設足夠的照明和明亮的樓層編號標志燈。5)電纜防護環每隔6米距離安裝一副。安裝好拆卸用的電動吊桿下降導軌架附墻架安全下降導軌架至三節標準節高度切斷電源、拆除電纜線驅動機構吊桿護欄工作籠底座(七)電纜筒外置時的安裝:電纜筒外置時,附墻架與電纜保護架,以及吊籠與挑線架的連接情況,(如上圖所示)(八)底層護欄門限位開關安裝1、安裝吊籠之前,安裝籠底緩沖彈簧座。2、安裝底層護欄門限位開
20、關之前,先調整門支撐,使底層護欄門上端與吊籠門立柱的距離為圖中尺寸185.3、將限位安裝角鋼安裝在吊籠單開門內側的上門輪處。4、將底層護欄門限位開關安裝在限位安裝角鋼上,調整限位開關位置,使限位開關的滾輪與底層護欄門的垂直方管正對。5、檢查底層護欄門限位開關是否工作正常。五、附墻機構的安裝(附附墻結構圖)1、附墻的搭設方案施工升降機最終安裝高度為85.5 m,應設 9 道以上附墻裝置,第一道附墻裝置安裝在建筑物地上第 1 樓樓板上,距混凝土基礎平面 8 m;第二道距第一道為 7 米,第三道距離第二道 7米,第四道距離第三道7米,第五道距離第四道7米,第六道距離第五道7米,第七道距離第六道7米,
21、第八道距離第七道7米,第九道距離第八道7米。(可根據實際情況,在規定范圍內安裝附墻裝置)兩道附墻裝置的距離為39m施工升降機懸高(最高標準節至最高一道附著點的垂直距離)不大于 7.5 m。說明書要求附墻與建筑物距離為:L=34004000;B=1414(見附圖1)。現場實際距離為:L=3800;B=1414(見附圖2)。(附圖1)(附圖2)2、附墻架的技術要求(1)要求導柱在每跨距離內垂直度不超過1/350。(2)導柱局部彎曲不大于10mm。(3)前支撐間隔為6032mm,后支撐架間隔不大于7000mm,最高支承點上部導軌架懸高當非工作風壓為0.32KN/以下時不得超過7000mm,當非工作風
22、壓為0.32KN/以上,0.65KN/以下時不得超過1414mm。(4)當非工作風壓在0.32KN/以下時,前后支撐架間隔在最高支點處為120mm,其它支點處小于300mm;當非工作風壓在0.32KN/以上0.65KN/以下時,前后支撐架間隔為:從頂端數第二個支點為120mm,其它支點當導軌架接高50m以上時的不超過200mm,50m以下時均不超過300mm。(5)在每層樓安裝過橋梁,拉住兩導柱及角柱,其余用四連桿連接。(6)與建筑物樓板連接處采用對穿螺栓打穿樓板連接,施工單位根據建筑物情況具體設計,但必須保證每連接點的螺栓與建筑物在非工作風壓為0.32KN/時能承受垂直載荷9KN,水平載荷1
23、0KN,非工作風壓為0.32KN/m2以上0.65KN/m2以下時,能承受載荷14KN,水平載荷16KN。(7)安裝時所有對穿連接螺栓必須緊固牢靠,操作人員必須掛上安全帶。3、附墻架的安裝步驟(1)起升工作籠到安裝位置,人工將待裝的前后支撐架、導柱、構件放入工作籠頂部,再將導柱、角柱插入插口并擰緊緊固螺栓,然后拉上過橋梁或四連桿。(2)安裝前支撐架,再裝后支撐架,最后拉斜撐。(3)從過橋梁到建筑物鋪過橋板,安好護身欄桿及樓層號牌六、施工升降機使用過程中加高方案加高工藝流程檢查施工升降機整體安全技術狀態將操作按鈕盒接到吊籠頂安裝吊桿拆除上限位裝置安裝標準節安裝附墻安裝上限位裝置(一)準備好加高所
24、需的各種工具(如安裝方案中的小型機具列表),檢查施工升降機的整體安全技術狀態,檢驗合格后將操作按鈕盒接到吊籠頂部,安裝好吊桿,檢查合格后拆除上限位裝置,開始進行加高作業。加高標準節(1)接通電源確保吊籠動作無誤,并將操作按鈕盒用電纜線接到吊籠頂。(2)將吊桿安裝于吊籠頂,轉動吊桿的方向盤將標準節吊至導軌架頂部。(3)再次使用吊桿起吊標準節,對準下導軌架頂部,同時檢查立柱對接處互相錯位形成階差0.5mm,再用專用螺栓固定,螺栓擰緊力矩應在350370NM,(4) 在加高標準節時,每隔9m安裝一套附墻架,懸掛段最大高度為7.5m,在固定附墻架時,應檢查(用經緯儀測量、以齒條為基準測兩個方向)導軌架
25、的垂直度使之滿足子下表要求之后將附墻架緊固。 高度m7070100100-150100150200允許偏差mm高度0.5100035404550(二)限位塊的安裝及步驟下限位碰塊的位置應調整在吊籠滿載直行時自動停止在碰到緩沖彈簧前100200mm.下極限位碰快應裝在吊籠碰到緩沖塊前制動,上限位碰快應裝在使吊籠自動停止在最上層平臺上100mm左右。上極限碰快在使吊籠停止在平臺以上150mm以內。(三)施工升降機樓層呼叫系統的安裝施工升降機樓層呼叫系統主要由:兩臺分別裝在升降機的兩個吊籠內的主機,22個分機和2個發射頭,兩個接收頭,一臺為分機提供安全電源和進行信號處理的工作單元,一臺主機的備用電源
26、構成,分機工作單元引出三根線,所有的分機以總線方式掛接到三相線上,所配發射頭的數量是根據通訊距離的長短而定,一般每隔5080米需加一個發射頭。(四) 、起重量限制系統1、綜合聯動臺重量校準方法 1)、同時按住“跳過/校準”和“確定”按鍵 23 秒,松開按鍵,系統進入重量校準狀態,出現以下密碼界面: 圖 4 密碼界面 按“上調”和“下調”按鍵輸入密碼:888888 2)、輸入密碼后系統自動進入時間調整界面,如下圖所示: 圖 5 時間調整界面 按“上調”和“下調”按鍵調整時間分鐘,按“調整”鍵可以切換調整其他時間參數,如小時、日、月、年,按“確定”按鍵寫入新時間。不需要調整時間參數則按“跳過”按鍵
27、。跳過時間調整步驟。進入空籠校準界面。3) 、空籠校準界面圖 6 空籠校準界面 在確認籠內僅有一個操作人員,無雜物,且電梯離開地面彈簧的情況下,按“ 確定” 鍵,做 空籠校 準(重量 去皮),如果籠內已經加載重物可以按“跳過/校準”按鍵進入下一步重量校準。4) 、重量校準界面如下圖所示:圖 7 重量校準界面如果剛剛做完空籠校準,進入重量校準狀態,顯示器提示:請掛上標準物。在籠內重物小于 0.8 噸的情況下,聯動臺蜂鳴器響、黃色燈閃爍,提示用戶放入標準物,當重量大于 0.8 噸后蜂鳴器停止響、黃色燈停止閃爍。然后按“確定”鍵出現重量調整界面。如果沒有標準物可以按“跳過/校準”按鍵跳過 此步驟。和
28、下面的的重量調整界面。5) 、重量調整界面圖 8 重量調整界面這時按“上調”和“下調”按鍵調整液晶屏上顯示的重量與標準重物一致,然后按“確定”鍵回到工作狀態。(五)、附墻架的安裝步驟(1)起升工作籠到安裝位置,人工將待裝的前后支撐架、導柱、構件放入工作籠頂部,再將導柱、角柱插入插口并擰緊緊固螺栓,然后拉上過橋梁或四連桿。(2)安裝前支撐架,再裝后支撐架,最后拉斜撐。(3)從過橋梁到建筑物鋪過橋板,安好護身欄桿及樓層號牌七、安裝作業質量保證措施(一)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為了確保安裝作業的施工質量,建立由公司、分公司、機械工程部組成的三級管理系統: 公司領導、技術負責人分公司領導、主任工程師機械
29、工程部經理現場負責人、質檢員采取糾正措施與整改安裝過程質量檢查、驗收;使用單位、安裝單位、監理單位聯合驗收 不合格 合格移交使用單位(二)質量控制主要依據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機;GB 10055-2007 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JGJ 215-2010 建筑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三)質量控制程序及重點1、作業前技術交底安裝過程中的檢測與校正竣工復檢驗收2、安裝前由現場負責人組織人員按檢驗記錄表的內容對設備的零部件進行仔細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3、進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4、對參與本次安裝的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質量、本次作業的內容、作業
30、環境,以及工序交接要求等進行詳細技術交底。5、安裝過程中質量控制重點:(1)基礎的平整度偏差;(2)各連接部位的螺栓、銷軸的間隙與緊固程度、(3)設備的垂直度偏差;(4)各安全限位裝置的靈敏度。6、所有檢測器具必須是經過檢測合格的計量器具。(四)安裝工程的質量保證措施1、基礎坑必須挖到堅土,地耐力、地質報告符合設計要求 ;基礎的施工一定按照說明書提供的圖紙施工,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要求,要有基礎混凝土試壓報告以及使用鋼材、預埋件的檢測報告和出廠合格證;基礎排水順暢、無積水,無裂紋,基礎平面度要符合技術要求 ,安裝驗收時有基礎的竣工圖,圖中注明鋼筋、預埋件的分布圖。2、架體安裝后的垂直度必須符合
31、要求,不符合應對其進行調整,連接架體的連接件:螺栓、彈簧墊、銷子、開口銷必須安裝到位,不得少裝、漏裝;金屬結構不得有銹斑、腐蝕、脫焊、裂紋、變形等缺陷,安裝前必須對各部件進行檢驗并做好檢驗記錄。3、建筑起重機械附著裝置按照設置的說明書進行安裝。裝設附著裝置時應采用經緯儀測量架體垂直度,一邊測量一邊錨固,以確保垂直度在要求內,4、安全防護裝置動作準確、靈敏可靠,保險裝置,安全防護裝置安裝完畢后,進行空載、滿載、超載、行程等試驗,以確保安全防護裝置是否起到作用。5、電氣裝置線路布局整齊,總電源設立短路保護及漏電保護裝置,各電器的技術參數必須符合技術要求,同時裝設電流、欠壓、過壓保護,零位保護,電源
32、錯相及斷相保護;主、控電路對地絕緣電阻0.5M,防雷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試,大于規定值外,可以增加接地點。6、鋼絲繩應有質量證明書或檢測報告,潤滑良好,鋼絲繩規格、性能應符合說明書或規范要求,穿繞正確,斷繩數在技術要求范圍內;鋼絲繩外觀無扭曲、壓扁、彎折、斷股等現象,出現上述情況必須對鋼絲繩進行報廢,不得再使用;卷筒上余留卷數正確。7、滑輪潤滑良好、轉動靈活,有防脫繩裝置;滑輪口槽磨損超過1/3或有破裂等缺陷應進行更換。8、自檢合格后委托當地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出具合格證書后,由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監理單位共同驗收后報項目所在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后方可投
33、入使用。八、吊裝方案以及安全使用技術措施1、為確保吊裝工作安全順利完成,現場成立吊裝工作組,明確責任,具體分工如下:陳金飛 吊裝工作組組長 林勝 安全監督員曾賓林 起重指揮 劉源勇 吊車司機藍富 司索工2、使用QTZ5512塔式起重配合吊裝,應按下表的吊裝半徑和起吊高度實施吊裝作業(附QTZ5512塔式起重機起重特性表)。 被吊物件名稱數量單件重量吊點半徑起吊高度基座11000kg1015標準節1140kg1015吊籠21500kg1015驅動機構1450kg10153、選用合適的卡環、吊索(1)選用卡環時必須采用標準件,卡環本體為20鋼,插銷為45鋼。嚴禁使用鑄鐵和焊接的卡環。主 要 尺 寸
34、 (mm)許用荷載t dBHLd110207254120.6142810275181.25163211686201.752036132101242.12850200161406.03264226180457.54070255198509.5(2)、根據以下卡環主要尺寸及許用載荷表選用:(3)、吊索選用型號為619FC的鋼絲繩,直徑17mm,公稱抗拉強度1770MPa,計算如下: 根據 F破=0.5d2 =0.5172=144.5KN 取安全系數K=6 F許=144.5KN/6=24.08KN因為單位吊物最大總重量為 1500 Kg,采用4根17鋼絲繩起吊,每根F許=24.08KN,因此能滿足要
35、求。4、吊裝作業過程安全技術要求1)、汽車吊吊裝時必須嚴格按方案設定的起吊半徑及起吊高度吊裝,嚴禁超吊。2)、汽車吊必須停放平整、堅實、可靠,進行吊裝作業時地面必須夯實,壓實系數0.9,支腳處鋪設2層枕木,面積為2m2m,嚴禁將支腳直接放在回填土層上。3)、起重機起吊構件嚴禁斜拉、斜吊、旋轉過猛,吊點夾角不少于30。4)、作業前必須對吊車工況進行全面檢查,每次起吊前,必須進行試吊,試吊高度1m以內,檢查設備是否正常轉動,吊點位置是否正確,吊具是否安全,吊車支腳是否下沉,在確保吊車沒有安全問題后方進行正式的吊裝作業。起吊構件時,應先吊離地面100mm,作起重機支腳傾覆邊穩定性校核,嚴禁超工況使用
36、。5)、綁扎構件的吊索、吊環、吊具必須良好,不能有超規范的缺陷作業,綁扎方法正確、牢固,以防吊索斷或構件滑落,使起重機突然失重吊臂大幅度擺動引致傾覆;并應每班檢查吊索、吊環、吊具的良好的情況。6)、構件到達安裝高度就位后,擰緊螺栓時如在操作平臺上進行,四周應設有安全防護設施,否則應使用安全帶,如在梯子上進行,梯子應綁扎牢固并使用安全帶。7)、構件安裝后,必須檢查連接質量,只有連接確實安全可靠,才能松鉤或拆除臨時固定工具。設置吊裝區,禁止與吊裝作業無關人員入內。8)、在四級風以上嚴禁吊裝作業,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遇到4級以上大風、地面下陷應采取措施,將構件降落到安全地
37、方,并關閉發動機后進行檢修或檢查。九、施工升降機的拆卸方案:(一)、標準節拆卸1、啟動升降機,當吊籠升至接近導軌架頂部的第二節時,應點動行駛,直至吊籠頂部第二節(傳動機構上滾輪)距導軌架頂部第一節與第二節交接處大約300mm左右時停止。轉動扒桿,將穿好的鋼絲繩的標準節掛在扒桿的吊鉤上,使鋼絲繩稍微受力。2、扭出連接螺栓,將標準節吊運到另一個工作籠頂的操作平臺。3、同時操作兩個工作籠一起下降至下地面,利用扒桿吊運標準節帶標準節到地面(每次只能拆卸兩個標準節);工作籠開到最高位置就位操作平臺,為拆卸下一節標準節做好準備;重復1、2、3、步驟,即可把標準節降到地面。4、最下面幾節標準節因無法依靠施工
38、升降機進行拆卸,借助汽車吊將剩余的標準節、工作籠 、底座進行拆卸。(二)、支撐系統的拆卸1、起升工作籠到附著位置,拆卸角柱、導柱、四連桿、過橋梁并用扒桿吊至操作平臺。 2、拆卸斜撐、后支撐架、前支撐架。 3、拆卸支撐架必須是導軌架下降到一道拆卸一道,嚴禁提前拆除和一次全部拆完。(三)切斷電源、拆除電纜線。(四)驅動機構1、當拆卸到最底下的三節時,吊籠的扒標桿升降節功能不起作用時,將兩個工作籠開到地面上。2、拆卸電纜線。 3、在一個工作籠驅動機構的掛鋼絲繩的位置掛好鋼絲繩在汽車吊的掛鉤上,并使鋼絲繩稍微受力。 4、拆卸驅動機構與工作籠的連接銷,利用汽車吊慢慢將驅動機構與標準節分離,最后放置地面。
39、 5、另一個工作籠的驅動機構按第2、3、4步驟拆卸。(五)工作籠與底座的拆卸 1、在工作籠掛鋼絲繩的位置掛好鋼絲繩在汽車吊的掛鉤上,并使鋼絲繩稍微受力。 2、利用汽車吊慢慢將工作籠與標準節分離,最后放置地面。 3、將底座的安裝固定螺栓折除,再將底座分解后直接用汽車吊裝車。十、危險源的辨識及風險評價1、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的目的在安裝、拆卸塔式起重機的活動中,影響職業安全的危險源,評價危險源的風險程度,重大危險源,并對危險源有實施有效的控制。危險源辨識及評價表序號施 工階 段作業活動潛在的危險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危險等級LECD1施工升機搬運裝卸車起吊鋼絲繩強度不夠、斷股、斷絲
40、物體打擊、機具損壞36152702過多、扭曲變形嚴重、磨損過大2卸扣扎頭風度強度不夠、變形、滑絲物體打擊、機具損壞36712634物件堆放不穩、滑動物體打擊3376345運輸物件綁扎不牢,運輸振動沒落物件翻落傷人32159037超重運輸交通傷害3332748施工升降機安裝拆卸基礎基礎承載力不足設備傾覆11404049預埋地腳螺栓不能滿足要求設備假傾覆3140120310基礎混凝土標號過低設備假傾覆3140120311部件吊裝作業區域無安全警高空墜物傷人637126312物件吊點不準確、起吊不平衡物體打擊、機具損壞321590313起吊指揮信號錯誤物體打擊、機具損壞3615270214高空作業人
41、員安全防護用品佩帶不安全高空墜落、物體打擊311545415高空作業人員生理因素高空墜落13721416高空作業機具存放不當物體打擊13721417無施工方案或方案不合理、不按方案施工機械傷人3615270218作業周圍有高壓線、建筑物等障礙物觸電、機械事故3315135319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未經培訓上崗高空墜落6215180221違反操作規程高空墜落、機械事故1061006000122違反強制性標準、無禮法律法規高空墜落、機械事故1010610000123嚴重違章、盲目指揮高空墜落、機械事故6101006000124酒后高空作業高空墜落3615270225調試帶電體裸露觸電33763426
42、無明確信號開機機械傷人0.2310.65說明: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C發生事故可能出現的結果 D風險值2、危險源辨識原則危險源辨識原則則應全面、系統、多角度、不漏項,就充分考慮正常、異常、緊急等三種狀態以及過去、現在將來三種態。險些之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拆裝塔吊由于是高空作業,幫必須按高空作業規程進行作業。需要強調的是:(1)對拆裝人員要定期體檢,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以及其他不適于高空作業的疾病,不得從事高空作業;(2)如果需要上下同時工作的兩層間必須設棚或其他隔離措施,否則禁止上下人員同時工作;(3)高空作業禁止拋擲物品,必須往下扔物品時,下面要有人看
43、護,并高標志,禁止行人通行;(4)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內或用繩子栓牢;(5)在六級以上強風、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氣候條件下或者夜間禁止露天高處作業。(6)施工前要對作業人員進行口頭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3、風險控制原則風險控制原則,應優先選擇消除風險的措施,其次是降低風險,再次是控制風險。4、重大危險源清單及控制措施序號活動/工序/部位可能導致的事故/傷害危險源形成原因控制措施1裝卸車物體打擊、機具損壞起吊鋼絲繩強度不夠、斷股、斷絲過多、扭曲變形嚴重、磨損過大每次裝卸車都必須由安裝負責人及安全員對起吊鋼絲繩檢查。2部件的安裝物體打擊、機具損壞起吊指揮信號錯誤持證上崗,三級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3部
44、件的安裝機械傷人無施工方案或方案不合理、不按方案施工安裝(拆卸)前必須編制方案,并經公司技術負責人審批同意后方能施工4部件的安裝高空墜落作業人員未經培訓上崗持證上崗,三級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5部件的安裝高空墜落、機械事故違反操作規程持證上崗,三級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6部件的安裝高空墜落、機械事故違反強制性標準無視法律法規持證上崗,三級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7部件的安裝高空墜落、機械事故嚴重違章、盲目指揮持證上崗,三級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8部件的安裝高空墜落酒后高空作業持證上崗,三級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十一、施工升降機的驗收、加高、移交、安全使用說明施工升降機在驗收時,必須做以下幾試驗:
45、1、空載試驗在無載荷情況下,運行兩個吊籠走完全程,全行程不少于三個工作循環的空載試驗,每一工作循環的升、降過程中應進行不少于兩次的制動,其中在半行程以上應至少進行一次吊籠上升的制動試驗,觀察有無制動瞬時滑移現象。2、額定載荷試驗吊籠內裝上額定載荷,載荷重心位置按吊籠寬度方向均向遠離導軌架方向偏六分之一寬度,長度方向均向附墻架方向偏六分之一長度的內偏(以下簡稱內偏)以及反向偏移六分之一長度的外偏(以下簡稱外偏),按規定的接電持續率,內偏和外偏各做全行程連續運行30min的試驗,每一工作循環的升、降過程應進行不少于一次制動。要求每次運行平穩,制動靈敏有效。升降機額定載荷試驗后,應測量減速器和液壓系
46、統油的溫升。 雙籠升降機應按左、右吊籠分別進行額定載荷試驗。3、超載試驗升降機的超載試驗取125%額定的載荷。載荷在吊籠內均勻布置,工作行程為全行程,工作循環不得少于三個,每一工作循環的升、降過程中應進行不少于一次制動。4、墜落試驗(1)試驗方法1)升降機載額定重量2t;2)將司機室內操作手柄置于“0”位置;3)切斷底籠電源箱中的總電源開關;4)按鈕盒安裝在專門的墜落試驗按鈕盒,裝入電控箱內接線端子上,并將按鈕盒引到吊籠外,并有足夠的長度;5)撤離吊籠內所有人員,關關上所有籠門;6)合上電源開關,按按鈕上的起升按鈕,使吊籠上升約5m;7)按“墜落”按鈕不要放開,吊籠自由下落直至限速器動作,正常
47、下,吊籠制動距離為0.51.2m;注意:如果吊籠離地面2m左右,限速器仍未動作,應立即松開按鈕,使吊籠緩緩落于地面。(2)墜落器復原墜落器動作后,必須對其進行調整,使其復原。1)取下后蓋及罩殼;2)拆下后蓋的螺母;3)取下導板;4)用木錘或其它不損壞元件的東西敲擊制動輪端桿至適當的位置;(具體位置參照說明書5)安裝導板,上緊螺母,使導板標線處(出廠時已標記),否則重新調整螺母;6)安裝限位開頭,使其頂緊導板。5、施工升降機安裝,調試完成后,安裝單位應組織自檢,進行靜負荷、動負荷和超負荷運行試驗,并出具安裝竣工檢驗報告。安裝、加高需按方案實施。安裝完畢及加高完畢后,需經三方驗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
48、6、自檢合格后委托當地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出具檢測合格報告書。7、然后由安裝單位、使用單位及監理單位對塔機進行聯合驗收,驗收合格后的施工升降機,安裝單位向使用單位操作人員進行交底并將安裝資料移交使用單位,并由使用單位向當地安全機構進行備案。8、使用單位應建立施工升降機安全使用管理制度,項目經理對起重機械使用安全負全責,項目安全員對使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機電工長對起重設備做好日常檢查、維護、保養管理。 9、施工升降機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人員操作。10、操作人員不準酒后上崗 、不得帶病作業、疲勞作業。11、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技術規程,嚴禁違章操作確保安全生產。12、
49、操作人員班前應做好安全檢查工作,確保安全后方可開機。(1)檢查施工升降機金屬結構和外觀結構是否正常。(2)各安全裝置和指示儀表是否齊全有效。(4)主要部位的連接螺栓是否有松動。(5)鋼絲繩、滑輪的磨損情況。(6)施工升降機的接地,電氣設備外殼應機體的連接是否符合規范的要求。13、作業前應進行空轉,檢查各工作機構、制動器、安全裝置等是否正常。14、不得使用限位作為停止運行開關;吊籠不得自由下落,不得超載運行。15、使用施工升降機期間,必須加強觀察,發現機械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報告有關部門處理和排除故障后方重新作業。16、作業中任何安全裝置報警,都應查明原因,不得隨意拆除安全裝置。17、當風力超
50、過6級時應停止使用。18、作業完畢,將所有工作機構開關轉至零位,切斷總電源,鎖好開關箱,兩人以上司機建立交接班手續。19、在進行保養和檢修時,應切斷施工升降機的電源,并在開關箱上掛警示標志。20、施工升降機的維修保養(1)、經常檢查吊籠與軌道間隙;(2)檢修制動器剎車片必要時進行更換;(3)架體軌道變形時應校正;(4)檢修其它部件、部件的潤滑。十二、安裝過程中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建筑起重設備安裝過程安全措施施工升降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大型施工機械,其安裝過程的安全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安全生產和施工進度;為防止物料提升機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采取防范措施。一、依據GB502782010 起
51、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81962003 機械設備防護安全要求;JGJ332001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462005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機;GB 10055-2007 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JGJ 215-2010 建筑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等。二、目的預防、控制和消除建筑起重設備安裝過程中的安全事故,保護公司員工的健康及權益。三、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四、防治對象 公司從事的建筑起重設備安裝作業人員。五、預防措施1、安全技術要求1)基礎坑必須挖到堅土,
52、地耐力、地質報告符合設計要求 ;基礎的施工一定按照說明書提供的圖紙施工,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要求,要有基礎混凝土試壓報告以及使用鋼材、預埋件的檢測報告和出廠合格證;基礎排水順暢、無積水,無裂紋,基礎平面度要符合技術要求 ,安裝驗收時有基礎的竣工圖,圖中注明鋼筋、預埋件的分布圖。2)架體安裝后的垂直度必須符合要求,不符合應對其進行調整,連接架體的連接件:螺栓、彈簧墊、銷子、開口銷必須安裝到位,不得少裝、漏裝;金屬結構不得有銹斑、腐蝕、脫焊、裂紋、變形等缺陷,安裝前必須對各部件進行檢驗并做好檢驗記錄。3)安全防護裝置動作準確、靈敏可靠,保險裝置,卷筒保險裝置必須可靠。4)電氣裝置線路布局整齊,總電
53、源設立短路保護及漏電保護裝置,各電器的技術參數必須符合技術要求,同時裝設電流、欠壓、過壓保護,零位保護,電源錯相及斷相保護;施工升降機的金屬結構及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做保護接零和重復接地,防雷接地電阻不得大于30,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試,大于規定值外,可以增加接地點。5)鋼絲繩應有質量證明書或檢測報告,潤滑良好,鋼絲繩規格、性能應符合說明書或規范要求,穿繞正確,斷繩數在技術要求范圍內;鋼絲繩外觀無扭曲、壓扁、彎折、斷股等現象,出現上述情況必須對鋼絲繩進行報廢,不得再使用;卷筒上余留卷數正確。6)滑輪潤滑良好、轉動靈活,有防脫繩裝置;滑輪口槽磨損超過1/3或有破裂等缺陷應進行更換。7)自檢合格
54、后委托當地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出具合格證書后,由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監理單位共同驗收后報項目所在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后方可投入使用。8)卷揚機的開關箱必須做好標識,標識內容有操作者,所控制卷揚機的編號、負責人,同時在安裝過程中,必須安排專人看管,沒有安裝負責人的同意,嚴禁開動卷揚機。9)嚴禁將兩臺以上的卷氣機開關箱安裝在同一操作棚內,且操作棚的位置要離物料提升機最少有20米的距離。2、防止高空墜落措施(1)高空作業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帶,供人員上下用的梯子必須放置牢固,梯子與地面夾角以6070為宜。(2)安裝過程中嚴禁向下拋擲工具等,所使用的工具、零部件等應放在隨身佩帶的工具袋
55、內。(3)對參與作業的人員進行上崗前體檢,發現身體狀況不能適應高空作業的,要及時更換合格人員。(4)不準穿拖鞋、硬底鞋或赤腳上班。(5)嚴禁酒后作業。(6)嚴禁在垂直上下方交叉作業、高空作業時下方必須劃定范圍,設置警戒線和警示牌,并派專人監護。(7)在安裝過程中遇到突發的天氣變化,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做好加固后方可離開。3、防止觸電措施(1)現場的起重機械用電應嚴格按照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2)施工升降機用電保護采用TN-S接零系統,并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3)每臺施工升降機配置專用的開關箱,開關箱內的漏電保護裝置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
56、動作電流不應大于0.1S。(4)施工升降機的總電源應設置短路保護及漏電保護裝置,電機的主回路應同時裝設短路、失壓、過流保護裝置。(5)施工升降機架體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架空線路邊線最小水平距離不小于2m。(6)施工升降機的金屬結構和所有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做保護接地和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起重機械應設防雷裝置,防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大于30。(7)現場電氣線路的設備必須由持證電工負責安裝和維修管理,嚴禁非電工人員隨意拆改。(8)在對施工升降機電器進行安裝和維修作業時,維修人員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隔離開關分閘斷電,鎖好開關箱或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停電標志牌
57、,嚴禁帶電作業。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第一章 總 則一、編制目的為了有效預防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的發生,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使應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學、高效地實施,特制定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編制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第373號令);(三)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三、搶險目標1、快速搶救受傷人員;2、快速疏散人員。四、工作原則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以
58、及項目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應急救援體系力求職責明確、規范有序,結構完整、功能全面,反應靈敏、運轉高效。七、應急區域范圍劃定(一)工地現場內應急區域范圍制定。建筑起重機械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二)工地場外應急區域范圍的劃定對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圍檔)外,引起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需要當地政府的協調,在事故(危害)發生后及時通報政府或相關部門,以確定應急區域和范圍。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組織及職責一、成立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下設:通訊聯絡組負責人:技術支持組負責人:消防保衛組負責人:搶險搶修組負責人:醫療救護組負責人:后勤保障組負責人:二、應急組織的分工職
59、責(一)組長職責:1、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重大安全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操作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救助;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出安排;5、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二)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
60、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三)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四)技術支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五
61、)消防保衛組職責1、事故引發火災,執行防火方案中應急預案程序。2、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3、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4、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六)搶險搶修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3、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4、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七)醫療救治組1、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優先
62、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八)后勤保障組職責1、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2、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第三章 應急響應一、事故報告(一)起重機械發生安全事故后,項目部應當按照事故報告的有關規定,立即報告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處、當地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最遲不超過1小時;特殊情況下,直接報告上一級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二)事故報告內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發生地點及時間(年、月、日、時、分);設備名稱;事故類別;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事故概況。(三)事故報告流
63、程(詳附表2)二、分級響應程序(一)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的項目部應當立即啟動本項目部應急預案開展自救。(二)當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時,應迅速逐級上報,請求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向當地政府管理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三、現場緊急處置工作程序及要求(一)對事故危害情況的初始評估。先期處置隊伍趕到事故現場后,應當盡快對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做出初始評估,包括事故范圍及事故危害擴展的趨勢以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等。(二)封鎖事故現場。嚴禁一切無關的人員、車輛和物品進入事故危險區域,開辟應急救援人員、車輛及物資進出的安全通道,維持事故現場的社會治安和交通
64、秩序。(三)探測現場危險源。根據發生事故的建筑起重機械的結構、特點以及所發生事故的類別,迅速展開必要的技術檢驗、檢測工作,確認危險類型和特性,制定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擴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響,并防止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四)建立現場工作區域。應當根據事故的危害、天氣條件等因素,設立現場搶險救援的安全工作區域。對特種設備事故引發的危險應當設立三類工作區域,即危險區域、緩沖區域和安全區域。(五)搶救受害人員。及時、科學、有序地開展受害人員的現場搶救或者安全轉移,盡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員的傷亡、減少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六)設立人員疏散區。根據事故的類別、規模和危害程度,
65、在必要時,應當果斷迅速地劃定危險波及范圍和區域,組織相關人員安全撤離危險波及的范圍和區域。四、現場緊急處置與指揮首先領導小組的組長或副組長陳文慶,查明險情確定是否還有危險源。如:碰斷的高壓電線,需查明觸電危險區域;如:建筑起重機械坍塌,需查明其構件部分是否有繼續倒塌的危險;查明情況后立即組織實施救援行動: 通訊聯絡組負責人林勝,按職責規定負責上報事故情況,聯系“119”“120”搶救傷者等事宜。技術支持組、搶險搶修組負責人周忠球、溫勇貞,按職責規定負責切斷有危險的電氣線路的電源。如果在夜間,接通必要的照明燈光,在排除繼續倒塌或觸電等危險的情況下,將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消防保衛組負責人樊乃正
66、,按職責規定負責安排人員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管理施工現場的大門,查驗進入施工現場人員的有效證件,對外來的相關人員注意禮貌用語。迅速查清事故現場目擊者和事故責任人。醫療救護組負責人藍增安, 按職責規定負責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如情況特殊,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安排項目部的車輛將重度受害者盡快送到醫院。后勤保障組負責人劉源勇,按職責規定負責保障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五、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的調查分析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當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市政府有關規定參加事故調查組
67、,在進行救援的同時,開展事故調查和現場取證,進行事故分析。六、應急救援結束同時具備下列條件時,現場指揮部根據應急救援實際情況,在報請公司和有關政府部門同意后,宣布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結束:(一)死亡和失蹤人員已經查清;(二)事故危害得以控制;(三)次生事故因素已經消除;(四)受傷人員基本得到救治;(五)緊急疏散人員恢復正常生活。第四章 后期處置一、善后處理(一)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后,必須由有質監部門核準的有資格的單位對特種設備進行全面的檢修,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重新安裝。對嚴重損毀、無維修價值的,使用單位應當予以報廢。(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中,涉及到鄰近建筑物倒塌損壞的,應經建筑主管部門
68、檢查并提出意見后,方可進行下一步修復工作。(三)事故應急救援結束后,項目部應當做好安撫、撫恤、理賠工作,盡快恢復受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二、事故調查報告項目部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事故調查工作組和公司的事故調查工作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問詢筆錄、提供相關資料等工作,協助完成事故調查報告。三、應急救援工作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項目部應當及時進行總結分析,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第五章 保障措施一、應急救援的資源、物資、裝備、信息保障。資源、物資、裝備、信息保障表(詳見附表1)二、資金保障項目部應當做好事故應急救援的必要資金準備。應急救援資金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三、監督檢查項目部應當依照安全生
69、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每年對制定應急預案進行一次演練,并將演練情況上報公司主管部門。第六章 附 則一、預案管理與更新項目部每兩年或者在發生特種設備特大事故后,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評審和更新。二、獎勵與責任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項目部應認真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訓,及時進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規定對有關員進行獎懲:(一)對在應急搶險救援、指揮、信息報送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應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二)對瞞報、遲報、漏報、謊報、誤報安全事故和突發事故中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不履行職責或者臨陣逃脫、擅離職守的人員,以及擾亂、妨礙搶險
70、救援工作的人員,由提出申請報公司有關部門,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七章 其它事項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救援組織體系示意圖 組長 副組長技術支持組消防保衛組搶險搶修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通訊聯絡組 附表 1資源、物資、裝備、信息保障表序號名稱用途序號名稱用途序號名稱用途1扳手清除障礙8鉗子清除障礙15溫度計測量體溫2撬棍支撐9絕緣剪清除障礙16手術剪清理黏結衣物3移動電話聯絡通訊10鐵鍬清除障礙17擔架救護4大型照明燈具照明11切割機清除障礙18手電筒照明5指揮旗指揮聯絡12鋼鋸清除障礙19擔車轉運傷員6繩索救護13急救箱消毒7鎬清除障礙14繃帶止血、包扎附表2事故報告流程受傷者或先發現事故的人市公安部門110市勞動保障局市總工會有關部門北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協調救援科安裝負責人或有關管理人員集團企業部十三、最后附(施工升降機基礎定位、施工圖、附墻架連接尺寸圖、附墻架安裝圖)1、施工升降機基礎定位圖2、附墻架連接尺寸圖3、附墻架安裝圖4、QTZ5512塔式起重機起重特性表: 施工電梯附墻立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