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橋墩墩身施工23.1總體施工方案23.2施工工藝24.墩身施工注意事項35.設備材料計劃與人員配備要求45.1設備材料計劃45.2人員配備46安全保證措施及環保措施56.1安全組織機構56.2施工安全要點66.3安全保證措施66.4環保保證及文明施工措施77.質量管理措施87.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87.2質量保證體系97.3雨季施工措施107.4冬季施工措施117.5夏期施工措施111.編制依據1.1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鐵建設2009181號);1.2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鐵建設2010241號);1.3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2、(鐵建設2010240號);1.4鐵路工程基樁檢測技術規程 (鐵建設200885號);1.5鐵路橋梁鉆孔樁施工技術指南 (經規標準201042號);1.6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鐵建設2010240號);1.7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2.工程概況2.1高林臺特大橋位于阜新境內,橋址處地形、地勢較為平坦。橋梁中心里程:DK539+008.43,起訖里程DK537+873.53DK540+143.33,全橋長2269.8m。本橋主要跨越高林臺漢代遺址、空軍部隊石油管線、阜盤高速。全橋有(40+64+40)m 連續梁橋1 聯,(48+80+48)m 連續梁橋1
3、聯,4*20框架連續箱梁1聯,24米簡支箱梁9聯,32m簡支箱梁 50聯。橋梁下部結構基礎采用1.0m、1.25m、1.5m鉆孔灌注樁基礎。高林臺特大橋主要工程數量表序號項 目 名 稱單位數量1下部結構墩身個68承臺個70鉆孔樁直徑1.0m根502直徑1.25m根76直徑1.50m562上部結構雙線簡支梁孔5940+64+40m連續梁聯148+80+48m連續梁聯14*20框架連續箱梁聯1橋臺采用雙線一字形橋臺,橋墩采用雙線圓端形橋墩及雙線矩形框架墩。高林臺特大橋位于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境內。橋址處地勢較平坦,橋址范圍內以耕地、村莊、河流為主。2.2跨巴新鐵路特大橋位于阜新市境內,橋址處地勢略有
4、起伏,橋址范圍內以耕地、村莊、河流為主。橋梁中心里程:DK546+902.07,起訖里程DK543+901.24DK549+902.90,全橋長6001.66m。本橋主要跨越204省道、巴新鐵路。全橋有(40+64+40)m 連續梁橋1 聯。橋梁下部結構基礎采用1.0m、1.25m、1.5m鉆孔樁基礎。表1 跨巴新鐵路特大橋主要工程數量表序號項 目 名 稱單位數量1下部結構墩身個186承臺個188鉆孔樁直徑1.0m根1653直徑1.25m根542上部結構雙線簡支梁孔18440+64+40連續梁聯13.橋墩墩身施工3.1總體施工方案承臺施工完成后,即可進行大橋墩身的施工,墩身模板采用廠家定做大型
5、無拉桿鋼模板施工,墩身一次澆筑混凝土成型,鋼模板采用汽車吊吊裝,模板周圍采用50鋼管搭設施工平臺,利用模板對自身的桁架結構對模板進行牢靠加固。3.2施工工藝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測量放線接觸面鑿毛、清洗綁扎鋼筋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養生循環至墩頂拆除模板、支架模板調整模板加工砼試件制作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生產混凝土備料養生措施鋼筋加工鋼筋運輸4.墩身施工注意事項4.1墩身施工前,應將基礎頂面浮漿鑿除,沖洗干凈,整修結構鋼筋。并在基礎頂面測定中線、水平,標出墩身底面位置。4.2墩身模板及支架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與穩定性。模板宜采用大塊鋼模板。模板接縫應嚴密,不得漏漿。4.3墩身模板采用整體吊裝時,其
6、吊裝高度視吊裝能力并結合墩身施工分段而定,一般宜為24m,并應有足夠的整體性和剛度。4.4墩身鋼筋的加工安裝、混凝土的施工、養護和拆模等應符合相關施工技術標準和鐵道部頒布的有關客運專線鐵路高性能混凝土技術條件的相關規定。4.5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檢查模板、鋼筋、沉降觀測點及預埋部件的位置和保護層的尺寸,確保其位置正確不發生變形。4.6墩身混凝土宜一次連續澆筑。當分段澆筑時,施工接縫應符合相關施工技術標準的相關規定。4.7墩身施工前后均應復測其跨度及支承墊石高程。施工中應確保支承墊石鋼筋網及錨栓孔位置正確,墊石頂面平整,高程符合設計要求。4.8墩身施工完畢,應對全橋進行中線、水平及跨度貫通測量,
7、并標出各墩身的中心線、支座十字絲、梁端線及錨栓孔位置。暫不架梁的錨栓孔或其他預留孔,應排除積水將孔口封閉。4.9混凝土振搗要均勻,嚴格執行振搗工藝,不欠振、不漏振、不過振。嚴格控制每一層的澆注厚度,杜絕集中下料致使混凝土堆集在一處,造成漏振。多布置下料點,采用減速漏斗、串筒下料均勻,避免混凝土離析。4.10為防止錯臺和接縫漏漿,對模板做一些細節處理,模板之間的接縫,采取上、下節模板頂、底面做成相反方向的企口,并設置止水橡膠帶,以確保接縫平整和在澆注混凝土時不漏漿;模板刷脫模劑,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脫模;同一節模板在模內側面(近混凝土面)貼寶麗板等以減少豎接縫,拆模后混凝土面色澤鮮明,表面光潔、平
8、整。4.11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前,應根據結構截面尺寸大小預先采取必要的降溫防裂措施,如搭設遮陽棚、預設循環冷卻水系統等。5.設備材料計劃與人員配備要求5.1設備材料計劃根據總體施組和施工的實際需要,以每個墩身為一個單元所需配置的主要機具設備(見下表):主要機具設備表序號機 械 設 備 名 稱規格及型號單位數量備 注1拌合站HZS120座12汽車吊25T輛13插入式振動棒50、60臺6各3臺4混凝土輸送泵車HBT60身15砼運輸車8m3輛46發電機150Kw臺2備用5.2人員配備考慮具體情況,一個墩身施工配備人員情況如下:人員配備表序號人員數量備注1班長12技術人員13實驗人員24電工25司機
9、66模板工87鋼筋工48混凝土工49其它510合計336.安全保證措施及環保措施6.1安全組織機構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為達到安全生產目標,使生產順利的進行,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框圖如下:6.2施工安全要點進入施工區必須佩戴安全防護用品。機械設備的制動、轉向系統必須安全可靠,設備完好率百分之百。作業時專人指揮,以免發生不安全事故。施工用電設施標準規范,用電器必須有安全自動保護設施。用電設備必須專職電工操作,非電工人員不得亂拉亂接用電設施。確保用電安全。嚴禁上下交插作業,以免發生不安全事故。雷雨時,人員和機械嚴禁在高壓線下作業和停留,并嚴禁在露天電焊等作業。作業平臺周
10、邊設安全防護網,現場安全員堅守崗位,杜絕閑雜人員進入施工場地,以免發生不安全事故。經常檢查起吊設備的鋼繩及吊具的安全可靠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模板拆、裝時,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保險帶,按順序作業,服從指揮。高空作業嚴禁帶病上崗。現場安全員堅守崗位,發現問題立即糾正。夜間不得進行高空作業和吊裝作業,以免視線不好而發生安全事故。特別應加強夜間照明和安全巡視,確保施工安全。以人為本,安全為天。本工程施工的安全目標是:杜絕傷亡事故的發生;杜絕發生較大責任事故;控制和減少一般責任事故。6.3安全保證措施施工現場完善安全生產設施,認真抓好以防高空墜落、防落物傷人、防機械傷害、防觸電為主要內容的安全防范措施
11、。施工用腳手架、模板、鋼架、支架等承重結構經設計檢算,所有吊裝機具,鋼絲繩等經常進行檢查,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安全系數。高空或河上作業,設置安全網,系牢安全繩,戴好安全帽,確保結構物和人身安全。上崗前進行體檢和技術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腳手架搭設牢固穩定,上層施工機具安設穩固,嚴禁重疊作業。各種裝吊設備正式使用前,安排試運行,合格后方可進行裝吊作業,裝吊作業中嚴禁超載。地面以上的模板安裝,應分段分層自下而上,逐層支撐穩固;模板支架應安設在堅固地基上,并有足夠的支承面積。混凝土灌筑應符合下列規定:灌筑平臺或搭設腳手架應牢固。灌筑時安裝或搭設的串筒、溜槽(管)或減速漏斗等,必須綁扎牢固,并嚴禁人員站
12、在上面作業。模板的安裝和拆除,除應符合以上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模板分體分段吊裝時,應聯結牢固;在起吊安裝時,應拴溜繩;模板合縫時,不得徒手操作。工作平臺應滿足承載力要求并搭設牢固,平臺上應設圍欄及梯步。墩臺高度超過2m時,應張掛安全網。施工中不得碰撞模板和腳手架。模板拆除時,應劃定作業區,懸掛警示標志,并按規定的拆模程序進行。項目部設置安質部,并配專職安全工程師,各作業隊設置設專職安全員。施工用電線路和電氣設備,應按有關規定架設和安裝,所有電氣設備的絕緣狀況必須良好,各項絕緣指標應達到規定值,凡有裸露帶電部位的電氣設備和易發生電擊危險的區域,都應有符合要求的防護,如圍欄、護網、箱、匣等屏護
13、設施。上下墩身的梯子應安裝應穩固,防滑移裝置應可靠,對各種機械的操作應嚴格按機械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高空作業的相關要求。6.4環保保證及文明施工措施環保工作的主要內容:重視環境工作、加強環保教育、貫徹環保法規、強化環保管理、美化施工現的、消除施工污染。為了盡量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干擾和切實做好建工現場的環境保護工作,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嚴禁拋擲垃圾,所有垃圾裝袋運出。攪拌場主出入口處設有洗車身位,運輸車輛必須沖洗干凈后方能離場上路行駛;對裝運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車輛,派專人負責清掃及沖洗,保證行駛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環境。合理安排夜間施工項目,有效控制施工噪聲,施
14、工人員不得大聲喧嘩和撞擊其它物件,減少人為的噪聲擾民現象。如遇特殊情況,提前貼出安民告示,以得相鄰單位及附近居民的諒解和支持。積極處理好與施工所在村村民的關系。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將施工噪音較大的工序安排到白天時間進行,如混凝土的生產和澆筑、模板的支設、砂漿的生產等;在夜間盡量少安排施工作業,以減少噪音的產生。對混凝土的施工,盡量爭取在早晨開始澆筑,當晚11時前施工完畢。并且夜間施工時盡量減少電動工具的使用。施工區內道路通暢、平坦、整潔,不亂堆亂放,無散落物;構造物周圍應澆搗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潔;場的平整不積水,無散落的雜物及散物;保持場的的排水成系統,暢通不堵。施工廢料集中堆放,及時處理。班組
15、必須做好操作后場地的清理,隨作隨清,物盡其用。在施工作業中,應有防止塵土飛揚、泥漿橫流、混凝土灑漏、車輛沾帶泥土運行等措施。有考核制度,定期檢查評分考核,成績上牌公布。 砂石分類堆放成方,砌體料類成垛,堆放整齊;鋼材分類集中堆放整齊。預埋件等分門別類妥善保管。施工鋼模、機具、器材等堆放整齊。專用鋼模成套放置,零用鋼模及零配件、腳手扣件分類分規格,集中存放。7.質量管理措施7.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總工程師、副經理為副組長,各相關業務部門參加的施工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安全質量部為質量保證的專職機構。質量檢查工程師 架子隊專職質檢員及工班兼職質檢員副組長:張少偉、張玉勛、齊雄副組長
16、:王厚峰、劉星組長:蔡生臣計財部:李予華試驗室:盛海華安質部:張致智物資設備部:吳柯工程部:鄭茂盛綜合部:李志云7.2質量保證體系建立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全員參加、全方位控制、全過程監督的質量保證體系。推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質量管理,從影響工程質量的人、機、料、發、環、測等方面入手,嚴格源頭把關、過程控制,實施精細化管理,做到高起點準備、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驗收,形成自下而上、一環扣一環的質量控制鏈;采用信息化質量控制手段,使質量控制標準化、質量評價數據化,保證工程質量始終處于可控狀態,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客運專線目標。建立由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總工程師主持的質量自檢體系。強化以第一管理者為首
17、的質量自檢、自控體系,完善內部檢查制度,實行監管分離體制,立足自檢、自控,建立預檢和復檢制度。自檢體系依據有關法規、標準與規范、設計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藝要求,細化分解質量目標,對重點部位、重要工序、關鍵環節指定專人負責,進行各個施工環節的質量跟蹤控制。自檢體系以建設單位質量獎罰管理機制為基礎,制定和完善崗位質量責任及考核辦法,確保層層落實質量責任。施工過程中:進行工序及工藝過程的試驗檢驗控制,糾正不良操作方法,改進和提高落后的工藝水平、控制工程的質量標準;記錄、整理施工原始記錄;對完工的分項工程或部位進行自檢評定,形成自檢記錄,對自檢合格的工程提交轉序申請報告;對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影
18、響施工和工程質量的情況、問題及時進行協調、改正和處理;對工程出現的質量事故,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報告、處理;落實有關方面關于工程施工及質量的要求或指令。保證質量的主要措施確立總工程師技術總負責制,嚴格執行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制度;堅持自檢制度,堅持質量雙檢制、隱蔽工程簽證制、質量掛牌、質量講評、質量獎罰制、質量事故分析等制度,對作業人員堅持進行定期質量教育和考核;堅決實行質量一票否決權;施工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實施持證上崗制度;進場后制定各類工藝和技術質量標準細則。項目部成立完善的質量保證組織機構,成立質量管理小組,由項目經理親自抓,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和質量崗位責任制,卓有成效地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和
19、目標責任管理。保證質量的管理措施加強質量教育活動,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實行全面量質管理;關鍵崗位、關鍵工種先培訓后上崗,并配戴上崗標志牌。實行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強化質量自控能力;落實質量責任終身制;正確處理進度和質量關系;落實技術、質檢人員工點質量責任制。加強施工人員技術培訓與標準學習;擇優選配專業施工隊伍;規范施工操作;強化施工過程中的檢測、監控、觀測、試驗;施工方案集體論證確定并報批;進場后立即制定針對性的各類工藝和技術質量標準細則;堅持設計文件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制度;各項工程嚴格按照“樣板引路”的原則,先進行試驗性施工。7.3雨季施工措施根據當年雨季氣侯特點及工程施工特點,詳細制定雨季施
20、工方案及技術措施,在施工技術允許的條件下,作好有關施工工序的調整,力爭使雨季對施工工期的影響降到最小程度。天晴時加強材料物資儲備,避免停工待料。各類工程防排水設施盡可能永臨結合提前施工,并形成排水系統,起到防排水作用,最大限度減少雨水對工程施工的影響。根據當年雨季氣侯特點及施工工程對象,搭設防雨棚等設施,盡可能地創造雨季有效施工條件,盡可能的減小雨季給施工帶來的影響。7.4冬季施工措施當環境晝夜平均氣溫(最高和最低氣溫的平均值或當地時間6時,14時及21時室外氣溫的平均值)連續3d 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按冬期施工處理。冬期施工嚴格按照規范、設計要求辦理。本單位按相關要求制定冬期施工防寒措
21、施,并在施工中實施。本標段工程量大,關鍵及重點工程突出,因此要增大冬期施工投入,增加保溫、升溫物資材料及相關設備,積極創造冬期施工條件,使冬期施工由于氣溫低對工期的影響降到最小。以確保重點及關鍵工程施工工期處于主動受控之中。另一方面,認真細致作好冬期施工組織安排,不受冬期氣溫影響的工程力爭多做,為氣溫轉暖時,突擊施工受低溫影響的工程創造有利條件。拌制混凝土的各項材料的溫度,應滿足混凝土拌和物攪拌合成后需要的溫度。當材料原有溫度不能滿足需要時,再考慮對集料加熱。水泥只保溫,不得加熱。攪拌混凝土時,骨料不得帶有冰雪和凍結團塊。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應先用熱水或沖洗攪拌機,攪拌時間
22、應較常溫時延長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混凝土的運輸時間應盡可能縮短,運輸混凝土的混凝土罐車應有保溫措施。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開始養護時的溫度,用蓄熱法養護時不得低于10;用蒸汽法養護時不得低于5。7.5夏期施工措施當晝夜平均氣溫高于30時,應按夏期施工處理。作好施工區域的防暑降溫工作,由專人收集天氣預報,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施工,施工盡量避開每天溫度最高的中午時段,在不得擾民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夜間施工時段,并做好防護工作。鋼結構施工做好防曬降溫及增加測溫頻次,根據測溫結果確定合理的焊接,拼裝時間段,以減小溫度應力對結構施工的不
23、利影響。 夏期混凝土施工要求a應對水泥、摻合料、砂、石的貯存倉、料堆等進行遮陽防曬降溫處理,或在砂石料堆上噴水降溫,以便降低原材料進入攪拌機的溫度。b采用冷卻裝置冷卻拌和水,并對水管及水箱加遮陽和隔熱設施,也可在拌和水中加碎冰作為拌和水的一部分。c水泥進入攪拌機的溫度不宜大于45。d在炎熱氣候條件下,混凝土入模溫度應控制不大于30,大體積混凝土應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大于28。應避免模板和新澆混凝土受陽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氣溫不超過40。宜安排在傍晚澆筑而避開炎熱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澆筑以免氣溫升到最高時加劇混凝土內部溫升。e雨天施工應對澆筑作業面進行遮蓋,混凝
24、土澆筑作業面應有完善的遮雨排水設施。f盡量利用夜間進行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拌和前的降溫措施a在砂石料場搭建遮陽篷。防止太陽光直射砂石料。b拌和站設置存冰池,提前準備好冰片,在拌和前1小時加入拌和混凝土用的水池中,冷卻拌和用水,使混凝土拌和水的溫度降至20。c在高溫季節選擇在夜晚澆筑混凝土,這樣既可以避免陽光的直射又在日溫度較低時澆筑,可以使混凝土人模溫度較白天有所降低,夜間混凝土澆筑時間從22點開始,現場準備好充足的照明設備,做好現場的安全措施。 混凝土拌和及運輸過程的降溫及保溫a混凝土拌時,加入高效減水劑,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且能維持兩小時。大的坍落度能夠減小拌和過程中骨料顆粒之間的摩擦,減
25、緩運輸攪拌車的拌合筒中的熱積聚。b采用8 m3混凝土運輸攪拌車運輸混凝土,運輸容器應設防曬設施,盡量縮短運輸時間。c選用符合技術規格書要求的緩凝劑,混凝土到達現場之后再按設計量加入車攪拌器中,使砼緩凝和推遲水化熱放熱峰。d采用強制性攪拌機、電子計量系統、含水率實時監測系統拌制混凝土。e高溫季節攪拌混凝土時,采取加冰降溫等措施,保證混凝土拌和物的溫度。對拌和物測定坍落度、擴展度、泌水率、含氣量等進行測定,保證良好的工作度和可泵性。f泵送混凝土時,輸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長度不應小于15m。除出口處可采用軟管外,輸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軟管。輸送管路應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應與模板和鋼筋接觸。
26、高溫環境下,輸送管路應分別用濕簾覆蓋。 澆筑時的措施現場準備好足夠的人力和設備、機具等,能及時應付預料不到的情況。a與拌和站保持通訊暢通,隨時掌握現場情況,根據現場需要的數量和時間來拌和,確保混凝土在最短的時間內人模,避免了不必要的坍落度損失。 b及時監測運到工地上的混凝土溫度,如果過高則查明原因,并及時通知攪拌站予以調節。 c混凝土入模前,先對地面、模板、及鋼筋進行灑水降溫。d夏季混凝土施工時振搗設備更易損壞,故應準備好備用振動器。e澆筑前先應準備充分,保證混凝土連續、快速地澆注。f現場指定專人在混凝土達到初凝后及時實施二次抹面,以排除混凝土泌水,密實混凝土內部的水份和氣泡,有效地消除裂紋。
27、g澆筑混凝土前,應針對工程特點、施工環境條件與施工條件事先設計澆筑方案,包括澆筑起點、澆筑進展方向和澆筑厚度等;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得無故更改事先確定的澆筑方案。h澆筑混凝土前,應仔細檢查鋼筋保護層墊塊的位置、數量及其緊固程度,并指定專人作重復性檢查,以提高鋼筋保護層厚度尺寸的質量保證率。構件側面和底面的墊塊至少應為4個/m2,綁扎墊塊和鋼筋的鐵絲頭不得伸入保護層內。i混凝土入模前,應測定混凝土的溫度、坍落度和含氣量等工作性能指標;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本技術條件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澆筑。j混凝土振搗可采用插入式高頻振動棒、附著式振搗器振搗設備。振搗時不得碰撞模板、鋼筋及預埋鐵件。k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加強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和接縫的密合情況,以防漏漿。 模板施工措施必要時搭設遮陽棚防止模板暴曬,在模板外側灑水降低模板的溫度,保證混凝土入模前模板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氣溫均不超過40。施工完一個墩臺后,及時清除模板上的混凝土等雜物,整修涂油,堆碼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