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第一章 編制原則及依據3第二章 工程概況31、主橋總體概況32、塔柱構造33、橫梁簡介44、主要工程數量4第三章 安全目標4第四章 安全保證41、建立有針對性的安全體系42、更新安全價值觀43、做好安全宣傳教育,警鐘長鳴54、搞好安全交底、搞好安全排查55、搞好安全用電,安全防火56、特種設備安全保證措施57、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68、落實高空作業的安全防護7第五章 現場總體布置7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法與安全措施91、資源配備與安全組合措施92、分節段上升導向安全技術措施93、模板及支架安全措施104、混凝土輸送安全措施105、材料吊運安全措施106、塔上人員上、下安全措施117、塔身施工防
2、傾安全措施118、安全用電、安全防火措施129、安全防汛與防臺措施12第七章 主要設備選型、布置、安裝與拆除專項安全技術方案121、塔吊選型、布置安裝與拆除安全方案122、備用電梯選型布置安裝與拆除安全方案183、混凝土輸送泵選型與布置安全措施20第八章 主要設計及加工專項安全技術方案231、勁性骨架設計、加工及安裝方案232、爬模系統設計及模板加工安全技術方案283、橫梁承重支架安全設計37第九章 索塔主要工序施工安全技術方案491、鋼筋施工工藝安全技術502、液壓爬模施工工藝安全533、混凝土施工安全技術544、預應力施工工藝安全技術585、 現場安全質量控制指揮程序63第十章 防臺風專項
3、安全方案641、災害領導小組642、搞好臺汛防范工作653、風險評估預測與措施66第一章 編制原則及依據1、基本建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條例;2、施工合同文件;3、設計圖紙、橋涵施工技術規范;4、批準的總體施工組織設計;5、公路水運工程安全指南;6、當地政府、業主、監理有關文件、通知、指令;7、主塔施工技術方案;8、水文氣候、現場條件。第二章 工程概況主橋跨小欖水道,18#過渡墩、19#主塔位于北岸阜沙鎮,20#主塔、21#過渡墩位于南岸東升鎮。1、主橋總體概況主橋為雙塔雙索面斜拉橋,跨徑組合為115+250+115m,全長480m。索塔為折線“H”形式,索塔自承臺頂面以上高度為94.7
4、68m,自橋面以上塔高70m。塔身設計采用單箱單室截面,主航道南、北索塔高程、結構、拉索等設計完全對稱一致。塔柱共4個,19#索塔、20#索塔各2個塔柱,分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2、塔柱構造 上塔柱縱橋向寬度6m,橫橋向寬度4m,為直立面,上下截面不變。中塔柱、下塔柱為變截面,從上往下四個面都變大。橫橋向外仰面斜率1:7.0088一直到承臺、內俯面斜率為1:8.945(上橫梁至下橫梁)和1:15.1467(下橫梁至承臺),縱橋向南北兩面均為仰面,斜率為1:53.968。下塔柱至承臺高程縱橋向寬度8m,橫橋向寬度6.5m。3、橫梁簡介 主塔設計上、下橫梁兩道,均為單箱單室截面,上橫梁長*寬*高
5、=33.6*6*4.5m,箱梁2道隔板。下橫梁長*寬*高=42.7*7.41*5m,箱梁無隔板。從承臺到下橫梁18.2m高,從下橫梁到上橫梁35.78m高。4、主要工程數量 主塔C55混凝土12079.5m3,主塔預應力筋s15.2鋼絞線180.884t,錨具4112套,波紋管14421.7m,普通鋼筋3133.221t,滾軋直螺紋接頭19480個,勁性骨架361.845 t,Q235C鋼板及鋼管1.585 t,砼表面涂裝16430.1 m2。第三章 安全目標杜絕一切重大人員、機械事故,避免人員傷害事故,工傷頻率控制在1.5以內,安全風險損失控制在3以內。第四章 安全保證1、建立有針對性的安全
6、體系成立主橋施工專門安全領導小組,設組長、組員、專職安全員、群眾安全員。2、更新安全價值觀堅持以人為本,不節省安全施工管理人員,不節省必要的安全防護文明建設開支。從人的智慧要效益,從技術方案要效益,從工藝創新要效益,從質量不返工要效益,從人人平安要效益,從現場布置合理不重復建設要效益,從材料采購到出入庫一條龍管理要效益。3、做好安全宣傳教育,警鐘長鳴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采用多種教育形式,使全員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斷強化安全意識,建立安全保證體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經常化。認真執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講話,安全檢查制度,設立安全監督崗,發揮群眾安全人員的作用,對發現事故隱患和危及到工程、人身安
7、全的事項,要及時處理,作出記錄,及時改正,落實到人。4、搞好安全交底、搞好安全排查開工前,召開工人崗前會議,成立農民工安全學校,進行安全危險性告知,并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定期進行安全排查,杜絕一切不安全行為,杜絕一切不安全狀態。嚴格高空電線、電弧火花管理,嚴格設置防雷裝置。施工臨時結構前,必須向員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臨時結構須進行安全設計和技術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5、搞好安全用電,安全防火工地修建的臨時房、架設照明線路、庫房,都必須符合防火、防電、防爆炸的要求,配置足夠的消防設施,安裝避雷設備。確保特種設備安全主塔施工特種設備包括:施工塔吊安全保證、施工備用電梯安全保證、混凝土輸送泵管高空
8、安全保證、爬模施工安全保證、大型吊車操作安全保證。6、特種設備安全保證措施(1)投入本工程的特種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均有設計制造廠方的技術支持。廠方的技術服務從設備到達用戶目的地開始,貫穿設各安裝、使用、指導和維修全過程。在設備運行期間,有廠方人員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指導,當設備運行出現故障時,及時提出正確的排除方法。(3)特種設備各作業分工明確,統一指揮,設專職指揮員、專職操作員、專職電工和專職安全檢查員。(4)起重機拼裝完畢后,必須經過全面的檢查并試運行后方能投入吊裝作業。正常工作前,應作空載運行,以檢查機構、電機有無異常聲音和現象。(5)施工電梯必須專人操作,塔吊必須有專門的信號指揮。(6)爬
9、模系統每次爬升都必須有檢查登記表格,逐項對照檢查,簽字。7、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1)大型構件起重運輸時,將根據作業高度和現場風力大小,確定適于施工的風力標準。當遇大于所確定的風力等級或六級以上(含六級)風力時停止吊裝作業。(2)本橋梁施工安全主要為高空作業,因此施工現場人員活動范圍平臺、結構物等均要設置安全網、欄桿、踢腳等,作業人員要系好安全帶,同時上下層空間作業(3)橋梁上部結構施工時,橋梁兩端將設警告標志和圍擋,防止非施工車輛和人員進入。(4)夜間施工保證有足夠的照明,在人員上下及運輸過道處,均設置固定的照明設備。8、落實高空作業的安全防護起重、高空作業的技術工人,上崗前要進行身體檢查和技
10、術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高空作業必須按安全規范設置安全網,拴好安全繩,戴好安全帽,并按規定配戴防護。第五章 現場總體布置現場總體布置與施工方案方法,對施工安全具有同等作用。搞好現場布置,不但關系到進度、質量與文明施工,而且與安全生產、施工成本有直接的聯系,現場布置還關系到規范化管理。因此,南岸、北岸現場布置將盡量利用現有的地形地勢和周邊條件,進行合理布置,兼顧考慮后期工作的需要,兼顧考慮大型設備的運行通道。具體詳見現場布置圖。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法與安全措施主要施工方法與安全措施有:資源配備與安全組合措施、分節段上升導向安全技術措施、模板及支架安全措施、混凝土輸送安全措施、材料吊運安全措施、塔上
11、人員上、下安全措施、塔身施工防傾安全措施、安全用電、安全防火措施、安全防汛與防臺措施等。1、資源配備與安全組合措施采取南、北主塔2個橋隊4個塔柱施工組,同時平行施工。4個塔柱各配塔吊、施工爬梯、鋼筋設備、模板設備等一整套性能完好的施工設備,南北主塔分別組建安全生產管理班子和專職安全人員。防止關鍵設備安全故障影響全局,防止管理不到位影響安全全局。2、分節段上升導向安全技術措施塔柱施工采取分層分節段上升,鋼筋定位、模板安裝采用勁性骨架導向,索導管固定采用型鋼與骨架焊接,勁性骨架定位采用高精度全站儀。首先保證超前導向架的性能和功能安全,從而保證鋼筋穩定、模板穩定、索導管穩定、混凝土澆筑穩定,防止失穩
12、出現事故。3、模板及支架安全措施異形部位采用定型鋼模;外模采用液壓爬升系統自行頂升或翻模上升;內模采用支架上人工安裝和拆除,塔吊提升上翻。下橫梁采用工字鋼大鋼管承重支架法施工;上橫梁采用貝雷架,兩端預埋牛腿、中間設3-4排大鋼管支撐,支架法施工。所有支架通過詳細設計計算驗證,經批準后再實施。4、混凝土輸送安全措施下塔柱、下橫梁、以及中塔柱下部,混凝土澆筑采取汽車天泵泵送。中塔柱上部、上橫梁、上塔柱,混凝土澆筑采取混凝土輸送地泵。汽車泵的停靠點經過特種單位人員選定后,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后,四腳墊設汽車泵自配的大型鋼板,確保大臂伸出去后,整體穩定。要求汽車泵特種單位對大臂所有泵管接頭檢查,防止空中
13、爆管,混凝土石料射擊傷人。5、材料吊運安全措施主塔周邊50m作業半徑內所有材料、小型機具設備的裝、卸車,水平和垂直運輸全部由塔吊承擔。塔吊作業時,正下方不得有人,加工區域設置防打擊安全頂棚,50m作業半徑內設專門人行通道。每個塔吊配專業起重工2人一組,操作工與信號工輪班進行。經常檢查塔吊鋼絲繩、制動、避雷器、電源的完好情況,嚴禁特種設備帶病運行。確保電壓穩定,避免電壓失穩造成塔吊失控。6、塔上人員上、下安全措施采取搭設爬梯,兼顧考慮備用施工電梯的預埋件。爬梯下部采用型鋼框架搭設附著與主塔預埋件焊接,踏步樓梯采用橋梁專用踏步梯和扶手。上部爬梯采用環主塔鋼管架,環繞主塔踏步。全部采用鋼管,踏步面板
14、采用輕質模板木條。四周設鋼圍擋,圍擋外圍采用安全王繩包裹,頂部每層設擋板防落物打擊。每個施工段設橫向通道和環形通道,并嚴格圍擋。7、塔身施工防傾安全措施塔身傾斜角度大且高時,在大懸臂狀態下由自重和施工荷載等產生的水平分力會在中塔身根部形成較大的彎矩,使其根部外側混凝土出現較大的拉應力。一般設計圖紙有臨時約束體系,為確保橋梁安全,我部將建議設計變更增加臨時約束體系。如果沒有專門的設計圖紙,我部將根據監控單位提供的參數,必要時采取一定的支撐來減少水平分力的影響,使施工附加應力控制在設計允許范圍內,但該項工程量應給予計量。8、安全用電、安全防火措施主塔施工用電南岸、北岸主塔分別采用專用變壓器和專門供
15、電干線,其他施工點不得隨意接線,防止跳閘事故發生。隨時與電力部門保持聯系,遇停電必須有足夠容量的應急電源柴油發電機組。現場布線、安全保護、用電管理嚴格按用電安全規程執行。塔上電纜線采用木條外伸架設,不得與鋼管直接接觸。安全防火包括地面和塔上,在工棚、倉庫、塔柱樓梯間按規定布置滅火器,并進行有關演練。9、安全防汛與防臺措施成立安全防汛防臺風機構體系,保證統一指揮。對防汛防臺進行風險預測和評估,有針對性的做好各種應急預案準備工作。汛期、臺風來臨時,啟動應急預案,確保安全風險損失在可控范圍內。第七章 主要設備選型、布置、安裝與拆除專項安全技術方案主要設備選型、布置、安裝與拆除有3種:施工塔吊、施工電
16、梯(作為備用方案)、混凝土輸送泵。1、塔吊選型、布置安裝與拆除安全方案塔吊選型、布置、安裝與拆除安全方案包括:塔吊的作用、重點抓好塔吊安裝與拆除、嚴格按塔吊安全操作規程辦事。1.1塔吊的作用吊裝運輸工作有主塔所有材料、設備吊裝運輸,包括:勁性骨架、鋼筋、預應力鋼絞線、索導管、模板、液壓爬模、下橫梁、上橫梁支架大鋼管、型鋼、主塔施工所需機具設備等。主塔完成后主要承擔主梁所有材料、模板支架、設備機具吊裝,還包括掛籃拼裝、預壓及卸載,還包括掛索。大件塔吊無法起吊時,臨時調用汽車吊協助。跨中超出塔吊工作半徑后,由橋面汽車吊和小平車運輸。1.2 切實做好塔吊選型與布置根據本大橋特點,擬定為附著式塔吊。考
17、慮吊裝工作量大,4個塔柱平行施工,計劃安裝4臺塔吊。19#主塔和20#主塔各設置2臺,1臺長臂、1臺短臂,索塔完工后短臂塔吊拆除,長臂塔吊保留直到全橋完工。由于縱向有斜拉索,且縱向承臺凈寬不夠只有4.25m,而且主塔附臂寬度只有4m。計劃設置在上、下游側中心線上,承臺橫向凈寬5.0m,主塔附臂寬度上塔柱有6.0m,不受斜拉索影響。1.2.1 塔吊型號的選擇方法根據小欖水道主橋工程結構特點、地理環境情況、主橋施工技術方案,來確定塔吊工作任務和性質,來選擇塔吊的工作幅度、起重量、起重力矩和起升高度等主要參數。1.2.2塔吊工作幅度的確定在不浪費資源和成本的情況下,盡量考慮較大的作業半徑。19#主塔
18、塔吊中心線距離北岸河堤邊線水平距離29.841m,無施工場地,只能布置在邊跨。20#主塔塔吊中心線距離南岸河堤邊線水平距離55.604m,具備現場布置場地。汛期漲水下塔柱被洪水淹沒后,材料可以直接從河堤頂通過塔吊吊裝。擬定起重大臂工作半徑幅度為45m和60m兩種長度,短臂45m的2臺,長臂60m的2臺,南岸主塔、北岸主塔各2臺。1.2.3塔吊最大起重量的確定 最大起重量主要是考慮大件最大重量,主要考慮掛籃拼裝、液壓爬模拼裝、大型卷揚機吊裝、斜拉索帶索盤一起從地面吊裝上橋。掛籃組裝:1片縱梁總重約22.5t,分解成2單元節吊裝,前節重約12.5t,后節約10t。上部前橫梁桁架約26 t,底部前橫
19、梁約9.3 t,底部后橫梁約6.2 t,斜拉索牽索張拉弧形墊梁約1.2 t。因每個掛籃只拼裝1次,超大件吊裝機遇不多,塔吊無法吊裝的由汽車吊完成。斜拉索重量:1#10#斜拉索重量在1.65.765t, 11#20#斜拉索重量在6.15610.182t,斜拉索可以由塔吊吊裝上橋,其余的可以臨時調用汽車吊吊裝上橋。爬模重量:爬模總裝約10 t,施工期間液壓爬模系統起重量約為5t,塔吊選擇范圍為612t。綜合租賃成本、工程進度、地區災害氣候等因素,擬定塔吊最大起重量810t。1.2.4 塔吊起升安全高度的確定 主塔總高94.768m,考慮兩臺塔吊同時運行的安全距離,短臂塔吊鉤吊件大小尺寸,高出塔頂1
20、0m,短臂塔吊頂帽高7m,長臂塔吊高出短臂塔吊頂部6m??紤]其他因素,擬定最大提升高度140m以上。1.2.5 塔吊租賃招標范圍擬定根據擬定的工作幅度短臂45m長臂60m、最大起重量810t、起升高度140m,附加要求滿足承臺凈寬5.0m界限要求。計劃選擇中聯重科TC6016A-8、TC6015A-10,方圓QTZ80、QTZ100、QTZ125,中建機械QTZ80、QTZ100、QTZ125(6018),波坦MC170A、MC200A,利勃海爾130 EC-B 8、150EC-B8。共選擇4臺,2臺吊臂為45m,2臺吊臂60m。最好選擇2臺8噸的,2臺10噸的,南北兩岸主塔各分配1臺大的1臺
21、小的。1.2.6 塔吊布置示意圖 1.3 塔吊安裝與拆除安全措施塔吊安裝與拆除由具有資質的單位實施。安裝前由特種單位編制安裝與拆除專項方案,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塔吊安裝與拆除主塔施工技術方案有簡要說明。詳細安裝與拆除方案將在安裝前專門上報。 2、備用電梯選型布置安裝與拆除安全方案主塔施工人員上、下計劃采用環塔爬梯踏步,施工時仍然考慮備用電梯,無論是否采用電梯,仍然事先做好電梯扶墻預埋。電梯選型布置、安裝與拆除包括:電梯的作用、切實做好電梯選型與布置、重點抓好電梯安裝與拆除、嚴格按電梯安全操作規程辦事。2.1 電梯的作用主塔塔高94.8m,施工升降機是運送施工人員的重要設備。施工電梯具
22、備拆裝方便,有限速器等裝置,在安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保證,是高層建筑必不可少的施工設備。有了施工升降機,可以大大減少高空腳手架的搭設,避免了搭建樓梯而發生的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時,電梯運送施工人員速度快,可以節省時間,減少人員爬升體力的消耗。2.2 電梯的布置根據主塔結構特點,同一主塔左、右兩塔柱相距很遠,上塔柱凈距29.6m,中塔柱下橫梁頂面凈距36.0m。所以,左、右塔柱施工升降電梯只能分開設置,分別上、下人。19#、20#主塔4個塔柱平行施工,計劃布置4臺。由于東西向擬定了塔吊,考慮施工電梯導軌基礎、附墻架、吊籠空間尺寸,所以施工電梯只能布置在南北方向的承臺上。根據南北方向主塔與承臺基
23、礎邊線凈距4.25m,能滿足電梯基礎及吊籠空間需要。2.3 電梯的選型 選擇施工電梯型號的主要依據為:塔上正常施工人員數量、現場布置界限條件、租用成本以及升降機本身性能參數。升降機本身的性能參數主要考慮:額定載重量(kg/人數)、最大提升高度(m)、吊籠空間長寬(m)等主要參數。2.3.1 電梯額定載重量的確定主塔施工人員主要是:鋼筋工、預應力工、電焊工、模板工、混凝土工、施工技術管理等人員,單個塔柱正常操作工人按812人考慮,按75kg/人計算,12人共900kg。額定載重量一般分:800kg、900kg、1000kg、1500kg、2000kg等噸位,根據人員數量擬定小型升降機,額定載重量
24、1000kg。若遇檢查人員太多,可采用分批上下,不得超載。2.3.2 電梯最大安全提升高度的確定 提升高度一般分100m、150m、200m、250m、300m、350m、400m、450m等梯次。根據主塔總高94.8m,升降機最少提升高度不得小于100m。提升高度低了不滿足要求,提升高度太高便是成本資源浪費。考慮提升高度必須有一定安全富余,以及其他因素,擬定最大安全提升高度150m。2.3.3 吊籠空間長、寬的選擇 吊籠空間尺寸有:2.0m1.3m2.14m、2.15m1.3m2.5m、2.5m1.2m2.4m、2.45m1.3m2.5m、3.0m1.3m2.2m、3.0m1.5m2.2m、
25、3.0m1.3m2.7m、3.0m1.5m2.7m、3.2m1.5m2.5m、3.5m1.5m2.5m等??紤]周邊空間界限、以及人員數量,吊籠長度、寬度宜選用小型的,擬定2.15m1.3m、2.45m1.3m、3.0m1.3m、3.0m1.5m等配套吊籠。2.3.4 電梯租賃招標范圍擬定根據以上列表數據,對額定載重量(kg/人數)、最大提升高度(m)、長寬(m)與擬定的參數核對,推薦如下6種型號。上海寶達 SCQ105(14人)四川建設機械 SC1t/1t-SC100/100w(12人)江鹿機電集團 SCQ100/100、SC100/100山東華夏 SC100A、SC100/1002.4 電梯
26、安裝與拆除安全措施電梯安裝與拆除由具有資質的單位實施。安裝前由特種單位編制安裝與拆除專項方案,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 索塔施工技術方案有簡要介紹說明。詳細安裝與拆除方案將在安裝前專門上報。3、混凝土輸送泵選型與布置安全措施混凝土輸送泵選型與布置安全措施包括:混凝土輸送泵的作用、切實做好混凝土輸送泵的選型、布置與安裝、重點抓好混凝土輸送泵的安全與操作。3.1 混凝土輸送泵的作用 當主塔澆筑上升達到一定高度后,汽車泵大臂長度不夠,或使用超長臂汽車泵價格太貴,或汽車泵停放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4個支腿要求,這時采用地泵比較經濟合理。另外,當塔超出一定高度后,汽車泵已無法滿足要求。如果使用塔吊采用
27、吊罐吊運混凝土,高度越高,上升和下降時間越長,將影響混凝土澆筑進度,采用輸送泵可以大大縮短澆筑時間。3.2 混凝土輸送泵的選型方法 輸送泵主要技術參數:輸送排量、出口壓力、電機功率和分配閥形式。小欖水道特大橋主塔采用分層節段澆筑,下橫梁以上第一個4.5m澆筑層包括圓弧轉角118.86 m3,以后往上截面逐漸減小,每層混凝土方量逐漸減少, 到上塔柱每4.5m澆筑層69.39m3。索塔高度達94.8m,每次砼方量不多,主要是考慮安全輸送高度,兼顧考慮清洗方便,兼顧考慮經濟成本。3.2.1 分配閥的選擇D蝶形閥對骨料的適應性最好,但是換向擺動的截面積較大,適合于低、中壓等級的混凝土輸送泵,適用于基礎
28、建設;S形擺管閥在泵送過程中壓力損失少,混凝土流道順暢,但受管徑的限制,對骨料要求較高,適合于中、高壓泵,適用于高層建筑和混凝土質量較高的遠距離、高揚程輸送;Z閘閥的性能介于蝶閥和 S 閥之間,在中壓泵上應用較多。根據以上情況選擇S形擺管閥。3.2.2 輸送排量、出口壓力的選擇 根據輸送泵原理,輸送排量、出口壓力成反比關系。在電機功率不變的情況下,輸送排量增大出口壓力減低,輸出排量減小則壓力增加。兩者乘積是不變的。所以,電機功率越大,輸送排量與出口壓力的乘積就越大。在排量不減小,澆筑速度不減慢的情況下,主塔越高要求電機功率越大。排量不減小的情況下,垂直輸送高度=出口壓力*100,主塔按100m
29、高計算,需要出口壓力至少是10MPa以上。出口壓力分為: 4.6Mpa、6.7Mpa、8.1Mpa、13Mpa、16Mpa、18Mpa、20Mpa、 22Mpa.,選擇8.1Mpa不能滿足要求,選擇16Mpa不經濟。因此,選擇出口壓力13Mpa最為合理。對于出口壓力13Mpa的輸送泵,垂直輸送高度為13*100=130m,水平輸送距離=130m*3=390m。3.2.3 電機功率的選擇 一般出口壓力13Mpa,廠家配套電機功率是90 kW。3.2.4 砼輸送泵的確定 選定HBTS60-13-90型混凝土輸送泵。HB-混凝土輸送泵的漢語拼音縮寫 T-拖式混凝土輸送泵 S-分配閥為S形擺管閥60-
30、最大理論輸送量,60m3/h 13-混凝土輸送泵出口處的最大壓力,13MPa 90-電機功率,90kW 3.3 混凝土輸送泵布置與安裝安全技術措施配置數量:計劃混凝土輸送泵2臺,南、北主塔各1臺。輸送泵管4套,南、北主塔共4個塔柱,每個塔柱固定1套,每套泵管預備130m管道,輸送泵管及配件可以隨高度上升分批進場,進場125mm的高壓泵管。布置與安裝:隨塔吊布置,從塔吊機架標準節的里面上升,便于安裝與固定。第八章 主要設計及加工專項安全技術方案主要設計及加工方案有:勁性骨架設計、加工及安裝安全方案,爬模系統設計及模板加工安全方案,下橫梁承重支架安全設計方案,上橫梁承重支架安全設計方案,0#1#塊
31、支架預埋安全設計方案,勁性骨架設計、加工及安裝安全方案等。1、勁性骨架設計、加工及安裝方案包括:勁性骨架的作用及施工特點,勁性骨架設計要求,勁性骨架構造設計,勁性骨架加工與安裝,勁性骨架安全施工及進度技術措施等。1.1、勁性骨架的作用及施工特點 勁性骨架安裝在索塔內,起鋼筋定位、模板固定、增大索塔整體剛度的作用,對索塔施工起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勁性骨架設計考慮要周密,加工制造要精細,現場安裝定位要準確。勁性骨架施工難點:方向性要求高,焊接工作量大,高空作業安全要求高,鋼材耗用數量大,兼顧影響因素多。進行勁性骨架設計焊接施工時,必須兼顧考慮鋼筋的安裝位置、預應力管道位置及張拉槽口、密布的井子形
32、縱橫預應力管道及螺旋鋼筋位置、斜拉索鋼管套筒位置等一系列問題。不得改變預應力、尤其是斜拉索鋼套管位置和方向。1.2 勁性骨架設計要求 穩定性要求:該結構采用A3型鋼,首先結構安全可靠,必須滿足結構受力需要,受力后不允許變形,尤其是固定索導管后不允許變形,同時經濟合理。使用功能要求:滿足索塔施工導向、鋼筋定位、模板固定之用,滿足上塔柱井字形預應力塑料波紋管和斜拉索鋼套管定位安裝。1.3 勁性骨架構造安全設計 勁性骨架豎桿6.3,縱向內側立桿5.0,縱向內側水平桿5.0,其余水平桿采用6.3,縱向內側斜桿5.0,其余斜桿采用6.3,節點板采用厚度為10mm的Q235鋼板。基本參數擬定如下:1.4
33、勁性骨架設計圖1.5 勁性骨架加工與安裝安全措施加工采用1:1大樣下料,拼裝臺上精確拼裝焊接。各種操作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執行。安裝采用塔吊分節段整體吊裝,利用減少高空焊接量和高空焊接時間來控制高空風險,同時有利于加快進度。因勁性骨架超前升空,首批人員必須佩帶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并且有專人指揮提醒。嚴格按安全技術交底執行每道工作,嚴禁違規操作。2、爬模系統設計及模板加工安全技術方案 爬模系統設計及模板加工方案包括:索塔外模方案,索塔內模方案,模板的周轉及攤銷,索塔模板設計及加工,爬模主要性能指標及主要構件強度計算,爬模模板安裝等。2.1 索塔外模安全技術方案 塔柱外面采用液壓爬模施工技術,下塔柱
34、按常規搭設腳手架立模澆筑2次后,開始組裝爬升系統,以后利用爬架上升。下塔柱內側18.2m高采用常規搭設腳手架立模,下橫梁澆筑完畢,且越過轉角圓弧段,中塔柱澆筑2段后,開始組裝內側爬模系統。索塔外模面板主要采用DOKA木面板,具有板面平整、堅硬及防水等性能。外設木豎肋和槽鋼橫肋,豎、橫肋規格和間距通過計算確定,以保證對拉穩定性。上塔柱40.8m高整個截面尺寸沒有變化,爬升系統越過上橫梁折線處,再組裝一次后,可以一直爬升到頂。中塔柱35.78m高,下塔柱18.2 m高,一共53.98m高。因四個面斜坡變化坡率不同,每澆筑爬升一次,面板寬度裁剪一次。塔柱東西向面(橫向)面板每節段為等腰梯形形狀,通過
35、計算每上升4.5m裁剪16.8cm寬條塊。塔柱南北面(縱橋向)面板每節段接近為平行四邊形形狀,通過計算每上升4.5m裁剪13.9cm寬條塊。裁剪示意圖如下:爬模爬升至上塔柱與中塔柱折線交界高程后,需要對面板進行一次徹底修改。東西向面(橫向)面板每節段為等腰梯形形狀,可以裁剪成上塔柱矩形面板。但南北面(縱橋向)面板每節段接近為平行四邊形形狀,已經無法裁剪成上塔柱矩形面板,采用重新定做面板。因上塔柱索拉區水平井字形低回縮預應力非常密集,且按上下交替單端張拉預埋,預應力管道和鋼絞線將模板穿孔外伸,為了保證波紋管位置準確,開孔應注意現場開孔。爬升后孔口位置與波紋管位置不合時,采用重新開孔。開孔采用專門
36、的圓孔取芯打孔機,多余舊孔采用臨時封堵,需要時再打開。2.2 索塔內模安全技術方案 塔內采用搭設支架,模板安裝一段、澆筑一段、拆除一段施工方法,每次順環保留下面一節供模板落腳。塔柱內腔模直面面板主要采用WISA板,內腔的頂部、底部、橫梁處的變截面段及所有角模采用鋼模。因塔柱與橫梁結合部位內腔為異形結構,上下、左右通行只有人孔,人孔作業空間小,為了方便拆模,人孔內模采用塞入整體木盒子。木盒子采用竹膠合模板裁剪成小塊,樹木做骨架,局部傾斜面承重采用型鋼焊接加固,然后支撐在下方已澆筑混凝土上。塔柱內腔平面面板同樣設木豎肋和槽鋼橫肋,豎、橫肋規格和間距與外模一致,以便對拉確保模板穩定。2.3 模板的周
37、轉及攤銷 索塔外爬模從下到上,可以從大到小,通過裁剪,重復利用周轉,可以到塔頂。但平行四邊形面板(按分段分層高度縱橋向前后面板接近平行四邊形)只能反復利用到中塔柱與上塔柱交界處,該面板重新定做后,上塔柱再反復周轉到塔頂。塔內大塊平面模板也可通過裁剪反復利用,但塔內橫梁接頭及斜拉索錨固齒塊異型模板只能為一次性攤銷。橫梁鋼管支架模板、橫梁與塔柱結合部位異形圓弧鋼模板,可以在上、下橫梁按先后施工順序利用周轉。四個主塔同時平行上升,各自一整套,不能周轉。2.4 索塔模板安全設計及加工 索塔模板設計及加工包括:模板高度擬定,模板寬度擬定,模板結構,模板加工。2.4.1 模板高度擬定根據主塔澆筑上升分層分
38、段主要為4.5m高一層,主塔與橫梁部位個別分層分段為2.5m、2.25m高,確定板面合理高度主要考慮最大層高、斜坡面計算斜高、防止錯臺與下部已經澆筑混凝土緊密搭接長度。最大澆筑層高4.5m,擬定爬模面板高度4.7m。通過計算縱向正反面斜面增加0.1cm、橫向(上下游左右)面增加斜面增加4.6cm。取大值增加4.6cm,與下部已經澆筑混凝土緊密搭接長度為(470-450-4.6)=15.4cm,能滿足要求。2.4.2 模板寬度擬定考慮模板盡量周轉不浪費,按下塔柱最大截面尺寸加工制作。等腰梯形塊面板上寬782.6cm,下寬800 cm;平行四邊形塊面板上寬614cm,下寬650 cm。 模板結構
39、模板采用木質結構,其主要由面板、木工字梁、背部鋼圍檁組成。布置方式為:面板+H形20cm木梁肋豎立+水平布置214a槽鋼圍檁,豎肋間距28cm,水平外囹橫肋5道,從下至上間距30cm、85cm、95cm、105cm、115cm。塔內豎肋、外囹與塔外一致,以便設拉桿對拉。塔外面板擬定為DOKA木面板,塔內面板采用WISA板,木面板多層板經過特殊膠合而成,表面經過高壓合成樹脂處理,具有板面平整、堅硬及防水等性能,標準木裝飾面板規格為2440*1000mm板厚21mm 豎肋采用H形20cm的木梁,外囹橫肋采用14a槽鋼。木工字梁長度可按要求制作,在施工過程中木工字梁也可根據需要進行接長。面板與木工字
40、梁、造型木之間通過鐵釘或木螺絲固定,鋼圍檁與木工字梁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固定。 2.4.4 模板加工模板采用外購,爬模模板委托廠家配套加工,加工前由廠家提交詳細加工圖紙,經審查確認后再加工。模板出廠前應先試拼,檢查合格后方可出廠。液壓爬升系統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書。塔內模板購買標準模板,根據塔內實際,現場裁剪加工安裝。2.4.5模板受力安全計算 模板受力安全計算的目的是確保模板穩定,防止模板失穩而發生安全事故,防止模板變形而發生質量事故。安全計算主要包括:側壓力計算,面板驗算,木工字梁驗算。(1)計算參數塔肢內外墻液壓自爬模各操作平臺的設計施工荷載為:模板,澆筑,鋼筋綁扎工作平臺最大允許承載 3KN/
41、m2爬升裝置工作平臺最大允許承載 1.5KN/m2模板后移及傾斜操作主平臺最大允許承載 1.5KN/m2電梯人口平臺最大允許承載 1.0KN/m2系統工作平臺總體額定承載能力(按頂層計) 3.0KN/m2(注:筒內墻各爬升機位外側空間用工字梁搭設的平臺不能作為物料平臺使用,只是操作人員的操作空間。)剪力設計值為:FV=80KN; 拉力設計值為:F=100KN;爬模整體提升,同一榀爬架提升機位間同步差控制在 20mm 以內。爬模的每根液壓缸的推力為 100KN (即10t)。自爬模爬升時,結構砼抗壓強度不低于 15MPa。(2)模板側壓力計算 通過理論和實踐,可按下列二式計算,并取其最小值:公式
42、一:F=0.22ct012V1/2公式二:F=cH式中: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 kN/m3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可按實測確定。當缺乏實驗資料時,可采用t=200/(T+15)計算;t=200/(25+15)=5T-混凝土的溫度()取25夏季溫度高初凝快,對受力更好V-混凝土的澆灌速度(m/h),取2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取分層節段中最大澆筑層高度4.5m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2-混凝土塌落度影響系數當塌落度小于30mm 時,取0.85;5090mm 時,取
43、1;110150mm 時,取1.15。2取1F=0.22ct012V1/2=0.22*25*5*1*1*21/2=38.9kN/m2F=cH=25*3.15=112.14kN/m2取二者中的較小值,F=38.9kN/m2考慮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水平載荷4 kN/m2,作為模板側壓力的標準值,分別取荷載分項系數1.2 和1.4。則作用于模板的總荷載設計值為:q=38.9*1.2+4*1.4=52.3 kN/m2(3)面板驗算 將面板視為兩邊支撐在木工字梁上的多跨連續板計算,面板長度取標準板板長L*寬b=2440*1000mm,面板為21mm厚膠合板,木豎肋間距為L=280mm。面板強度驗算面板最大彎
44、矩:Mmax=ql2/10=(52.3*280*280)/10=0.41*106N.mm面板的截面系數:W=1/6bh2=1/6*1000*212=7.35*104mm3應力:= Mmax/W=0.41*106/7.35*104=5.91N/mm2fm=13 N/mm2故滿足要求。其中:fm-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3 N/mm2E-彈性模量,木材取9.5*103 N/mm2,鋼材取2.1*105 N/mm2面板剛度驗算 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的作用,則q2=38.9*1=38.9 kN/m模板撓度由式:=q2L4/150EI=38.9*2804/(150*9.5*1000*
45、77.2*104) =0.22mm=280/400=0.7mm,故滿足要求。面板截面慣性矩:I=bh3/12=1000*213/12=77.2*104mm4(3)木工字梁驗算 木工字梁作為豎肋支承在橫向背楞上,可作為支承在橫向背楞上的連續梁計算,其跨距等于橫向背楞的間距最大為L=1350mm。H20型木工字梁,其幾何特性及允許內力分別為:高H=200,EI=450kNm2,允許剪力Q=11kN,允許彎矩M=5.0kNm。木工字梁上的荷載為:q3=FL=52.3*0.28=14.67N/mm其中:F-混凝土的側壓力,L-木工字梁之間的水平距離最大彎矩Mmax=0.1q3L2=0.1*14.67*
46、1350*1350=2.68*106N.mm木工字梁截面系數:W=(1/6H)*BH3-(B-b)h3 =(1/6*200)*80*2003-(80-30)*1203=46.1*104mm2應力:= Mmax/W=2.68*106/46.1*104=5.8N/mm2fm=13 N/mm2滿足要求。木工字梁截面慣性矩:I=1/12*BH3-(B-b)h3= 1/12*80*2003-(80-30)*1203=46.1*106mm4(4)木工字梁撓度驗算 懸臂部分撓度w=q1L4/8EI=14.67*5004/(8*9.5*103*46.1*106)=0.26mmw=1mm w-容許撓度,w=L/
47、500,L=500mm跨中部分撓度w= q1L24*(5-242)/384 EI=14.67*13504*(5-24*0.372)/(384*9.5*103*46.1*106)=0.497mmw=3.375mmw-容許撓度,w=L/400,L=1350mm其中:q1=52.3*0.280=14.67 N/mm-懸臂部分長度與跨中部分長度之比,=l1/l2面板、木工字梁的組合撓度為:w=0.35+0.497=0.847mm3mm滿足施工對模板質量的要求。3、橫梁承重支架安全設計橫梁承重支架安全設計方案關系到承重支架的安全穩定性和質量保證性,防止支架失穩而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設計主要包括上、下橫
48、梁概況,橫梁模板方案,橫梁模板支架布置及設計圖,橫梁支架結構計算。3.1 上、下橫梁概況上橫梁長*寬*高=33.6*6*4.5m,下橫梁長*寬*高=42.7*7.41*5m。從承臺到下橫梁18.2m高,從下橫梁到上橫梁35.78m高。下橫梁2個,1個下橫梁C55混凝土919 m3、鋼絞線38.9t、鋼筋217.6t。上橫梁2個,1個上橫梁C55混凝土511m3、鋼絞線24.49t、鋼筋130.35t。3.2 橫梁模板方案 橫梁采用支架上澆筑施工方法,底板、側面均采用大塊平面鋼模板,橫梁空心箱室內模采用竹膠合模板,設置木豎肋和鋼管對拉、對撐橫肋。橫梁與塔柱結合部位上、下部均有2.0m高為圓弧段,
49、為了確保異形部位線型美觀,異型鋼模板采用委托模板廠加工制作。橫梁人孔作業空間小,為了方便拆模,人孔內模采用塞入整體木盒子。3.3 下橫梁模板支架布置 下橫梁底部時,采用吊車吊裝搭設53cm鋼管支撐架,鋼管支撐架設置2排,順橫梁方向每排布置15根53cm鋼管,共30根。鋼管立柱橫向間距5.5m,縱向間距2.75m,隔板位置加密為1.5m,兩頭靠近主塔塔柱圓弧段間距1.77m。為了保證支撐鋼管穩定,在半腰設置縱、橫聯系,聯系桿件采用14a,接頭應加固三角叉焊接。大鋼管頂采用鋼板蓋板焊接后,縱向放63b工字鋼作為縱向大梁,然后上面按91.7cm的間距設置45a工字鋼橫向分配梁,隔板處50cm間距加密
50、。然后,在型鋼梁上間隔鋪10槽鋼,再鋪底板大塊平面鋼模板。 3.4 上橫梁模板支架布置在墩身上預埋3*I56型鋼作為牛腿,中間設2排6根53cm鋼管。貝雷梁作為托梁6排雙層,按3排雙層計算彎矩即能滿足要求。貝雷梁上每1.0m布置1根45a橫梁,然后鋪方木模板。3.5 下橫梁支架布置示意圖 3.6 上橫梁支架布置示意圖3.7 下橫梁支架結構安全計算3.8 上橫梁支架結構計算第九章 索塔主要工序施工安全技術方案索塔主要工序及施工工藝包括:鋼筋施工工藝安全技術,液壓爬模施工工藝安全技術,混凝土施工與養護工藝,預應力施工工藝安全技術。總體工藝流程如下:1、鋼筋施工工藝安全技術1.1 主塔鋼筋工程量主塔
51、普通鋼筋3133.221t,其中:下橫梁鋼筋217.6t,上橫梁鋼筋130.35t。1.2 索塔鋼筋施工方法 在制作場加工,現場安裝,采用汽車吊、塔機吊裝。鋼筋、預應力筋制作安裝前,先接長勁性骨架。勁性骨架、預應力筋管道及索導管預埋必須通過測量放樣定位,而且勁性骨架、索導管預埋還要跟蹤測量。鋼筋加工機械設備等各種操作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執行。鋼筋加工機械設備的接線嚴格按三級保護執行。鋼筋加工廠掛安全操作規程。1.3 鋼筋施工工藝1.3.1 鋼筋基本要求 鋼筋廠的建設必須符合要求,排水暢通,防雨、防銹、隔離符合要求。堆放分區,堆放高度安全合理。鋼筋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應具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并按
52、規定的頻率進行抽檢,鋼筋、預應力筋材料質量必須合格后方可使用。從鋼筋原材料把關,確保主塔結構安全使用。鋼筋品種規格安全技術要求鋼筋配料、加工及安裝工藝主筋按主塔分段高度、以及現場安裝需要合理下料,加工成半成品,并分類分區歸類掛牌,整齊有序,規范管理。箍筋盡量成整體,長大箍筋不能成整體的,根據安裝情況合理分解。安裝時先綁扎后焊接,搭接采用電弧焊接法,接焊時必須采用T502以上焊條。單面焊縫長度10d,雙面焊為5d。主筋采用滾軋直螺紋連接,滾軋直螺紋接頭連接上、下絲口長度必須均勻,必須用力矩扳手扭緊。無論焊接還是螺紋連接,接頭都必須錯開,且同一截面上的接頭不能超過50%。鋼筋滾軋直螺紋接頭需作破壞
53、試驗,焊接接頭應做焊接工藝試驗。鋼筋吊裝固定牢固,杜絕空中掉落。塔上材料分散堆放,嚴禁集中一處。1.3.4 滾軋直螺紋接頭連接工藝 滾扎螺紋機專人操作,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端頭墩粗鋼筋套絲之前把鋼筋端頭先行墩粗,墩粗前墩粗機回零,鋼筋從前端插入,頂緊,油泵上壓控制壓力進行鋼筋墩粗。鋼筋套絲鋼筋套絲在鋼筋螺紋套絲機上進行,采用標準型絲頭連接。鋼筋連接、連接前的準備:先回收絲頭上的塑料保護帽和套筒端頭的塑料密封蓋,并檢查鋼筋規格是否和套筒一致,檢驗螺紋絲扣是否完好無損、清潔。如發現雜物或銹蝕要清理干凈。、接頭連接:把裝好連接套筒的一端鋼筋擰到被連接鋼筋上,然后用扳手擰緊鋼筋,使兩根鋼筋頭頂緊,使套
54、筒兩端外露的絲扣不超過1個完整扣,連接即告完成,隨后立即畫上標記以便檢查。、接頭檢驗:接頭連接完成后,用目測法檢驗兩端外露螺紋長度是否相等,且不超過一個完整絲扣。小型機具、配件妥善保管,防止空中掉落。2、液壓爬模施工工藝安全 液壓爬模施工工藝包括:液壓爬模施工工作原理,液壓爬架主要構成,液壓爬模施工工藝流程,索塔爬模施工操作要點,爬模系統安裝,爬模系統的安全操作和使用,爬模具體施工工藝安全。液壓爬模施工工作原理、液壓爬架主要構成、液壓爬模施工工藝流程、索塔爬模施工操作要點 、爬模系統安裝 、爬模系統的操作和使用施工技術方案有詳細說明,在此略。3、混凝土施工安全技術3.1 混凝土工程概況主塔C5
55、5混凝土共12079.5m3,其中: 1個上塔柱629 .14m3,1個中塔柱713.95m3,1個下塔柱965.25m3,1個下橫梁919.05 m3,1個上橫梁504.02 m3。上塔柱每4.5m高節段69.39 m3,下橫梁上第1個4.5m節段104.9 m3,以上逐漸減少,以下逐漸增多。3.2 主塔混凝土主要安全技術參數要求 強度等級為C55,最大水灰比0.36,水泥中最大氯離子含量0.3%,最大堿含量1.8%,膠凝材料最小380kg/m3,最大480 kg/m3。最小水泥350 kg/m3。承臺頂面以上5.0m范圍下塔柱采用添加疏水孔栓化合物進行防腐,混凝土粗骨料粒徑不應大于30mm
56、。3.3 主塔泵送混凝土工藝特點 由于采用泵送技術,應采用大流動性混凝土。為了改善混凝土可泵性能并達到較高的彈性模量和較小的混凝土收縮、徐變性能,應采用高密度集料、低水灰比、低水泥用量、適量摻加粉煤灰和泵送外加劑,以便滿足緩凝、早強、高強的混凝土泵送要求。在滿足設計提出的混凝土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泵送混凝土工藝應根據主塔施工的不同季節、不同的緩凝時間、不同的高度泵送混凝土的要求來確定。3.4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安全技術措施 進行多組試配,選擇最佳設計配合比,配合比提前設計試配上報。實際施工材料與配合比設計材料一致,尤其是水泥標號品種不得更改,外加劑做適應性試驗。每次施工時應根據材料取樣試
57、驗有施工配合比通知單,在不影響質量情況下,最大限度滿足高空泵送安全,防止卡管。3.5 混凝土攪拌工藝安全事項 混凝土攪拌設備必須標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水泥、砂石材料必須合格后才允許使用,外加劑必須做性能適應性試驗后才能正式摻用。攪拌站長對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攪拌設備、前方后臺工作指令統一管理,防止配合比錯誤套用,嚴禁不合格的混凝土出站??傊?,必須保證混凝土結構使用安全。攪拌站的各種機械操作以及攪拌運輸罐車行車安全,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執行。3.6 混凝土澆筑工藝安全事項 倉面指揮人員應注意,靈活指揮泵管的移動?;炷寥肽r不得直接沖撞模板,自由下落高度不應超過2.0m,堆積高度不超過1.0m
58、,防止倉內離析?;炷翑備伈捎梅謱悠絺}法,分層厚度一般為30cm,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插入深度為伸入下一層510cm,距模板510cm,防止少振漏振而出現窩蜂麻面。澆筑前應仔細檢查波紋管的位置和走向,注意波紋管密集部位混凝土的密實,防止出現空洞,同時又要防止振搗棒直接撞擊波紋管?;炷翝仓B續進行,中間不應停頓。泵管末端皮管用繩索牽引,高空平臺圍擋不留任何缺口。不得隨意將垃圾石子下拋。3.7 混凝土加載安全注意事項混凝土入倉時,應注意均衡加載,防止支架、模板受力不均衡而發生擺動和安全事故?;炷翉姸冗_到2.5Mpa前,不得承受行人、運輸工具、模板、支架及腳手架等荷載,防止破壞擾動新
59、澆混凝土。3.8 泵送管安全注意事項高低壓泵管絕對不允許混淆,高壓輸送管接頭絕對保證密封良好。保證連續灌注,中途間歇要保證輸送管中沒有混凝土,防止管道堵塞。經常檢查高空泵管卡環,防止爆卡傷人。泵管從塔吊標準節內上升不得直接碰撞標準節。3.9 混凝土連續澆筑注意事項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中間不應停頓,必須確保質量,保證橋梁結構安全。 對于主塔C55混凝土,其運輸、澆筑、間歇全部允許時間為:氣溫25時,不超過180分鐘;氣溫25時,不超過150分鐘;當混凝土中摻有促凝或緩凝劑時,允許時間應根據試驗結果確定。3.10 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 混凝土施工縫的位置應嚴格按技術交底執行,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和彎
60、矩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縫應按下列要求處理:(1)應鑿除處理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但鑿除時,處理層混凝土須達到下列強度:用水沖洗鑿毛時,須達到0.5MPa;用人工鑿除時,須達到2.5MPa;用風動機鑿毛時,須達到10MPa。混凝土達到0.5Mpa、1.2MPa、2.5 MPa所需要時間宜通過試驗確定。(2)經鑿毛處理的混凝土面,應用水沖洗干凈,或用風槍吹干凈。在澆筑次層混凝土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刷一層水泥凈漿,對水平縫宜鋪一層厚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漿,或首車混凝土在試驗工程師的指導下適當加大點砂率。(3)重要接頭部位的混凝土結構或鋼筋稀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在施工縫處補插錨
61、固鋼筋。(4)施工縫為斜面時應澆筑成或鑿成臺階狀。施工中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執行。3.11 砼防空隙措施在混凝土強度不變的條件下,采用18cm塌落度,使混凝土拌和物具有很大的流動性。并嚴格分層澆筑,按順序振搗,防止漏振。選擇技術好的混凝土振搗工人。配備不同規格型號棒頭按模板高度、傾斜情況、鋼筋密實情況,必要時對模板分層開孔,開10*10cm的振搗器孔,混凝土澆平孔口后,進行封堵,再繼續澆筑上一層混凝土。局部鋼筋波紋管過分集中部位可以適當減少1根鋼筋,超過1根后必須請示設計且經監理同意??傊仨毐WC質量安全和張拉槽口安全,防止空洞蹦錨。3.12 混凝土的養護安全技術下部灑水養護,上部噴養護劑。噴
62、灑本劑可采用背包式噴霧器或噴漆槍噴灑二遍,第二遍噴灑時與第一遍成垂直方向。4、預應力施工工藝安全技術4.1 索塔預應力概況主塔預應力鋼絞線安裝180.9t,其中:下橫梁38.9t,上橫梁24.5t。 4.2 鋼絞線下料鋼絞線下料采用切割機切割,嚴禁電焊切割。下好的鋼絞線按不同長度、不同使用部位分別進行標識,以備使用。下好的鋼絞線妥善保管,不得有銹蝕及損傷現象。切割時防止火星傷人,應設置擋板。4.3 波紋管架設 安裝前對波紋管的質量及兩邊的截面形狀進行檢查, 遇到有可能漏漿部分應割除、整形和除去兩端毛刺后使用。接管處及管道與喇叭管連接處,應用膠帶或冷縮塑料密封??椎蓝ㄎ槐仨殰蚀_可靠,波紋管不得上
63、浮。直線段每0.8m、曲線段每0.4m設置定位鋼筋一道,定位后管道軸線偏差不大于5mm。定位架應與縱橫向鋼筋點焊連接,確保定位架與箱梁鋼筋的整體性,避免振搗棒碰穿孔道。管道與喇叭口連接處管道應垂直于錨墊板。墊板孔中心與管道孔中心必須一致。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嚴禁踩踏波紋管,防止其變形,影響穿束、張拉及灌漿。4.4 穿束 索拉區井字形水平短束采用人工穿束,橫梁穿束采用整束穿入,先將每束鋼絞線一端焊在一起,并焊好牽引頭,通過固定好的卷揚機將其穿入預應力孔道。橫梁高空塔吊或吊車喂料,人工輔助保證鋼束平行。穿索時應有專人指揮。4.5 工作錨具安裝 待鋼絞線束穿束完成后,將牽引頭切除,先清理錨墊
64、板及鋼絞線,然后分別安裝工作錨板、工作夾片。安裝時,千斤頂安放吊掛點以及吊鉤吊繩一定穩定可靠,防止千斤頂脫落。4.6 張拉力指標的計算張拉力的計算計算公式Fpcon=con AS n式中:錨下控制應力con =0.75fPK=0.75*1860=1395 Mpa AS-單根預應力鋼絞線截面,AS=140mm2n-單束中鋼絞線根數,橫梁N1束21根,N2束15根,索拉區N1、N2每束均為5根。延伸值指標的計算伸長值的計算 直線形預應力筋伸長值的計算l=Fpcon l/ EpASn式中:彈性模量為Ep=1.95105 Mpa 曲線形孔道預應力筋伸長值的計算l=Fpconl / EpAS n1-(+
65、K l)/2或l=Fpconl / EpAS n1-(1+2+n)+K(l1+ l2+ln)/2式中:Fp鋼束張拉力預應力筋與孔道壁之間的摩擦系數,設計規定塑料波紋管=0.17K考慮孔道每米長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數,K=0.0015l從起點至計算截面的孔道長度從起點至計算截面曲線孔道部分切線的夾角Ep預應力筋彈性模量,Ep=1.95105 MpaAS單根預應力鋼絞線截面,AS=140mm2n每束預應力鋼絞線根數。主塔預應力張拉力與伸長量控制指標參數表4.7 張拉準備工作 進場前,對千斤頂和壓力表進行配套標定,確定壓力表和張拉力之間的關系曲線。標定在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張拉機
66、具設備與錨具配套使用。根據設計張拉力及千斤頂的標定方程,計算出各級張拉油壓值,同時根據鋼絞線的其它參數,計算出鋼絞線的理論伸長值,以便張拉時使用。 壓力機操作固定人員,無關人員不得隨意動用。4.8 張拉施工注意事項 張拉采用張拉力與伸長量雙控,以張拉力為主,張拉控制應力要符合設計要求。要求實測伸長量與設計伸長量兩者誤差在6%以內。否則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鋼束張拉時,混凝土強度須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且養生時間不小于7天。張拉端與固定端交替布置,張拉時應保持對稱張拉,兩端應保持同步。出現滑絲、斷絲時,其滑絲、斷絲總數量不得大于該截面的1%,每一鋼束的滑絲、
67、斷絲數量不得多于一根,否則應換束重新張拉。普通錨具張拉端錨具變形、鋼筋回縮值為6mm。伸長值從初應力時開始量測,索的實際伸長值除了量測的伸長值外,必須加上初應力以下的推算伸長值。張拉時對面不得站人,而且應有擋板,防止滑絲傷人。4.9 孔道壓漿安全操作 壓漿嘴和排氣孔可根據施工實際需要設置,管道壓漿前應用壓縮空氣清除管道內雜質,排除積水。從最低壓漿孔壓入,管道壓漿要求密實,壓漿材料、外加劑及水泥漿配比應根據管道行程、壓漿方法、材料性能及設備條件通過試驗確定。水泥漿要求盡量減小收縮和泌水,可摻入適量膨脹劑,以保證壓漿密實飽滿,壓漿所用的水泥漿的抗壓強度不得低于M50。壓漿機應有專人維護管理,壓漿管
68、安全可靠。4.10 索拉區低回縮預應力施工工藝與橫梁預應力鋼束施工基本相同,只是水平向預應力鋼束張拉工藝有所不同。井字預應力鋼束采用低回縮量錨具,低回縮量錨具通過第二次張拉、螺母錨固達到低回縮的目的,回縮量可控制回縮量可控制在1mm內。張拉時應有專人指揮,注意甲片滑飛,撐架剛度牢固可靠。4.11 二次張拉錨固體系實現過程 第一次,按夾片式錨具通用張拉施工方法整束張拉并錨固,張拉程序00.1concon(持荷2分鐘錨固)。第二次,用H型支承角支承千斤頂,采用連接器與張拉桿相連,將錨環整體拉起,張拉至設計張拉力,擰緊外圈支承螺母,消除第一次張拉鋼絞線產生的錨具放張回縮值。第一次張拉2-16小時內進
69、行第二次張拉,張拉程序00.5concon(持荷2分鐘)旋緊支承螺母錨固。5、 現場安全質量控制指揮程序 選擇合理天氣吊裝勁性骨架勁性骨架吊裝,由現場負責人通知測量同步跟蹤定位準確,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測量工程師批準后勁性骨架焊接固定牢固主塔上索導管安裝,由現場負責人通知測量同步跟蹤定位準確,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測量工程師批準后索導管焊接固定牢固通知總工現場指導,對截斷的勁性骨架加固處理勁性骨架加固后,通知總工現場檢查,滿足原設計要求,總工批準后井字預應力、鋼筋施工,有問題及時通知總工到場解決現場通知資料室上報質檢表、請監理檢查驗收井字預應力、鋼筋監理簽字、批準后進入外模爬升、內模模板塔吊吊裝上翻
70、、由現場負責人通知測量跟蹤模板高程、輪廓線測量定位準確,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測量主管批準后,通知現場負責人模板固定現場通知資料室上報質檢表、請監理檢查驗收模板現場提前1天通知試驗工程師,前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塊試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錨固端混凝土允許受力后強度報告請監理簽字,監理批準開始本節段混凝土澆筑進入上一高程節段主塔施工循環(該次循環施工時,混凝土澆注前,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往下一節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的90%,往下二節已經張拉灌漿且在裝修)。第十章 防臺風專項安全方案1、災害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總經理副組長:項目總工、主管設備物質副總經理、主管橋梁副總經理組員:安質部長、工程
71、技術部長、綜合部部長、財務部長、設備物質部長、橋梁工程師、南北橋隊隊長等體系包括:指揮體系、技術體系、物質體系、資金體系、協調體系等。2、搞好臺汛防范工作 災害性海洋氣候來臨前,一般都有氣象部門和電視臺的緊急預告。搞好臺汛來臨前、臺汛期間、臺汛期后的各項防范工作。2.1 臺汛來臨前的防范工作 對施工計劃進行調整,盡快完成本節段混凝土澆筑,使勁性骨架、鋼筋、混凝土、爬模系統形成整體后,塔上機具設備、材料只下不上。組織有關人員對現場臨時設施、腳手架、機電設備、臨時線路、施工電梯??垦b置等進行檢查,針對檢查出的具體問題,應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整改,并安排人員進行值班抗臺。對高聳物如塔吊、施工電梯、腳手
72、架等必須檢查避雷裝置是否完好可靠,大風、大雨時,起重機械應立即停止使用。進行必要的設備、物質轉移。2.2 臺汛期間的防范工作 臺風暴雨來臨時停止一切露天作業,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防汛抗臺工作小組進入備戰階段。防汛抗臺領導小組安排人員晝夜值班,密切注意臺汛動向,隨時準備組織人員進行搶險。在出現險情時,防汛抗臺領導小組立即與有關人員對險情進行緊急分析,提出搶險方案。在遇重大險情時,防汛抗臺領導小組應果斷采取應急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和避免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同時向上級領導部門報告險情及采取的應急措施。2.3 臺汛期后的防范工作 防汛抗臺領導小組組織各部門、各班組對臨建設施、機械設備、電源線路、腳手架、被淹坑池進行檢查,排除存在的隱情和隱患。組織特種作業人員對塔吊、施工電梯特種設備設備進行復查試車,有破損及時采取加固措施。及時安排衛生防疫等工作,經過上級部門檢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才能組織恢復施工生產。3、風險評估預測與措施